《精神病院》范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一作文讲评材料

从逻辑角度看解决问题的“充分条件”

高一(1)章舒辰

从数学逻辑的角度上看,丙做了一次很好的证明。对于这件事情,你要证明你没有精神病,那就要表现得像个正常人,这是最恰当的证明思路。丙就是这么做的,他的行为是“不是精神病”的充分条件。但是甲和乙的逻辑都出现了错误,他们的行为并非“不是精神病”的充分条件。

从这个故事中,我体会到要解决问题就要抓住问题的核心,用恰当的逻辑去思考如何解决,最后要确保你的方法能够实现问题的“充分条件”。

我们来看看甲的问题在哪里。“讲真理的人不会被当成精神病”这在一般情况下是成立的,但甲此时此刻在精神病院中。他与人没有正常的交流和相处,那他这样做就适得其反了。也就是说,其实真正成立的是“讲真理且能与人正常交流的人不是精神病”,而甲忽视了第二个条件。在精神病院这个环境中,与人正常交流这个条件就变得尤其重要。所以他实现的其实是一个必要条件,所以他失败了。

现在再来看乙,乙连思路都没有,那就决定了他成功的概率很小。如果在一般情况下,也许人们会觉得他是个知识渊博的人,但是在精神病院里,这简直就是精神病发作嘛!可见甲和乙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没有考虑环境,或者说问题的大背景。

在精神病院中,要出去的充分条件是“表现得像个正常人”,而不是你表现得多么与众不同。丙对此非常明白,他找到了这个最重要的条件,自然就会成功,这是他冷静思考后的结果。

我们看到,要想解决问题要这样做:先冷静思考,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这个思路的逻辑应该是正确的,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它应该是问题的“充分条件”。另外不要忘记问题的大背景,要有大局观。

很多人说理科学那么深在生活中根本用不到,那么去学了干嘛?事实上,理科能带给我们很多东西,其中就包括如何去解决问题。人生中会碰到大大小小的很多问题,学会如何解决问题绝对是非常有帮助的。这是一种思维习惯,它对于一个人是非常重要的。逻辑思维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事物,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学习知识,也有助于我们准确地表达思想,同时能让我们能解决问题。

希望我们都能像丙一样能自己解决问题,甚至能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最后有能力的话也许能为社会为人类去解决问题。

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

高一(2)谢元

当我读到这则“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的小故事时,甲和乙屁股挨针的结局让我不禁开怀一笑,而乙平平淡淡、乏陈可述的行为却发人深思。

我开始设想,如果被误送进精神病院的人是我,我又会如何证明自己是个正常人呢?思来想去,我觉得我大概会抓住院长背上十几二十首故事,算上十七八道数学题,抑或是一哭二闹三上吊地仰天长啸:“我不是精神病人!”然后被护士在屁股上扎上一针。因为这些我认为“正常”的行为,在精神病院这样一个“不正常”的地方,尤其是我自身被他人定义为“不正常”的时候,反而是精神病的最佳罪证,并且会为我赢得一支镇静剂。文中的甲、乙亦是如此,他们过于急切地想证明自己,冲动且盲目地重复着他们眼中对于“正常人”的定义,显得偏执而疯狂,简直像个地地道道的精神病人。我敢打赌,如果您被一个人缠住被迫听他说了14次“地球是圆的”或是南太平洋所有岛国领袖的名字时,您一定会当即打电话把他送去宛平南路600号的。

相反,丙则显得平静而理智,他正常地作息、平常地对待别人,他做了一切精神病医生认为“正常人”应该做的事,并且平和地等了28天,他成功地得到了释放,还拯救了那两个被重点监护的可怜蛋。

在我看来,丙实在是太过聪明和理智,简直超越了常人。他不急不躁,站在精神病院方的角度分析了他的处境,他清醒地意识到院方只会释放他们眼中的正常人。而在那些阅尽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精神病人的医生眼中,正常人无非就是该吃就吃、该睡就睡的人,而不是那些讲着真理或是社会知识极其丰富的人。丙满足了他们的期望,所以得到了他们的认可。

“如何证明自己不是精神病”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竟能问倒那么多人,这其中竟也包括在“旦旦中学”念书的我,值得反省。我想,凡事想达到自己的目的,千万不能偏执地按着自身认为正确的想法一意孤行,必须分析自己当下的处境,揣摩别人的想法,辩证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这世上本就没有对与错,也没有绝对的“正常人”与“精神病人”,但我认为,能符合以上处事方法的,总可以被定义为“正常人”,正如那个聪明的丙一样。

托这则故事的福,我在自己的臆想中当了一回精神病,希望以后我永远是个“正常人”。

生命不需要证明

高一(3)班曾宇琛

课上,老师在讲运用黄金分割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存在性。我的心思却难以集中,同桌新买的手表不见了,一口咬定贼是我,一状告到教务处,招来老师轮番的审讯。谈不上忐忑或愤怒,只是不耐烦极了,我镇定危坐只字不言:“清白是不需要证明的。”

这是在许多电影里出现过的庭审场景,被告人闭口不言,他受到第五修正案的保护。“如果无法证明一个人有罪,就必须还给他绝对的清白。”而被告人是不需要证明些什么的。

我,由于不合作态度被罚留堂。走出校门时,天色渐晚了。转弯,我来到自己常去的唱片出租店,还了到期的,再想借些新的。

从书包中拿出“披头士”的《Help》,再看看封面上身穿蓝色蝙蝠衫,动作各异的四人,几度不舍。黑暗时期的他们陷入毒品、官司等各种风波中,甚至有人大呼:“别让我们的孩子看到他们的样子,他们的音乐真是垃圾。”然后,披头士就这样突然的解散了,一如他们当初突然成立时引起的轩然大波。没有对反抗者的回应,也没有对自己音乐的证明。

而许许多多年后,他们会成为中国一名中学生的挚爱,会让世界都为之而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保罗·麦卡那利压轴演唱《Yesterday》,全场合唱,盛况空前。谁还在意过去的骂名,

在意他们的低谷多么不堪。成功是不需要证明的。

听到了老板的催促:“赶快,我们就要打烊了。”我如梦初醒,环视四周,新歌推荐上尽是些靓丽的面孔,想到当今贵圈奇闻满天飞,各种撞衫、撞名、撞脸的艺人,让人难以看出个黑白分明来。只是一味想证明自己,曝光在公众视野中,终究什么也留不下。我轻声叹了口气,又续借了它。

走出店门,看到街上各种霓虹灯纷繁。这条街,一半是老店,一半是新铺子。而两者着实是很好分辨的,年代旧些的店用的是稀有气体填充的白炽灯,那些新进的铺子就都改装成LED的了。今天再一见,发现有些老店也换用了新产品。

霓虹灯是从不顾谁比谁亮的,甚至邻家铺子间的两盏灯也从来不会去证明自己的美丽。她是发光给自己看的,由始至终。没换掉的灯,还发着原本的光彩,多少年了,好似时光从未来过。而换掉的灯呢?那就是人的所为了。美是不需要证明的。

生需要证明吗?死需要证明吗?眼为视而生,你只因你而在。

想起一个论题:怎么在精神病医院证明自己是一个正常人?你无需重复常识,也无需证明什么身份地位,就像平常一样生活,只要你知道你是,,你同时便也证明了这一点。

次日,同桌说表是他在实验室里了,向我道歉。我以笑回应。手头试卷上的证明题很难,我却松了口气。

反正,生命是不需要证明的。

真假疲劳

高一(4 )周夷

“真作假时假亦真。”《红楼梦》里的一番话把目光变得更虚妄。究竟什么是保持清醒的良药,得以走出病房,再见阳光?

材料中的故事向我的内心发问:如果这精神病院的范围扩大,如果人与人之间不过是病床号的不同,会是什么场景?世界即病房。我们的交流都是病友互探,职业皆为角色扮演。这时候再看看那些七点档的新闻:讲真理的各位——不过是患上狂热的说服癖;聪明的各位——不过是苦于智慧的疯子。他们依然身陷顽疾,什么才是避开荒唐的曲径?这是材料留下的疑问。

让我们先来想想每天入睡前的场景:失眠者总是费力地暗示自己将入睡。以至微握拳头暗暗用力,在这其中自缚,结局总是彻夜无眠。不妨反思,那些酣然入梦乡的好时候是怎么被促成?答案总在“不知不觉”四个字里。我们在不知不觉里得以入睡,得以呼吸,完成病房里那个终级的证明:即你我尚且“正常”。

“无心插柳”换一夜好梦,无意证明才有永远的真。某位如淡定的丙,他的成功出逃就因无意。在真真假假的判断里,顺应自然者,往往从容不迫地出院。

而这偌大世界,当所有人各自摆出一道道论点论据来验明正身,无意证明的人还有另一份伟大特质:永远自信永远坚定。

“我”相信“我”不是患者中的一员,可以自顾地留在一隅等待。而那些敲打着高墙,费力论证的人,难道不是自信心的殆尽,转而用叫嚷来补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