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上的不作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放教育试点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刑法上的不作为
样文
论文摘要
一、对刑法上的不作为的概念
二、不作为中的不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中外刑法学家有不同的理解
三、对于不作为的分类,在刑法理论上争议颇大
四、不作为是否是一种行为,中外刑法学者争议颇多
刑法上的不作为
内容提要:不作为作为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基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图从其概念,性质义务根据、分类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又所裨益。
刑法上的不作为是相对作为而言的,它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与作为具有相反关系。
由于不作为的复杂性,其历来为人们所关注。
本文试通过对不作为概念、性质、义务产生根据、分类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不作为是指为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危害行为。
根据这个定义,刑法上不作为具有以下特征:1、不作为是一种犯罪行为。
2、不作为的核心是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3、不作为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4、不作为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险后果。
首先,对于不作为中义务的性质界定不清,其次,未考虑到行为人实际履行义务的能力,再次,不应将危害结果纳入不作为定义中,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同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内容,是指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具体侵害事实。
关键词:不作为作为义务
刑法上的不作为是相对作为而言的,它是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与作为具有相反关系。
由于不作为的复杂性,其历来为人们所关注。
本文试通过对不作为概念、性质、义务产生根据、分类等问题进行研究,以期起抛砖引玉之功效。
一、对刑法上的不作为的概念
由于刑法条文没有明确加以规定,理论界对此观点不一。
主要有:1、不作为是行为人负有事实某种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实行的行为。
2、不作为是指行为人在能够履行自己应尽义务的情况下不履行该义务,其中义务是事实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3、所谓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刑法要求必须履行的某种特定义务,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的行为。
4、所谓不作为,就是指行为人有义务并且能够实行某种行为消极地不去履行这种义务,因而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的行为。
所以不作为行为是一种积极行为。
5、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负有事实某种积极行为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
6、不作为犯是未履行法定义务的犯罪。
7、刑法上的不作为是行为人违反要求规范的规定而不阻止构成要件结果发生的行为。
8、刑法上的不作为而不为,即行为人在意志支配下,违反命令规范,消极地不为法律要求和期待的行为。
上述定义尽管在内容上不尽一
致,但都强调不作为实质就在于应当地履行义务而不履行,将不作为同行为人负有特定义务联系起来。
这无疑是正确的,但与此同时,这些定义又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
首先,对于不作为种义务的性质界定不清。
义务表示人在一定社会关系种所处的地位及其应负的责任,从性质上可分为法律义务、道德义务和习惯义务。
不作为中义务,第一、应是一种法律义务;第二、它并非泛泛的法律义务,而是实施一种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第三、它是一种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上述定义中有的称“特定义务”,有的称“特定法律义务”,有的笼统地称为义务,这是不准确的。
它使不作为的外延界限模糊,这势必在实践中造成扩大为人义务的结果。
其次,未考虑到行为人实际履行义务的能力。
法律规范和法律秩序只是要求能够履行义务的人履行义务,而不会强求不能履行义务。
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固然是不作为成立的前提,但我们决不能将这一义务与不作为等同。
将不作为定义为为当而不为或在定义中不考虑行为人的履行义务能力,这会在实践中出现打击面过大的可能。
在次,不应将危害结果纳入不作为定义中。
危害结果与危害行为同为犯罪构成客观要件内容,是指危害行为给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的具体侵害实施。
不仅作为可以造成危害结果,而且不作为可可以。
因此,危害结果不能成为区分作为与不作为的标准。
此外危害结果不是一切犯罪的必备要件,成立不作为形式的犯罪是否以发生危害结果为要件,不是由不作为这以行为方式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刑法的规定。
刑法对有些不作为犯罪规定必须有危害结果,否则不能成为犯罪,对有些不作为犯罪则没有此中要求。
因此危害结果在不作为犯罪中也不能起到判断罪与非罪界限的目的。
最后,未明示刑法上不作为是一种侵害刑法所保护社会关系的行为即它是危害行为的一种基本形式。
这是对不作为的最基本定性,而上述定义基本忽视了这一点。
他们没有注意到不作为在刑法上特定的内涵,这也就使得刑法上的不作为与一般性不作为界限难以区分。
根据以上分析,本人认为刑法上不作为应这样界定:不作为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危害行为。
根据这个定义,刑法上不作为具有以下特征:1、不作为是一种犯罪行为。
2、不作为的核心是行为人负有实施特定积极行为的法律义务。
3、不作为行为人能够履行特定义务。
4、不作为中行为人不履行特定义务造成或可能造成危险后果。
二、不作为中的不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中外刑法学家有不同的理解
在大陆法系国家费尔巴哈作为形式的作为义务说的倡导者,他认为作为义务的有无是以法律、契约这样的刑法以外的事由作为根据加以判断的,先行行为由于其在性质上是以实施的各种关系的前提,因此不能作为义务的根据。
稍后斯鸠贝尔认为先行行为可以作为义务发生的根据。
这种形式的作为义务说后来一直在德、日刑法学中占统治地位。
1960年
以来,许多学者从不作为者与危害结果或不作为者与被害者之间特殊关系出发来确认不作为犯的作为义务的实施根据,并取得丰硕的成果,逐步将事情管理及情理引入作为义务内。
在英美法系国家,不作为的作为义务产生根据主要有法规、契约、事务管理、情理四种。
在国内,对作为义务这一不作为构成的核心要素的研究也非常热烈。
对其产生的根据,有“三来源说”、“四来源说”、“五来源说”。
笔者认为,在确定不作为的作为义务产生根据时,必须明确这一作为义务的性质、特征。
根据刑法理论和实践,我们可以对其作以下的界定:1、它是一种法律义务,而不是道德上义务。
因为只有法律上的义务才具有国家强制性,违反它才会产生法律后果,而道德义务,它只能由社会舆论和人们的信念来保障其实现,违反它而不会产生法律后果。
当然这也必须指出法律义务与道德义务是紧紧相联的,许多法律义务就是由道德义务转化而来的。
在一定时期,有些道德义务已经发展到法律义务程度,但由于法律未明确规定,对此种情况,我们仍然要坚持前述观点。
这也是罪刑法主义的要求。
因此有学者指出在特殊场所,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要求履行的特定义务也可以作为不作为中的义务。
本人对此持不赞同态度,认为不应以个案的正义来牺牲整个法律的正义,解决的办法是在一定时期,将其转化为法律义务。
2、该义务必须和刑事法律后果的相联系,具有刑事强制性。
违反法律义务的后果有多种形式如民事、刑事、经济行政的后果,因此可以说并非一切违反作为的法律义务都构成不作为犯罪。
作为危害行为的基本形式之一,不作为应该从刑事法律意义上进行判断,否则无异于混淆各部门法之间界限。
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刑法上不作为应有其特定的法律性内涵。
而不能简单等同于一般性的不作为。
3、该义务是实施特定的积极行为,而并非不实施一定积极行为的消极义务。
即它是一种作为义务。
在法律上,义务可分为:一种是要求人们不得实施某种行为的义务即不应为,另一种是法律要求人民实施一定行为的义务。
即应当为。
在前一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不应为而为”则构成作为犯罪;在后一种情况下,行为人如果“应当为而不为”则构成不作为犯罪。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不作为的根本特点并非是完全地无所为,而是不为刑法要求或期待行为人应为的行为。
4、该义务是针对特定的人,是基于特定条件和事实产生,并随这些特定条件和实施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意义上,不作为中的义务是一种特殊义务。
因此,在认定不作为犯罪是否违反作为义务的时候,应当将其与一定条件和事实联系起来综合考虑。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发展,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便利,社会关系也愈为复杂,作为义务将呈扩大趋势。
法律要及时跟上时代的发展,及时将这些义务转化成法律上的义务。
基于上述界定,就我国目前来说,可将不作为中作为义务的根据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源于法律明文规定。
2、由于行为人职务上或者业务而产生的,实施其职务或业务上规定活动的义务。
3、由于行为人实施一定的法律行为而产生的义务如签约、自愿承担实施某种行为或防止损害结果发生的义务。
4、基于行为人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
对于先行行
为的性质、范围,学者们认识不一。
如对先行行为是否限于违法行为,有责行为或作为等方面。
笔者认为只要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符合上述对不作为中义务界定,我们在定罪时可以不考虑先行行为到底是违法行为还合法行为,是有责行为还是无责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在量刑时,可以适当加以考虑。
三、对于不作为的分类,在刑法理论上争议颇大
中外刑法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犯罪形态出发,将不作为分为纯正不作为与不纯正不作为,这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的通说。
但日本学者柏木千秋认为纯正不作为与不纯正不作为用语不当。
主张抽象的不作为与具体的不作为。
2、从不作为性质出发,将不作为分为“纯粹”的不作为和“混合”的不作为,这是前苏联刑法学者划分方法。
3、根据刑法的规定,将不作为分为只能由不作为形式构成的犯罪、既可以由作为也可以由不作为构成的犯罪、同时包含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形式的犯罪、共同犯罪中的不作为的犯罪。
4、以作为和不作为两种行为形式为标准,从犯罪构成角度,其中又有“三分法”和“四分法”。
“三分法”认为包括:只能以作为方式构成的犯罪,只能以不作为构成的犯罪,既可以由作为方式也可以由不作为方式进行的犯罪:“四分法”前一基础上加上同时包括作为与不作为两种形式的犯罪、
5、从量刑的角度,将不作为分为积极的不作为与消极的不作为。
6、根据行为人不作为程度,将不作为分为完全的不作为与怠慢的不作为。
上述分类方法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异议。
但必须明确的是刑法上对不作为分类是为了更好地解决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以及量刑轻重问题:是对不作为进行分类,而不是对危害行为进行分类。
因此笔者赞同将不作为分为纯正不作为与不纯正不作为,理由是:
首先,上述其它几种分类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如混合不作为中“作为与不作为同存”实际上是不作为的两个方面。
分类者没有认识到不作为的核心。
第三、四种分类方法无异议是对危害行为的分类。
第五种从量刑角度来分,在客观上确实能揭示行为的危害轻重,但我国刑法中有些罪如遗弃罪中既有积极方式的驱赶出门,也有消极方式的有病不给治疗,不给饭吃。
因此这种分类也无益于定罪量刑。
第六种分类方法对于何谓完全、怠慢,在司法实践中难以把握。
此外将抽象的不作为与具体的不作为代替纯正的不作为与不纯正的不作为两者之间并无实质上区别,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
其次,这种分类方法揭示了不作为中客观存在的两种形式在本质的差异。
这有利于定罪量刑,纯正不作为只要单纯的违反刑法中规定的作为义务即可构成。
而不纯正不作为实施的刑法中规定的作为形式的犯罪。
再次,这种分类方法有法律依据。
我国刑法中规定了一些典型的纯正不作为犯如遗弃
罪、偷税罪等。
而对不纯正不作为由于在刑法中没有明文规定,这就需要通过刑法理论加以确定,这种分类方法就适应了这种需要。
最后,这种分类方法已获大陆法系国家刑法理论普遍认同,为了避免互相之间不必要的争议,我们也主张采取此中分类方法。
四、不作为是否是一种行为,中外刑法学者争议颇多
目前在国际上已基本达成共识,即认为不作为具有行为性,但是在证明不作为的行为性上成效并不显著。
自然行为论者从自然科学、自然主义处罚,认为行为是基于意志的人的态度或身体的动静。
因此不作为由于缺乏有形性,不能认为是行为。
如李斯特(LISTZ)认为,作为是“有意的举动引起的外界变更”。
达德布路赫(RADBRUCH)认为,不作为因欠缺作为行为之意思,身体的举动以及两者之间因果关系,自与作为有异,此二者系出于动与静之关系,正如立于A与非A之间关系或肯定与否定之关系,未能具有共通之尚未之概念,故应并列。
目的行为论者对不作为的行为性存在分歧,持否定说者如威尔兹尔(WELZEL)认为:不作为是目的的活动(行为)的不作为,因而不属于行为。
不作为只是与一种行为有关系,因为是行为人可能性行为的不作为。
持肯定说者如姆达拉赫认为:行为,系一切犯罪的共同基础,本不计其对象如何,并主张,行为是受意思所支配、操纵,使之向一定结果进行之人的态度,其以积极活动即作为,变更环境者固无论,其不为一定之作为,本其不实行某种行为之态度,从其价值而言,亦应认其为行为,……不作为并非所谓“行为”之否定,而系“作为”之否定。
社会行为论从行为的社会价值出发来论证不作为的行为性,如谢密特认为,行为是对于社会的外界之有意的态度,详言之,即依有意的态度之社会的外界之变更,人格行为论者如日本的刑法学家小野清一朗从人格主体的外显方面对不作为的行为性作了说明,他指出“行为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心理,物理过程,而是人论、论理关系种人格主体的行动过程,即使在心理上、物理上是个“无”,而在论理上、法律上,却可以是个“有”,就是说,论理上、法律上所求的“无行为”是一种“行为观念”。
上述几种观点,自然行为论否认不作为的行为性。
由于“犯罪是行为”、“无行为即无犯罪”,因此不作为也不构成犯罪。
而这不符合各国刑事立法的实际,也不符合犯罪的实际情况。
目的行为论立足于人的主观目的理解行为本质,这具有一定意义,但却不令人信服地解释各种过失的行为以及不作为。
社会行为论根据主体的举动在社会关系中的意义又来确定行为的范围,这过于宽泛。
因为对行为的社会评价与法律评价不是一回事,行为在社会上有异议,未必在刑法上有异议,况且用来确定行为犯罪的标准本身也是不确定的。
人格行为论为不作为的解释,同样也有上述缺陷。
对不作为行为性的论证上,本人认为应从多方面出发,不能仅仅局限于一方面。
首先,犯罪是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犯罪-孤立的个人反对统治关系的斗争……”,这种统治关系实际上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关系。
它经过法律加以确立,就形成了以权利义务关系为核心的法律关系。
行为之所以被规定犯罪,就在于其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与形式违法形以及该当性即行为对统治关系与法律关系的破坏、践踏。
这种破裂与践踏从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采取积极的方式即以积极的身体活动公然侵害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如贪污、抢动、盗窃等。
第二种是采取隐藏、消极、间接的方式即消极地不履行自己应当履行的特定法律义务,从而使特定的法律关系受到侵害。
如遗弃、不作为的杀人等。
前一种行为是作为,后一种行为是不作为。
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不作为和作为,同样为行为的表现形式。
其次,从权利与义务关系角度出发,权利与义务作为同一法律关系的不同侧面,两者相互依赖,相互转化,承担一定的义务是他人权利得以实现的前提,而本人权利的行使也必须以他人履行一定的义务为基础。
因此不履行特定法律义务就意味着对他人权利的侵犯。
在这个意义上,不作为本身就意味着具有社会危害形,也就是说它符合危害行为的本质特征。
再次,从违反法律规范的性质来看,作为直接违反了禁止性罪刑规范。
不作为不仅违反了禁止性罪刑规范,而且直接违反了某中命令性规范。
禁止性罪刑规范是为了禁止人们实施侵害合法权益的行为,而命令性罪刑规范是命令人们实施保护合法权益的行为。
违反禁止性规范与违反命令性规范都意味着使合法权益受到损害,作为与不作为在实质上相同,都具有该当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不作为与作为具有等价性,即在否定的价值上相同的,承认这一点,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处罚不真正不作为犯罪与罪行法定主义不相矛盾。
又次,从行为人的主体性来看,不作为虽然在物理上表现为“无”,但这种“无”的状态是受行为人主观意志支配,是行为人自我选择的产物。
换句话说,不作为虽然在外在举动上表现为“无”,但在内心意思上仍是有活动。
因此,这种不作为能够反映行为人的主体性。
具体表现在故意的不作为的情况下,不作为正是行为人所追求的。
在过失的不作为(忘却犯)的情况下,表面上看行为人没有意识到,但由于其具意识的义务,其应该加以主义,在次也能看出有意性,因而仍然可以归结为行为人的态度是“有”。
像不作为这样的行为,其关键之处不在于身体活动这种事实,也不在于确定的身体活动的缺乏这种事实,而在于非自然自主性事实的东西,即在于把结果向一个人的归属。
参考文献:
1、高铭暄.刑法学原理(第2卷),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版
2、黎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
3、李海东.刑法原理入门(犯罪论基础).法律出版社,1998版
4、苏惠渔.刑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版,第116页
5、王作富.中国刑法适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87版
6、马克昌.犯罪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