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作文时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一小时”时评文:环保需要生活的仪式感

/热点回顾/

3月24日晚8时半,“地球一小时”熄灯仪式正式开始。2018年,“地球一小时”进入中国已经10周年。活动发起于2007年,倡导社会各界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周六晚上8点半到9点半,关掉不必要的灯光和其他耗电设备,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如今,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意义日渐凸显,“地球一小时”活动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了世界各地的欢迎和提倡,但也不乏各种争议和质疑。面对这样的争议热点,我们又该怎么用好“环保”素材呢?

/素材聚焦/

思考话题:这只是“一场并不环保的环保秀”?

▽思考一:关灯一小时真的节能吗?

或许很多人的答案是:未必。就单个家庭而言,关灯一小时节约的电能非常有限,一小时仅占一年的1/8760。就社会而言,“地球一小时”活动减少的耗电量同样微乎其微。活动期间,电网总体负荷变化不大,电厂发电机正常运转,电能正常输出,发出的电并没有节约下来。

▽思考二:活动造成的瞬时电压波动会损害电网吗?

这个问题也是不少人所担心的,“地球一小时”集体关灯的行为,会造成瞬时电压波动导致供电线路瘫痪,给电网造成过重的负担。但事实上,居民用电负荷只占电网整体负荷中很小的一部分。而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只是居民用电中的一小部分,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更低。

与工业负荷每天早上八九点工厂开工的这一升、半夜停工这一降对电网构成的冲击相比,“地球一小时”带来电网负荷的影响非常有限,加之电网具备一定的调节能力,“地球一小时”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观点碰撞>

角度一: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对于“地球一小时”活动,我们既不要担心其对电网有多大损害,也不要对其节能效果寄予太大希望。事实上,它是一种行为艺术,它真正的意义在于宣传、鼓动、号召,唤醒更多人参与到节能减排的实际行动中。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其现实意义。“地球一小时”是一种体验,希望引起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养成环保的行为习惯。

角度二:环保不止“一小时”

2018年,“地球一小时”活动的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方式”,旨在希望人们可以在熄灯的60分钟之外,继续践行环保节能生活方式。“地球一小时”只是起点,它让人们反思,除了熄灯,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减少塑料,你可以购物自带环保袋、不用塑料吸管、少用塑料包装袋、不买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绿色消费,你可以选购环保认证产品、理性购物、适度点餐不浪费、拒绝购买野生物制品;减少一次性日用品,你可以外出自带水杯、常备环保餐具、随身携带手帕、旅行自带拖鞋和洗漱用品;资源循环利用,你可以垃圾减量分类、再生资源回收、闲置旧物捐赠、电子设备以旧换新;绿色出行,你可以短距离选择步行或骑行、优先选择公共交通、选购低碳车、选择乘坐火车旅行……

关灯只是一个形式,更重要的从日常点滴做起,从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保护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模拟考场/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倡议世界各地的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在每年3月的最后一个周六熄灯一小时,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自2007年在澳大利亚首次举办以来,一年一度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环保活动之一。

今年“地球一小时”在中国的活动主题是“开启我的60+生活”,或许是希望大家能够明白,在这短短的60分钟之外,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也正因此,自2009年中国参与接力“地球一小时”活动以来,风雨十载,我们也应该有更多的思考与行动。据此,请写下你对“地球一小时”的思考。

<时评速写一>

环保需要生活的仪式感

不可否认,“地球一小时”活动的开展,的确具有提醒人们重视二氧化碳的减排和保护环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的重要作用,参与者的环保意识也获得提升。同时,“地球一小时”活动还引发更多的人对环境保护问题的深入思考。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只是抱着娱乐的心态来参加“地球一小时”的活动,而对真正的环境保护,或许仅在于举办活动的这一天,抑或者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的确,有时太过注重于活动形式的效应,往往忽略了对其内涵的深度挖掘,让人们将所有的热情都倾注于“地球一小时”活动本身,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有养成低碳生活的习惯,依然“大手大脚”地用水、用电、用煤、用油,这也让“地球一小时”活动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

倡导“地球一小时”,与“无车日”等活动一样,时间虽短,但环保的意义却不短。它不是应景之作,而是一种导向与向往。在日常生活中,遏制能源浪费的行为,提高民众的节能意识和积极性才是建设环境生态共同体的根本之道。同时,必要的制度约束也不可或缺,只有把引导培养民众提高节能意识、落实节能政策与制度约束有机结合,我们才能与心中的“绿色家园”贴得更近。

也许,每年程式化的活动,会让民众厌倦,但看到诸多城市陷入环境危机,这样的活动才越发需要去坚持。“地球一小时”是地球停电休息的一小时,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一小时,是地球人反思的一小时,同时也是能够医治创伤的一小时。

生活需要“仪式感”,而举行“地球一小时”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环保

的行列,让更多人享受到熄灯之后的美好,让更多人开始去关心万里之遥的北极熊和南极企鹅。(红辣椒评论)

<时评速写二>

活动意义本身应该在“一小时”之外

长期以来,不少人对“地球一小时”意义的认知,是浅显甚至功利的。“地球一小时”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思考,倡导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并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环境的责任感。也就是说,熄灯一小时只是形式和手段,普及环保观念,激励环保行动才是目的。

其实,所谓的争议和质疑,也并非对活动本身的否认,而是对活动究竟有多少效果的一种疑惑,它所对应的恰恰是现代人的一种普遍的环保焦虑。活动的效果,显然不能仅仅指望那一小时来实现,而是要看它能够带来怎样的触动和改变。

事实上,这样的环保行为艺术,与当前我们所对应的“最严环保时代”是非常契合的。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例,它聚焦于公众生活密切相关、能呼应当代严峻环境问题的议题,提出5个领域、20种具体行为方式,倡导公众积极转变,如购物自带环保袋少用塑料包装袋,不买含聚乙烯等成分的洗化品等。

而这方面,目前也是我们的环保短板所在:2008年,“限塑令”出现,它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然而,“限塑令”实施10年,收效却甚微,“白色污染”仍然随处可见;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总共产生400亿件以上的包裹,带来超过4600万吨的快递垃圾;另外,垃圾分类迟迟难以落实……

可见,“地球一小时”的环保呼吁,对于我们,其实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与其将目光放在对熄灯一小时的围观上,不如去认真思考,如何利用活动的高关注度来凝聚环保共识,助力环保行动,充分挖掘“地球一小时”活动之外的意义。(光明日报评论)

/考场延伸/

2017全国卷I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适用话题> 环保

(可选择关键词:共享单车、空气污染、美丽乡村、移动支付)

<状元作文-片段示范01>

一个国家的关键词,不是“面上贴金”的装饰,而是从国家顶层设计到国民心理结构融汇与贯通的写照。在个人生活层面,共享单车便是最真实的写照。2017年5月,来自“一带一路”沿线的20个国家的青年票选出了他们心中的“新四大发明”,共享单车位列其中。小小单车何以收获如此高的人气?究其原因,在于它所突出的共享理念,迎合了当代社会发展的需求,切中了时代痛点。轻轻一扫,双脚一蹬,资源优化看得见,环保意识在身边,如此共享,怎能不令人点“赞”?(节选自《大国展胸怀,尽款天下人》)

<状元作文-片段示范02>

中国在进步,问题在解决。进步的新生事物共享单车与移动支付在直接与间接地缓解空气污染。阿姆斯特朗曾说:“这是一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同样的,共享单车和移动支付虽只是中国科技进步的一小步,却是影响国家宏观发展的一大步。(节选自《中华印象:进步的中国》)

<状元作文-片段示范03>

美丽乡村——幸福的港湾。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空气污染现象也愈发严重,即便是一座并不繁华的小城,也时常被化工厂排出的浓黑的烟或者冬日早晨遮蔽双眼的霾掩了身形。尽管国家大力加强环保工作力度,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在这一趋势下,美丽乡村便进入了人们的眼球。人们向往乡村的天然美景和清新空气,纷纷逃离城市,欲在乡村寻找一方净土。美丽乡村,是心灵的归属。(节选自《中国,发展进行时》)

脸书“泄密门”:扎克伯格的道歉似乎来得有点晚

【热点聚焦】

当地时间2018年3月17日,据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观察者报》(英国《卫报》的周日版)联合曝光,Facebook(脸书)上超过5000万用户信息数据被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公司泄露,用于在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中针对目标受众推送广告,从而影响大选结果,此事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轩然大波。这一事件也成为脸书自创建以来最大的用户数据泄露事件之一。

个人数据信息泄露在今天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信息安全,这不仅是我国面临的问题,也是世界面临的问题。

【事件解析】

◎事件缘起:从27万人到5000万用户

据美国《纽约时报》和英国《观察者报》介绍,整个事情源起于剑桥大学心理学教授科根。

他在数年前研发了一款寄生在Facebook平台上运行的心理测试小程序,要求并奖励用户授权该程序获得自己的Facebook资料及好友信息。Facebook公司称,共有27万Facebook用户下载使用了该应用。通过滚雪球的方式,该程序最终得到了Facebook5000万名美国用户的资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