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 中医诊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诊疗方案-眩晕.
眩晕的中医诊疗方案
2010年版
【概述】:
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为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景物旋转,二者常同
时并见,故统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倒等症状。
【诊断标准】: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主编的第六版《中医内科学》及《中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危险分层
倒。⑴.
⑵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⑶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2)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尿常规、血常规、动态血压、肾上腺B超、醛固酮测定等。
(3)其他检查:超声心动图、X线、颈部血管B超、动态心电图等。
【鉴别诊断】:
1.中风: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斜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扑到相似,且眩晕多为中风先兆,但眩晕患者无半身不遂、昏仆不醒人事、口舌歪斜及舌强语塞等表现。
2.厥证:厥证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伴有四肢厥冷为特点,发作后一般在短时间内逐渐苏醒,醒后无偏瘫、失语、口舌歪斜等后遗症。严重者也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发作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眩扑到表现,与厥证相似,但一般无昏迷不省人事表现。
3.癫病:以突然扑到,昏不知人,口吐涎沫,两眼上视,四肢抽搐,或口中如猪羊叫声,移时苏醒,醒后一如常人。癫病昏仆与眩晕甚者之扑到相似,且其发前多有眩晕、乏力、胸闷等先兆,发作日久常有神疲乏力、眩晕时做等症状表现,故应与眩晕鉴别,其鉴别要点为癫病昏仆必有昏迷不省人事,且伴口吐涎沫,
两眼上视,抽搐,猪羊叫声等症状。【辨证论治】:
1.阴虚阳亢
【症状】: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每因烦劳或恼怒而头晕、头痛加剧,舌质红,苔黄,脉弦。
次症:面部潮红,急惊易怒,少寐多梦,口苦,
【治法】:平肝潜阳,滋养肝肾
【方药】: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川牛膝、桑寄生、杜仲、山栀、黄芩、益母草、朱茯神、夜交藤。
)z04000805【中成药】平肝脉通片(新药制字.
功效:平肝熄风、清热化痰通络
主药:天麻、钩藤、石决明、川牛膝、杜仲、桑寄生、地龙、水蛭等
【中药注射剂】静点活血通络类药物,如丹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等活血通络。
2.气血亏虚
【症状】:眩晕动则加剧,劳累而发。舌质淡,脉细弱。
次症:面色晄白,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神疲懒言,饮食减少。【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
【方药】:归脾汤加减:太子参、黄芪、白术、茯神、酸枣仁、龙眼肉、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
【中成药】补气脉通片(新药制字z04000825)
功效:益气健脾、化痰通络
主药:黄芪、当归、地龙、红花、川芎等
【中药注射剂】静点益气通络类药物,如生脉注射液,参麦针等。
3.肾气亏虚
【症状】:眩晕久发不已,视力减退。
次症:两目干涩,少寐多梦,健忘,腰膝酸软,耳鸣,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弱,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形寒怯冷,舌质淡,脉弦细。【治法】:平补肾气,调和血脉
【方药】:补肾和脉方加减:
【中成药】:可选用平肝脉通片5片,每日三次口服。
【中药注射剂】:静点活血通络类药物,如丹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等活血通络。
4.痰瘀互阻
【症状】:眩晕而见头重如裹,或头痛,视物旋转。舌有瘀点或瘀斑,苔白腻,脉濡滑、弦涩或细涩
次症:胸闷恶心,健忘、失眠,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食少多寐。【治法】:燥湿化痰、活血通络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天麻、半夏、炒白术、橘红、茯苓、甘草、【方药】.
生姜、大枣。
【中成药】:可选用化痰脉通片5片,每日三次口服。
【中药注射剂】:静点活血通络类药物,如丹红、灯盏细辛、丹参注射液等活血
通络。
中医外治法:中医推拿、针灸、贴敷、足底反射治疗等中医理疗手法。
【调摄】:
1.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噪恼怒、情志过激而使疾病再度复发。
2.生活起居有常,避免劳累。适当休息。随天气变化增加衣被,注意保暖。
3.饮食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为宜,对吃新鲜水果、蔬菜及豆制品,不宜过饱,忌食辛辣、刺激之品,戒烟酒。
4.保持大便通常,避免用力过度,经常食用含纤维素多的新鲜蔬菜、水果。以润肠通便。
5.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时服药,注意血压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根据自身的情况,适当参加锻炼,加强肢体功能活动。
【本科特色疗法】:
根据临床观察,中老年眩晕多以痰瘀阻络多见,故配制了三种新制剂,化痰脉通片,平肝脉通片,补气脉通片(三种制剂配方详见胸痹),在临床中根据辨证使
用三种制剂取得了良好疗效,在治疗中除了用中草药汤剂及上述三种制剂外,还配合静点复方丹参注射液或络泰、灯盏细辛等注射液以活血化瘀,改善脑部缺血情况。必要时选择营养脑细胞药物。配合中医推拿、针灸、贴敷、足底反射治疗等中医理疗手法。
足底敷贴:
【功效】:引火归源、调整阴阳
【主方】:吴茱萸、白芷、白芥子
【用法】:上三味药研末,以食醋调成糊状,在患者睡前分别对双足涌泉穴进行敷贴,8小时后去除。去除敷料后以盐水棉球清洁皮肤上的药迹。每晚一次,四周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
若治疗过程中患者血压突然升高,需停贴敷治疗,同时调整降压药物。1.
2. 过敏体质者慎用。
3. 局部有新鲜创面及感染创面者禁用。
耳穴治疗:
【功效】:固肾培本、调整阴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