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误差及分析数据的处理
第一节 概述
• 误差客观存在 • 定量分析数据的归纳和取舍(有效数字) • 计算误差,评估和表达结果的可靠性和精密度 • 了解原因和规律,减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
第二节 测量误差
一、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三、误差的传递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一、误差分类及产生原因
(一)系统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二)偶然误差及其产生原因
(一)系统误差(可定误差):
由可定原因产生
1.特点: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一定 ) 可消除(原因固定) 重复测定重复出现
2.分类: (1)按来源分
a.方法误差:方法不恰当产生 b.仪器与试剂误差:仪器不精确和试剂中含被测
组分或不纯组分产生 c.操作误差: 操作方法不当引起 (2)按数值变化规律分 a.恒定误差 b.比值误差
(二)偶然误差(随机误差,不可定误差):
由不确定原因引起
特点: 1)不具单向性(大小、正负不定) 2)不可消除(原因不定)
但可减小(测定次数↑) 3) 分布服从统计学规律(正态分布)
二、误差的表示方法
(一)准确度与误差 (二)精密度与偏差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一)准确度与误差
1.准确度:指测量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2.误差 (1)绝对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差
x
(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占真实值的百分比
x
RE% 100% 100%
RE% 100%
注:μ未知,δ已知,可用χ代替μ
x
注:1)测高含量组分,RE可小;测低含量组分,RE可大
2)仪器分析法——测低含量组分,RE大
化学分析法——测高含量组分,RE小
(二)精密度与偏差
1.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间的相互接近程度
2.偏差: (1)绝对偏差 :单次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
d xi x
(2)相对偏差:绝对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d 100% xi x 100%
x
x
续前(3)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绝对偏差的算术平均值
xi x
d n
(4)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占平均值的百分比
d 100%
xi x 100 %
x
nx
(5)标准偏差:
x
n
(xi )2
i 1
n
n
(xi x)2
Sx
i 1
n 1
μ已知
μ未知
(6)相对标准偏差(变异系数)
RSD Sx 100% x
(三)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
1. 准确度高,要求精密度一定高 但精密度好,准确度不一定高
2. 准确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正确性 精密度反映了测量结果的重现性
练习
例:用丁二酮肟重量法测定钢铁中Ni的百分含量,结果 为10.48%,10.37%,10.47%,10.43%,10.40%;计算单次 分析结果的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和 相对标准偏差。
解: x 10.43%
d di 0.18% 0.036%
n
5
d 100% 0.036% 100% 0.35%
x
10.43%
s
d
2 i
8.610 7 4.610 4 0.046%
n 1
4
s 100% 0.046% 100% 0.44%
x
10.43
三、误差的传递
(一)系统误差的传递
R f (x, y,z)
1.加减法计算
R ,x ,y ,z
R ax by cz
R ax by cz
2.乘除法计算 R m x y z
R / R x x y y z z
(二)偶然误差的传递
R f (x, y,z)
1.加减法计算
2.乘除法计算
S x , S y , S z 标准差法 R ax by cz SR2 a2Sx2 b2Sy2 c2Sz2 R mx y z SR2 / R2 Sx2 x2 Sy2 y2 Sz2 z2
练习
例:设天平称量时的标准偏差 s = 0.10mg,求称量试样 时的标准偏差sm 。
解: m m1 m2 , sm s12 s22 2s 2 0.14mg
练习
例:用移液管移取NaOH溶液25.00mL,以0.1000mol/L的 HCL溶液滴定之,用去30.00mL,已知用移液管移 取溶液的标准差s1=0.02mL,每次读取滴定管读数的 标准差s2=0.01mL,假设HCL溶液的浓度是准确的, 计算标定NaOH溶液的标准偏差?
解:
CNaOH
CHCL VHCL VNaOH
0.1000 30.00 25.00
0.1200mol / L
sC2
s12
2
s
2 2
C
2 NaOH
V12
V22
sC CNaOH
0.02 2
2 0.012
0.12 9.2104
1.1104
25 30
四、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1.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例:测全Fe含量 K2Cr2O7法 40.20% ±0.2%×40.20% 比色法 40.20% ±2.0%×40.20%
2.减小测量误差 1)称量
例:天平一次的称量误差为 0.0001g,两次的称量误差为 0.0002g,RE% 0.1%,计算最少称样量?
2 0.0001
RE%
100% 0.1%
w
w 0.2000g
续前 2)滴定
例:滴定管一次的读数误差为0.01mL,两次的读数误差为 0.02mL,RE% 0.1%,计算最少移液体积?
2 0.01
RE%
100% 0.1%
V
V 20mL
3.增加平行测定次数,一般测3~4次以减小偶然误差 4.消除测量过程中的系统误差 1)校准仪器:消除仪器的误差 2)空白试验:消除试剂误差 3)对照实验:消除方法误差 4)回收实验:加样回收,以检验是否存在方法误差
第三节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一、有效数字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一、有效数字:实际可以测得的数字
1. 有效数字位数包括所有准确数字和一位欠准数字
例:滴定读数20.30mL,最多可以读准三位
第四位欠准(估计读数)±1%
2. 在0~9中,只有0既是有效数字,又是无效数字
例: 0.06050
四位有效数字
定位 有效位数
例:3600 → 3.6×103 两位 → 3.60×103 三位
3.单位变换不影响有效数字位数
例:10.00[mL]→0.001000[L] 均为四位
续前
4.pH,pM,pK,lgC,lgK等对数值,其有效数字的 位数取决于小数部分(尾数)数字的位数,整数部 分只代表该数的方次 例:pH = 11.20 → [H+]= 6.3×10-12[mol/L] 两位
5.结果首位为8和9时,有效数字可以多计一位 例:90.0% ,可示为四位有效数字 例:99.87% →99.9% 进位
二、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1.四舍六入五留双 例:0.37456 , 0.3745 均修约至三位有效数字 0.375 0.374
2.只能对数字进行一次性修约
例:6.549, 2.451 一次修约至两位有效数字
6.5
2.5
3.当对标准偏差修约时,修约后会使标准偏差结果 变差,从而提高可信度 例:s = 0.134 → 修约至0.14,可信度↑
三、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1.加减法:以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绝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
例: 50.1 + 1.45 + 0.5812 = ?52.1 δ ±0.1 ±0.01 ±0.0001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乘除法:以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数为准(即以 相对误差最大的数为准)
例:0.0121 × 25.64 × 1.05782 = 0?.328 δ ±0.0001 ±0.01 ±0.00001 RE ±0.8% ±0.4% ±0.009%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第四节 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 二、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
一、偶然误差的正态分布和标准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函数式
y f (x)
1
( x )2
e 2 2
2
1.x 表示测量值,y 为测量值出现的概率密度 2.正态分布的两个重要参数 (1)μ为无限次测量的总体均值,表示无限个数据的
集中趋势(无系统误差时即为真值) (2)σ是总体标准差,表示数据的离散程度 3.x -μ为偶然误差
正以态x分-μ布~曲y线作—图— x ~ N(μ ,σ2 )曲线
y f (x)
1
( x )2
e 2 2
2
特点
x y f (x) 1
2
➢ x =μ时,y 最大→大部分测量值集中
在算术平均值附近
➢ 曲线以x =μ的直线为对称→正负误差 出现的概率相等
➢ 当x →﹣∞或﹢∞时,曲线渐进x 轴, 小误差出现的几率大,大误差出现的
几率小,极大误差出现的几率极小
➢ σ↑,y↓, 数据分散,曲线平坦
σ↓,y↑, 数据集中,曲线尖锐
➢ 测量值都落在-∞~+∞,总概率为1
标以准u正~态y分作布图曲线—— x ~ N(0 ,1 )曲线
令u x
y f (x)
1
u2
e2
2
又dx du f (x)dx
1
u2
e 2 du (u)du
2
即y (u)
1
u2
e2
2
✓ 注:u 是以σ为单位来表示随机误差 x -μ
二、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
➢ 偶然误差的区间概率P——用一定区间的积分面积表示 该范围内测量值出现的概率
➢ 从-∞~+∞,所有测量值出现的总概率P为1 ,即
(u) du
1
u2
e 2 1
2
标准正态分布
区间概率%
正态分布
u 1, x 1
68.26%
概率积分表 u 1.64, x 1.64 90%
u 1.96, x 1.96 95%
u ~ u
u 2, x 2
95.5%
u 2.58, x 2.58 99.0%
u 3, x 3
99.7%
练习
例:已知某试样中Co的百分含量的标准值为1.75%, σ=0.10%,又已知测量时无系统误差,求分析 结果落在(1.75±0.15)% 范围内的概率。
解: u x x 1.75% 0.15% 1.5
0.10%
查表 P 20.4332 0.8664 86.64%
练习
例:同上题,求分析结果大于2.0% 的概率。
解: u x (2.00 1.75)% 2.5
0.10%
查表可知,当u从0 ~ 2.5时, P 0.4938 49.38%
分析结果大于2.0%的概率为P' 50.00% 49.38% 0.62%
第五节 有限数据的统计处理和t分布
一、正态分布与 t 分布区别 二、平均值的精密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三、显著性检验
一、正态分布与 t 分布区别
1.正态分布——描述无限次测量数据 t 分布——描述有限次测量数据
2.正态分布——横坐标为 u ,t 分布——横坐标为 t
u x
t x
s
为总体均值 为总体标准差
s为有限次测量值的标准 差
3.两者所包含面积均是一定范围内测量值出现的概率P 正态分布:P 随u 变化;u 一定,P一定 t 分布:P 随 t 和f 变化;t 一定,概率P与f 有关,
f n 1
注:f t u
两个重要概念
➢ 置信度(置信水平) P :某一 t 值时,测量值出现在 μ± t •s范围内的概率
➢ 显著性水平α:落在此范围之外的概率
1 P 一定P下,t t, f
t0.05,10表示置信度为95%,自由度为10的t值 t0.01,4表示置信度为99%,自由度为4的t值
二、平均值的精密度和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1.平均值的精密度(平均值的标准偏差)
x
n
sx
sx n
总体均值标准差与 单次测量值标准差 的关系
有限次测量均值标准差 与单次测量值标准差的 关系
总体 抽出样本n x
例 : n4
s
x
1 2
sx
n , sx
n 25
s
x
1 5
sx
注:通常3~4次或5~9次测定足够
续前
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总体平均值
x 有限次测量均值
(1)由单次测量结果估计μ的置信区间
x u
(2)由多次测量的样本平均值估计μ的置信区间
x u x
xu
n
(3)由少量测定结果均值估计μ的置信区间
x t sx
xt
sx n
x t, f
sx
x t, f
sx n
续前
• 置信区间: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结果为中心,包 括总体均值的可信范围
•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一定置信度下,以测量结果的 均值为中心,包括总体均值的可信范围
• 置信限: u x u t sx
➢ 结论:
置信度越高,置信区间越大,估计区间包含真值的可能性↑
置信区间——反映估计的精密度 置信度——说明估计的把握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