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异同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学与西医学的异同点
[关键词] 中医学;西医学;异同点
随着西方医学的迅速发展,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世人瞩目的成果,因此,在社会上、甚至在我们的同仁中不断产生着中医学科学吗这样的疑虑,更有甚者用西医学的方法论来解释、验证中医理论。
然而,我们不禁要问:不科学的东西能经得起几千年的实践检验吗?因此,笔者以为对中医学与西方医学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点,对于我们学习中医学或者西医学理论,使二者互相取长补短,端正对中医学或西医学的看法、发展中医事业都有着重要意义。
1 中、西医学的含义及由来
1.1中、西医学的含义
严格说来,医学只有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之分。
现代医学是传统医学发展的产物,现代医学是以西方医学为代表的、是整个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西方医学又是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1.2中、西医学之说的由来
几百年前,在我国是没有中医学与西医学之说的。
其说是随着西方医学的传入而逐渐形成的。
西医学传入中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南北朝时代,但是在鸦片战争以前,对中国医学影响并不大。
直到19世纪,伴随着传教士的来华以及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文化的入侵,西方医学开始在我国日益广泛的传播:由沿海向内地、由开办诊所到建立医院、由办学校到吸引留学生、由翻译医书到成立学术团体,100多年,在我国形成了中医、西医并存的局面。
19世纪中叶开始出现中医、西医之称。
清初学者戴震曾主张将中西知识结合起来,他曾说存古法以溯其源,秉新制以究其变使中西两面法权衡归一。
至清末唐容川等人提出系统的中西医学汇通之论,民国初年以降通派大兴于世。
20世纪50年代,由于各级政府大力提倡将中、西医结合起来,于是又出现了中西医结合的说法。
在中国,人民习惯将医学划分为中医、西医。
并理解为中国医学和西方医学。
这种划分在人们的思想中产生了一些混乱,也导致了中医与西医之间的某些对立情绪。
因此,一些人用西医学的方法论研究、验证中医学理论的正确与否也就不足为奇了。
2 中医、西医学的相同点
总的来讲,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医学的范畴,作为医学两者都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防治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劳动者知识的实践活动。
其共同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研究的对象相同
中、西医学都面对的是生活在自然界和社会环境中的人,是研究如何维护与促进健康;如何预防与治疗疾病使人康复。
从这一角度来讲,中、西医学都是探索人类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
因此都能对人体的生命做出科学的分析和解释。
2.2认识疾病的角度相同
两者都是从疾病的现象去认识疾病的本质的。
如对咳嗽的认识,中医多认为由于外邪侵肺,导致肺气不畅而上逆而引起,而西医多认为是多种外源性致病因子作用于人体,使人的
机体所产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由此可见,两者都是从咳嗽这一现象而探求疾病本质,从而做出正确的判断和治疗方法而治愈疾病。
2.3产生的基础相同
事实表明,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中医学是在通过实践理论实践这一无穷循环的过程而不断发展的,西医学则是通过实验理论实验的无穷循环的过程。
换而言之,两者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理论,又用理论指导医疗实践活动,再进一步地总结经验,形成新的、正确的理论。
2.4治疗疾病的目的相同
中、西医学不仅在研究对象、认识角度和产生的基础是相同的,更重要的是,二者在治疗疾病的目的上也都是为了起到控制人体如对患者细菌性痢疾(下痢脓血、红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等)的治疗,西医可用黄连素、四环素、痢特灵等药物进行治疗;中医可用针灸治疗,即用针刺人体的某些穴位,使人体抵抗能力(吞细胞的活性)增强,并配以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从而达到痢止的目的。
综上所述,无论中医学还是西医学,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都把行医防病作为神圣的事业,在诊治疗程上都是先诊断、后治疗,在治疗上多以药物为核心而治疗疾病。
经过几百年、上千年的实践检验,两者都是科学。
3 中、西医学的主要区别
3.1产生的时代不同
中、西医学两种医学理论是人类历史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产物。
中医学起源于原始的生产劳动,产生于先秦时代,一般认为形成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至三国时期。
西医学以古希腊、罗马医学为基础,产生于西方国家的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和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并随着自然科学的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其大致经历了希腊的经验医学、近代的实验医学和现代医学发展的阶段。
3.2 文化背景不同
中医与西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不同背景下产生的,是以不同的文化形式来反映医学对象的。
西方文化的基石是原子论。
它认为世界的事物是可以分解、分离后,单独进研究的。
而中医药在两千多年前就基本建立起它的理论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特征是认为世界事物是不可分割的,而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影响的。
导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医学是为科学文化形式表达和反映医学对象的:诸如细胞、细菌、病毒、器官、组织、免疫、神经传导、能量代谢等等,都是纯粹反映自然及其规律的科学文化形式,很少有民族区域人文色彩。
这样的文化形式超越了民族区域的限限制,是任何人都无法不承认和无法不相信的。
而中医理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源于特定的人文背景,注重自然、环境、人体、心理诸要素的综合作用,注重调动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和整体效应,充分体现自然与人文的高度统一。
其具有浓厚的人文色彩,如反映脏腑关系的十二官;反映药物类别的上、中、三品和寒热温凉四性;反映治疗原则的提壶揭盖、逆流挽舟、培土生金、水火相济等等无不是中国文化特殊的概念和范畴。
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中、西医之间在理论上还不能沟通,其差别无法弥补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讨论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时,往往有许多论述从现代科学的角度难以理解,而从人文的角度思考则又容易理解。
诚然,人文科学本身具有的间接性和模糊性不是现代理化实验可以直接验证的,但无庸置疑的是,中、西医有
着异曲同工的效应。
现在,很少有人用中医理论来解释、验证西医,那么为什么又要用西医的方法来解释和验证中医呢?我以为面对共同的医学难题应互相取长补短,把精力用在发挥各自的特长上。
3.3 对人体研究的方法不同
由于中、西医产生的时代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对人体的研究方法有异。
从总体上说,中医主要是采取以表知里的推导方法,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和元气论,以及人体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是整体系统论为基础的;西医学则是以元素分析的方法,利用精巧的解剖技术、高倍显微镜观察和精密的化学分析,以人体解剖生理学为基础的。
如:西医把人体的神经系看成是人体中最主要的控制系统,虽然后来有所变化,把神经系统分为躯体神经系统和植物(自主)神经系统。
近来又提出神经体液调节系统;而中医则根据天人合一的原理,观察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的现象,对人体提出肾水蒸腾,心火下降,人体的运动是水火相济,心肾相交,是一个自成的完整系统,并没有一个优先的控制系统来调节人体的运动。
笔者认为,作为现代医学的西医学只要向前走一步,也会形成中医的这种对人体认识,因为其提出了人体分为9大系统,而这些系统又是相互联系的。
按照现代系统科学的协同论,在众多的相互影响的系统由必然存在一运行同期最慢的基本运动系统。
这就是支配原理,它支配着其他系统的运动。
而中医则抓住了这升降浮沉(阴阳的、气血精液的、脏腑的、经络的)基本运动系统来进行理论论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