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经验
痛风属祖国医学“痹症”范畴,其病程长、易复发、治愈率低。中医学认为凡人体肌表筋络感受风寒湿邪侵略之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痛楚、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等症,统称为“痹症”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在他的著作《本草纲目·百病主治药》中,精辟地概括了痛风的病因“属风、寒、湿、热、挟痰及血虚丶污血”。根据其病因,本着治病求兵的原则,他终结论述了治疗痛风的83 种临床用药,确属经验之谈。本文将李时珍治疗痛风的用药特点归纳为七个方面。
1 痛风初期,由于卫表不固,风寒湿邪犯肌表,导致关节经络必阻,出现疼痛一系列症状,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李时珍提出:“防风主周身骨节尽痛,非此不除,同松节煮酒”。麻黄治“风寒风湿,风热痹痛,发汗。苍术散风除湿……发汗,通治上中下湿气”薏苡仁治“风湿身痛,日脯剧者,同麻黄、杏仁、甘草煎服”。痛风初期,宜因势力导,祛风除湿解表。所以李时珍在临床中常以麻黄。杏仁、解表宣肺,薏苡除湿,甘草补脾土而中和,且可制麻黄直发汗太过,使其微发其汗。因湿性重浊粘滞,侵犯人体则缠绵难愈。治之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可去,但湿气仍在。但加用芜活,防风,苍术,麻黄配甘草微发其汗,不但可祛风湿外邪,而且使表阳通行一身,阳气通则湿无流滞之所,故随汗而去。
2 痛痹易称寒痹。《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入进经而稽迟,涩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通。……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蜷,缩蜷则脉绌急,绌急则外行小络,故率然而痛,得炅则痛止也。……”
痛风表现为关节剧痛,不红不热,痛有定处,迂冷加重,得热则缓为其特点。因寒主收引凝滞,致使关节肌肉局部气血运行不畅,不痛则通。李时珍在临床中不但善用温燥散寒之品,以散寒通络止痛,如他指出草乌头治“风湿痰涎,历节走痛不止。”
“乌头,附子散寒止并燥湿痰。”而且还常常用酒剂散寒通络止痛。他认为“酒气味辛甘大热,能引药势,杀白邪毒气,通血脉……散湿气。故提出用白玲腾,石楠藤,青藤泡酒服,主风湿古痛顽痹。””
松节去筋骨痛,能澡血中之湿,历节风痛,四肢如脱,浸酒日服”。五加皮治“风湿骨节孪痛,浸酒服”。海桐皮治“腰膝注痛,血脉顽痹,同诸药浸酒服。”所以善用酒剂,温经通络止痛,因为酒剂不但能制作及服用方便,而且酒能温经活血助药力直达病所,解除病疼。
3 湿着于身,或从寒化,或从热化,若其人阴气盛者,必从寒化;其人阳气盛者,必从热化,临床热化者诸多。治当清热利湿治本,李时珍提出用黄苓治“三焦湿热,风热历节肿痛”;“秦艽除阴阳风湿,湿热,养血荣筋”;龙胆草、木通煎服,防巳、木鳖子并主湿热肿痛”;“茯苓滑石渗湿热”;“羚羊角入肝平风,舒筋,止热毒风历节掣痛效”;“黄拍除下焦湿热肿痛”。以上李时珍所用均无一味有舒筋活络止痛之药,但李时珍善用清热利湿之法,使温热去则经络气血通,关节利,疼痛止,体现了治病求本。
4 痛风不但致病因素复杂,而且病理表现也较为复杂,常表现为痰湿、瘀、寒等多种因素胶结在一起,故难解也。李时珍认为痛风可因“湿气化为痰饮,流注胸膈经络,发上下走注,疼痛麻痹”他提出可用“半夏天南星并治风痰湿痰,热痰凝滞,历节走注,右臂湿痰作痛,南星苍术煎服。”白芥子治“暴风毒肿,痰饮流入四肢经络作痛。”他认为“风痰麻木或手木或十指麻木,皆是湿痰死血”所致。
主张用“橘皮下滞气化湿痰。”气行则津行,气滞则湿聚生痰。故李时珍治湿祛痰时,还特别强调重用行气药。如他提出槟榔治“一切风气,能下行”;枳壳治“风痒麻痹,散痰疏滞”。
5 痛风因感受风寒湿邪,日久不已,久必致络脉痹,血行不畅而成淤,其临床特点则表现肢体痛如刀切,甚者关节肿大变形屈伸不利。故在治疗此型痛风时,在祛风除湿散寒止痛的同时,比当加用活血化瘀之品,方能提高效果。李时珍提出用“苏方木活血止痛”;“桃仁治血滞风痹孪痛”;“姜黄治风痹臂痛……破血中滞气”;“红花活血滞,止痛”;“川芎丹参破宿血、止痛”;“没药逐经络滞血,定痛”;“乳香补肾活血,定诸经之痛”。所以,久病必瘀,必用活血通络之品。
6 在临床治疗痛风淤血证之时,轻证可用桃仁、川芎等活血药,可以达到活血通络止通之效。但对于重症的顽痹痛风却往往是无济于事,杯水车薪,而李时珍则认为,此时当配用善走窜搜风通络的虫草类方能奏效,他倡用蝎梢、地龙搜风通络,“穿山甲冶风痹疼痛,引经通窍”;“守宫通经络入血分,历节风痛同地龙,乌头草诸药丸服”。所以顽痹重症,非虫类搜风之药莫属。
7 李时珍不但重视运用祛风除湿,活血通络等等方法治疗痛风,而且在临症实践中更注重补肝肾,祛邪不忘扶正。他提出“当归、芍药、地黄养新血”;“牛膝补肝肾,逐恶血治风寒湿痹,膝痛不可屈伸”;狗脊治“寒湿膝痛腰背强,补肝肾”;锁阳补肾助阳,“润燥养筋”;“龟板补肾阴,亦如阴虚骨痛方”。在临床上如能合时地灵活运用补肝肾方法,对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缩短病程大有益处,确实是经验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