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内涵.
组织工作应知应会
![组织工作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c8d81b1a6edb6f1aff001ff7.png)
组织部应知应会知识手册一、远程教育1、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其基本特征主要有哪些?答:现代远程教育是以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等信息技术为手段,将信息技术和现代远程教育思想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是构筑知识经济时代人民终身学习体系的主要手段。
其基本特征:开放性、技术先进性、自主灵活性、资源共享性。
2、现代远程教育具有哪些明显优势?答: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生动直观等明显优势,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空间的广大农村党员干部进行“点播式、交互式和现场直播式”教育,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根据远程教育依赖的传播方式及采用的技术手段等不同,一般将远程教育分为哪三代?答:函授教育,大众媒体教育,现代远程教育。
4、什么是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答: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是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在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上的应用,是科技发展和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
5、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宗旨是什么?答:“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群众长期得实惠。
”6、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应把握的原则中,“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一原则具体指什么?答:紧紧围绕解决“三农”问题这个中心和服务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7、我省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组织与管理中,要求遵循的“四因四教”原则是什么?答: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
8、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的“五防五好”要求是什么?答:五防:防火、防盗、防雷、防潮、防尘五好:教室好、桌凳好、线路好、灯光好、环境好。
二、办公室业务1、公文的特点主要有:由法定作者制发、具有法定的现实执行效用、具有规范的体式、履行法定的程序。
2、根据处理时限的要求,公文可分为:平件、急件、特急件三类。
3、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合“法”、求实、合体、简明、严谨、准确、规范、完整、清晰、耐久。
4、公文语言的特点:庄重、准确、朴实、精练、严谨、规范。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资料整理汇总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资料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3a8395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c3.png)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与应⽤资料整理汇总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技术与应⽤第⼀篇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第⼀章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技术:是⼈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的⼀切技术⼿段和⽅法的总和。
包括有形(物化形态)和⽆形(智能形态)。
2.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94年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1994定义是: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design,development,utilization,management,and evaluation of process and resources for learning.2005年定义:(由莫伦达等⼈起草的AECT 协会⽂件)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建、使⽤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的实践。
2005定义:Educational technology is the study and ethical practice of facilitating learning and improving performance by creating,using,and manag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and resources.3.根据1994定义,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4.AECT ’1994定义的结构:研究形态研究内容研究对象5.“电化教育”:是我国特有的名词,它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
6.以美国为代表,国外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视觉教育阶段 20世纪初-30年代(2)视听教育阶段30-50年代(3)视听传播阶段50-60年代(4)教育技术阶段70年代⾄今7.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1)萌芽于20世纪20年代,起步于30年代。
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发展趋势研究
![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发展趋势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7ea97d884254b35eefd34eb.png)
1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内涵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某种程度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根据特定的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为依托,不同类型的学校人才的教育和教学模式、管理体制、评估方式及其实施过程的总和(刘凤菊,2001).”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除具备有“人才培养模式”的一般属性以外,还具有它的特殊性,即通过远程教育体系提供的多媒体教学、学习支持服务等手段指导学生,但学生主要还是进行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能力和综合素质(张凤龙,2001).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是在现代远程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强调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运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支持服务等要素进行优化设计,从而让教育对象达到相关的培养目标或质量规格要求.为终身教育和全民学习化社会的形成提供普通高等教育所不具备的开放学习与长期学习的空间是其基本理念,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是其核心,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是其主要手段,学习支持服务等要素进行优化设计是关键,教育对象达到相关的质量规格要求是最终目的.2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建原则一是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是指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教学始终,即从选择专业课程和课程的消化吸收,能力的提高,信息反馈到相互评价,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参与;同时教师也应优化课堂设计,提供平台,能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总之,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学生要发挥自己主动性,二者同时发挥到淋漓尽致,就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二是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是指学习内容的实用性.首先教学目标及其相关的课程设计、教学计划都要从培养对象的实际应用能力入手,突出职业性,应用性.其次选用与市场密切联系和富有前瞻性的教材,要以培养对象将来的岗位要求为基准.三是灵活性原则.灵活性是指教学模式和方法的灵活性.远程教育模式主要是课堂讲授模式、个别一对一学习模式以及协同交流学习模式、案例教学模式和虚拟环境模式等多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有情景创设法、角色扮演法、体验式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导学法、反思法等根据实际内容灵活选择.四是实践性原则.实践性是指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现结合,坚持“专业围绕市场转、学生围绕实践转”的教学思路,重视实训教学,实现车间与教师合一,学生与学徒合一,教师与师傅合一.五是前瞻性原则.前瞻性是指教学技术,教学设施,学习内容实训等都不能落后于实际生产领域,不能让学生学习已经过时和即将过时的知识和技能.而要运用先进的设备实施教学和实训,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掌握先进技术和方法的过程,同时了解行业的新变化和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使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及发展趋势研究田艳艳(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摘要:文章通过文献调研,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提出了六个创建原则,最后分析了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发展的趋势.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趋势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8-0227-02Vol.28No.8Aug.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8期(上)2012年8月基金项目: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010ZK3088)227--教学具有前瞻性,使教学与市场需求步伐一致.六是完整性原则.完整性是指教学过程的完整性.现代远程教育虽然师生面对面的授课机会比较少,大部分时间是通过网络虚拟环境实现教学和实践.任何环节不可缺少的环节.定教学目标之前,要对教学对象进行学习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教学之后要对注意质量的监控并收回反馈意见.3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发展趋势第一,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日益全球化的趋势.随着世界全球化深入各个行业,现代远程教育也形成了全球化趋势,并且国际竞争和院校合作正在加强,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全球教学的远程教育系统,国际联合办学,课程交流、专业延伸的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多.第二,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远程教育有传统的“函授教育”和“家庭学习”,现在的“开放学习”、“灵活学习”、“分布式学习”和“网上学习”,最新发展的“开放大学”.一个显而易见的发展是:从传统的教育和教学工业化中使用的工业福特主义方法转向后福特主义模式,包括建构主义基于情景的学习,多媒体教育,异步学习中的交互和探究,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建构,实践者团体,网上学习社团的构建.远程学习从过去到现在已经历了巨大变化,尤其是最近十年里变化更加明显.当今占主导地位的模式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教育和网上学习.第三,现代远程教育引入校企合作模式.为了使远程教育顺应市场化,近几年来,出现了远程教育与企业共建专业、共同开发课程、远程教育与企业合一和“订单式培养”的模式的热潮,从而出现了远程教育与企业合作对接、信息互动、共建专业和资源共享的趋势.第四,注重现代远程教育学习的质量体系建设.世界各国各学校机构或者自己制定学习质量标准,或者通过国家立法,或者成立专门的校外远程开放学习质量管理机构,或者成立合作型质量管理机构,进行远程教育学习的质量监控和管理.第五,注重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逐步建立远程开放教育的认证标准.如,为了使远程教育能够和常规教育目标一致,学分也得到正规教育机构的认同,美国近年来先后制定了相关的远程教育认定标准和实践标准.为了改变人们对远程开放教育质量保证的认识,挪威远程教育协会制定了16项设计质量保证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国家管理远程教育的具体标准.为了推动各国尽快形成远程教育国家认证标准,国际开放与远程教育协会(ICDE)专门建立了一个国际质量评估机构.第六,注意防范因远程教育发展成熟而出现的问题.一是质量保证.学生如何判断在网上看到的课程广告是否合法?是否能满足其需要呢?政府如何才能保护其公民不被欺骗呢?二是学生的流动性.学生的“反向转学”现象趋势严重,这种趋势被称为涡流现象.这种现象和趋势在最近几年内不太可能减缓.三是远程教育的成本效益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世界各国在发展远程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注意防范出现类似问题,同时要吸取经验教训,防微杜渐.第六,利用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发展社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开放度比较高.通过数字化的移动设备(无线上网的笔记本电脑、ipad、iphone4s等)在移动通信网络中开展远程教育是一种新形式.其最大优点和特性是可以随时随地开展教育和学习,它把人们从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中彻底地解放出来,将极大地提高学习效率.因而可以充分内用面向社会,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为社区居民服务,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参考文献:〔1〕刘凤菊,王新平,韩启峰.本科院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报告[J].中国成人教育,2001(3):12-13.〔2〕张凤龙.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念探索[J].远教论坛,2001(12):6-10.〔3〕严冰,吴国祥.WEB2.0与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学术论坛,2010(3):12-13.228--。
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技术
![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f35e430f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a.png)
在线学习平台案例
在线学习社区
通过在线学习社区,为学生提供互动式学习环境和社交网络。例如,学生可以在学习社区中分享学习经验、讨论 问题和交流想法,促进学生的协作学习和自我发展。
在线游戏化学习
通过将学习内容与游戏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例如,使用在线游戏化学习平台,让学生在游戏中 学习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提高学习效果和质量。
提高学习效率。
拓展学习资源
通过网络等技术,学生可以获 取更多的学习资源,包括各种
在线课程、学习软件等。
现代教育技术的挑战
技术成本高
要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需要投 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硬件设备和
软件资源建设。
教师技能要求高
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需要教师 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能力,否 则可能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
学生信息素养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也强调对教育过程的设计和管理,通过对教育过程的优化和调控, 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教育技术的区别
传统教育技术主要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和传递,而现代教育技术则更加强调学生的 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育技术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教学方式,而现代教育技术则 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现代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系统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为指导,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工具对教育环境、教育过程和 教育结果进行优化,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各种教育媒体、教育资源、教育软件和教育平台等,这些技术 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生动、直观和互动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 自主学习。
CHAPTER 03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与挑战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
![现代教育技术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5686b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2.png)
一、名词解释:1、课件:为了辅助教学或辅助学习,采用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手段开发和制作的用于表现教学或学习内容的应用软件。
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的需要有机的组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8、信息情意:是人们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意识、情感、态度与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形成信息素养的主要动力。
9、学习资源: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可被学习者利用的一切要素,主要包括支持人学习的人,财,物,信息等。
10、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12、远程教育: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在时空分离的情况下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是一个通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监控媒体教学、学生自学、面授、辅导等环节,对学生的身心施加响,使之朝预期的认知和行为变化过程。
二、重点记忆内容信息时代教育变革的趋势:学习信息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交互性、智能化;信息传播的网络化、全球化;教学管理与评估的实时化。
对学习者特征的分析内容主要包括:学习者的认知发展特征、起点水平、学习风格、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核心内涵: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习过程。
教学评价的目的:根据教学目标,运用一切可行的评价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定、衡量,并予以价值判断的过程。
实质是从结果和影响两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给以价值上的确认,并引导教学活动朝预定的目标发展。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一)根据运行环境分类(单机版、网络版);(二)根据包容的知识量分类:堂件、课件(CAI教学软件)、系列课件;(三)根据教学类容的组织方式分类(帧型、生成型、数据库型、智能型)。
教学活动流程图的符号:长方形:教学内容与教师的活动;椭圆:媒体的应用;平行四边形:学生的活动;奇形怪状的:学生利用媒体操作、学习;菱形:教师进行逻辑判断CAI课件的基本特征:1. 表现教学内容的直观模像性。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93a6549b307e87101f6962d.png)
第一章1、远程教育起源(1)远程教育起源于古代中国(谢新观,2001)(2)远程教育起源于西方工业社会(丁兴富,2002)两种观点的分歧在于是否认为古代的一些教育现象是远程教育现象,或者说远程社会教育现象是否是远程教育2、两种观点的定义(1)(谢新观,2001)所谓远程教育就是为了解决师生双方由于物理上的距离而导致的、表现在时空两个维度上的教与学行为间的分离而采取的重新整合教学行为的一种教育模式(2)(丁兴富,2002)学校远程教育是对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助学为辅,教与学的行为通过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实现联系、交互和整合的各类学校或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的总称3、以远程教育使用的主要媒体作为划分发展阶段的主要依据4、三代信息技术和三代远程教育分期年代远程教育信息技术第一代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英国)函授教育传统印刷技术邮政运输技术早期的视听技术第二代20世纪中叶至80年代末多种媒体教学的远程教育单向传输为主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第三代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开放灵活的远程学习双向交互的电子信息通信技术5、第三代远程教育,我国称之为现代远程教育6、现代远程教育的技术基础主要是电子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技术中又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7、中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历程(1)萌芽和准备期(丁兴富,2002)我国最早的函授学校是1914年商务会馆创设的函授学社,20世纪初,各种视听媒体开始被应用到各类教育中(2)创建、起步和中段期从新中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即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我国远程教育的创建、起步和中断期(3)恢复、繁荣和调整期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从20世纪70年代末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是我国远程教育的恢复、繁荣和调整期(4)战略革新和起飞期中国远程教育的战略革新和起飞期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下半期8、中国现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实践形式(1)中国广播电视大学(2)网络教育学院(3)公共服务体系(含义:一个具有一定社会公信力的组织,通过构建一个公共的平台来帮助个办学主体完成学习中心的管理工作,同时实现资源共享和服务模式的创新)(4)国内企业e-Learning(5)中小学网校(6)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9、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采用的3种模式(1)模式一,是教学光盘播放点(2)模式二,是卫星教学收视点(3)模式三,是计算机教室10、目前我国的教育均衡发展中存在严重不公平的现象(1)我国城乡间教育机会差异巨大(2)我国地区间的教育差异巨大(3)父辈的职业位置、教育水平对子女的高等教育机会影响巨大(4)人员就业后的职业培训机会差异巨大(5)女性在学习机会上收到歧视11、远程教育在解决教育不公平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传统教育难以应对新的教育需求首先,现代教育中教育经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设施的增加,使得传统教育难以满足在这些方面的需求其次,传统教育系统不能解决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与束缚最后,教育资源短缺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2)远程教育在促进教育机会公平方面有着独特优势首先,远程教育可以整合优秀的师资力量第二,远程教育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第三,远程教育具有更好的适应性第四,远程教育规模巨大,社会效益好12、现代远程教育在终身学习中的重要性(1)现代远程教育是每个人终身学习的主要选择(2)远程教育促进了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3)远程教育推进了学习的个别化和个性化(4)现代教育技术和应用实现了教育和学习资源的共享第二章1、远程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与学行为的准时空分离2、以开放学习为本质属性的开放教育应该具备以下特征(1)对学生没有任何限制,开放各种机会和资源,取消任何特权(2)管理上具有满足各类学生各种需要的无限适应性(3)应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4)充分重视和满足学生的各种学习需求3、远程教育、传统教育和开放教育的区别与联系远程教育和传统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形式,他们的教育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远程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远程教育包含哪些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73a6172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b1.png)
远程教育包含哪些内容
首先,远程教育的内容包括了多种学习资源。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者可以获取到丰富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课件、视频、
音频等多种形式的学习资料。
这些学习资源能够帮助学习者更好地
理解知识点,扩展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远程教育还包括了在线学习课程。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
学习者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在线学习课程,无论是学历教育、职
业培训还是兴趣爱好,都能够找到合适的课程进行学习。
这些在线
学习课程通常由专业的教育机构或者行业专家提供,内容丰富全面,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
此外,远程教育还包括了在线作业和考试。
通过远程教育平台,学习者可以完成在线作业,进行在线测试和考试。
这种形式的学习
评估能够帮助学习者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学习效果。
最后,远程教育还包括了在线互动和交流。
学习者可以通过远
程教育平台与老师和其他学习者进行在线互动和交流,进行学习经
验分享、问题讨论等,这种形式的互动能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
和合作,拓展学习者的视野,增强学习的乐趣和效果。
综上所述,远程教育包含了丰富多样的学习内容,包括学习资源、在线学习课程、在线作业和考试以及在线互动和交流等。
这些内容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不同需求,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学习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远程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会不断丰富和完善,为学习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体验。
远程教育学第二章
![远程教育学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3d1ddcba1c7aa00b52acbb6.png)
思考、讨论: 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主要的区别体现在哪些 方 面,远程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的特点是否对 学习 者都具有吸引力? 提示:可以从以下方面作对比: 教学方法、教学方式、课程设置、学习行为、 学习进度、教师角色、学习方式、评价方 式
目前总的翻译趋势: 目前总的翻译趋势:远程教育 的翻译: 5、关于 Open University 的翻译: 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 开放大学
香港: 香港:公开大学 台湾: 台湾: 空中大学
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原理与 基本规律
二、远程教育的定义与本质 1、定义和特征 ① 国外三个有代表性的远程教育定义 彼得斯 1973 穆尔 1973 霍姆伯格 1977
通过定义可以看出: 1、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是远程教育 教师和学生在时空上相对分离是远程教育 的根本特征。 的根本特征。 2、建立在对各种教育技术和媒体资源的开发 、 和应用的基础上; 和应用的基础上;远程教育的重要本质属 性。 3、教师和学生通过双向通信实现教与学的行 、 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为的联系、交互和整合。 4、在远程教育中可以存在适当的师生面授辅 、 导。
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原理与 基本规律
(5) 广义的远程教育:通过远程教学和/或远程学习实 现的教育(包括各类学校或其它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和 社会生活情境中的教育)的总称。 (6) 狭义的远程教育:通过远程教学和远程学习实现 的各类学校或其它社会机构组织的教育,也可称为机构 远程教育或学校远程教育。 三者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 远程教育的基本原理与 基本规律
远程教育:1996年清华大学拟订了“现代 远程 教育工程项目建议书。”1997年12月,原 1997 12 国家 教委发出的“关于高等学校开展远程教育 有关 问题的通知”。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74c36dc8762caaedc33d41a.png)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信息技术的进步,是传统的教育和管理方式受到猛烈的冲击,引起教育的重大变革,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方法、教育模式以至教育体制都发生重大的变革。
它使教育由一次性教育想终身教育转变、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由传统民族性教育向现代国际化教育转变、由传统的课堂传授式教育模式向网络化开放性教育模式转变,而且对人们传统的学习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引发了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的重大革新。
P2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的产生、获取、度量、传输、变换、处理、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其中应用在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因特网络技术和虚拟现实仿真技术等。
P2美国AECT1994年对教育技术的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P3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教育技术发展(图表)P5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P61、视听教学理论。
它指出了各种视听教学媒体在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教育技术必须遵循的重要规律与所依据的理论基础。
2、学习理论。
它使阐明人们的行为变化如何产生,揭示学习是依据什么机制而形成的理论。
它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也是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的基础理论。
3、传播理论。
它是全面研究人类进行信息传送、交换、加工的科学。
它建立起来的传播过程与模式的理论和传者、受者与传播媒体的理论,对教育过程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是解释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过程的主要基础理论。
4、系统科学理论,包括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
它作为一门综合性的横向科学,并具有浓厚的方法论特性,提供了适合于现代科学研究与管理的新方法。
它也是研究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的基础理论之一。
经验之塔(解释、内涵)“三类十层”P7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戴尔)P9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越趋抽象。
刍议远程教育内涵及系统功能模块
![刍议远程教育内涵及系统功能模块](https://img.taocdn.com/s3/m/4034351c14791711cc791735.png)
二 、网络 教育平 台的结构 和功 能
网络 远程教 育打破 了传统 校 园教 育 中时间 、空间 、个 别差异 等 因素的限 制 ,教师 或者 教育机 构提 供网络 学 习材料 ,学生通 过一 台 连入 网络 的计 算机就 可 以在进 行学 习。 网络 远程 学 习基 于 建构主义
兴趣 , 以致选择放 弃 。
3 教 学资源管理 系统 。利用远程 教育 的特殊性 和网络平 台的共 .
享性 , 师生可 以就课程 内容上 传和下载文 献 、 网页、 课件 、 频等资 源 , 视
并进 行 分类检 索形 成数 字化 图书馆 ,使远 程教 育建立 在丰 Nhomakorabea的教 学
() 3 远程 教 育主 要 以学生 自学 为 主 ,教学模 式 相对 比较 单 一, 而且教 师不能及时 考核和监督 学习过程 , 学生 缺乏教 师的持续关 注 , 教学质量得 不到很好 的保证 ,导 致远程学 习者社 会认可度降 低 。 综上 所述 , 程教育 的本质决定 了必须通过 一定 的方式和 策略 , 远 使 得师 生实现 主观 交互 以完成 教学过 程 ,所以如何 实 现教 与学的 再
和 协 作 学 习 理 论 ,关 键 是 创 设 能 够 促 进 学 习 者 主 动 学 习 的 网 络 学 习
环境 。在 实施 的过程 中 ,学 习者 离不 开 网络 教 学平 台的支持 ,网络 教学平 台起着基 础设施 的作用 。
网络教 学平 台是支 持网上教 学与 学 习活 动的软 件系统 ,系统通
的在 职 学 习 者 , 只 能 利 用 业 余 时 间 去 学 习 ,使 得 远 程 教 育 存 在 以 下
1 教学支 持系统 ,包括课程 学 习、前沿讲座 、实战演 练、课程 .
台湾远程教育教材
![台湾远程教育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d1130238482fb4daa58d4b61.png)
课程介绍远距教育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已成为主要的教学型式之一,但此领域的人才培训却仍不足或未受重视;远距学习者与教学者的需求也未得满足。
近年来许多学习者,包括大学部学生、研究生、教育工作者及私人企业训练部门的专业人员,不断探询如何应用远距教育在不同学科或专业上,本课程即针对此方面的需求所开设。
本课程以异步线上讨论方式为主,适合初次接触远距教育领域的学习者。
针对任教职的学习者或实务工作者的需要,本课程探讨了远距教学的本质。
为顾及教育行政人员的需要,本课程涵盖了开设远距教学时应注意的组织与管理技术。
本课程也检视了科技在传送远距课程时所扮演的角色,以利媒体专家的参与。
至于教学设计者最需要的远距教材设计过程也是本课程描述的重点。
同时举凡有关远距教育的范围、历史与理论、国际经验及政策议题等均涵盖在本课程范围内,这些都是学习者感到兴趣的主题。
目前学习者有许多管道来取得国际期刊与电讯传播频道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加上科技使用上的问题,可能使得学习者难以分辨信息的品质。
因此本课程试图提供一个基本架构来协助学习者搜寻、理解、组织信息,并奠定继续更专门地及个别化地阅读、探讨与研究的基础。
本课程也预期成功地引起学习者对远距教育的学习动机,以应用所学于实际工作中。
本课程并提供远距教育相关书目、期刊目录、电子期刊与数据库及远距教育机构与组织等信息。
上课时间第一、二周(2000/02/24与03/02上午9:10至12:00)采用「实时群播视讯会议系统」多点联机上课。
第三周起无固定时间的教室上课,学习者可在任意时间上网阅读教材、公告事项、讨论问答或缴交作业等学习活动。
上课地点第一、二周(2000/02/24与03/02上午9:10至12:00)上课地点在台湾大学、中正大学电子计算器中心的视讯会议远距教学教室。
第三周起无固定地点的教室面对面上课。
授课教师台湾大学农业推广学系助理教授岳修平中正大学教育学程中心助理教授陈姚真教科书主要参考书为:赵美声、陈姚真(编译),(1999),《远距教育:系统观》台北:松冈。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研究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74688421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95.png)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研究于燕【摘要】在远程开放教育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的战略转移进程中,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建设与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校训文化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文化研究中也越来越凸现其引领的作用和价值.本文旨在立足远程开放教育本质内蕴开展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的研究,从而探寻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本质要素,把握校训内涵的主体构成,探索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文化价值.【期刊名称】《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年(卷),期】2010(010)004【总页数】4页(P6-9)【关键词】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研究【作者】于燕【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广东,广州,51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28在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文化建设中,校训文化是其建设内容的重要一环,其中包含对校训内涵及形式的积极探索和建构。
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至今,从具体办学行为到办学战略定位,从具体制度建设到办学理念精神的建构都做出了全新的整合,形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独特的现代性特质。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内涵必然要秉承和反映这种现代性特性,在深入挖掘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理念独特内涵的基础上加以建构,从而应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本质的必然要求。
我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从传统广播电视教育发展至今,已经进入了全面现代化的新时代。
其间,教学手段实现了从广播电视教学到数字化、多媒体交互教学手段的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类型从单一发展走向多种教育类型并存;教育管理从注重规模的外延式发展模式向注重以质量为重点的内涵发展模式的转变;培养理念从单纯的学历补偿到服务于“职业人”成才和公民的终身教育,办学功能定位从培养人才走向更加广泛的服务社会和公共教育支持服务。
综观种种变革,均体现了现代远程教育的“开放性”这一本质属性,开放性已经构成了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内在规定性。
现代远程开放大学校训的建构必然要根基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放性并成就校训自身的开放性。
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与构建策略
![现代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的内涵与构建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54a171e60975f46527d3e13a.png)
践活动中所形成和发展起来 的共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 规范的综合, 它包括教师的价值 观念 、 职业 意识、 思维 方式 、 教学方式 、 行为习惯 、 处事方式等。作为教师文 化的亚文化, 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文化 的建设 , 既要具有 大学 教师文化 的一 般 特点 , 又要 有适 应 远 程教 育 要求 的内容和形式方面的差异, 教师主体建设 和学校组织 建设则是现代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建设 的两个基本方 面 。因此 , 我们认为 , 远程教 育教师 文化 的建设 主 现代 要应从 以下几方面着 手 : 1提高认识 , 、 重视现代 远程教育教 师文 化 的建设 。 现代远程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教师文化建设对现代远 程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 要使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建 设成为远程教育工作者和教师 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广大教师要作为远程教育教师文化建设的主体 , 积极 参与到远程教育教师文化的研究与建设 中来。 2 加强远程教育教师精神层面的建设 。要加强对 、 远 程开放教育教 师 的师 德 师风 教 育 , 他们 树 立 正 确 使 的人生观、 价值观 , 帮助他们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 观念 , 实行榜样示范和岗位实践相结合, 引导广大教师 在人 才培养 的各 个 岗位 实践 为人 师 表 , 在教 育 教学 各 个方面争创佳绩 , 最终形成一种爱 岗敬业 、 乐于奉献 、 团结协作 、 开拓进取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3加强教师教学能力建设。远程教育 的教学与 、 传统 的、 封闭 的学校教 育相 比, 在教学方式 、 学手 教 段、 教学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不同, 远程教 育的 教 师应 在教 学模 式 的改革 方 面进行 积极 的探 索 , 索 探 出适合 远程 教育 特点 的教 学新 路子 , 造 出不 同于普 锻 通高校教师 的、 具有远程教育特点 的教学能力 , 形成 具 有远程 教 育特点 的教学 文化 。 4加强教师专业 发展建设 。远程教育教师要改 、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第1章信息化教育概述(1)
![南国农《信息化教育概论》第1章信息化教育概述(1)](https://img.taocdn.com/s3/m/2c4d52eea300a6c30d229f12.png)
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电化教育三者的 目的和研究对象相同。可以互相换用。
(2)现代信息技术
教育中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
◇ 现代媒体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 也就是现代教育媒体,是一种物化形态的技术。
◇ 现代媒传技术:运用现代教育媒体进行教育教学 活动的方法,也就是媒传教学法,是一智能形态的技 术。
◇ 教学系统设计技术: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 也就是教学设计,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智能形态的技术。
◇ 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 元化;
◇ 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 法的多样化;
◇ 强调参与和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 主体的多元化;
◇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 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三)学习方式的变革
1.创新性学习
信息时代的学习要求从传统的维持性学习向 创新性学习转变。
(一)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
◇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信息时代的最显著特 征
◇ 知识是信息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 ◇ 适应变化与创新是信息时代的生命线 ◇ 合作/协作是信息时代的主要生存与发展方式 ◇ 科学范型走向非决定论
(二) 教育观念的变革
1. 走向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 的教育价值观
确立以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的观念,改变 以往片面强调教育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在促 进人的发展过程中,树立全面发展、全体发展、个 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
(完整)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完整)现代教育技术复习资料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d758408fab069dc51220108.png)
名词解释1、教育技术: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包含以下内涵:1)一个目标,为了促进学习。
2)两大对象,过程和资源。
3)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4)两种性质,教育技术既是一个实践领域,又是一个理论领域.2、多媒体课件:应用计算机技术,将多媒体素材如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根据教学或学习需要有机的结合为一体,并借助计算机实现信息传递的软件。
3、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优化教学过程,获得最佳教学效果为目的.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对方案进行修改的过程。
也称教学设计。
4、教学系统:教学系统是为达成特定目标而由各要素按照一定互动方式组织起来的结构和功能的集合体。
教学系统包括教师、学生(均为人员要素)、教材(教学信息要素)和教学媒体(物质要素)四个最基本的构成要素,它们是系统运行的前提,并组成了系统的空间结构。
5、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为重点,以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型人才为目的,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6、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科学的标准,运用一切有效的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的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测量、衡定并给以价值判断。
7、信息化教学设计:为更好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习,运用系统的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合理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进行具体计划,创设教学系统的过程或程序。
8、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或远距离教育指的是学习者和教师处在不同的地点,相互之间有一定地理距离,采用特殊的课程设计及教学技巧、特殊的电子或其它科技传播方式、特殊的组织与行政作业配合传播学习内容,达到特定的教学和学习目的。
[教育学]e-Learning的内涵及其核心要素
![[教育学]e-Learning的内涵及其核心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42c1642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6.png)
一、e-Learning 的内涵及其核心要素第二部分内容摘要自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因特网的日益普及,信息技术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而且这种变化还在与日俱增。
近年来, e-Business、e-Marketing、e-Government、e-Management、e-Home、e-Library、e-Learning……等概念的提出并迅速在全世界流行,就是上述发展趋势的真实反映。
下面我们仅就e-Learning这一概念的本质进行剖析,试图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学习方式的深刻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教育、教学领域的巨大变革。
为此,我们需要先分析一下e-Learning的定义、目标以及达到这一目标的具体途径。
1、e-Learning的定义根据美国教育部2000年度“教育技术白皮书”的比较权威的论述[1],关于“e-Learning”这一概念,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说法:✧什么是“e-Learning”?它是一种受教育的方式,包括新的沟通机制和人与人之间的交互作用。
这些新的沟通机制是指: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远程学习与网上课堂等。
✧e-Learning指的是通过因特网进行的教育及相关服务。
✧e-Learning提供了学习的随时随地性,从而为终身学习提供了可能;学生在e-Learning中是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进行学习。
✧e-Learning将改变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改变教育的本质。
✧e-Learning是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的重要途径。
✧e-Learning能很好地实现某些教育目标,但不能代替传统的课堂教学。
✧e-Learning不会取代学校教育,但会极大地改变课堂教学的目的和功能。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对e-Learning给出如下定义:“e-Learning是指主要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学习与教学活动,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具有全新沟通机制与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实现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将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根本改变教学结构和教育本质。
教育技术
![教育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df47811866fb84ae45c8d8d.png)
教育技术1.教育技术的种类: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有形技术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所运用的物质工具,包括黑板,粉笔,传统教具,幻灯,投影,电影,视听器材,计算机,网络,卫星等各种教育教学媒体表现出来。
无形技术是指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过程中所运用的技巧,策略,方法,教学思想,理论等。
有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依托,无形技术是教育技术的灵魂。
2.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3.教育技术的内涵:①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②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对象③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
4.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是包括一种手段,两种方法和三种技术,①一种手段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用的现代技术手段,即现代教学媒体②两种方法是指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活动的工作方法,即媒传教学法,优化教学过程的系统方法,即教学设计③三种技术是指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和教学设计技术。
5.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6.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①教育技术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越来越突出②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③对于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更全面的审视和研究④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⑤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⑥进一步的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
7.教育技术的理论分类:教育技术的形成和发展类看,视听教育理论,学与教的理论,教育传播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
8.视听教育理论:心理学基础是以行为主义心理学为背景的视感知规律,听感知规律和“经验之塔”理论。
9.人的视觉心理:①心理趋合②画面均衡③视觉重心。
10.人耳的听觉特性:人对声音的感知又响度,音调和音色三个主观听感要素。
11.经验之塔的基本内容:⑴做的经验①有目的的直接的经验②设计的经验③演戏的经验⑵观察的经验①观摩示范②野外旅行③参观展览④电影,电视⑤静态图像,广播,录音⑶抽象的经验①视觉符号②言语符号。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技术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d0f26af45b307e87197e8.png)
试题一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媒体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表现信息的();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
2、电视机接收信号的端子常有()和()等。
3、目前,国际社会认可和应用的图像与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主要有三种:其中,()用于静止图像压缩;、H.261用于视频通讯编码;()用于运动图像的压缩。
4、媒体的教学功能和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和受控性。
5、多媒体课件的文字脚本一般由()编写。
6、根据网络分布规模来划分,计算机网络有()、()、()、网间网四种。
7、戴尔的“经验之塔”理论将经验划分为()、()、()三大类。
8、Internet上计算机均有唯一的地址,有()和()两种表示方法。
9、电视节目制作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期()部分,二是后期()部分。
二、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多选不给分。
每题2分,共20分)1、学习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系统……………………………………………………()①封闭的动态系统②封闭的静态系统③开放的动态系统④开放的静态系统2、一般而言,与传统感光相机相比较,数码相机在拍摄的敏捷性上要……………()①好一些②差一些③差不多④难比较3、戴尔“经验之塔”理论中,“设计的经验”属于…………………………………()①做的经验②观察经验③符号经验④抽象经验4、下列哪种是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和应用的运动图像的压缩标准…………………()① JPEG ② H.261 ③ MPEG ④ GIF5、下列属于声音的文件格式是…………………………………………………………()① MIDI ② AVI ③ GIF ④ MPEG6、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称是……………………………………………………()①CAI ② CBE ③ CMI ④ MCAI7、校园网一般分配的是哪类IP地址…………………………………………………()① A类地址②B类地址③C类地址④D类地址8、教育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数字化阶段产生于…………………………………………()①20世纪50-60年代②20世纪70-80年代③20世纪90年代④21世纪初9、最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中, VCD上的文件格式是………………………………()①*.wmv ②*.mov ③*.mpg ④*.avi10、下列媒体中,哪一种属于模拟型媒体……………………………………………()①多媒体投影机②幻灯机③VCD ④CD-ROM三、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12分)1、学习环境2、远程教育3、多媒体课件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18分)1、简述微格教学的特点。
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理论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39f22d926fff705cc170ac0.png)
论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内涵与理论基础谷道宗 邢佑为 吕庆河(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山东滕州277500) 摘 要:本文对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内涵以及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旨在提高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质量与效率,从而促进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现代远程教育环境;成人学员;自主学习;内涵;理论基础 一、现代远程教育环境下成人学员自主学习的内涵随着学习型社会的来临,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因此,自主学习这一问题也引起了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广泛关注。
尽管对自主学习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但是已经为我们正确认识自主学习的内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框架。
我国学者一般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生自己主宰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他们的根本分水岭是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中的确立与否。
自主学习可以分成三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事先计划与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学习活动的监察、评价、反馈;三是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调节、修正和控制。
”有关自主学习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点:第一是能动性,与他主学习相对,指学习者由主观能动性驱动的学习,而不是受外界压力强迫被动地学习;第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相对,指学习不是依赖教师或他人来进行的,而是由学习者凭借自身的能力与知识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第三是有效性,指学习者能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习过程优化,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第四是相对性,指学习并非在任何方面、任何时间、任何内容上都是完全自主的,也不能把学习简单地分成自主与不自主。
笔者主张从学习的维度和过程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比较全面。
从学习的维度来看,自主学习的特征表现为:学习动机是自我激发的,学习内容是自我选择的,学习策略是自我调控的,学习时间是自我管理的,并且学习者能够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性条件,能够对学习结果做出自我判断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内涵:
现代远程教育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远程教育形式。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传统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但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远程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别;
●和传统的远程教育相比,现代远程教育具有集成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支持不同的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方便、快捷的双向交互手段、大容量的可利用资源、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与智能化等基本特征。
穆尔“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的内容:
1989年,穆尔提出了远程教育中的“三种基本相互作用理论”。
在他看来,在远程教育中同时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相互作用,分别是学生和内容的相互作用、学生和教师的相互作用以及学生和学生的相互作用;
这三种相互作用是远程教育系统与教学设计的基础,也充分说明了交互在远程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如上三种相互作用,并以此为基础提高远程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校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校外教学制成服务体系是现代远程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阶段我国的网络教育中,各校外学习中心可以在网络教育学院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代行部分招生、教学和管理的职责;
●校外教学制成服务体系的建立可以为本地区的学员提供本地化的,及时、周到、完善的教学支持服务。
网络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原则:
目标性原则:网络教学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必须以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要为出发点;
科学性原则: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网络教学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要求;
●教学优化原则:充分利用各种现有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件的媒体表现力;通过教学过程中的人际交互和人际人机交互增强教学效果;
❍开放性原则:教学资源和教学系统的设计必须具备开放性的远程教育基本特征。
第三代远程教育与第二代远程教育的主要区别:
现代远程教育是在传统远程教育的基础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现代远程教育具有远程教育的基本特征,但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的远程教育存在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集成的网络教学与学习环境
b)支持不同的网络教学与学习模式
c)方便、快捷的双向交互手段
d)大容量的可利用资源
e)教学过程的个性化与智能化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又可分为皮亚杰的认知同化论、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纽厄尔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和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为:
a)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已有认知结构的重组和扩大的过程。
客观刺激只有在同化
于主体的认知结构以后,才能对刺激产生反应,学习才得以发生;
b)学习是一个典型的信息加工过程,可以通过计算机模拟来研究和探索学习过
程的内在机制;
c)学习是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发生的,是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内部过程实现
的,尝试错误不能解释所有的学习过程及其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