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宁自考古代汉语古文翻译说课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

原文:子产论为政

郑子产有疾。谓子大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疾数月而卒。

大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取人于萑苻之泽。大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兴徒兵以攻萑苻之盗,尽杀之,盗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絿,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及子产卒,仲尼闻之,出涕曰:“古之遗爱也。”

简介:

选自《左传·昭公二十年》。郑国的执政大夫子产临终前告诫他的继承人子太叔:只有有德的人才能用宽缓的政策是老百姓服从,一般人治民应该以严厉为主。孔子赞赏资产的观点,认为治民应该刚柔相济,宽严结合。为政:执政,治理政事。

译文:

郑子产生病了,对子太叔说:“我死了之后,你一定会治理政事的。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用宽大、松缓来使百姓臣服,其他的人都不如用严厉的方法来治民。火猛烈,百姓看了就害怕,所以很少死在火里的;水柔弱,百姓轻视它玩弄它,很多人都死在水里,所以用宽大松缓治民是很难的。”子产病了几个月就去世了。子太叔执政,不忍心严厉而采用宽缓的政策治民。郑国的强盗很多,在萑苻泽劫取他人财物。子太叔很后悔,说:“如果我早听子产的话,就不会这样。”于是他发动步兵去攻打萑苻的强盗,把他们全部杀了,强盗才渐渐少了。

孔子说:“好啊!政策宽缓了百姓就会懈怠,百姓懈怠了就要用严厉去纠正。施政严厉百姓会受到损害,百姓受到损害了就要用宽缓的政策。用宽缓弥补严厉,用严厉弥补宽缓,政事因此而和谐适中。《诗经》中说:‘老百姓真是辛劳啊,希望能得少许安宁;京城之中施仁政,来安抚四方诸侯。'这是施政宽和。‘不要放纵欺诈者,来警戒不善之人;制止抢夺残暴者,他们从不惧法度。'这是用严厉的方法来纠正。‘怀柔安抚远人和近邻,用此安定我王室。'这是用宽和来安定国家。又说:‘不急躁不舒缓,不刚猛不柔弱,施政宽和,百种福禄全都聚集。'这是宽和达到了极点。”

等到子产去世,孔子听说了这个消息,流着眼泪说:“他是古代传下来的有仁爱的人。”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楚人献鼋

原文:

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以示子家,曰:“他日我如此,必尝异味。”及入,宰夫将解鼋,相视而笑。公问之,子家以告,及食大夫鼋,召子公而弗与也。子公怒,梁指于鼎,尝之而出。公怒,欲杀子公。

子公与子家谋先。子家曰:“畜老,犹惮杀之,而况君乎?”反谮子家,子家惧而従之。夏,弑灵公。书曰:“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权不足也。君子曰:“仁而不武,无能达也。”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

简介:

选自《左传·宣公四年》。郑灵公因为食鼋小事与大夫公子宋斗气,,最后阴谋弑君。公子家不能及时制止,仁而不武,最终背上弑君恶名。

译文:

楚国人献给郑灵公一只癞头鼋。公子宋和子家将要朝见晋灵公。(去进见的途中),公子宋的食指自己动了起来,他就把它给子家看,说:“以往我遇到这种情况,一定可以尝到美味。”等到进去以后,厨师正准备切开鼋,两人互相看着而笑起来。郑灵公问他们为什么笑,子家就把刚才的情况告诉郑灵公。等到郑灵公把癞头鼋赐给大夫们吃的时候,把公子宋召来但却不给他吃。公子宋发怒,用手指头在鼎里蘸了蘸,尝到味道后才退出去。郑灵公发怒,要杀死公子宋。公子宋和子家商议先下手。子家说:“牲口老了,尚且不忍心杀它,何况是国君呢”公子宋就反过来诬陷子家。子家害怕就跟着他干,夏季,杀死了郑灵公。

《春秋》记载说:“郑公子归生弑其君夷。”这是由于子家的权力不足的缘故。君子说:“仁爱而不勇武武断,是不能实现仁爱的。”凡是杀死国君,如果只记载国君的名字,这是由于国君无道;如果记载臣下的名字,这就是臣下有罪过。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楚归晋知英

原文:

晋人归楚公子谷臣与连尹襄老之尸于楚,以求知罃。于是荀首佐中军矣,故楚人许之

。王送知罃,曰:“子其怨我乎?”对曰:“二国治戎,臣不才,不胜其任,以为俘馘。

执事不以衅鼓,使归即戮,君之惠也。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

对曰:“二国图其社稷,而求纾其民,各惩其忿以相宥也,两释累囚以成其好。二国有好,

臣不与及,其谁敢德?”王曰:“子归,何以报我?”对曰:“臣不任受怨,君亦不任受

德,无怨无德,不知所报。”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对曰:“以君之灵,累臣得归

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之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

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虽遇

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王曰:“晋未可与争。”

重为之礼而归之。

简介:

选自《左传成公三年》。鲁宣公十二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晋国战败,晋大夫知罃被俘。成公三年,双方交换战俘,楚王释放知罃,故意询问他对自己的态度,知罃不卑不亢,据理应对,赢得了楚王的尊重。知罃,是荀首的儿子。译文:

晋国人将楚国公子谷臣连同连尹襄老的尸首归还给楚国,要求交换知罃。这时知罃的父亲荀首担任中军佐了,所以楚国人就答应了他们。楚共王为知罃送行,说:“你大概怨恨我吧?”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知罃回答说:“两国交战,下臣无能,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因此作了俘虏。君王的侍从不以我的血涂鼓,使我回国受死,这是君王的恩惠。下臣实在无能,又敢怨恨谁呢?”

楚王说:“既然这样那么你感激我吗?”

知罃回答说:“两国为自己的国家着想,(设法)谋求缓解自己百姓的痛苦,各自克制自己的忿怒,求得相互谅解。双方释放战俘,用来达成友好关系。两国友好,下臣不曾参与其间,又敢感激谁呢?”

楚王说:“你回去,用什么来报答我?”

知罃回答说:“下臣不承受怨恨之名,君王也不承受恩惠之名,下臣无恨,君王无恩,不知道报答的事。”楚王说:“虽然如此,也一定要告诉我。”

知罃回答道:“凭借您的威信,拘囚之臣得以将骸骨带回到晋国。敝国国君如果将下臣加以诛杀,死了也是忠于晋国的。如果由于君王的恩惠而得到赦免,将下臣赐还君王的外臣荀首,荀首将会请示敝国国君,而将下臣在宗庙加以诛杀,死后也是忠于晋国的。如果得不到敝国国君的批准,仍让下臣继承祖宗的职位,依次轮到下臣参与国事,率领一部分军队去守卫疆界,那时即使遇到您,也不敢回,将竭尽全力去拼死,没有二心,以尽到臣下的本分,这就是下臣所要报答您的。”楚王说:“晋国不可与它相争。”隆重地为他举行了礼仪,把他送回晋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