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结构与原理 PPT

合集下载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ppt课件
构、门锁等组成。轿厢门设有轿厢入口, 由门扇、门导轨架、开门机和门刀等组成 。层门谁在层站入口,由门扇、门导轨架 、门靴、门锁及应急开锁装置组成。开门 机设在轿厢上,是启闭轿厢门和层门的动 力源。
17
门系统
电梯门系统可以分为两种,装在井道入口层站处的为 层门,装在轿厢入口处的为轿厢门。层门和轿厢门按照结 构形式可分为中分门、旁开门,垂直滑动门、铰链门等。 中分式门主要用在乘客电梯上,旁开式门在货梯和病床梯 上用得较普遍,垂直滑动门主要用于杂物梯和大型汽车电 梯上。铰链门在国内较少采用,在国外住宅梯中采用较多。
28
曳引绳绳头组合
纲丝绳的两端必须与有关的构件 连接,端接装置是纲丝绳绳头与有关
绳 夹
构件间的过度连接装置.它也叫绳头
组合,其联接方法有多种形式,安全可
靠的方法有合金固定法(巴氏合金填
充锥套简法),自锁楔形绳套法和绳夹
固定法.
巴 氏 合 金
自锁楔形绳套
29
导向轮,反绳轮,曳引轮
其实,导向轮,反绳轮和曳引轮都只 是搭载曳引绳的一个圆轮,但它们 因为使用地方和使用效果的不同, 所以它们的名称也就此区分.
36
电气控制系统
电梯的电气控制系统,主要是指对电梯主曳引电动机和门机的启动、运行方向、 减速、停止的控制,以及对每层站显示、层站召唤、轿内指令、安全保护等指令信 号进行管理。操纵是实行每个控制环节的方式和手段。
控制系统的功能与性能直接决定着电梯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性能。随着微电子 技术、交流调速理论和电力电子学的迅速发展及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电梯的整机 性能,而且也改善了电梯的乘坐舒适感、提高了电梯控制的技术水平和运行可靠性。 电气控制系统的类型除传统的继电器控制外,PLC控制和微机控制的电梯产品已成 为主流。

液压电梯原理和结构ppt课件

液压电梯原理和结构ppt课件

精选课件
26
液压电梯 --- 结构特点 -- 组成结构
液压电梯液压系统由以下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配合的部分组成。
(1)泵站系统:由电机、油泵、油箱及附属元件组成。其功能是为油缸提供稳定的
动力源和储存油液。目前,一般都采用潜油泵,即电机和油泵都设在油箱的油内。油
泵一般采用螺杆泵,输出压力在0-10MPa之间,油泵的功率与油的压力和流量成正比。
20
液压电梯 --- 发展历程 – 现代液压电梯
精选课件
21
液压电梯 --- 发展历程 – 现代液压电梯
-- 以上示意图摘自BUCHER、GMV、LESTRITZ产品手册,下同
精选课件
22
液压电梯 --- 发展历程 – 液压电梯优缺点
1.2.3 现代液压电梯优缺点:
➢ 优点:
• 安装方便--机房在井道底部附近,少了曳引机、控制柜、对重的吊装和安装。
• 温度及载荷的变化对起制动有影响,动态速度随环境变化,增加控制难度。
• 由于油温变化和泄露等因素,轿厢较长时间停站会产生下沉,因此需要采取 措 施防止轿厢沉降。
精选课件
24
液压电梯 --- 发展历程 – 液压电梯面临挑战
1.2.4 液压电梯面临挑战

在中国,电梯市场起步比较晚,液压电梯数量占电梯总量的比例不超过1%。一方面,国内中高层建筑蓬勃发展,曳引式电梯是电梯市场的主力军。
➢ 二战后,液压技术的发展使得液压电 梯的突飞猛进。20世纪70、80年代, 欧美等发达国家液压电梯生产安装量 居首位。
-- 摘自《双缸液压电梯乘座舒适性研究》常达 同济大学硕士论文
精选课件
-- 摘自《液压电梯》杨华勇1996年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梯结构及原理知识点课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知识点课件

限速器-安全绳系统
限速器-安全绳系统是一种联动装置, 用于在电梯超速时触发安全钳或缓冲 器,使电梯迅速停止。
限速器-安全绳系统由限速器和安全绳 组成。当电梯运行速度超过额定速度 时,限速器会迅速拉动安全绳,触发 安全钳或缓冲器,使电梯迅速停止运 行。
05 电梯维护与保养
电梯的日常维护保养
电梯机房的清洁与保养
电梯的发展历程
电梯的起源
电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升降设 备,如中国的辘轳和欧洲的井筒升降 机。
电梯的发展
随着工业革命和技术的进步,电梯逐 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机械设备,并广泛 应用于各种建筑中。
电梯的基本组成
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由各种控制元件和传感器组成, 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和安全保护装置的工 作。
曳引系统
定期清理机房内的灰尘和杂物,确保电梯主机、控制柜等设备正 常运行。
电梯门系统的检查
检查电梯门是否运行平稳,无异响,并定期调整门间隙,更换损坏 的门部件。
电梯钢丝绳与曳引轮的检查
检查钢丝绳是否有断股、锈蚀等情况,曳引轮磨损是否在安全范围 内。
电梯的定期检查与保养
电梯曳引机的检查与保养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的检查
承载结构
井道是电梯的主要承载结构,包括导轨、对重装置和缓冲器等。导轨用于限制轿厢的运动轨迹,确保 其稳定运行;对重装置通过钢丝绳与轿厢连接,平衡轿厢的重量,提高运行效率;缓冲器则设置在井 道底部,用于吸收轿厢的冲击力,保护乘客安全。
层站部分
进出轿厢的通道
层站是乘客进出轿厢的通道,包括厅门和召唤箱。厅门安装在每一层楼面上,供 乘客进出轿厢;召唤箱则设置在厅门上方,用于显示电梯的运行状态和指示目的 楼层。
检查曳引机的运行状态,包括电动机 、减速箱等,确保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电梯基本原理及结构PPT课件

种阻力,如空气阻力和钢丝绳伸长等。
04 电梯的维护与保养
电梯维护的重要性
确保安全运行
电梯作为垂直运输工具,关乎乘 客的生命安全,定期维护能够及 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确保电梯运行安全可靠。
延长使用寿命
正确的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延长电梯 的使用寿命,降低因设备老化或损 坏而产生的维修成本。
提高运行效率
THANKS
井道的作用是确保电 梯在运行过程中的稳 定性和安全性。
井道内部安装有导轨、 对重装置、缓冲器等 辅助设备。
电梯门系统
01
02
03
04
电梯门系统包括厅门和轿门两 部分。
厅门是固定在电梯井道口的门 ,通常由自动门机控制开启和
关闭。
轿门是电梯轿厢的门,通过电 气和机械装置与厅门联动。
门系统的功能是确保乘客安全 进出电梯。
电梯的发展历程
电梯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 的升降机,但现代意义上的电梯
是在工业革命后开始发展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梯的安 全性、舒适性和效率得到了显著
提高。
目前,电梯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和 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术
和市场也在不断发展和壮大。
02 电梯基本原理
电梯运行原理
电梯运行基于牛顿第三定律,通过曳 引绳与曳引轮的摩擦力实现升降运动。
和维修。
电梯安全管理制度
定期检查
维修保养
电梯应定期进行安全检 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电梯应定期进行维修保 养,保证设备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安全培训
对电梯操作人员和维修 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 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技
能水平。
应急预案
制定电梯困人等紧急情 况的应急预案,确保在 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采

2024版电梯技术培训课件pptx

2024版电梯技术培训课件pptx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电梯和不同的使用 场合,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加 强设备维护、提高操作人员素质、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等。
应急处理
在发生电梯事故时,迅速启动应急 处理程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救援 和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电梯应急处理流程
报警与接警
在发现电梯故障或事故时,立即按下 紧急报警按钮或拨打应急救援电话, 通知相关人员前来处理。
执行定期维护
按照计划对电梯进行全面 检查和维护,包括更换磨 损部件、调整电梯参数等。
记录维护情况
详细记录每次维护的情况 和结果,以便跟踪电梯状 态和进行后续维护。
电梯故障排查与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了解故障现象
仔细听取用户或现场人员描述 的故障现象,了解故障发生的
具体情况。
分析故障原因
根据故障现象和电梯原理,分 析可能的原因,如电气故障、
保持电梯门、轿厢、楼层 按钮等部位的清洁,定期 清理垃圾和灰尘。
检查电梯运行状况
每日检查电梯运行是否平 稳,有无异常声响和振动, 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润滑电梯部件
定期对电梯导轨、门轮等 运动部件进行润滑,减少 磨损和噪音。
电梯定期维护与保养计划
制定定期维护计划
根据电梯使用频率和状况, 制定合理的定期维护计划, 包括维护周期、维护项目 等。
电梯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结构
电梯主要由轿厢、对重、导轨、曳引机、控制柜、门系统等组 成。
工作原理
电梯的工作原理是曳引绳两端分别连着轿厢和对重,缠绕在曳 引轮和导向轮上,曳引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变速后带动曳引轮转 动,靠曳引绳与曳引轮摩擦产生的牵引力,实现轿厢和对重的 升降运动,达到运输目的。

电梯结构与原理PPT

电梯结构与原理PPT

2011年11月 10电脑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3、组成
• 导靴按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滑动导靴和滚 动导靴。
• 滑动导靴同带凹形槽的靴头、靴体和靴座 组成,在靴头凹槽中一般镶有耐磨的靴衬, 靴头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动(浮动) 的,滚动导靴则用三个滚轮沿导轨滚动运 动。
2011年11月 10电脑艺术设计
电梯结构与原理
2011年11月 10电脑艺术设计
曾玉梅 15917282284 QQ349061113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一、导向与重量平衡系统概述
• (一)导向系统功能 导向系统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限制轿厢
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沿 着各自的导轨作升降运动。
电梯导向系统包括轿厢导向和对重导向 两部分。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二、导轨
(一)导轨的作用 1、导轨是轿厢和对重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的
导向,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通常轿 厢用导轨要稍大于对重用导轨。
2、当安全钳动作时,轿厢或对重夹紧导轨, 导轨承受着强烈的制动力,使轿厢或对重制停 可靠。
3、防止由于轿厢的偏载而产生歪斜,保证 轿厢运行平衡并减少振动。
2011年11月 10电脑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二)导轨的各类和标识
1、导轨的横截面(断面)形状
一般钢质导轨常采用机械加工或冷轨加工 方式制作,电梯中大量使用T形导轨。
2、导轨的标识
T型导轨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及加工性能。 T型导轨的主要参数是底宽b、高度h和工作 面厚度k。
T型导轨共有13个规格,以底面宽度和工 作面加工方法作为规脑艺术设计
电脑艺术设计教研室
2、导轨的固定
• 导轨需要固定在导轨架上,固定方法一般 不采用焊接或直接用螺栓连接,而是采用 压板固定法。

《电梯工作原理》课件

《电梯工作原理》课件

超速保护装置
超速保护装置用于防止电梯在运行过 程中出现超速现象,当电梯运行速度 超过额定速度时,超速保护装置会自 动触发,使电梯停止运行。
限位装置
限位装置用于限制电梯的运行范围, 防止电梯超过上、下端站位置而发生 冲顶或蹲底事故。
PART 04
电梯维护与保养
REPORTING
电梯维护的重要性
确保电梯安全运行
电梯轿厢
电梯轿厢是乘客乘坐电梯的区 域,负责承载乘客上下移动。
轿厢的内部装修和设计需要根 据不同的使用场合和需求进行 定制,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 满意度。
轿厢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证乘 客的安全和舒适至关重要,需 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
电梯悬挂系统
电梯悬挂系统由曳引绳、导向轮、减震装置等组成,负责连接轿厢和机房,实现轿 厢的上下移动。
门控制系统
门控制系统负责控制电梯门的开关 ,包括层门和轿厢门的开关。门控 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 到乘客的安全。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是电梯的重要组成 部分,用于在紧急情况下保障乘客的 安全。
缓冲装置
缓冲装置用于吸收电梯在运行过程中 产生的冲击和振动,提高乘客的舒适 度和安全性。
电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世纪
电梯的雏形出现,采用人 力或畜力作为动力源。
20世纪
随着电力和电气控制技术 的发展,电梯开始采用电 动机和控制系统,实现了 自动化控制。
21世纪
电梯技术不断发展,出现 了智能电梯、节能电梯等 多种新型电梯。
电梯的应用场景
高层建筑
高层建筑需要电梯来满足 人员和货物的垂直运输需 求。
THANKS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通用课件

电梯结构及原理图解通用课件

禁烟禁火
严禁在电梯内吸烟或携带易燃 易爆物品。
紧急情况处理
如遇紧急情况,应保持冷静, 迅速按下紧急呼叫按钮或拨打 维修电话。
电梯维护保养
定期检查
按照规定周期对电梯进行全面 检查,包括门系统、曳引系统 、控制系统和安全保护装置等

清洁保养
保持电梯内部和机房的清洁, 定期清理控制柜、曳引机等关 键部位。
电梯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电梯的运行进行控制,包括楼层选择、开关门控制、 平层停靠等功能。
控制逻辑
电梯的控制逻辑是通过逻辑电路实现的,当乘客在某一楼层选择楼层后,逻辑 电路会根据乘客选择楼层信号和电梯当前位置信号,控制电梯的运行方向和停 靠楼层。
电梯电力拖动系统
电梯电力拖动系统
电梯电力拖动系统是电梯的动力来源,主要负责为电梯的运 行提供动力。
轿厢系统
承载人员或货物的箱 体。
门系统
实现轿厢门的开关功 能。
安全保护系统
确保电梯运行安全, 包括限速器、安全钳 、缓冲器等装置。
02
电梯结构
机房部分
曳引机
电梯的核心动力部件,负 责产生电梯上下运行的牵 引力。
控制柜
用于控制电梯的运行,包 括指令接收、逻辑判断和 信号输出。
限速器
当电梯运行速度异常时, 用于紧急制停电梯的运行 。
电梯的发展历程
01
02
03
19世纪
电梯的雏形出现,采用人 力或畜力作为动力源。
20世纪
随着电力和电气控制技术 的发展,电梯逐渐普及, 并出现了自动扶梯。
21世纪
电梯技术不断更新,智能 化、绿色环保成为发展趋 势。
电梯的基本组成
曳引系统
提供动力,使电梯上 下移动。

电梯主要部件介绍ppt课件

电梯主要部件介绍ppt课件
ppt课件
第二章 曳引系统主要设备与装置
曳引系统的作用是向电梯输送与传递动力,使电梯运行。
*
ppt课件
2.1曳引机
曳引机是电梯运行的动力来源,在行业中多称为主机.
行星齿轮曳引机
上置式蜗轮蜗杆曳引机
下置式蜗轮蜗杆曳引机
有齿轮曳引机
*
ppt课件
无齿曳引机
鼓式制动器曳引机
碟式制动器曳引机
4.1.2 导向系统的组成及其位置
*
ppt课件
*
ppt课件
4.3 导靴 4.3.1 导靴概述 1.功能: 导靴是为了防止对重和轿厢在上下运行时发生偏斜,保证电梯平稳运行的 装置。工作时导靴的凹形槽(或滚轮)与导轨的凸形工作面配合,使轿厢和对 重装置仅沿着导轨上下运动,防止轿厢和对重装置运行过程中偏斜或摆动
4.4 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分为两个部分,即对重系统和重量补偿系统。 轿厢与对重通过钢丝绳分别悬挂在曳引轮的两侧,保证了曳引力的产生,相对平衡了两侧的重量,有效地降低了电梯的驱动力,此部分称为对重系统。另外曳引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对重,如果楼层高则钢丝绳就长,钢丝绳自身重量很大,同时随轿厢运行钢丝绳重量在不断地改变位置,为补偿此重量变化对电梯运行带来的影响,于是又通过连接在轿底和对重底的补偿链起着两边重量补偿作用。这样样,上述两个部分构成了电梯的重量平衡系统,保证了电梯曳引传动正常,运 行平稳可靠。
*
ppt课件
2.3 曳引钢丝绳
曳引钢丝绳也称曳引绳,是电梯上专用的钢丝绳,其功能就是联接轿厢和对 重装置,并被曳引机驱动使轿厢升降。 曳引钢丝绳一般采用圆形股状结构,主要由钢丝、绳股和绳芯组成。 图2.3-1a为钢丝绳外形,图b、c为钢丝绳横截面图。
1、绳股 2、钢丝 3、绳芯 a、钢丝绳结构放大图 b、6×19S+NF钢丝绳 c、8×19S+NF钢丝绳 图2.3-1 圆形股电梯用钢丝绳

电梯介绍ppt课件

电梯介绍ppt课件
组成:限速器、限速钢丝绳、安全钳、底坑张紧装置。
© ZXtech | Market
ppt课件
17
限速器:安装在电梯机房的地面上; 安全钳:安装在轿厢两侧,贴近电梯导轨,它的联动装置设在轿顶; 张紧装置:位于井道底坑内,固定在轿厢导轨背面,作用是张紧限速钢 丝绳,该绳两端分别绕过限速器轮和底坑张紧轮,两个接头固定在轿厢 侧面。
作面不应歪斜,在整个滚轮宽度上与导轨工
作面应均匀接触。
© ZXtech | Market
ppt课件
滚动导靴
压板 滚轮 压缩弹簧 滚轮座
导轨
14
1.3安全钳装置 安全钳分: 瞬时式安全钳(额定速度不超过0.63m/s) 渐进式安全钳 两者的区别在于钳体是否是弹性夹持的。
上杆 安全钳座
分解视图
© ZXtech | Market
导靴
、支架及隔
轿顶电器箱
磁板 轿顶
轿厢
开门机 导轨(对重侧
导轨撑架(对重侧)
)
轿门
曳引钢丝绳
对重绳头楔套装
层门框架

层门 召唤箱
小门套
对重
控制柜
限速器 轿厢绳头楔套
轿顶防护栏 导轨(轿厢侧) 导轨撑架(轿厢侧) 井道挂线架
安全钳
补偿链(缆) 缓冲器对重侧
2
控制电缆 限速器钢丝绳 限速器张紧装置 爬梯 缓冲器(轿厢侧) 对重防护栏
架的两侧上下端;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轿厢和对重在上下运行进而发生偏斜 等影响电梯平稳运行的现象。导靴按其在导轨工作面上的运行方式,可分为 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
挡板 压板
靴台
压板 滚轮
导靴用底座
压缩弹簧
滚轮座
靴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结构与原理
一、导向与重量平衡系统概述
(一)导向系统功能 导向系统在电梯运行过程中,限制轿厢
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使轿厢和对重只沿 着各自的导轨作升降运动。
电梯导向系统包括轿厢导向和对重导向 两部分。
二、导向系统的组成及其位置
轿厢导向和对重导向均由导轨、导靴、导 轨架组成。
导轨架作为导轨的支撑件,被固定在井道 壁上。
3、组成
导靴按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滑动导靴和滚 动导靴。
滑动导靴同带凹形槽的靴头、靴体和靴座 组成,在靴头凹槽中一般镶有耐磨的靴衬 ,靴头可以是固定的,也可以是活动(浮 动)的,滚动导靴则用三个滚轮沿导轨滚 动运动。
(二)导轨与导轨受力分析
作用在导轨端工作面上的偏重力Fx的计算:
Fx=Qe/H 式中:Q——电梯额定载重量(kg)
四、导靴的使用要求
1、材质要求 要求具有足够的强度和韧性。
2、截面几何特性 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弯能力。
3、工作面的粗糙度 导轨工作面的粗糙度对电梯运行平稳性有影 响,宜采用刨削加工。
4、几何形状精度 主要指工作面的直线度和扭曲。
四、导轨的安装技术要求
1、导轨的连接 导轨连接安装时两根导轨的端部要加工成
凹凸形的榫头与榫槽楔合定位,底部用连 接板固定。
榫头与榫槽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起到连 接定位作用;接头处的强度由连接板和连 接螺栓来保证。
2、导轨的固定
导轨需要固定在导轨架上,固定方法一般 不采用接或直接用螺栓连接,而是采用 压板固定法。
对于杂物梯、低速小吨位电梯的对重导轨, 也可以采用螺栓固定法,把螺栓直接穿过 导轨,将它固定在导轨架上。
优点:
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减少摩擦力
导轨的三个工作面实现弹性支承,有良好缓 冲作用。
滚动导靴不允许在导轨工作面上加润滑油, 否则会使滚轮打滑,无法工作。
一般当额定载重为5m/s时,轿厢的导靴滚轮 直径至少为250mm,对重导靴滚轮至少为 150mm;当额定载重为2.5m/s时,轿厢的导 靴滚轮直径至少为150mm,对重导靴滚轮至 少为75mm。
(二)导轨的各类和标识
1、导轨的横截面(断面)形状 一般钢质导轨常采用机械加工或冷轨加工
方式制作,电梯中大量使用T形导轨。 2、导轨的标识
T型导轨具有良好的抗弯性能及加工性能。 T型导轨的主要参数是底宽b、高度h和工作 面厚度k。
T型导轨共有13个规格,以底面宽度和工 作面加工方法作为规格标志。
(三)导轨的技术性能要求
三、导靴
(一)导靴概述 1、功能 导靴是为了防止对重和轿厢在上下运行
时发生偏斜,保证电梯的平稳运行的装置。 工作时导靴的凹形槽(或滚轮)与导轨的 凸形工作面配合,使轿厢和对重装置仅沿 着导轨上下运动,防止轿厢和对重装置运 行过程中偏斜或摆动。
2、位置
导靴分别装在轿厢和对重装置上,共4个, 运行中导靴与导轨均为接触状态。目前有 些电梯正尝试使用非接触导靴,如采用磁 悬浮技术等,使导靴和导轨之间保持一个 距离。这适用于超高速电梯。
二、导轨
(一)导轨的作用 1、导轨是轿厢和对重在竖直方向运动时的导 向,限制轿厢和对重的活动自由度。通常轿厢 用导轨要稍大于对重用导轨。 2、当安全钳动作时,轿厢或对重夹紧导轨, 导轨承受着强烈的制动力,使轿厢或对重制停 可靠。 3、防止由于轿厢的偏载而产生歪斜,保证轿 厢运行平衡并减少振动。
Fy=0.5Fx
(三)导靴的种类
1、导靴的分类 (1)按运动方式分类:
滑动导靴和滚动导靴 (2)按靴衬结构分类:
单体式和复合式
2、固定式(刚性)导靴
固定式导靴的靴头是不动的,直接由靴头 中的凹形槽与导轨工作面配合,三个配合 的面需保留一定量的间隙(5-10mm)。
(1)简单型无靴衬滑动导靴。 (2)简单型有靴衬滑动导靴。 (3)刚性(固定)滑动导靴。
3、弹性(浮动式)滑动导靴
弹性滑动导靴由靴座、靴头、靴衬、靴轴 、压缩弹簧或橡胶弹簧、调节套或调节螺 母等组成
1、弹簧式滑动导靴 又叫单向弹性导靴,作用:靴衬的底部始
终压贴在导轨端面上,能使轿厢保持稳定 的水平位置,同时在运行中具有吸收振动 与冲击的作用。这种导靴适用于1.75m/s速 度以下。
e——载荷在轿厢宽度方向的偏心距(mm) H——轿厢上下导靴间距(mm) 作用在导轨侧工作面上的偏重力Fy的计算:
Fx=Qe’/2H 式中: e’——载荷在轿厢宽度方向的偏心距(mm)
在轿厢宽度方向偏重作用下,力矩Qe通过轿厢对角两个 导靴作用在导轨上;在深度方向,力矩Qe’是以全部四个导 靴作用在导轨上,故在偏心矩相等时(即e=e’),有
3、导轨安装后的位置精度
(一)导轨工作面与铅垂线的相对位置
(二)两条导轨之间的相对位置:
1、侧工作面:每5m不应超过0.7mm,相 互偏差在整个导轨高度上不应超过1mm。
2、端工作面:在安装后,两条导轨端工 作面间的距离,在整个导轨安装高度上应 一致,运行时保证导靴不会卡住和脱出。
3、导轨对井道上下相对位置:轿厢导轨 下端距底坑地面应用60-80mm悬空,上端 离井道顶应有30-50mm距离。
2、橡胶弹簧式滑动导靴
4、滚动导靴
电梯运行时,滑动导靴与靴衬是摩擦的, 会引起轿厢振动和噪声,为了减少导靴与 导轨的摩擦力,节省能量,提高乘坐舒适 感,在运行速度大于2.0m/s的高速电梯中, 常采用滚动导靴。
滚动导靴照片
滚动导靴由滚轮、弹簧、靴座轮臂等组成, 滚动导靴以三个滚轮代替了滑动导靴的三个 工作在,三个滚轮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压贴 在导轨三个工作面上,电梯运行时,滚轮在 导轨面上滚动。
导靴安装在轿厢和对重架的两侧(轿厢和 对重各自装至少4个),导靴的靴衬(或滚 轮)与导轨的工作面配合,使轿厢和对重 分别沿着各自的导轨作上、下运动。
三、重量平衡系统
重量平衡系统分为对重装置和重量补偿装 置。
对重装置:为了平衡轿厢的重量,减少曳 引的驱动力。
重量补偿装置:曳引钢丝绳连接轿厢和对 重,若楼层高,钢丝绳自身重量很大,同 时随轿厢运行的钢丝绳重量在不断变化。 为补偿这一重量对电梯的影响,故在轿底 和对重底加上补偿链起平衡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