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构形与中国古代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字构形与中国古代文化
【内容摘要】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同时,汉字不仅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符号,而且也是存载古代科学知识、文化观念、风俗习惯的全息标志。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信息模块,其中蕴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
【关键字】汉字构形古代文化
对于中国文化,特别是汉民族文化的研究,汉字,尤其是古汉字,是不可或缺的研究对象。人们一方面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汉字对汉文化的影响,如对汉语发展的促进与限制,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历史作用,对汉民族思维方法、认识模式的深刻影响等;另一方面可以用文化的眼光来考察汉文化对汉字发展和使用的影响和规约,探讨汉字系统中隐含的汉民族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思维特点、道德标准、风俗习惯、审美情趣等各个方面的特殊文化因素,从个体字符的构形上获取其所携带的物质文化信息、精神文化信息
一、从“家”字看家庭文化
“家”字上面的“宀”,是房子,古人在造这个字时当然希望有自己的房子,下面放的却是一只“猪”。“家”里为什么要放一只“豕”(猪)呢?中国人从古代就喜欢猪,也喜欢养猪、吃猪肉。其实在古人心目中的猪,是聪明又勇敢的。原来打野猪不只要有“胆色”,还要有“舍命”的准备,原住民如在门口挂上山猪的獠牙,族人路过时都会肃然起敬。因为山猪不是那么好捕猎的,它很聪明,能识破人类的陷阱。猎狮子老虎时,如遇猎人射箭,狮子老虎会逃。但山猪不但不逃,中箭后反而会拚命冲过来,用硬嘴把人或猎狗顶得肚破肠流。所以古人在“英雄豪杰”的“豪”字里,也要放一只“猪”,可见它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另外,猪一胎可生十二只,四个月可生产一次,百子千孙,正符合中国人“多子多孙多福气”的观念。“家”字里有“猪”,可见证中国古代社会对“家”的期待,希望是“人丁兴旺”、“子孙满堂”、“勇猛精進”、“家业兴隆”啦等等。所以有“猪”的“家”真好!百子千孙,财源滚滚!“家”中有“猪”,表达了农业社会的需求,家庭需要生产力,才会壮大。
二、从“医”看医学发展
我们现在的“医”字,原本写作“醫、毉”,这是什么意思呢?原来在上古时代,部落之间,国与国之间,因为争夺土地、资源,以致经常争战,那时最平常的武器是“弓箭”,士兵们被箭射伤是常事。所以只要能够医治箭伤,从皮肉中取出箭头的人,便是医生。“医”,就是表达了这样一种环境。中间的“矢”,表示射中皮肉里的“箭”,外面的框是“钩钩”的意思,就是说用“钩钩”把“箭”取出来,这就是“医治”或“医生”。而其中“酉”这部分,是“酒瓶”、“酒”的意思,就是说开刀时要麻醉,酒或酒精既可消毒又有麻醉的作用。而“毉”则说明在远古时代巫师即是为人们除灾去病的人,即医者。
所以从“医”演变到“医”就是“中医进化”的历史见证。知道了这些文字的演变过程,我们就知道,中医绝对不只是现代人所认为的,吃吃草药而已。历史上有名的“刮骨疗伤”,讲的就是华陀帮关公治箭毒的事,华陀那时是怎么医治的呢?是割开皮肉刮掉骨头上的箭毒。
三、从“贝”部偏旁看古代货币制度
从汉字的构形系统看,中国社会早期的货币是以贝壳充当的。许慎《说文解字》:“古者货贝而宝龟,周而有泉,至秦废贝行钱。”“货贝而宝龟”意即以贝为货币以龟为宝物。《诗经•小雅》:“既见君子,锡我百朋。”郑玄笺:“古者货贝,五贝为朋。”“百朋”即五百枚贝。这种古代的货币制度在汉字的形体上还保存着它的蜕形,贝在中国古代的货币身份还清楚地固化在汉字形体之中,以至于汉语中与财物有关的词,其书写符号大多以贝为形符,构成一个以贝为形符的字形系统。拿《说文解字•贝部》所收的59字来看,完整地体现了汉语中有关财物、货币等概念的各个方面。例如:贿,财也;财,人所宝也;货,财也;资,货也;赈,富也;贺,以礼物相奉庆也;贡,献功也;贷,施也;赂,遗也;赠,玩好相送也;赉,赐也;赏,赐有功也;赐,予也;赢,贾有余利也;贮,积也;贸,易财也;赎,贸也;费,散财用也;败,买贱卖贵也;贵,物不贱也;贱,价少也;贪,欲物也;贫,财分少也;购,以财有所求也。上述字都从贝,都有财富义或与财富义相关。甲骨文从贝之字有贮、宝、买、得等等,可见商代已用贝为货币,作为贮存
和交换流通的手段了。
四、从“嫁”字构形看远古社会的买卖婚俗。
汉字的“嫁”字构形说明远古社会曾有把女人当作商品的原始婚俗。
《说文·女部》:“嫁,女适人也。从女家声。”嫁是形声兼会意字。从语源讲,嫁与家同源。《白虎通》:“嫁者,家也。妇人外成,、以出适人为家。”即父母家并不是女孩子的家,只有嫁到丈夫之处,才算是自己的“家”。由此看来,女子出嫁,就是安家,故称为“嫁”。古代社会嫁女必遵循礼俗,从周代开始,中国就已形成了一套规范的婚礼制度。《仪礼》说:
“婚有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礼仪中的“纳征”,古代也叫
“纳币”。就是男方要送大量的财物到女方家,名为“聘礼”。其实这就是购买对方女儿的金钱,
女儿自然也就成为了商品,这与一般商品买卖没有差别。对男方来讲,妻子只是自己传宗接
代的工具,与其它财产并无区别,须己财物易之;对女方来讲,女儿总是要送出为别人役使,
则关注的是女儿的价值补偿问题,包括出嫁女的养育费及她作为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以维
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作为出嫁女本人,则失去独立人格,只能任人摆布。则这种婚姻本质上
就是一种买卖婚姻。再从文献记载来看,“嫁”字确有“卖”义:《战国策·西周》:“臣恐齐
王为君实立果,而让之于最,以嫁之齐也。”这里的“嫁之齐”就是卖给齐国的意思。再如
《韩非子》:“天饥岁荒,嫁妻卖子者,必是家也”这里“嫁”与“卖”对言,当然也是
“卖”的意思。从以上可以说明,我国古代社会确实存在过把女人当作商品的原始婚俗。这种婚俗在当今社会还留有一定的痕迹,“高价姑娘”就是例子。
五、从“卜”、“巫”两字构形看古代社会的占卜、巫术习俗
夏商周时代,是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文化的许多范畴、观念是在此时奠基形
成。殷商的巫术之风已遍及社会每个角落,几乎无事不卜不筮,无神不祭不祀,商代巫术活
动的核心是占卜。
“卜”字的构形取义,源自古人烧灼甲骨后形成的裂纹,并以此来判断吉凶,其发音源于
甲骨烧灼时的爆裂声。甲骨文该字中的竖画表示“兆干”,短横画则表示“兆支”。金文、小
篆的“卜”字与甲骨文相似。历经3千多年面目一致,可为象形文字经久不变的典型之一。殷
商时期,商民族不论事大事小,都要通过占卜来决定凶吉,如战事、田猎、生男生女、疾病
等等,都要反复在龟甲上烧灼,观看由此产生的卜兆是吉是凶,最后,卜官把“卜兆”结果
刻写在甲骨上,昭示给众人,这就是甲骨卜辞
再看“巫”字,甲骨文字形好像一个人两手拿着两根羽毛或饰物在跳舞。《说文》释为;
“巫,巫祝也,女能事无形以舞降神者也,像人两衰舞形,与工同意。古者,巫咸初作巫。”
“巫”字是一个象形字,像人张手甩袖之形。这一点“巫”与“工”字引申方式相似,“工”由
工具引申为职业名称,“巫”则由行为特征引申为职业名称。许慎关于“巫”字的解释,可以
概括为两点意思:一是指巫是领头念祈祷文和跳舞的女人;二是指“巫”和“舞”同源,为
区分舞蹈和跳舞之人而分化为两字。因此,“巫”的本义是指借用舞蹈和歌唱手段呼唤“神
灵”之人,即后来被称为“巫婆”之人。甲骨文的“巫”字与“舞”字写法相同,“巫”在古
代不分男女,后世始以男巫为“觋”,女巫为“巫”。在春秋战国时期,“巫”,由祭祀中的主
角分化而出.特指以借助神鬼附体、装神弄鬼、替人祈祷禳灾为职业的女人。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是汉文化信息的载体,汉字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中国文化信息的载体。每一个汉字都是一个信息模块,其中蕴含着古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诸多信息。了解汉字构形,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文化习俗。
参考资料:
1.《汉字与文化》贺友龄著警官学院出版社 1999.4
2.《从汉字的构形看中国古代文化习俗》彭书雄湖北商业高等专业专科学报2002年12月第14卷第4期
3.《汉字构形学讲座》王宁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