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画家林风眠(六上美术)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4 画家林风眠》教学设计2
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4 画家林风眠》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4 画家林风眠》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著名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
通过学习林风眠的艺术作品,使学生感受其艺术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林风眠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分析以及绘画技巧的学习。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对绘画技巧和艺术作品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林风眠这位画家,可能较为陌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其生平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认识其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2.学习林风眠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3.通过对林风眠作品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和创作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学习其绘画技巧。
2.难点:深入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学会欣赏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林风眠的生平、艺术成就和绘画技巧。
2.案例分析法:分析林风眠的代表作品,使学生感受其艺术特点。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尝试绘制林风眠风格的画作,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4.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风眠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浙人美版美术六年级上册》2.教具:投影仪、电脑、幻灯片、画纸、画笔等3.素材:林风眠的作品图片、相关视频资料等七. 教学过程利用投影仪展示林风眠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分析其绘画技巧,让学生对其艺术风格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风眠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尝试绘制林风眠风格的画作,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画家的作品,比较其与林风眠的艺术特点,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
《画家林风眠》(六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
《画家林风眠》(六年级浙人美版艺术美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林风眠的生平经历、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
深入理解林风眠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包括色彩、构图、造型等方面的特点,能够识别其典型作品。
掌握一定的赏析方法,通过对林风眠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欣赏、观察、讨论林风眠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想象力。
在探究林风眠艺术风格的过程中,锻炼学生收集资料、整合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林风眠艺术作品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对艺术大师的尊重和敬仰。
引导学生体会林风眠在融合中西艺术过程中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艺术创作中勇于探索和创新。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林风眠绘画作品的艺术特色。
林风眠的作品融合了中西方艺术元素,色彩上常运用强烈、鲜明的色彩对比,构图上打破传统,造型简洁而富有韵味。
例如,他善于将方形构图运用到国画中,使画面呈现出独特的现代感;在人物和静物造型上,既保留了一定的写实基础,又进行了大胆的变形和简化。
了解林风眠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其风格的形成与他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时代环境密切相关。
他在欧洲留学期间受到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影响,同时又深深眷恋中国传统文化,这种跨文化的体验促使他在艺术创作中寻求中西融合之路。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林风眠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文化内涵。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创新,更传达了他对人生、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
例如,在一些以戏曲人物为题材的作品中,通过独特的画面表现,蕴含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民族精神的表达,这需要学生在了解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深入体会。
启发学生在欣赏林风眠作品的基础上,将其创新精神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思维,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合不同的艺术元素,但又要保持作品的内在逻辑性和艺术感染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欣赏教学法、讨论法、探究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收集林风眠的生平资料、图片、视频,制作PPT。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画家林风眠 |浙美版(2014秋)
4、画家林风眠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一、设疑激趣。
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伟大的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
他出生在广东的梅县;8岁时,他开始显露出自己的绘画天赋,他画的《松鹤图》被一位巨商高价买走;19岁时,一个人去法国勤工俭学;22岁时,他的祖父、父亲、妻子和儿子一并死去,永远离开了他,林风眠陷入了悲痛的深渊,他把悲伤埋藏,全心投入到绘画当中;26岁时,他回到祖国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成为世界上艺术高等学府最年轻的校长;28岁时,他来到杭州,在西子湖畔创办了杭州国立艺术学院;39岁的时候,因为日本鬼子的入侵杭州,他带着学生学生逃难到了重庆,在五年的时间里,他就在在一个破旧不堪的房间里,整天窝着画画,91岁去世。
他是谁?2、师:听了刚才老师的介绍,你对他有什么印象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林风眠画家的世界,学习第4课画家林风眠。
揭题二、讲授新课。
(1)林风眠作品初赏伴随音乐。
①师生一起欣赏《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②教师提问。
(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③学生欣赏、讨论。
(2)对比欣赏。
(比一比)①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②比较欣赏: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徐悲鸿《紫兰》、齐白石《公鸡》有什么异同点?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不同点: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 -4画家林风眠 |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4画家林风眠|浙美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中国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2.了解中国画的纸、笔、墨、色的基本素材及其运用;3.掌握林风眠的寒枝秀色、千里江山等绘画技法;4.学会辨识林风眠的画作特点和艺术风格;5.鼓励学生勇敢尝试绘画创作。
2.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手法,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学生掌握基本画法和创作技巧。
2.1 林风眠简介林风眠(1900年—1991年),原名林宝瓶,字光子,号眠菴。
福建泉州人。
中国现代画家、篆刻家、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戏曲家。
林风眠是中国画坛的巨匠之一,是中国画花鸟画的提倡者,被誉为“中国鸟画第一人”。
林风眠的画作,画风古朴、自然,情趣纯洁、娴雅,带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
他的作品充满了诗、书、画、印等多重意象,独具神韵,尤以花鸟、山水见长,具有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和深刻的感受力。
2.2 纸、笔、墨、色中国画纸的种类有很多,如毛笔纸、宣纸、绢纸等。
而对于绘画时使用的毛笔,要求松软且有弹性,以便能够掌握用笔的力度,而不至于书写生硬。
墨是传统中国绘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画材,使用墨的深浅、湿度和温度不同,产生的效果也各不相同。
另外,颜色也是中国画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可以使用水墨、颜料等表现。
2.3 林风眠的寒枝秀色《寒枝秀色》是林风眠的代表作,反映了中国冬季的寒冷气息和草木在冬季对生命的执着。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观察其画作,学习林风眠的绘画技法。
•画枝用混合水墨画出枝干的形态,注意笔触轻重、用笔数量,以及笔信的堆叠方式。
在枝干的部分,用不同浓淡的墨渲染,最后用淡墨渲染枝干处的花苞。
•画花在花的部分,要注重表现清晰的纹饰,花朵的颜色则可以选择橙黄、朱色等颜色样式。
使用不同浓淡的墨渲染,多次交替画成花瓣,使花瓣自然而生动。
2.4 林风眠的千里江山《千里江山》是林风眠的山水画作品,画作中由塑造具象山水意象呈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卧蚕填虚、旁出之趣,展示了林风眠的画艺成就。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4画家林风眠-(教案)
4 画家林风眠1教学目标初步了解林风眠绘画的艺术特色,感受画家的艺术思想。
通过观察、对比、实践等方式学习如何欣赏画家的艺术作品。
引导学生对杭州美术文化及人文环境的关注,培养对家乡的自豪感。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美术课堂中已学习了《水墨游戏》、《水墨画鱼》、《泼墨画》、《齐白石笔下的蔬果》、《徐悲鸿与奔马》、《水墨人物》等,了解了水墨画用具的使用方法及水墨的基本特点,认识了水墨画的基本概念。
能控制水墨线条的变化,懂得调配墨色的浓淡层次,用水墨的基本技法做自由的造型练习。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欣赏林风眠的作品,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自然、人文及个人经历对画家作品的影响。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画家林风眠一、引入学习,揭示课题初识林风眠,揭示课题。
老师结合图片与旁白的叙述方式,向学生介绍曾经有一位绝代风华的青年(出现林青年时期的照片),他28岁就被聘为杭州国立艺专、就是现在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校长,然后又在颠峰中沉寂于艺术的孤独与探索(出现老年作画的照片),并开辟了现代中国画的创造之河。
让学生猜一猜他是谁吗?从而揭示课题。
课程解读:这段就要让学生的去感受、感知,在文化与历史的铺陈中拓展学生的知识、感受和理解,增强对画家林风眠的了解。
二、欣赏观察,初步感受走进林风眠的艺术世界,初步了解画家生平、艺术特色、艺术成就。
课程解读:这里让学生从视频中感受林风眠的艺术人生,并表达自己对林风眠最真切的感受与认识,是美术教学活动一个重要的方面,视频是直觉性的,可以激发学生自我更丰富、更细微、更多样、更生动的对林风眠的理解与感受,并形成自我的视觉世界与情感积奠。
三、鉴赏作品深入感受1.整体感受,作品比较分析三位画家作品的异同(简介:这是齐白石的国画作品《寒夜客来茶当酒》,这是法国著名画家塞尚的油画作品《静物》、这是林风眠的作品)。
课程解读:通过欣赏画家作品,并展开简单的分析与交流,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林风眠作品彩墨意象的理解,及进行艺术表现的方法性和创造性。
4-画家林风眠(教学设计)浙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
4-画家林风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近现代画家林风眠的生平、艺术成就,发现其对中国画的贡献。
2.认识“写意山水”这一艺术流派,了解写意山水的特点和精神内涵。
3.通过学习林风眠作品,学生能够感知工笔画和写意画的不同,了解它们传达出的情绪和气氛。
4.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发展学生的绘画技能和创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林风眠简介和生平。
2.林风眠创作风格和艺术成就。
3.学习林风眠代表作品《高山流水》、《折枝禅院》、《秋山行旅》等,了解写意山水的特点。
4.模仿和创作山水画,体验写意山水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林风眠生平介绍1.讲述: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了解这位中国近现代画坛上的著名画家。
2.呈现:林风眠的代表作品和家族藏品,让学生感受其艺术风格和特点。
3.引导:带领学生感受林风眠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底蕴,探讨影响林风眠艺术风格的因素。
第二课:林风眠的写意山水1.讲述:写意山水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中国近现代画家钟南山、黄宾虹、吴湖帆等代表画家及其作品。
2.呈现:林风眠代表作品《高山流水》、《折枝禅院》、《秋山行旅》等,引导学生品味其中的艺术语言和意境。
3.引导:带领学生了解工笔画和写意画的区别,体验写意山水的艺术魅力。
第三课:模仿和创作山水画1.指导:教师现场模拟山水画的绘制过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实践:让学生模仿林风眠的代表作品或课堂教师的示范作品,进行山水画的绘制。
3.创作:以写意山水为主题,让学生自主创作一幅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和审美意识。
第四课:作品展示和点评1.展示:学生展示各自的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
2.点评:教师引导学生从构图、色调、线条、气韵等方面进行点评,着重强调批评的积极意义和方法。
3.总结:学生对本次课程的学习进行总结,回顾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展望未来的学习和发展。
四、教学评价1.考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包括书面作业、实际操作、作品评选等。
六年级美术上册《画家林风眠》优秀教学案例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林风眠的艺术风格,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美术术语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4.设计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4.突出问题导向,培养批判性思维
教学中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探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学生通过解决问题,不仅掌握了知识点,还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着重反思与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本案例注重反思与评价环节,鼓励学生自我反思,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同时,组织学生开展互评活动,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通过反思与评价,教师可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2.强调林风眠作品中所体现的人文精神,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美、发现美、创造美。
3.提醒学生注意绘画技巧的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
(五)作业小结
1.课后作业:
a.欣赏林风眠的其他作品,选择一幅自己喜欢并进行临摹。
b.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林风眠为主题的中国画作品,要求运用林风眠的绘画技巧和风格。
本教学目标旨在让学生在学习《画家林风眠》这一章节的过程中,全面了解林风眠的艺术成就,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培养他们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林风眠的艺术作品,配合优美的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气息的学习氛围。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画家林风眠》浙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4课画家林风眠》浙美版一. 教材分析《第4课画家林风眠》是浙美版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材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介绍我国著名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通过学习林风眠的作品,让学生了解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林风眠的生平介绍、代表作品欣赏、绘画技巧分析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和审美能力,但对林风眠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
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可能已经学习过其他画家的作品,对绘画风格和技巧有一定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通过适当的引导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林风眠的作品。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认识他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引导学生学习林风眠的绘画技巧,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4.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欣赏他的绘画作品,学习他的绘画技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林风眠的绘画风格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林风眠的生平、作品特点和绘画技巧。
2.欣赏法:学生欣赏林风眠的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3.实践法:学生动手绘画,模仿林风眠的绘画风格。
4.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风眠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林风眠的作品图片、生平介绍、绘画技巧相关资料。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林风眠的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他的绘画风格和特点。
提问:“你们认为这幅画有什么独特之处?请大家猜一猜这位画家是谁?”2.呈现(10分钟)教师讲解林风眠的生平介绍,呈现他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提问:“请大家说一说,你们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林风眠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xx)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xx)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以及画家笔下戏剧人物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
2.通过对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的探索,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体会画家为中西融合改革做出的努力,对艺术执着的追求。
3.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鼓励学生勇于创新艺术。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以及画家笔下戏剧人物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
教学难点:体会画家对艺术终身的执着追求,学习画家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
(学生)记号笔。
教学过程:一、人物背景介绍 1.初识林风眠(1)出示图片感知:你认识这位老人吗?(2)视频:看了这段视频以后你就认识了!揭题:这位老人就是《画家林风眠》今天我们就走进林风眠的人生,感受他的艺术魅力。
(3) 看了刚才的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感动的地方吗? 2.了解林风眠的生平(1)出示人生简历:出生勤工俭学游学做校长隐居入狱移居。
如果请你用一条线来表现林风眠的一生你会用怎样的一条线?请你画一画。
(2)你为什么这样画?(3)这样的一生,你猜想一下林风眠具有怎样的艺术思想?(坚韧不拔,游学对他的影响坎坷的经历对人生的看法不同,绘画有深度。
)出示课题《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
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有什么想问的吗?师:要想知道他的作品,首先要对林风眠的生平背景有一定了解。
出示林风眠简介他1900年出生在xx梅县;6岁亲眼目睹母亲被族人迫害;19岁去法国勤工俭学;22岁妻子难产去世,孩子夭折;23岁德国学习;26岁任北京国立校长;28岁来到杭州创办国立艺术学院;37岁逃难xx,5年隐居;50多岁来到上海,画画、谋生;60多岁文革被迫害入狱,画作全毁;70岁离开祖国来到香港;91岁去世。
师:请你自己先想一想,这样的人生,会造就他怎样的艺术思想?生交流回答生1:坚忍不拔的艺术思想;生2:东西方精髓融为一体;生3:对人生看法不同,画也不同。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画家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画家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课以画家林风眠的戏剧人物为主题,通过欣赏林风眠的画作,引导学生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进而学习如何在绘画中运用线条、色彩和构图来表现戏剧人物的动态和情感。
教学内容包括林风眠的生平简介、艺术成就、戏剧人物画作欣赏以及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练习。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2. 培养学生对戏剧人物绘画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3. 使学生掌握绘画戏剧人物的基本技巧,提高他们的绘画能力。
4. 培养学生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教学难点1. 林风眠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较为独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把握。
2. 戏剧人物绘画需要较强的观察力和表现力,学生可能在绘画过程中遇到困难。
3.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绘画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林风眠的戏剧人物画作图片或书籍。
2. 绘画工具,如画纸、铅笔、水彩等。
3. 投影仪,用于展示画作和讲解绘画技巧。
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引导学生对戏剧人物绘画产生兴趣。
2. 作品欣赏:展示林风眠的戏剧人物画作,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
3. 技巧讲解:讲解绘画戏剧人物的基本技巧,如线条运用、色彩搭配和构图设计等。
4. 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的绘画技巧,进行戏剧人物绘画练习。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画家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2. 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3. 戏剧人物画作欣赏4. 绘画技巧讲解5. 练习和创作作业设计1.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创意,创作一幅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2. 写一篇关于林风眠戏剧人物画作欣赏的心得体会。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画家林风眠的生平和艺术成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戏剧人物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画家林风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画家林风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4课《画家林风眠》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欣赏林风眠作品的能力,帮助学生把握国画创作特征。
2.培养学生利用图片写生的方式完成彩墨画创作技巧的体验,提高学生对彩墨画静物画创作技巧的掌握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彩墨的方法表达静物的能力。
2学情分析
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材中的《画家林风眠》一课主要交代了林风眠的水墨画的特效特征,并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析研究静物,学生画静物,用水墨的方法将其描绘出来。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创作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水墨静物画的创作方法。
2.自主完成水墨静物画的创作。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水墨玩转大师静物画
1.导入新课
上课铃声想起,电子白板上出现一幅彩墨静物画作品(林风眠老师的彩墨作品《三月梨》),色彩鲜艳,物体形象丰富有趣,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设计意图:通过观赏这幅作品,让学生提前体验彩墨静物画的美,增进学生的审美情趣。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副非常有趣,生动唯美的画作,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幅画中都有什么呢?
师:在欣赏这幅图画之前,同学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也曾看到过许多有趣的图画,比如绘本、漫画,还有街边的一些宣传画等。
那么,请同学们对比一下,今天的这幅绘画作品和以往同学们看到的那些存在哪些差别呢?
师:请同学们猜测一下,这幅作品主要运用了哪些绘画材料?你们为何要这样认为?可以简单地说说你们的理由吗?。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4画家林风眠 |浙美版(2014秋)
画家林风眠教材分析该文本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4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林风眠是一位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他的彩墨画作品别具一格,具有”东方神韵、西方格调”的美誉。
林风眠自己在绘画创作时力图站在中西方之间,根据自己的个性,将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构成艺术的精华引进自己的画面之中。
他吸收了西方素描的明暗及光影,和西方油画里的色彩、笔触和肌理,并把这些运用到其画中。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林风眠构图的表现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构图方式,尝试三角形构图、水平线构图和均衡式构图。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构图特点。
【教学难点】三角形构图与水平线构图的应用与物品均衡性的摆放。
【学生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大多在11~12岁,正处在学龄中期。
学生的思维以抽象思维为主导形态,但具体形象仍在思维中占有重要位置。
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接触和尝试。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色,感受画家的艺术魅力。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2)游戏激趣法3)探究式学习法【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课件、彩色笔。
白纸等【教学过程】(一)设疑激趣、新课导维师: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开创了彩墨画(红颜色突出)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猜一猜,他是谁?师:画家林风眠,你还知道关于他的其他信息吗(二)介绍生平、欣赏发现师: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国勤工俭学。
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专校长。
擅长侍女、花卉、芦雁等题材师:林风眠1900年出生,那1925年他是几岁呀。
师:他25岁就当上了艺专的校长,你们说他厉害吗?师: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在探索林风眠画的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方形和圆形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 画家林风眠丨浙美版(2012)
林风眠除了在造型、构图、用色上借鉴了西画,同时也将西洋绘画中的题材表现形式融入了中国画中,就像这幅静物画,传统的中国画在表现植物时多讲究折枝艺术,林风眠则是选择利用了静物摆放的形式进行创作。
之前布置大家在预习中尝试临摹了这幅作品,我们看下这两位同学的作品,你们觉得他们在临摹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瞧,这里有2个苹果、2个梨子、1束花、1个玻璃碗、1个玻璃杯、1个瓷瓶,你会怎么构图?谁愿意上来摆一摆?其他同学请安静的观察,看看他摆的跟你所想的是否一样
学:(学生利用电脑进行构图)
师:在做构图时需注意这三点要求:
第一步构图
·位置:遮挡关系、疏密变化
·空间:前后距离
·大小:构图饱满
师:我们来一一对应一下刚刚这位同学摆的
师:太厉害了!接下来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这三位画家还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老师都是林风眠(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画家林风眠
二、讲授新课、赏析作品。
(1)初次欣赏
师:林风眠的作品跟你以前所见的国画作品有什么不同?
学:颜色多、像油画
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不同呢?答案就在这里——“融”
这是国画又不似国画的特点,正是林风眠作品最大的特点,他在巴黎学习期间,把西洋绘画的技法引入了中国画中,形成了中西融合的绘画风格。
白板拖动
电脑绘画
教师示范
18'40''-28'40''
学习技法
分析作画步骤
学习、讨论、探究
视频播放 影播放
学生创作
28'40''-46'00''
写生创作
指导作画
实际操作
投影播放
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4 画家林风眠 课件
宝
拉
莲
与
灯
猫
》
》
《 芦 花 荡 》
《
《
宇
宝
宙
莲
锋
灯
》
》
毕
加
索 《
立体造型
道
拉 单片组合
·
马
拉
皮
与 猫
影
》
想一想:这样的造型和戏剧的感觉冲突吗?
《杨门女将》
《霸王别姬》
《宇宙锋》
这些作品的色彩风格和野兽派的绘画有什么相似之处?
马 蒂 斯 《 黄 衣 宫 女 》
野兽派:浓重的色彩, 粗放的笔触。
画一画: 学一学林风眠爷爷戏剧人物的表现方法,尝试画画刚才看到的戏剧人物。
《宝莲灯》
《戏如人生》 《大闹天宫》
《南天门》
《南天门》
《大闹天宫》
《宝莲灯》
《戏如人生》
1991年 91岁 在香港逝世。
1928年 28 1952年 52岁 岁 任国立 定居上海作画
长。 。 1937年 37
1977年 77 岁 移居香
港。
岁 避难重
1900年 出生于 广东省
1919年 19岁 赴法国勤工 俭学。
庆, 隐居仓库 画画。
1967年 67岁 被迫入狱。
梅县。
现在你知道林风眠为什么喜欢画戏剧人物了吗?
勤工俭学
赴法 游
呐喊隐居入狱移居孤寂学生
校长
学
中西融合第一人
看了几张戏曲图片,你能选择一张剧照画下来吗?
《 霸 王 别 姬 》
林风眠的创作到底具有怎样的艺术风格,我们还是到他的画中去寻找答案吧!
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欣赏
《芦花荡》
六年级上册美术课件-《画家林风眠》-浙美版(共10张PPT)课件-可编辑全文
同学们再见
谢谢欣赏
秋林
林风眠的“秋”系列风景画,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比较注重用色彩营造一种特殊的意境。此幅《秋林》中所看到的,画面中存在着多种色彩的对比关系,背景处浓重的群山与逆光的亮黄秋叶形成了一种截然的对比关系;同时,黑色的树干与金黄、中黄或柠檬黄的树叶,也构成了一种色彩对比关系。这样的处理使画面意境深远,使人很容易产生一种秋日黄昏,落日西沉的视觉感受。虽然画的只是山村秋色的小景,却似乎有了一种“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的意境。
画家林风眠
林风眠 介绍
林风眠(1900—1991)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林凤鸣,生于广东梅县,自幼喜爱绘画,19岁赴法勤工俭学。他先在蒂戒美术学校进修西洋画,后又转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深造。1925年回国后出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1927年林风眠受蔡元培之邀赴杭州创办国立艺术院(后来的浙江美术学院)任校长。解放后,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林风眠于70年代定居香港,1979年在巴黎举办个人画展,取得极大成功。
渔村
林风眠吸收了西方印象主义以后的现代绘画的营养,并融入了个人的人生经历。林风眠经常描绘一些风景画题材。 这件《渔村》作品可以明显看到西方写实主义绘画的影响。画中的用色,蓝与黄的配置,简单的构图,轻松的描绘,寥寥几笔却意境尽显,无不体现出作画者超凡的功力,是林风眠难得之作。
双鹭
此幅《双鹭》,简化的姿态中精准地传达了鹭鸶灵动的身形,以浓淡曲线勾画的羽、尾、足、嘴及屈伸的颈部,除了流畅劲柔的线条功力之外,更体现出在磁州窑瓷器上朴拙却又奔放不拘的淋漓畅快,一种生命与自然互动的生机悠然而生,芦苇的三两交错,逸笔涂刷,皆营造出毫不作态的空间美感。
林风眠的作品
林风眠擅长描写仕女人物、京剧人物、渔村风情和女性人体以及各类静物画和有房子的风景画。 从作品内容上看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 从形式上看一是正方构图,二是无标题,他的画特点鲜明,观者一望即知。 他试图努力打破中西艺术界限,造就一种共通的艺术语言。 林风眠是整个20世纪中国美术界的精神领袖。
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
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第一篇: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第4课画家林风眠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
(林风眠生平介绍)A、了解林风眠生平B、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作品初赏。
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B、教师提问。
(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C、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
(比一比)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
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画家林风眠(六上美术)课件
培养了一批杰出画家
01
林风眠在担任国立艺术学院院长 期间,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画家 ,他们对中国美术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02
这些画家继承和发展了林风眠的 艺术理念,为中国现代绘画的繁 荣做出了贡献。
对后世的影响与启示
林风眠的艺术理念对中国美术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作品和思想 成为后世艺术家学习和研究的对象。
创新绘画风格
林风眠融合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现代艺术,开创了中国现代绘画的 新风格,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新的创作思路。
推动绘画现代化
林风眠的作品具有强烈的现代感,推动了传统绘画向现代艺术的转 变,使中国绘画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强调绘画的社会责任
林风眠认为绘画应该反映社会现实,发挥其社会功能,引导人们关注 时代问题。
意境美的营造
林风眠的作品不仅关注形式美,还追求意境美的表现,通过画面传 达出深邃的内涵和意蕴。
形式与意境的完美融合
林风眠将形式美与意境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有外在的美 感又有内在的深度。
03
林风眠的代表作品
《仕女图》系列
总结词
林风眠的《仕女图》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线条和色彩,展现了中国古代仕女的 优雅与婉约。
详细描述
林风眠的《仕女图》系列作品,以简洁的线条和淡雅的色彩,描绘了中国古代 仕女的形象。这些作品展现了仕女的婉约、柔美和优雅,同时也融入了画家对 于传统与现代的思考。
《山水画》系列
总结词
林风眠的《山水画》系列作品以其独特的构图和色彩,展现了中国山水画的壮丽 与深远。
详细描述
林风眠的《山水画》系列作品,以大胆的构图和浓烈的色彩,描绘了中国山水的 美景。这些作品展现了山水的壮丽、深远和神秘,同时也体现了画家对于自然与 人生的感悟。
最新六年级美术《画家林风眠》(教案)
第4课画家林风眠一、教学目标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台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三、教学课时一课时一、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毡垫等。
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
(1)、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讲授新课。
(1)、初步了解。
(林风眠生平介绍)A、了解林风眠生平B、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作品初赏。
A、师生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仕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B、教师提问。
(说一说)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C、学生欣赏、讨论。
(3)、对比欣赏。
(比一比)A、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B、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仕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
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C、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12)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4课林风眠笔下的戏剧人物丨浙美版(2012)教学内容本节课以林风眠的戏剧人物为主题,让学生通过欣赏和分析林风眠的作品,了解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进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美术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林风眠的艺术背景和创作特点,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2. 通过对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引导学生运用林风眠的表现手法,进行戏剧人物的创作,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
教学难点1. 林风眠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较为独特,需要通过详细的解析和示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构思和表现手法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及时指导和引导。
教具学具准备1. 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图片或画册。
2.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画纸、铅笔、水彩等。
3.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作品和示范。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介绍林风眠的背景和作品,引发学生对林风眠戏剧人物的兴趣。
2. 欣赏和分析:让学生欣赏林风眠的戏剧人物作品,分析其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
3. 示范和讲解:通过示范和讲解,让学生了解林风眠的创作过程和技巧,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4. 创作实践:让学生运用林风眠的表现手法,进行戏剧人物的创作,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5. 展示和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讨论,鼓励他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板书设计1. 林风眠的背景和作品介绍2. 林风眠戏剧人物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3. 林风眠的创作过程和技巧4. 学生创作要求作业设计1. 创作一幅林风眠风格的戏剧人物作品,要求运用林风眠的表现手法,并注重细节和表情的描绘。
2. 写一篇关于林风眠戏剧人物作品欣赏的心得体会,要求不少于300字。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林风眠的戏剧人物作品,让学生了解了林风眠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提高了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画家林风眠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教案:4画家林风眠一、教学目标1.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
2.学习林风眠的山水画表现技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山水景色。
3.能够将林风眠的艺术和山水画与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融为一体。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掌握其创作风格和技法。
•学习林风眠的山水画表现技法,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山水景色。
2.教学难点•将林风眠的艺术和山水画与自己的生活和文化融为一体。
•掌握表达自己所看到的山水景色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内容1.林风眠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林风眠是中国著名的画家、书法家、篆刻家。
其清新自然的山水画风格有“风眠派”之称。
•林风眠小时候即显露出其艺术天赋,后师从熊敏,向临摹经典山水画作品开始练习。
•林风眠独创的石烟波纹、冻山冰雪、石乌声和泥面朝天等表现方法,成为绘画史上的创举,开创了风眠派的画风。
•林风眠著名的画作有《石门山图轴》、《水墨西湖图》等。
其中,他的《千古山水图》被誉为民间传世绝品。
2.林风眠的山水画表现技法•林风眠山水画艺术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一般表现上半空、下水、两岸的景象。
•他画山水时,常用“借景”的方法,使一块石头成为山的依托,使一棵树成为山的朋友。
•他也比较擅长表现小景,如花、鸟、草、石,他在画小景时,常用“点化”表现法,不画出具体的石头、花朵、树叶,而是用点点画出轮廓。
3.林风眠的艺术与山水画融为一体•展示林风眠的艺术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艺术,增强对艺术的鉴别能力和鉴赏能力。
•通过赏析林风眠的山水画,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界的美丽风景,并探讨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山水风光。
•以社区周边的山水风景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究山水画的表现方式,利用油画笔、水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
四、教学过程1.授课方式:讲授、展示、互动交流、画画练习。
2.教学内容安排:第一课:了解林风眠的生平及其艺术成就•展示林风眠的山水画作品,让学生通过欣赏感受艺术,了解林风眠的艺术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生充满起伏 一生勤奋笔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如当年我祖父雕刻石头的精神。现在,我已活到祖父
的年岁了,虽不敢说是像他一样的勤劳,但也从未无 故放下画笔,永远描写出我的感受。
1
2
3
4
1.梦开始的地方——1920年游学欧洲 2.1925年回国后出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兼教授 3.国立艺术院旧址 4.现在的中国美术学院
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体验
【作画步骤】
1. 2.
1 2
第一步,勾线打形; 第二步,淡墨敷色;
3. 4.
第三步,添加重彩;
第四步,深入调整。
3 4
【同龄人作品欣赏】
同学们,临摹林风眠的作品是不是充满趣味?
【林风眠静物作品欣赏】 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什么?
《静物》之一
《静物》之二
【林风眠人物作品欣赏】 人物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
3
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比一比】用笔有何不同?
1.徐悲鸿 2.林风眠
3.齐白石
1
2
3
用笔:概括、简练、干脆,线条极具笔意。
【比一比】用色有何不同?
1.徐悲鸿
1
2.齐白石 3.林风眠
2
3
用色: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林风眠作品的特点】
与传统国画相比有不同之处: ● ①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 ②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 ③用笔:概括、干脆、简练、迅疾; ● ④用色: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 ⑤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我们把这种彩墨交融的具有独特效果的作品称为彩墨画。
【彩墨画】
● 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 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较之水墨画在色彩 上较为丰富、明快、鲜亮。以墨色为主,以墨 显色,以色助墨。
● 涉及工具材料 毛笔(水彩笔)、墨、砚、宣纸、 国画 颜料 (水彩、水粉)等。
【试一试】 局部临摹
第 4课
画家林风眠
课件设计、制作:傅水平
课件设计制作:傅水平
中国现代美术
画家林风眠
The painter Lin Fengmian
国立艺术院首任院长 最早进行国画改革者 融合中西绘画的开拓者 20世纪中国现代艺术的先驱
● 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杰出的艺术大师 ● 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 ● 是一位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 ● 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 ● 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林风眠爷爷的故事】 画家自述
● 我出生于广东梅江边上的一个山村里,当我
六岁开始学画后,就有强烈的愿望,想将我看到的, 感受到的东西表达出来。 ● 后来到欧洲留学的年代里,在四处奔波的战乱
中,仍不时回忆起家乡片片的浮云、清清的小溪、远
远的松林和屋傍的翠竹。我感到万物在生长…… ● 记得很久以前,傅雷先生说我对艺术的追求有
《白蛇传》
《伎乐》
【作业】
以彩墨画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看谁最能表现出彩墨的趣味和新意,给人以独特的美感。
1.挑选一幅林风眠静物作品,临摹完成。 2.以写生的方式完成一幅静物彩墨画。
【拓展】
● 艺术观念的变革是艺术创造的前
提。林风眠作品为何有如此强大的影
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 汇中西”的创新思想。 ● 同学们,欣赏林风眠的作品,带 给你什么样的美感?他对后世的中国 画家和艺术有着怎么样的影响?
【说一说】
《三月梨》
《琵琶仕女 》
1.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
2.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比一比】
林风眠作品和其他画家相比,构图有何不同?
1
1
1.徐悲鸿
2.林风眠 3.齐白石
2 3
构图:以正方形为主,落款简单。
【比一比】造型有何不同?
1.徐悲鸿 2.林风眠 3.齐白石
1
课件制作: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