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陵讲解词(老年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禹陵景区讲解词(老年篇)
大家好!
欢迎来到会稽山大禹陵景区游览!
会稽山水,“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陶醉在美丽风景中的您,也请注意安全。

会稽山不险,但有台阶,行走时请您留神脚下;大禹陵面河,青山绿水,引人向往,但水深数米,请不要下水嬉戏,如果想要体验一下绍兴的水乡风情,坐坐乌篷船是一个好选择。

吸烟的游客们请注意,大禹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里面有很多的古建筑,所以是禁烟的。

请您在专设的吸烟区吸烟。

这里文化积淀深厚。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留下了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

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

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山中的阳明洞天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

唐代这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门户。

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

大禹和绍兴的渊源极深,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

一、宛委得金简,毕功于了溪。

《吴越春秋》中记载,大禹治水七年,未见成效。

他在忧虑思索之中,查考《黄帝中经历》时,知道在宛委山上的石穴中,藏有黄金制作的文书,上面写明了治水的道理和办法,于是,大禹东巡,登宛委山,得到了金简之书,知道了治水的原理和疏通河道的方法。

这或许只是一
个神话,但其中也透露出一个信息,当时宛委山四周,也就是现存绍兴这一带,确实已有丰富而成熟的治水经验,可供模仿和借鉴。

在学习了治水的方法后,大禹又奋斗了六年,终于在今绍兴嵊州了溪完成了治水大业。

二、涂山娶女娇,过家门不入。

关于大禹娶涂山氏,在《尚书》、《吕氏春秋》、《史记》和《吴越春秋》等史藉中记载的内容基本一致。

大禹三十岁时还未娶妻,巡视到涂山的时候,怕娶妻太晚而违背婚姻惯例,刚巧遇到了当地部落首领的女儿——女娇,情投意合,结为夫妻。

因为一心想着治水,居家四天就去治水,怕耽误治水的进程,三次路过家门也没有进去。

三、茅山会诸候,“会稽”始得名。

大禹登山天子之位十年后,东巡狩,登茅山,朝四方群臣,商议治国之道,这是大禹一生事业鼎盛的标志,也是华夏民族进入王政时代的起点。

为纪念这一盛会,大禹将茅山更名为会稽山。

四、归葬于会稽,圣名传千古。

《史记》记载:“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

”大禹在会稽山朝会四方群臣后不久,就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了。

他告诉大臣们:“在他治水困难时,因为在会稽山得到了金简玉书,才明白了治水的方法,大功告成,他赞美这方乐土对他的帮助,所以死后要葬在这里,并按古礼用白马祭祀这座山。

”他还告诫群臣:“他的坟墓简简单单就行,不要为了埋葬他去改变田地,影响种植,苦了劳动者。


行至神道,青铜所制的“龙杠”已在眼前。

按照古代帝王的陵寝制度,文官在此下轿,武官在此下马,步行进入神道,祭拜陵寝。

两侧的“拴马桩”则供官员拴马。

这座大禹陵牌坊建于1995年,坊额正中的“大禹陵”三个大字,是199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大禹陵后亲笔题写的。

穿过牌坊,缓步于神道上。

可以看到各种神兽,称之为石像牲,共十二对。

依次为辟邪、天鹿、龙马、巨象、獬豸、卧牛、石虎、黄熊、三足鳖、九尾狐、野猪和应龙。

大家可别小看了这些神兽,它们都曾帮助过大禹治水,留下了很多动人的传说故事。

矗立在神道尽头的是2008年4月建成开放的禹迹馆。

此馆是反映大禹遗迹的专题陈列,内容十分丰富,有兴趣的游客不妨去参观一下。

呈现在眼前的祭禹广场是举办祭祀大禹陵典礼的所在地。

广场中央矗立着钟亭和鼓亭。

九鼎台浮雕墙,介绍了大禹生平的一些事迹。

禹得天书、涂山娶妻、三过家门而不入、禹会诸候等千古称诵的传说都能在这里看到。

浮雕墙上方醒目地摆放着九只大鼎。

象征着大禹治水后,分天下为九州。

从此鼎成为了王权的象征,象征国家统一,政令统一。

地面上的三幅铜雕。

分别是龙、凤、狮,都是取吉祥、胜利之意,中间则是道教中的太极八卦图。

这也暗合了会稽山佛、道合一的意思。

眼前这座延伸至禹池的方形平台就是祭坛。

大禹因治水成功历来受到人们的崇拜,从大禹的儿子启开始,历朝均有祭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大禹陵,民间的祭禹活动不断延续。

每年阳历4月20日,大禹的后裔以及其他一些崇敬大禹的社会团体和个人自发举行祭祀。

1995年,省政府组织举办了大型的公祭活动,来自中央、省、市各级领导、港澳台同胞、大禹的后裔及群众代表参加了公祭,场面盛大而隆重。

此后,公祭活动被保留下来。

2004年起祭祀典礼在新建成的祭禹广场举行,祭坛和禹陵在同一轴线上,构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祭禹陵。

祭坛四壁分别雕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图案,被称为
四方神,守卫着大禹的陵寝。

祭坛左侧这三根气势雄伟的石柱是图腾柱,它们由花岗岩制成,高约8米,石柱上盘龙环绕,向上翻转,就像翻腾的洪水,顶端雕刻着的云龙,威严肃穆。

穿过棂星门,各们就来到了“禹陵”区域。

甬道两边有排水沟,请小心行走。

禹陵,即大禹葬地。

《汉书〃地理志》说:“山阴,会稽山在南,上有禹冢、禹井。

”所指位臵就是今天禹陵的范围。

前方耸立的“大禹陵碑“是明朝绍兴知府南大吉请专家考证陵址后镌刻立碑的,“大禹陵”三字也为他所题写。

大禹陵碑亭后的是陵区的主体建筑——享殿。

享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与大禹陵碑同属绍兴知府南大吉所建,至清末倒毁,于2007年11月开工重建,至2008年4月完工,享殿建筑风格布局与禹庙大殿相同,正殿五间,重檐歇山顶,南北配殿各三间。

享殿的正殿是供奉大禹神位的地方,大殿正上方有集乾隆字的“享殿”正匾,正门的对联选自明学者谢肃《会稽大禹庙》诗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先生书写而成。

享殿正面是三间神龛,正中是“华夏圣祖大禹之神位”,正上方是集汉代《石经》字的“德配乾坤”,左侧为集唐大宗字的“宁济生民”;右侧为集宋高宗赵构的“奠安海宇”。

神位的正前方按“太牢”之礼,陈设了43件祭器,木制的3件叫“俎”,是摆放“三牲”用的;“篚”是竹编祭器,放“帛”(黑布)用的;“爵”放太羹(不加五味);鉶放和羹(加五味);簠放稻(梗米)、梁(饭);簋放黍(糯米)、稷(梗米)。

右侧大部份是竹编的祭器,叫“笾”,主要是盛放“干果、鱼干、肉干、糕饼”等,左边大部分是青铜豆,主要盛放烹饪后的菜肴。

每逢祭禹大典,祭器内就祭品充实,献享大禹。

大禹一生的丰功伟绩,最主要的是“治水”和“立国”两件,享殿的侧壁的壁画就着重反映这两件大事。

右面的为“治水”:整幅画面以一个个传说的场景:从大禹之父“鲧”治水失败被杀而化黄熊起,串联起“大禹受命治水”、“宛委得天书”、“劈龙门”、“三过家门而不入”、“大会诸侯,崩葬会稽”、“道家封为水官大帝”等,构成了“大禹治水”的主题。

左面的是“立国”:从“会诸侯,杀防风氏”;“平三苗,以安国”;“划九州,铸九鼎”等,构成了“大禹立国”的主题。

配殿陈列的是清代数代皇帝遣特使和下谕地方官致祭大禹陵的告祭碑,在南配殿尚有“重建大禹陵享殿碑记”,记述了享殿的历史渊源和重建的概况。

走过短短一段鹅卵石小径就来到了禹祠。

禹祠作为供奉、祭祀大禹及其后代的宗祠。

几经兴废,现存的禹祠是1986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内有一尊大禹塑像,两边陈列着与大禹治水传说相关的文物图片、历史资料及绍兴姒氏宗谱。

据传无余守墓时在绍兴繁衍了子孙,均为姒姓,现在已经传至146代。

大禹陵历史悠久,古碑众多,为便于游客观看建了一个碑廊,选取一部分碑安放于此。

如《会稽刻石》、《往生碑》、《水利碑》等等。

其中《会稽刻石》又称《李斯》碑。

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上会稽、祭大禹”时,登上秦望山,眺望南海,感叹之余,命他的宰相李斯写了一篇歌颂秦德的文章,立碑传世。

禹庙是祭祀大禹的庙堂。

现存禹庙,始建于一千四百多年前的梁代。

禹庙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岣嵝碑、午门、拜厅、大殿,顺山势逐渐升高,气势宏伟,甚为壮观。

“岣嵝碑”原碑在湖南衡山岣嵝峰上,故称“岣嵝碑”。

留存于此的则是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张明道根据湖南长沙岳麓书院的拓片翻刻而成的。

因其字形独特,历来为专家学者所关注,根据明代学者杨慎考译,碑文由77个字组成,记述了大禹治水的过程。

当然这只是杨慎的一家之言,供参考而已。

午门为木结构建筑,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拜厅,也称祭厅,是帝王及文武百官祭祀大禹的地方。

“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由著名书法家钱君匋所书。

大殿是整座禹庙的最高建筑物,原殿已在1929年倒塌,现存建筑是1933年重新修建的,仍保持了明清的格局,大殿正中的大禹塑像端庄严肃,后以九钺作为背景,蕴意深刻。

殿中四副对联,都是赞扬大禹的丰功伟绩以及他的高尚品德。

分别为康熙、乾隆两帝以及赵朴初先生和启功先生或撰或写。

“窆石亭”,因窆石而得名。

“窆石”相传是下葬的工具。

上有后人题刻多处,最早的为东汉永建元年刻,距今已有1800多年。

“窆石亭”旁还有两块石碑,“石纽”和“禹穴”碑。

分指大禹的出生地和葬地。

这两块碑是清光绪年间依大禹出生地的拓片复制在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