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六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含参考答案)
【配套K12】[学习]2019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要素探究与设计 专题4.3 地形对聚落的影响学案
专题地形对聚落的影响【知识精析】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二、地形对聚落形态的影响聚落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的聚落总体上的外部形状或形态。
其主要类型对比分析如下三、我国不同地区受地形的影响,聚落分布特点不同【高考例析】(2017·海南卷)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
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图所示。
尽管水淹频率很高,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 B.河流水量 C.林木产量 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 B.避灾 C.采光 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①砾石多②退水快③历时长④流速缓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A 由题干提示,该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所以可知谷地面积是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
2.B 该县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水淹频率很高,所以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可以在一、二层被洪水淹没时,方便人们避险和出行,所以这些集镇住宅能够“淹而不没,灾而无难”。
3.C 根据材料提示,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说明集镇遭遇的洪水破坏力较弱,由该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洪水来时流速缓,带来的砾石少,洪水退水快。
【点睛】本题以位于南岭山地的某县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人类各种形式的聚居地的总称,影响聚落的区位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经济、交通、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
洪水是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
2019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微专题一地理位置学案 含答案
微专题一地理位置Z知能整合hinengzhengheK考题调研aotidiaoyan(2018·北京卷)2018年4月,川藏铁路成都至雅安段开始铺轨。
读下图,回答第1~3题。
1.与成都相比,拉萨( C )A.日出早,白昼长B.正午太阳高度角小C.海拔高,日照强D.大气逆辐射强【解析】C对:拉萨位于青藏高原,与成都相比,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强。
A错:两地纬度相差不大,但成都的位置更靠东侧,因而成都日出早。
B错:拉萨和成都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且拉萨纬度相对较低,故正午太阳高度角稍大。
D错:拉萨比成都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大气逆辐射弱。
2.图示区域( D )A.地处板块的生长边界B.河流的流向自西向东C.自然景观为高寒荒漠D.跨地势第一、二级阶梯【解析】D对:图示区域包括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的一部分,其中青藏高原位于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四川盆地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横断山脉为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A错:图中的青藏高原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形成的,属于消亡边界。
B错:图中显示河流大部分顺地势向东南方向流。
C错:青藏高原以高寒荒漠景观为主,但东部的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以森林景观为主。
3.川藏铁路开通后,能够( B )①缓解青藏铁路运输压力②改善西藏物资供应③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④促进地域文化交流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析】①对:目前进藏的铁路只有青藏铁路,川藏铁路开通后,会减轻前者的运输压力。
②对:无论青藏铁路还是川藏铁路,其主要作用之一都是改善西藏物资供应。
③错:铁路开通可以提高救灾应急水平,进而减轻灾害的影响,但不可能消除区域内灾害的影响。
④对:铁路开通后,可以促进中东部地区与西藏的文化交流。
G归纳拓展uinatuozhan1.地理位置描述的分析思路2.根据地理位置分析区域气候(1)根据纬度位置,大致判断区域所处的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初步明确气温状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学案湘教版(统考版)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第16讲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知识体系导引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聚落(1)概念:人类从事和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包括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
(2)类型:按性质和规模不同分为和。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带状组团①高原的河谷(地势低、受地形或河流阻隔,聚(1)根据地形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地形平坦的地区。
(2)根据水源判断。
聚落应布局在水源丰富或靠近水源的地区。
(3)根据交通判断。
聚落布局应有便利的交通,位于沿海、靠近河流、有公路或铁路通过等。
(4)根据灾害判断。
聚落布局应避免灾害的影响,应位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影响不到的地区。
【活学巧用】下图为“浙江西南山区松阴溪流域古村落分布图”。
读图完成(1)~(2)题。
(1)松阴溪流域的古村落多分布在()A.山顶B.盆地C.溪谷D.平原(2)该流域古村落形态呈现()A.团聚型B.棋盘式C.条带状D.密集式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一聚落的区位和自然灾害防御1.[海南卷,9~11]位于岭南山地的某县90%以上土地不适宜耕种和聚落建设,主要集镇位于较大的山间谷地。
集镇住宅多为三层,其二层和三层也开有外门,如下图所示,尽管水淹频率很高,但这些集镇住宅“淹而不没,灾而无难”。
据此完成(1)~(3)题。
(1)在农业社会,制约该县聚落规模的主要条件是()A.谷地面积B.河流水量C.林木产量D.风俗习惯(2)这些集镇住宅二层和三层都开外门,主要是为了()A.通风B.避灾C.采光D.美观(3)这些集镇遭遇的洪水特点是()①砾石多②退水快③历时长④流速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思维流程][我的答案](1)(2)(3)2.[广东卷]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
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3.[2019·天津卷,13(1)]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地形对各因素的影响高三地理(艺术生)复习课件
解析 山 脉 隆 起 导 致 区 域 的 地 貌 、 水 文 和 气 候 特 征 的 变 化 对 里 海的影响要分别从山脉对地貌、气候及水文的变化进行分析。从 地貌看,由于山脉隆起,使得里海与地中海分离,成为湖泊。从 气候看,该地处于西风带内,但是由于大高加索等山脉隆起,阻 挡西风从地中海带来湿润气流,气候干旱,降水少,大陆性特征 明显,蒸发量加剧,湖泊逐渐向内陆湖演化。从水文看,山脉隆 起使得注入湖泊的河流减少,盐度增加,湖泊面积变小。
气候 高大山脉的水热会呈垂直差异分布,造成气候呈垂直差异分异
来自海洋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降水量由少到多再到少
降水 来自陆地的盛行风的迎风坡,降水少
无论来自海洋还是陆地的风,背风坡降水少, 随小 地形平坦,无山地阻挡,风力大;地形崎岖,有山脉阻挡,风 风 力小 狭管效应:位于峡口(或峡内);峡谷走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形 成狭管效应,风力增强,风力大
板 块 运 动 导 致 的 山 脉 隆 起 改 变 了 区 域 的 地 貌 、水 文 和 气 候 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山 脉 隆 起 , 里 海 与 海 洋 分 离 , 形 成 湖 泊 ( 湖 盆 )。 山 脉
• 自然灾害:坡度陡、地势起伏大→地质灾害如滑坡、泥石流、塌方等, 地表水停留时间也比较短。
• 冰雪积雪:地形越平,越有利用积雪冰雪分布和积累。
3.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 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 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 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 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 境。读图,回答问题。
微专题—地形的影响
A.偏南风 B.偏东风 C.偏北风 D.偏西风
2.祁连气象站所处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D )
A.南北走向,西高东低 B.东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东高西低 D.东西走向,南高北低
第16页
高考调研 ·二轮总复习 ·地理 二、地形对人文要素的影响 4.(2019·课标全国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
(或面 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第17页
高考调研 ·二轮总复习 ·地理
5.(2018·海南)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 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 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工程量较小;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沿山麓等高 线修建交通线,(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 地质灾害威胁。
第18页
高考调研 ·二轮总复习 ·地理
3.分析地形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思考角度: (1)分布:平原是城市等聚落发育的理想环境;山区和高原, 一般气候寒冷,城市多分布在山间谷地中;热带地区的城市多分 布在高原上;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的农牧过渡地区,牧民多选择 居住在阴坡,因为冻土在阴坡不太融化,地质稳定。
1.典型地貌的要答,无典型地貌可以不答
地貌 2.典型的地貌有:喀斯特地貌、冰川地貌、黄土地貌、海岸
线地貌等
第5页
高考调研 ·二轮总复习 ·地理
课堂探究
第6页
高考调研 ·二轮总复习 ·地理 一、地形对自然要素的影响 1.(2018·课标全国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
【高考地理微专题】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
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1、地形与地貌2、地形与地形区3、地形类型与地形部位4、地形与地势5、地势特征和地形特征的区别6、五种基本地形的区别二、地形类型的判断方法①等高线②流水系特征;③气温分布;④水量分布;⑤通线分布;⑥聚落分布。
三、描述某区域地形特征。
四、描述某地形区地形特征。
五、描述地势特征,并说明判断理由。
六、地形成因(一)板块构造学说与宏观形态(二)地质作用形成的地形;(三)地形地貌成因分析的典型案例1、年轻(或古老)地形成因的分析2、背斜成山的原因;向斜成谷的原因。
3、背斜成谷的原因;向斜成山的原因。
4、断块山(如华山、庐山、泰山)的成因。
5、渭河平原、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的成因。
6、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V”型河谷的形成。
7、运用河流侵蚀的知识,分析“U”型河谷的形成。
8、河流中下游平原的成因。
9、冲积扇-洪积扇其成因10、河漫滩平原的成因11、三角洲的成因12、峡谷(如雅鲁藏布江峡谷、三峡等)的成因。
七、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一)地形对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二)地形对人文地理要素的影响八、高考地理地形专题整合参考答案一、地形相关概念区别1、地形与地貌地形是一个区域内的地表形态.它侧重于根据地面的形态来分类。
从一个地区的高低起伏、开阔闭塞、地貌组合等因素综合起来显现的特征来进行分类,可分为五种基本地形:平原、高原、盆地、丘陵、山地(主要体现在山脉)。
地貌侧重于从成因上来划分。
因种每种营力为主形成的地貌,都有其特定的地表特征、演变规律。
这样便于研究。
它主要分为:流水地貌、岩溶地貌、风力地貌、冰川地貌、海岸地貌等大类。
每种里面又可以分出若干亚种。
比如流水地貌就还可以分为侵蚀地地貌,沉积地貌等等。
【典型例题1】图12、图13为我国两大地形区图。
比较甲、乙两地外力作用的主要动力及其形成的主要地貌类型。
(8分)【典型例题2】分别说出A、B两地所在地形区的主要地形类型。
(4分)2、地形与地形区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
2019高考地理二轮专题训练主观题组:题组五 影响类(解析版)
题组五影响类1.(2018广东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4分)水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16%,其中超过70%来自拉丁美洲。
十几年来,亚马孙河流域内各国涌现水电开发热潮。
在亚马孙河的安第斯山脉支流上已经有48座装机量超过2兆瓦的水电站,未来的20年里还计划修建150座。
在亚马孙平原地区,建水电站需要修建大型水坝,产生足够大的落差,如乌阿图玛河的巴尔比那水电站和托坎廷斯河的图库鲁伊大型水电站。
图1示意亚马孙河流域水电站分布,图2示意亚马孙河流域多年平均气候资料。
图1图2(1)简述亚马孙河流域降水特征及其对发电量产生的影响。
(6分)(2)分析亚马孙河流域水电开发对流域内自然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
(8分)2.(2018河南3月适应性测试)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4分)材料生猪养殖业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生猪生长要求15℃以上,在生猪养殖成本中,饲料占70%。
近年来,受养殖利润不断提高、南方家庭散养带来的环保压力日益增大、国家政策引导等影响,中国生猪养殖企业竞相北上,在东北地区兴建了规模庞大且现代化的养猪场,东北地区生猪养殖规模持续上涨。
下图为2012年中国生猪省际产销流通分布示意图。
分析气候对东北地区生猪养殖的不利影响。
3.(2018河南郑州二模)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16分)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位置见图Ⅰ)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和三江源地区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地带之一,每年从这里进入龙羊峡库区的流沙达3 131万立方米。
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并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光伏产业园,随着光伏电站与龙羊峡水电站的并网发电,该地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能源基地。
光伏产业的发展改变了地面热力平衡和地表覆盖状况,促进了塔拉滩地区的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距离和移动速度呈明显减缓态势。
同时,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率和园区灾害风险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并形成了良性循环。
2019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六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学案
微专题六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Z 知能整合hinengzhengheK 考题调研aotidiaoyan(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要求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结合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概括、分析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的地理问题诊断能力。
设问点落脚放在“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考生需重点关注地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城镇等能够说明地形特征的信息。
G 归纳拓展uinatuozhan地形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1.地形对气候影响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地处安第斯山脉背风坡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西部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地理影响(意义、作用、效益)题 答题模板
2019年高考地理复习|地理影响答题模板(意义、作用、效益)题1.地理意义:分析自然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时,通常从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地形、气候、水文、生物、岩石、土壤、城市、交通、产业等)来组织答案,对各要素的影响有则回答,没有则舍弃。
分析人文地理事物的地理意义应该围绕经济、生态、政治(社会)和战略(国防)四个方面来宏观把握,并按照试题的具体要求,从四个方面或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进行微观深入分析。
◆发展生物燃料的意义案例1:分析将玉米转化为车用酒精燃料的意义:缓解石油能源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延长农产品的生产链,增加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农业生产;增加就业,维护社会稳定等◆大力发展新能源意义:①优化能源消费结构②清洁能源,减轻环境污染③可再生能源,节约非可再生能源④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经济可持续发展◆分析发展生态农业——新型农业的意义:①充分利用了自然条件,挖掘了生产潜力;②调整了产业结构,建立良好的生产结构;③发展了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④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⑤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了综合利用。
◆分析发展生态工业、循环生产的意义: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废弃物综合利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大气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
◆工业集聚意义: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不利:工业集聚导致企业间争地、争水、争动力、争公共设施;加剧环境污染。
◆发展信息技术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加速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修建交通设施的意义案例1:南昆铁路建设的意义:经济意义:合理布局XXXX交通网;①有利于资源开发和物资输出。
地理大二轮复习浙江选考讲义:专题六 区域产业活动 微专题阶段性贯通(六) 含答案
微专题阶段性贯通(六)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方法(1)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①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等确定具体位置.②根据位置等信息确定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③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一般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去考虑.④评价一个区位的发展条件,一般需分析其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是今后改造的对象,并与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
(2)农业生产主导区位因素判断方法判断某地农业的主导区位因素,要从光热、降水、地形、水源、土壤、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最突出的优势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因素,然后从中找出主导区位因素.如下表所示: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工业转移的影响(1)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各地区的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等工业区位因素的不同和发展变化。
(2)工业转移趋向:以世界制造业转移为例①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的轨迹:英国—德国(1851~1900年)、德国-美国(1879~1930年)、美国—日本(1950~1990年)。
②近四十年来,世界制造工业重心正由欧美、日本向东亚和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转移。
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③20世纪80年代以来,加工制造业又逐渐向我国大规模转移,其转移的重点区域为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
(3)发达国家或地区工业转出的原因①生产成本增加:劳动力工资水平高;用地紧张和地价昂贵;资源能源紧缺或枯竭;原材料价格升高。
②拓展消费市场:国内市场饱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经济危机等);国家间贸易限制(贸易壁垒等)。
③环境保护需求:区域环境污染严重;国家环保政策的限制。
(4)发展中国家承接工业转入的区位优势①生产成本低:劳动力丰富廉价;地租较低;资源或能源丰富(某些地区)。
②投资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如交通通达度和信息网络);政策优惠和支持。
③消费市场:产品需求量大或市场的潜力大。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练习(六)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
专题练习(六) 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读图填图·回扣基础]1.全球气候变化示意图的判读(1)由图1可知,地质时期气温波动特点是波动变化、冷暖干湿相互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2)由图2可知,近现代气温波动特点是气温呈波动上升,特别是1980年以后气温上升速度加快。
(3)全球变暖的自然原因是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人为原因是温室气体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
(4)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有: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采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加强国际间合作。
2.自然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关联图的判读(1)按自然资源的再生性质可分为可再生资源(如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等)。
(2)列表归纳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历史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生产力水平低中高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强较强减弱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X围与规模小中大利用方式单一中等多样化利用率低中高自然资源对产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比较好、自然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农业文明才得以发展矿产资源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着决定性影响自然资源在地区发展中的作用下降,对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的影响日趋弱化3.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图的判读(1)图中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有地震、火山、滑坡,属于气象灾害的有风暴,属于水文灾害的有洪水、海啸。
(2)由图可知,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主要分布在环太平洋自然灾害带和北纬20°~50°之间的环球自然灾害带。
(3)为什么我国自然灾害种类多,灾害频发?提示:①我国处于两大灾害带的交会处;②多山的地貌;③强烈的地壳运动;④不稳定的季风环流等。
[考点集训·融会贯通]考点一地形与人类活动康斯坦察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是该国著名的疗养胜地。
下图示意康斯坦察周边等高线地形状况。
读图完成1~3题。
1.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B.河流C.海洋D.地形2.图示地区公路分布体现的选线原则不包括( )A.尽量沿等高线延伸B.尽可能多的连接聚落C.避免跨越河流D.在陡坡处呈“之”字形弯曲3.图示四个公路选址方案中,最有可能建设的是( )A.方案一B.方案二C.方案三D.方案四解析:1.D 2.A 3.A 第1题,根据聚落符号,图示区域聚落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地区,影响图示地区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形,D对。
2019届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微专题《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学案答案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2、能归纳总结地形对气温和降水影响的规律。
3、根据某区域地形特征,分析地形对该区域气候的影响。
4. 获取信息、调用地理知识、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
二、教学重难点:归纳总结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规律。
三、近三年高考考点分析四、知识梳理1.地形对气候各要素的影响对气温:海拔垂直变化;阴坡vs阳坡;迎、背风坡(干、湿绝热)。
对降水:迎、背风坡;沿河谷地形抬升;对气压:海拔高气压对太阳辐射(光照):青藏高原vs四川盆地对气候区分布范围:美洲西部vs西欧2.地形对气候的具体因素影响分析①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②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如中国的秦岭。
③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④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
例如那曲冬季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⑤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
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
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3.12微专题山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doc
2018-2019 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导学案编号:09时间:2019.03.14编制:秦焕焕姜官宏徐仰理审核:高三地理下册高效课堂资料2018 ( 全国文综Ⅰ,37) 推测扎龙湿地的气候特点。
( 6 分)( 全国文综Ⅰ,11) 7 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
(4 分)2017 ( 全国文综Ⅰ,37) 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 6 分)(2017 江苏)莱斯布里奇与温尼伯冬季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 2 分)2016 ( 全国文综Ⅰ ) 说明勘察加半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 6 分)(2016?上海卷)从风向、地形角度分析降水量低的原因,并概括造成这里“旱季更显干旱”的其他因素及其作用。
( 6 分)2013 ( 2013 年课标 1 )分析攀枝花 1 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
(8 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考纲解读】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情分析】【学习目标】1.自主梳理基础原理,用自己的话说出地形对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的影响。
2.结合攀枝花、勘察加半岛等图文资料,运用整体性原理归纳地形对气候影响的思维过程。
3.举出 2 个以上实例说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并与同学交流分享。
【体验高考】(2018 全国卷Ⅰ)小明同学 7 月从重庆出发到贵州毕节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 3 所示。
1.避暑是小明此次旅游的目的之一。
导致7 月毕节气温较重庆低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考向一】地形对气温的影响(2016 全国卷Ⅱ)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长白山上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
据此完成 1-3 题。
1.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学科领导:包科领导:班级:小组:姓名:等级:A. 大气温度B. 降水量C. 积雪厚度D. 植被覆盖度2.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A. 年降水量最少B. 冬季气温最低C.年日照最少D. 冬季风力最大3.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A. 蒸腾加剧B. 低温更低C. 降雪期推后D. 太阳辐射减弱( 2013 年课标Ⅰ)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 , 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 1 月平均气温达 13.6 ℃ ( 昆明为 7.7 ℃ , 成都为 5.5 ℃) 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
微专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形的影响
2.(2019·平潭县新世纪学校高三月考)长江从青海玉树到四川宜宾之间 被称作金沙江。下图为一名游客在金沙江干流南部河谷拍下的照片,显
示河谷两岸植被较为稀疏,多枯黄色,这样的河谷在地理学中称为“干热 河谷”。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金沙江干热河谷
植被稀疏、枯黄的原因,C
说法正确的是 A.山高谷深,山谷风显著 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降水少、蒸发旺盛 C.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 D.位于非季风区,气候干旱
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一)地形宏观影响气候
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而东西向的阿 尔比斯山脉利于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 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2020·安徽高三月考)读“某岛国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
该B.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 C.东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形成 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形成对流雨
(2019·勃利县高级中学高三期中)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拟修建一座水位60 米的水库。下图为“拟建水库附近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4~5题。
一、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二)地形局部影响气候
3.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 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 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1.马达加斯加地广人稀,水稻种植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全国各地都有 栽培,但仍不能完全自给。9月25日上午11:30(北京时间),马达加斯加 政府选派的10名农业专家抵湘,正式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拜师学艺。读 图,回答下面小题。
4.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 A
2019年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
(新课标)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十个专题附答案)二轮专题一等值线和图表信息的判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8.(1)B地降水量多于A地A地位于大陆东岸,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时间短,主要受来自大陆内部的干燥气流(冬季风)的影响;沿岸寒流经过。
B地位于北美西海岸,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地形为高大山地和高原,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明显;沿岸有暖流经过。
(2)C地受季风环流控制,且四面环海,降水丰富,集中夏秋季节;D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顺北太平洋暖流航行,速度较快;基本沿通过地球球心的大圆的劣弧,航程较短。
(4)①地为寒、暖流交汇区,给鱼类带来了丰富多样的饵料。
②地为上升流海区,海水上泛,饵料比较丰富。
二轮专题二自然地理主要原理——基础检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共5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1213BDDD C A B B 答案C CA B C14 23 18 24 19 题号22 15 20 16 25 17 21ACDACBBBACCB答案二、综合题(4小题,共50分)26.(10分)(1)a:105°W(2分)b:165°E(2分)(2)(23°26′S,120°E)(2分)(3)旱季(2分)(4)南回归线及其以南(2分)(2)B(2分)27.(10分)(1)B(2分)(3)③(2分);与①④相比,③位于港湾内部,风平浪静,有利于船舶停靠;(2分)与②相比,等深1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线密集,港阔水深,有利于大型船舶进出。
(2分)28.(12分)(1)甲图为德干高原,乙图为巴西高原。
(2分)(2)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发展;降水季节分配不均,春旱严重,不利于农作物生长(4分)(3)水能河流水量丰富地处高原边缘,地势落差大(3分)(4)铁矿石马六甲海峡巴拿马运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微专题六 地形对其它地理要素的影响
Z 知能整合hinengzhenghe
K 考题调研aotidiaoyan
(2018·海南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主要交通线和城镇的分布。
从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概括甲乙两地间主要交通线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原因。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交通线)基本上沿山麓等高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分布。
原因:南部为山地,北部为河流。
沿山麓等高线修建交通线,工程量较小;(沿河谷平原与山地的过渡地带,)既避洪水,又少地质灾害威胁。
【解析】 本题以某区域的交通和城镇分布图为背景,要求考生从地图中获取关键信息,结合地形对交通线路和聚落的影响等地理知识概括、分析地理问题,考查考生的地理问题诊断能力。
设问点落脚放在“地表形态影响的角度”,考生需重点关注地图中的等高线、河流、城镇等能够说明地形特征的信息。
G 归纳拓展uinatuozhan
地形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影响
1.地形对气候影响
地形不仅影响宏观气候,也影响局部小气候。
地形对宏观气候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
(1)形成独特的高山高原气候区,如青藏高原、天山山脉由于海拔高,形成了独特的高
山高原气候区。
(2)导致非地带性气候区形成的原因之一,如位于赤道地区的东非高原本应该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但是由于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气流对流运动减弱;从而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本应该是热带草原气候,但是由于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加上沿海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最终形成了热带雨林气候。
(3)雨影效应,如南美洲地处安第斯山脉背风坡的巴塔哥尼亚高原干旱环境的形成。
(4)影响大气环流,如北美西部南北向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深入;北美中央大平原贯穿南北利于冷空气南下和暖空气北上,而中国东西向的阴山、秦岭、南岭等对冬季风的阻挡明显。
(5)在干旱地区山地易形成“雨极”,如我国祁连山、天山降水多于周围地区,是西北地区的“雨极”。
地形对局部小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影响局部气温。
海拔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山体的坡向影响气温,一般而言,同一海拔,山体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同一海拔,迎风坡气温低于背风坡(焚风效应)。
河谷地形影响气温,一般而言,河谷地形水汽较多且不利于散热,气温高于同纬度其它地区气温。
②影响局部降水(地形雨)。
就同一山体而言,从山麓到山顶,降水先增加后递减,降水最多的地方在山腰;山体的迎风坡降水远远大于背风坡。
地形雨的形成对山体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一般要求相对高度高于500米;就同一地区不同山体而言,海拔高的山体降水量较多。
③影响风速。
山脉与风向大致垂直,可降低风速;山脉与风向平行,对风速削弱作用较弱;山脉隘口可增加风速(狭管效应)。
2.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气候是河流之父,地形是河流之母”,地形对河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地形影响河流流向,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向东流。
(2)地形影响河流的流域面积和水系形状,如秦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南岭是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分界线;盆地多为向心状水系,平原多树枝状水系(羽毛状水系)。
(3)地形影响河流的流速,一般而言,山区河流流速较快,平原区河流流速较慢。
(4)地形影响河流的航运条件,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地形河流航运条件较好,山地、丘陵河流航运条件较差。
(5)地形影响河流的水能状况,一般而言,平原、盆地内部水能较贫乏,山地、丘陵、盆地、高原边缘处水能较丰富。
3.地形对植被、土壤、地质灾害的影响
山地的坡向影响植被分布,阳坡一般为喜阳植被,如马尾松;阴坡一般为喜阴植被,如冷杉。
山地海拔也影响植被分布,如珠穆朗玛峰南坡从山麓到山顶植被由常绿阔叶林→落叶
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草甸草原→荒漠。
在植被一定的情况下,山地、丘陵等地形区水土流失较严重,土壤肥力会逐渐下降;平原区泥沙会逐渐沉积,有利于土壤肥力的保持;滑坡、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与地形关系密切。
山地,丘陵多滑坡、泥石流,陡崖、块状山,坡度较大的山地多塌方。
4.地形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1)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
在气候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平原区适合发展种植业,丘陵、山地因坡度大小和海拔高低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坡度小于25°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25°发展林业或养殖业;从山麓到山顶可依次发展种植业→果园→毛竹(或经济林)→薪柴林→原始林(或次生林)。
(2)地形影响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平原区机械化水平就较高,山区机械化水平较低。
5.地形对交通运输等工程建设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线的走向与形状,丘陵山地交通运输线一般分布在地势相对和缓的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形态上一般呈“之”字形,平原地区交通运输线呈网状分布。
(2)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山区交通运输方式多以公路为主,而后才是铁路。
(3)影响交通运输建设成本。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交通运输建设成本低于山区。
(4)影响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山区交通网密度小,平原区密度大。
(5)位于大地形单元交界处易形成交通要道,如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交通联系几乎都要经过河西走廊,大型山脉的垭口也易形成交通要道,如中尼公路、中巴公路就经过多个垭口。
6.地形对人口,聚落的影响
地形影响人口的分布,一般而言,海拔越高,人口数量越少,密度越小,热带地区人口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平原、盆地、丘陵的人口密度较大,山区、高原的人口密度较小。
地形影响聚落形态,平原地区多为群居式,聚落规模较大,呈带状(河流较多的平原区)和多边形(河流较少的平原区);山区聚落多为散居式,聚落规模较小,多分布于河流阶地、洪(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河谷。
地形影响聚落分布,平原区是聚落分布的理想场所,聚落较多;山区聚落较少,多分布于地势较低的河谷。
X 新题再练intizailian
(2018·福建泉州泉港一中检测)祁连山冰川融水哺育着河西走廊,冰川变化对于甘肃、青海乃至全国都意义重大。
祁连山冰川发育在海拔4000~5800m ,近几十年来总体上处于退缩状态。
下图为1956~2010年祁连山各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祁连山各水系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 A )
A.疏勒河水系B.黑河水系
C.巴音郭勒河水系D.大通河水系
(2)冰川中值高度是把冰川面积二等分的等高线高程,祁连山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 C )
A.山体海拔逐渐降低B.山地坡度逐渐增大
C.降水量逐渐减少D.气温逐渐升高
(3)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 D )
A.地表径流持续增加B.地下水不断减少
C.降水量明显增多D.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根据图例分析,冰川退缩面积大,退缩速度小,说明区域冰川覆盖面积广,冰川资源丰富。
冰川中值高度的变化,主要受降水量多少的影响。
冰川退缩,融水量先增大,后减小,导致区域农业结构变化。
(1)读图,根据图例,祁连山各水系中,冰川退缩面积最大的是疏勒河水系,但其退缩速率却很小,说明其冰川覆盖面积广,所以冰川资源最丰富的是疏勒河水系,A对。
黑河水系、巴音郭勒河水系、大通河水系退缩面积小,退缩速率较大,说明其覆盖面积小,B、C、D错。
(2) 祁连山是西北-东南走向,东北坡是迎风坡,降水较多。
西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
山脉的冰川中值高度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升高,主要原因是降水量逐渐减少,C对。
山体海拔、山地坡度、气温逐渐升高等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3) 祁连山冰川退缩,对河西走廊地区的影响是地表径流先增加,后减少,A错。
径流减少,导致农业结构发生变化,D对。
气候无明显变化,降水量不会明显增多,C错。
地下水先增加,后减少,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