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实践报告书

合集下载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大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以我国某高校马原课程为例,对马原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马原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马原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理论素养。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原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3)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掌握理论体系。

(2)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问题。

(3)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热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思辨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马原教学实践效果分析1. 学生理论素养提高通过马原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理论素养得到了提高。

2. 分析问题能力增强在马原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使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

3. 思想政治素质提升马原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密切相关,通过学习,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了“四个自信”,为成长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马原教学实践中的不足及改进措施1. 不足(1)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不足。

(2)教学方法单一,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实践教学环节不够丰富,未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2. 改进措施(1)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融入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马原实践总结报告(2篇)

马原实践总结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理论体系,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我参加了本次马原实践活动,通过实践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现将实践总结如下。

二、实践过程1.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在实践过程中,我认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通过学习,我对物质与意识、实践与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等基本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2. 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革命历史,我参观了当地的红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我深刻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进一步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

3.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我积极参与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

通过这些活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4. 开展社会实践调研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应用于实际,我开展了社会实践调研。

通过调研,我对我国当前社会热点问题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建议。

三、实践收获1. 提高理论素养通过本次实践,我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

这为我今后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实践奠定了基础。

2. 增强党性修养在实践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党的宗旨和党的优良传统,增强了党性修养。

这使我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3. 增强社会责任感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实践调研,我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始终把为人民服务放在首位,为实现社会和谐与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4. 提升实践能力在实践活动中,我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等能力。

这些能力的提升为我今后更好地投身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问题1. 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在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理论学习方面还存在不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某些原理理解不够透彻。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篇)

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我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马原,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我参加了此次马原社会实践,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等方式,对马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提高全民理论素养,我校开展了马原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我希望能够将马原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为今后更好地投身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1. 实地调研在实践过程中,我选择了我国一个典型的农村地区进行实地调研。

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农村发展现状,我发现马原在我国农村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土地改革:我国农村实行土地改革,使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合作医疗: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3)农村养老保险: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了养老保障,减轻了农民的后顾之忧。

2. 参观学习为了更好地理解马原,我还参观了我国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基地。

通过参观学习,我对马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艰辛历程,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

(2)参观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展览:通过参观展览,我了解了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为今后更好地运用马原提供了理论指导。

四、实践成果1. 提高理论素养通过此次实践,我对马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把马原作为指导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 增强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马原理论分析实际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马原实践教学成果报告书(3篇)

马原实践教学成果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核心内容,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总结马原实践教学成果,分析实践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为今后马原实践教学提供参考。

二、实践背景与目标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其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校开展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实践背景:1. 响应国家教育改革号召,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 提高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满足大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实践目标:1. 使大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2. 培养大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和社会责任感。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一)实践内容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学习:通过课堂教学,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研读:组织大学生研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大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志愿服务等。

4. 小组讨论与辩论:围绕热点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提高大学生的思辨能力。

5. 撰写实践报告:要求大学生结合实践内容撰写实践报告。

(二)实践方法1. 课堂教学: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

2. 阅读自学:引导学生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提高自学能力。

3. 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讨论和辩论,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指导与评价:对大学生的实践过程和成果进行指导与评价,促进其全面发展。

四、实践成果(一)理论素养提高通过马原实践教学,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更加深入,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实践教学报告关于马原(3篇)

实践教学报告关于马原(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一门具有深刻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的课程。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理论,我参加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以下是我对马原实践教学的学习与体验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教学背景马原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实践教学作为马原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实践教学内容1. 实践教学形式本次马原实践教学采用了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形式,使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理论。

2. 实践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方法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帝国主义理论等。

(3)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等。

四、实践教学过程1. 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详细讲解了马原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进行分析。

通过教师讲解,我对马原的基本理论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环节,教师选取了与马原理论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矛盾和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我对马原理论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3. 小组讨论在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同学们分为若干小组,每组选取一个与马原理论相关的主题进行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我学会了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4. 实地考察在实地考察环节,我们参观了当地的红色教育基地,了解了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

通过实地考察,我对马原理论在我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五、实践教学体会1. 提高了理论素养通过马原实践教学,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自己的理论素养。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2篇)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2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本报告将对马原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马原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学习。

通过课堂讲授、专题研讨、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

2. 社会实践为了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刻的认识,实践教学还安排了社会实践活动。

主要包括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参与志愿服务、开展社会调研等。

3. 创新实践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创新实践活动。

如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开展课题研究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实践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1)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专题研讨:组织学生围绕某一理论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读书会:推荐经典著作,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阅读习惯。

2. 社会实践阶段(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2)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社会调研: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热点问题,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3. 创新实践阶段(1)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锻炼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2)课题研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水平。

四、实践教学成果1. 提高理论素养通过马原实践教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理论素养得到显著提高。

2. 增强实践能力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创新精神创新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组织了一次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以下是本次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需求日益增长。

然而,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过于理论化,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我们决定开展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

2. 活动目的(1)提高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识和理解;(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与过程1. 活动内容本次马原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了解革命先烈的光辉事迹,传承红色基因;(2)开展社会调查:引导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热点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3)举办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4)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要求学生结合实践活动,撰写社会实践报告,总结经验教训。

2. 活动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活动方案,确定活动时间、地点、内容等;(2)组织实施:按照活动方案,有序开展各项活动;(3)总结评估:对活动进行总结评估,收集学生反馈意见,为今后开展类似活动提供借鉴。

四、活动成果与反思1. 活动成果(1)学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2)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3)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得到增强;(4)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 活动反思(1)活动组织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需要加强宣传和引导;(2)活动内容较为单一,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拓展;(3)活动时间安排较为紧张,需要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活动效果。

马原课内实践教学报告(3篇)

马原课内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本报告将围绕马原课内实践教学展开,总结实践经验,分析实践效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本次马原课内实践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经典著作,了解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

(2)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讨: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进行课堂讨论和案例分析。

(3)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等,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4)社会实践调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撰写调研报告。

2. 实践方法(1)课堂讲授:教师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理论素养。

(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等,增强实践体验。

(4)调研报告: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撰写调研报告,提高实践能力。

三、实践过程与成果1.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通过阅读经典著作,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当代的意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课堂上,学生积极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

2.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讨在课堂研讨中,学生围绕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基本理论,展开激烈讨论。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

3.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同时,社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加关注社会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4. 社会实践调研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调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在调研过程中,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提高理论素养。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本报告书将对我校马原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今后马原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教学实践概述1. 教学对象本学期马原课程的教学对象为我校2019级本科生,共计四个班级,共计150名学生。

2. 教学内容本学期马原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3)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3.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根据课程大纲,系统地讲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原理。

(2)讨论法:教师引导学生围绕课程内容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三、教学实践总结1. 教学效果(1)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提高:通过本学期的马原课程学习,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了提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学生思想觉悟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生实践能力增强:通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2. 教学经验(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

(2)加强师生互动: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有所收获。

(4)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尝试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方面(1)课程内容较为枯燥,需要进一步丰富教学案例,增强学生的兴趣。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马原实践教学报告书(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原的基本原理,我们开展了马原实践教学活动。

本次报告将对我参加的马原实践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以期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内容1. 理论学习本次实践教学主要包括马原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内容。

通过阅读教材、参加课堂讨论和专题讲座,我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 实践活动为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包括:(1)参观革命纪念地:我们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了解了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伟大实践。

(2)社会调查:我们分组进行社会调查,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状况,探讨马原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志愿服务:我们参加了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帮助,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实践教学过程1. 理论学习阶段在理论学习阶段,我们重点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等内容。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同学的讨论,我们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系统的认识。

2. 实践活动阶段在实践活动阶段,我们按照计划有序地进行。

在参观革命纪念地时,我们认真聆听讲解,仔细观看实物,深刻体会到了革命先烈们的伟大精神。

在社会调查中,我们深入基层,与群众交流,了解了他们的需求和期望。

在志愿服务中,我们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为他人提供帮助。

四、实践教学成果1. 理论水平提高通过本次实践教学,我对马原的基本原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理论水平得到了提高。

2. 实践能力增强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增强。

3. 思想认识升华通过实践活动,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思想认识得到了升华。

五、实践教学反思1. 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本次实践教学使我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途径。

马原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马原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等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培养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原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对于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将从实践教学的组织、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教学组织1. 实践教学目标本次马原实践教学旨在使学生:(1)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2)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道德观念;(4)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实践教学形式本次实践教学采取以下形式:(1)课堂讲授: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分析;(3)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4)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

三、实践教学实施1. 课堂讲授在课堂讲授环节,我们邀请了多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在讲座过程中,专家们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案例分析案例分析环节,我们选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如改革开放、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

在分析过程中,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通过案例分析,学生不仅巩固了理论知识,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实地考察实地考察环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了红色教育基地,如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延安革命圣地等。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了解了党的历史和革命精神,深刻体会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

马原觉悟社实践教学报告(3篇)

马原觉悟社实践教学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马原觉悟社实践教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本报告以马原觉悟社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成果及影响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

二、实践活动的背景和意义1. 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马原觉悟社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模式,为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2. 意义(1)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协调、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等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增强社会责任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1. 实践活动主题本次马原觉悟社实践教学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 实践活动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了解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传承红色基因。

(2)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境保护、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举办主题讲座:邀请专家学者开展主题讲座,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3. 实践活动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确定实践主题,制定活动方案,选拔实践团队,联系实践基地。

(2)实践活动开展:组织学生参观、开展志愿服务、参加讲座等。

(3)实践活动总结:对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撰写实践报告,分享实践心得。

四、实践活动的成果与影响1. 成果(1)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升。

马原课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马原课实践教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原课,即马克思主义原理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本报告旨在总结马原课实践教学的经验和收获,为今后教学提供借鉴。

二、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法1. 实践教学内容的选取(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贯穿于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理解。

(2)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注重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根据课程内容,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活动,如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

2. 实践教学方法(1)实地调研。

组织学生深入基层,了解社会现状,收集第一手资料,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小组讨论。

分组进行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激发创新思维。

(4)课程论文。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理论,撰写课程论文,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

三、实践教学成果1. 学生理论素养提高。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政治觉悟和理论素养。

2. 学生实践能力增强。

在实地调研、案例分析等活动中,学生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3. 学生创新思维激发。

小组讨论、课程论文等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4. 教学效果显著。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提高了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四、实践教学经验与反思1.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指导,使学生更好地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应用于实践。

2. 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选取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具有时代特点的社会热点问题,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3. 注重实践教学与课程内容的衔接。

社会实践报告马原(2篇)

社会实践报告马原(2篇)

第1篇一、前言马原,即马克思主义原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

它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将马原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使得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马原课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2. 实践目的(1)通过社会实践,使学生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2)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实践能力;(3)激发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投身社会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三、实践内容与过程1. 实践内容(1)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深入基层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关爱弱势群体;(3)走进企业,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现状,感受改革开放成果;(4)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研,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撰写调研报告。

2. 实践过程(1)前期准备: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明确实践目标、内容、时间、地点等;(2)组织实施:按照实践方案,有序开展各项实践活动;(3)总结反思:实践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撰写实践报告。

四、实践成果与体会1. 实践成果(1)学生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了理论素养;(2)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实践能力;(3)激发了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4)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今后投身社会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2. 体会(1)马原课程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社会实践是检验马原课程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3)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马原的教学实践报告(3篇)

马原的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提高马原教学效果,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现将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二、教学实践内容(一)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包括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等。

3. 科学社会主义:包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道路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实践过程(一)课前准备1. 精心设计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内容和重点。

2. 搜集相关资料,丰富教学内容。

3. 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二)课堂教学1.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2. 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课后辅导1. 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如读书会、讲座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四、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得到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 学生的政治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提升,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课堂参与度明显提高。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2篇)

马原_教学实践报告书(2篇)

第1篇一、前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下简称“马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

本报告书旨在总结马原教学实践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改进和完善马原教学提供参考。

二、马原教学实践背景1. 课程性质:马原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基础课程。

2. 学生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需求日益增长,他们希望通过学习马原课程,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

3. 教育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不断深化,马原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调整和优化。

三、马原教学实践内容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

(2)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

2. 教学内容(1)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经济学:剩余价值理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

(3)科学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4)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等。

四、马原教学实践效果1. 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提高:通过马原课程的学习,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增强: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现实问题,提高了他们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3. 课堂氛围活跃:马原课程的教学方法多样,课堂氛围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五、马原教学实践不足1. 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篇)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2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作为一名大学生,积极参与了本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调研、访谈、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总结和反思。

二、实践背景与目的1. 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

然而,部分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为了使大学生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我们组织了这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社会实践活动。

2. 实践目的(1)通过实践活动,使大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2)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促进大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践内容与方法1. 实践内容(1)参观革命纪念地,了解革命历史,感受革命精神。

(2)走访基层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关注民生问题。

(3)开展社会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分析社会现象。

(4)组织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授课。

2. 实践方法(1)实地调研:通过参观革命纪念地、走访基层群众等形式,了解革命历史和民生问题。

(2)访谈:与专家学者、基层干部、普通群众等进行访谈,收集相关资料。

(3)案例分析: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案例分析,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4)团队协作:在实践活动中,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四、实践过程与成果1. 实践过程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按照既定的计划,有序开展各项工作。

以下为部分实践过程:(1)参观革命纪念地:我们参观了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等,了解了革命历史,感受了革命精神。

(2)走访基层群众:我们深入农村、社区等地,与基层群众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关注民生问题。

(3)开展社会调查:我们针对社会现象进行了调查,收集了相关资料,为后续分析提供了依据。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

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大学生马原社会实践报告范文6篇范文一:马原社会实践报告关于在校大学生兼职情况的调查报告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一个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都将或迟或早的推向市场。

在市场上进行“双向选择”,取消了系统分配的大学生,也毫不例外的要面对择业的选择。

而从事兼职工作是在校大学生了解社会、贴近现实的最好方式,兼职经历能让他们更多的发现社会需求,明确自身的不足,通过兼职能让他们将来更好地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

所以目前,越来越多的在校大学生在学习的空余时间加入到兼职的队伍中,大学生兼职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普遍的现象。

但兼职活动又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兼职活动是否面临挫折?为了了解这些问题,从中发现值得借鉴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为大学生兼职活动提出建议和看法,我们小组特进行了此项调查。

一、调查地点:长沙理工大学二、调查对象:长沙理工大学学生三、调查时间:20xx年10月23日——10月25日四、调查数据分析:(一)兼职的态度的对待根据调查,有38%的同学没有兼职经历,但超过50%的同学认为兼职很有必要,对兼职持赞同态度。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兼职现象已经日益普遍化。

(二)兼职工作的类型总的来看,大学生兼职的种类繁多,但绝大多数就是与自己专业只是无关的体力工作如发单,导购,话务员,服务员等,而从事于与自己的专业有关的职业的学生只占到31%。

这说明大学生对兼职的期望效果并没有预期那么好,同时造成了人才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三)家长对子女兼职的态度从问卷结果来看,69%的家长对大学生兼职持赞成态度,29%的家长持不过问态度,只有2%的家长持完全否定的态度。

由此可见多数家长同意大学生以兼职来积累社会经验,提升自我能力。

(四)兼职与学习的关系对于“兼职与上课时间相冲突时,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72%的大学生会选择放弃兼职,还有28%的同学则选择不一定,视情况而定。

而在兼职时间上,大部分兼职学生都在每周5小时以下。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3篇)

马原教学实践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马克思主义哲学,简称“马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为了更好地将马原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我们开展了一系列马原教学实践活动。

本报告将对这些实践活动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马原教学工作提供参考。

二、马原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1. 组织马原知识竞赛为了激发学生对马原学习的兴趣,我们组织了马原知识竞赛。

竞赛内容涵盖了马原的基本原理、重要观点以及现实中的应用。

通过竞赛,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了所学知识,提高了对马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开展马原主题讲座我们邀请专家学者开展马原主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深入的理论解读。

讲座内容涉及马原的历史发展、哲学体系、现实意义等方面,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马原理论,提高其理论素养。

3. 组织马原实践活动为了让学生将马原理论应用于实践,我们组织了一系列实践活动。

如: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社会调查、参与志愿服务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马原理论的力量,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创设马原学习小组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们鼓励学生组建马原学习小组。

小组成员共同学习、讨论,互相启发、共同进步。

学习小组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5. 开展马原课程教学改革针对马原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

一是优化课程内容,将马原理论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提高课程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二是改进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加强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马原理论。

三、马原教学实践活动的成效1. 提高了学生的理论素养通过马原教学实践活动,学生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对马原理论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运用马原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2. 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了马原理论,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

学生们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马原的社会实践报告

马原的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参加了马原的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以“走进社区,服务群众”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行动,深入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以下是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和体会。

二、实践背景马原社区位于我国某城市,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底蕴的社区。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马原社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居民,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社区工作人员积极探索社区服务新模式。

在此背景下,我们选择了马原社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地点。

三、实践内容1. 社区调研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通过查阅资料、访谈等方式对马原社区进行了初步了解。

调研内容包括社区基本情况、居民构成、社区服务设施、居民需求等方面。

通过调研,我们掌握了社区的基本情况,为后续活动提供了有力支持。

2. 社区志愿服务在社区调研的基础上,我们组织开展了多项志愿服务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1)环保宣传:组织志愿者在社区内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2)关爱老人:为社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关爱等服务,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

(3)关爱儿童:组织志愿者开展儿童教育、娱乐活动,关注儿童成长。

(4)法律援助:邀请律师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

3. 社区共建活动为了加强社区与居民的互动,我们组织开展了多项共建活动。

具体内容包括:(1)社区运动会:组织社区居民参加各类体育比赛,增进邻里感情。

(2)文艺演出:邀请社区居民参加文艺演出,展示社区风采。

(3)节日庆祝:在重要节日组织庆祝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四、实践成果1. 提高了自身实践能力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我学会了如何与社区居民沟通、交流,提高了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 深入了解社会通过社区调研和志愿服务,我对社区居民的生活状况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认识到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要关注民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原实践报告书篇一:马原社会实践报告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实践题目:江西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实证研究实践时间:5月2日——5月7日实践地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专业班级(组): 10英语二班第二组指导教师: 王伟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小组成员名单及分工情况职务姓名学号分工组长郭安 2010103071 组织策划、报告撰写、PPT整理组员周游2010101321 采访调查组员范晓晓2010103027拍照及数据统计组员周星星2010103035 采访调查组员吴婷婷2010103080 PPT演讲及拍照组员王晓芳2010103085 采访调查组员黄丽君2010103089 采访调查组员程敬斌2010103091PPT设计、数据编辑组员赖良 2010103097问卷设计、材料分析组员付莹 2010103104 采访调查组员欧阳圆圆 2010103107采访调查及数据统计组员李双女2010103108采访调查及数据统计组员邓双婕2010103109 采访调查组员苏丝娟2010103112 拍照及采访调查此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全班分为三组。

作为10英语2班第二组,我们组分为三个小队分别对南昌工程学院、江西师大、外语外贸、进行采访调查,以上便是分工情况,我们组成员人人都有明确的任务,在短时间内以高效率完成任务,确保本次实践活动的顺利完成。

成员照片实践报告目录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二、本次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1、进行此次实践调查的目的及意义2、本次实践调查的过程3、调查结果以及数据统计三、调查问卷以及问题分析..........................四、实践总结.......................................1、问题总结2、实践心得一、了解生态文明含义,加强生态文明教育1、生态文明及生态文明的含义关于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教育,我们先来看看二者含义。

生态文明,是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

包括对天人关系的认知、人类行为的规范、社会经济体制、生产消费行为、有关天人关系的物态和心态产品、社会精神面貌等方面的体制合理性、决策科学性、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性、生活俭朴性、行为自觉性、公众参与性和系统和谐性。

它还包括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建设,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

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时期的我国来说,挑战是巨大的。

我国必须抓住历史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2、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意义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就是要使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这就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将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和重要目标。

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它要求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发展观。

当代大学生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中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通过生态文明教育,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献计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

3、如何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加强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任务,作为当代大学生必须从思想上逐步加强,从教育中认真培养,从实践中刻苦锻炼。

篇二:马原实践报告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报告书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课老师__________________普通民众“男女平等”观念的调查与思考[摘要] 男女平等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目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仍然广泛存在,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

针对这一情况,我利用寒假时间对武汉中南一路的舒家街社区的普通民众进行了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一次调研,深刻的了解到普通居民对于“男女平等”问题的看法及理解,发现还是超过半数的民众认为男性始终在各方面比女性要强,任然坚持重男轻女的思想。

针对这次调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全社会要大力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采取有效的措施实现男女平等,促进社会和谐。

[关键词] 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普通民众一,国家越来越重视男女平等,并将它纳入基本国策。

江泽民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系统性,完整性,创新性地论述了中国新时期的妇女观,将“男女平等”思想确定为基本国策,意味着“男女平等”问题已经上升为制度,政策,法律保护的层面以保证落实,为广大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参政议政,接受教育,实现婚姻自由等等,不断地创造良好的条件。

这也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我国对于性别意识的重视。

以胡锦涛为核心的领导决策主流,继承了毛泽东,江泽民的妇女解放思想,并结合现实的国情,丰富且超越了性别观念的发展,致力于促进性别平等和两性的和谐发展。

二,由调查问卷所得结果及分析。

然而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和真正实现还任重道远,男女平等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在本次的假期实践中,我通过访谈以及问卷两种方式在中南舒家街的两个社区一共随机抽取了100名普通民众,分两天完成本次实践调查。

并对于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的民众分别作了总结。

首先,大体上对于男女平等的观念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赞成“男女平等”的观念占了41%,而认为男性这社会生活中的地位稍微偏高的群众占了57%,还有2%的民众认为社会生活中女性比男性要重要些。

在年龄段大于50的群众中,几乎都不赞同男女平等这个观念。

而在50岁以下,尤其是所受文化程度高,都在本科以上的群众普遍认为男女本就是平等的。

对于性别分类,女性全部赞成“男女平等”这个观念,相较之下,男性群众并不这么认同。

而认为女性应当高于男性的两位民众则说明他们的观点:“在现代这个社会,和以往已经大不相同了,男性所扮演的角色已经他们能做到的事,女性都能一样完成,不一定比男性差。

但是,女生在社会中所处的角色很多,而且做事普遍比男性认真,就例如现在每年都会爆出新闻,虽然再中国,女性同胞比男性少很多,却本科人数连续好几年都是反超男性。

可见,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

”对于综上统计分析,年龄段超过50的群众普遍认为男性重于女性这一原因。

这大部分是因为,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三纲五常,贞操节烈的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同样也深植于妇女的心中同时也成为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规范要求。

对于他们老一辈的民众而言,旧意识,旧文化的影响,和来自女性自身认知的障碍和不正确的舆论导向的影响。

虽然性别观念发展进步,但这种进步仍然是宏观,笼统的政策法规层面上的。

还有就是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不高的群众不能接受“男女平等”这种观点。

由此,也可以发现文化程度对于实现“男女平等”这一观念的重要性。

通过访谈,大概了解到人们心中关于男女不平等主要表现在:就业方面男士有优势,女性却很被动;从政方面,大多数只有男性才能参政;受教育方面,相对而言,更多的家庭更愿意投资男孩接受更多的教育等等。

三,浅谈如何贯彻落实“男女平等”思想观念。

性别观念的进步发展是人类文明的体现,从男女平等的初步确立,到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丰富,再到性别平等的和谐发展,是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化,然而性别平等的真正实现还需要一个过程,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去实现。

建议宽松的社会环境,提升社会的性别意识,不仅从法律,政策,制度层面构建男女平等的运行机制,更重要的是要在全社会消除社会性别意识的偏差,消除男女观念歧视,实现男女平等社会化,实现社会良性运行和谐发展。

第一,消除就业歧视,实现就业公平。

政府要严格督促有关用人单位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消除就业中的歧视,应该明确除非特殊行业,不准在用人要求中限制女性的录用;在就业机会与报酬方面,应该做到男女一视同仁;要取消男女不同龄退休的规定,除非特殊行业,男女一律同龄退休。

第二,大力培养选拔女干部,切实提高妇女参政比例。

要破除陈旧的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大力培养,大胆选拔女干部,使妇女参政比例尽快达到联合国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通过的《北京宣言》要求的水平。

第三,有效治理男女性别比例失调。

要采取坚决和有效的措施,严格禁止非法医学鉴别胎儿性别;要有步骤地放开计划生育二胎政策,促使男女性别比逐步恢复正常水平;要加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尤其要加快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解除广大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

第四,大力建设和弘扬先进的性别文化。

性别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对性别行为与性别关系的价值观念,制度规范和行为习惯的总和。

先进的性别文化把追求男女平等与社会公平相结合,通过人类对性别行为的理性选择,促进男女平等,和谐,尊重和互助实现人类幸福和社会公平。

我国长期以来没有对性别文化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男女平等成为基本国策的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大力加强性别文化的建设与弘扬。

第五,从女性自身来说,提高自身素质也非常重要。

女性要大胆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培养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取得经济上的独立,提高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实现人生价值。

第六,加强对女性的教育水平。

女性受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女性男女平等意识强弱,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男女平等”,我们必须提高女性素质,增强男女平等的意识。

四,实践问卷总结。

本次调查发现“男女平等”观念正在不断的渗入人心,普遍被年轻人所接受。

也许是所选地点是武汉这类型的大城市的缘故吧。

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对“男女平等”观念有了更为详尽而深刻的了解,体会到国家政策与现实生活中是否完全落实程度还是有一定的距离,并且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