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信用《现代货币银行学教程》(最新版)课后习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章信用
本章思考题
1.为什么说银行信用在现代信用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
答:银行信用是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给工商企业的信用。它是现代信用经济中的重要形式,是在商业信用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并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银行信用的特点
银行信用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从资本类型上看,银行信用中贷出的资本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不从属于产业资本循环中的商品资本阶段,而是从产业资本循环中独立出来的货币资本。正是有了这一特点,银行信用才能够克服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因为银行信用能聚集社会上的游资,如各种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和社会货币储蓄,从而超越了商业资本只限于产业内部的界限。此外,由于银行信用是以货币资本提供的,可以不受商品流转单方向性的限制,从而克服了商业信用在方向上的局限性。
第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它是以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为中介,以货币形式对社会提供的信用。通过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聚集社会各工商企业以及国家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并贷给工商企业,因而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第三,银行信用与产业资本的变动是不一致的。由于银行信用贷出的资本是独立于产业资本循环的货币资本,其来源除了工商企业外还有社会其他方面,因此银行信用的动态同产业资本的动态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
(2)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扩大了信用的范围、数量。近几十年以来,银行信用不断发展,借贷资本逐渐集中在大银行手中,后者又为大垄断组织服务,促进了银行资本与产业资本的结合。
2.马克思如何揭示利息的本质?
答:马克思指出,利息并非产生于货币的自行增值,而是产生于货币作为资本的使用。资本所有权与使用权的分离使借贷资本成为资本商品是利息产生的经济基础。职能资本家从货币资本家手中借人货币,占有了它的使用权,将其投入生产,并使其价值得到了增值,即得到了利润。利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企业主收人,是资本使用权的报酬;另一部分是利息,是资本所有权的报酬。以上马克思关于利息本质的看法可以概括为:
(1)利息以货币转化为货币资本为前提。
(2)利息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3)利息是职能资本家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那一部分剩余价值,体现的是资本家全体共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
3.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表现在什么地方?
答:在现代经济中,利率的杠杆作用体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
(1)从宏观角度来看,利率的经济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积累资金。利息是使用资金的报酬,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投入生产,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②调整信贷规模。当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上升时,有利于缩小信贷规模;反之,当贷款利率、贴现利率下降时,有利于扩大信贷规模。
③调节国民经济结构。通过利率的高低差别与升降,可以直接影响资金的流向,从而有目的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国民经济结构更加合理。
④合理分配资源。利息作为使用资金的成本,可以通过成本效应使资源在经济各部门间得到合理配置。一定的利率水平,总是促使资源向使用效率高的部门流动,从而改善了资源配置。
⑤抑制通货膨胀。通过提高贷款利率,可以收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使社会需求趋于稳定,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⑥平衡国际收支。当国际收支发生严重逆差时,可以调高本国的利率水平,从而减少资金外流,吸引资金内流,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2)从微观的角度看,利率的杠杆功能主要表现在:
①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利息是企业使用资金的成本,是利润的抵减因素,为了自身利益,企业必须加强经营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减少利息的支出。
②影响家庭和个人的金融资产投资。各种金融资产的收益与利率密切相关,通过调整利率,可以影响人们选择不同的金融资产。
③作为租金的计算基础。现实生活中,租金的度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通常是参照利率来确定的。
4.各种利率决定理论的优缺点及比较。
答:(1)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
古典学派认为,一个自由竞争的经济在它自身内部包含着达到和维持充分就业的强大力量,这些力量会防止经济背离充分就业。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储蓄与投资的真实数量都是利率的函数。投资函数和储蓄函数共同决定了一个均衡的利率。
古典学派认为,投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需求,而储蓄代表的是对资本的供给,而利率就是资本的价格;因此当资本的供求达到均衡时,也就决定了资本的均衡价格,也就是均衡的利率水平。由于储蓄和投资都是由实物层面上的因素决定的,因此利息所得完全是由技术水平、劳动供给、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真实因素决定的,而不受货币因素的影响,货币就像覆盖在实物经济上的一层面纱,与利率的决定全然无关。因此古典学派的储蓄投资理论也被称为“真实的利率理论”。
(2)凯恩斯学派的流动性偏好理论
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们在利率决定问题上的观点与古典学派的正好相反。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是一种货币理论,认为利率不是由储蓄和投资的相互作用决定的,而是由货币量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凯恩斯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纠正了古典学派忽视货币因素的偏颇.然而它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将储蓄与投资等实际因素完全不予考虑,这显然也是不合适的。
(3)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可贷资金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剑桥学派的罗伯逊和瑞典学派的俄林。该理论作为新古典学派的利率决定理论,一方面肯定了古典学派考虑储蓄和投资对于利率的决定作用,但指出了完全忽视货币因素是不当的;另一方面指出凯恩斯学派完全否定实质性因素(如资本生产率等)是不对的,但肯定了其关于货币因素对利率的影响作用的论述。所以说,可贷资金理论在利率决定问题上同时考虑了货币因素和实质因素。
可贷资金利率理论的最大缺陷是,在利率决定的过程中,虽然它考虑到了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但是忽略了两个市场各自的均衡.当可贷资金市场实现均衡时,并不能保证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由此可见,新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尽管克服了古典学派和凯恩斯学派的缺点,但是还是不能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该理论仍是不完善的。
(4)利率决定的宏观模型——IS—LM模型
IS—LM模型克服了古典学派利率理论只考虑商品市场均衡的缺陷,又克服了凯恩斯学派利率理论只考虑货币市场均衡的缺陷,同时还克服了新古典学派利率理论不能同时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各自均衡的缺陷;它尝试从一般均衡的角度进行分析,结合多种利率决定理论,在兼顾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考虑了它们的各自均衡。虽然IS—LM曲线本身在解释利率形成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不少弱点,模型的说服力也有待加强,但不可否认,它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