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视力康复--特殊儿童讲课教案
特殊儿童康复学讲义PPT学习教案
第二节 康复对象
五、特殊儿童康复的目的
1. 促进运动和感知功能的发展。 2. 训练掌握日常生活技能,提
高生活自理能力。 3. 改善和发展对生活和环境的
适应和控制能力,为入学创 造生理和心理的基本条件。 4. 培养正确平衡的心理素质 5. 组织和指第导18页参/共36加页 社交活动。 6. 培训家长。
第27页/共36页
第一节 特殊儿童医学康复
3.对有严重残疾,以致造成社 会生活能力障碍者,除进行康 复治疗外,更重要的是在社会 层次上调整和改变其生活,学 习和工作条件,以利于残疾人 重返社会。
第28页/共36页
第一节 特殊儿童医学康复
二、特殊儿童医学康复评定 (一)概述 1. 康复评定的定义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assessment)是指对伤、 病、残者功能障碍的原因、部位、性质、程度 和预后进行客观的定性和/或定量的描述与分 析,并依此制定相应的康复目标和治疗方案的 全过程。 应在康复治疗前、中、后期,对病人进行与康 复治疗相关的功能评定。
第2页/共36页
第一节
从活动的行动举措上看:由民间的善举——
政府残疾人福利政策、制度的制定实施— —国家的保障残疾人权利的法律制度的建 立——国际残疾人运动共同纲领、准则的 制定实施。
这样的趋势,是在经济发展基础之上形成的。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是:自然经济形 态——社会化大生产形态——现代化工业 经济形态。残疾人运动的发展适应了这一 发展变化。
第35页/共36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36页/共36页
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第33页/共36页
对判定康复治疗效果提供客观
第一节 特殊儿童医学康复
儿童低视力PPT教案
1岁
0.1
1个月 手动
2岁
0.5 2-3个月 能注视,追随活动物体
3岁
0.6 4-5个月 试图手抓物体
4岁
0.8 6-8个月 能追随活动注视点,能看
5岁
1.0
到眼前8mm直径白色圆盘
2. 视功能发育异常的特点
1. 无眼球 2. 独眼 3. 小眼球
5. 眼白化症
10.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 变性
6.
7.
我国有视力残疾的儿童约1233万,他们中79.09%已经在普 通学校或特殊教育学校(盲校)接收义务教育。
以WTO为主导的组织于1999年共同发起了“视觉2020—享 有看见权利”(vision 2020, the right to sight)的全球性行 动。
其目标是2020年在全世界根除5种可避免盲。 我国政府在曾在“视觉2020”宣言上签字,并作出庄严承
诺。 五种可避免盲:白内障、河盲、沙眼、儿童盲、屈光不正
/低视力。
第二节 儿童低视力流行病学
一 我国儿童低视力情况
福州一所盲校2011年1月调查在校盲生97人,主要致残病因依 次是先天性白内障45.03%、视神经萎缩16.11%、视网膜色素 变性12.39%、角膜变性9.56%、白化病5.12%。
2. 用视力表查视力
3. 近视力表的应用
(三)屈光检查 1. 儿童低视力与屈光不正 WHO提出了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屈光不正这一概念。 儿童:双眼视力<0.5属于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屈光不正,应
予以矫正。 成年人:重要的或有意义的屈光不正可分为3级
{ 高度优先:双眼视力<0.3 中度优先:双眼视力<0.5 低度优先:双眼视力<0.6-0.8
2. 屈光检查的特点
特殊教育课件 康复训练教案
特殊教育课件康复训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为特殊教育学生提供康复训练,帮助他们提高生活技能和社交能力,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1.2 适用对象本教案适用于特殊教育学校或班级的学生,特别是需要康复训练的学生。
1.3 教学环境需要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配备必要的康复训练设备和辅助工具。
1.4 教学时间每个章节的教学时间为45分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第二章:评估学生需求2.1 目的了解学生的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2.2 方法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与学生、家长和教师沟通,评估学生的康复需求。
2.3 评估内容学生的身体能力、社交技能、生活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估。
2.4 制定康复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设定明确的目标和阶段性成果。
第三章:基本康复训练3.1 目的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为后续康复训练打下基础。
3.2 训练内容3.2.1 肌肉力量训练:通过伸展、举重等运动,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
3.2.2 平衡能力训练:通过平衡木、瑜伽等运动,提高学生的平衡能力。
3.2.3 协调能力训练:通过跳绳、踢毽子等运动,提高学生的协调能力。
3.3 教学方法示范、指导、协助学生完成训练任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3.4 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安全,根据学生的能力调整训练难度。
第四章:社交技能训练4.1 目的提高学生的社交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4.2 训练内容4.2.1 眼神交流:教导学生如何进行眼神交流,表达关注和尊重。
4.2.2 面部表情:教导学生如何运用面部表情表达情绪和感受。
4.2.3 语言表达:教导学生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4.3 教学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互动活动,提供学生实践和锻炼的机会。
4.4 注意事项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反应,给予积极的指导和鼓励,避免批评和压力。
第五章:生活技能训练5.1 目的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独立生活的能力。
低视力儿童课程设计
低视力儿童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的视觉认知概念,如光影、形状、颜色等;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所学课本中低视力辅助工具的使用方法和适用场景;3. 学生能够回忆并陈述课程中涉及的简单科普知识,如眼睛结构和视觉形成过程。
技能目标:4.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辅助工具进行基本的阅读和书写活动;5. 学生通过实践练习,掌握基本的视觉搜索和辨别技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6. 学生能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使用辅助工具的经验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7. 学生能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对自身视觉功能的认识和信心;8. 学生培养同理心,理解和尊重视力正常与低视力同伴的差异;9.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科学知识和现代辅助技术的兴趣,激发继续探索的热情。
课程性质:本课程针对低视力儿童设计,以实用性为主,结合科普知识和生活技能,帮助学生提升视觉功能及生活品质。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的低视力特点,课程内容注重实际操作和体验,减少对纯视觉信息的依赖,注重听觉、触觉等其他感官的运用。
教学要求:教学中应注重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同时,课程目标和成果应具体明确,方便进行教学效果评估和调整。
二、教学内容1. 视觉认知基础:介绍光影、形状、颜色等基本视觉概念,结合课本第二章内容,通过实物观察和触摸体验,帮助学生建立直观认识。
2. 辅助工具使用:讲解低视力辅助工具的种类、原理及使用方法,以课本第四章为例,让学生亲手操作并体会其在阅读、书写等方面的帮助。
3. 眼睛结构与视觉形成:概述眼睛的结构和功能,结合课本第三章内容,通过科普故事和模型展示,让学生了解视觉形成过程。
4. 阅读与书写技巧:教授使用辅助工具进行阅读和书写的方法,参照课本第五章节,设计实际操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书写能力。
5. 视觉搜索与辨别:训练学生通过辅助工具进行视觉搜索和辨别,结合课本第六章内容,设计互动游戏和小组竞赛,提升生活自理技能。
小学视觉障碍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小学视觉障碍儿童送教上门教案
1. 前言
本教案适用于小学视觉障碍儿童,旨在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的语文和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为了让这些孩子能够接受更好的教育,我们选择了送教上门的方式进行教学。
2. 教学目标
本教案的教学目标如下:
- 帮助视觉障碍儿童掌握基础的语文和数学知识;
- 培养视觉障碍儿童的自理能力;
- 提高视觉障碍儿童的研究兴趣和信心;
- 培养视觉障碍儿童的社交能力。
3. 教学内容与方法
3.1 语文教学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字母、音标:通过手触感受字母和音标形状,培养语音意识;
2. 研究拼音:利用有声读物、电子词典等工具,辅助孩子研究拼音;
3. 朗读课文:第一遍由老师读,第二遍由学生跟读;
4. 复述和接龙:通过复述和接龙的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3.2 数学教学内容与方法
1. 数字认知:教授数字,并利用各种实物(如木块、计数球等)辅助教学;
2. 算术基础:教授加减法、乘除法等基础内容,并辅以各种实
例进行练;
3. 几何图形:教授各种几何图形的名称、特征及分类,并拓展
相关知识。
3.3 教学方法
1. 一对一授课: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 创设多种情境:利用教具和实际生活中的情境,帮助学生掌
握知识;
3. 鼓励互助研究: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相互帮助,培养合
作精神。
4. 教学评价
1. 研究成果检测:对每个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估;
2. 记录学习过程:详细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之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低视力和盲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电子讲义.
随班就读教学低视力和盲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一、低视力儿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与教学法(一)低视力儿童在随班就读中的特殊教育需要低视力儿童的学习方式与明眼儿童大致相同,都更多地用视觉感知事物,并辅以听觉和触觉,但根据不同的眼病,有不同的需要。
低视力儿童的学习需要尽量看到、看清、看懂。
1.教学设施的特殊需要(1)助视器的选配(详见本专题中“低视力儿童随班就读教学法”中的相关内容)。
(2)教材、学习资料及试卷的制作。
根据低视力儿童的需要,放大尺寸,增加对比度、选择合适的颜色复印制作大字课本、学习资料、试卷。
另外,纸张不要太光滑,以免产生炫目。
(3)教具、学具的配备。
自制的教具、学具应适合低视力儿童的需要。
可对现成的教具、学具进行着色、放大字体等加工,以便满足低视力儿童的需要。
(4)校园内的各种标识要醒目。
校园内的标识要在醒目位置,且大小、颜色搭配方便低视生看到。
2.保护视力,提高用眼能力像其他儿童一样进行视力保护。
注意经常观察低视力儿童的表现,并定期作视力评估,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原因,与家长配合,采取措施,及时解决问题。
3.低视力儿童的识字识字是文化学习的前提,是阅读和书写的基础。
汉字量大,结构复杂,笔画繁多,对低视力儿童来说,难度较大。
对低视力儿童进行识字教学时,教师要以培养识字能力为中心,即培养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的能力,用构字规律分析记忆字形的能力,借助字典、上下文、生活实际理解字义能力。
对低视力儿童知识量的要求可略低于普通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允许用汉语拼音代替繁难的汉字,以弥补识字量的不足。
打好书写笔画、笔顺、独体字的基本功,利用构字规律帮助儿童掌握字形,突出字中易错的笔画或部分,培养精细辨别能力。
4.低视力儿童的写字对低视力儿童来说,写字比识字难,因为他们普遍存在手眼协调能力差、看不清老师的示范过程、分不清相近笔画间的微小差别、动作缓慢等问题。
制作大字卡片,有助于低视力儿童看清字的结构。
盲校康复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视觉感知与生活技能康复训练课时: 1课时授课对象:七年级盲童教学目标:1. 通过视觉感知训练,提高学生的视觉感知能力。
2. 培养学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重点:1. 视觉感知能力的训练。
2. 日常生活技能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视觉感知训练的有效性。
2. 学生日常生活技能的熟练程度。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宽敞明亮、安全舒适的教学环境。
2. 教学材料:视觉感知训练卡片、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工具(如餐具、衣物等)。
3. 教学辅助工具:计时器、录音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与学生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学生的近期生活和学习情况。
2.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视觉感知训练1. 训练内容:观察图片、识别颜色、形状等。
2. 训练方法:- 教师出示视觉感知训练卡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图片内容。
- 学生尝试用手指触摸图片,感受图片的形状和质感。
- 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日常生活技能训练1. 训练内容:独立进食、穿衣、整理个人物品等。
2. 训练方法:- 教师示范日常生活技能的完成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 学生跟随教师进行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 学生尝试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教师观察并给予评价。
四、总结与反馈1.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进步,指出不足之处。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
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尝试在家长的帮助下,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
2. 每日记录自己的练习情况,并在下次课程中向教师汇报。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
2.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本教案旨在通过视觉感知与生活技能康复训练,帮助盲童提高视觉感知能力,培养独立完成日常生活技能的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视力障碍儿童的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小明,男,10岁,是一名视力障碍儿童。
由于出生时患有先天性白内障,小明从小视力极差,只能看到微弱的光线。
尽管如此,小明性格开朗,热爱生活,对未来充满希望。
小明就读于某特殊教育学校,该校致力于为视力障碍儿童提供全面的教育服务。
二、教育目标1. 提高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2. 培养小明的社交能力,使其能够与他人正常交流,融入社会。
3. 增强小明的自信心,使其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勇敢地面对。
4. 提高小明的自理能力,使其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
5. 培养小明的兴趣爱好,使其在特殊教育环境下快乐成长。
三、教育方法1. 个别化教学针对小明的视力障碍,教师为其制定了个别化教学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小明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其能够充分吸收知识。
2. 多感官教学由于小明视力受限,教师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教学,如听觉、触觉、嗅觉等。
例如,在教授数学时,教师通过触摸教具、实物等方式,帮助小明理解数学概念。
3. 生活化教学教师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小明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例如,在教授日常生活技能时,教师指导小明如何正确地穿衣、吃饭、洗澡等。
4. 社会实践组织小明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公园等,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
5. 心理辅导针对小明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教师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育过程1.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教师采用图片、实物、触摸教具等多种方式,引导小明学习词汇、句子。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小明与他人交流,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2. 社交能力培养组织小明参加集体活动,如游戏、运动会等,使其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
同时,教师关注小明的人际关系,引导其正确处理与同学、老师的关系。
3. 自信心培养教师不断表扬小明的进步,使其在挫折面前保持积极的心态。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小明尝试新事物,提高其自信心。
关爱残疾儿童教学案视觉残疾儿童教学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教学案-视觉残疾儿童教学教案第一章:视觉残疾儿童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视觉残疾儿童的基本概念,理解他们与普通儿童之间的差异。
2. 培养学生关爱视觉残疾儿童的意识,提高他们的同理心。
3. 掌握与视觉残疾儿童沟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1. 视觉残疾儿童的概念及分类:盲童、低视力儿童等。
2. 视觉残疾儿童的生活现状:生活、学习、社交等方面面临的困难。
3. 视觉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敏感、自卑、依赖等。
4. 与视觉残疾儿童沟通的技巧:耐心、尊重、鼓励等。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观看有关视觉残疾儿童的纪录片,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
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与视觉残疾儿童相处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
3. 邀请专业社工进行讲座,介绍视觉残疾儿童的心理特点及沟通技巧。
4. 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与视觉残疾儿童沟通的场景,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觉残疾儿童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关爱视觉残疾儿童的意识及同理心。
3. 学生与视觉残疾儿童沟通的技巧。
第二章: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方法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掌握针对他们的教育方法。
2. 培养学生具备关爱视觉残疾儿童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教育水平。
3. 培养学生具备与视觉残疾儿童共同成长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特殊教育、早期干预、个性化教育等。
2. 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方法:感官补偿、特教资源、家庭教育等。
3. 视觉残疾儿童的成长心理:自信、独立、合作等。
三、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特殊教育学校,了解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环境及教学方法。
2. 邀请特教老师进行讲座,分享视觉残疾儿童教育的经验及心得。
4. 学生分组设计针对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活动,分享并讨论其可行性。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视觉残疾儿童教育需求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的针对视觉残疾儿童的教育方法。
3. 学生对视觉残疾儿童成长心理的认识。
小学生视力残疾康复训练教案
小学生视力残疾康复训练教案教案标题:小学生视力残疾康复训练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小学生视力残疾学生提高视觉功能和眼球协调能力。
2.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眼习惯和保护视力的意识。
3. 促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教学准备:1. 视力残疾学生的个体化视力康复训练计划。
2. 视力检查工具和设备,如眼罩、眼贴、放大镜等。
3. 视觉刺激材料,如视觉卡片、图表等。
4. 视觉训练游戏和活动,如眼球运动游戏、视觉追踪活动等。
5. 计时器或钟表。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向学生介绍今天的课程内容,即视力残疾康复训练。
2. 引发学生对视力康复的兴趣,可以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或故事。
训练活动:3. 进行视力检查,确定学生的视力情况,并记录下来。
4. 根据学生的个体化视力康复训练计划,选择适合的视觉训练活动进行。
5. 使用视觉刺激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眼球运动训练,如上下左右、圆圈运动等。
6. 进行视觉追踪活动,让学生追踪移动的物体或图案,以提高眼球协调能力。
7. 进行视觉刺激游戏,如找出不同、找出隐藏图案等,以提高学生的视觉注意力和观察能力。
8.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用眼习惯的培养,如正确使用电子产品、保持良好的用眼距离等。
总结和评价:9.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在视力康复训练中的进步和重要性。
10.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视力康复训练,提高自己的视力功能。
11. 对学生的参与和表现进行评价,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拓展活动:12. 提供一些视力保护的小贴士,让学生在课后分享给家人和同学。
13. 鼓励学生参与视力康复训练的俱乐部或社团活动,与其他视力残疾学生互相支持和交流。
教学反思:1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步骤和活动,确保教学效果。
15. 教师应与学生的家长和医疗机构保持密切联系,共同监督学生的视力康复训练进展。
以上是一个小学生视力残疾康复训练教案的基本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个性化的调整和改进。
关爱残疾儿童教学案-视觉残疾儿童教学教案
关爱残疾儿童教学案-视觉残疾儿童教学教案第一章:理解视觉残疾一、教学目标1. 了解视觉残疾的定义和类型。
2. 认识视觉残疾儿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 培养对视觉残疾儿童的同情心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视觉残疾的定义和类型:介绍什么是视觉残疾,包括盲目和低视力。
2. 视觉残疾儿童面临的困难:讲解视觉残疾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如阅读、写字、识别物体等。
3. 培养同情心和理解:通过分享视觉残疾儿童的故事,引导学生们体会到他们的不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理解。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视觉残疾的定义和类型,以及视觉残疾儿童面临的困难。
2. 分享法:教师分享视觉残疾儿童的故事,引导学生体验他们的生活。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回答出视觉残疾的定义和类型。
2. 学生能够理解视觉残疾儿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3. 学生表现出对视觉残疾儿童的同情心和理解。
五、作业1. 学生可以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他们学到的关于视觉残疾的知识。
2. 学生可以思考一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视觉残疾儿童。
第二章:尊重和包容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尊重和包容视觉残疾儿童的态度。
2. 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尊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尊重和包容:讲解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包括视觉残疾儿童。
2.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包容团队成员的不同。
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通过讲解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特的。
2. 小组活动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包容团队成员的不同。
四、教学评估1. 学生能够回答出尊重和包容的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表现出尊重和包容视觉残疾儿童的态度。
3. 学生在团队合作活动中能够积极参与,尊重和包容团队成员的不同。
五、作业1. 学生可以回家后向家人分享他们学到的关于尊重和包容的知识。
低视力康复特殊儿童课件
个性化教学培训
教师应了解如何根据学生的视力和其他个体差异进行个性化教学, 确保教学内容和方式符合学生的需求。
辅助教学技巧培训
教师可以学习使用各种辅助工具和手段,如放大设备、高对比度 教材、多媒体资源等,以提高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管理培训
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技巧,如维持课堂秩序、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
视觉辅助工具的使用
光学助视器
非光学助视器 电子助视器
心理辅导与社交技能培养
心理调适
社交技能
家庭与学校支持
03
教学方法与手段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01
02
操作性学习
案例分析
03 互动讨论
多样化教学手段(图文、音频、视频等)
图文并茂
音频辅助Biblioteka 视频教学个性化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
个体评估 定制教学目标 灵活调整进度
04
教学评估与调整
学生的学习进度跟踪
个性化记录 多维度评估 定期反馈
教学效果评估方法
标准化测试
01
观察评价
02
参与度分析
03
根据评估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01
个性化方案
02
辅助教学
03
强化训练
04
家校合作
05
教师培训与支持
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
视觉障碍知识培训
1
康复教育理论培训
2
专业技能培训
3
教学方法与技巧培 训
低力康复特殊儿童件
• 课件内容概述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教学评估与调整 • 教师培训与支持 • 家校合作与延伸服务
01
引言
低视力康复的定义与意义
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模板范文(2篇)
一、教案名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教案二、适用对象3-12岁残疾儿童三、教学目标1. 了解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 培养残疾儿童的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3. 提高残疾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4. 增强残疾儿童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四、教学内容1. 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2. 语言表达能力训练3. 社会交往能力训练4. 康复运动训练五、教学时间每周2次,每次60分钟六、教学工具1. 康复训练器材2. 教学课件3. 录音设备4. 教学辅助工具(如卡片、玩具等)七、教学步骤1. 播放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训练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独立穿衣、洗手、洗脸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
2. 教学内容:a. 穿衣训练:教师示范穿衣步骤,学生跟随练习。
b. 洗手、洗脸训练:教师示范洗手、洗脸的正确方法,学生跟随练习。
3. 教学方法:示范法、模仿法、游戏法。
三、语言表达能力训练1. 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 教学内容:a. 词汇训练:教授新的词汇,学生通过卡片或实物进行练习。
b. 句子训练:教授简单的句子结构,学生进行口头或书面练习。
3. 教学方法:示范法、模仿法、游戏法、角色扮演法。
四、社会交往能力训练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使其能够与同伴和谐相处。
2. 教学内容:a. 礼貌用语训练:教授礼貌用语,如“请”、“谢谢第2篇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残疾儿童康复训练2. 授课对象:XX岁,XX类型残疾儿童3. 授课教师:XX4. 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5. 授课地点:XX康复中心/XX教室二、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 让学生了解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
- 让学生掌握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康复训练方法解决残疾儿童实际问题的能力。
特殊儿童的家庭康复指导培训课件
特殊儿童包括障碍儿童和问题儿童 (二)问题儿童
1.学习障碍 2.自闭症 3.多动症 4.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
四、特殊儿童康复的特点
早期发现和治疗 尽可能全面康复——小儿康复应以某种异常纠正
为主,同时应促进语言、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全 面发展。医疗康复和教育康复结合,机构康复和 社区家庭康复结合,专业人员和家长参与 家庭康复是最重要的形式
家庭训练内容和项目
• 模仿能力 • 1. 动作模仿 :
(1)三步以上的动作模仿。 (2)能模仿精细的身体动作。 (3)节奏模仿。 (4)操作性模仿:橡皮泥模型及积木模型的制作。 (5)玩耍模仿:当别人在玩耍时,能在旁边模仿。
家庭训练内容和项目
2.语言模仿: (1)语调和语气的模仿训练。 (2)模仿说短句
ABA的步骤
1. 目标分解 2. 使用提示帮助 3. 强化 4. 反复练习
目标分解
例:洗手 打开水龙头----淋湿双手----拿肥皂----抹肥皂----把 肥皂放回原位----搓手(搓手心----交叉搓手背)---用水冲洗双手----清洗手心、手背----关水龙头---把手擦干。
使用提示帮助
ABA强调任何一种行为变化都和它自身的结果有关联。 强化的目的是让儿童更愿意配合,更喜欢训练。
1、对特殊儿童训练时,开始应使用初级强化物,它包括饮料 等,在使用初级强化方式时,也要使用表扬等;逐渐可以引 导儿童接受次级强化手段——如表扬、赞赏、拥抱、食物等; 教儿童较难的技能项目时,就要使用最好的强化物(儿童最 想要的)。
家庭训练内容和项目
精细动作
1、执笔书写: 〈1〉用铅笔和蜡笔绘画简单图画; 〈2〉能画出一个简单的人形,有关头,身及四肢。
特殊视力残疾儿童教案模板范文
特殊视力残疾儿童教案模板范文特殊视力残疾儿童(又称:残障儿童)在生活中常常被忽视,其主要表现是生活自理能力较差。
这类人需要家长的呵护与教育,学习上的帮助与指导,生活上的照顾。
如果没有正确和有效的教育手段,就很难让他们真正融入社会,融入家庭。
因此,对特殊视力残疾儿童进行科学有效的教育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形式广泛地宣传科学教育知识和方法,提高广大学生对新课程、新理念甚至是未来工作、社会生活和人生道路的认识水平和对新课程的兴趣。
这类特殊视力残疾儿童通常存在认知能力差、学习习惯较差等问题,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校园生活、适应社会生活、融入社会并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特点和特长,我们应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一、让家长正确认识到特殊视力残疾儿童的特征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到特殊视力残疾儿童,这是对特殊视力残疾儿童重要的组成部分。
这类儿童和普通孩子最大的区别在于:首先,他们视力发育不全。
由于年龄小、用眼时间长、用眼不卫生等原因,部分儿童近视眼度数加深比较快;其次,他们心智发育不成熟。
有不少视力残疾儿童还伴有视力障碍和智力障碍,他们在入学前的检查中往往被排除。
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了解自己有没有视力障碍;其次,他们在学校中是否能够跟上老师、同学们学习、交流。
对个别学习上有困难,不会做的题,可给予帮助和指导。
比如,教给他做两个汉字。
另外,对少数患有轻微智力障碍和视力残疾儿童要有耐心、爱心。
我们还应该注意:在生活中尊重残疾儿童,允许他们使用自己用得好或坏坏来评价他们。
二、培养其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对于这些学生,如果我们只是简单地给他们灌输书本知识,那么孩子们也就不会主动要求和学习。
因此,我们应该让这些学生主动去与老师、同学和周围的人交流沟通,增进相互理解。
让孩子认识到在学校是生活在学校当中,每个人都有他个人必须遵守的规则与义务。
我们应该让他们去主动帮助其他同学,去了解一些在学校当中的有趣事,使他们对学校充满期待。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把学习成绩看作衡量他学习成功与否,那么就会导致其产生自卑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视、弱视、低视力区别
区别二:主要临床表现
近视:远视力下降,眯看远视物。视力疲劳,出现飞蚊症,病理近视,暗适应异常----夜盲现 象,ERG呈低常性,b波下降,潜时延长。 弱视:单眼或双眼屈光矫正后达不到视力标准,主要是中心视力缺陷,拥挤现象,斜视,立 体盲,P-VEP,P100潜伏期延长,振幅下降。 低视力:属于视力残疾如不借助于特殊手段,很难胜任正常工作,学习或其他活动。
近视:戴矫正眼镜,屈光矫正,改善照明,纠正不良饮食,卫生习惯,杜绝近亲结婚史等。 弱视:可治愈,相对简便,经济,但要早期干预,“时间窗”,去除引起弱视的各种干扰 因素,充分矫正屈光不正,遮盖法,后压抑法及手术治疗等。 低视力:借助于助视器进行康复训练获得康复视力,助视器视力。
近视、弱视、低视力区别
右眼
1.0 1.0 1.0 光感~<0.05 光感~<0.05 光感~<0.05 无光感 无光感 无光感
左眼
≥0.3 <0.3 <0.05 ≥0.3 <0.3 <0.05 ≥0.3 <0.3 <0.05
临床统计
视为正常 单眼低视力
单盲
双眼低视力 双盲 单盲
双眼低视力 双盲
意义
不是视力残疾 是视力残疾 不是视力残疾 是视力残疾
低视力
近视、弱视、低视力区别
区别一:定义
近视:人眼屈光力相对于眼轴长度大于正常的一种屈光不正。视力<1.0。 弱视:一种单眼/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正常,眼部无器质性病变 视力≤0.8。轻度矫正视 力:0.6-0.8 。中度:0.2-0.5。重度:≤0.1。 低视力:双眼视功能减退到一定程度且不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屈光矫正来提高视力矫正 视力<0.3≥0.05。
低视力康复服务流程
低视力筛查验配流程
低视力辅助器具适配表
建立病历档案、采集病史
了解病史的目的
◎ 了解视障情况 ◎ 了解患者活动受限情况 ◎ 评估患者生活方式 ◎ 了解患者的目标及期望
病史包含的内容
◎ 眼部患病的情况及全身一般情况 ◎ 日常活动 ◎ 看远/看近的需求 ◎ 照明 ◎ 和职业/学习相关的工作 ◎ 旅游
病史采集的技术要点
◎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通讯地址和联系电话等;低视力儿童及无自主行为能力者 需记录监护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与低视力者关系等。 ◎家族史及遗传病史:询问有无家族史及遗传病史并记录。 ◎全身病史:了解是否合并其他部位残疾或其他疾病。 ◎眼部病史:了解低视力者一般眼部病史和诊疗经过。
类别
盲 低视力
我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视力残疾标准
级别
最佳矫正视力(双眼中好眼)
一级视残
<0.02 —无光感,或视野半径<5°
二级视残
<0.05 ≥0.02,或视野半径<10°
三级视残
<0.1 ≥0.05
四级视残
<0.3 ≥0.1
视力残疾补充说明
统计的意义上,而非功能上; 不存在一眼盲,一眼低视力,只有双眼才是视力残疾;
弱视 后发障 青光眼 眼球萎缩/无眼球 其他视神经萎缩 其他原因 不能确定原因
比例
49.88% 18.05% 13.25% 3.10% 2.51% 1.75% 1.38% 1.32% 1.30% 4.77% 2.71%
近视、弱视、低视力区别
近视、弱视、低视力都以视力低下为特点,但有本质区别。
近视
弱视
视力残疾实际情况
视野模糊
视力残疾实际情况
对比敏感度下降
视力残疾实际情况
视野缺失
视力残疾实际情况
眩光
视力残疾病因
视力残疾的主要病因: WHO2010年公布的数字,以 日常生活视力为基准评估全球 视力损害人数为2.85亿,占全 球人口的4.2%。
病因
白内障 屈光不正 视网膜/络膜病 角膜浑浊
近视、弱视、低视力区别
区别三:主要病因
近视:除眼轴增长,屈光过强外,还有遗传、人种、环境、照明、营养等因素。 弱视:病因尚不明确,先天性发育问题一般认为,小儿早期异常视觉刺激,如斜视,屈 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等。 低视力:可以是各种眼病,先天性/遗传性,外伤,屈光不正等。
低视力定义
区别四:主要危害
近视:如不及时佩戴合适眼镜,上述病因不能及时治疗,会加深近视的发展,出现多种并发 症,甚至致盲。 弱视:功能性单眼立体盲,终生职业限制。 低视力:对儿童失去早期受教育机会,不能平等参与社会;对成人不能胜任原来的工作,造 成心理障碍(恐惧),属于社会福利问题。
近视、弱视、低视力区别
区别五:主要治疗手段
区别六:其他
如,年龄及人群的分布; 屈光测定特点; 配光学眼镜原则; 可逆性; ♦对于近视及时佩戴矫正眼镜; ♦对于学龄前弱视儿童,视其病因不同可以通过矫治训练,恢复正常视力; ♦对于低视力患者,则考虑更多地发掘和利用其残余视力的视觉功能。
低视力与盲人口统计
我国盲人数量呈下降趋势 根据≥50岁人群的盲患病率为1.38%,中重度视觉损伤患病率为4.02%推
低 视 力 康复
低视力定义
低视力定义: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双眼视功能减退到一定程度,且不 能用手术、药物或常规屈光矫正来提高视力或视野严重缩小,使其生活 和工作能力丧失者。
低视力又称残余视力。 低视力与盲统称为视力残疾。
低视力及盲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 双眼中视力较好的那只眼矫正视力小于0.3(不包括0.3),而大于等0.05 (包括0.05)者,视野半径<10度。 即:0.05≤低视力<0.3
算,盲人约有373万人,比原先估计盲人数670万明显减少 中重度视觉损伤1086万人
全球及我国的老龄化
◎ 2000年全球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6.06亿,预计2025年全球老年人口总数将达到12亿; ◎ 目前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34亿,占世界老年人口1/5,占亚洲老年人口2/5。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 将上升到27.4%,达到老龄化高峰期; ◎ 我国人口老龄化将会对社会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因为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速度发展极快,发 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却是未富先老。 ◎ WHO预测全世界到2020年60岁以上的老年视力残疾者约2亿,其中包括老年盲人5400万,低视力老年人 1.5亿。 ◎ 大约有70%的低视力患者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多个眼病研究均发现视力损害的患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