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产品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的社交之路

最近的两个版本对群进行了较大的更新,除了推出了视频秀、群语音,还对群聊、群动态和群共享等进行了一些调整,近日体验了下,感觉群在向社交化方向试探,但具体形态尚在摸索。对此有点想法,于是写了篇文章,正好参加腾讯的体验大赛。

文章包括群的产品分析和新版的体验分析,并对产品的社交化方向进行分析,感兴趣的童鞋可以看看:

如果您不嫌麻烦,帮忙投上一票,吾将感激零涕

下面摘录产品方向分析这段:

群已经走过了将近年,群的种类五花八门,用户的需求也就必然多种多样,可以肯定的是,群的产品方向始终围绕使群用户更好地交流展开,它已经满足了绝大部分用户的对群的基本需求。那么,群内社交是否是大部分用户的需求呢?群是否具有社交化的前景?

与原本不是同一类型的产品,我们却总喜欢拿和比,为什么呢,因为巨头最后会“殊途同归”(这个词是马说的),建好关系链,把用户黏住,然后不管用户是实时的状态还是非实时的状态,它们都可以圈在自己的系统中。在即时通讯领域的渗透和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马化腾在年讲到的社区化的时候,就曾说过腾讯未来的成功将是把即时通讯社区化的成功。(当然,社区化不等同于,但对于腾讯来说,社区化其实就相当于是将社交化关系沉淀下来)

显然,空间、朋友网都在朝社区化成功这个方向努力,但是要把即时通讯和社区化(或社交化)紧密结合起来,群无疑具有莫大的优势。

要说明的是,群本身就是存在社交基因的,群聊本身就是一种社交行为;在群里对别人的发言很感兴趣,你可以加好友,这也是一种社交形式。目前的社交形态可以用两个词来限定:即时社交圈内社交。鉴于群的形式,维持圈内社交的形式是必然的,而即时社交的缺点在于无法沉淀信息,因此也很难沉淀社交关系。于是我们看到新版的群开始试探“异步”社交。

从改版中我们不难看出其产品思路:加强即时社交同时搭建异步社交。功能,群语音,视频

秀都可以说是加强即时社交和互动;群动态的改版,群应用的“一键绑定群与朋友网班级”,这些属于搭建异步社交的试探。

说实话,整个构想和思路是挺吸引人的。但是产品形态如何发展变化,如何培养用户习惯都是很大的难题。

拿我自己使用新版的体验来说,我想发条群动态来测试一下,可是我实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唯一想到的只有两个字——“测试”。群动态的宣传是这样的,“有些精彩你只与他们分享”。可是用户真的有这个需求吗?这个需求有多大?将共享文件、共享照片、分享音乐这些整合进去确实是个不错的思路,那么怎么引导用户在群里分享其他内容呢?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点思路。首先我想到的是,群化的目标是什么。明确了目标,才可能了解产品该怎么走。

对于咱用户来说,群里的成员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认识但是不熟的(同一个专业的、同一个社团的、见过一次的老乡等等),另一种是我们不认识但是有某个交点的(校友、同行、同城、有相同喜好等等)。概括起来可以表述为:一度人脉有共同点的陌生人。不难想象,后者恰恰是生活照最容易转化为一度人脉的人。

那么,加强圈内社交的目标可以有以下几个:一是加强原有一度人脉之间的互动;二是推动陌生人转化为一度人脉;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应当是沉淀群内的有用信息(群聊产生的信息太杂乱了,根本无法沉淀)。

针对这几个目标,我又有了两点想法。

一是引导用户在群动态分享的内容可以是:

.自己的位置、状态、在做什么。比如老同学群,可能很久都没人聊,但是大家对现在各自的情况还是很感兴趣的;比如专业群,大家可以写写自己在做哪些与专业相关的事,说不定可以找到队友呢。

.与群主题群成员相关的好内容的链接。我们通过群分享链接的情况是很常见的,这些内容大多是值得沉淀下来的,但总是被淹没在口水中。所以有必要培养用户把有用的东西分享到群动态里的习惯。用户分享链接时,可自动显示前几行的摘要。当用户开始在群动态里看到有用的信息时,那么无疑他下次打开群的时候还会去群动态看看。

二是群动态与群社区的整合。

. 群动态的所有内容都放到群社区的新鲜事中,方便总体浏览。群动态是可扩展性不强,毕竟只占那么大的一块面板,与新鲜事结合起来利于后续的发展。

.每个活跃成员在群社区里可以有自己的主页,主页上有该用户在该群的所有新鲜事。这些活跃用户是内容制造者,相当于群动态的核心用户,给他们个人主页(或其他方式)来展示自己的分享有利于加强其粘性。另一方面,主页有利于陌生人与一度人脉之间的转化。

关于社交方向,最后需要说明的是,群的社交跟我们传统说的社交是不一样的,它并不会抢占传统社交的市场(比如人人网、朋友网之类的),因为它无法建立起一个以个人为中心的社交图谱,群与群之间是隔离的,用户无法方便地管理所有的关系。因此它只能完成进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