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复习课件2018中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文的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二段紧扣“生于忧患”来论证,第三段谈治 国之道紧扣“死于安乐”,这样对应论点呈现 的先后顺序; (2)第二段从个人角度第三段由个人推广 大治国,符合从小到大,由个人到国家的认识 规律,若颠倒,行文的逻辑会产生混乱。
5、本文是如何一步一步论 证的?
首先:列举了六位名人艰苦奋斗的事 例,论证人才必须经过一番艰 苦磨炼。 然后 : 从正面论证个人身处逆境须 努力奋发。 接着:又从反面论证国家无忧患易灭亡。
学习课文,你打算怎样面对生 活或学习中的困难与挫折?
生活上要培养不怕 吃苦,勇于吃苦的精神, 学习上遇到困难,要迎 难而上,学习退步了, 不必灰心,积极进取。
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认识“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这一观点?结合实际,谈谈 你的看法。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仍有其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国泰民安, 但我们要有忧患意识,居安思危,把国家建设 的更加富强美丽,才能减少个别别有用心的西 方国家阻挠中国发展带来的威胁。 我们每个人 也应当奋发进取,不断超越自我,而不能头脑 涣散,安于现状,缺乏上进心,否则,我们必 定不能充实自己的人生,就不能拥有真正的幸 福。
1、熟练背诵课文,准确默写文中的重 点句子。 2、准确解释重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语,并能准确翻译 全文。 3、能辨析作者的论证思路,并能分析 所使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孟子,名 轲 ,字子舆yú 。 战国 时
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 家 学派的代表人物,地位仅次于孔子, 被后人尊称为“ 亚圣 ”。 ★孟子主张行“ 仁政 ”,以统一天 下。他反对诸侯的武力兼并,反对暴 政害民,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 君为轻”( 民贵君轻 )的民本思想 对后世仍有积极影响。 ★《孟子》是一部 记录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 的书, 《论语》 《大学》 现存 七 篇,南宋朱熹将《孟子》和 、 、 《中庸》并列为“ 四书 ”之一。
10、而后作
11、征于色 12、而后喻
13、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曾益其所不能: 通“增”,增加。 2.入则无法家拂士: 通“弼”,辅弼。
3.衡于虑: 通“横”,梗塞,指不顺。
1.人恒过,然后能改:名作动,犯错误。 使动用法,使……颠倒错乱 2.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使动用法,使……惊动;使……坚忍。 使动用法,使……痛苦。 4.必先苦其心志: 5.饿其体肤: 使动用法,使……饥饿。 6.空乏其身: 使动用法,使……受到贫困之苦。 7.劳其筋骨: 使动用法,使……劳累。
苦难造就真正的人才。
2、作者认为要成就人才必须经历哪些 磨难?他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的?
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 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行拂乱其所为
思想、生活和行为三方面。
3、课文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 作用?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运用了举例论 证和正反对比论证 的方法。
4、本文的第二段和第三段能否 互换?为什么?
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 2、孟子认为导致国家灭亡的原因是: , 。 3、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 , 的表现, 才能被人了解。 4、恶劣的环境可以激发人为生存发展而积极奋发 强大起来;安逸的环境容易消磨人的意志,导 致最终衰亡,正如孟子所说: , 。
1、故天将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 3、饿其体肤 4、空乏其身 5、行拂乱其所为 6、所以动心忍性 7、曾益其所不能 8、人恒过 9、衡于虑
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2、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 身,行拂乱其所为。 3、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4、人恒过,然后能改。 5、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6、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8、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第一段写的事例的共同点是什么?你能 否再补充一个类似的事例?从而说明了什么 道理? 司马迁举于宫刑之辱,花费二十 出身低微 年时间终于成就历史巨著《史记》 历经磨难 贝多芬双耳失聪,凭着顽强的意 终有所成 志,创作出生命最强音《命运交 响曲》 诺贝尔经过上千次试验,冒着生 命危险,终于发明了炸药
得出结论(中心论点):生 最后: 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一段
列举六位名人事例
(个别)
第二段
担当重任必先经过一番磨练
(客观)
(一般)
(主观)
第三段
身处逆 (个人) (国家) 国无忧 境须努 (正面) (反面) 患易灭 力奋发 亡 (中心论点)
第四段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论证思路
首先,运用举例论证,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 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具体鲜明地 阐述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的道理; 接着,就事论理,运用道理论证论述要想成 才必须经过艰苦环境和主观思想的磨练; 然后,运用正反对比论证,由个人作为推广 到治理国家,论证一个国君要把国家治理 好需要经受内外方面的艰苦磨练; 最后,归纳出全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没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困难越大,战胜困难就越荣耀。 ——莫里哀 天空黑暗到一定程度,星辰就会熠熠生辉。 —查尔斯· 比亚德 在获得无比丰富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中,如 果一帆风顺,那我们将失去一些发自内心深处 的无上喜悦,只有穿越黑暗幽深的山谷,到达 山顶的时候才会欣喜若狂。 ——海伦· 凯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