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侠小说史略》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 国 武 侠 小 说 史
卫灵
讲义目录 第一章 侠之大者 第二章 武侠史略 第三章 各派名家 第四章 大侠金庸
第一章 侠之大者
第一章 侠之大者
什么是侠?
侠
什么是侠客?
什么是侠文化?
剧孟
西汉著名游侠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
——《史记· 游侠列传》
字义:拆字,夹和人,引申意为仅靠自身力量帮助别人的人。 古义:奉天行道,善德仁勇,守德仗义,礼智忠信。 今义:指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
第四章 大侠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名:查良鏞 英文名:Louis Cha 星座:雙魚座 生肖:肖豬 血型:O+型 宗教信仰:佛教 最喜歡的作家:國內是沈從文,國外是大仲馬 最喜歡的詩詞作者:蘇東坡 最崇拜的歷史人物:范蠡和張良 最愛吃的食物:小點心類的甜食 最喜歡聽的音樂:平劇 最喜歡的電影類型:早期的音樂片、歌舞片 最認同中國哪個時代:唐朝 最想居住的城市:杭州 最想做的一件事:再去研究學問,當一名學者 最喜歡的一招武功:亢龍有悔 最喜歡欣賞的男角:令狐沖、喬峰、郭靖、楊過、段譽、張無忌、風清揚、黃藥師、周伯通 最喜歡欣賞的女角:黃蓉、小龍女、程靈素、駱冰、阿九、何鐵手、藍鳳凰 理想的妻子對象:任盈盈、趙敏、阿朱、曾柔、周芷若 願終生愛護的女子:郭襄、小昭、儀琳、雙兒、阿碧、阿九、程英、公孫綠萼、甘寶寶
《江湖奇侠传》
作者:向恺然(平江不肖生)
作品简介:(一百六十回)《火烧红莲寺》 小说改编自近代史上湖南平江、浏阳两县县民争夺赵家坪一事为引子,以昆仑、崆峒两派弟 子分别助拳争夺赵家坪这个所谓的“水陆码头”冲突生枝叶。并融入野史和传闻,如清末四大奇 案之一的“张汶祥刺马”等,从而牵引出两大武林门派的思怨情仇。 《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文体上吸收了大量现代文艺笔法和技巧,语言追求简洁、流畅、口语化,情节结构
复杂,擅用多角度展示,心理描写和推理技巧等。 武功描写突破了传统的门户之见及「过招」窠臼,而重视内功、点穴、暗器、毒药 和心智的较量,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玄功、妙式,而以「气势」与一个「快」字决胜, 并发掘「武学」内在的生活哲理内容。
一是写“义”,侠义精神——感天动地; 二是写“武”,武功打斗——意境深远; 三是写“情”.男女爱情——海枯石烂。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是一个义、武、情融合的诗意境界, 既构筑了现代成人难以企及的童话世界,更体现了一种新 的人文精神和现代精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
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新派武侠小说特点(1954年—1970年左右)
联系历史而不拘泥於历史,充分敞开想像。 刻划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 新派武侠小说也写江湖门派之争、正邪之斗、报恩复仇、除暴安良、民族斗争等仍 是主要内容,但同时更注意了描写寻宝探险、情变、艰难的学艺过程和破案解谜等。
武侠小说发展期
宋元话本
唐传奇树立了文言“武侠”的典范之后,经五代以至宋朝,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发展,多是对唐 传奇的模仿,但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却有着重要意义,它在语言上有开创性的意义,“说话艺术”在民 间广泛流传,这种白话形式的小说与后来的武侠小说颇具渊源。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随着 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形式。话本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
武侠小说黄金期(新派武侠三大家)
梁羽生
新派武侠
香港台湾
古龙 金庸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 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梁羽生
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江右民系。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 《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
大事記
• 1924 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 • 1929 入讀家鄉海寧縣袁花鎮小學。 • 1932 讀第一本武俠小說《荒江女俠》,作者顧明道,之後更閱讀平江不肖生的《江 湖奇俠傳》與《近代俠義英雄傳》等。 • 1939 讀初三,與同學合著並出版第一本書《獻給投考初中者》,大獲成功。 • 1941 因在壁報刊文〈阿麗絲漫遊記〉譏諷訓導主任,被浙江省立聯合高中勒令退學。 • 1942 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 • 1944 考入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因與國民黨職業學生衝突,向校方投訴而被勒令退 學。在中央圖書館閱覽室掛一職銜。 • 1945 在杭州任《東南日報》外勤記者及英語電訊收譯員。 • 1946 轉赴上海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被錄取為上海《大公報》國際電訊 翻譯。 • 1948 被調派香港,續任國際電訊翻譯。 • 1949 發表國際法論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產權〉等文。 • 1950 應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任職,因出身關係,不滿而歸。其父查樞卿作為「反動 地主」在家鄉受到清算鎮壓。 • 1952 《新晚報》復刊,調任該報副刊編輯,並以姚馥蘭、林歡為筆名撰寫影評。此 外,又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侠客主要是一种破坏力量的遏制者和反对者,他们以自己的游侠活动伸张正义,铲除强暴, 激发人们扶困济难的精神,维护着社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转。 “武侠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干金,不负于入;另一个重要内涵, 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济厄,不畏强暴。在长期封建计会中、侠与侠文化一向受到封建正统势力的压 制和打击。大概由于侠的某种叛逆性,先秦法家人物韩非子就认为:“儒以义乱法,侠以武犯禁”。
开始关注《明报》。慢慢金庸的武侠小说打 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 《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
金庸社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大侠的十四天书问世以来,流传甚广,无论是在人们的阅 读生活中还是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义”“武”“情”金庸小说内容三大 支柱。
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武侠小说成熟期
明清长篇 武侠小说
明清长篇小说的出现 ,使武侠小说完成了形式与规模。《三侠五义》,是中国第一 部具有真正意义的长篇武侠小说,对中国后世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 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
武侠小说繁荣期
民国 旧派武侠
辛亥革命后,人们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 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武侠小说也异军突起,它以独特的武侠们的侠义精 神传统深得人们喜爱,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旧派武 侠的共同特征是使用话本语言或浅显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而成。在近代武侠小说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 是以1954年梁羽生於《新晚报》刊载的「龙虎斗京华」为分水岭,将武侠小说分为新、旧派武侠。南向北 赵,是指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家向恺然和赵焕亭的合称。他二人奠定了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
武侠小说诞生期
唐代传奇
宋.李昉《太平广记》将部分唐传奇归纳为“豪侠”类小说,标志着中国武侠小说的诞生。 唐传奇在文学史上独领风骚时,武侠小说真正开始萌芽,宋初李昉等所编撰《太平广记》 卷一九三至一九六,特将十八种唐传奇列入“豪侠”类,便可看出武侠小说同唐传奇之间 脉络相通,故认为唐传奇为武侠小说的立宗者。
第三章 各派名家
武侠小说高潮期(新旧交替)新文化运动之后
北派 五大家
大陆华北
“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
wk.baidu.com
“社会反讽派”宫白羽
“帮会技击派”郑证因
“悲剧侠情派”王度庐
“奇情推理派”朱贞木
旧派武侠小说特点(清末民初—1954 年)
如果说清末侠义公案小说是得益于皮黄(即京剧)与
说书的推广,那么民初武侠小说则要感谢报刊等传播 媒体的宣扬。就手边可查考的文字资料记载所知,报 纸如《申报》、《新闻报》、《民权报》、《时报》 等「副刊」以及《晶报》、《春声日报》、《星光》 、《天韵》等「小报」;杂志如《民权素》、《小说 海》、《小说大观》、《小说时报》、《小说丛报》 、《小说新报》以及《礼拜六》、《星期》、《武侠 世界》等等;或多或少,或文或白,均曾刊载武侠小 说。 在内容上,主要是描写报恩复仇、除暴安良、剿匪平盗和民族斗争。 在武功描写上,或为神奇剑术、或为平实技击。 在小说技巧方面,基本采用章回体的小说格式和史传描写方法。 在观念上,主要是写善恶之争,通过平民与豪强、侠客与恶霸、清官与贪官污吏等 之间矛盾斗争,来显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明报》是现今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1959年查良镛(即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 资创办。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 侠小说。”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
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
西汉 史记
魏晋 志怪
唐代 传奇
宋元 话本
明清 小说
民国 武侠
第二章 武侠史略
武侠小说沉积期
汉魏晋 志怪小说
《搜神记》不仅是志怪小说的典范,更是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明清戏曲与小说取材的渊
薮,魏晋六朝在文学史上被看作是文学的“自觉性”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志
怪、神异小说为主。作品中包含着先人的神仙、鬼怪观念,以及对超现实神秘力量的向往, 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
卫灵
讲义目录 第一章 侠之大者 第二章 武侠史略 第三章 各派名家 第四章 大侠金庸
第一章 侠之大者
第一章 侠之大者
什么是侠?
侠
什么是侠客?
什么是侠文化?
剧孟
西汉著名游侠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己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阨困,千里诵义者也。
——《史记· 游侠列传》
字义:拆字,夹和人,引申意为仅靠自身力量帮助别人的人。 古义:奉天行道,善德仁勇,守德仗义,礼智忠信。 今义:指见义勇为、肯舍己助人的性格、气质或行为。
第四章 大侠金庸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名:查良鏞 英文名:Louis Cha 星座:雙魚座 生肖:肖豬 血型:O+型 宗教信仰:佛教 最喜歡的作家:國內是沈從文,國外是大仲馬 最喜歡的詩詞作者:蘇東坡 最崇拜的歷史人物:范蠡和張良 最愛吃的食物:小點心類的甜食 最喜歡聽的音樂:平劇 最喜歡的電影類型:早期的音樂片、歌舞片 最認同中國哪個時代:唐朝 最想居住的城市:杭州 最想做的一件事:再去研究學問,當一名學者 最喜歡的一招武功:亢龍有悔 最喜歡欣賞的男角:令狐沖、喬峰、郭靖、楊過、段譽、張無忌、風清揚、黃藥師、周伯通 最喜歡欣賞的女角:黃蓉、小龍女、程靈素、駱冰、阿九、何鐵手、藍鳳凰 理想的妻子對象:任盈盈、趙敏、阿朱、曾柔、周芷若 願終生愛護的女子:郭襄、小昭、儀琳、雙兒、阿碧、阿九、程英、公孫綠萼、甘寶寶
《江湖奇侠传》
作者:向恺然(平江不肖生)
作品简介:(一百六十回)《火烧红莲寺》 小说改编自近代史上湖南平江、浏阳两县县民争夺赵家坪一事为引子,以昆仑、崆峒两派弟 子分别助拳争夺赵家坪这个所谓的“水陆码头”冲突生枝叶。并融入野史和传闻,如清末四大奇 案之一的“张汶祥刺马”等,从而牵引出两大武林门派的思怨情仇。 《江湖奇侠传》写于二十年代初,被视为近代武侠小说的先驱,中国第一部正宗的武侠小说。
文体上吸收了大量现代文艺笔法和技巧,语言追求简洁、流畅、口语化,情节结构
复杂,擅用多角度展示,心理描写和推理技巧等。 武功描写突破了传统的门户之见及「过招」窠臼,而重视内功、点穴、暗器、毒药 和心智的较量,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玄功、妙式,而以「气势」与一个「快」字决胜, 并发掘「武学」内在的生活哲理内容。
一是写“义”,侠义精神——感天动地; 二是写“武”,武功打斗——意境深远; 三是写“情”.男女爱情——海枯石烂。
金庸笔下的武侠世界是一个义、武、情融合的诗意境界, 既构筑了现代成人难以企及的童话世界,更体现了一种新 的人文精神和现代精神。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
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新派武侠小说特点(1954年—1970年左右)
联系历史而不拘泥於历史,充分敞开想像。 刻划复杂多面的人物性格。 新派武侠小说也写江湖门派之争、正邪之斗、报恩复仇、除暴安良、民族斗争等仍 是主要内容,但同时更注意了描写寻宝探险、情变、艰难的学艺过程和破案解谜等。
武侠小说发展期
宋元话本
唐传奇树立了文言“武侠”的典范之后,经五代以至宋朝,在题材上并没有什么突出的发展,多是对唐 传奇的模仿,但这一时期在文学史上却有着重要意义,它在语言上有开创性的意义,“说话艺术”在民 间广泛流传,这种白话形式的小说与后来的武侠小说颇具渊源。说话人演讲故事所用的底本,是随着 民间说话技艺发展而来的一种文学形式。话本宋代兴起的白话小说,用通俗文字写成,多以历史故事
武侠小说黄金期(新派武侠三大家)
梁羽生
新派武侠
香港台湾
古龙 金庸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 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梁羽生
古龙
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汉族江右民系。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 《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英雄无泪》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
大事記
• 1924 本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縣袁花鎮。 • 1929 入讀家鄉海寧縣袁花鎮小學。 • 1932 讀第一本武俠小說《荒江女俠》,作者顧明道,之後更閱讀平江不肖生的《江 湖奇俠傳》與《近代俠義英雄傳》等。 • 1939 讀初三,與同學合著並出版第一本書《獻給投考初中者》,大獲成功。 • 1941 因在壁報刊文〈阿麗絲漫遊記〉譏諷訓導主任,被浙江省立聯合高中勒令退學。 • 1942 自浙江省衢州中學畢業。 • 1944 考入中央政治學校外交系,因與國民黨職業學生衝突,向校方投訴而被勒令退 學。在中央圖書館閱覽室掛一職銜。 • 1945 在杭州任《東南日報》外勤記者及英語電訊收譯員。 • 1946 轉赴上海東吳法學院插班修習國際法課程。被錄取為上海《大公報》國際電訊 翻譯。 • 1948 被調派香港,續任國際電訊翻譯。 • 1949 發表國際法論文〈從國際法論中國人民在海外的產權〉等文。 • 1950 應邀北上赴京到外交部任職,因出身關係,不滿而歸。其父查樞卿作為「反動 地主」在家鄉受到清算鎮壓。 • 1952 《新晚報》復刊,調任該報副刊編輯,並以姚馥蘭、林歡為筆名撰寫影評。此 外,又寫出《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
侠客主要是一种破坏力量的遏制者和反对者,他们以自己的游侠活动伸张正义,铲除强暴, 激发人们扶困济难的精神,维护着社会生产秩序的正常运转。 “武侠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英雄人物肝胆相照,惺惺相惜,一诺干金,不负于入;另一个重要内涵, 是路见不平.舍身相助,扶困济厄,不畏强暴。在长期封建计会中、侠与侠文化一向受到封建正统势力的压 制和打击。大概由于侠的某种叛逆性,先秦法家人物韩非子就认为:“儒以义乱法,侠以武犯禁”。
开始关注《明报》。慢慢金庸的武侠小说打 稳了《明报》基础,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 《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
金庸社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大侠的十四天书问世以来,流传甚广,无论是在人们的阅 读生活中还是中国文学史上,都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义”“武”“情”金庸小说内容三大 支柱。
和当时社会生活为题材,是宋元民间艺人说唱的底本。
武侠小说成熟期
明清长篇 武侠小说
明清长篇小说的出现 ,使武侠小说完成了形式与规模。《三侠五义》,是中国第一 部具有真正意义的长篇武侠小说,对中国后世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 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
武侠小说繁荣期
民国 旧派武侠
辛亥革命后,人们从封建桎梏下解放出来,各种思想流派涌入中国,报业、出版业得到空前繁荣,文学艺 术得到大力发展,各种风格流派的文艺作品异彩纷呈,武侠小说也异军突起,它以独特的武侠们的侠义精 神传统深得人们喜爱,清末民初亦有大量知识分子投身武侠小说创作,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旧派武 侠的共同特征是使用话本语言或浅显的文白夹杂的语言创作而成。在近代武侠小说的研究中,学者们通常 是以1954年梁羽生於《新晚报》刊载的「龙虎斗京华」为分水岭,将武侠小说分为新、旧派武侠。南向北 赵,是指中国现代武侠小说家向恺然和赵焕亭的合称。他二人奠定了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
武侠小说诞生期
唐代传奇
宋.李昉《太平广记》将部分唐传奇归纳为“豪侠”类小说,标志着中国武侠小说的诞生。 唐传奇在文学史上独领风骚时,武侠小说真正开始萌芽,宋初李昉等所编撰《太平广记》 卷一九三至一九六,特将十八种唐传奇列入“豪侠”类,便可看出武侠小说同唐传奇之间 脉络相通,故认为唐传奇为武侠小说的立宗者。
第三章 各派名家
武侠小说高潮期(新旧交替)新文化运动之后
北派 五大家
大陆华北
“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
wk.baidu.com
“社会反讽派”宫白羽
“帮会技击派”郑证因
“悲剧侠情派”王度庐
“奇情推理派”朱贞木
旧派武侠小说特点(清末民初—1954 年)
如果说清末侠义公案小说是得益于皮黄(即京剧)与
说书的推广,那么民初武侠小说则要感谢报刊等传播 媒体的宣扬。就手边可查考的文字资料记载所知,报 纸如《申报》、《新闻报》、《民权报》、《时报》 等「副刊」以及《晶报》、《春声日报》、《星光》 、《天韵》等「小报」;杂志如《民权素》、《小说 海》、《小说大观》、《小说时报》、《小说丛报》 、《小说新报》以及《礼拜六》、《星期》、《武侠 世界》等等;或多或少,或文或白,均曾刊载武侠小 说。 在内容上,主要是描写报恩复仇、除暴安良、剿匪平盗和民族斗争。 在武功描写上,或为神奇剑术、或为平实技击。 在小说技巧方面,基本采用章回体的小说格式和史传描写方法。 在观念上,主要是写善恶之争,通过平民与豪强、侠客与恶霸、清官与贪官污吏等 之间矛盾斗争,来显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市,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 《明报》是现今香港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1959年查良镛(即金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 资创办。
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 侠小说。”当时金庸的武侠在《商报》上连载
已拥有大量读者。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
西汉 史记
魏晋 志怪
唐代 传奇
宋元 话本
明清 小说
民国 武侠
第二章 武侠史略
武侠小说沉积期
汉魏晋 志怪小说
《搜神记》不仅是志怪小说的典范,更是唐宋传奇、宋元话本、明清戏曲与小说取材的渊
薮,魏晋六朝在文学史上被看作是文学的“自觉性”形成时期,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以志
怪、神异小说为主。作品中包含着先人的神仙、鬼怪观念,以及对超现实神秘力量的向往, 为武侠小说的产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