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下第13课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完美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 中 行
先 生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文,学习叶圣陶先生 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 语文观点。
作者介绍
•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 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 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 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 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 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 至人、超人”。许怡评价他涉猎广 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 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 家”。1980年代开始散文创作,出 版散文集《负暄琐话》、《负暄续 话》、《负暄三话》、《禅外说 禅》、《说梦草》、《顺生论》、 《流年碎影》等,另著有《文言与 白话》、《文言津逮》、《诗词读 写丛话》、《佛教与中国文学》等, 收录于《张中行作品选》六卷。
• 叶圣陶(1894-1988), 名绍钧,字圣陶,江苏 苏州人,著名作家、著 名教育家.早期代表作长 篇小说《倪焕之》。 “九一八”事变后,积 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 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 等著名的短片小说,技 巧日臻圆熟。叶圣陶还 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 拓荒者。
写作背景
• 作者记述的叶圣陶先生,都是著名的 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感情 深厚,亦师亦友。1988年叶圣陶先生 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 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 记录,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 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一、预习题
• 1、注音 • 简明扼要 è 沾溉 zhān gài • 商酌 zhuó 朦胧 méng • 自顾不暇 xiá 冗长 rǒng • 颠沛流离 pèi
2、词语解释
• 繁碎:繁杂琐碎。 简明扼要:指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沾溉:浸润浇灌。 比喻使人受益。 高文典册:册,古代帝王发出的文书。指封建 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搀合:搀杂混合。 躬行:指身体力行;亲身实行。
• 师表: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
•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 师表:表率,在道德或学问上的学习榜样
•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低的人请教问题为耻。 商酌:指反复仔细地商量。 自顾不暇:指没有力量再照顾别人。
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 难,四处流浪。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 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去看有不同的看法。
• 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不即不离: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 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晦涩:文辞等隐晦,不流畅,不易懂 朦胧:①月光不明;,看不清。 ②看不分明,没有鲜明 轮廓或细节;,勉强看得见。③在感情或直觉的意义上 微微感觉到或觉察到。
• 二、尝试题
• 1、听录音,划分课文结构 • 第一部分:谈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第1段)
第二部分: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的过人之 处。 (第2段)
• 第三部分: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一面。 (第3-6段)
• 第四部分:从语文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 另一面——律己严。(第7-10段)
• 第五部分: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第11段)
• 2、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他选择 材料有何特点?
• 缘由: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纪 念文。
• 选材: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 于高文典册的
• 3、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 些事例来进行说明。
• 待人厚,律己严。 • 待人厚:(1)第三自然段:修改文章 • (2)第四自然段:送客 • (3)第五自然段:复信 • (4)第六自然段:会上发言
• 律己严: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 躬尽瘁
• 4、作者用了一个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 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
• 明确:“写话”
•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 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 还特别重视“简洁”。
“写话”与本文的文风
•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简而言之就是— —“写话”。
• 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一 旦所写的不像“话”,就坚决改。
• 写话的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 恳切,念着顺口,听着悦耳,说像话还不 够,其实就是“话”。此外,还特别重视 “简洁”
• 张中行在文章回答了为什么叶先生的语文 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
–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 大势所趋,是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 所以说是“不成问题”。
–而从现实看,叶先生“写话”主张,是切中时 症的。时症是:脱离口语甚至有意远离口语的 文风,正在制造“新文言”。所以,叶先生 “写话”主张的本质是坚决反对这种文风。
• 主张的核心
“写话”与“简洁”,是我们每一个学习 和使用语文的人都应高度重视的问题,具 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性。
• 5、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 想?
• 本文表现了叶老严以律己、宽以待 人的品格及对叶老的去世的悲伤。
三、巩固题
• 1、“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 达了怎样的含义?(1)
• 对叶老的去世深感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 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 2、“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 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 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 指什么?(2)
• “过去的印象”指:以为叶先生的作品只 是平实规矩而已。 “失之太浅”指:评价自己只看到了作品 这一表面现象,没有触及品格。
•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 什么?(2)
•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 铺垫。
•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 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 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 为吕叔湘先生的文章改标点;让张中行先生帮 助修改文章,叶老认为改得不妥之处,谦虚而 恳切地问张中行先生,同意不同意恢复。
• 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 人的?(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