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典诗词中月的意象
月亮,古今诗人最钟情的诗歌意象之一,频繁出现在古典诗词作品之中。
为什么众多诗人对月”这一意象情有独钟呢?月的意象与诗歌意境的呈现又有什么关系呢?苏轼《水调歌头》歌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月”这一意象寄托着诗人悲欢离合的主观情思。
一、悲---- 永恒、无常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驻足石头城”的秦淮河畔,仰望苍穹,一弯旧时月”引起了诗人对历史的浩叹和追思,感慨系之。月作为历史的见证,阴晴圆缺,循环往复,亘古不变,月在诗人眼中是永恒”石头城昔日繁华,今日萧条,可谓无常”在永恒与无常的鲜明对照中,在历史与现实的梦幻交错中,诗人不禁悲从中来。
李煜说: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世事无常,如烟似梦,往昔歌舞升平、雕梁画栋的故国金陵如今只能在追忆中重现一一所谓无常;而春花秋月亘古不变一一所谓永恒。春花秋月的良辰美景只能越发衬托出国破家亡、君王沦为阶下囚的悲哀。
张若虚从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发问中引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感伤。虽年年岁岁月”相似,却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就如同历史长河中稍纵即逝的浪花一般,显得短暂而渺小,而明月、宇宙才是伟大而永恒的存在。诗人以月作为人生的参照物,通过对月之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辨,抒发了绵绵无绝期的悲痛之情。
李白的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悠悠万世,一轮皎洁的明月长挂碧天苍穹,毫不吝惜地倾泻着邈邈银辉,它晚升日隐,与人总是若即若离。今人看不到古时的明月,古时的人也看不到今天的月亮,明月长在,而人生短暂。面对亘古如斯的明月,诗人不觉感慨系之,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探求,把宇宙的浩瀚无际、时空的苍茫无限与人生的短暂渺小巧妙融合,抒发了永恒与无常之悲。
李白《苏台览古》中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杜牧《润州二首》中的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 姜夔《扬州慢》中的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传达的都是永恒与无常之悲。
二、欢一一美人、爱情
1. 月与美人
在古人审美世界里,月的形态美与女子的容貌、身姿之美最为相似,明月是美人的象征,从而创造出众多用月描绘美人的句子,如人们常说的花容月貌”闭月羞花”等。晏殊的《浣溪沙》中鬓弹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他用月”与霞”来隐喻女子的眉和脸,从而描绘出这位美人的娇艳。再如晏几道的《蝶恋花》中斜贴绿云新月上,弯环正是愁眉样”描写一位深闺少女午睡醒后的慵懒之态。以绿云”暗喻少女乌发,以新月”暗喻少女乌发之下的愁眉。李白诗中月之意象也多有这种象征、比喻意。如眉目艳皎月,一笑倾城欢”(古风》二十六),写女子的美丽胜过皎洁的月亮;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相逢行》),就是以月比人,写歌女用扇子遮面的娇羞模样,恰似时而云翳雾罩、时而半露娇面的云中美月。天上美月,地上佳人交相辉映,相辅相成,至此诗人将天上人间巧妙融合,可望不可及的美月似乎相伴左右,身旁的佳人宛若天上仙子,如月的佳人带给诗人视觉和心灵的双重慰藉,这里的月是欢乐的意象。
对嫦娥曾有微词的李商隐也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嫦娥和青女在夜凉如水的月光中,争着显示自己的美好姿态,月成为美人的象征。
2. 月与爱情
爱情诗词中常常出现月”的意象:一是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特别适合烘托恋人间的柔情蜜意、勾勒有情人的缠绵缱绻;二是因为月亮的皎洁无暇、亘古长存可以象征爱情的坚贞不渝、天长地久。
在这类诗词中,月”暂时摆脱了传统的悲愁意象,变得温柔而朦胧,清新而明朗,正如人们常说的花前月下”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晏几道《六么令》中闲云归后,月在庭花旧栏角’一句交代了恋人幽会的地点环境,渲染了情境氛围。再如张先的《诉衷情》:花前月下暂相逢,苦恨阻从容。何况酒醒梦断,花谢月朦胧。花不尽,月无穷,两心同。此时愿作,杨柳千丝,绊惹春风。”全词用花、月的
意象贯串而成,借花前月下”象征昔日相恋,借花谢月朦胧”象征爱情受阻,借花不尽,月无穷”象征对爱情的美好期愿与执着追求。天上月,地上花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优美、花好月圆的图画,此时的月是爱情誓言的见证,是甜蜜欢愉的见证。
不论是描绘美人,还是抒写爱情,都频繁使用月”的意象,将款款深情和欢欣喜悦寄托于明月。此时的月不是冷清,不是悲愁,而是在诗人含情脉脉的眼中幻化为温情与喜悦。
三、离一一分别、思念
白居易曾叹息商人重利轻别离”,可生性浪漫的诗人们正好相反,常常为生离死别而叹息不已。不管是与亲人、友人、恋人还是与故国家园的分离,当时的情怀都会在诗人心中久久萦绕一一成灰亦相思,从而创作出大量的离别诗,其中不乏借助月”来寄托离情别绪的作品。另外,此类作品中的月都不是满月”圆月'而是残月”新月”取残缺、不得团圆之意,这与诗作传达的离愁别绪分外吻合。
苏轼《水调歌头》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应是境界最开阔的,诗人遥祝天下饱受离别之苦的亲人、友人、恋人可以身心无恙,共赏月光。
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诗人把对朋友的一腔思念化作奇思妙想,请明月清风代劳去夜郎转达自己的问候,寄托自己对老友的牵挂与思念。自居易的《长相思》: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用最浅显通俗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思妇盼归图一一痴心的女子斜倚在雕梁画栋的阁楼窗外,仰望月空,形单影只,百无聊赖,一腔思念与怨恨绵绵无绝期,只有到心上人回来的那一刻方能罢休。这里的月是相距千山万水的恋人惟一能共同欣赏的景物,满怀心事只能与月倾诉,这里的月是相思之物。李清照的《一剪梅》: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柳永《雨霖铃》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周邦彦《风流子》中的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苏轼《江城子》中的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月作为恋人间相思的意象不胜枚举。
李白《静夜思》中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范仲淹《苏幕遮》中的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都不约而同选择月”的意象寄托思乡之情。
四、合团聚、团圆
新月如钩,满月如镜,与残月”新月”目对的满月”圆月”历来象征着团聚、团圆,至今保留着中秋赏月的传统,对中秋的满月有一份长久的期待与珍惜。唐宋诗人在咏叹团聚的作品中多用到月”的意象。
在浩瀚的古典诗词里,众位诗词巨匠将自己对理想的讴歌,对未来的向往,对爱情的礼赞,对生命的叹息,对命运的无奈都融入月的世界里,在月光笼罩下倾诉一腔情怀。不论是悲、欢、离、合,都融入朗朗的明月,在物我合一中达到灵魂的飞升,今天读来仍余韵袅袅,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