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陆王心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心即理
“心,一心也;理,一理也。至当归 一,精义无二,此心此理实不容有二。”
——《与曾宅之书》 “塞天地一理耳。学者之所以学,欲 明此理耳。此理之大,岂有限量?”
——《与赵咏道书》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千 万世之前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此理 也;千万世之后有圣人出焉,同此心,同 此理也;东南西北海有圣人出焉,同此心, 同此理也。”
2.无极与太极:
• 陆九渊认为《太极图说》不是周敦颐写 的,他认为不应该“以无极字加于太极 之上”。他说:“《易大传》曰:易有太 极。圣人言有,今乃言无,何也?” (《与朱元晦》)
ຫໍສະໝຸດ Baidu
• 朱熹强调所谓“无极而太极”就是表示 “无形而有理”。他说:“周子所以谓之 无极,正以其无方所无形状,以为在无 物之前而未尝不立于有物之后,以为在 阴阳之外而未尝不行乎阴阳之中,以为 通贯全体无乎不在,则又初无声臭影响 之可言也。”(《答陆子静》)
——《传习录》
2.心外无物: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 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 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 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 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 动便是一物。所以某说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 物。”
——《传习录》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 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 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 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 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传习录》
“我的灵明,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 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 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万物 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 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 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
鹅湖之会上,陆九渊认为“先立乎
其大者”就是“此心”,“此心”终究 长久流传,并能发扬光大,认为朱熹的 “道心”是支离事业;朱熹则认为圣人 相传的“道统”就是“此心”,他的 “道学”就是传承这个“道统”的,认 为陆九渊的思想空疏、简易。
第二节 王守仁
•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因曾 筑室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明 山阴人,生于余姚。28岁中进士,历 任知县、刑部主事、兵部主事、吏部 主事、左佥都御史、南京兵部尚书。 王守仁确立了心学理论体系。提出“知 行合一”观,倡导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 的统一,强调“言行一致”,“笃实躬行” 的重要性。心学 的最终完成是“致良 知”说。这对破除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解放思想、勇于创新、 强调实践有巨大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是我国哲学史上一个里 程碑。阳明哲学远播海内外,不仅在我国,而且在日本、朝鲜 及东南亚各国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著有《王阳明全集》。
陆王心学
第一节 陆九渊
• 陆九渊(1139-1192),字子静。 抚州金溪人。南宋哲学家、教育家。 他从小就聪明好思。三、四岁时就 向父亲提出“天地何所之”。这样深 邃的哲学问题。七、八岁,“举止异 凡儿,见者敬之”。他读古书,见“宇宙”两
字, 别人解说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来今曰 宙。”他顿然大悟说:“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 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乾道八年(1172)登进士第。在京师, “士争从之游,言论感发,闻而兴起者甚众”。 初调隆兴靖安县主簿,后改建宁崇安县。经人 荐任国子正,复除敕令所删定官。九渊当时名 望已高,每开讲席,学者群集,“户外屡满, 耆老扶杖观听”。他自号“象山翁”,学者尊 为“象山先生”。光宗即位,他被起用知荆门 军。当时荆门是南宋边地,有着重大的战略意 义;但是实际防务极差,连城墙也没有。他 “乃请于朝而城之。”经过他一年左右的认真 治理,“政行令修,民俗为变。”绍熙三年卒, 谥文安。
2、陆九渊并不反对“穷理”强调工夫虽然 “易简”,却是“直截”。
三、朱陆之辩
1.性即理与心即理:
朱熹强调“性即理”,陆九渊强调“心 即理”。朱熹肯定事物不是在人的心中,而 “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 “理”是第一性 的。陆九渊则认为,事物之理本然的存在于人 心之中,“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因此心是 第一性的,“理”是离不开心的。
——《杂说》
1、“心即理”、“心理为一”是陆九渊与 朱熹的根本区别。
2、认为朱熹对于外在于人心之“理”的论 述是“床上叠床,屋下架屋”,完全是 多余的。
二、“剥落物欲”的修养方法
“天之所以与我者,即此心也。人皆 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所贵乎学者,为欲穷此理,尽此心也。”
——《与李宰书》
3.尊德性与道问学:
朱熹格物致知论中提出博学—积累—贯 通—推类的这样一条路径。朱熹认为才能感具 体的事物着手,通过分析研究,并与相似事物 作比较从中找到共同的东西,这样积累起来, 通过人的思维就可以明白万物的共同之理了。 朱熹所讲的博学,一是读书,二是认识具体事 物。 陆九渊就不同了,他认为人们的体人 途径,应该是“先发明之本心,而后使之博 览”。以至于在鹅湖之会上陆九渊提出“尧舜 之前有何书可读”。陆九渊认为只要明心见性 就可以了,读书无非是衬托而已。
一、心外无理
1.心外无理: “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
只在身心上做。” ——《传习录》
“爱问:至善只求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 尽。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 心外之理乎?爱曰:如事父之孝、事君之忠、 交友之信、治民之仁,其间有许多道理在,恐 亦不可不察。先生叹曰:此说之蔽久矣,岂一 语所能悟!今姑就所问者言之,且如事父,不 成去父上求个孝的理;事君不成去君上求个忠 的理?交友治民不成去友上民上求个信与仁的 理?都只在此心。此即理也。”
“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 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 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 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自存矣。然则 所以保吾心之良者,岂不在于去吾心之 害乎?”
——《养心莫善于寡欲》
1、道德修养的首要工夫乃是“发明本心”, 他所说的“本心”就是德性,亦即先天 的道德良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