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画大师:教学方法
油画人体写生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教学概述
•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人体写生训练,让学生能正确把握人体写生的一般步骤,以及 对构图的处理方式,进一步掌握油画材料的材质美。
• 教学重难点:
油画人体训练的重点在于良好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手段的培养。难点 在于如何适度的运用油画语言来表达人体的体积与结构。
杨 飞 云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杨 飞 云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杨 飞 云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罗 中 立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何 多 苓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 教学内容:
油画人体写生的构图研究 油画人体写生的一般步骤 油画材质、个性语言探索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比例结构
• 人体比例
人体的比例是以头长为单位的, 在我国古代的画论中有:“立 七、坐五、盘三半”之说。
大致比例如图:
比例是一个基本数,我们在实 际作画中可以根据对象模特作 适量的伸缩。
潘 玉 良
靳尚谊
我国当代油画的代 表人物之一,现为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 席,中央美术学院 教授。
尝试将中国文人画 写意技法与古典油 画语言结合起来, 这一转变,显示了 他在寻找融合中西 绘画的新的支点, 这一类作品更为注 重研究中国文化的 抽象性与艺术的关 系,关注中国传统 文化内涵。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张 正 刚
教学概述 比例结构 写生准备 写生步骤 作品赏析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说课稿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和魅力。
教材通过介绍不同风格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使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欣赏基础,他们对于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
但是,对于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和区别,他们可能还不太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来认识和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和区别,掌握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欣赏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中国画和油画的热爱和兴趣,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和区别,掌握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深入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艺术魅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会采用讲授法、观察法、分析和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我将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著名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讲授:讲解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和区别,介绍一些基本的欣赏方法。
3.观察和分析: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不同风格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深入理解其艺术特点。
4.讨论和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自己的欣赏心得和感受。
5.总结: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强调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6.作业: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绘制一幅自己喜欢的绘画作品。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包括本课的课题《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以及相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中国画的特点、油画的特点、欣赏方法等。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采用多种形式,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讨论和交流等。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人教小学美术六上《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探讨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四章“走进艺术殿堂”,具体涉及中国画与油画的基础知识、艺术特点、作品欣赏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3.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学生理解并区分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
重点: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画册、实物作品等。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作品,让学生观察并说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分析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3)展示优秀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让学生选择中国画或油画进行临摹;(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3)学生完成作品,互相展示、交流、评价。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幅中国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线条、构图、色彩等特点;(2)展示一幅油画作品,让学生分析其色彩、光影、质感等特点。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并描述教材中的作品;(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2. 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3. 优秀作品欣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选择一幅中国画或油画作品,进行临摹,并写下自己的创作心得。
2. 答案:学生完成作品后,上交教师批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是否提高,教学方法是否合适等。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下参观美术馆、画廊等,了解更多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
小学美术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在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型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寻找有关于中国画与油画的相关文字资料,简介和图片资料。
将资料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和教师互动式的共同分享与提高。
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积极运用各种感官参与课堂教学的各个活动:通过教室环境的布置让学生身临于文化的环境中。
在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提高鉴赏能力。
学生自我点击欣赏的过程中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一个更无广阔的艺术宝库,拓展学生的感知提升知识储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够让学生在教学中学会与他人分享,激发学生热爱人类伟大艺术结晶的情怀:在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各个环节中成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和与同学老师合作的愉悦并分享成功。
了解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
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感受美。
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从而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情感态度。
形成基本的美术审美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学情分析1、学生年龄特点分析:六年级的孩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他们轻松掌握所学知识。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探究性的学习。
所以我采取从兴趣出发,创设激情,用全方位行为评价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手段。
时事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有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他们学习的热情。
2、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分析:学生对于中国画名作《清明上河图》早在三年级的语文课文中就学习过,在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中国展馆中更是将这一名作用动画的形式展现。
所以学生对于这一名作是非常熟识的。
《蒙娜丽莎的微笑》作为世界名画更是家喻户晓,在六年级的语文教材中也有详细的介绍。
所以,以这两幅贴近学生生活的名画作为导入环节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 高中美术鉴赏教案.doc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高中美术鉴赏教案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栏目。
高中美术鉴赏《时代风采——现代中国画、油画》教案一教学目标:①了解现代中国画对传统中国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
②了解现代中国画的突出成就,作品中体现的时代感情。
③了解公共环境中大型绘画作品为适应现代生活环境而在艺术表现形式上所进行的探索。
教学重点和难点:①20世纪初期中国画从整体发展上处于衰落时期,到中期以后有新的发展。
许多人接受西方造型基础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运用传统笔墨技巧,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②与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内容进行参照比较,讲解现代中国画在题材内容、绘画样式、意境的追求、表现手法上有哪些明显的变化。
③通过作品的比较,分析当代部分代表性中国画家的不同风格特色,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艺术上的首创性。
④现代中国画与现代中国油画、版画、连环画等画种之间的相互影响。
课型:新授,鉴赏。
教法: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学法:听、看、想、讲相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向着现代形态转换——现代中国画创作探讨:结合现代人物画作品的艺术特点,谈谈二十世纪以后中国人物画是如何发展的?(学生讨论)黄胄《庆丰收》周思聪《人民和总理》蒋兆和《一篮春色卖遍人间》刘文西《祖孙四代》第二部分江山多娇——现代山水画一、导入:传统山水画艺术有什么特点?二、进入新课:那么现代山水画有什么特点呢?1、感知作品仔细观察李可染《无限江山入画图》、《鲁迅故乡绍兴城》、《麦森教堂》三幅作品。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作品。
让学生对作品形成初步的印象。
教师小结:画家探索融会中西方艺术精神,推动中国画创新。
他以“可贵者胆,所要者魂”为座右铭,写生于大江南北,立足生活,借鉴传统,使古老的山水画获得新的生命。
他的山水、人物和牛等作品画风深厚凝重,博大沉雄,具有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突破了传统山水画的创作程式,成为中国画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美术鉴赏》教材中的第五单元“绘画艺术”,具体涉及中国画与油画的欣赏。
重点分析中国画的意境与笔墨,以及油画的色彩与技法。
具体章节为:第五章“东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第1节“中国画的意境与笔墨”,第2节“油画的色彩与技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掌握二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中国画与油画的鉴赏水平。
3.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区别与联系。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去欣赏和分析绘画作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PPT、绘画作品图片、画笔、颜料等。
学具:笔记本、画纸、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中国画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画的共同特点,进而引入课题。
2. 知识讲解:(1)介绍中国画的意境与笔墨,分析其艺术特色;(2)介绍油画的色彩与技法,分析其艺术特色;(3)对比分析中国画与油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3. 实践环节:分组讨论,每组挑选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 例题讲解:针对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设计相关题目,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对指定的绘画作品进行鉴赏分析。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的特点2. 油画的特点3. 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与联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从教材中选择一幅中国画和一幅油画作品,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鉴赏分析。
2. 答案要求:分析作品的特点,不少于3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了解更多绘画艺术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同时,推荐相关书籍和网站,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具与学具的充分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设计;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7.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
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中国画和油画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欣赏和创造艺术。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星夜》中的强烈色彩对比和漩涡状星空表现。
(3)培养学生对不同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学会从多角度评价和分析作品。
2.教学难点
(1)中国画技法的辨识与运用,如泼墨、勾勒等,对于学生而言较难掌握。
解决方法:通过教师现场演示和互动教学,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2)油画中色彩搭配和光影处理的技巧,学生可能难以把握。
解决方法:利用多媒体展示油画作品的创作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色彩和光影的变化。
(3)培养学生从文化背景和艺术价值角度欣赏作品,提高审美鉴赏力。
解决方法:引入相关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作品,激发学生的思考与讨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重点和难点内容,运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透彻理解并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中国画的线条、墨色和构图,以及油画的色彩、光影和透视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作品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中国画或油画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绘画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中国画和油画的基本技法。
4.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油画经典课程年轻人1元学油画大师手把手教学象之老师

油画经典课程年轻人1元学油画大师手把手教学象之
老师
油画课程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静物写生。
初步学习油画材料和工具的运用,把前期素描基础的观察方法运用到色彩作画中。
解决素描到色彩的一些一致性和差异,培养调色能力和用颜色去塑造形体的技能。
风景写生。
学习风景画的构图法则和创作规律,运用色彩去表现色调和光感,研究天空、地面、水等大自然的不同形态的表现方法。
学习如何加入艺术的表现手法去强调画面。
肖像绘画。
初步学会用色彩塑造人像,注重人物头部无关的结构,同时用素描关系去辅助检查结构的准确性,表达出人物的外形特点,做到传神。
临摹大师作品。
像古典油画大师学习构图形式和色彩的运用,学习大师的审美和对画面的把控意识。
站在巨人的肩膀看世界。
油画是以用快干性的植物油(亚麻仁油等)作为调和颜料,在画布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一个画种。
油画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是因为油画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和光泽感。
借助颜料的遮盖力和反光性能较充分地表现描绘对象,色彩丰富,立体质感强。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之一。
给自己一段只属于绘画的安静时光,选择喜欢的素材,专注于艺术的世界,感受生活发现美好。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一. 教材分析《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是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画的独特魅力以及油画的艺术特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画和油画的形成、发展、技法和风格有一定的认识,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对绘画和手工制作有一定的兴趣。
但是,对于中国画和油画的深入了解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相关知识,提高欣赏水平。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起源、发展、技法和风格特点。
2.培养学生对中国画和油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对美术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画和油画的技法和风格特点。
2.如何培养学生对中国画和油画的欣赏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欣赏法、讨论法等,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PPT、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料。
2.准备中国画和油画的技法示范作品。
3.准备学生的绘画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中国画和油画的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两种画风的不同,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介绍中国画和油画的起源、发展、技法和风格特点,通过示范作品,使学生对中国画和油画有更深入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绘画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大家一起欣赏、讨论,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美术,发现和欣赏身边的美术作品。
6.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中国画和油画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让学生选择一幅中国画或油画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8.板书(5分钟)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画和油画的起源、发展、技法和风格特点。
油画教学方法

油画教学方法油画啊,那可是一门充满魅力的艺术呢!要教好油画,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咱先说这选材吧,就像给孩子选衣服一样,得合适才行。
油画布、颜料、画笔,样样都得精挑细选。
油画布不能太粗糙,不然颜料上去都不均匀;颜料呢,得颜色正,质量好,不然画着画着变色了可咋整!画笔就更重要了,软的硬的,大的小的,都得有,就像厨房的各种刀具,各有各的用处。
然后就是起稿啦。
这就好比建房子打地基,要是地基歪了,那房子不也得歪嘛。
起稿的时候要轻点儿,别一下子就把纸给划破了,那可就前功尽弃喽。
可以用淡淡的线条勾勒出大致的轮廓,就像给画儿搭个架子。
接着就是上色啦。
哎呀呀,这可是最有趣的部分,但也是最需要耐心的。
颜色不能一下子就涂得满满的,得一层一层来,就像给蛋糕涂奶油似的。
先涂个底色,再慢慢加上细节。
颜色的搭配也很重要呢,红配绿不一定赛狗屁,有时候也能搭配出很惊艳的效果,就看你会不会搭配啦。
在教学的时候,可不能死板地让学生照着画呀。
得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就像放风筝一样,给他们根线,让他们自己去飞。
比如说画个风景,不要规定必须是蓝天白云绿草,也许有的学生就想画个紫色的天空,黄色的草呢,那又有啥不行的!还有啊,要多鼓励学生。
画得不好没关系,谁也不是一开始就能画得好的呀。
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总会摔几跤的,但不能因为摔了跤就不让走了呀。
多给他们点信心,他们才能越画越好。
有时候可以带学生去看看画展,让他们感受一下大师的作品。
哇,那可真是不一样啊,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
看看人家是怎么用色的,怎么构图的,说不定就能给他们带来很多灵感呢。
教学油画也得注意教学方法呀,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得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
就像挖宝藏一样,老师给个大致的方向,学生自己去挖,挖出来的宝藏才更有成就感呢。
总之呢,油画教学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问。
要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油画,在油画中找到快乐。
让他们知道,油画不仅仅是一幅画,更是一种表达自己的方式,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小学美术《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起源于西方,以油性颜料在画布上进行创作,注重光影和色彩表 现,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
课程目标与意义
知识目标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基本特点、表现技法及 代表作品。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分析和评价中国画和油画作品的能 力。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和西方艺术的热爱,增强 民族自豪感和国际视野。
笔墨运用与色彩表现对比
笔墨运用
中国画以毛笔为主要工具,运用勾、皴、点、染等笔墨技法表现对象的形质和神 韵;油画则以油画笔、刮刀等为工具,运用涂、抹、刮、戳等多种笔触表现色彩 和肌理。
色彩表现
中国画以墨色为主,辅以淡彩或重彩,注重色彩的和谐与统一;油画则运用丰富 的色彩表现对象的光影和质感,注重色彩的对比与变化。
要点三
推进课程融合
中国画和油画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 式,具有各自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表现 方式。在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可以推 进中国画与油画的融合教学,引导学 生探索两种艺术形式的结合点和创新 点,培养他们的跨界思维和创新能力 。
THANK YOU
感谢聆听
教学方法与手段
01
02
03
04
讲授法
通过教师讲解,让学生了解中 国画和油画的基本知识。
直观演示法
展示经典的中国画和油画作品 ,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感受 作品的艺术魅力。
讨论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 彼此对中国画和油画的看法和 感受。
实践法
鼓励学生动手尝试简单的中国 画和油画技法,体验创作的乐 趣。
02
中国画欣赏
中国画特点及发展历程
笔墨技法
中国画以笔墨为骨,注重笔法的变化和墨色的层 次,通过勾、皴、点、染等技法表现物象。
《中国画与油画》美术课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美术课教案《中国画与油画》美术课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中国画与油画》美术课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国画与油画》美术课教案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的表现技法。
2、能力目标: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发掘艺术的真谛。
教学重难点:1、中国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2、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3、画作表现的是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具学具:课件、课本课时计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课一、组织教学:做好课前准备,打开PPT欢迎页面播放视频二、讲授新课:(一)引导阶段1、导入新课:打开链接进入虚拟中国美术馆······导入新课题:中国画与油画(板书)2、通过展示个中国画与油画的不同工具、不同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物)3、也可以在教室中悬挂中国画与油画配置作品,通过提问,先让学生讨论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二)发展阶段1、明确本课学习要求:(看PPT)2、新授:应着重从中国画与油画在使用工具、材料以及在表现方式、表现内容等方面的各自形态。
(1)重点讲解中国画:(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
(2)分类从表现形式、手法-----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3)中国画的民族特色诗、书、画、印的和谐统一(4)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多样3、讨论交流:工笔画与写意画有什么区别?三、学习小结:中国画:一般指国画(中国传统绘画形式)国画在古代无确定名称,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指的是画在绢、宣纸、帛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
时代的风采教案

教案设计课题:《时代风采—中国油画》授课教师:黄杰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鉴赏第七课 P56~P60页学习领域:美术鉴赏课时: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对中国油画作品的赏析,了解中国油画发展,及代表性画家和他们的作品。
2、能力目标:通过中国油画名家名作的赏析,培养学生正确审美感受,提高鉴赏美的能力,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油画艺术的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中国油画发展与作品赏析。
三、教学难点:中国油画的特点中西融合。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了解这不单是一个外来画种的引入问题,而是两种文化背景、两种艺术观念、两种造型观和表现语言的相互碰撞、交融、吸收、借鉴。
欧洲传统油画的造型基础训练、西方近代艺术思潮对中国当代美术和未来的发展都有重要影响,要启发学生对世界文化有兼容并包、取长舍短的胸怀。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油画作品,中国画作品。
五、教学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讨论法,对比法。
六、教材分析:油画是西方的外来画种,在20世纪,中国油画在中西文化的碰撞、沟通和相互吸收中发展、生根、曲折中成长。
这使它逐渐融进中华民族血液的历史。
在这期间,中国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恰恰在这段动荡的历史转折时期,油画中国民族化了。
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世纪中后期油画得到发展,此时中国油画家在历史画创作方面取得重要成就。
近年来,中国油画呈多元发展,在双向交流中,中国油画正融入世界艺术潮流,并显示着自己民族的,时代的特色和个性特征。
七、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我觉得本节课我准备的还是不够充分,范图、事例较少,大多以课本上的图例为主,有条件的话,我会尽可能的多找图例,这样有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使学生更好的扩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
十一、板书设计:时代风采——中国油画教案一、中国油画的发生:二、发展阶段19末——1949建国——文革改革开放至今三、总结四、作业布置。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美术鉴赏》教材的第四章“绘画艺术”,主要内容为对中国画与油画的欣赏。
具体包括中国画的意境、笔法、墨色、构图等特点,以及油画的色彩、光影、透视等技法。
我们将深入分析《清明上河图》、《簪花仕女图》等著名中国画作品,以及《星空》、《向日葵》等著名油画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特点,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激发创作灵感。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绘画艺术中的意境和技法。
教学重点: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分析,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实物投影仪、绘画作品图片。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组绘画作品,让学生初步感受中国画与油画的魅力,并提出问题:“你能分辨出这些作品是中国画还是油画吗?它们各自有哪些特点?”2. 新课内容:(1)分析中国画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意境、笔法、墨色、构图等。
(2)分析油画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色彩、光影、透视等。
3. 实践环节:(1)分组讨论,让学生选择一幅中国画或油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并准备汇报。
(2)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其他同学补充。
4. 例题讲解:以《清明上河图》和《星空》为例,讲解作品中的意境、技法和创作背景。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教材中的其他绘画作品。
六、板书设计1. 中国画特点:意境、笔法、墨色、构图。
2. 油画特点:色彩、光影、透视。
3. 作品欣赏:《清明上河图》、《星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中国画或油画作品,分析其特点,并写出欣赏心得。
示例答案:作品:《簪花仕女图》特点:画面描绘了唐代宫廷仕女的生活场景,线条流畅,色彩艳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欣赏心得:这幅作品展现了唐代宫廷的繁荣景象,让我感受到了古代绘画艺术的魅力。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的教案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提高对中国画的欣赏能力。
2. 使学生掌握油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提高对油画的欣赏能力。
3. 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4. 激发学生对中国画与油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爱好者。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画的特点与分类3. 油画的起源与发展4. 油画的特点与分类5. 中国画与油画的异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画与油画的起源、发展、特点以及分类。
2. 教学难点:中国画与油画的异同,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讲授法、对比法、实践法。
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画作展示、绘画实践。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中国古代画作的图片,引起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特点与分类,以及油画的起源、发展、特点与分类。
3. 对比:展示中国画与油画的对比图片,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两者的异同。
4. 分析:分析中国画与油画的异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审美素养。
5.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绘画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中国画与油画的魅力。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欣赏更多的中国画与油画作品,提高审美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绘画实践中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欣赏作品的情况,以及对中国画与油画的理解程度。
3. 学生互评: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七、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与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 探索更多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拓展与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画展、美术馆等,加深对中国画与油画的了解。
2. 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艺术创作。
3. 开展艺术交流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艺术互动与学习。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范文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画的起源、特点以及代表画家。
2. 让学生了解油画的起源、特点以及代表画家。
3. 培养学生对中国画和油画的欣赏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4. 引导学生探索两种画派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2. 中国画的特点与代表画家3. 油画的起源与发展4. 油画的特点与代表画家5. 中国画与油画的异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国画和油画的起源、特点、代表画家以及异同。
2. 教学难点:对中国画和油画艺术特色的深入理解,以及探索两种画派的异同。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画的起源、特点、代表画家以及油画的起源、特点、代表画家。
2. 比较法:引导学生对中国画与油画进行比较,分析两种画派的异同。
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经典的中国画与油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中国画的特点、代表画家以及油画的起源、特点、代表画家。
3. 比较:组织学生对中国画与油画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两种画派的异同。
4. 欣赏:展示经典的中国画与油画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提高审美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选择一幅自己喜欢的画作进行欣赏,并简要阐述其艺术特点。
7.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情况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中国画与油画的创作实践,让学生亲身体验两种画派的魅力。
2. 邀请画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特点。
3. 开展中国画与油画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与感悟。
七、评价方式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以及互动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包括内容、创意以及表现手法等方面。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设计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2)掌握油画的起源、发展以及特点;(3)能够分辨并简要描述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和鉴赏能力;(2)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提高艺术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画与油画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艺术形式,包容多元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中国画的起源与发展(1)介绍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发展历程;(2)分析中国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2. 油画的起源与发展(1)介绍西方油画的起源与发展;(2)分析油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
3. 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1)从绘画工具、材料方面进行比较;(2)从表现手法、色彩运用方面进行比较;(3)从审美观念、创作理念方面进行比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画与油画的起源与发展;(2)中国画与油画的特点及表现手法;(3)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
2. 教学难点:(1)中国画与油画的审美观念、创作理念的差异;(2)如何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表现手法;讲解油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表现手法;分析中国画与油画的区别。
2. 观察法:组织学生观察中国画与油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绘画艺术的认识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中国画与油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与展示:(1)讲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表现手法;(2)讲解油画的起源、发展、特点及表现手法;(3)展示中国画与油画的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3. 观察与鉴赏:组织学生观察中国画与油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 实践与指导: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技能。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范文

《中国画与油画》教案(优秀范文)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和油画的基本概念及历史背景。
引发学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绘画和油画的定义及特点。
分析中国绘画和油画的历史演变和艺术风格。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展示法,通过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西方绘画艺术的特点。
1.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二章:中国绘画艺术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绘画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对中国绘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中国绘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分析中国绘画的主题和审美观念。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展示法,通过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国绘画艺术的特点。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三章:油画艺术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油画的基本特点和历史背景。
培养学生对油画艺术的欣赏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油画的工具材料和技法。
分析油画的主题和审美观念。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和展示法,通过作品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油画艺术的特点。
3.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四章: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与影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历史和影响。
培养学生对中西方绘画艺术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历史和具体事例。
分析中西方绘画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和意义。
采用讲授法和比较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西方绘画艺术的交流与影响。
4.4 教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收集学生的提问和讨论情况。
第五章:创作与实践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中国画与油画知识进行创作实践。
培养学生运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实践,包括选题、构图、绘画技法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画家回国后缺乏油画艺术的社会氛围以及材料的限制,早期中国油画作品不及西方油画醇郁,表现力也不够丰富。一部分作品是用油画材料表现中国传统绘画的内容和造型特点,画面往往显得干涩、凝滞,并且不易长久保存。20~40年代,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中央大学艺术系、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上海关术专科学校、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等院校培养了一批油画人才。刘海粟、林风眠、徐悲鸿是对教育影响较大的油画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代表着当时较高的水平。 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许多画家坚持以现实生活内容为主题,描绘具体的有情节的题材,侧重严谨的形体塑造和写实的色彩,作品主题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较密切关系,形成很强的社会教育意义。以林风眠、刘海粟为代表的一些画家,侧重吸收欧洲印象主义以后的诸种流派风格,主要通过丰富的色彩和自由的笔触表现对景物的主观感受,画面的艺术形式感较强,多呈流畅、轻松的意趣。
中国油画是在欧洲油画技法传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02年成立的南京两江优级师范学堂最早设立了西画专科,聘任外国教员讲授油画。同期,清朝政府还派遣留学生到外国学习油画。1887年,李铁夫留学英、美,受教于印象主义画家。1904年,李叔同等留学日本学习油画。此外,陆续有自费留学欧洲的画家。20年代后期,留学生相继回国,积极从事油画创作和油画教育,并以他们为主体形成各种画会、美术社,出版画册,介绍西方画作品。这样,油画直接从欧洲、间接从日本传入中国,成为中国画坛的新画种。 出国留学生在不同的美术院校就学或师从不同风格的画家,使得早期中国油画面貌不一。
② 不透明覆色法,也称多层次着色法。作画时先用单色画出形体大貌,然后用颜色多层次塑造,暗部往往画得较薄,中间调子和亮部则层层厚涂,或盖或留,形成色块对比。由于厚薄不一,显出色彩的丰富韵意与肌理。透明与不透明两种画法没有严格的区别,画家经常在一幅画作中综合运用。表现处在暗部或阴影中的物象时,用透明覆色法可以产生稳定、深邃的体积感和空间感;不透明覆色法则易于塑造处在暗部以外的形体,增加画面色彩的饱和度。19世纪以前的画家大都采用这两种画法,制作作品的时间一般较长,有的画完一层后经长期放置,待色层完全干透后再进行描绘。
古典油画在整体上是油画语言诸因素共时综合运用的结果,但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艺术家在此基础上对某一个或几个因素特别注重,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文艺
复兴时代的意大利画家比较注重明暗法的运用,画中景物的暗部统一笼罩在阴影中,明暗交界线呈柔和的过渡,造就了画面集中而浑然的效果。L.达·芬奇的《岩间圣
大都会博物馆临摹部主任罗德里格斯女士表示,这么多中国优秀画家来大都会博物馆临摹,让他们觉得既紧张又光荣,中国名画家的技艺令人惊叹,这是大都会与中国艺术界合作的重要事件。
艺术家们谈及中国油画成就,认为今天中国以纯粹绘画建立起了自身在当代世界艺术中不同于西方的一极,这一现实正在逐渐得到认同和重视。
画家完全描绘现实生活的实景。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继承了希腊、罗马的艺术观念,即不仅注重作品要描述某一事件或事实,还要揭示出事件或事实的前因后果,于
是形成了注重构思典型情节和塑造典型形象的艺术手法。与此同时,画家还分别探索解剖学、透视学在绘画中的运用、画面明暗分布的作用等,形成了造型的科学原理。
中国油画大师代表团于去年12月22日应美国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邀请抵达纽约,成员包括杨飞云教授,国际超限写实主义开创者、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冷军,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郭润文,重庆市美协副主席、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庞茂琨,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谢东明等中国当代大师级的油画名家。
60年代后期,中国油画从较窄的艺术路子陷入概念化,表现内容单一,较多作品成为当时政治口号的图解,也几近完全失去油画的特征。 1979年以后,中国油画逐渐得到正常发展,改变了过去吸收单一的油画模式的状况,较全面地吸收西方从古典到现代的各种风格与流派。艺术家更多地注重油画艺术的审美功能,注重油画形式语言的多样化、个性化,形成了中国油画的初步繁荣。其中突出的油画风格是吸收法国古典油画的技法,讲究严谨而富有艺术概括的造型,细腻的色彩变化和多层次色彩构成和谐的色调,作品气氛典雅、意境清新。有的借鉴美国照相写实主义的手法,运用极为精细的笔触描绘理性构造的物象,作品取材于现实生活实况,往往显出冷峻的情调。更多的画家追求艺术的情感表现,灵活地运用油画材料,创造富有个性的艺术作品。 油画的丰富表现力在它的发展中愈益显著,是世界上沟通人类情感的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
40年代留学回国的油画家中有的深入敦煌石窟等地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画出了吸收民族绘画造型和色彩特点的作品。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油画得到了普及性的发展。50年代后期,油画教学和创作受到新的外来影响,主要采用的是俄罗斯-苏联油画模式。在基础作业中,油画技法的特点为:注重描绘物象处于一个主要光源之下的效果,以明暗调子的推移即素描关系作为造型的主导因素。色彩表现的是物象之间由于环境色作用形成的色调,一般采用多层画法,保持暗部的透明感和亮部的色层重叠,笔触多较阔略、明显,形成物象的体面转折和质感。 中国油画创作主要遵循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艺术原则,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以写生方法收集创作素材,形成主题明确的艺术构思,通过创造生活情景的某一瞬时状态体现艺术主题,强调内容的情节性和文学性。画面一般有焦点透视的写实感,运用明暗和造型突出主体,色调的倾向性形成画面的意境并烘托主题。众多以现实生活和近代历史事实为素材的作品,在50年代和60年代上半叶反映了普遍的社会意识,油画技法也日趋丰富,成为中国画坛富有生机的绘画形式。
此次代表团访美的主要任务是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临摹。在过去一个月中,中国油画大师们如愿以偿地临摹了丢勒、伦勃朗、维拉斯贵兹、维米尔、哈尔斯、格里柯、提香、鲁本斯、利皮、柯罗、德加、塞尚等欧洲古典大师们的代表作,这是中国的油画名家们首次有机会集体临摹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传世佳作,而他们临摹的作品随后将在中国美术馆举行一场高水准的学术展览。
的美——绘画性。
发展油画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近代、现代几个时期,不同时期的油画受着时代的艺术思想支配和技法的制约,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油画发展初期的历史条件奠定了古典油画的写实倾向。15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思想出于对宗教的批判,有着关注社会现实的积极要求,许多著名
画家为逐渐摆脱单一的以基督教经典为题材的创作,开始对当时生活中的人物、风景、物品进行观察和直接描绘,使宗教题材的作品含带明显的现实世俗因素,有的
杨飞云表示,此次来大都会博物馆临摹,并不是为了完整精确地复制,而是以中国人的方式触碰大师的灵魂,通过与欧洲古典大师零距离地进行心灵对话来解读大师的作品。其中既包括技术语言的层面也包括精神语言的层面,同时还是对美术史的整体探究。
杨院长还表示,此次中国油画名家在大都会的临摹活动,其意义并非仅仅局限在活动参与者,而是更广泛的中国艺术家群体和他们所依托的文化背景。大都会之行只是拉开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和学术创意的序幕,这一活动将持续地进行下去。
中国油画大师:教学方法
中国油画大师代表团赴美杨飞云等名家齐聚纽约畅谈中国油画
中新社纽约消息 由中国写实绘画领军人物、中国油画院院长杨飞云教授率领的中国油画大师代表团一行18人,1月24日齐聚纽约,向美国艺术爱好者展示他们过去一个月在访问美国行程中创作的一批反映美国风貌的高水准作品,并畅谈新时期中国油画。
人体解剖学的运用使绘画中的人物造型有了如同真实般准确的比例、形体、结构关系;焦点透视法的建立使绘画通过构图形成幻觉的深度空间,画中的景物与现实中
定向的瞬间视觉感受相同;明暗法使画中的物象统一在一个主要光源发出的光线下,形成由近及远的清晰层次。人文主义的艺术主题与追求写实的造型观念在其他画种 中所以不能完善,是因为工具材料的限制,而油画工具材料性能正适于将二者充分体现出来。因而,古典油画成为经长期制作的、高度写实的面貌。
在20世纪油画中,由不同的艺术观念形成了不同的流派,并制约艺术形式呈现多种倾向,传统油画技法中的某方面因素往往作为艺术观念的形式体现被强化,甚至被推向极端,油画形式语言受到高度重视。例如:忽视色彩而主要作形体自由构造的立体主义;注重色彩强烈状态中均衡效果的野兽主义;通过色彩和笔触的无序使用表现扭曲心理的表现主义;纯粹以色彩的点、线、面构成画面的抽象主义;以及将颜料随意甩、泼、垂滴于画布上的抽象表现主义等。近百年来西方现代油画流派纷繁,相继更替,只要以油画工具材料为造型媒介,艺术家可以创造任意的油画面貌。 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扩大,导致油画材料与其他材料相结合,产生了不归属某一具体画种的综合性艺术,油画因此也走向失去在西方作为主要画种的地位的趋势。
技法 油画
技法油画工具材料的限定导致油画绘制技法的复杂性。几个世纪以来,艺术家在实践中创造了多种油画技法,使油画材料发挥出充分的表现效果。油画主要技法有:
① 透明覆色法,即用不加白色而只是被调色油稀释的颜料进行多层次描绘。必须在每一层干透后进行下一层上色,由于每层的颜色都较稀薄,下层的颜色能隐约透露出来,与上层的颜色形成变化微妙的色调。例如在深红的色层上涂罩稳重的蓝色,就会产生蓝中透紫即冷中寓暖的丰富效果,这往往是调色板上无法调出的色调。这种画法适于表现物象的质感和厚实感,尤其能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人物肌肤细腻的色彩变化,令人感到肌肤表皮之下流动着血液。它的缺点是色域较窄,制作过程工细,完成作品的时间长,不易于表达画家即时的艺术创作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