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龙汤原文解读之我见及临床应用经验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小青龙汤临床应用3则】
小XX龙汤临床应用小XX龙汤临床应用3则】摘要小XX龙汤主要用于风寒表实兼水饮内停证,临证时除用于治疗肺系疾病鼻渊、寒咳外,还可用于治疗肩凝风等常见病。
关键词小XX龙汤鼻渊寒咳肩凝症小XX龙汤是“医圣〞张仲景所创的一首治疗外寒内饮的有名方剂,其原文见于《伤寒论》第40条、41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小XX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减也。
小XX龙汤主之〞。
另外,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篇第23条、35条也用到该方。
现广泛用于治疗“肺系〞病症(如本文所列鼻渊、寒咳)和“肺系〞以外病症(如肩凝症等),现举验案如下。
病历资料例1:患者,男,53岁,2022年10月21日就诊。
受凉咳喘1周,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疗效不显。
咳嗽痰清色白量多。
气喘胸闷,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口渴不欲饮,3天未更衣,小便调,舌淡苔薄,脉弦滑。
证属风寒外束,水饮内停。
治以痰湿扰肺,肺失宣降。
用小XX龙汤。
麻黄9g,XX 枝10g,细辛3g,白芍20g,半夏12g,干姜5g,五味子5g,XX草10g。
水煎500ml,每次服100ml,3次/日。
服3剂后咳喘减、大便调,恶寒发热身痛已解,再服4剂后痊愈出院。
按:咳嗽痰色白、喘累,血检往往白细胞计数不高,无实质性炎症存在,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用氨茶碱类药物解除支气管痉挛又会使心率增快。
辨证为外寒里饮所致,用解表化饮之小XX龙汤则效果较好。
例2:患者,女,49岁,2022年1月6日初诊。
主诉左肩胛区痛苦月余。
现左肩胛区痛苦,遇寒尤甚,查BP 126/82mmHg,血脂、血糖正常。
左肩胛内侧及嵴下压痛(++),不能上举及内旋,痛处不红,周身沉重,舌苔白,脉弦紧。
诊断:肩凝风。
辨证:风寒凝滞,太阳经疏不利。
治疗:温经散寒,祛风止痛。
方药:小XX龙汤加减(麻黄9g,炒白芍12g,清半夏9g,XX枝10g,细辛6g,干姜9g,茯苓10g,威灵仙15g,XX艽15g,络石滕10g,片姜黄10g,XX草6g)。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
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医药方,具有清热解毒、升阳化气、通脉止痛
的功效。
在临床应用中,我有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小青龙汤适用于风热感冒、暑热伤津等病症。
这类疾病的症状
主要是寒热错杂、脉象浮数、舌质红绛或绛边,常见的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咽痛等。
在这种情况下,小青龙汤的清热解毒作用能有效缓解体内
的热毒,同时升阳化气的作用能够帮助身体恢复阳气,并通脉止痛,缓解
病痛。
其次,小青龙汤还适用于湿热病症,如湿热黄疸、湿热泄泻等。
湿热
病症的特点是舌苔黄腻、脉象滑数、大便黏腻。
小青龙汤可以清热利湿,
帮助体内湿热排出,同时升阳化气的作用能够增强脾胃消化功能,改善湿
重症状。
另外,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首先,使用小青龙
汤的患者应该根据具体情况加减方剂,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和病情都不同,
所以方剂的使用需要个体化。
同时,小青龙汤具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
一般不宜长期使用,以免伤及正气。
总结起来,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很好的效果。
它是一种有效的
中药制剂,适用于风热感冒、暑热伤津和湿热病症等疾病。
但在使用时需
要注意个体化,避免长期使用。
通过合理的应用,小青龙汤可以为临床患
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效果。
小青龙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
小青龙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小青龙汤方歌方解,临床运用医案【方剂组成】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炙甘草、桂枝各9克,五味子12克,半夏15克。
【用法】煎服法同大青龙汤方。
【方歌】小青龙本桂枝汤,去生姜枣加干姜,麻黄半夏和细辛,外邪内饮治之良。
【方解】麻黄、桂枝、芍药、甘草发汗以驱外邪。
半夏、干姜、细辛、五味子逐寒饮以平咳喘,故本方为治疗外邪里饮而致咳喘的方剂。
【仲景原文解析】《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解析:心下有水气,虽发汗而表不解;有外邪故发热;激动里饮故干呕而咳、或喘;小便不利则少腹满;水停不化故或渴;水谷不别故或利;水气冲逆故或噎,此宜小青龙汤主之。
按:当表证未解而里有水饮者,无论伤寒或中风,在治疗时,都须解表的同时祛逐水饮,这样才能使表解,前于桂枝剂已多次说明,故不再赘。
胃中有饮本无渴证,今谓或渴者,这是由于小便不利所致,与五苓散证之渴同,故或渴、或利、或噎均宜读在小便不利、少腹满句之后,而或喘者,宜接于发热而咳句后。
此以上为主证,或咳以下为客证。
只要看主证在,不问客证有无均宜本方主之。
《伤寒论》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解析:气冲饮逆故咳而微喘,外邪不解故发热,胃有饮故不渴,宜以小青龙汤主之。
服汤后则饮去胃中干,故遂渴;此为服药有效之验,故谓寒去欲解也。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35条: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解析:倚息,即凭依于物呼吸之意。
久有痰饮,复被风寒,造成咳逆呼吸困难,以至倚息不得卧,此证宜用小青龙汤治疗。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第23条:病溢饮者,当发其汙,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解析:见大青龙汤条。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第7条;妇人吐涎沫,医反下之,心下即痞,当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龙汤主之。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经验总结杨国栋主任医师是内蒙古自治区第二批名老蒙医中医学术继承指导老师,临床上擅长运用小青龙汤加减化裁治疗外感风寒而致的咳喘及痰饮等症,疗效显著,颇多心得。
兹将其临床用此方加减治疗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例及体会总结如下。
病例一:于某,男,28岁。
初诊:2016年11月。
自幼哮喘,每于春秋季节易发作。
发作时大汗淋漓,不能平卧,咳嗽剧,白痰,量多。
病情严重时,静脉注射甲强龙、氨茶碱等治疗。
本次遇冷后大发作,西药效果不佳。
症见面色咣白,口唇青紫,舌淡胖,苔薄白润,脉细数,平素畏寒、汗少,易感冒。
急则治其标,治拟温肺化饮平喘。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生麻黄15g,桂枝10g,白芍20g,干姜3g,细辛3g,五味子3g,半夏9g,炙甘草15。
每日1剂,水煎服,4付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亦减少。
又服7付,症状基本控制。
缓则治其本,后以香砂六君子加补肺纳肾之品善后,随访一年未再大发作。
病例二:齐某,女,40岁。
初诊:2017年3月。
l月前偶感风寒,鼻塞流涕,咽痒咳嗽,自服感冒药后数日后表症消失,惟咳嗽不解,且愈加严重,早晚尤甚,咳甚时伴干呕,胸闷憋气,咯白稀痰,口不渴,舌质暗,苔薄白,脉滑有力。
胸部X线示:两肺纹理增粗、紊乱,余(一)。
曾服川贝枇杷止咳露及止咳祛痰类西药均无明显效果。
自述近3年来感冒后,常久咳不止,每年发作持续2-3个月不等,甚是苦恼。
诊断:慢性支气管炎。
辨证:外寒内饮,小青龙汤证。
治则:温肺化饮,兼以疏表。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麻黄9g,桂枝6g,细辛3g,半夏10g,干姜9g,五味子9g,白芍6g,炙甘草9g,当归6g,桃仁6g。
每日1剂,水煎服,4付后复诊,咳喘明显减轻,汗出亦减少。
效不更方又服7付,症状基本控制。
后本“缓则治其本”、“未发以扶正气为主”的治则,后以六君子合玉屏风散加减善后,随访一年未再大发作。
今天,种子陆续破土而出。
白白的嫩茎大约长一厘米,像个小豆芽,有些嫩茎长大了,已经有两厘米长了,头上顶的叶子也变绿了。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
小青龙汤临床应用1哮证管某,女,78岁,2014年7月28日初诊。
发作性气短、咳嗽8年余,加重20天。
现症:喘息、气短加重,喉中哮鸣有声,夜间不能平卧,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口不渴,形寒怕冷,舌红、苔白,脉弦紧。
中医诊断:哮证,寒哮。
中药予以小青龙汤加减以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药用:炙麻黄10g、制附子( 先煎) 、干姜、炙甘草、姜半夏、砂仁、生姜各10g,茯苓18 g,白术20 g,磁石30g( 先煎) ,赤芍15g,肉桂6g,细辛、五味子各3g。
3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自诉咳喘、气短明显减轻,脉沉细。
上方加枸杞子、菟丝子、补骨脂、仙灵脾、仙鹤草各30g。
5剂。
患者服药后,病情明显好转,喘哮基本控制。
嘱畅情志、避风寒、慎起居。
按:患者喘息气短,喉中哮鸣有声,是因寒痰伏肺,遇寒触发,痰升气阻,雍塞气道,肺失升降;咳不甚,痰少咳吐不爽,为肺气闭郁,不得宣畅,痰从寒化为饮;口不渴,形寒怕冷,脉沉紧,病因于寒,阴盛于内,阳气不得宣达。
中医认为“ 痰之化无不在脾、痰之本无不在肾” ,“ 肺为贮痰之器” ,故予以小青龙汤加减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制附子温中散寒,磁石重镇潜阳,砂仁芳香醒脾,三者皆可纳气归肾;茯苓淡渗利湿,白术燥湿健脾、诸药合用,可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二诊加用李可老中医之肾四味和仙鹤草以加强补肾纳气之功效,获效较为满意。
2咳嗽林某,男,77岁,2014年3月19日初诊。
患者于5天前受凉后出现打喷嚏,流鼻涕,偶有咳嗽,无痰中带血,无咳脓痰、咯血、发热、潮热盗汗等症。
之后肌肉疫困,就诊于某个体诊所,以“ 感冒”给予门诊输液2天,效果差。
现症见:间断咳嗽、咯白色粘痰,痰少不利,肌肉疫困,舌质黯红、苔白腻,脉浮紧。
胸部x线片示:肺部感染。
四诊合参,辨证为咳嗽,风寒犯肺型。
治以外散风寒,内化水饮。
方用小青龙汤加减,药用:炙麻黄4g,制附子6g( 先煎) ,细辛3g,桂枝30g,炙甘草、姜半夏、党参、砂仁各10g,茯苓18g,赤芍、炙枇杷叶各15g,磁石30g,生姜10g。
对于小青龙汤认识之我见
1 包 含 为治 疗 痰 饮 咳 嗽 的 三个 基本 方 法 , . 即辛 以
散之 , 用干 姜 、 辛散 肺 中之 寒饮 ; 以 收 之 , 五味 子 细 酸 用
收 耗散 之肺 气 ; 以缓 之 , 甘 用炙甘 草缓 肺气 之 冲逆 。 2 .治 疗寒 饮 的辛 温 升 散 与 收敛 和 降相 结 合 , 用 即
胃不解 , 可放 心使 用 , 使 用此方 时 临床 多做加 减 。《 但 吴
方 可治 百病 之缘 由也 。
对 于 组 成 及 加 减 法 之 认 识
鞠 通 医案 ・ 痰饮 门》 1 有 5个 医案 用 此 方 , 其 中 1 但 3个 医案 中去麻 黄 、 细辛 , 全 方 者 仅 1 。余 认 为 临床 多 用 条 加 用 白术 、 苓 以培 土治水 , 土生 金之法 , 茯 培 临床还 常用
枳壳 少量 , 法是 任继 学 教 授 所 授 , 老 认 为一 切 咳 喘 此 任
麻黄( 三两 , 去节 ) 芍 药 ( , 三两 ) 五 味 子 ( 斤 ) 干 , 半 , 姜( 三两 ) 甘 草 ( 两 , ) 桂 枝 ( 两 , , 三 炙 , 三 去皮 ) 半 夏 ( , 半 斤, 汤洗 ) 细 辛 ( 两 ) , 三 。 上八 味 , 以水一 升 , 先煮 麻黄 , 减二 升 , 上 沫 , 去 内诸 药, 煮取 三升 , 去滓 , T R AT .J n 01 。V l 6 N U OP HY u 2 0 o 1 No 8
对 于 小 青 龙 汤 认 识 之 我 见
石 贵军 张树 茂。 杨 大伟。
f.吉林 省 长春 市 中 医 院 ,3 0 2 1 10 2 1
3 此 方含 麻黄 汤 、 枝 汤 的配伍方 法 。 . 桂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最新版】目录1.小青龙汤的来源和组成2.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3.小青龙汤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4.小青龙汤的现代研究和发展正文一、小青龙汤的来源和组成小青龙汤,源于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典籍《伤寒杂病论》,为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创。
它是一款具有千年历史的传统中药方剂,主要由以下几味药材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干姜、细辛、半夏和五味子。
这些药材的巧妙组合,使得小青龙汤具有很好的解表祛邪、宣肺化痰的功效。
二、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小青龙汤主要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的病症,其功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解表祛邪:小青龙汤具有很好的发汗作用,能够促使人体排出多余的寒邪,缓解因感冒等原因引起的发热、恶寒等症状。
2.宣肺化痰:小青龙汤中的药材组合能够有效宣肺化痰,促使痰液排出,缓解咳嗽、喘息等症状。
3.止咳平喘:小青龙汤还可以止咳平喘,对于因风寒束肺引起的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症状有较好的疗效。
三、小青龙汤的适用人群与注意事项1.适用人群:小青龙汤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的患者,如感冒、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病症。
2.注意事项:在使用小青龙汤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孕妇慎用;(2)方中药材剂量应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适当调整;(3)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生冷等食物;(4)服用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并向医师咨询。
四、小青龙汤的现代研究和发展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对小青龙汤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现代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祛痰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不仅对传统感冒、咳嗽等疾病有效,还对其他一些慢性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等有一定的疗效。
总之,小青龙汤是一款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药理作用的中药方剂,对于治疗外感风寒、内有痰饮等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
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小青龙汤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我运用经方小青龙汤的体会
我运用经方小青龙汤的体会我对小青龙汤的理解及应用,小青龙汤该方出自<伤寒论>,条文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后世医家将其应用机理概括为外寒内饮,只要辩证符合这个机理的病症都有人在应用,效果也是非常好的,比如民国时期的经方实验录的作者曹颖蒲,他应用这个方就很有心得。
农老师认为咳嗽属于水气病者可以用这个方,列举了形成水气几种情况:1.游泳(临床上经询问,很多患哮喘及经常感冒咳嗽的小孩,家长都是经常带小孩去游泳,说游泳可以触进小孩的生长发育,老师常常制止家长这么做,老师认为过多的游泳会损伤身体的阳气,结合小孩的生理特点很容易酿生痰湿引起咳嗽等外感疾病),2.进食过多的果品冷饮(在门诊中我们观察到一些脾胃功能不好的小儿,脸色及手掌黄黄的,经询问很多小孩都有过食水果及冰冻食品的病史,老师说过食水果冷饮很容易损伤脾胃,脾胃运化不好,很容易酿生痰湿)。
3.远行冒雨露。
4.夙患痰饮(老师认为哮喘及经常咳嗽的患儿往往是有痰饮内伏的)。
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启示。
在实习期间,跟农老师出门诊,老师常用此方加减治疗婴幼儿咳喘,有哮喘病史的及经常咳嗽的儿童,也是效果显著。
老师考虑这类孩子体内常常是有伏痰留饮存在。
家长照看稍有不慎及天气突变,小孩很容易感受风寒,外寒引动内饮,出现咳嗽,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哮喘发作,或发热或不发热,舌淡,苔白滑或腻,脉浮或弦。
查体:肺部可闻及有痰鸣音干湿啰音等。
老师常用处方:麻黄5g 桂枝5g 白芍5g 干姜5g五味子5g 细辛3g 半夏5g 甘草5g陈皮6g 茯苓5g 白术5g(量视儿童年龄大小调整 )若出现发热常加石膏清热,及生姜散寒。
问老师为什么婴幼儿咳喘也用这个方呢?老师说小儿的体质特点是肺脾肾常虚,感风寒之邪后肺气不宣,通条水道功能失常,又易于影响脾胃,至脾运化水湿功能受阻,加之肾温化功能薄弱,出现了新的水饮和痰湿,此时如果不调理好,则可成为伏痰留饮,将会引发经常的咳嗽,哮喘。
名方应用: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
名方应用: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小青龙汤是《伤寒论》名方,十大名方之一,临床应用较为广泛,辨证准确,疗效十分可靠。
现就小青龙汤的有关情况谈谈个人看法,不妥之处请指正。
一.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伤寒论》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即寒伤太阳寒水之经,表邪不解,入里造成“心下有水气”而发病,发病的根本在于外有寒,内有水气,这是小青龙汤证的根本病机。
二.小青龙汤证的成因小青龙汤证的根本原因既然是“外有寒,内有水气”,那么是怎样形成的呢?笔者研读前贤著作并结合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情况,总结如下:1.因游泳而水气。
2.因多食瓜果冷饮而得水气。
3.因冒雨露远行而得水气。
4.夙患痰饮,为风寒所激。
(以上四条为前贤曹颖甫先生归纳总结)5.现代社会,热天因空调冷饮,看似天热常常感寒而得水气。
6.时医吊针输水(西医如此,不少中医也是如此),病本有寒,有水气在内,吊针输水直接把寒冷的水液送入人体,寒和水气蔽固而加重,病情将加重。
7.药误寒凉。
8.冬天雾露为患,感寒而得水气,川渝两地,长江中下游一带,冬天常起雾露,加之感寒而生病,这种情况冬天十分普遍。
三.小青龙汤的临床症状1.《伤寒论》说:"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初期用麻黄汤,一汗而解就不会造成“寒入里”,也不会造成“心下有水气”了,水气停于胃逆于上则干呕,则咳,则喘,水气郁结营气蔽固而发热,逆于咽喉则噎,津不上承喉舌则渴,下注入肠则利,入少腹则少腹满,入输尿管则小便不利。
临床症状虽多,但多为或然之症,不必悉俱。
治疗就用小青龙汤。
2.《伤寒论》说:“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小青龙汤主之”。
水气上行冲激肺脏故咳而微喘,水气上承喉舌故不渴,营气与水邪郁结而生表热,治疗就用小青龙汤。
3.《金匮要略》《痰饮篇》说:“咳逆依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
咳逆则气出不续,终夜依靠在床头,根本没有办法平卧,此寒气郁于表,激而上冲肺脏所致,治疗方针解表温里,就用小青龙汤。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
浅谈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心得小编整理小青龙汤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汤剂之一,其主要成分有黄芩、白芍、人参、泽泻、甘草、姜、茯苓、炭等,是一种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的中药方剂。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对于肺热咳嗽、胸膜炎、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小青龙汤最初是由伤寒学派的张仲景所创立,其基本理论是根据中医的经验和理论,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将多种草药配制而成的。
后来,经过世代的医家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小青龙汤逐渐完善,成为中医中常用的治疗方剂之一。
小青龙汤的主要疗效在于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这主要是由于小青龙汤中的黄芩、白芍、人参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同时,汤中的泽泻、茯苓等成分能够利水消肿,排出过多的水分,有效减轻肿胀和水肿症状。
此外,小青龙汤还具有平喘、止血和止痛的功效,可以改善气道阻塞和肺部疾病的症状。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常用于治疗肺部疾病。
具体来说,对于咳嗽、胸闷、气促、痰多、喉咙肿痛等症状,小青龙汤都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此外,小青龙汤还常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尤其是对于痰黏、气促、气急等症状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同时,小青龙汤也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清热降火的作用,可以预防和缓解肺部疾病的发展。
需要注意的是,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也有其限制,尤其是对于脾胃虚弱、体质较弱的患者不宜使用,以免导致脾胃伤害和消耗。
此外,如果患者并无清热解毒和利水消肿的症状,或者是有其他症状例如口渴、发热等,则不适合使用小青龙汤。
总之,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广泛的适应症,尤其是对于肺部疾病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熟知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针对性和安全性,达到实际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小青龙汤的临床医案分析
小青龙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乃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小青龙汤主要功用发汗解表、温肺化饮,用于治疗外有表寒、里有寒饮所致之恶寒发热,无汗,咳喘,痰多而稀,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重浮肿,舌苔白滑者。
近年来关于小青龙汤的临床应用报道较多,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如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百日咳,过敏性鼻炎,感冒及流行性感冒;其他系统疾病如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胃炎,胸膜炎,肾炎,角膜炎;也有用本方治疗肺失宣肃之便秘;寒饮内停之多唾症;尚有用此加减治疗失音、遗尿等。
小青龙汤的原方组成乃麻黄汤去杏仁加芍药、细辛、干姜、五味子和半夏而成,其药物组成为: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在临床运用中,审证求因,灵活用之,疗效显著。
1病案一杨某,73岁,素有哮喘病史,今日因天气变化,感受风寒后哮喘发作,初期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呼吸紧迫感,喉痒,鼻痒,喘促加剧,喉中痰鸣如水鸡声,咳吐稀痰,不得平卧,胸膈满闷如窒,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滑,脉浮紧。
听诊双肺可闻及哮鸣音,诊断:哮喘,治法:宣肺散寒,豁痰平喘,处方:小青龙汤,方药:麻黄15克,芍药15克,细辛5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桂枝15克,五味子15克,半夏15克,上方七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本病病机感受风寒后,新邪引动在里之伏痰,壅于气道,痰气相搏,故呼吸迫促,哮鸣有声。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呼吸紧迫感,喉痒,鼻痒,皆为风寒束表之征;咳吐稀痰,面色苍白,为寒痰在里之象。
痰气阻于气道,肺失清肃宣发,气机不得流通,故不得平卧,胸膈满闷如窒,苔白滑,脉浮紧,是外有风寒,内有寒痰之象。
应用本方麻黄宣肺平喘,利水,半夏化痰降逆,与干姜相配可温化中焦水寒之邪,五味子敛肺止咳,细辛、五味子一开一阖,以利肺气的升降,干姜、桂枝以温化水饮,炙甘草调和诸药,则全方可奏外散风寒,内除水饮之力,哮喘可止。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的应用体会
小青龙汤是一种中医配方,原名为小青龙丸,在清代太医院方剂中首
次出现,主要由黄芩、半夏、生姜、甘草组成。
该方药较为常用,临
床上应用广泛。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临床验证,我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中的体会进行总结:
一、小青龙汤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能调整人体消化系统,对脾胃虚弱、腹胀、腹泻、泄泻等症
具有明显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胃病不消食,
痰壅口苦病”的患者,特别是那些脾胃虚弱的人群,常常能够取得比
较好的效果。
二、小青龙汤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具有温中行气、散寒解表等功效,能够改善人体的呼吸系统,特别是在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方面,具有不错的
疗效。
临床应用中,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难以咳出痰液,咳嗽、
喘息不止”等病症,能够有效缓解病情。
三、小青龙汤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面的应用
小青龙汤还具有神经系统镇静作用,临床上特别是在治疗焦虑症、失
眠症等方面,能够缓解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应用中,
我们常用小青龙汤治疗“夜不安寝,心烦意乱,容易发脾气”等病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具有温中行气、散寒解表、通窍止痛等功效,临
床应用范围广泛,可治疗多种疾病。
当然,在使用小青龙汤治疗时,
还需要患者个体化治疗,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伤寒论》小青龙汤临床应用
《伤寒论》小青龙汤临床应用小青龙汤乃仲景设立治疗寒饮咳喘的名方。
以“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
” 病证概念代表临床特点。
本证外有表邪,内挟水饮,故以小青龙发汗蠲饮,表里同治;以“ 咳而微喘” ,突出咳喘是小青龙汤的主证。
故见水饮,咳喘,痰白而稀,皆可使用。
该方制方严谨,配伍精当,对现今临床起着广泛应用。
1.风寒束表肺气不宣的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相当于中医的“ 外感咳嗽” 。
多由风寒之邪外束肌表,肺卫失宣,肺气郁闭,卫阳被遏,故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
寒邪郁肺,气不布津,凝聚为痰,敌咳痰色白清稀,舌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束肺之象。
外感之嗽,无论四时,必皆因于寒邪,盖寒随时气入客肺中,所以治嗽但以辛温,其邪自散。
可用小青龙加减。
张某,女,23岁,2003年11月21日初诊。
反复咳嗽咳痰不愈,病已迁延近2月,以中西药杂投,咳嗽时轻时重,终不见明显好转。
患者平素极易感冒。
此次起病因误食冷饮所致。
诊见鼻塞喉痒,怕冷,咳嗽,咳痰色白而稀,二便尚调。
舌质淡而腻,脉滑。
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
血常规检查无异常。
证属:平素肺卫不固,又饮冷饮,寒饮内伏,复感风寒。
咳虽日久,尚有鼻塞、怕冷表证。
外有风寒,内挟痰饮。
治宜温肺散寒,止咳化痰。
小青龙汤加减。
处方:炙麻黄6g,干姜5g,五味子5g,细辛3g,姜半夏 10g,桂枝8g,白芍10g,蝉衣8g,防风8g,紫菀10g,款冬花10g,服5剂。
二诊:症状好转,唯喉痒,咳嗽。
原方加桔红8g,续服5剂,症状缓解。
随后以玉屏风口服液服2个月。
随访,感冒明显减少。
2.痰饮壅滞肺失肃降的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相当于中医久咳、痰饮。
是由于肺卫阳虚,卫外力弱,冬春寒冷季节,易遭客邪入侵。
阳虚痰饮内伏,每因外感风寒引动宿饮,肺失肃降而发病,症见恶寒、发热、咳嗽、咳痰,痰多而稀、痰阻气管则喘,气不归根则短气不续。
舌苔白滑或自腻,脉浮紧或滑,为寒饮内盛之证。
治宜遵仲景“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之法。
读经典用经方:?小青龙汤
读经典用经方:小青龙汤小青龙汤原文:《伤寒论》“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
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
小青龙汤主之。
”《金匮·痰饮咳嗽病》说的“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三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
温服一升。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寒里饮证。
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
方义:本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表寒引动内饮所致。
治疗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为主。
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
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
故治宜解表与化饮配合,一举而表里双解。
方中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散寒以解表邪,且麻黄又能宣发肺气而平喘咳,桂枝化气行水以利里饮之化。
干姜、细辛为臣,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
然而素有痰饮,脾肺本虚,若纯用辛温发散,恐耗伤肺气,故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芍药和养营血;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亦为佐药。
炙甘草兼为佐使之药,既可益气和中,又能调和辛散酸收之品。
配伍特点:五味子与芍药配伍,一散一收,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散中有收,开中有合,使风寒解,水饮去,宣降复,则诸症自平。
运用:本方用于治疗外寒里饮证,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为辨证要点。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小青龙汤是中医经典《伤寒论》中的一种重要方剂,由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干姜、五味子、麻黄、石膏八味药物组成。
自古以来,它在中医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誉为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水饮的神奇良方。
一、小青龙汤的来源与组成小青龙汤源自东汉时期的名医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是该书收录的众多经典方剂之一。
该方剂主要由解表药和温里药两部分组成,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的功效。
二、小青龙汤的功效与作用1.解表散寒:小青龙汤中的麻黄、桂枝、细辛等药物具有发汗解表的作用,可有效缓解因外感风寒引起的发热、恶寒、头痛等症状。
2.温肺化饮:方中的干姜、炙甘草、五味子等药物具有温肺化饮的功效,可治疗因寒邪侵袭而导致的咳嗽、痰多、气喘等病症。
3.止咳平喘:小青龙汤对寒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止咳平喘作用。
4.利尿消肿:方中的石膏、桂枝等药物具有利尿消肿的作用,可治疗因水湿停滞引起的水肿、尿少等症状。
三、小青龙汤的应用禁忌1.禁忌:小青龙汤适用于外感风寒、内有水饮的病症,但对于风热感冒、阴虚燥热等病症不适用。
2.慎用:孕妇、哺乳期妇女、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禁与辛辣、油腻食物同食:服用小青龙汤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疗效。
四、小青龙汤的现代研究与临床应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小青龙汤具有抗炎、抗过敏、镇咳、解热、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
在临床应用中,小青龙汤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病症。
五、小青龙汤的服用方法与注意事项1.服用方法:小青龙汤的传统服用方法是煎煮成汤剂,一日两次,每次一碗。
具体用药剂量和疗程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2.注意事项:(1)服用期间,应注意保暖,避免再次受寒。
(2)若病情未见好转或加重,应及时就诊。
(3)过敏体质者在服用前应告知医生。
(4)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得擅自调整剂量和疗程。
总之,小青龙汤作为中医经典方剂,具有显著的疗效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
小青龙汤深度解析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汤剂,在中医理论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的配方独特,药材组合合理,并且具有良好的效果。
本文将深度解析小青龙汤,从药材组成、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讲述。
一、药材组成小青龙汤主要由黄芪、白术、干姜、半夏、陈皮、人参等药材组成。
这些药材各有不同的功效,相互配伍能够发挥协同效应。
黄芪是补益气血的重要药材,具有抗疲劳、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白术可以健脾化湿,是一种常用的消化药材。
干姜有暖胃散寒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
半夏有清热化痰的作用,可以治疗咳嗽、胸闷等症状。
陈皮是一种理气、健脾的药材,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人参是一种滋补药材,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二、药理作用小青龙汤的药理作用主要表现在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益气养阴等方面。
首先,小青龙汤可以清热解毒。
其中的黄芪、陈皮、干姜等药材具有清热作用,能够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炎症症状。
其次,小青龙汤能够健脾化湿。
白术是一种健脾药材,可以帮助消化,改善脾胃功能。
同时,小青龙汤中的其他药材也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湿热症状。
最后,小青龙汤具有益气养阴的作用。
其中的黄芪和人参是常见的补气药材,能够提高机体的气血水平。
同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还具有养阴作用,可以帮助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
三、临床应用小青龙汤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脾胃虚弱、胃肠不适、消化不良等症状的治疗。
首先,小青龙汤可以改善脾胃虚弱。
脾胃虚弱表现为食欲不振、消化功能减弱等症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能够帮助健脾化湿,改善脾胃功能,从而提高食欲和消化功能。
其次,小青龙汤可以缓解胃肠不适。
胃肠不适表现为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缓解炎症,减轻胃肠不适。
最后,小青龙汤可治疗消化不良。
消化不良表现为腹胀、饱胀、嗳气等症状,小青龙汤中的药材能够调节脾胃功能,促进消化,缓解消化不良症状。
综上所述,小青龙汤是一种传统中草药汤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化湿、益气养阴等作用。
我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几点体会
我临床应用小青龙汤的几点体会我临床常用经方,小青龙汤即是我临床的常用方。
我应用小青龙汤有些许体会,愿意与读者分享。
小青龙汤是仲景的药方,这是一个高效方,也是一个常用方。
小青龙汤是治疗寒饮咳喘的一张名方。
张仲景用它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以及“咳逆倚息不得卧”的寒饮之证。
我用于治疗多种咳喘病症疗效非常高。
我常用的小青龙汤剂量如下:桂枝15,白芍15,麻黄10,干姜6,细辛6,姜半夏15,炙甘草10,五味子(打碎)10,水煎服,日一剂。
(单位:克,下同)小儿可减半应用。
我有如下几点体会,愿意与读者朋友们分享。
其一,临床所见,寒证咳嗽、喘证远远多于热证,所以,小青龙汤往往是治疗咳嗽与喘证的最常用药方。
有时亦可配合用射干麻黄汤。
小青龙汤是麻黄汤的变方,即麻黄汤去杏仁,加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芍药而成。
《医宗金鉴》认为“表实无汗,故合麻桂二方以解外,去大枣者,以其性滞也;去杏仁者,以其无喘也,有喘者仍加之;去生姜者,以有干姜也,若呕者仍用之;佐干姜、细辛,极温极散使寒与水俱得以汗而解;佐半夏逐痰饮,以清不尽之饮;佐五味收肺气,以敛耗伤之气……”。
临床中医人当细读这段话,从中体会小青龙汤的用方之意。
其二,麻黄是方中的主药,不可轻易去掉。
麻黄能宣肺平喘止咳,当有咳嗽喘证时,非麻黄不可。
且麻黄用量不可太小。
有时若能适当增加麻黄用量,可提高疗效。
麻黄有生与炙两种,我常用生麻黄,自觉发散力更强,效果更好。
有人担心,感冒咳喘患者时会有汗出,不能用麻黄。
我的建议是,若辨证准确,当用则用,且咳喘缓解后,汗出亦能缓解。
即此治病求本,不治汗而汗自止之意。
事实上,大汗是由于严重咳嗽或喘息所引起的,若能重用麻黄,随着喘息得以缓解,汗亦会减少。
可以说,此方用麻黄不但用以解表,更用以平喘止咳。
其三,小儿咳喘往往变化非常快,此时当迅速截断病势,非用小青龙汤不可。
且小儿用此方时,亦不可过于少用麻黄,我的建议是生麻黄10克也是必需的。
【中医经方研读】小青龙汤
【中医经方研读】小青龙汤【中医经方研读】小青龙汤〔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40)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41)《金匮要略》【原文23】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金匮里的小青龙汤论述参见大青龙汤)小青龙汤方《伤寒论》《玉函经》《金匮要略》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五味子半升细辛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洗)《玉函》八味各半升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渴者,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微利,去麻黄加芫花,如鸡子,熬,令赤色;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喘者,去麻黄加杏仁半升《玉函》方下云:芫花不治利,麻黄定喘。
今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外台》同。
盖林亿校语也,不解经意耳!【辨证提要】此为外感风寒,内兼水饮的证治。
恶寒发热,头痛无汗为风寒外束之表实证,病人素有水饮内停,又与风寒相搏,风寒壅肺,肺失清肃,则咳嗽喘息,咯痰色白质清稀。
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可随三焦气机升降出入,故可见众多或然之症:水饮犯胃则干呕,下趋肠道则下利,蓄于下焦,气化失权则小便不利,少腹满;壅塞于上,阻碍气机则有噎塞感。
水气犯肺则喘。
水饮证一般口不渴,但如果饮阻气机,气不化津,亦可见口渴。
如服药后口渴,则是药已中病,寒去欲解之兆。
【疑难分析】小青龙汤证为什么有“不渴”、“或渴”、“服汤已渴者”之异?小青龙汤证的病机为外感风寒,内有寒饮,饮为阴邪,故一般口不渴。
口不渴表明津液未有损伤。
此为小青龙汤证正局。
或渴是因为饮邪为病,阻滞体内津液正常代谢,津不化气,不为人体所用,而个别病人亦可能出现口渴,然渴喜热饮且不多饮。
在服用小青龙汤之后,水气得以温化宣散,气机畅利,理应津液蒸腾上润而不渴,但由于患水气之时,滋润机体的津液因气化不利而变为病理产物,水气内停,邪水有余而津液不足,服药后,水液初去,津液未充,气机虽利而一时无津可化,故而见渴,必渴而喜饮,得饮渴解。
小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
小青龙汤临床新用解析加减应用小青龙汤加苏子12g,葶苈子10g,桑白皮30g,石韦30g,用治慢性支气管哮喘(支饮)。
小青龙汤加水蛭10g,杏仁12g,地龙15g,蟾蜍8g,治疗宿疾肺气肿,外感风寒犯肺之咳喘。
小青龙汤中干姜易生姜30g,去麻黄加茯苓30g,白术15g,泽泻15g,治疗水饮凌心之心悸头眩呕恶者。
小青龙汤加葶苈子10g,川椒目20g,甘遂0.2g(冲),治疗肺寒留饮之咳喘。
小青龙汤配人参12g(单煎对入),制附子15g,丹参18g,葶苈子10g,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证属表闭而阳衰,心气不续,肺气将绝候。
小青龙汤加天虫10g,全虫5g,地龙10g,胆南星9g,治疗百日咳证属痉咳而喉有痰鸣。
方义解析《金匮要略》饮称有四,痰、悬、溢、支者是也。
其证皆为痰饮居肺,弥漫气道,傍射胸胁,凌心宿胃。
突出表现气逆不降,喘咳呕恶,喉中哮鸡,倚息难卧,头眩心悸,面浮肢肿。
中医虽无支气管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之称,病理机制基本相似,证候大多相仿,可依《伤寒》、《金匮》统一法则,辨证施治,多取佳效。
小青龙汤是表寒内饮的治疗方剂。
无论是宿疾还是兼有新感,只要身寒无汗,鼻流清涕,咳喘痰鸣,倚息难卧,咳吐稀白泡沫样黏痰,舌淡苔白滑,脉浮紧或弦滑者,投服小青龙汤无疑,虽药少量轻,却见效明显。
若痰饮较甚,配加葶苈子9g,苏子10g,桑白皮20g,石韦15g,白芥子7g。
如若宿疾久延,逢冬即发,不仅喘咳急促,且面青唇黯,肺呈桶状,肋间隙增宽,胸“三凹征”,此肺气肿征。
不仅肺膈虚膨,心脉随之为瘀,予小青龙汤加黄芪20g,熟地15g,补肺气,纳肾气;另配地龙15g,水蛭8g,蟾蜍9g,天虫15g,解痉活血以平喘。
若脾肺气虚,运化失常,肺失通调,水液代谢失衡,水饮凌心则悸动眩晕,水饮蓄胃则呕恶胀满,肢端欠温,下肢浮肿,气喘难续。
治宜小青龙汤配伍人参15g,制附子5g,丹参8g,茯苓30g,白术15g,泽泻12g,益心气,温心阳,渗脾湿,建中阳,水去则心稳,尿利则肿消,喘逆俱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青龙汤原文解读之我见及临床应用经验
摘要:《伤害论》原文:伤害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龙天贵名老中医在临
床上总结前人经验,熟读经典,对小青龙汤常有应用,屡建奇功。
学生随诊病案
多例,对小青龙汤方证解读及应用经验总结如下:
关键词:小青龙汤;解读;应用;经验
1.小青龙汤的经典方证是有表证的,如“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仲景虽未明言表证的症状,但可推断可有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太阳伤寒证。
临证之
时表证可有可无,然饮证为必具。
若表症明显,加用荆芥、防风、羌活、独活等
疏风解表药。
2.小青龙汤证痰颜色为白,临床多见泡沬状,甚至落地成水,或如凉粉状。
“心下有水气”,水散为气,气可复凝为水;心下不曰停水,而曰有水气,虽似水
而有黏滞之性,又与外感相互胶漆(1)。
水气者,可上可下也,黏滞于胃口,
则干呕;水气变为寒饮,迫心肺之阳外越,则发热;水气阻滞气机,津液不能上潮,而渴,凝滞于下焦则小便不利、少腹满;水气留于大肠则利;水气梗阻咽喉
则噎,水气弥漫于肺,则肺失宣降,而为喘。
少量水气留于肺中,而为咳。
临床
多见泡沫痰,可见病邪为饮与气相互夹杂而成。
通过分析,此病理基础为水气;
病位主在中焦也。
3.小青龙汤组成: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炙甘草三两桂枝三
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
麻黄宣肺解表,使水气从表而出;桂枝助阳化气兼解表,干姜、细辛辛温化饮,因水为阴邪,以阳化之;然素有痰饮,脾肺本虚,纯
用辛温,恐辛散耗气,温燥伤津,故伍酸甘之五味子敛肺止咳,白芍和营养血(2);病位主在中焦,以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炙甘草益气和中。
综观全方,辛温和胃益气、宣肺解表、养血敛阴,则水气消,气机畅。
4.在了解病性、主要病位、组方之后,逢临症加减,多根据临床症状在原方
用药量上作调整或加用药物,若患者素体阳虚为甚,则减五味子、白芍之量;素
体阴虚,则减细辛、干姜、麻黄之量;喘咳明显,则加用苦杏仁、紫苏子;若烦躁、口渴明显,则加生石膏、葛根;若四肢冰凉、感痰冰凉者,去半夏,加用附片;不思饮食、口中甜腻者,加用木香、佩兰;小便不利、下肢水肿者,加用茯苓、泽泻;面色萎黄、气短乏力者,加用人参、白术。
病例:柴某,男,53岁。
患咳喘10余年,冬重夏轻,西医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服中西药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咳吐稀白泡沫痰,每到夜晚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较多,背部恶寒,四肢冰凉,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
脉弦,寸有滑象。
处方:麻黄9g 桂枝15g 干姜15g 五味子9g 细辛6g 半夏15g 白芍10g 炙甘草10g,附片10g。
服7剂咳喘大减。
本案痰色清稀,背部恶寒,面色黧黑,舌苔水滑,为寒饮射肺之咳喘,每到夜晚加重、四肢冰凉均为阳虚所致,故投小青龙汤
加附子显效。
王某某,男,36岁,2018年1月4日初诊。
3月来经常在饭后1—2小时发
生上腹部隐痛不适,呕吐,吐物为涎沫夹杂食物残渣,遇寒加重,时发时止,消
瘦乏力,头晕心悸,喜食热饮。
舌质淡红,苔白稍腻,脉沉细。
行胃镜检查:慢
性浅表性胃炎。
C14呼气试验:HP感染(-)。
病机为寒邪客胃,水气内结,宜
温阳化饮:桂枝15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干姜10克,麻黄6克,细辛3克,半夏15克,五味子9克,鸡内金10克,神曲10克,佩兰10克。
水煎取汁600ml一日分3—4次空腹服之。
3剂后呕吐基本消失。
半年后随访,未再发作。
本案呕吐虽无表证,但却遇寒加重,喜食热饮,苔白腻,脉沉细,本寒饮伏聚于胃脘之证,放每受外寒引动而发,以小青龙汤温化内伏之寒饮,则呕吐得止。
5.小青龙汤方于治疗外有寒、内有水气引发的咳嗽、哮喘,临床效果较好。
病例:(1)赵某,女,30岁。
初诊:2018年3月。
自幼哮喘,每年春季、秋季为发病期,发病时汗多,无法平卧,咳嗽重,痰多。
曾于病情严重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氨茶碱均无疗效。
本次发作原因为遇冷,病情加剧,西药无效。
病时面白,唇青紫,脉细数,舌淡胖,舌苔薄且白润。
治拟温肺、平喘。
处方:白芍12g,细辛3g,陈皮6g,苏子9g,熟附片(先煎)12g,生麻黄9g,干姜4g,半夏9g,白芥子12g,甘草6g,川椒目9g。
服用3帖后患者复诊,咳喘显著减弱,汗亦少。
再服7帖,病情基本控制。
病缓则治本,再治疗数月。
并未再发作。
(2)徐某,女,39岁,某公司员工,夜咳,2018年2月就诊,一周前感冒并伴有发烧,服西药。
烧退后便夜咳,久未愈,全天咳,难以入眠,白天症状有所缓解,痰清且稀白,喜服热水解渴,唇红,舌红。
处方:桂枝15g,炙甘草15g,细辛10g,半夏10g,紫菀10g,麻黄10g,白芍30g,五味子5g,干姜15g,熟附片15g,大枣10g。
一剂后咳减80/100,一夜安睡,再服一剂,康复。
6.现代药理角度而言,小青龙汤作用机理较为广泛。
小青龙汤除抗过敏、平喘、抗炎外,还可使皮肤温度升高,外周血管扩张,对血液流变学产生影响,并可促进红细胞糖的酵解。
现阶段小青龙汤于平喘方面研究较深,经研究表明,小青龙汤处方中半夏、芍药、细辛、甘草、麻黄均可解痉平喘。
此须通过小青龙汤证角度对动物模型研制予以考虑,过敏性哮喘动物模型则为平喘研究中使用较多模型。
据研究结果表明,小青龙汤证同过敏性哮喘动物造模方式尤为相似,均为借助卵蛋白抗原液引发过敏后雾化、激发哮喘,但操作方式因人而异。
于引证层面研究不足,无法有效展现“外寒内饮”证特征。
实验研究也对小青龙汤剂型予以改进。
冲剂、胶囊、片剂、颗粒汤剂、合剂等多种药剂形式均为小青龙汤证的新剂型。
人们对小青龙汤的多种制剂工艺、质量把控等予以深入研究,采取色谱法等各种现代实验形式,对小青龙汤的药效成分予以研究、分析。
现代汤剂、传统汤剂两者间药效作用予以研究,将各种小青龙汤药剂的临床应用效果予以观察。
目前,小青龙汤的气雾药剂、膏贴药剂也于研制中。
参考文献:
[1]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1月第2版(修订本)。
[2]李冀连建伟主编.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