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规定的若干管理条例
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制度
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煤矿安全规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类煤矿矿井采区及工作面的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工作。
第三条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应遵循科学合理、严格规范、高效利用的原则,确保煤炭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第二章矿井采区回采率管理第四条矿井采区回采率是指矿井采区内所有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与动用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采区回采率 = (采区采出煤量 / 采区动用储量)× 100%第五条矿井采区回采率应按照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
各类煤层的回采率标准如下:(一)薄煤层:不低于85%;(二)中厚煤层:不低于80%;(三)厚煤层:不低于75%。
第六条矿井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采区设计方案,确保采区回采率符合国家标准。
第七条矿井应加强采区回采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回采率指标的实现。
第八条矿井应定期对采区回采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回采率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三章工作面回采率管理第九条工作面回采率是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与工作面动用储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工作面回采率 = (工作面采出煤量 / 工作面动用储量)× 100%第十条工作面回采率应按照煤层厚度分为薄煤层、中厚煤层和厚煤层。
各类煤层的回采率标准如下:(一)薄煤层:不低于97%;(二)中厚煤层:不低于95%;(三)厚煤层:不低于93%。
第十一条矿井应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制定合理的工作面设计方案,确保工作面回采率符合国家标准。
第十二条矿井应加强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确保回采率指标的实现。
第十三条矿井应定期对工作面回采率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回采率的原因,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第四章奖惩措施第十四条对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矿井采区及工作面回采率,矿井可给予相应的奖励。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3篇
综采工作面管理规定3篇【第1篇】综采工作面安全管理刚性规定(一)煤壁安全管理一、过断层、顶板破碎带等特殊地段需煤壁使棚作业必须编制安全技术措施,严禁单人作业。
二、进入煤壁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确认,严格落实“敲帮问顶”制度,护帮板处于护帮状态,刮板输送机停车闭锁,作业点上下各5架片阀手把打到“零”位,并由专人看护。
三、工作面倾角大于25°的地段要设置防护网。
人员需进入煤壁作业前,在作业点上方必须设置护身板,防护可靠。
四、综采工作面必须执行追机移架即拉超前架(需挑顶等特殊地段除外),及时护帮,交接班前必须护帮到位,严禁在未拉超前架情况下使用伸缩梁作为永久支护。
五、操作液压支架前,必须对支架前方及上下5架范围进行安全确认,无隐患后方可操作。
六、所有液压支架片阀闭锁装置必须完好可靠,失效的及时更换。
(二)两巷安全管理一、原则上不得安排夜班进行两巷超前抹帽作业,确需安排作业的须经矿长书面批准。
二、两巷超前管理人员应相对固定,现场作业时必须明确一名安全负责人,实行封闭管理,严禁人员随意通过。
转载机机尾段作业时,转载机、破碎机必须停车闭锁。
三、矿压显现强烈地段、上下出口向外100m范围内,锚杆(索)、u型钢卡缆及工字钢牙壳等应采取防崩措施。
四、端头及超前支架操作前,必须将支架周围杂物清理干净,确认刮板输送机机头位置液压管路连接、顶帮支护完好后方可进行操作。
五、单体液压支柱管理1、单体液压支柱入井前必须棵棵试压并完好。
2、采煤工作面两巷必须备有完好的测压表,单体液压支柱初撑力必须符合规定,初撑力抽检合格率不低于90%。
3、单体液压支柱变形的要及时更换,受侧压影响明显的要及时采取松帮卸压措施,防止支柱折断伤人。
4、单体液压支柱卸载时必须采用专用工具,遇顶板压力、巷帮侧压较大或切顶线位置支柱卸载时需远距离操作。
5、所有单体液压支柱必须采取有效防倒措施,支柱支撑高度超过2.5m时,必须使用双排防倒绳。
6、两巷超前管理需要续接注液枪时,必须从主进液管路直接续接,严禁通过液压支架操作片阀续接。
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社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第⼀章总则第⼀条根据中华⼈民共和国原煤炭⼯业部1983年9⽉制定的《⽣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试⾏)和1998年3⽉《中华⼈民共和国煤炭⼯业部令》第5号发布的《⽣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管理办法》,结合我矿实际情况,特制定《冀中能源峰峰集团有限公司⼤社矿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实施细则》。
第⼆条认真贯彻执⾏《煤炭⼯业技术政策》、规程及上级有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完成集团公司下达的回采率指标。
在条件允许、经济合理的情况下,努⼒提⾼煤炭资源回收率。
第三条矿长、矿总⼯程师对完成本矿回采率负直接责任。
煤炭资源回收管理⼯作在矿总⼯程师领导下进⾏。
地测部门负责提供地测图纸资料、计算、统计报表,建⽴健全各类图纸、台帐,并⾏使监督检查职责;设计部门负责从设计参数及开采程序上,保证开采设计达到技术政策规定的回采率指标;⽣产技术部门负责完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作;施⼯⽣产单位要严格按设计施⼯和回采,不得滥采乱掘。
第四条矿召开的⽣产作业计划及开采设计审查会议,要有资源管理⼈员参加,并尊重资源管理⼈员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回采率提出的建议。
第五条地测部门要在每年11⽉底之前,根据⽣产计划安排提出下⼀年度采区回采率计划指标,每年元⽉20⽇之前做好上⼀年度的煤炭资源回收总结,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第六条严格执⾏集团公司损失量交换图制度,在每⽉4⽇前,连同⽉报表⼀并报集团公司科技发展部。
第⼆章标准及规定第七条可采煤层标准见表⼀:表⼀对于灰分⾼,含硫⾼、发热量低、没有销路、不能进⾏配采的劣质煤,以及开采条件复杂、⾃然灾害危险程度⼤、开采时将造成严重亏损的煤层块段,经相应的技术咨询部门进⾏评估审议后,重新界定,并逐级上报煤炭主管部门审查批准,不采、暂时不采或有条件地开采。
第⼋条⼯作⾯回采率采⽤下式计算:⼯作⾯采出量(吨)⼯作⾯回采率=----------------------×100%⼯作⾯动⽤储量(吨)⼯作⾯回采率标准:1、厚煤层(3.5⽶以上)采⽤分层开采的,每⼀分层的回采率不得低于93%。
山东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
山东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山东省境内的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生产煤矿回采率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规定,结合山东省生产煤矿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山东省境内所有生产煤矿,在省外建设的生产煤矿、各企业可参考执行。
第三条生产煤矿应严格执行煤炭资源开采的相关规定,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实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生产煤矿的矿长(公司总经理)是各生产煤矿煤炭资源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和保证煤炭资源回采率指标达到考核要求负全面责任。
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地质测量部门对煤炭资源开发利用负直接监督管理责任,负责回采率指标的制定与考核;生产技术部门对回采率进行技术管理,组织采区、工作面资源回采率设计编制和审查,提出并落实保障回采率达标的具体措施,确保设计回采率达到规定要求。
第六条山东省煤炭工业局负责全省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各集团公司、各市煤炭管理部门负责管辖范围内生产煤矿的回采率监督管理。
第二章 回采率标准及计算方法第七条 各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各可采煤层的最低开采厚度按省煤炭工业局批准的生产矿井地质报告中确定的最低开采厚度,若开采煤厚小于0.6m 的,编制专题研究,由各市煤炭管理部门、各集团公司组织进行安全技术论证后报省煤炭工业局备案。
第八条 生产煤矿各开采煤层若可采厚度、可采层数、可采面积、可采量有较大变化要及时编制生产地质报告报省煤炭工业局审批。
第九条 采区、工作面回采率必须符合下表规定。
一般煤类采区、工作面回采率标准特殊和稀缺煤类的采区回采率,在上表规定的基础上,标准各提高3%。
第十条 工作面回采率按如下公式计算:%100⨯+=工作面损失量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采出量工作面回采率 (1) 式中工作面采出量,即回采工作面内根据实测结果计算出来的采出煤量。
回采工作面初采、拆除、末采顶板管理规定
回采工作面初采、拆除、末采顶板管理(一)必须对切眼的顶板情况进行监测、分析,顶板异常的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后方可作业。
(二)回采工作面初采、初放时要制定专项措施,并成立以生产矿长为组长的初采、初放领导小组。
初采、初放前,要组织有关人员现场会审,在确认现场条件符合要求时,方可按措施进行初采、初放。
初采、初放期间必须做好全过程的顶板动态监测。
下分层工作面、切眼曾经大面积冒顶的工作面、大倾角等特殊条件工作面初次放顶前要制定针对性安全措施。
(三)采煤工作面用垮落法管理顶板时,必须及时放顶。
顶板不垮落、悬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的,必须停止采煤,采取人工强制放顶或者其他措施进行处理。
放顶的方法和安全措施,放顶与爆破、机械落煤等工序平行作业的安全距离,放顶区内支架、支柱等的回收方法,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
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末采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四)工作面末采前要根据开采工艺、支架等设备合理确定末采推进距离,支架顶梁上要根据顶板条件铺设单层或双层网并联接牢固,并保证落山网边压茬不少于1米。
必须制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经煤矿总工程师审批后贯彻执行。
(五)末采期间要提前调整好工作面采高和支架状态。
人员进入机道作业时,必须闭锁工作面设备,禁止操作液压支架,采取防片帮措施,设专人观察顶帮,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停采时的煤壁必须平直,拆架巷的高度及宽度不低于设计规定。
(六)采煤工作面拆除必须编制专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报煤矿总工程师批准。
工作面拆除前,应对工作面质量和设备状态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拆除作业。
在拆除过程中应加强临时支护;在拆除设备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行人通道畅通,以保证在发生意外事故时人员能迅速撤离现场。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合理开采和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不仅是一项重要技术政策,也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实现矿井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为加强煤炭资源管理,提高回采率,根据****集团有限公司《矿井回采率管理办法》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国家《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制定。
第三条“煤矿回采率”是指煤矿所开采出来的原煤占它可采储量的百分比。
第四条必须执行国家《煤炭工业技术政策》有关开采的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对煤炭资源回采率的管理体制,推行从上到下层层负责制,矿长及总工程师对矿井煤炭资源和提高回采率负领导责任。
第六条地测组作为煤炭资源管理机构负责煤炭资源战略规划、制定煤炭资源管理和回采率提高的办法,负责煤炭资源的管理工作。
第七条地质测量部门应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勘探程度,提交各类合格地质报告,并负责矿井的储量监督管理工作;生产技术部设计组负责从设计参数上保证资源回采率达到技术政策的规定;地测组负责完成提高资源回采率的技术管理工作。
第三章回采率指标管理第八条根据煤层厚度将煤层分为以下几种:(一)薄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米以下的煤层;根据国家要求,薄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5%,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7%。
(二)中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1.3~3.5米的煤层;根据国家要求,中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低于80%,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5%。
(三)厚煤层:地下开采时厚度3.5米~8.0米以上的煤层;按国家要求,厚煤层采区回采率不得低于75%,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93%;第九条资源回采率必须符合行业政策要求。
矿区、矿井和采区及工作面规划、设计要坚持高产、高效模式和建立节约型企业并重原则。
矿井必须依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井设计进行开采。
规划、设计和生产技术管理部门在新矿井、新水平、新采区、工作面设计中,要首先做好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和煤层赋存条件、“三下”压煤状况等前期工作,结合地质条件复杂程度、煤层结构和稳定性、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指标,具体提出矿井、采区、工作面设计回采率指标,实际回采率不得低于设计回采率。
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管理规定
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管理规定一、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管理规定1、矿成立专门安装公司,由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统一领导,通防技术科、机电科、生产管理科、安监处、综机中心、供应科室等负责各业务范围的具体工作。
2、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前,提前一个月由机电科根据工作面巷道布置情况,提出安装方案,落实所用设备。
3、安装单位根据机电科提供的安装方案,编制工作面设备安装,工作面支架作业规程,并按有关规定进行审批、贯彻等。
4、采煤工作面巷道竣工后,由安监处组织有关单位,按质量标准和使用要求组织验收,合格后移交给安装单位,由安装单位负责巷道维护,工作面排水及各种设备、管线维护。
5、工作面安装前10天,由生产矿长主持召开由工程、机电、技术、安监、调度、经管中心、全面预算中心、人力资源科等科室及安装单位参加的安装计划会,具体布置安排工作面安装事宜。
6、运输设备前,凡车辆通过的巷道、硐室、交岔点,单轨吊、运输绞车、车辆、挡阻车装置等,都必须进行全面检查。
查出问题由各业务科室安排处理。
7、设备、支架在下井前,由机电科室负责组织设备、支架的验收与试运转,凡有问题的设备不准入井。
8、设备运输必须严格遵守矿有关运输规定,确保运输安全。
9、工作面安装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执行作业规程,有关业务科室领导要经常深入现场了解情况,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10、一台设备安装完毕,要认真检查各联接件、安全防护装置情况,有问题的立即更换,缺少的必须补上,确认无问题后,按有关规定进行试运行。
11、采煤工作面所有设备、支架安装完毕,试运行情况良好提请分管矿长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试生产或移交。
12、综采工作面在安装过程中,除安全需要外,其余支护材料必须组织回撤。
13、支护材料回收率,机电五小,电缆及各种小型配件、支架与设备的小型构件等消耗定额,由全面预算中心、经管中心、机电科室制定,实行节奖、超罚。
二、综采综放工作面安装、回撤管理规定1、综采工作面设备与支架回撤小组,由生产、机电副矿长和总工程师统一领导,机电、生产、调度等科室负责各自业务范围的具体工作。
2021年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总则为加强公司煤炭资源管理,杜绝煤炭资源浪费,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回采面服务年限,减少和消除煤层自燃发火隐患,根据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煤矿综采工作面回采管理办法。
第一节回采率指标管理一、减少资源损失,提高资源回收,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是与地质、设计、生产技术和管理部门都有直接关系的一项工作,各有关部门应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此项工作。
为此公司建立煤矿资源管理领导小组,有生产副矿长任组长,技术负责人任副组长,成员有生产技术、调度等单位负责人和综采队队长、技术员。
资源管理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部门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采取设计和工作面设计中必须明确回采率指标,根据有关法规,确定公司各项回采率指标如下1、采区回采率薄煤层(煤层厚度在3米以下)不低于85,中厚煤层(3-5米)不低于80,厚煤层(煤层厚度在5米以上)不低于72、综采工作面回采率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厚煤层不低于93、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回收率不低于8三、每月末,生产技术部门统计好本月各工作面的平均煤厚及推进长度,调度室提供统计产量,销售部提供煤质化验情况报表,作为回采率计算的依据。
四、每月初生产技术部门计算出上月回采率之后,报批技术负责人批准,按有关规定进行奖罚。
业务管理五、生产技术部门是公司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煤炭资源的管理工作。
六、生产技术部门要根据采场地质条件进行采取和工作面设计,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尽可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设计损失。
七、生产技术部门必须严把措施的审查,各项措施都应把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当做施工重点,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尽量减少不合理的损失。
八、生产技术部门每月底对下月生产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在生产过程中对隐伏的构造进行预报,及时指导生产,减少地质损失。
九、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必须按设计或措施生产,严格控制各采煤工序,防止出现超出设计或措施规定的顶煤、底煤、浮煤、端头损失和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
【管理制度)提高回采率的管理办法(定)
(管理制度)提高回采率的管理办法(定)神东煤炭集团柳塔矿提高回采率管理办法柳塔矿生产办2011年1月目录封面1目录2壹、采掘设计方面:3二、现场管理:4(壹)综放工作面:4(二)壹次采全高综采工作面:5(三)旺采工作面:6(四)掘进工作面:7关于提高回收率的管理办法为了提高我矿煤炭回收率,从采掘设计、现场管理、考核办法入手加强矿井煤炭回收率,特制定如下管理办法。
回采率要求标准:我矿东部盘区属于厚煤层,按照规定采区回收率不得低于75%,西部盘区属于中厚煤层,按照规定采区回收率不得低于80%,东部综放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93%,西部壹次采全高工作面回收率不得低于95%,旺采工作面回收率不得低于69.8%。
壹、采掘设计方面:1、采掘工作面于设计时合理留设煤柱,进壹步优化顺槽煤柱尺寸,提高资源回收率,要求大采高、矿压大的工作面顺槽煤柱尺寸为20m 左右、4.5m采高及以下工作面的顺槽煤柱尺寸为15-20m,进而优化工作面布置,减少煤柱丢煤、加大采区回采率。
2、于采掘设计过程中要加大边角煤的回采,对于能够布置综采工作面的尽量布置成综采工作面,不能布置综采工作面的要布置成线性支架旺采工作面,以便提高边角煤的回收。
3、于工作面设备选用上要针对工作面的煤层厚度选择支架,严禁由于采煤方法或设备选型不当造成煤炭资源的浪费,原则上大于5m 的煤层要选择支架高度5.5m及大于5.5m之上的支架,4.5-5.0m煤层选择5.0m支架,3.0-4.5m煤层选择4.5m的支架,2.0-3.0m的煤层选用1.75-3.5m的支架,小于2.0m的薄煤层及中厚煤层采用刨煤机或薄煤层滚筒式采煤机进行回采,对于大于6m的煤层,采用放顶煤支架进行回采,合理的选用支架确保煤炭资源能够合理有效最大限度回收。
4、每个回采区域第壹个和最后壹个工作面的边巷应尽可能设计为单巷。
二、现场管理:(壹)综放工作面:1、综放工作面于割煤时采高严格控制于3.8-4米,每刀煤采高不得低于3.8米,每刀煤的斜切进度不得小于0.865米。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为了进一步加强资源回采率的管理,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回采率,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确保全年生产经营任务的圆满完成,特制定本办法。
一、成立矿回采率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陈伟副组长:分管采煤、掘进、机运队的副总工程师及以上矿领导成员:调度室、企管科、生产科、综采队、机运队、掘进队单位负责人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煤质管理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由生产技术科科长兼任。
二、管理职责与权限生产技术科具体负责各工作面回采率、推进度的下达工作,计算月度产量、推进度、回采率并进行统计分析。
生产技术科负责各工作面生产、收尾等生产环节的技术管理,以及采煤工艺全过程的指导、监督,减少因不正确开采造成的不合理损失。
企管科地磅组负责各工作面的灰分、水分、挥发等煤质指标- 1 -的检验工作,每天将有关数据报调度室、生产技术科。
企管科市场化组负责依据生产技术科提供的回采率,对综采队单项考核进行核算。
调度室负责各工作面放煤质量的监督、检查,做好各工作面产量和全矿产量的数据统计工作,跟班调度员要对当班生产的推进度进行监督。
综采队负责现场采煤、放煤、浮煤清理等工作,建立健全内部提高回采率的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队长具体负责,并积极配合各单位的检查、考核工作。
现场放煤工要兼顾到工作面工程质量、安全、煤质等因素,按要求做到能放则放,验收员、班组长要严格把关,并对当班生产的回收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放煤效果。
三、考核标准及要求工作面回采率:A302、A303、A305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75%(设计采高2.8m)。
浮煤:采高范围内浮煤和两巷内浮煤必须清理干净,工作面2㎡内,浮煤平均厚度不得大于30mm。
工作面初采20m,停采线前15米范围内,不作为考核区。
各工作面放煤期间,要严格控制好灰分,灰分超标1次扣除回采率超标奖励部分的2%。
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时,顶板出现构造、破碎情况时,综采队- 2 -必须及时通知生产技术科,生产技术科根据地质条件变化情况和工作面现场实际情况指导区队安全生产和放煤要求,并根据实际现状对本月回采率考核标准作适当调整。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综采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为加强煤炭资源回收,杜绝煤炭资源浪费,减少资源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综采工作面回采管理办法:一、作业规程中,已明确回采率标准: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3%;现30502工作面长度按实际长度97.5米计算,除去端头、端尾架6架连网不能放煤;实际长度:97.5-9=88.5米;应出产量:88.5×5×0.6×1.45×93%=358吨;考虑煤厚变化:88.5×4.8×0.6×1.45×93%=343吨;二、要严格按照规程要求安排专职放煤工,严格执行采煤工艺:割煤—移架—推前溜—放煤—拉后溜的规定,严禁未放煤或放煤不净就拉回后溜,造成丢煤损失。
三、严格执行放煤要求标准,认真学习规程要求,掌握放煤步距,放煤工艺,放煤方式,放煤操作步骤,放煤注意事项等,保证放煤质量,做到既放完煤,又不放矸。
四、考核:1、采煤机司机在割煤时必须确保沿煤层底板回采,确保不丢失底煤。
丢失底煤的厚度超过100mm时。
超过规定的给予采煤机司机罚款100元/次。
2、每刀煤产量不得少于343吨、工作面延长后每刀煤产量不得少于446吨、(因工作面机尾与机头煤厚薄不一致可能会出现产量不均匀,但总出煤量不得少于10%,若达不到产量要求,要说明理由)。
正常情况下,放煤不达规定要求,即刀数与产量不符,对当班班长、跟班队长各罚款100元;放煤工、主管队长罚款50元。
由调度室负责考核。
3、每班安排专职放煤工2人,从工作面机头至机尾实行多轮间隔顺序放煤,一人放奇数架、一人放偶数架。
放煤时,先打开放煤插板,开始放煤,待见矸石下落时,及时关闭放煤插板,严禁放矸。
放煤时,煤量要适中,以防煤量过大压死后部溜子。
放煤工必须将顶煤放净,每个放煤口放煤以后必须见矸,否则对当班放煤工罚款100元,班长、跟班队长各罚款50元。
此项考核由跟班领导和科室领导负责。
回采率
回采率“回采率”指标考核规定第一节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矿煤炭资源管理工作,有效保护、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安平煤业近年来资源回收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集团公司有关制度及同生公司有关规定制定。
第二节管理机制第三条组织领导矿成立资源管理领导小组,组长顾士彬,副组长蒋立宪、赵修海、刘克东、齐高臣,成员孙宝龙、王振清、高峰、裴振江、李远清、王旭东、李福东、张孝鲁、欧阳广臣、高伟、李峰、王彦敏、王守杰、张恒、蒋凌强、陈启灿、秦贞虎、解淑寒、王永恒。
资源管理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通防、地测)科,裴振江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张孝鲁、解淑寒、王永恒等同志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四条职责(1)矿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对全矿合理开采煤炭资源和保证全矿各类回采率指标计划要求,负直接责任。
(2)因储量管理工作失误而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储量管理人员负责;因设计不当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设计和审查批准者负责;因不按设计施工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采掘工区区长负责;因施工措施不当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生产技术科负责。
(3)在掘进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发生变化,按设计继续施工将造成不合理损失时,该工区技术人员及时汇报并采取补救措施,否则造成的不合理损失,由该工区技术人员负责。
(4)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超出设计规定的顶、底煤和浮煤损失,以及超出设计规定的煤柱损失,由采煤工区区长、工区技术人员和造成损失的跟班副区长、班长负责。
第三节“回采率”考核指标第五条对于目前开采的3号煤层,由于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按国家要求,其采区回采率不得低于75%,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93%;对于3上煤层,要求其采区回采率不得低于80%,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95%;“三下”采煤,采区回采率按36%考核,工作面回采率不低于95%。
目前还未开采的下组煤,要求其采区回采率不得低于85%,工作面回采率不得低于97%.第四节业务监督第六条生产技术科储量管理部门是我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全矿矿产资源的监督管理工作,对违反矿产资源管理法规的行为及其责任者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推荐】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
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7号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我委对《生产矿井煤炭资源回采率暂行管理办法》(原煤炭工业部令[1998]第5号)进行了修订,形成了《生产煤矿回采率管理暂行规定》,现予发布,自2013年1月9日起施行。
主任张平2012年12月9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合理开发和保护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及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煤炭生产的煤矿企业。
第三条煤矿企业应当执行煤炭开采相关规定,遵循合理开采程序,加强煤炭资源管理,达到本规定要求的煤炭资源回采率。
第四条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生产煤矿回采率负第一责任人责任,总工程师负技术责任。
第五条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负责全国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煤炭行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煤矿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采区设计回采率不得低于本规定的要求。
第二章回采率标准第七条生产煤矿回采率的确定应当坚持安全效益、分类指导的原则,煤矿企业必须合理开采煤炭资源。
第八条煤矿企业必须开采井田范围内的可采煤层。
可采煤层的标准如下表:(表略)缺煤地区可采煤层标准,由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依据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
第九条具备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采煤层,经具有相关资质单位论证并报请省级煤炭行业管理部门批准,可以不采或者暂时不采:(一)具有重大灾害威胁的(水、火、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等);(二)受地质构造影响严重、岩浆侵蚀破坏严重、不稳定煤层局部达到可采厚度的孤立块段,开采其他煤层又不会造成破坏的;(三)受其他煤矿、煤层开采影响,无法安全开采或者开采极为困难的。
第十条生产煤矿回采率主要考核采区回采率。
采区回采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采区采出煤量( t )采区回采率= ----- ×100 %采区动用储量( t )采区采出煤量是指采区内所有工作面采出煤量与掘进煤量之和。
煤矿集团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办法
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1条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是延长矿井服务年限,保证矿井可持续发展,提高矿井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加强我公司煤炭资源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公司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办法。
第2条公司成立煤炭资源回收率管理领导小组,由副总经理(总工)、分管副总经理任组长,采掘副总、技术部长任副组长,储量、地质、采煤等专业技术人员为小组成员。
第二章回采率指标管理第3条技术部负责采煤工作面回采率的月度考核工作,每月1号前提出本月回采率考核建议指标,报月初召开的生产办公会研究确定。
制定回采率的依据为: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和《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定》。
2.工作面采煤方法。
3.下月(预计)回采范围内地质构造和煤厚变化情况。
第4条每月1号前,调度室向地测部提供统计产量,煤质运销部向地测部提供煤质化验资料,作为计算回采率的依据。
第5条每月3号前地测部计算出上月实际回采率,报副总经理(总工)批准后交人资部,按规定实施奖罚。
第三章业务管理第6条地测部是公司煤炭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的监督管理机构,负责公司煤炭资源的管理工作。
储量管理人员要及时到现场收集资料,并对工作面回采情况予以监督。
发现丢煤立即下发丢煤通知单,对责任单位提出处理意见,并限期整改。
对发生的地质及水文地质等损失及时上报审批。
第7条地测部每月5号前必须对本月生产范围内的地质情况进行预报,在生产过程中要对隐伏的构造进行临时预报,及时指导生产,减少地质损失。
第8条技术部进行采区和工作面设计时,要优化设计方案,并选择合理的采煤方法,尽可能地提高资源回收率,减少设计损失。
第9条技术部必须严把规程措施的审批关,采掘作业规程中必须有明确减少不合理损失、提高资源回收率的具体措施。
第10条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按设计或措施施工。
当地质条件发生变化,或按设计继续施工将造成资源损失时,区队管理人员要及时汇报并采取补救措施,尽量减少掘进丢煤,为工作面回采创造良好的条件。
xx技字2014年2号关于加强煤炭回采率管理的规定
xx星技字[2014] 2 号关于加强煤炭回收率管理的规定矿属各单位:为了加强煤炭资源的回收管理,督促矿各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煤炭回收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经矿研究,制定如下管理规定:一、综放回采工作面回采率的管理综放工作面的回采率计算,需矿多个单位和部门大力配合。
各相关单位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认真收集、及时提供相关资料,按时以电子版形式报至地测科。
各单位所提供的资料必须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审查后上报。
所涉及到的部门及要求如下:(一)、综采工区:1、综采工作面必须按作业规程规定进行放顶煤。
若因遇地质构造不能放煤时,必须由现场安监员和调度员进行核实并签字认可,对不放煤的区域要记录清楚,月底计算回收率时扣减。
若无记录则不予考虑,地测科监督执行。
2、必须每旬至少两次对综放工作面的顶、底煤厚度进行探查,探测孔间距约10m。
探煤厚时现场安监员要做好监督跟踪,确保及时探测和资料真实。
为方便施工,探测间距可视现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间距最大不超过15m,断层附近及煤厚异常段要加密探测。
工作面顶、底煤的探测结果以及汇总后的总煤厚于每月的8、18、28日前报至地测科。
违反上述规定每次对带班区队长罚款200元,对综采工区区长和技术员罚款100元。
由地测科执行、矿达标办监督。
(二)、调度室:将主、副井旬提升煤量于每月的8、18、28日前报至地测科。
违反上述规定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0元,对调度室主任罚款100元。
由地测科执行、矿达标办监督。
(三)、销售公司:将原煤、精煤、煤泥的化验指标(主要包括:分析水、全水、灰分)、块煤产量以及动筛出的大块矸石量于每月的8、18、28日前报至地测科。
违反上述规定每次对责任人罚款200元,对销售公司经理罚款100元。
由地测科执行、矿达标办监督。
(四)、地测科:每旬末必须对煤巷掘进头进行收尺和汇总,汇总结果于每月的7、17、27日前报至技术科,由技术科计算每旬的掘进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规定的若干管理条例
签发--------------为加强6101综放工作面煤炭资源管理,杜绝煤炭资源浪费,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根据实际情况,特制订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管理办法。
1、6101综放工作面回采率考核基数不低于85%。
2、每周工程技术部统计好本周工作面的平均煤厚及推进长度,调度提供统计产量及煤质化验资料,作为计算回采率的依据;回采率计算公式:回采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工作面实际储量)*100%;
①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计算:
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工作面走向长度*工作面长度*煤厚*煤的密度*回采率
每周根据推进长度计算出理论采出煤量;根据盘区皮带采出量做参考算出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
②工作面实际储量计算:
工作面实际储量=工作面走向长度*工作面长度*煤厚*煤的密度
每周根据推进长度计算出工作面实际储量(煤厚根据6101工作面地质说明书提供数据为依据)。
3、每周生产技术部计算出本周回采率后,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在每周六生产调度会进行通报。
4、按回采工作面回采率考核指标,对准备队实际回采率每周考
核一次,在完成矿下达的煤质考核指标的条件下,回采率不得低于85%;
5、奖罚办法:①回采率≥85%且完成矿下达的煤质考核指标,给予准备队1000元奖励;②80%<回采率<85%,给予准备队1000元罚款;③70%<回采率<80%,给予准备队2000元罚款;④回采率低于70%,报分公司分管领导,根据煤炭资源管理相关规定追究其区队相关责任。
5、本管理条例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南阳坡分公司生产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