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电厂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华润电力涟源电厂2×330MW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试验方案2013-05-18XDGS/RK·F000-2013编写:初审:复审:批准: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涟源电厂2×330MW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试验方案1 项目来源该项目按照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润电力涟源电厂签定的技术单项合同要求提出。
2 试验目的通过对华润电力涟源电厂2×330MW机组进行一次调频功能试验,达到完善机组一次调频控制功能,确保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完好、一次调频性能满足电网指标要求。
3 设备概述、技术指标3.1 设备概述华润电力涟源电厂1、2号机组原额定容量为300MW,现经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增加至330MW。
该厂2×330MW机组DCS系统采用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MaxDNA分散控制系统,DEH系统采用ABB 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
其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功能分别在DEH和DCS中的协调控制部分实现。
根据设计方案,在机组未投协调控制、由DEH本机控制的情况下,如DEH一次调频投入,DEH将根据转速反馈信号与额定转速的差(该差值反映了电网负荷的状况),通过特定运算生成调频功率值,该值与机组负荷设定值相加后,得到机组负荷控制所需要的给定值,形成汽机流量指令,控制调门开度,从而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对负荷的要求。
当机组处于机炉协调控制方式,DCS中的频差校正回路投入时,DCS将根据电网频率信号(由DEH转速信号变换出来)与额定频率信号(50Hz)的差值,经函数变换并限幅后,生成机组的调频功率值,该值叠加在机组负荷指令(由操作员或AGC设定)上,进而改变锅炉和汽机主控值,从而满足电网对负荷的要求。
3.2 主要技术指标3.2.1 转速不等率:火电机组转速不等率应为 4%~5%,该技术指标不计算调频死区影响部分。
3.2.2调频死区:机组一次调频死区应不大于|±0.033|Hz 或|±2|r/min 。
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的试验计划
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的试验计划1. 背景说明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已成为主要的能源来源。
然而,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一次调频技术在整体能源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档将提供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的试验计划,以便验证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
2. 试验目标本次试验的主要目标是评估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具体目标包括:- 验证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功率调节能力;- 评估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对系统频率稳定性的影响;- 分析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对电网可靠性的提升效果。
3. 试验方案为了实现试验目标,我们将采取以下试验方案:1. 确定试验场地:选择一个具有风电和光伏发电设施的实际场地,以便进行真实环境下的试验。
2. 确定试验参数:根据现有的风速、光照和负载情况,确定试验期间的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变化范围。
3. 安装一次调频装置:在试验场地的发电系统中安装一次调频装置,用于实现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
4. 数据采集和分析:通过安装传感器和数据采集设备,记录风电光伏发电系统的功率、频率和电网可靠性等数据,并进行分析。
5. 试验评估和报告编写:根据试验数据和分析结果,评估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的性能和可靠性,并编写试验报告。
4. 时间安排为了完成试验计划,我们将按照以下时间安排进行:- 第一周:确定试验场地和试验参数;- 第二周:安装一次调频装置;- 第三周至第六周:进行试验数据采集和分析;- 第七周:完成试验评估和报告编写。
5. 风险评估在进行试验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以下风险:- 系统不稳定性: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可能对整体系统稳定性产生负面影响,需要进行充分评估和控制。
- 数据获取困难:由于试验场地的限制,可能存在数据获取困难的情况,需要采取适当的解决方案。
6. 结论通过本次试验计划,我们将能够评估风电光伏一次调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和可靠性。
水电厂机组一次调频程序修改及试验方案
水电厂机组一次调频程序修改及试验方案1. 前言按照南方电监局《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试行)》和省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关于开展发电机一次调频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性能测试内容及工作要求的通知》的相关要求,为了保证电网及并网发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迅速减小或消除电网频率波动,提高系统抗干扰能力,需要全网发电机组投入一次调频功能。
根据我厂水轮发电机组的特性、上下游水情、调速器改造、压油装置、监控系统有功控制、远方及现地自动发电控制(AGC)等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试验方案。
1.1一次调频功能简介机组一次调频功能是指当电力系统频率超偏离目标频率时,发电机组通过调速系统的自动反应,调整有功出力减少频率偏差的过程,是根据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F=f(p)及其PID动态调节特性,通过水轮发电机组和火力发电机组调速系统的负荷频率特性对电网的功率和频率的控制,自动地降低或增加机组出力的功能。
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对电网和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有着极其重要影响。
1.2 编制依据1.2.1 《水轮机调速器与油压代替装置试验验收规程》GB/T 9652.2—19971.2.2 《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DL/T496-2001 1.2.3 《关于印发《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电监市场[2006]43号文件)1.2.4 《关于印发《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南方电监安全[2006]27号文件)1.2.5 《关于开展发电机一次调频工作的通知》(省调方[2006]272号文件)1.2.6 《关于发电机组一次调频参数性能测试内容及工作要求的通知》(省调方[2007]1号文件)1.2.7 《中国南方电网自动发电控制(AGC)调度管理规定》(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6年6月版)1.2.8 水电站调速器改造相关的产品说明书、技术要求及图纸1.2.9 水电站监控系统产品说明书、技术要求及图纸1.3 编制目的本方案编制目的是为了确定水电厂机组一次调频工作所涉及的程序修改范围、试验方式、相关内容及步骤,指导一次调频试验工作的进行,从而充分了解我厂机组一次调频的静态特性和相关技术指标,对调速系统相关联的系统进行全面认识,并确定机组一次调频功能与其他系统的安全、合理、准确的配合方式,可靠投入一次调频功能,按照相关标准保证电网的电能质量。
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
脱硫保安段送电试验方案
1试验目的
通过对脱硫保安段送电,保证供电的可靠性。
2试验依据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
3试验步骤
(1)、对保安段开关静态调试,保证所有的状态信号,保护动作,事故跳闸信号与DCS画面上的点一一对应。
在试验位在DCS上传动分合。
(2)、由于从主厂房保安段到脱硫400伏开关室线路较长,必须对电缆绝缘进行测定。
(3)、检查俩侧开关的定值,保证定值的正确性。
(4)、送电前确认脱硫开关室保安进线开关在试验位。
(5)、由二建操作将开关送到工作位。
4试验的组织
安徽新力电业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试验方案的确定和编制,并作为技术负责单位全过程参加试验;皖能铜陵发电有限公司负责现场试验组织、协调、安排、具体实施工作,并负责试验安全措施的制定与落实;必要时参加试验过程。
5安全注意事项
(1)、试验人员在现场应严格执行《安规》有关规定和业主的有关规章制度,确保试验工作安全、可靠地进行;
(2)、电厂根据试验方案制定具体安全技术细则,并确定试验负责人,由该负责人负责试验的实施及试验事务联系工作;
(3)、各项试验内容、要求、安全注意事项,事前向运行人员交底,现场试验人员须对试验方案进行讨论,并明确自己的操作;。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含试验方案)
一、项目背景
4.新能源厂站一次调频现状
根据南网要求,调管范围内 10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 线路与电网连接的新建、改建和扩建风电场以及 35 kV 及以上电压等级并网的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光伏发电站 也逐步进行一次调频功能整改。
目录 项目背景
总体思路
设备改造技术方案 系统调试测试方案
二、总体思路
考虑到现有AGC系统控制计算实时性不佳,加 上通讯环节冗长和通讯协议采用耗时较长的 TCP/IP 协议,总体比较适合时间周期要求较长的 二次调频。
二、总体思路
对于当前启动响应时间较短的一次调频等快速频率响 应功能,增加专用的一次调频装置(即新能源快速功率控 制装置,以下简称快速调频装置)来实现,该装置与 AGC 系统相互配合分工,通过信号联闭锁,分别实现光 伏电站的一次调频和二次调频控制响应,并且实现两者间 的功能协调配合。
目前,新能源电站的调节速度缓慢, 缺少一种与电网有效的“同步”机制,在 电力系统受扰处于紧急状态时,新能源电 站发挥不了应有作用,再加上新能源发电 存在的时段性和间歇性,高比例的新能源 电站接入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严
一、项目背景
4.新能源厂站一次调频现状
目前,全国范围内西北电网、湖北电网、内 蒙古、河北等区域电网相继开展了新能源厂站一 次调频的推广、应用、技术研究、规范制定等相 关工作。
快速频率响应系统根据 AGC 系统转发的 AGC 目标值与采集到的实时频率 计算调频综合目标值,通过专用的高速通信管理设备下发能量管理平台执行;当 执行完成后,再次判断频率值大小,如果还在死区外,继续计算进行再一次调频 ;如果已经进入频率死区,调频系统置为开环,并遥控 AGC 系统闭环。
2. 技术原理
(3)新能源电站快速频率响应功能与 AGC 控制相协调,新能源电站有功 功率的控制目标应为 AGC 指令值与快速频率响应调节量代数和,其中,当 新能源场站在非限负荷工况下时,AGC 指令按频率超出死区时刻的实发功 率计算;
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试验方案ZK–FC–1148徐矿集团新疆阿克苏电厂1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验收试验方案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二○一一年八月三十日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项目名称:徐矿集团新疆阿克苏电厂1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验收试验承担单位: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起讫时间:2011年8月负责人:徐强参加人:马伟民1 概述为了保证电网、发电机组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的安全运行,并网机组必须投入一次调频功能,其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要满足新疆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
受徐矿集团新疆阿克苏电厂(简称徐矿阿电)委托,新疆电力科学研究院对1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进行验收试验。
2 试验目的确定并网机组一次调频性能是否满足规定要求。
3 试验依据3.1《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3.2《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T 15945—19953.3《新疆电网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新电调[2008]75号4 试验仪器及设备DEH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历史站。
DCS控制系统工程师站、历史站。
5 试验应具备的条件5.1汽轮机运行稳定,调速系统工作正常。
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等主要监视参数正常。
5.2 汽轮机调速系统速度变动率、一次调频死区等参数可在线修改。
5.3取消一次调频手动投切按钮,并网后自动投入一次调频功能。
5.4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限幅为机组额定出力的6%即±12MW。
5.5 机组在机炉协调方式下运行。
协调控制系统、各子系统自动调节品质可达到相关要求。
5.6 试验机组系统历史站工作正常,可实时调用相关参数。
5.7 工作人员到位且熟悉一次调频试验程序,进行相关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5.8已与省调取得联系安排机组试验期间负荷。
6 试验方法及内容通过模拟电网频率扰动,检验机组一次调频性能。
参数设定如下:转速不等率为4%~5%;死区设为±2r/min(±0.033Hz);一次调频负荷限幅为±12MW (±6%)。
热电#2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批准:审核:编写: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热电运行部 发布中国石化长城能源化工(宁夏)有限公司 热电运行部版本/修改:A/0 NDRD#RK006(SY)— 2018热电#2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2018-04- 实施2017-10-20发布 Q/NDRD目次1. 试验目的 (1)2. 依据标准 (1)3. 试验仪器设备 (1)4. 技术措施 (1)5. 安全措施 (3)6. 组织措施 (4)热电#2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本次测试通过对DEH和CCS相关的试验优化内容,测试机组在电网频率发生变化时,机组所具备的一次调频能力,根据试验结果再对DEH系统和CCS系统做进一步的整定和修改,使机组一次调频的功能完好,一次调频能性能满足电网指标要求,同时保证火力发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时的调节安全。
2、依据标准2.1《西北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西北监能市场〔2015〕28号);2.2《西北区域并网发电厂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西北监能市场〔2015〕28号):2.3《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14);2.4《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2015);2.5《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774-2015);2.6《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能安全[2014]161号);2.8《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导则》(Q/GDW 669-2011);2.9《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及性能验收导则》(GB/T 30370-2013)。
3、试验的仪器设备3.1 利用操作员站的趋势画面记录试验参数曲线,利用其硬拷贝设备进行打印记录,被记录参数曲线的分辨率应能满足对其控制系统品质指标评价的要求。
3.2 试验时记录参数:汽机转速、机组负荷指令、机组实际负荷、调门开度、调节级压力、主汽压力、炉膛压力、总阀位指令。
一次调频和参数实测试验方案
一次调频和参数实测试验方案一次调频和参数实测试验方案电力科学研究院2009年12月目录1概述...12依据标准...13调速系统模型及基本参数...24测试仪器...35试验准备...36试验内容及方法...46.1静态试验...46.1.1试验条件...46.1.2控制方式切换试验...46.1.3机频断线模拟试验...56.1.4静特性试验...56.1.5永态转差系数bp校验...66.1.6人工频率死区校验...86.1.7PID调节参数(bt、Td)的校验...96.1.8PID调节参数(Tn)的校验...106.1.9接力器最短关闭与开启时间测定...116.1.10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Ty测定...126.2空载试验...136.3负载试验...146.3.1试验条件...146.3.2一次调频响应时间测试...146.3.3一次调频动作死区测试...156.3.4跟踪网频试验...166.3.5甩负荷试验...177试验组织与分工...178试验安全措施及安全注意事项...189试验计划时间及参加人员...191概述为保证电网及发电机组安全运行,使并网运行机组随时适应电网负荷和频率的变化,提高电能质量及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就必须充分发挥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依照《南方区域电厂并网运行管理若干指导意见》和《****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为《规定》)的要求,并根据《DL/T496-2001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及装置调整试验导则》等相关标准,通过对****1号机组进行一次调频试验,检验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并在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优化一次调频运行参数,以满足系统对其一次调频性能的要求,同时进行参数辨识研究试验,建立与实际调节系统相吻合的仿真模型,满足电力系统稳定计算的要求。
通过现场试验达到《规定》中所要求的一次调频试验机组应该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1)机组一次调频的频率死区控制在±0.034Hz以内;2)机组的永态转差率一般为3%~4%;3)水电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不应加以限制;4)AGC 与一次调频能够协调工作,不相矛盾;5)机组调速器转速死区小于0.04%;6)响应行为:①本电站属于额定水头在50米及以上的水电机组,按规定其一次调频负荷响应滞后时间应小于3s;②当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45s 内达到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70%;③在电网频率变化超过机组一次调频死区时开始的60秒内,机组实际出力与机组响应目标偏差的平均值应在理论计算的调整幅度±3%以内。
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华润电力(锦州)有限公司#1、#2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按照《东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调度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要求,我公司将安排对#1、#2机组的一次调频性能和参数进行试验。
一次调频试验领导小组组成:组长:赵永超副组长:杨景军王蕴铁组员:杨凤阁任志远张力王希哲张天宝杨守文金广民陈文奇孙旭东高铁民石雷1. 前言1.1 试验目的通过机组的一次调频试验,了解机组调速系统的静态特性和相关指标,定量认识调速系统相关环节的技术参数,检测机组在电网存在网频偏差情况下的快速补偿能力,即按照《东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调度管理暂行规定》中的要求,验证机组DEH和CCS中的一次调频逻辑和参数设置是否达标,考核机组是否具备参与电网一次调频能力。
1.2 试验依据1.2.1 《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711-1999)1.2.2 《东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调度管理暂行规定》1.2.3 有关制造厂家产品说明书、技术要求及图纸。
1.3 基本参数和技术指标定义1.3.1一次调频由于系统内机组跳闸或大用户发生跳闸时,电网频率发生瞬间变化,一般变化幅度较大,变化周期在10秒到1~2分钟之间,要求网上机组的负荷能够在允许的范围内快速地调整,以弥补网上的负荷缺口,保证电网频率稳定的过程,称为一次调频。
1.3.2调频死区机组一次调频频率死区是指系统在额定转速附近对转速的不灵敏区,为了在电网频率变化较小的情况下提高机组稳定性,一般在电调系统设置有频率死区。
1.3.3一次调频动态特性一次调频特性是汽轮发电机组并网运行的基本特性之一,它是指电网负荷变化引起电网的频率发生变化后,机组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自动地增加(电网频率下降时)或减小(电网频率升高时)自身的功率,从而限制电网频率变化的特性。
1.3.4功率补偿量功率补偿量(ΔP)是由机组速度变动率δ和转速偏差Δn等相关参数计算出来的,公式如下:ΔP=P0/n0×(Δn-Δ)/δ其中,P0为机组额定容量n0为机组额定转速Δn为转速偏差(包含死区的机组转速与3000转之差),即: Δn=n-3000;Δ为转差死区;(Δn-Δ)为刨除死区后能够贡献电量的实际转速偏差,以死区Δ=±2r/min为例,即:当电网频率高(机组转速大于3000转/分)时(Δn-Δ)=n-3002; 当电网频率低(机组转速小于3000转/分)时(Δn-Δ)=n-2998。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的实践与试验方案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的实践与试验方案1. 引言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已成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进行一次调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的实践与试验方案。
2. 一次调频技术概述一次调频技术是指在电力系统频率发生变化时,通过调整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使其能够快速响应系统频率的变化,从而辅助电力系统维持频率稳定的技术。
一次调频技术主要包括功率控制、频率测量、信号传输和控制策略等几个方面。
3. 实践案例分析以我国某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为例,介绍了该电站一次调频技术的实践过程。
3.1 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实践3.1.1 功率控制针对风电场的功率控制,采用了有功功率闭环控制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和系统频率,当系统频率下降时,增加风电场的输出功率;当系统频率上升时,减少风电场的输出功率。
3.1.2 频率测量风电场侧采用了高精度的频率测量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系统频率的变化,并将其传输至控制中心。
3.1.3 信号传输采用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确保信号的实时、稳定传输。
3.1.4 控制策略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风电场输出功率的快速调整。
3.2 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实践3.2.1 功率控制针对光伏电站的功率控制,采用了有功功率闭环控制策略。
通过实时监测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和系统频率,当系统频率下降时,增加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当系统频率上升时,减少光伏电站的输出功率。
3.2.2 频率测量光伏电站侧采用了高精度的频率测量设备,能够实时监测系统频率的变化,并将其传输至控制中心。
3.2.3 信号传输采用了有线和无线相结合的传输方式,确保信号的实时、稳定传输。
3.2.4 控制策略根据系统频率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实现光伏电站输出功率的快速调整。
电厂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文件编号:编写时间:项目负责人:工作人员:编写人员:审核:批准:摘要本方案按照《华北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运行管理规定》、《华北区域发电机组并网安全条件及评价》(2011年版)等文件的要求,对XX发电厂1号机组电调及DCS控制系统中一次调频部分逻辑进行检查,提出具体的组态修改和参数设置的要求,对一次调频试验的内容、试验步骤以及相关事项做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热控综合;一次调频目录1 概况 (1)2 工作目的及范围 (1)3 所需仪器及人员组成 (1)4 项目所依据的规程和标准 (2)5 工作方法和内容 (2)6 工作条件 (3)7 工作计划及进度安排 (3)8 安全及质量保证措施 (4)XX发电厂1号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1概况XX发电厂1号机组锅炉为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G-1065/型亚临界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双布风板、平衡通风、固态排渣的循环流化床锅炉;汽轮机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538/538型亚临界、单轴、中间再热、双缸双排气、空冷凝气式汽轮机;发电机为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QFSN-300-2型水-氢-氢冷却汽轮发电机,自并激静止可控硅励磁发电机。
DCS热控系统采用的是杭州和利时自动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HOLLiAS-MACSV系统。
此系统包括25对DPU过程处理单元,1个ENG工程师工作站,2个历史数据服务器,1个SIS接口站,4个操作员站。
所有上述系统通过以太网和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控制网络连接起来。
其中主控单元模块是控制系统的核心,它实现对I/O模块的数据采集及数据运算和数据交换。
所有的主控单元模块都采用冗余配置,可实现在线的无扰切换。
同时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所有的总线系统都是冗余配置的。
受XX发电厂委托,内蒙古电科院生产部委派热工所完成此项任务。
2 工作目的及范围保证电网安全经济运行,提高供电电源质量及电网运行水平。
提高电网频率的控制水平,迅速减小由于电网负荷变化引起的频率波动幅度。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的设计与试验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的设计与试验1. 概述随着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发展,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运行效率,实现对电力系统的有效调节,本方案将针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进行一次调频技术的设计与试验。
2. 技术目标本方案的技术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提高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频率调节能力,保证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 优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 实现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与电力系统的良好互动,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3. 技术方案3.1 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方案1. 风电场频率调节策略:当电力系统频率下降时,风电场会增加发电功率;当电力系统频率上升时,风电场会减少发电功率。
2. 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器设计: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设计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器,实现对风电场发电功率的实时调节。
3. 风电场一次调频试验:对风电场进行一次调频试验,验证调频策略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3.2 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1. 光伏电站频率调节策略:当电力系统频率下降时,光伏电站会增加发电功率;当电力系统频率上升时,光伏电站会减少发电功率。
2. 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控制器设计:根据电力系统的频率变化,设计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控制器,实现对光伏电站发电功率的实时调节。
3. 光伏电站一次调频试验:对光伏电站进行一次调频试验,验证调频策略和控制器的有效性。
4. 试验方法与步骤1. 搭建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模拟系统,包括风力发电机、光伏发电设备、模拟电力系统等。
2. 根据技术方案,设置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频率调节策略和控制器参数。
3. 进行模拟电力系统的频率调节试验,观察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发电功率变化,验证一次调频技术的有效性。
4. 分析试验结果,优化调节策略和控制器参数。
5. 预期成果通过本方案的设计与试验,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成果:1. 提高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频率调节能力,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2. 优化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提高电站的发电效率;3. 为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
发电厂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_
试验方案第1 页共4 页后石电厂#6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编写:钟耀环审核:吴国兵林章荣批准:蓝秋忠试验方案第2 页共4 页漳州后石电厂2006-08-20后石电厂#6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得到#6机组一次调频的性能,并对机组的参数进行优化,在保证机组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机组一次调频性能。
二、试验组织机构:组长:林章荣副主任副组长:史晓峰吴建祥钟耀环当班值长成员:仪控人员当班主值三、试验内容:在DEH和DCS一次调频均投入的情况下,使汽机转速分别上升/下降4r/min、7r/min、10r/min,记录汽机调节系统和机组控制系统的动作情况,机组有功功率的响应情况。
四、试验方法和步骤:1 由仪控人员按要求将各参数设定好。
a.控制系统的转速死区均按±2r/min(0.033Hz)设置。
b.控制系统的转速不等率均按4%设置。
试验方案第3 页共4 页c.一次调频最大功率限制设定为6%,即DEH load limiter 设定值为6% 2运行人员预先作好机组参数趋势组合,记录转速、频率、主汽压力、主汽温度、调节级压力、汽机调门开度、蒸汽流量、给水流量,以秒为单位,每秒记录一次。
对于频率、功率、主汽压力、汽机调门开度等由中试所另外再用毫秒级录波仪进行录波。
3机组控制模式设定为:CC模式;调速器操作设定为:自动模式;主蒸汽压力设定为:演算设定。
4DEH速度操作画面下:控制模式设定为:EH自动;CMC自动5DEH负荷操作画面下:调速器负荷设定为自动;负荷限制设定为自动跟踪。
6AVR操作设定为AVR自动、AUTO FOLLOWER ON。
7试验开始前,电网频率应尽量保持为50HZ,以确保汽机转速的原始设定(3000rpm)与当前电网频率一致。
8实验时征得省调同意,由值长下令,由运行人员投入#6机一次调频功能,分别在50%,70%,95%额定负荷下,由仪控人员同时手动设定DEH及APC转速的偏差值,使之与当前汽机转速差分别为±4rpm,±7rpm,±10 rpm,观察并记录机组控制系统动作及负荷变化情况。
光伏与风电场的一次调频技术及其试验方案
光伏与风电场的一次调频技术及其试验方案1. 背景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上升。
光伏与风电场作为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网运行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促进能源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光伏与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其大规模并网给电网调度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次调频技术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相应的试验方案。
2. 光伏与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2.1 一次调频的概念一次调频是指在电力系统中,根据电网频率的变化,对发电厂的发电功率进行快速调整,以维持电网频率稳定的一种技术。
在光伏与风电场并网运行中,一次调频技术能够有效应对因光伏与风电出力波动导致的电网频率波动,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2 一次调频技术的技术路线一次调频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调频信号的获取,二是发电功率的调整。
2.2.1 调频信号的获取调频信号的获取是通过实时监测电网频率的变化来实现的。
光伏与风电场并网运行时,应配备相应的频率监测装置,实时获取电网频率数据。
2.2.2 发电功率的调整发电功率的调整主要通过控制光伏与风电场的发电设备来实现。
当电网频率下降时,一次调频技术应迅速增加光伏与风电场的发电功率;当电网频率上升时,一次调频技术应迅速减小光伏与风电场的发电功率。
3. 光伏与风电场一次调频试验方案为了验证光伏与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提出了以下试验方案。
3.1 试验目的试验的主要目的是验证光伏与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的有效性和可行性,评估其在实际运行中的性能表现。
3.2 试验设备与工具试验所需的设备与工具主要包括:光伏与风电场并网设备、频率监测装置、发电功率调整装置、试验用电网、数据采集与分析装置等。
3.3 试验步骤试验步骤如下:1. 搭建光伏与风电场并网运行试验平台,确保各设备正常运行。
2. 设置光伏与风电场的初始发电功率,并实时监测电网频率。
机组一次调频试验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2.试验目的 (1)3.系统概况 (1)4.试验对象及范围 (2)5.试验应具备的技术条件 (2)6.试验技术要求 (2)7.试验基本内容及流程 (3)8.安全技术要求 (5)9.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控制措施 (5)1.编制依据1.1.DL5000-20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热工自动化部分)1.2.DL/T657-2006《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1.3.电建质〔1996〕40号《模拟量控制系统负荷变动试验导则》1.4.DL/T1056-2007 《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系统技术监督导则》1.5.DL 5009.1-2002《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1.6.国家能源局 [2014]《防止电力生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及编制释义》1.7.国家电网生技[2005]400号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1.8.DL/T 5295-2013《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1.9.上海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1.10. Q/GDW-10-J462-2011《上海电网发电机组涉网试验规程》1.11. 苏经信电力[2011]379号文《关于印发上海电网统调发电机组运行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1.12. ****2×400MW级燃机热电联产工程2号联合循环机组控制逻辑图2.试验目的2.1.对燃机的一次调频相关I/O测点进行检查核对。
2.2.检查燃机的一次调频控制逻辑,并对特性参数的死区、频率-负荷曲线的参数设置进行核查。
2.3.在不同的机组负荷下,投入CCS模式,模拟不同的频差信号,对于燃机的一次调频功能进行测试,记录下测试的数据结果,打印并录入相关的历史曲线。
3.系统概况****2×400MW级燃机热电联产工程2号联合循环机组,其中燃气轮机由上海电气&西门子公司联合设计制造,型号为SGT5-4000F(4+),燃料为天然气,输出方式为冷端输出。
光伏与风电场的一次调频技术及其试验方案
光伏与风电场的一次调频技术及其试验方
案
简介
光伏与风电场是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输出的电力波动性较大,不易与电网平衡供需。
为解决这一问题,一次调频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光伏与风电场的一次调频技术及其试验方案。
一次调频技术简介
一次调频技术是一种通过对光伏与风电场输出电力进行调整的技术,以使其满足电网负荷需求。
采用一次调频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电网的波动性,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一次调频技术的原理
一次调频技术的原理是通过对光伏与风电场的输出功率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实现电网负荷的平衡。
具体来说,一次调频技术可以通过调整光伏与风电场的电压和频率,或者通过储能系统来调整电力的输出。
一次调频技术的优势
一次调频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 可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可以降低电网的波动性,减少对传统发电方式的依赖;
- 可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一次调频技术的试验方案
为验证一次调频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可以进行以下试验方案:
1. 选择一个光伏或风电场进行试验,确保其具有一定规模和实
验条件;
2. 在试验场地安装监测设备,以实时监测光伏或风电场的输出
功率;
3. 设计并实施一次调频技术的控制策略,通过调整电压、频率
或储能系统来平衡电网负荷;
4. 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验证一次调频技术的效果。
结论
一次调频技术是解决光伏与风电场输出波动性的重要手段,可
以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
通过合理设计的试验方案,可以验证一次调频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提供依据。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改进策略(含试验方案)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改进策略(含试验方案)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方案改进策略(含试验方案)1. 背景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其输出功率与天气条件密切相关,导致其并网运行稳定性受到影响。
一次调频技术作为保证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并网运行稳定的关键手段,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2. 一次调频技术概述一次调频技术是指在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并网运行过程中,通过调整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使其在短时间内与电网需求相匹配。
从而保证电网的频率稳定,避免因可再生能源功率波动导致的电网频率波动。
3. 改进策略针对现有的一次调频技术方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3.1 优化调度策略通过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发电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预测其输出功率波动。
根据预测结果,提前调整调度策略,使得发电功率与电网需求在短时间内实现良好匹配。
3.2 引入储能系统在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中引入储能系统,可以在发电功率波动时提供辅助调节。
储能系统可以在发电功率较高时储存多余的电力,发电功率较低时释放储存的电力,从而实现发电功率与电网需求的平衡。
3.3 改进发电机控制策略通过对发电机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提高其对功率波动的响应速度和调节精度。
例如,采用先进的PID控制算法,实现对发电机输出功率的快速调节。
4. 试验方案为了验证改进策略的有效性,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试验方案。
试验方案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模拟电网环境建立一套模拟电网环境试验系统,模拟实际电网运行条件,包括电网频率、电压等参数。
4.2 数据采集与分析在试验过程中,对风电场和光伏电站的发电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包括发电功率、输出波动等。
4.3 性能评价指标设定一系列性能评价指标,如调频响应速度、调节精度、并网运行稳定性等,对改进策略进行评价。
4.4 对比试验分别对改进前后的调频技术方案进行对比试验,分析改进策略的实际效果。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应用案例(含试验方案)
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应用案例(含试验方案)风电场、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应用案例(含试验方案)1. 概述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风电场和光伏电站在电力系统中的比重逐渐增大。
一次调频技术是电力系统频率调整的重要手段,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风电场和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的应用案例,并包括试验方案。
2. 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应用案例2.1 案例一:某风电场一次调频辅助服务系统(1)项目背景针对风电场并网运行中存在的频率波动问题,某风电场开展了风电场一次调频辅助服务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2)解决方案该风电场一次调频辅助服务系统主要包括风电场频率监测与评估、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风电场一次调频执行装置等部分。
通过对风电场的发电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对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控制。
(3)试验方案试验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搭建风电场一次调频辅助服务系统试验平台;2)对试验平台进行频率监测与评估;3)制定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4)对风电场一次调频执行装置进行调试与优化;5)开展风电场一次调频试验,验证系统性能。
2.2 案例二:某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研究与应用(1)项目背景针对风电场并网运行中存在的频率波动问题,某风电场开展了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解决方案该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主要包括风电场频率监测与评估、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风电场一次调频执行装置等部分。
通过对风电场的发电功率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对电力系统频率的稳定控制。
(3)试验方案试验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搭建风电场一次调频技术试验平台;2)对试验平台进行频率监测与评估;3)制定风电场一次调频控制策略;4)对风电场一次调频执行装置进行调试与优化;5)开展风电场一次调频试验,验证技术性能。
3. 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应用案例3.1 案例一:某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应用(1)项目背景针对光伏电站并网运行中存在的频率波动问题,某光伏电站开展了光伏电站一次调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一次调频单机方案
目录1. 编制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实验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实验对象及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控制策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实验方法和流程: (2)6. 功能投运: (5)7. 安全技术规定: (7)8. 控制功能示意图: (7)1.编制依据:1.1《火电厂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2“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G-RK-95-51)电规发(1995)74号文;1.3《中间再热凝汽式汽轮发电机技术说明书》;1.4《200MW及以下机组协调控制系统SAMA图》;1.5《3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SAMA图》;1.6《60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SAMA图》;1.7《200MW及以下机组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SAMA图》;1.8《300MW机组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SAMA图》;1.9江苏省电力公司关于开展机组一次调频实验的工作决定。
2.实验目的:目前在省网范围内,新建燃煤机组及进行汽轮机通流改造的机组绝大部分都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不再采用同步器控制,相应的调频功能由DCS、DEH控制系统来完毕。
按照汽轮机厂家的技术规范,有环节地调整和实验电调机组控制系统的一次调频功能,以便机组能更好地配合电网运营的负荷规定。
3.实验对象及范围:1.汽轮发电机组及其CCS 、DEH 控制系统; 2. 锅炉动力设备及其CCS 控制系统;在电网频率正常波动时,汽机控制系统调节汽机高压调门来控制汽轮机进汽量,使机组功率能更好地满足电网频率变化的规定,锅炉控制系统调节机组的风、煤、水,使机组主汽压力稳定。
4.一次调频功能的频率偏差与负荷偏差的关系如上图。
一次调频试验方案1
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优化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为改善发电有限责任公司1号机组一次调频性能,验证一次调频功能完好性和在设定的调频参数及现有设备技术条件下的机组一次调频能力,提高机组运行经济性,拟对1号机组一次调频系进行优化。
2试验依据(1)、《安徽电网发电企业调度运行管理办法》皖经电力[2008]114号(2)、《安徽电网发电机组一次调频技术管理规定(试行)》皖电调[2008]498号3试验内容一次调频各种控制方式的单机频率阶跃响应功能与性能试验:(1)、一次调频的预备性试验。
(2)、小幅度频差的一次调频动作试验。
(3)、大幅度频差的一次调频动作试验。
4试验条件(1)、机组运行状况良好,汽机调节系统静态特性参数符合电力行业标准DL/T 711-1999的要求,各控制系统方式切换正常无扰动;(2)、协调控制系统和AGC正常投运,并有相应的试验报告;(3)、火电机组蓄热试验完成,并有相应的试验报告;(4)、汽机调门流量特性试验完成,并有相应的试验报告;(5)、发电机组转速或电网频率信号校验合格,并有相关的校验证书;(6)、现场能够随时修改一次调频参数;(7)、试验负荷已经申请,试验时机组不参与电网AGC控制;(8)、除特别说明外,机组各控制系统参数以现有情况为准;(9)、试验方案和试验技术措施经讨论后得到批准。
5优化方案(1)、1号机组采用的是“DEH+CCS”调频控制方式参与电网一次调频,DEH 侧的一次调频功能是机组快速响应频率变化的主要手段,其延时小的动作特性决定了负荷响应快速直接,CCS侧一次调频的闭环调节弥补了DEH侧纯比例有差调节的不足,使机组的调频出力得到准确控制,1号机组一次调频难以满足电网考核要求,可尝试通过以下途径来改善机组一次调频性能:目前DEH侧一次调频贡献量太小,需重新整定DEH侧一次调频控制参数,充分发挥其快速响应频率变化的特点;汽机控制回路中机组负荷指令的前馈作用没有包括一次调频负荷指令,CCS侧一次调频闭环调节作用太慢;采用主变高压侧频率变送器作为一次调频的测量信号;检查机组DCS时钟与省调同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方案华润电力涟源电厂2×330MW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试验方案2013-05-18XDGS/RK·F000-2013编写:初审:复审:批准: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润电力涟源电厂2×330MW机组一次调频功能试验方案1 项目来源该项目按照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润电力涟源电厂签定的技术单项合同要求提出。
2 试验目的通过对华润电力涟源电厂2×330MW机组进行一次调频功能试验,达到完善机组一次调频控制功能,确保机组一次调频功能完好、一次调频性能满足电网指标要求。
3 设备概述、技术指标3.1 设备概述华润电力涟源电厂1、2号机组原额定容量为300MW,现经汽轮机通流改造后增加至330MW。
该厂2×330MW机组DCS系统采用上海自动化仪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MaxDNA分散控制系统,DEH系统采用ABB Symphony分散控制系统。
其参与电网一次调频功能分别在DEH和DCS中的协调控制部分实现。
根据设计方案,在机组未投协调控制、由DEH本机控制的情况下,如DEH一次调频投入,DEH将根据转速反馈信号与额定转速的差(该差值反映了电网负荷的状况),通过特定运算生成调频功率值,该值与机组负荷设定值相加后,得到机组负荷控制所需要的给定值,形成汽机流量指令,控制调门开度,从而快速响应电网频率对负荷的要求。
当机组处于机炉协调控制方式,DCS中的频差校正回路投入时,DCS将根据电网频率信号(由DEH转速信号变换出来)与额定频率信号(50Hz)的差值,经函数变换并限幅后,生成机组的调频功率值,该值叠加在机组负荷指令(由操作员或AGC设定)上,进而改变锅炉和汽机主控值,从而满足电网对负荷的要求。
3.2 主要技术指标3.2.1 转速不等率:火电机组转速不等率应为 4%~5%,该技术指标不计算调频死区影响部分。
3.2.2调频死区:机组一次调频死区应不大于|±0.033|Hz 或|±2|r/min 。
3.2.3 动态指标:1)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响应时间应小于 3s 。
2)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稳定时间应小于 1min 。
3)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响应速度应满足:燃煤机组达到 75%目标负荷的时间应不大于 15s,达到 90%目标负荷的时间应不大于 30s。
3.2.4 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负荷变化幅度:机组参与一次调频的调频负荷变化幅度规定如下:额定负荷P0满足350MW≥P0≥250MW的火电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限幅≥机组额定负荷的±8%。
3.2.5 额定负荷运行的机组,应参与一次调频,增负荷方向最大调频负荷增量幅度不小于 5%P0。
4 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4.1 《华中区域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华中电监局,2009.4)4.2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2012〕352号)4.3 《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导则》(国家电网公司, Q/GDW669-2011)4.4 GB/T 19001-2008 idt: 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4.5 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4.6 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指南》5 试验条件5.1 现场环境条件5.1.1 DEH、DCS系统正常运行,网络通讯正常。
5.1.2 机组无重大缺陷,具备带满负荷的基本条件。
试验由电厂向调度申请负荷变动。
5.1.3 要完成全部试验项目,机组需满足至少三个负荷点。
5.2 试验对象条件5.2.1 系统具有可靠的两套电源供电,供电品质符合制造厂的技术要求。
5.2.2 本试验需使用实发功率、主汽压力、调节级压力、DEH调门总指令、调频指令、转速(或频差)、受限AGC指令、ULD指令、汽压设定、调频投入、调频动作、所有GV(CV)的阀位信号等数据,试验前由电厂热工人员对上述信号进行检查,确保准确无误,由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人员对信号质量进行确认。
5.2.3 测量数据采用机组DCS和DEH 系统的数据,试验前由电厂热工人员确认DCS、DEH系统趋势记录和趋势打印功能正常、数据采集保存功能正常。
5.2.4 机组运行时,机、炉热工系统主保护正常投入。
6 试验方法、试验流程6.1 将本方案交电厂审核,并由电厂确定一名负责人协调、联络试验。
6.2 由电厂负责开具工作票。
试验开始前由负责人对参与试验的工作人员进行开工前1小时培训和作业前站队三交。
6.3 试验由电厂运行人员进行操作,电厂热工人员负责试验时的工程师站的管理。
湖南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监督和数据整理。
6.4 一次调频现场试验6.4.1 根据《火力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试验导则》的要求,一次调频现场试验必须在机组协调模式下进行。
6.4.2 负荷工况的选择:一次调频试验选择的负荷工况点不应少于 3个,宜在 60%Po、75%Po、90%Po工况附近选择。
选择的工况点应能较准确反映机组变负荷运行范围内的一次调频特性。
试验前,负责人应与电厂进行充分沟通,根据机组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选择安全、可靠的试验负荷点。
6.4.3 扰动量的选择:每个试验负荷工况点,应至少分别进行± 0.067Hz (4r/min频差包含死区2r/min)及±0.1Hz(6r/min频差包含死区2r/min)的频差阶跃扰动试验。
6.4.4 应至少选择一个负荷工况点进行机组调频上限试验和同调频上限具有同等调频负荷绝对值的降负荷调频试验,检验机组的安全性能。
6.4.5 试验频差可采用机组控制系统生成,亦可采用外接信号发生设备生成,但外接设备生成时,必须做好安全措施。
6.4.6 试验数据宜采用专用信号录波仪收集,如使用 DCS 系统或 DEH 系统本身的数据收集功能,必须保证 DCS 或 DEH 系统的数据收集周期不大于 1 秒,且试验数据能如实反映在相应的趋势图中。
6.4.7 每项试验完成5分钟后,经确认已完全恢复到试验前的状态后,才能进行下一步试验。
6.4.8 现场试验前,应仔细确认DEH、CCS一次调频控制回路逻辑正确,参数设置符合控制要求。
6.5 一次调频现场试验步骤6.5.1 机组稳定运行在某一试验要求的负荷工况。
6.5.2 启动数据采集装置。
6.5.3 生成某一阶跃频差,作用于一次调频回路,并保证 CCS 回路和 DEH 回路的频差一致。
6.5.4 频差持续不少于 1min ,然后恢复频差函数。
6.5.5 记录该次试验数据(功率、调门反馈、主汽压、调节级压力、转速(频)差等)。
6.5.6 重复6.5.3 至 6.5.5 步骤,直至该负荷工况下各个频差扰动试验结束。
6.5.7 调整机组负荷到下一个试验工况。
6.5.8 重复 6.5.2 至 6.5.6 步骤,直至各个负荷工况的试验结束。
6.5.9 恢复系统至试验前状态。
7 试验仪器及人员分工7.1 试验仪器本试验需要使用万用表(型号:FLUKE87 )、高速数据采集仪(型号:Vision XP )。
7.2 测点布置本试验利用机组DCS、DEH系统现有测点,不需要增加新的测点。
7.3 试验人员分工7.3.1 试验前由电厂向调度申请变负荷运行,并由电厂指定一位负责人协调整个试验过程,指定2~3名热工专业人员全程配合试验。
7.3.2 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委派2~3名热工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试验,负责对整个试验过程进行技术指导、记录和确认。
7.3.3 试验中需要运行人员配合的由当值值长指派专人操作。
8 质量控制点8.1 试验前应检查一次调频相关组态,确认正确后才能进行试验。
8.2 所记录测点的选取应正确无误,确保能准确、及时地反映试验所引起的参数变化;同一取样区域有多个相同测点时,应尽量选取组态中进行了综合判断(如三取二)后的数据。
9 对危险点(源)的辨识和预控、安全措施9.1 对危险点(源)的辨识和预控9.1.1危险源:工作现场行走可能发生人身伤亡。
控制措施:按安规要求正确着装;选择安全行走路线;避开起重、高温等现场危险作业区域;注意高空落物及地面坑洞。
9.1.2危险源:组态查看及修改可能造成组态(自动参数、保护定值等)被错误修改。
控制措施:组态查看及修改必须有人监护;在修改前,应确认电厂已对组态进行备份;修改时确认需修改的对象,防止错误修改。
9.1.3 危险源:实际试验中可能造成机组负荷大幅度波动。
危害结果:导致机组负荷、主汽压力、中间点温度、主汽温度等参数大幅度波动,危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控制措施:DEH和DCS中一次调频控制组态须经过反复斟酌和检查,且最好能够进行仿真试验,实际进行一次调频试验前,应再次确认相关参数设置是否合理。
在实际试验中还应请运行人员加强监视,出现危急工况应立即中断试验,采取应对措施。
9.1.4危险源:试验数据的导出可能使病毒进入DCS,导致系统故障或瘫痪。
控制措施:依据电厂规定由电厂热工人员负责数据导出;使用移动设备拷贝试验数据时,先要进行格式化,或使用专用移动设备拷贝。
9.1.5危险源:仪器的接线或拆线可能导致电源短路、损坏设备、引起火灾和危及人身安全。
控制措施:进行仪器的接线或拆线,须有监护人在旁边,并且随时做好记录,试验结束应及时恢复;仪器的电源接入前要用万用表确认AC220V;仪器上电前,必须按要求做好仪器接地。
9.2 安全措施9.2.1 试验由电厂设备部统一组织,并签发工作票,热工信号测点由电厂热工人员负责,运行操作由指定运行人员负责,其他人员不得擅自操作设备。
9.2.2 试验前由试验负责人向参加试验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做好事故预想。
9.2.3 每一项试验完成后,运行人员检查确认机组运行正常,下一项试验距上一项试验完成的时间在5分钟以上方能进行下一项试验。
9.2.4 试验过程中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中止试验,由电厂运行人员根据相关规程处理,机组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9.2.5 未尽事项,请电厂补充。
10 环境因素的辨识和预控制10.1 试验过程中需要打印,产生的废墨盒可能对环境产生重金属污染。
试验人员应与电厂人员一起将其全部收集,放入指定回收箱中,严禁随意丢弃,应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10.2 试验过程中应注意节约用电、用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