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浦东新区三模考试卷(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浦东三模
一积累应用10分
1.按要求填空。(8分)
(1)一箪食,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孟子·鱼我所欲也》)。
(2)三山半落青天外,。(《登金陵凤凰台》)。(3)黄庭坚《登快阁》中伯牙子期“高山流水”故事相关的一联是“,”。
答案:
1.(1)一豆羹
(2)一水中分白鹭洲(以课本为准)李白
(3)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2.按要求选择。(5分)
(1)下列句子加点词使用准确一项是()。(3分)
A.他的研究成果解决了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令世界为之侧目
..。
B.中国军团在2010年广州亚运会囊括
..金牌199枚,位居金牌榜首位。
C.根据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马化腾以453亿美元身家
..成为中国首富。
D.很多人有午睡习惯,宿会门上常贴有“午睡时间,谢绝拜访
..”字句。
(2)毕业在即,最适合赠送给老师的诗句是()(2分)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B.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C.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D.杏林好春无数,橘泉甘乐有余。
答案:2.(1)C (2) B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文学的乡土与远方
①每一位作家都属于他自己的乡土。这一片乡土,是作家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严格地说,作家的乡土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它只是一种天然的存在,是作
家的“文学之脐
....”。
②文学的乡土,是作家文学作品中所呈现的地域。这种地域,当然离不开作家的乡土,但已不是作家生长的那片乡土本身,而是被作家文学化的乡土。作家的乡土被文学化的过程,大致是要经过“平正—险绝—平正”这三重转换的。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说:“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从文学发生学的角度,“平正—险绝—平正”,也可视为文学由低到高的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正好与禅家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相吻合。
③最初的“平正”重在求真,追求的是摹写乡土惟妙惟肖,呈现的是同质同构的效果,即所谓“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平正”之后的“险绝”则是重在求异,使乡土陌生化,呈现的效果是同质异构或者是异质异构的。即所谓“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险绝”之后复归“平正”,重在神似,呈现的效果是形同而实异的。即所谓“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④我们承认作家的乡土与文学的乡土,从“根”的角度,二者是同一的,但从叙事或者表达的角度,作家的乡土与文学的乡土,是有本质区别的。丁帆说,“风景画不等于风景。风景,是乡土存在的自然形相,属于物化的自然美。风景画,是进入乡土小说叙事空间的风景,它在被撷取被描绘中融入了创作主体烙着地域文化印痕的主观情愫,从而构成乡土小说的文体形相,凸现为乡土小说所特有的审美特征。”要区分“风景”和“风景画”,关键在于是否居于“叙事空间”。我曾把这种区分理解为“照葫芦画瓢”。作家的乡土,是现实存在的“葫芦”,不在“叙事空间”之内;而文学的乡土则是作家以“葫芦”为依据,画成的“瓢”。“葫芦”在客观范畴之内,“瓢”则在主观范畴之内。“瓢”的审美价值,取决主体的创造力,取决于作家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或者说,取决于作家是否具备远方意识。
⑤远方意识体现在空间上,是作家对故乡的超越,对国家、对族群的超越,对人类的超越,视野穿越地平线,穿越大气层,进入外太空,进入未知的宇宙世界。远方意识体现在时间上,是作家对历史的超越。作家要突破时代的局限,必须熟练运用“思接千载”的功夫。面对历史的长河,作家既可以逆流而上,也可以顺流而下。想象一下,如果《敕勒歌》只有“风吹草低见牛羊”,而没有“天苍苍、野茫茫”的空间描述,《敕勒歌》就只能见到眼前的风景,无法获得它特有的宏阔苍茫的大气象。如果《登幽州台歌》仅限于写“独怆然而涕下”而没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时间视角,它也无法获得如此动人心魄的历史沧桑感。
⑥作家对乡土作文学的表达,总是要思考如何回应心灵的呼唤。心灵的呼唤来自空间意义上的远方,也来自时间意义的远方。”美国作家爱默生说:“必须远离尘嚣,离群索居,一个人与自然独对,领承天启和福音。”“天启”就是心灵呼唤的一种表述。
⑦作家的乡土是作家的根和魂。唐代画家张璪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而文学的乡土更要具有远方气象。陈应松说:“远方的气象,就像是一个背负很重行囊的孤独朝圣者,有着无法预知的命运和谁也不知道的心事,走在天地之间。”这种“行走”是“大兽孤行”,是“独往独来”,而不是“群鸟噪林”,抱团取暖。文学有乡土并不难,难在有远方气象。
⑧谈到地域和乡土,贾平凹有一个观点:云层上面都是阳光。就是说,作家在关注乡土的差异性的同时,更要清醒地意识到乡土中所蕴含的人类的同一性。用《圣经》上的表述,即为:“太阳底下无新事。”拘泥于一时一地的乡土,为一时一地的乡土的差异与精彩陶醉,却无暇顾及更宏阔的时空背景里昭示的人类命题,这无疑会局限作家的视野和格局。文学的乡土与远方,相互依存。没有乡土,无所谓远方,因为远方是由乡土来标示的。没有远方的乡土是肤浅的,因为远方才能让乡土获得时空意义或者心理意义上的深度和广度。
3.第①段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4.第②段阐述了乡土被文学化的过程,对其用意分析最准确
...的一项是()。
A.用来证明文学的乡土是被作家文学化的乡土。
B.用来证明文学的乡土已不是作家生长的乡土。
C.用来证明乡土被文学化经历由低到高的境界。
D.用来证明作家的乡土与文学的乡士有同有异。
5.下列所引材料与观点不相
..的一项是()。(3分)。
..吻合
A.第⑤段引用《敕勒歌》中的诗句。
B.第⑥段引用美国作家爱默生的名言。
C第⑦段引用唐代画家张璪的观点。
D.第③段引述当代作家贾平凹的观点。
6.概括文章的行文思路。(4分)
7.本文揭示了文学创作中“乡士与远方”的关系,请以《边城》为例,加以阐释。
答案:
3.(2分)滋养文学创作的源泉和纽带。(提到“源泉”或“纽带”给1分。)
4.C (3分)
5.C (3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阐释的观点是“作家对乡土作文学的表达,总是要思考如何回应心灵的呼唤”,与第⑦段“作家的乡土是作家的根和魂”一句没有必然关联。)
6.先写作家的乡土与文学的乡土的概念以及作家的乡土被文学化的过程(1分)。再写作家的乡土与文学的乡土的同异,并由此引出文学乡土中远方意识的作用(1分)。最后表明作家在关注乡土的差异性的同时,更要清醒地意识到乡土中所蕴含的人类的同一性(1分)。全文层层递进,深入浅出地阐明了文学的乡土与远方的辩证统一的关系(1分)。
7.文学的乡土与远方,相互依存。没有乡土,无所谓远方,没有远方乡土是肤浅的(1分)。正如沈从文在《边城》中所塑造的湘西世界,既是他青年时代生存环境写照,具有鲜明的独特性(1分),又是彰显纯美人性的“边城”(1分),因而能够引起更多读者的回味与思考,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1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8-11题。(15分)
乡村炊烟
李汉荣
①有时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在采猪草的山上,有时是在玩耍的河滩上,远远地,我们看见,村里的炊烟陆续飘起来了。
②那时,我们贪玩,也贪吃,炊烟撩拨起我们对饭食的向往,看见炊烟,就好像看见饭菜了。炊烟是村庄的手势,是母亲的手语,是生活的呼吸,我们喜欢看炊烟。
③看炊烟,距离远一些最好看。在高处看,尤其有意思。我们经常在山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