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论文食品小论文
食品专业论文六篇
食品专业论文六篇食品专业论文范文1现代高职教育的宗旨是以培育职业力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和就业为导向。
高职生物化学课程的定位要紧扣这一宗旨,树立“以同学为本、培育同学职业力量”的教学理念,着重培育同学的自主学习力量、实践力量和创新思维力量,兼顾同学职业素养、团队素养、人文素养的培育[2]。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生物化学主要阐述生物大分子的化学组成和分子结构以及在体内的代谢变化。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同学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学问和基本技能,把握生物化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了解近代生物化学的主要成果;寓综合职业力量与全面素养的培育于教学之中,培育同学科学思维的力量、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学问解释、分析和动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力量。
2构建高职食品类专业特色的生物化学课程标准体系生物化学课程在食品科学系食品类专业主要涉及生物技术、食品加工、食品养分与检测3个专业。
这些专业的主要就业岗位包括食品、药品、酶制剂生产企业等的生产岗位、质量管理岗位、检验检测岗位等。
生物化学课程的基础内容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不同专业对生物化学课程的要求各不相同,如生物技术专业主要向同学传授生物体的化学组成、结构及功能;物质代谢及其调控;遗传信息的贮存、传递与表达;细胞间信息传递等生命科学内容。
食品加工专业则侧重于生物活性、酶促反应、生物转化、大分子物质代谢等内容,其中物质代谢是讲解的重点。
食品养分与检测专业重点在于对组成成分的定性、定量测定、对被测物的定性、定量及分别、提纯,包括对一些仪器如分光光度计、电泳仪、层析仪等的使用。
3课程设计3.1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教学大纲是培育方案的详细表现形式,食品科学系每学年对食品类各专业市场需求和岗位变化进行调研,准时对食品类专业进行论证、调整,以此制定合理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包括教学目标、任务、内容、体系、范围、进度、教学方法、考核与评价体系等。
在制定生物化学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案时,以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进展需求为宗旨,结合现代生命科学进展方向,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加强同学职业力量与职业养成教育。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通过对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详细分析,我们发现X技术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面具有潜力。
在实验阶段,我们使用了一系列X技术,包括A、B和C等,并通过对比试验结果发现,使用X技术后,X产品的特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生产成本得到了降低。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应用X技术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X技术、产品品质、效益、生产效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一直以来致力于提高食品产品的品质和效益。
在这个背景下,应用新技术已被广泛研究和探索。
X技术作为一种前沿技术,在其他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X技术提高X产品的品质和效益的可行性。
2. 方法2.1 X产品生产过程关键环节分析首先,我们对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详细分析。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研究,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包括低生产效率和品质不稳定等。
2.2 X技术介绍在分析了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后,我们介绍了X技术。
X技术是一种基于先进的A、B和C等技术的复合技术,具有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的潜力。
2.3 实验设计和操作为了验证X技术在提高X产品品质和效益方面的作用,我们设立了一系列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A、B和C等技术,并将其应用于X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同环节。
同时,我们进行了对比试验,以对比使用X技术前后的效果。
3. 结果与讨论3.1 X技术应用效果通过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在应用X技术之后,X产品的特性和性能得到了显著改善。
具体地,在产品质量方面,X技术的应用使得X产品的外观更加美观,口感更加丰富,营养成分更加丰富。
在生产效率方面,X技术显著提高了生产线的运行效率,减少了生产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3.2 X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而在X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优势和局限性。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期末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我在密密麻麻的专业志愿中一眼就挑中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食品”是我的兴趣所在,化学、生物,一直都是我喜欢并且擅长的学科;“科学”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严谨、深入的一面;“工程”让我看到了这门学科好的发展前景。
“民以食为天”,“食”字当头,食品领域的知识当真应是无穷无尽的。
我的理解是,这门学科研究所有关于食品的知识,最终我们可以参与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等一系列的工作。
然而我身边的人大多数都对这门学科一知半解甚至毫无了解:有的人谈到这个专业第一反应就是“你真是个吃货”,有的人将这门学科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混为一谈,甚至有人直接问我:“你们这个专业学完了毕业出来能干嘛啊?”由于周围人的不了解,甚至是个别人的误解,导致我身边的同学有不少人都想转专业,我想这都是因为大家对于这个学科的不了解导致的。
身边的同学大多数都喜欢建筑、法学、金融这样的学科,因为家里人、朋友或者自己本身认为那些学科更加有用甚至更能赚钱。
但在我看来,赚钱并不是我们学习一门学科的真正目的,如果把赚钱当成学习一门学科的目的,相信你的成就也就只能到达赚到钱为止了。
首先,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确实有不少都是“吃货”,他们出于对食品的热爱选择了这个专业,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的确是很幸福的事;其次,食品质量与安全是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内的内容,但这门学科研究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它更多地是偏向食品的研发、加工与包装这一复杂的过程,综合性更强,也更实用;最后,相信能把这门学科学好的人,一定是全面发展、热爱食品的人,这样的人,何愁找不到工作呢?当然,若是眼高手低的话,相信无论学的是什么专业,也很难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吧。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要培养的是具有化学、生物学、食品工程、食品安全与营养、食品分析与检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在食品领域内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及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控制、监督、执法、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导论》课程论文果汁啤酒的研究学生姓名:陈志超学号:20114061337任课教师:牛广财所在学院:食品学院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中国·大庆2011 年12月果汁啤酒的研究陈志超摘要:果汁啤酒又称果汁啤酒混合饮料,是近几年来在欧美啤酒及饮料市场流行开来的新型饮料,是一种由啤酒和果汁、碳酸水相混合而成的新型饮品。
其主要特点是较纯啤酒增加果汁及甜度,降低了啤酒的含量,其啤酒含量比原啤酒类要低50-70%,增加了二氧化碳气的含量。
它的特色在于既保留了原啤酒的啤酒香气、酒精含量及苦涩口感,又增加了果汁饮料类的水果香甜滋味、口感和营养,同时由于增加了饮料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而更富有碳酸饮料类的生动口感,该混合饮料口味新颖独特别致。
与醇啤酒饮料比较,增加人体所需的各种果汁中所含的营养元素,例如钾、钙、及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因为酒精含量低,略带甜味,深受老年人、妇女、儿童及其他不胜酒力的人群消费者的欢迎,有益与身体健康。
啤酒作为饮料,在饮料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近日,我国啤酒业行家表示,为繁荣我国啤酒市场,满足消费者需要,,我国啤酒工业应以产品的多样化,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消费人群、不同消费口感对各种啤酒的需求。
除了消费者喜欢喝的各种普通啤酒,黄啤、黑啤、干啤、和鲜啤外,还应增加一些特色啤酒。
随着经济增长和社会形态的转型大提高,享受品的消费需要也大大有所改善。
关键词:果汁、碳酸、营养元素、口感、健康据资料显示,果汁啤酒的发展大体经历这样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产品实际是果味啤酒,人们称之为麦精汽水,它是将啤酒稀释,然后加入一定量的白砂糖和柠檬酸,再加入一定量的香料而制成这种果味啤酒虽有水果的风味,但其营养价值相对较低。
第二阶段的果汁啤酒是在啤酒中加入浓缩果汁或鲜果汁,增加了啤酒中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其营养更加突出,口感也更加柔和,但稳定性较差而未得到推广。
第三阶段的果汁啤酒实际是果酿啤酒,是果汁与麦芽汁预先混合,再经发酵酿造而成。
食品工业论文范文(5篇)
食品工业论文范文(5篇)世界豌豆蛋白生产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和生命健康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强,植物蛋白产品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豌豆蛋白是植物肉和植物蛋白饮料的主要原料之一,由于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全部必需氨基酸、无过敏原、零胆固醇、低脂肪等优点,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能。
近年来,全球对豌豆蛋白的需求出现井喷式增长。
从世界豌豆蛋白生产概况、发展前景、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豌豆蛋白产业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豌豆蛋白;植物肉;生产现状;发展建议植物蛋白是蛋白质的一种,营养全面,易被人体消化吸收,是人类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与动物蛋白相比,植物蛋白的优势在于其不含胆固醇以及几乎不含饱和脂肪酸[1]。
植物蛋白原材料来源主要包括:大豆、豌豆、蚕豆、小麦、玉米、水稻、燕麦、花生、绿豆和鹰嘴豆。
其中,大豆蛋白和豌豆蛋白居于主导地位[1]。
大豆蛋白在全球植物蛋白配料供应市场中占比最大,占市场总份额的60%。
豌豆蛋白与大豆蛋白相比,具有氨基酸均衡性好、无过敏原、零胆固醇、低脂肪、非转基因等优势[2]。
豌豆蛋白与蚕豆蛋白、鹰嘴豆蛋白等小品类植物蛋白相比,在原料供给、工艺成熟度、规模化生产、市场应用多维度都最具备规模化和持续化生产前景[3]。
1世界豌豆蛋白概况1.1豌豆蛋白市场概况豌豆蛋白被称为“植物蛋白之王”,是一种新兴植物蛋白,最早出现于欧美市场,主要应用在固体蛋白质粉、能量棒、早餐谷物、烘焙食品等领域[4]。
近年来,豌豆蛋白在植物基市场很受欢迎。
植物基是以植物为主打造新型食品和饮料产品,以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并作为基础原料研发制作的新型食品和饮料[1]。
未来随着欧美国家植物基市场逐渐成熟,以及中国、东南亚等新兴市场的兴起,植物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预计未来固体蛋白质粉、能量棒、早餐谷物、烘焙食品生产等下游市场对豌豆蛋白的需求将保持20%~30%的增长,植物基等生产的相关下游产业链对豌豆蛋白的需求会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同时高端宠物食品企业、高性能鱼饲料企业等下游产业链也会对低端蛋白保持一个稳定的增长[5]。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学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导论》的心得体会姓名:曾日亮学号:49 班级:食品101我是一名以复读毕业生的身份进入南大的学生,因为复读时间冲冲过去了一年,因此我对选学校更加认真。
当问了几个老师后,结合我的实际情况,第一志愿就选择了南大。
在选择专业的时候也是首先咨询了一下在南大上学的同学,他们更了解南大的什么专业更好,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一些专业,选择食品科学与工程这个专业作为第一志愿。
自己估计能录取到这个专业时,发现自己对这专业不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因为大多数人不了解这个专业,都不怎么看好它,当我跟家里人说是这个专业时他们都不能理解。
所以我也有点忽视这个专业,希望自己不会被录取到。
但是,最终还是进入到自己选的第一专业,当得知自己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时,就慌忙向江南大学学习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同学询问这是干什么的。
她说:“我们实验做过粥。
”于是没开学就做了转专业的打算了。
又兼之这个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工资,更让我坚定了转专业的信念,连我妹妹都笑我以后是做麻辣的。
这是我接触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前对食品科学与工程这门课程的认识,即:这门课程很低端。
那时我对它的认识跟别人对它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后来由导论课的深入慢慢的对它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食品科学与工程不再是一个低端学科,当然更不是常人所理解的做饭,做麻辣等这些。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它涵盖化学,生物学,营养学,数学,甚至物理学、工程学等等,所要求的学科间的交叉程度也比一般学科要大很多。
虽然食品科学不像基础学科那样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前沿科技问题,但是食品科学却可以把它们这些部分已获得证实与解决的问题转换为造福人类的科技产品,使前沿科技由实验室的抽象走向大众的具体。
例如生物学、化学等学科新发现的检测方法能极大地提高食品的检测的速度与精度,微生物学的发展则极大地促进了发酵食品的生产与行业的快速发展,物理学发现的超流体现象使得食品加工与提纯加以改进。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综述论文1. 引言食品科学与工程旨在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保存和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本综述论文将从食品科学与工程的历史背景、研究方法、热点领域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2. 历史背景食品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对食品生产和处理的需求。
早期的食品科学主要集中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技术的改进上,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食品科学与工程逐渐发展成熟,并且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包括食品营养、食品微生物学、食品质量与安全等。
3. 研究方法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室试验、模拟模型、数据分析和品评等。
实验室试验是常用的研究方法,通过实验室内的模拟环境测试食品的化学、生物和物理特性。
模拟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建立数学模型,模拟食品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变化过程。
数据分析则是通过统计和分析已有数据,得出结论和预测结果。
品评则是通过专家和消费者的品尝和评价,评估食品的口感、香味和质量。
4. 热点领域当前食品科学与工程的研究热点领域包括食品安全、食品营养和功能性食品等。
4.1 食品安全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品供应链的复杂性增加,食品安全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食品工程师通过控制和监测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储存环节,保证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新的技术和方法被应用于食品的快速检测和溯源,以提高食品安全性。
4.2 食品营养食品营养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食品科学家研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探索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他们还研究如何通过食物的选择和加工来改善人们的营养状况。
4.3 功能性食品功能性食品是一种通过添加特殊成分或改变食品的生产过程来提供额外健康益处的食品。
食品科学家研究如何开发和制造功能性食品,以满足人们对特定健康需求的需求。
5. 未来发展未来食品科学与工程将继续迎来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食品的需求变化,新的研究领域和方法将不断涌现。
未来的食品科学与工程将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同时还将探索更多关于食品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食品工程原理论文
食品工程原理是一门不仅精于理论更重于实践的一门很重要的专业课,是食品学院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中详细的讲述了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三传理论”及常用单元操作中典型设备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及设计计算等,教会我们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食品工程设计及生产操作中各类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把我们之前所学的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理论力学等等课程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去解决食品工程中的相关问题。
同时也为以后的课程作了铺垫,在大学的课程中很好的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传理论之热量传递过程--------在自然界中,热量传递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
两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位间,只要存在温差,且两者之间没有隔热层,就会发生热量传递,直到各处温度相同为止。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普遍遇到的物料升温、冷却或保温,都涉及热量传递。
此外,有不少场合,热量传递是与其他传递同时进行的。
例如在干燥操作中,热量传递与质量传递同时发生;而在反应器中,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与化学反应同时发生。
热量传递有热传导、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依靠物质的分子、原子或电子的移动或(和)振动来传递热量,流体中的热传导与分子动量传递类似。
对流传热依靠流体微团的宏观运动来传递热量,所以它只能在流体中存在,并伴有动量传递。
辐射传热是通过电磁波传递热量,不需要物质作媒介。
三传理论值质量传递过程--------例如敞口水桶中水向静止空气中蒸发,糖块在水中溶解,烟气在大气中扩散,用吸收方法脱除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及催化反应中反应物向催化剂表面转移等,都是日常生活中或工程上常见的质量传递过程。
在化工生产中,质量传递不仅是均相混合物分离的物理基础,而且也是反应过程中几种反应物互相接触以及反应产物分离的主要机理。
研究质量传递规律,不仅对传质设备(如板式塔、填充塔等)的设计很重要,而且对反应器的设计,特别在涉及受质量传递控制的反应时,也是很重要的。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
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最终五篇)第一篇: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食科技技术也在不断成熟,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食品科学工程毕业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本试验以鲜牛乳为主要原料, 添加杏鲍菇菌汁进行乳酸发酵制成保健酸奶,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出最佳配方, 结果表明菌汁添加量15%、蔗糖用量7%、接种量、发酵时间为4.5小时,产品的风味和组织状态较好, 色泽微黄, 酸甜适中, 口感细腻, 具有杏鲍菇特有的清香味和淡淡的乳香味,同时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
关键词:杏鲍菇;酸奶;保健食品:食品科学工程前言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DC.ex.Fr.)Quel]又名刺芹侧耳, 隶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
杏鲍菇的子实体单生或群生,菌盖宽2-12cm,初呈拱圆形,后逐渐平展,成熟时中央浅凹至漏斗形,表面有丝状光泽,平滑、干燥、细纤维状,幼时盖缘内卷,成熟后呈波浪状或深裂,因其子实体具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1]。
在日本又有西洋侧耳、雪茸等美称, 其菌肉、菌盖和菌柄脆嫩, 味道鲜美, 具有杏仁香味, 风味独特, 故有“平菇王”、“ 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称, 是近几年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稀食用菌之一。
杏鲍菇自然分布于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德国、摩洛哥、中国新疆和四川西部等地。
杏鲍菇的人工驯化工作最早始于意大利国家,并且获得了成功。
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引种栽培, 目前福建、浙江、山东、河北、吉林等地已开始小规模生产, 并有大规模发展趋势。
开发杏鲍菇的深加工对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促进杏鲍菇的产业化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杏鲍菇是一种分解木质素、纤维素能力较强的食用菌,需要有丰富的营养,特别是氮源充足,菌丝生长旺盛,产量更高[2]。
所以杏鲍菇食用价值非常高。
据分析, 杏鲍菇体内含有18种氨基酸, 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 且都是L-型, 易被人体吸收利用, 同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质和寡糖。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范文摘要本文旨在研究X公司红酒在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
通过采用质谱分析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以及感官评价等方法,发现红酒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并且其含量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升高。
同时,红酒的总酸度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
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红酒的口感在储存过程中会逐渐变得酸涩,但这种变化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储存温度和时间的调节来达到理想的效果。
引言红酒作为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酒类饮品,在储存和酿造过程中经常会发生化学变化,这些变化会影响到酒的品质和口感。
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究红酒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对于提高红酒的品质和口感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1. 样品准备:选取X公司的红酒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放置于20℃、25℃、30℃、35℃、40℃的环境下进行储存,共计6个月。
2. 化学分析:每个月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用质谱分析仪和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样品中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的含量。
3. 感官评价:每个月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请10名专业品酒师参与感官评价,对样品的香气、口感、色泽等方面进行打分评价。
结果与分析1. 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储存过程中红酒中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的含量增加,且总酸度也逐渐升高。
其中,乙醛和乳酸的含量增加速率较快,乙酸的含量增加速率较慢。
2. 感官评价结果显示,储存3个月以后的红酒口感开始变酸涩,但香气和色泽基本保持不变。
储存6个月后,口感变得更加酸涩,但依然能够接受。
3. 结合化学分析和感官评价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在20℃-30℃的环境下储存3个月左右为最佳,此时红酒的口感最佳,不过储存时间过长会导致口感过于酸涩。
结论本文通过对X公司红酒储存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及其对口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红酒在储存过程中会产生乙醛、乙酸、乳酸等物质,同时总酸度会升高。
红酒的口感在储存过程中也会逐渐变酸涩,但这种变化是可控的。
因此,为了保持红酒的品质和口感,我们建议将其储存在20℃-30℃的环境下,储存时间不宜过长。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我所认识的食品科学我的专业是生物工程,当我看到我的课表上有食品工程导论的时候,我觉得很纳闷,为什么我们学生物工程的要学习食品工程的知识啊,这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但当我上过这些课后,我就改变了这种想法——原来生物工程和食品工程是息息相关的,食品工程离不开生物技术,等我们毕业后,一些有关食品工程的工作也是我们择业的选择。
当“食品”这个词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当然不会觉得它陌生,因为它之于我们的生命来说说是必不可少的,它在我们的一生当中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虽然我们对食品很熟悉,但是我们所熟悉的大多知识食品的成品,而对于它的制作却了解甚少。
一种常见的简单的食品都会经过比较漫长的繁琐的工序才能变成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摸样。
就拿我们每餐都要食用的大米来说,最初始的工序就是选种,而这些就业牵连到育种,要选取优质的父本和母本通过各种交配的到最优的种子;然后是种子的萌发,要考虑到种子萌发的温度以及湿度;再是幼苗下种的过程,要考虑到幼苗的行间距,还有水量;紧接着在成长的过程中还要追肥、除虫以及补充养料等;稻谷成熟后就要采用机械收割,再用机械脱壳。
而这些脱过壳的大米还不能直接放到商场上销售,还要经过卫生部门的检查,检查合格后贴上商标才能成为我们在超市里看到的大米。
仅仅是生产一项大米就涵盖了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工程学等等一系列的学科,这说明了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高深且复杂的专业。
食品科学不像一些前沿科学需要非常高端的科技,但是在生活中却是非常实用而且能够解决生活问题的科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以食品科学和工程科学为基础,研究食品的营养健康、工艺设计与社会生产,食品的加工储藏与食品安全卫生的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工程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食品科学与工业工程的重要桥梁。
现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已是举足轻重。
就食品科学的涉足面而言,它也是一门博大的学科,它涉及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分析检测、食品加工与保藏、食品安全与质量、食品加工高新技术等,涵盖了食品生产运输与保存的各个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论文
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xxx生工1211学号:xxxxxxxxxx 电话:xxxxxxxxxxxx摘要:本学期我们学院给我们开设了食品工程导论,作为一个生物工程专业的学生,我们都知道我们学校的生物工程是跟食品息息相关的,两个专业交叉很多。
因此我们有幸在本学期能选修食工导论,这有利于同学们确定自己的专业方向,增加对食品工程专业的认识。
在这八周中,各位老师详尽的为同学们解说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给大家讲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激起了大家浓厚的兴趣,也让大家对这个专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尽管我下学期就要转专业了,不会再接触食工生工等理科类专业了,但我都还是认认真真的听讲,在老师们的带领下领略食工的风光,那接下来就来说说我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认识。
关键词:研究方向,前景正文:一.食品工程的研究方向在老师们的讲解下,我了解到食品工程是一个应用型专业而非基础性专业,需要的不仅仅是课本基础知识,重在实践与实验。
食品工程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到食品加工,保存,综合利用及食品的安全与质量。
1.对于食品加工,食品加工就是把可以吃的东西通过某些程序,造成更好吃或更有益等变化。
将原粮或其他原料经过人为的处理过程,形成一种新形式的可直接食用的产品,这个过程就是食品加工。
比如用小麦经过碾磨,筛选,加料搅拌,成型烘干,成为饼干;如将马铃薯加工成薯片,或将面粉加工成方便面等等。
就是属于食品加工的过程,食品加工是一种专业技术。
而是食品加工又可以分为制品加工、调味品加工、水果制品加工、酒类加工、淀粉及其制品加工、膨化食品加工、糖果制品加工、饮料加工、休闲小食品、水产品加工、禽蛋制品加工、面制品加工、乳制品加工、豆制品加工、米制品加工、薯制品加工、蔬菜制品加工、综合加工技术。
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食品工业指主要以农业、渔业、畜牧业、林业或化学工业的产品或半成品为原料,制造、提取、加工成食品或半成品,具有连续而有组织的经济活动工业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食品科学与工程是一个涵盖广泛领域的学科,它研究食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控制以及与人类健康相关的各个方面。
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毕业论文是一个重要的学术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科学素养。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可能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论文的主题,并提供一些研究方法和思路。
一、食品加工技术的研究食品加工技术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核心内容之一。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加工技术进行研究,例如酿酒技术、乳制品加工技术、果蔬加工技术等。
在研究中,学生可以探索改进现有技术、开发新的加工方法或者研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如何提高某种食品的加工效率,如何改善产品的质量和口感,或者如何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污染。
二、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研究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安全问题或者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的检测和控制方法,或者研究某种食品中的化学污染物的检测和去除方法。
在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分析技术和实验方法,例如PCR技术、质谱分析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如何利用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例如纳米技术、冷冻技术等。
三、食品营养与健康的研究食品营养与健康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或者营养成分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的含量和变化规律,或者研究某种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在研究中,学生需要运用各种营养评估方法和实验手段,例如营养成分分析、动物实验等。
此外,学生还可以探索如何利用食品来预防和治疗某些疾病,例如利用食品中的活性成分来抗氧化、抗炎等。
四、食品工程与装备的研究食品工程与装备是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另一个重要方向。
学生可以选择某种特定的食品工程问题或者装备进行研究。
例如,学生可以研究某种食品加工设备的设计和改进,或者研究某种食品生产线的优化和自动化。
食品发酵原理小论文 路亚龙
酵母菌耐酒精的主要机理姓名:路亚龙学号:152212专业: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日期:2016.1.18酵母菌耐酒精的主要机理摘要:酒精是酵母菌发酵糖的重要产物之一,但是当酒精在糖发酵液中积累到一定浓度的时候,就对酵母菌产酒精能力造成一定的影响。
不同的酵母菌株具有不同的耐酒精能力。
酵母菌耐酒精的生化机理是非常复杂的,细胞中的许多组分与酵母菌耐酒精能力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细胞的许多基因控制着酵母菌耐酒精的特性,并且对酵母菌耐酒精的机制尚未研究清楚。
但是可以确定,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冲击蛋白、质膜ATP酶和海藻糖也与耐酒精的能力有一定的联系。
研究酵母菌耐酒精的机制对于提高发酵工业的酒精产量和弄清微生物抵抗不良环境的生命机制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比较综合的对酵母菌的耐酒精机制做出了相关论述。
关键词:酵母菌耐酒精菌株细胞膜基因酒精是酿酒酵母厌氧发酵的产物,对酵母细胞本身具有毒害作用,影响细胞膜成分和细胞代谢。
即使酒精浓度只有4%vol,某些菌株对糖、离子和氨基酸的吸收速率也会下降50%。
酒精对酵母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抑制细胞生长,抑制存活和抑制发酵活性。
Guiliennond等发现酵母属的各种间或同一种的各菌株间,发酵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们对自身产生的酒精的耐受力的大小。
Fukuda 也证实从清酒中可以分离出高产酒精酵母,并认为清酒酵母的高产量与其对高浓度酒精和有机物的耐性有关。
所以,酵母的产酒精能力与耐酒精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尽管人们对酵母菌产酒精的过程、分泌、调节及相关耐性机理还没有完全弄清楚,对酵母菌耐酒精能力的遗传机理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酵母菌耐酒精的机制受多基因系统调节的,许多因素影响到酵母菌对酒精的耐性。
1.1胆固醇与酵母菌耐酒精的关系查阅资料可知,酵母菌细胞膜的另一个重要组成成分为胆固醇,研究表明,一种叫做麦角固醇的胆固醇与酵母菌的耐酒精关系密切。
固醇生物合成途径中由角鲨稀环化为羊毛甾醇需要氧,在缺氧的条件下,角鲨稀积累,导致胆固醇的含量下降。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标题:基于突变温泉菌培养基的高蛋白质食品开发研究摘要:突变温泉菌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多样性,因此在食品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研究以突变温泉菌为原料,利用发酵技术开发了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价值以及感官特点进行了评估。
结果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在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上具有较高的优势,其营养价值丰富,口感独特。
因此,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质食品。
关键词:突变温泉菌;高蛋白质食品;发酵;蛋白质含量;营养价值1.引言2.实验方法2.1突变温泉菌的培养和筛选从温泉水样中筛选并纯化突变菌株,通过PCR扩增16SrRNA基因序列进行物种鉴定。
2.2准备突变温泉菌发酵基质收集突变温泉菌培养液,并通过离心和过滤将细胞去除。
将菌液与发酵基质进行混合,使其达到最佳发酵条件。
2.3发酵条件将混合液置于恒温培养箱中,调控温度、pH值和发酵时间等因素,以促进突变温泉菌的生长和代谢活性。
3.结果与讨论3.1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理化性质通过分析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外观、质地、色泽以及水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我们发现其具有较好的理化性质,符合食品卫生安全要求。
3.2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营养价值利用化学分析方法对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进行营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富含多种必需氨基酸。
这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高蛋白质食品。
3.3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感官特点采用感官评价方法对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的口感、风味和香气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其具有独特的口感和风味,呈现出一种新颖的食品体验。
4.结论本研究成功利用突变温泉菌开发了一种高蛋白质食品,并对其理化性质、营养价值和感官特点进行了综合评估。
结果表明,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具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其营养价值丰富且口感独特。
因此,突变温泉菌发酵产物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高蛋白质食品。
本研究为进一步突变温泉菌的食品应用提供了基础研究和理论指导。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
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食品科学与工程论文参考范文》的内容,具体内容: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食品是人类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食品科学是研究人类食物的一门学科。
我整理的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食品科学论文参考范文篇一:《浅谈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的发展》【摘要】随着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人们也越发的关注食品安全的问题,而国际卫生组织(WHO)也将食品安全纳入到必须先要解决的11个问题之中。
督促各国将食品安全问题作为国家健康机制中必可不少的一项,并加快出台、完善各项政策,提供充足的资源来建立和强化各国的食品安全,包括针对减少食源性疾病之系统的和可持续的预防措施的开发和应用。
食品科技因此开始凸显其重要性。
本文就以食品科学与食品安全为主要路线,针对其发展和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整理阐述。
【关键词】食品安全;食品科学;发展关于食品安全问题方面的研究在食品科学里是重要的研究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有人口增长问题、食品贸易的国际化问题、食品生产工业化问题、及国际旅游方面和食品消费形式的变化等问题[1]。
而人们关注的重点仍然是食品中是否含有有毒化学物质。
另外,在食品安全中的新技术也是关注的重点,包括食品辐射和源于新生物技术的食品。
而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我们应考虑诸多因素(生物技术,营养和行为科学,化学和物理分析,信息技术,工程科学和加工技术的通力协作)。
学术界如何界定食品科学?对于食品科学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解决的安全问题上,他们更加重视的是将食品科学看做是一种完整的系统,它介于农业科学、营养科学和行为科学之间[2]。
目前,全世界的生物转基因技术都在以植物对害虫的抵抗力,对干旱、盐碱地等恶劣条件适应力,提高植物内所含营养物质的含量等为主攻目标。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题目: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摘要杜仲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
由于杜仲具有防治高血压、提神抗劳、增强免疫功能、抗肌肉骨骼老化、清除体内“垃圾”、防癌抗癌等药理保健作用,杜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化妆品等的开发项目中。
近些年来,杜仲叶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颇为热门。
本实验分别采用两种枯草芽孢杆菌以及两种酵母菌对杜仲叶进行发酵,并对发酵后杜仲叶中绿原酸、多糖、蛋白质等成分的提取及测定。
通过实验,我们确定了对于杜仲叶应用于饲料添加剂最合适的发酵菌种,可促进杜仲叶的深加工和利用。
关键词:杜仲饲料添加剂发酵绿原酸多糖蛋白质ABSTRACT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Chinese endemic species of woody plants and economic forest tree species. Due to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ucommia ulmoides has high blood pressure, refreshing, enhance the immune function of fatigue resistance, ageing, musculoskeletal cleared body "junk", cancer prevention and fighting against cancer and pharmacological health care function, eucommia ulmoides oliv is widely used in health food, cosmetics, etc. In the development projects. In recent years, eucommia ulmoides oliv as feed additives research rather popular. The experiments were to use two kinds of bacillus subtilis and two yeast of eucommla ulmoides were, and after fermentation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 chlorogenic acid in, polysaccharides, such as protein component of extraction and determination. Through the experiment, we determined the eucommia ulmoides oliv for applied to feed additive the most appropriate fermentation strains, can promote the deep processing and use of eucommia ulmoides oliv.(不准确)Key Words:Eucommia ulmoides Oliv; feed additive;ferment; chlorogenic acid; polysaccharide; protein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文献综述 (5)1.1杜仲叶概述 (5)1.1.1杜仲叶的主要成分 (5)1.1.2杜仲叶的主要生理作用 (5)1.2杜仲叶饲料添加剂 (7)1.2.1 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功能及特点 (7)1.2.2 杜仲叶饲料添加剂的加工 (8)1.3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9)第二章实验部分 (10)2.1实验材料 (10)2.1.1 菌种来源 (10)2.1.2 杜仲叶样品来源:采集 (10)2.1.3 主要试剂 (10)2.1.4 主要仪器 (11)2.2实验流程 (11)2.3发酵方法 (11)2.3.1 培养基 (12)2.3.2 菌种的扩大培养 (12)2.4检测方法 (12)2.4.1绿原酸含量测定 (12)2.4.2 多糖含量测定——蒽酮比色法 (13)2.4.3 蛋白质含量测定 (14)第三章结果与讨论 (17)3.1实验数据 (17)3.1.1 绿原酸含量测定 (17)3.1.2 多糖含量测定 (18)3.1.3 蛋白质含量测定 (20)3.2结果分析 (20)3.2.1 杜仲叶在夏、秋两季化学成分含量的比较 (20)致谢 (22)第一章文献综述1.1 杜仲叶概述杜仲系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植物和经济林树种,亦是重要的中药材。
食品工程原理论文
HACCPHACCP表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
但不代表健康方面一种不可接受的威胁。
识别食品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节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防止危害的发生。
通过对加工过程的每一步进行监视和控制,从而降低危害发生的概率。
在HACCP中,有七条原则作为体系的实施基础,它们分别是:1)分析危害–检查食品所涉及的流程,确定何处会出现与食品接触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体。
2)确定临界控制点–在所有食品有关的流程中鉴别有可能出现污染体的、并可以预防的临界控制点。
3)制定预防措施–针对每个临界控制点制定特别措施将污染预防在临界值或容许极限内。
4)监控–建立流程,监控每个临界控制点,鉴别何时临界值未被满足。
5)纠正措施–确定纠正措施以便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临界值未被满足。
6)确认–建立确保HACCP体系有效运作的确认程序。
7)记录–建立并维护一套有效系统将涉及所有程序和针对这些原则的实施记录,并文件化。
需要指出的是,HACCP不是一个单独运作的系统。
在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中,HACCP是建立在GMPs和SSOPs基础之上的,并与之构成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体系。
HACCP更重视食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控制,使之与食品安全相关联。
例如从经营活动之初的原料采购、运输到原料产品的储藏,到生产加工与返工和再加工、包装、仓库储放,到最后产成品的交货和运输,整个经营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要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三个方面的危害分析(Hazard Analysis),并制定关键控制点(Critical Control Points)。
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涉及到的企业生产活动的各个方面,如采购与销售、仓储运输、生产、质量检验等等,为的是在经营活动可能产生的各个环节保障食品的安全。
另外HACCP还要求企业有一套召回机制,由企业的管理层组成一个小组,必须要有相关人员担任总协调员(HACCP Coordinator)对可能的问题产品实施紧急召回,最大限度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工程原理论文食品小论文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摘要:本文对目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特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如何提高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一问题,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验教材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
关键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改革建议
1.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特点
食品工程原理是讲授食品加工过程的各种工程概念和单元操作的一门课程,属于专业教育平台中的必修课程,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实验设计三部分。
理论部分主要研究和介绍食品工业生产中传递过程与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内在规律、常用设备及过程的计算,侧重点是食品工程各单元操作的原理(主要是每一种单元操作的速率或速度与相关因素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和应用。
整个内容以动量传递、热量传递、质量传递过程为基础,以流体输送、沉降与过滤、传热、蒸发、蒸馏、吸收、干燥等常见食品单元操作为主线,详细介绍食品工程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工程应用,可以说在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它和理论教学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是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活动。
“实验教学是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理论教学的继
续、补充、扩展和深化”。
其基本任务是巩固和加深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实验数据的测定、分析、整理,指导学生编写实验报告,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工程问题的实验方法。
具体地说,实验课程的基本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学生对食品工程原理基本概念的认识,让产生验证有关的化工单元操作的理论,使他们熟悉并掌握化工中典型设备的操作,培养其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使学生熟悉化工数据的基本测试技术,包括操作参数(如:流量、温度、压强等)和设备特性参数(如:阻力系数、传热系数、传质系数、塔效率)特性曲线的测试方法。
(3)培养学生查阅手册、处理实验数据和撰写实验报告的能力。
2.目前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分离技术迅速发展,食品工程中的许多单元操作(如膜分离、超临界萃取技术)已成为食品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基本技术手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实验教学的质量显得尤为重要。
但目前食品工程原理的实验教学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社会日益增长的对学生动手能力的需求与学校培养的学生能力不能满足社会企业
需求的矛盾。
我通过对前几届毕业生的问卷抽样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对学生最不满意的一项就是动手能力差,实践经验严重不足。
3.关于实验教学的几点建议
目前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差的现象已经成为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的短板。
因此如何有效增强学生的实际技能,以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就成为摆在各高校食品工程原理教师面前的重要问题。
我们在对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教学进行了一些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下面就结合自己的一些经验提出一些建议。
3.1增加实验教学课时数,加大实验教材的建设。
实验教学绝不仅仅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为此,我们首先增加了食品工程原理实验课程的课时数,实验学时由原来的18学时增加到了32学时,并在新的修订大纲中明确把食品工程原理实验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来上。
其次,对实验内容作了增加和删减,增加了一些新型的实验及创新性实验。
如,考虑到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分离技术应用日益广泛,我们开设了此实验,而这个实验在以往大纲中是没有的。
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编写教材时只注重理论教材而忽略实验教
材的情况,我们集中了食品工程原理教研室所有的教师参与编写食品工程原理的实验教材,以弥补以前实验教材相对薄弱的情况。
在内容安排上,尽量多安排一些和实际生产联系紧密的实验,把实验的对象和最终的产品结合起来,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加以剖析。
如在干燥实验中,我们以红薯作为原材料,以红薯干作为目标产品。
实验
过程中出现了褐变现象,我们又引导学生结合上学期学过的食品化学的知识,分析原因,从而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
3.2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
改革实验内容是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食品工程原理以前的实验多为演示性、验证性,这两类实验主要是验证课堂讲过的理论或前人的发现。
如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雷诺实验,前者验证恒压过滤的滤速度,后者验证雷诺准数。
这两类实验缺乏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增加创新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更好的办法是教师结合一些企业的实际,将企业中一些实际问题应用到实验教学中。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巩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设计性实验可采取分组来完成,一般将每个班自然班(30人)分成4个组,让学生们选择老师列出的实验题目,或者自己提出可行性实验题目,其主要目的是将学生曾经做过的几个或多个实验串起来,以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然后,让学生完成各组实验(时间由学生自由支配),并上交完整的实验报告、实验分组表。
学生要顺利地完成实验,就必须改掉验证性实验中一切依赖老师的惰性,亲自查阅文献,提出整个设计方案,并制定出详细的实验步骤、最终调试仪器,完成实验。
这样,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兴趣,保证每个学生有动手机会,而且能锻炼、增强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3让学生真正成为实验的主体。
在传统实验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写明实验步骤,逐条交待实验环节及注意事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学生则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验,其结果是多数学生为完成实验而实验,实验数据为符合结果而结果。
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不会有大的提高。
因此,实验内容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变学生为完成实验而实验的状况,使其由被动实验转为主动实验,从实验的完成任务者转变为真正的实验的主体。
为此,通常情况下,我们在理论课上,针对那些内容和操作相对抽象的实验,抽出一定的时间利用多媒体给学生预习一下,使学生对实验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讲解注重介绍该实验要解决的问题,实验目的,重点阐述用到的实验仪器,并抽出一定数量的学生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上课时,让学生提前30分钟进入实验室,观察准备要做的实验,使学生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通过这些措施,学生也学会了对实验所用的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并能做一些基本的维修处理。
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学生得到了更多的操作机会。
3.4改革实验评价体系。
通常实验的考核以实验报告为指标,但实验报告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对理论的掌握情况。
因为在一组学生中,每次实验动手的总是其中的一两个,而其他学生更多的是在“看”,而不是“做”。
为了督促每个学生都能真正做到动手,我们在实验报告外加上了实验操作考核。
具体做法是随机抽取曾经做过的几个实验,让每个
学生都抽签,并演示(描述)整个实验的过程。
通过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结合实验报告,对学生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
通过这种方式,可督促每个学生掌握所有实验项目。
3.5带领学生出去参观。
学生都知道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和实际工程联系紧密,但到底如何紧密,学生没有直观的认识,而且这门课程相对较难,致使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在实验安排中,有一次是安排学生去工厂参观。
比如,我们和一些啤酒厂、奶厂建立了联系,带领学生每学期去参观一次。
参观不能流于形式,看到设备时要提问学生:这是我们曾经学过的什么设备?这个设备有什么样的特点?等等,使学生深切体会到食品工程原理课程中所讲述到的每一个单元操作都与工厂密切相关。
这种形式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结语
总之,目前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一定的改革。
改革的关键是实验教学的内容与教学的方式。
一定要改过去教师灌输,学生被迫接受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改革学生的评价体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领学生去食品工厂实习参观,充分发挥专业实习基地的实践作用,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于殿宇,杨同舟,陈志红等.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探析.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1-73.
[2]宋茹,王阳光,方旭波,邓尚贵.设计性实验在“食品工程原理”中的实施与探讨.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482-485.
[3]王岩,张向荣,李三鸣.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J].实验室科学,2006,(5):130-131.
[4]王会君,袁中凯,于奕峰等.化工原理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5,(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