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防静电规定
无尘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确保无尘车间内静电对产品和设备的损害降到最低,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无尘车间的生产、管理及维护工作。
三、防静电措施1. 地面防静电(1)无尘车间地面应采用防静电地板或导电地板,确保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2)定期检查地面导电性能,发现异常及时修复。
2. 环境湿度控制(1)无尘车间湿度应控制在40%-60%之间,避免因湿度不足而引起静电。
(2)使用加湿设备,保持车间湿度稳定。
3. 人员防静电(1)工作人员进入无尘车间前,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和防静电手套。
(2)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防静电培训,提高其防静电意识。
4. 设备防静电(1)设备应选用防静电材料,如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设备架等。
(2)设备接地线应完好,确保设备接地良好。
5. 电器设备防静电(1)无尘车间内电器设备应选用防静电型电器,如防静电插座、防静电变压器等。
(2)定期检查电器设备接地情况,确保接地良好。
6. 防静电材料管理(1)防静电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库房内,避免受潮、受污染。
(2)领用防静电材料时,应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四、管理制度1. 无尘车间管理人员负责监督本制度执行情况,确保各项防静电措施落实到位。
2. 定期对无尘车间进行防静电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加强对防静电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4.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五、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无尘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旨在为生产过程提供良好的静电防护,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利益。
各部门应高度重视,认真执行,确保无尘车间静电防护工作落到实处。
化工厂车间静电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化工厂车间生产安全,防止因静电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化工厂车间内所有涉及静电产生的设备和场所,包括生产设备、输送管道、储罐、装卸区域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管理,降低静电危害,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
第二章静电基础知识第四条静电的产生:静电是由于物体表面电荷分布不均,通过摩擦、接触分离、感应等方式产生的。
第五条静电的积累:静电在绝缘体上容易积累,积累到一定程度可能导致放电,引发火灾或爆炸。
第六条静电的消除:通过接地、增湿、使用抗静电材料、静电消除器等方法可以消除静电。
第三章管理措施第七条接地措施:1. 所有生产设备、输送管道、储罐、装卸设备等必须可靠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Ω。
2. 接地线应使用截面积不小于16mm²的铜线,并定期检查接地线的完好性。
3. 新设备安装或维修后,必须检查接地系统是否完好。
第八条抗静电措施:1. 使用抗静电材料:对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管道、容器等,应使用抗静电材料或涂层。
2. 增湿措施:在易产生静电的场所,应保持相对湿度在45%以上。
3. 使用静电消除器:在关键设备或区域安装静电消除器,定期检查其工作状态。
第九条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应了解静电的危害及预防措施,并接受专业培训。
2. 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佩戴防静电手套。
3. 操作过程中,应避免摩擦、撞击等产生静电的行为。
4. 操作完成后,应将设备、管道等彻底清洁,消除静电。
第十条设备维护:1. 定期检查设备,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无漏电、漏液现象。
2. 定期更换抗静电材料,保持其有效性。
3. 定期检查接地系统,确保接地良好。
第四章应急处理第十一条静电放电发生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1. 关闭相关设备,切断电源。
2. 将人员撤离危险区域。
3. 使用灭火器、消防器材等进行灭火。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车间内部环境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防止静电产生和引发火灾、爆炸等意外事件而制定的一系列管理规定。
本管理制度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包括静电的危害、车间安全措施、员工培训、设备维护以及应急预案等内容。
1. 静电的危害静电是指物体表面带有的净电荷,如果不及时释放,会引发一系列危险。
首先,静电可引发火灾和爆炸,特别是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
其次,静电可对电子元器件和敏感设备造成损害,导致设备故障和生产线停工。
此外,静电还可能对人体带来不适,如电击和静电感冒等。
因此,对于防静电车间的管理至关重要。
2. 车间安全措施为了确保车间内部环境的安全性,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首先,在车间的入口处设置静电带地控制区域,要求每位员工进入车间前都必须穿戴静电防护服、防静电鞋和手套等防护用品,并在专用地板上接地。
其次,车间内禁止吸烟、饮食和带入易燃易爆物品。
同时,车间内部应保持通风畅通,避免积聚静电。
此外,车间内的仪器设备和电源线都需要经过防静电处理,以减少静电的产生。
3. 员工培训为了保障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我们将开展定期的员工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静电的原理和危害、防静电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应急措施等。
培训会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形式进行,通过讲解、演示和模拟操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防静电意识和应对能力。
每位员工需要参加培训并通过相应的考核,以确保其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4. 设备维护防静电车间内的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状态和防静电功能。
对于带有静电接地装置的设备,应每年进行一次测试和维护;对于不带静电接地装置的设备,应每半年进行一次维护和测试,确保其静电性能符合要求。
此外,对于可能积聚静电的地面、工作台和工作区域等也需要定期清洁和维护。
5. 应急预案在发生静电引发的紧急情况下,车间需要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预案将涵盖事故发生时的救援措施、人员疏散路线、安全避难地点以及报警和通知程序等。
电装车间防静电管理规定
电装车间防静电管理规定一、目的预防、消除生产现场的静电危害,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电装车间生产现场贯彻落实静电防护规范。
三、防静电区域以下区域列为防静电区域。
防静电区域必须悬挂或贴示防静电警示标识。
1、单板生产及检验区域(含成型、SMT、插件、补焊、单板调试及三防涂敷等作业区域)2、模块整机生产区域(含组装、调试、老化、电检及包装等作业区域)3、检验、维修区域四、防静电设施和器材生产现场防静电区域至少应配备以下防静电设施和器材:1、防静电接地系统(含防静电母线、支线,防静电地板或地垫等)2、防静电工作台(含台垫、防静电接地支线等)、工作椅3、防静电工作服(含工帽、工鞋)4、防静电腕带5、防静电周转箱、周转车、运输及包装材料五、防静电操作规程1. 接触ESSD及组件之前应戴好防静电腕带,保证腕带与皮肤接触良好,并接入防静电地线系统,在戴腕带的皮肤上不得涂护肤油、防冻油等油性物质。
2. 所有接触ESSD及组件的设备和工具(如被测整机、测试设备、装置和夹具、波峰焊机、电批、电铬铁、周转车等)都必须可靠联接防静电地线。
3. 所有ESSD及组件在其存储、转运过程中均必须采取合适的静电防护措施,使用防静电包装材料和容器、周转车,周转车必须可靠接地。
拒绝接收不符合防静电包装要求的ESSD及组件。
4. IC类ESSD必须盛放在专用防静电容器(如管、座)中,严禁将IC类ESSD插放在泡沫上和装在不具防静电功能的容器或包装袋中。
按需逐一取用,不得一次倒出一堆IC散乱地放在工作台面上。
5. ESSD及组件的配料、发料、转储过程,必须在防静电容器中进行。
6. 对于未采取防静电包装的零部件(如紧固件、电缆等),应先消除静电(导体部分接触一下防静电地线),再进入防静电工作区。
7. 手持ESSD及组件时应避免接触其导电部分,操作过程中应尽量减少对ESSD及组件的接触次数。
8. 已装焊有元器件的PCB板原则上不得裸露叠放,确需暂时叠放时必须用防静电材料隔离开。
电子厂车间静电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电子厂车间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安全,防止静电对电子产品、元器件及设备造成损害,特制定本制度。
二、静电防护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电子厂车间生产过程中,应从源头入手,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加强静电防护设施的管理和维护。
2.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静电防护工作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明确各岗位的静电防护责任,确保静电防护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三、静电防护措施1. 环境控制(1)保持车间内湿度在40%以上,温度在15℃~25℃之间。
(2)对生产区域进行防尘处理,定期清理车间内的灰尘和杂物。
(3)采用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地毯等防静电地面材料。
2. 人员管理(1)员工进入车间需穿着防静电服装、防静电鞋,佩戴防静电手套。
(2)员工进入车间前,需将个人静电通过人体静电消除器放电。
(3)禁止在车间内使用易产生静电的物品,如塑料、化纤等。
3. 设备管理(1)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接地良好。
(2)采用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椅子等。
(3)静电敏感元器件和设备应放置在防静电包装盒内,并确保其与包装盒之间的接触良好。
4. 物料管理(1)静电敏感物料应采用防静电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2)静电敏感物料在搬运、存放过程中,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3)静电敏感物料应在指定区域存放,并与其它物料隔离。
四、静电防护检查1. 定期对车间内静电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员工的静电防护意识。
3. 对静电敏感物料和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其符合静电防护要求。
五、静电事故处理1. 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停止生产,对受损产品、元器件及设备进行隔离处理。
2. 对静电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找出问题所在,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对静电事故责任人员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
六、附则1. 本制度由电子厂车间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电子厂车间静电防护是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重要环节,全体员工应严格遵守本制度,共同维护车间静电防护工作。
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静电的存在可能会带来很多麻烦和安全隐患,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如化学工厂、石油气田等。
静电不仅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还可能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各个行业都制定了相应的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
1. 携带防静电工具在需要防静电的工作环境中,工作人员应当携带防静电工具。
这些工具通常包括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防静电地垫等。
这些工具能够有效地降低静电产生和积聚的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2. 防静电衣物的穿着在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工作人员应当穿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衣物。
这些衣物通常由防静电材料制成,能够有效减少或消除静电的积聚。
同时,工作人员还应确保衣物干燥,以避免静电导体材料受潮而影响其效果。
3. 安全接地措施为了有效地防止静电的产生和积聚,现场应当建立良好的接地系统。
工作人员应当定期检查接地设施的运行情况,确保良好的接地效果。
在接地系统上,还应当标注接地点的位置,并确保连接可靠。
4. 静电设备的规范使用在现场使用静电设备时,应当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安全使用。
工作人员在操作前应了解设备的使用方法,并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同时,应当定期检查设备的状况,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 定期检查和维护为了确保静电防护系统的有效性,现场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防静电工具的状况、防静电衣物的损耗、接地系统的连接状态等。
对于发现的问题,应当及时予以修复或更换。
6. 人员培训和意识教育为了增强工作人员对防静电的认识和风险意识,在工作场所中应当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意识教育。
工作人员应当清楚了解静电带来的危害,并学习正确、安全地使用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7. 其他措施根据不同行业和具体现场的情况,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防静电措施。
例如,在易积聚静电的区域设置静电消除器,定期清理潮湿环境下的导电物质,增加通风设备等。
总结现场防静电安全管理规定是保障工作场所安全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执行防静电规定,可以有效地减少静电产生和积聚的风险,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静电车间的安全运行,保护设备和人员免受静电的危害,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公司的静电车间。
三、定义:1. 静电:物体在接触或分离过程中产生的电荷。
2. 防静电:通过控制和消除静电,防止其对设备和人员产生危害。
3. 静电车间:专门进行防静电控制的场所。
四、责任:1. 企业管理层负责静电车间管理制度的制定、落实及评估。
2. 静电车间负责人负责车间的日常管理和操作,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防静电设备。
3. 员工需严格遵守本管理制度,正确佩戴防静电衣物和使用相关设备。
五、车间设施和装备:1. 静电车间应配备静电防护地板、消除静电橡胶垫、防静电工作台等专业设备。
2. 车间内应设置充电区和禁止充电区,确保充电设备与易燃物分开。
3. 车间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和可燃物品,如有必要,需通过防静电措施消除潜在的火灾风险。
六、员工要求:1. 所有员工必须接受防静电培训,并严格按照培训要求执行。
2. 员工应穿戴防静电衣物,且该衣物每年需定期检查和更换。
3. 员工在进入静电车间前要进行静电释放和洗手,确保身体和手部没有静电。
七、操作规程:1. 所有静电敏感设备进入车间前,须经过消除静电处理,并在操作过程中定期检查是否重新充电。
2. 在车间内使用搬运设备时,应使用带有静电导电装置的搬运工具。
3. 禁止在静电车间内进行不必要的移动,以减少静电摩擦的产生。
4. 当发现静电引发的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负责人报告。
八、消防安全:1. 静电车间内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保养。
2. 禁止在静电车间内吸烟,并保持车间内的干燥和清洁。
3.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应急能力。
九、检查和评估:1. 负责人应定期对静电车间进行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车间内的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应定期维护和校验,确保其正常工作。
3. 一年至少开展一次静电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静电相关知识的认识。
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车间生产过程中静电的预防与控制,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行,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涉及静电危害的车间、工段及相关部门。
三、防静电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2. 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 定期检查,持续改进;4. 全员参与,责任到人。
四、防静电设施与用品1. 车间内应配备防静电地板、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椅、防静电服、防静电手套、防静电鞋等防静电设施;2. 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符合要求;3. 员工应正确使用防静电用品,不得随意丢弃或损坏。
五、静电防护措施1. 人员管理:a. 员工进入车间前,应穿戴防静电服装、手套和鞋;b. 定期对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c. 对违反防静电规定的员工,应进行批评教育,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2. 设备管理:a. 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应采取接地措施;b. 对静电敏感设备,应采取屏蔽、隔离等措施;c. 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防静电性能良好。
3. 环境管理:a. 车间内应保持干燥、清洁,防止静电产生;b. 控制车间内湿度,保持相对湿度在40%-70%之间;c. 限制静电敏感材料的使用,如纸张、塑料等。
六、静电检测与监测1. 定期对车间环境、设备和人员进行静电检测;2. 发现静电超标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3. 检测结果应记录并存档,便于追溯和改进。
七、应急处理1. 发生静电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措施;2. 对受伤人员,应立即进行救治,并做好事故调查和原因分析;3. 对事故原因进行整改,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八、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九、责任追究1.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静电事故的,将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2. 对未履行防静电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个人,将予以通报批评,并按规定进行处理。
防静电管理制度 电器车间
防静电管理制度电器车间1. 背景电器车间是一个电子产品生产的重要场所,静电对电子元件产生不良影响的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为了保证电器车间的生产安全和生产质量,必须建立起一套严格的防静电管理制度。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电器车间防静电管理,减少静电对电子产品的影响,确保生产的安全和产品的质量。
3.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电器车间内的所有人员和设备。
4. 静电防护措施4.1 人员防静电措施4.1.1 人员在进入电器车间前,必须穿着防静电服装,包括防静电鞋、防静电手套等。
4.1.2 人员在操作电子元件时,必须经过静电地带,以释放身体上的静电。
4.1.3 人员应定期参加防静电知识培训,了解防静电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
4.2 设备防静电措施4.2.1 电器车间内的设备和工具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如静电消除装置等。
4.2.2 所有设备的外壳和接地必须符合防静电标准,同时设备的接地必须定期检查和维护。
4.3 工作环境防静电措施4.3.1 电器车间的地面和桌面必须具备防静电功能,以减少静电的积聚。
4.3.2 电器车间内的空气湿度必须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减少静电的产生和积聚。
5. 防静电管理5.1 建立防静电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和执行防静电管理方案,监督电器车间的防静电工作。
5.2 在电器车间内设置静电检测点,对静电进行实时监测,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5.3 对电器车间的静电防护措施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确保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5.4 对发现的静电问题,必须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避免对电子产品的影响。
6. 紧急应对措施6.1 一旦发生静电事故,必须立即启动紧急应对措施,及时疏散受到影响的人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少损失。
6.2 对静电事故的处理必须进行详细的记录和分析,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7. 安全教育和培训7.1 全员必须接受防静电知识的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范措施。
7.2 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防静电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升全员的防静电意识。
贴片车间防静电管理规定
修订记录无1.0 目旳为建立贴片车间各电子敏感项目之防静电管制规范,以保证产品在生产期间对静电防护进行管控,建立可实行旳防静电原则。
2.0 合用范围本措施是针对生产中也许会产生静电旳场所如静电料盒、周转箱、PCB架、物流小车、防静电包装袋、防静电腕带、防静电维修台及工具等设施,进行静电管制规定及检查测试旳措施,合用于贴片车间静电敏感元件、材料、半成品旳场所。
3.0 定义a.ESD (Electro-Static discharge)旳意思是“静电释放”b.生产中也许会产生静电旳场所(设备、包材)接地阻值在1000mΩ以内,静电电压值在100V 以内。
4.0 职责4.1 贴片车间:车间作业人员要严格遵守此规定;4.2 设动部:负责对车间防静电场所(设备、包材)基建、检测、维护;4.3 品管部:负责对车间防静电管制执行状况进行监督;5.0 有关文献5.0.1人员防静电规定:a. 作业人员及时理解ESD防护知识。
b. 作业人员上线作业应做好静电防护动作,接触零件应对旳佩带静电手环。
c. 负责个人静电防护用品旳按规定检测,并记录检测状况。
5.0.2 ESD接地系统规定:a. ESD静电接地传播线应与AC地线在车间走线分开。
b. ESD接地线裸铜部分不可与金属接触,更不可接触到机器金属体上,如有接触必须将裸铜部分用绝缘胶布包裹。
d. 任何静电接地线必须与绿色静电传播线裸露铜部分紧密连接。
e. ESD接地传播线最终应与接地地桩相连。
f. 设动部门应定期(每周)对ESD接地系统(设备、包材)进行检测,保证合格,并做好有关记录。
5.0.3 机器、仪器、治具、工具ESD规定:a. 机器、仪器、治具、工具若有使用电源,必须使用三孔插座进行接地。
5.0.4.工作桌ESD规定:a. 所有有摆放静电敏感器件需求旳工作桌都必须垫有静电桌垫,并扣上静电扣与静电接地传播线相连。
5. 静电桌垫静电扣金属部分需包裹以保证不和工作桌金属框架短接。
生产车间防静电工作实施方案及要求
生产车间防静电工作实施方案及要求在生产中,由于产品的规格等因素,对静电愈加敏感。
在生产过程中人体活动产生的静电足可以将元器件组件、设备等击穿,造成对设备的不可逆性损害。
所以我们要在生产车间内做好防静电措施防止不良品的产生。
这不仅需要完善的防静电措施,还需要操作、使用人员的参与。
一、严格防静电管理1.建立规章制度建立健全操作使用人员和研发人员对于防静电的措施规章制度,并对其培训有关防静电的要求及其做法。
2.警示标志、标记应在工作区域、静电敏感产品包装上粘贴警示标志,引起对防静电措施注意,做好静电措施。
二、规章制度1.控制静电的产生:在工作台垫应用防静电材料制成,并确认接地。
要求每月检查两次,保证接地正常和台垫接地线是否完好有无破损。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手、手腕及手臂禁止佩戴任何金属制品。
在元器件的运输、储存过程中,应用防静电措施。
手拿元器件时,应避免手上有汗渍并采用正确的姿势,避免接触元器件上的引线和元件。
2.防止人体带电佩戴防静电手环,确认手腕接地。
腕带使利用与人体的接触而把静电迅速泄露,所以操作人员的皮肤应于腕带有亲密接触,生产中切记这一点。
要求每周测量手环是否安全接地以及手环金属部分是否与人体皮肤间有良好接触。
严格禁止无关工作的人体活动(例如打闹、吃东西、梳头发等)。
3.应使材料表面光滑、洁净无垢。
禁止在电路板上随意粘贴胶带,以免引起撕裂起电。
4.现场管理任何人员都要采取有效的静电防护措施后,才能接触电子器件和产品。
无防护措施者不得接触工作台上的静电敏感器件。
三、防静电要求1.接地:要求地板和工作台垫、防静电手环正确接地,定时检查。
2.增湿:采用拖地或者洒水等方法提高工作环境的湿度,减小静电的产生。
3.控制车间尘埃,保持无尘埃洁净工作环境。
4.材料及元器件的储存和运输、生产过程中要采用防静电措施。
5.在工作区域做好防静电措施标示。
6.工作时佩戴好防静电手环,手环金属部位与皮肤良好接触。
不可佩戴在衣袖或者手套上。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静电是指在物体表面或相互之间存在电荷的现象。
在工业生产中,静电对设备和产品都可能造成损坏或危险。
因此,为了保障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生产质量,建立一套完善的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车间布局与设备设置1. 地面处理:车间地面应采用导电或抗静电地板,地板应整洁、平坦,无明显磨损或破损。
地板接地良好,有专业人员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
2. 静电防护区域的划定:根据工作特性和防护要求,在车间内划定静电防护区域,并标明相关安全标志。
防护区域内应设立必要的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地垫、防静电工作台等。
3. 空气湿度控制:车间内空气湿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一般建议保持在40%~60%之间,可通过加湿或排湿的方式进行调节。
4. 设备安装:车间内的设备应符合防静电要求,如经过防静电处理、加装防静电地垫等。
设备与设备之间应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发生静电干扰或电火花引起的事故。
二、人员防静电管理1. 培训教育:车间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员工防静电知识培训,包括静电的危害、防护措施、急救处理等内容。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专门的防静电培训。
2. 人员着装:车间内的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防静电要求的工作服和鞋袜,避免穿着易产生静电的纤维类衣物,避免使用含有易起静电的面料。
3. 个人静电消除:工作人员进入车间前应进行适当的静电消除,如使用专门的静电消除器或通过接地手柄进行接地。
4. 工作操作规范:工作人员在车间操作时,应按照操作步骤和规范进行工作,禁止随意操作或操作不当造成静电产生或积累。
三、产品防静电处理1. 包装和存储:车间应建立符合防静电要求的产品包装和存储管理制度。
对于易受静电影响的产品,在包装材料和存储环境上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如防静电袋、防静电柜等。
2. 静电测试:车间内应配备静电测试设备,对产品进行静电测试,确保产品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3. 产品消除:如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积累了静电,应进行静电消除处理,如使用静电消除枪、静电消除器等。
车间防静电规定总结
生产车间防静电规定目录1. 目的 (2)2. 适用范围 (2)3. 引用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名词术语 (2)5. 防静电工作区系统 (2)6. 人体防静电系统 (5)7. 职责 (6)8. 培训 (7)9. 采购 (7)10. 文件生效日期 (7)11. 记录 (7)12. 附录 (7)1.目的1.1.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1.2.基于《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文件的颁布,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2.1.本文适用于所有车间中生产制程及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名词术语3.1.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3.2.ESD: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3.3.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ESDS:Electronic Static Discharge 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防静电车间的正常运行,保护电子产品免受静电损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防静电车间内的所有人员、设备、物料和操作流程。
三、人员管理1、所有进入防静电车间的人员必须接受静电防护知识培训,了解静电的危害和防护措施,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
2、工作人员应穿戴防静电工作服、工作帽、防静电鞋或鞋套,并确保服装整洁、无破损。
3、禁止在防静电车间内穿脱衣物,梳理头发等易产生静电的行为。
4、工作人员应保持手部清洁,避免携带静电的物品进入车间,如塑料袋、化纤织物等。
四、设备管理1、防静电车间内的设备必须具备良好的接地措施,定期检测接地电阻,确保接地可靠。
2、生产设备应采用防静电材料或进行防静电处理,如工作台、货架、工具等。
3、对易产生静电的设备,如印刷机、贴片机等,应安装静电消除器,并定期检查和维护。
4、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时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佩戴防静电手环等。
五、物料管理1、进入防静电车间的物料必须进行静电防护处理,如采用防静电包装、放置在防静电托盘或货架上。
2、对静电敏感的物料,应存放在有静电防护措施的仓库中,并做好标识。
3、搬运物料时应避免剧烈摩擦和碰撞,防止产生静电。
六、环境管理1、防静电车间的温度和湿度应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一般温度为 20-25℃,相对湿度为 40%-60%。
2、车间内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拖地,避免灰尘积聚产生静电。
3、车间内的墙壁、天花板和地面应采用防静电材料或进行防静电处理。
七、操作流程管理1、在进行电子产品的组装、测试、包装等操作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因操作不当产生静电。
2、接触静电敏感元件时,应先佩戴防静电手环,并确保手环与接地系统连接良好。
3、禁止在静电敏感区域内使用非防静电工具和设备。
4、完成操作后,应及时清理工作区域,将工具和物料摆放整齐。
八、静电检测与监控1、定期对防静电车间内的静电电位、接地电阻、环境温湿度等进行检测,并做好记录。
厂房防静电管理规定(3篇)
第1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本厂区生产、科研及办公等场所的安全,防止静电危害,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国家有关防静电的法律法规,结合本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厂区所有生产、科研及办公等场所,包括但不限于厂房、实验室、办公室、仓库等。
第三条防静电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和人员的防静电意识。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厂长对本厂区的防静电工作全面负责,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具体负责防静电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设立防静电管理小组,负责本厂区防静电工作的具体实施,其主要职责如下:1. 制定和修订防静电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组织开展防静电培训及宣传教育;3. 检查和监督防静电设施的使用和维护;4. 调查处理防静电事故,提出整改措施;5. 定期向上级汇报防静电工作情况。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防静电工作负责,具体职责如下:1. 组织实施本部门的防静电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2. 负责本部门的防静电设施配置及维护;3. 对本部门人员进行防静电培训及宣传教育;4. 定期检查本部门的防静电工作,确保防静电设施的有效性。
第三章防静电设施第七条防静电设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防静电地面:如防静电地板、防静电胶垫等;2. 防静电工作台:如防静电工作桌、防静电椅等;3. 防静电设备:如防静电手腕带、防静电鞋等;4. 防静电接地装置:如接地线、接地棒等。
第八条防静电设施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由专业厂家生产,并经过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四章防静电操作规程第十条进入防静电区域的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等,并使用防静电手腕带等防静电设备。
第十一条防静电区域内的设备、工具、容器等应定期进行静电测试,确保其防静电性能。
第十二条防静电区域内严禁使用产生静电的设备,如手机、电脑等。
pcs车间防静电标准
pcs车间防静电标准一、目的本标准旨在规定PCS车间的防静电措施,确保在生产过程中有效防止静电危害,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
二、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PCS车间的所有工作人员和相关设备。
三、防静电要求1.静电接地a.所有静电敏感设备、部件和产品必须进行静电接地。
接地线应确保牢固连接,并具有足够的截面积以传递静电电荷。
b.静电接地应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实施,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接地状态。
2.静电防护用品a.所有直接接触静电敏感设备、部件和产品的工作人员必须佩戴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手套、防静电衣、防静电鞋等。
b.静电防护用品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有效性。
3.静电屏蔽a.在生产过程中,对静电敏感设备、部件和产品应采取静电屏蔽措施,如使用防静电袋、防静电盒等。
b.静电屏蔽措施应能有效减少静电积累和放电,防止对设备和产品造成损害。
4.静电泄放a.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静电敏感设备、部件和产品应进行静电泄放,以减少静电积累。
b.静电泄放应采用适当的设备和措施,如离子发生器、导电地板等,确保有效释放静电。
5.静电消除a.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离子发生器或其他静电消除器来消除静电。
这些设备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
b.在特定区域,如入口处、出口处和危险区域,应设置静电消除器,以降低人员和物品在进入或离开时产生的静电风险。
6.防静电设施维护a.所有防静电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包括检查接地线的连接是否牢固、防静电用品是否损坏等。
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b.防静电设施的维护和更换应遵循相关规定和标准操作流程。
工作人员应接受必要的培训,确保正确操作和维护这些设施。
生产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保障生产车间内静电危害的预防与控制,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及涉及静电敏感产品的相关区域。
三、管理职责1. 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车间静电防护工作的实施,确保静电防护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静电防护员:负责静电防护工作的具体实施,对车间静电防护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
3. 员工:遵守静电防护规定,积极参与静电防护工作。
四、静电防护措施1. 环境控制(1)生产车间内湿度应控制在45%-75%之间,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
(2)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空气离子净化处理,减少静电的产生。
2. 人员管理(1)静电敏感产品生产人员应穿戴防静电服装、鞋帽等防护用品。
(2)禁止在静电敏感区域穿着普通衣物、佩戴金属饰品等。
3. 设备管理(1)生产设备应选用防静电材料制作,并定期检查设备接地情况。
(2)静电敏感产品生产设备应使用防静电工作台、防静电地板等。
4. 物料管理(1)静电敏感产品及包装材料应采用防静电材料制作。
(2)物料在运输、存放过程中应避免摩擦、碰撞等静电产生。
5. 工艺流程(1)生产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操作人员与静电敏感产品的接触。
(2)静电敏感产品生产过程中,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防静电手套、防静电刷等。
五、静电防护检查与考核1. 定期对静电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对静电防护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静电防护知识、技能、责任心等。
3. 对员工进行静电防护培训,提高员工静电防护意识。
六、奖惩措施1. 对静电防护工作表现优秀的员工和静电防护员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静电防护规定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等处罚。
七、附则1. 本制度由生产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
车间防静电管理制度一、目的:1、为了加强公司车间静电防火安全管理;2、保障公司财产免受火灾危害以及公司生产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制度。
二、具体要求:1、凡有静电危害的工序、设备场所,必须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2、在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的区域,必须加强通风措施使其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3、严禁将易产生静电的易燃易爆液体用塑料容器装贮。
4、在有经典产生的场所操作、检查,不得携带与工作无关的金属物品,如钥匙、手表、戒指等;5、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应根据需要,穿防静电的鞋和工作服,或设置易于导除人体静电的设施,如安装接地栏杆等;严禁在上述区域穿脱衣服和穿易产生经典的服装进入该区域;严禁在上述区域,用易燃溶剂(二甲苯等)擦搓衣服,操作区地面应铺设导电地面,并保证其导电性能;6、禁止在装易燃易爆液体的过程中取样、检尺或将金属物品置入罐(槽车)内,检尺取样应在装料完毕经静置后进行;7、禁止使用绝缘软管插入易燃液体罐内进行移液作业;8、禁止使用喷射蒸汽加热易燃液体;9、输送易燃液体,应根据管道内径及介质的电阻率选择适当的安全流速,一般不应超过1米/秒;10、在机器发生故障、液体渗漏、改变工艺条件或物料用量改变的情况下,必须注意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静电危害;11、禁止用泵直接向罐内喷射溶剂,必须采取自流方式;12、所有防静电接地线必须坚固可靠,接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十平方毫米,单独的防静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0欧姆,与其它目的的接地极共用时应满足其他接地及的技术要求;13、在绝缘管道上配置的金属附件,应专门接地装置;14、防静电接地体的安装,应在设备、机组、贮罐等底角边缘上钻孔攻丝,焊接端子(或螺栓)用不小于M10的螺栓连接,并应有防松装置,均应涂上工业凡士林油;接地线与金属管道缠绕连接时,应蜡焊,当采用焊接端子连接时,不得降低和损伤管道强度;15、生产、贮存和装卸可燃气体的易燃液体的设备、管道、贮罐、机组等应有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16、设备、贮罐、机组、管道等的防静电接地线,应单独与接地体或接地干线相连,不得互联接地;17、输送易燃液体的管道采用橡胶或塑料管时必须采用导电橡胶,导电塑料软管或有金属编织层的导电胶管,并必须可靠接地;18、非金属的管道(非导体的)设备等,其外壁上缠绕的金属丝带、网等,应紧贴其表面均匀的缠绕,并应可靠地接地;19、防静电生产工序及场所中,机械传动尽量采用齿轮传动。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
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一、引言静电是一种普遍存在且可能对工业和生产过程造成严重危害的现象。
静电不仅可以引发火灾和爆炸,还可能损坏电子元件、影响产品质量,甚至威胁员工的安全。
为了有效管理静电风险,建立和遵守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综合的防静电车间管理制度,确保静电风险最小化,生产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二、防静电车间设立防静电车间的设立是减少静电风险的第一步。
为了满足防静电的要求,车间应符合以下条件:1. 场所选择:车间应设置在尽可能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易燃易爆物质的储存区域。
2. 地面:使用导电性较好的地面材料,确保地面无隙缝,如防静电地板。
3. 静电消散:在车间内安装合适的静电消散设备,如静电消散器和接地装置。
4. 人员要求:员工应穿防静电服装,避免穿着静电易产生的服装。
5. 设备和工具:选用防静电设备和工具,减少静电产生和积累的可能性。
三、静电风险评估在防静电车间内,进行静电风险评估是至关重要的。
评估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1. 识别潜在风险源:确定可能产生静电的设备、物质和作业步骤。
2. 风险分析:评估这些潜在风险源的严重性和概率,确定哪些是高风险的。
3. 风险控制: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或消除高风险静电源,确保员工的安全。
四、操作规程在防静电车间中,制定明确的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这些规程应包括:1. 静电地面清洁:定期清洁防静电地面,确保其导电性不受污染。
2. 静电排放:确保静电排放设备的正常运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3. 防静电服装:规定员工必须穿着合适的防静电服装,包括静电鞋、手套等。
4. 静电教育:为员工提供静电安全教育,使他们了解静电风险和应对方法。
五、设备维护防静电车间内的设备维护是确保生产环境稳定的关键因素。
以下是一些设备维护的注意事项:1. 静电消散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静电消散设备,确保其有效性。
2. 防静电地板:保持地板的清洁和导电性,定期检查地板的状况。
3. 静电消散器:检查静电消散器的电极和电源,确保其正常工作。
工厂防静电的管理制度
一、总则1.1 为确保本厂生产过程中的静电危害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生产秩序,提高产品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厂所有涉及静电危害的生产、操作和管理活动。
1.3 防静电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确保静电危害得到有效控制。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2.1 厂部设立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厂防静电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2 防静电工作领导小组下设防静电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防静电管理工作。
2.3 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的防静电工作负总责,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学习防静电知识,落实防静电措施。
2.4 各岗位员工应严格遵守防静电操作规程,积极配合防静电管理工作。
三、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3.1 新员工入职后,应接受防静电基础知识培训,包括静电的产生、危害、防静电措施等。
3.2 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防静电知识再培训,提高员工防静电意识。
3.3 防静电培训内容包括:(1)静电的产生及危害;(2)防静电措施及操作规程;(3)静电检测方法及仪器使用;(4)防静电设备的维护与管理。
四、防静电措施4.1 环境控制(1)生产车间应保持通风良好,温度、湿度适宜,以降低静电产生。
(2)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静电检测,确保静电场强度在安全范围内。
4.2 设备管理(1)生产设备应选用防静电材料或具有防静电功能的产品。
(2)防静电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4.3 操作规程(1)操作人员应穿着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鞋,佩戴防静电手套。
(2)操作过程中,不得触摸金属物体,避免静电放电。
(3)搬运、装卸物品时,应使用防静电工具或采取防静电措施。
4.4 消防安全(1)生产车间应配备防静电灭火器材,并定期检查、更换。
(2)禁止在生产车间吸烟、使用明火等可能产生静电火花的物品。
五、静电检测与事故处理5.1 静电检测(1)生产车间应定期进行静电检测,检测内容包括静电场强度、静电泄漏电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产车间防静电规定目录1.目的1.1.为避免静电敏感元器件在生产、运输、储存、检测等过程中受到静电释放的影响,从而产生短路、电阻漂移、开路、工作性能退化等不良现象。
特建立《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以保证产品品质,增加可靠性,减低不良率,节省产品工时成本,降低维修费用。
1.2.基于《电子产品制造静电防护技术要求》文件的颁布,提高员工对ESD的认识,加强员工自觉防止ESD现象之观念,促进生产管理水平之提高。
2.适用范围2.1.本文适用于所有车间中生产制程及电子元器件的采购、运输、储存、检测过程中的静电防护。
3.名词术语3.1.静电:一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电荷。
它所引起的磁场效应可以忽略不计(静电可由物质的接触与分离、静电感应、介质极化和带电微粒的附着等物理过程而产生)。
3.2.ESD:ElectronicStaticDischarge,原意是指静电释放,即通过带静电区域直接接触或感应而引起的静电电荷在不同电势物体上的转移。
后常指静电防护,即避免静电释放的发生。
3.3.静电感应:当带电物体靠近某一介质时,在该介质表面因感应而带电荷,并形成感应电场。
3.4.ESDS:ElectronicStaticDischargeSensitive,静电放电敏感(的),通常用来指静电敏感元器件。
3.5.防静电工作区:由各种防静电设施、器件及明确的区域界限形成的工作场地。
3.6.静电敏感度:ElectrostaticSensitivity,元器件所能承受的静电放电电压值。
3.7.表面电阻/点对点电阻:在与材料的同一侧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3.8.体积电阻/对地电阻/系统电阻:在与材料的相对两面相接触的两个规定形状的电极之间,直流电压对于流过的电流的比值。
该测量结果以欧姆为单位来表示。
3.9.摩擦起电:当使两种材料接触或相互摩擦后分离时,产生静电荷。
3.10.摩擦电压:物体被摩擦后,表面所带静电荷的电压。
3.11.ESD损伤:由静电放电引起的电子元器件性能退化或功能失效。
3.12.消电时间(DecayTime):一个静电压从其初始值降低到一个给定值(通常是初始值的10%)所需要的时间。
3.13.注:国际惯例对于小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V电压测量,大于或等于1E6欧姆的电阻使用100V电压测量。
4.防静电工作区系统4.1.防静电工作区的划分:4.1.1.根据GJB1649规定的静电放电电压敏感的静电放电敏感元器件\组件和设备的分级.静电放电敏感产品按敏感度电压被分级为:4.1.2.根据该项标准的规定,所要求的ESD控制大纲一般只包含对I和II级敏感产品的防护。
现按照元器件静电敏感度和生产线实际情况如下:4.1.2.1.高速器件(如蓝牙耳机等含高频器件的组件)、较大规模集成电路(如CMOS摄像模块)的静电敏感度相对较高,凡是含这些器件的半成品生产线均定为I级;4.1.2.2.普通器件如TI的计算器等,没有用到上述类型器件的产品,则生产这些产品的生产线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
仅仅是器件的存储和运输,也不需要严格的防静电措施,理由是器件在这个时候没有被操作。
把这些生产线或车间定为II级;4.1.2.3.按照上述理由,现规定敏感级别为:4.1.3.公司内部由黄、黑双色斑马线围起的区域或门口挂有静电标示牌的车间为防静电工作区。
4.1.4.元器件敏感度分级由QC1ESD工程师按后附录1——《ESDS元器件分类》酌情分级,并确定。
4.2.防静电工作区基本环境要求4.2.1.防静电工作区应保持洁净,避免有灰尘堆积或漂浮的状态发生4.2.2.车间内温湿度的控制结合车间的实际情况定为:4.2.3.在不对产品造成有害影响的前提下,允许使用增湿设备喷洒制剂或水,以增加环境湿度。
4.2.4.防静电工作区应清楚标明区域界限以及警示标志,见附录14。
4.2.5.要求使用防静电地板或在普通地面上铺设防静电地垫,并保证有效接地。
禁止直接使用木制地板或铺设毛、麻、化纤地毯及普通地板革。
4.2.6.天花板及墙壁建议使用防静电材料制品,一般情况下允许使用石膏制品或石灰涂料,禁止使用普通塑料制品。
4.3.防静电工作区接地系统4.3.1.应有独立可靠的接地装置,接地电阻一般应小于10欧姆,为保证人员安全,在与人员直接接触的地方应加装1兆欧姆限流电阻。
接地线的要求如下:新增的ESD地线应用绿色绝缘套标识,原来使用的黄绿色绝缘套标识可以继续使用。
台垫等物品的接地配件按照来料的颜色使用。
4.3.2.厂房接地总线的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由行政部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一个月一次。
并填写《厂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3.3.车间内部的设备和工作台的接地线的接地状况由PE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
并填写《工作台地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3.4.测试台的防静电设备,工器具的接地由TE负责定期检查,周期为3个月一次。
并填写《工作台地线接地电阻测试记录表》。
4.4.防静电区域设备及辅料要求4.5.防静电工作区的ESD技术要求4.5.1.防静电地板4.5.1.1.用防静电PVC地板专用清洁剂或中性清洁用品定期进行清洁,严禁使用强酸、强碱或能溶解PVC材料的化学溶剂进行清洗,如果属于更严重的污渍,可以使用异丙烯基乙醇清洁。
4.5.1.2.严禁带有尖刺、粗糙的重物在地板表面擦划、拖拉。
4.5.1.3.不能将硫化物、丙酮、酒精等物品撒落在ESD地板上,如发生以上情况,应立即清洁。
4.5.1.4.使用防静电地板蜡水进行定期涂敷、养护,一般6个月一次。
4.5.1.5.地板蜡的电阻小于1E9欧姆。
4.5.1.6.地板安装时应满足的ESD技术指标包括: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在1E4~1E9欧姆范围以内。
4.5.1.7.生产部应及时向行政部要求对防静电地板进行打蜡维护,行政部做好地板打蜡后应及时通知QC1部ESD工程师。
4.5.1.8.对于K4洁净室的地板,经IE评估且经过ESD工程师的认可,可以不做地板打蜡。
4.5.1.9.QC1部ESD工程师应在行政部对防静电地板打蜡后做一次防静电地板表面电阻、系统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2,并填写《防静电地板电阻测试记录表》。
4.5.2.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含测试台)4.5.2.1.各区域的防静电安全工作台由负责该区域的PE或TE确定范围。
例如:回流焊后的检查台、QC1检查台、修理台和测试台等。
4.5.2.2.防静电安全工作台基本要求和禁止项目4.5.2.3.在防静电区内使用不符合防静电要求的物料且必须时,必须得到QC1ESD工程师的评估和认可。
4.5.2.4.防静电台台面应满足ESD技术指标。
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在1E4~1E9欧姆范围以内。
4.5.2.5.防静电台椅子应满足ESD技术指标。
表面电阻值和系统电阻值均小于1E9欧姆范围。
4.5.2.6.防静电胶帘的表面电阻应在1E4~1E11欧姆内。
4.5.2.7.PE或TE应每6个月做一次相应的工作区域内的防静电台垫和防静电工椅电阻测试,防静电台垫测试方法见附录3,填写《防静电台垫电阻测试记录表》。
防静电工椅测试方法见附录8,填写《防静电工椅测试记录表》,如果有不合格的,须及时更换。
4.5.3.防静电辅料/工具4.5.3.1.防静电溶剂瓶:系统电阻在1E4~1E11欧姆范围。
4.5.3.2.防静电烙铁/焊接工具:从热的端头到地的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5.3.3.防静电文件袋(夹):表面电阻在1E4~1E11欧姆范围。
4.5.3.4.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辅料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7,填写《防静电辅料电阻测试记录表》。
4.5.4.防静电包装及容器4.5.4.1.防静电容器包括——ESDS原料包装袋(盒/盘)、装板的料盒、等一切包装、储存ESDS的容器。
4.5.4.2.允许使用局部抗静电涂料对容器表面进行处理,但使用效果必须由相关PE定期检查。
4.5.4.3.防静电容器应满足ESD技术指标:表面电阻(包括内外表面)在1E4~1E11欧姆范围,系统电阻在1E4~1E10欧姆范围。
如果产品或产品的金属部分不直接与防静电容器接触,则允许防静电容器的电阻小于1E4欧姆。
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容器(包括吸塑、托盘、料箱等)表面电阻和体积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4。
填写《防静电周转容器电阻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由PE保存半年,并在符合标准的容器上做标记。
QC2应按SEF对来料的包装袋和容器进行测试,并填写《防静电包装袋容器电阻测试记录表》。
4.5.5.防静电运输工具及存放架等4.5.5.1.防静电运输工具包括—ESD运输车、ESD小推车等4.5.5.2.为保护ESDS不受到外部强静电场的影响,运送ESDS的防静电运输工具应由高导电性材料(建议使用不锈钢)制作,车子经常固定时要求硬接地。
其对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
4.5.5.3.当运输车由不锈钢组成时,且经常移动时,其对地电阻应小于1E9欧姆。
4.5.5.4.存放架的表面电阻和对地电阻应小于1E9欧姆。
4.5.5.5.防静电运输工具应满足ESD技术指标:表面电阻和对地电阻小于1E9欧姆。
PE应每6个月做一次防静电运输车、ESD小推车之台面对轮脚系统电阻测试,测试方法见附录5。
填写《防静电运输工具/存放架电阻测试记录表》,测试结果由PE保存半年,并在符合标准的运输工具上做标记。
4.5.6.除静电离子风机/离子棒4.5.6.1.当防静电区域内不可避免的需要使用会产生高静电的材料时,且该材料要求被放置在离ESDS30厘米内时,必须使用离子风机或离子棒。
4.5.6.2.对于不能接地又直接接触ESDS元件的物体,必须保证其保持在零电位状态,必要时,可以使用离子风机消除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静电。
4.5.6.3.离子风机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功率的RF信号,因此进行通信产品测试的车间不适用离子风机。
如果要用,则需要通过QC1ESD工程师的评估。
4.5.6.4.悬挂式离子风机应悬挂在离工作台面60厘米的高度,(特殊工位可例外,但须经ESD工程师认可)离子风机的出风口不能有异物阻挡。
离子风机的平衡电压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10秒(高风速)。
4.5.6.5.台式离子风机应放置在工作台上且离工作区域30~45厘米左右,以保证有足够的覆盖范围和快速的静电消除。
离子风机的出风口不能有异物阻挡。
离子风机的平衡电压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3秒(高风速)。
4.5.6.6.离子棒应悬挂在合适的工作高度以保证除静电效果,离子棒的平衡电压应保持在50V以内,消电时间(从1000V中和到100V)应小于6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