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重点大学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路径依赖视角的考察
破变局、解困局、开新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路径
破变局、解困局、开新局——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路径摘要:“十四五”时期,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坚持以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金融大学为战略目标,凝心聚力,着力破解制约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顽瘴痼疾,为全面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向应用型深化、向高端化提升、向特色化发展、向国际化迈进。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面临“十四五”当今教育发展时代变局大趋势下,应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探索寻求实现学校“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和任务的解困局、开新局之建设路径。
关键词: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一、“十四五”时期地方性应用大学发展趋势“十四五”时期,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进行科学性、系统性的研究基础上,聚焦学校发展重点领域重大问题,广泛听取吸纳各方意见和建议,确立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总体思路,准确把握发展形势,为推动建设学校高质量教育体系和加快内涵式高速发展擘画战略蓝图。
地方性应用型本科院校普遍的重点任务都是立足当前,聚焦学校教育发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突出补齐短板、夯实基础,又着眼长远,反映时代要求,顺应学校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趋势。
二、把握地方性应用型大学发展规律,擘画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蓝图(一)度势而思,聚焦重点建设任务,破变局1.聚焦“强基础”,不断提升整体发展水平和办学能力持续强化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人才引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基础,持续增加具有博士学位教师人数,生师比及其他师资指标、人均年科研经费对标对表教育部制定的标准开展建设。
2.聚焦“扩点”,以学科为引领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度重视学科“结构性”指标问题,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以一流学科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培养人才质量和科研成果为落脚点的指导思想,对应制定学科建设任务指标。
强化一流学科意识。
进一步扩大重点特色学科优势,大力培育新兴学科和特色交叉学科,建设国家一流重点学科,建设省内一流支撑学科。
地方高校中长期发展的战略与路径探讨
2 )优化高教结构 , 办出高校特色。为切实保障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和教育质量稳步提高 ,规划纲要》 《 要 求 高等教 育必 须优 化结构 、 出特 色 。一方 面 , 家要 建 立 高 校分 类 体 系 , 行 分 类 管 理 , 导 高校 合 理 定 办 国 实 引
位, 克服 同质化 倾 向 。不 仅要 继续 加快建 设一 流 大学 和一流 学科 , 建成 一批 国际知名 、 有特 色 、 高水平 的高 等
学 校 ( 些 高校 不 只是 大学 和 学 院也 包括 高 职 高专 院校 , 只是 部 属 高校 也包 括 地 方 高校 ) 而且要 引导其 这 不 , 他各 类高 校在不 同层 次 、 同领 域办 出特 色 , 创一 流 。另一方 面 , 不 争 要优 化学 科专业 等 结构 , 重点 扩大 高技能 型、 应用 型 、 复合 型人 才培 养规 模 , 快发 展专 业学位 研究 生教 育 , 加 优化 区域 布局结 构 。
趋势。根据《 规划纲要》 的要求 , 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任务将定位在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 , 更加注重
提 高人才培 养质 量 、 提升科 研水 平 、 强社 会服 务能 力 。具体 包 括三 个 方 面的 要求 : 要 牢 固确 立人 才 培养 增 一 在 高校工作 中的 中心 地位 , 从培 养和造 就 高素质 专 门人 才 和拔 尖创 新 人才 出发 , 化 教学 改 革 , 深 严格 教 学管
关 键 词 : 方 高校 ; 地 中长 期 发 展 ; 展 战略 ; 展 路 径 发 发
中图分类号 : 6 9 2 G 4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 号 : 0 884 ( 00 0 -0 1 5 10 —18 2 1 )20 0 - 0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
学校改革“路径依赖”现象分析近年来,学校改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在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路径依赖”的现象。
所谓“路径依赖”,指的是某一制度、政策或模式的形成和运作已形成一定的惯性和稳定性,在改革过程中难以改变或难以被彻底摆脱的现象。
那么,学校改革中的“路径依赖”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又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一、“路径依赖”产生的原因1. 历史原因。
中国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长时间沉淀,早期的教育制度形成了一定的难以翻身的利益格局和传统模式,这些制度不仅深深影响了教育发展,更通过社会和学校文化地渗透进了人的行为中。
2. 利益因素。
学校改革实际需要无数人的支持,其中既有学者教育专家,更有资本和政治力量。
这其中存在着各方矛盾和竞争,对改革进行各种阻扰,以维护自身利益。
而在利益的驱动下,“路径依赖”的因素便更加粘滞。
3. 社会认同。
长期以来,人们对于教育的认知和了解都比较传统和固定。
教师教学方式、课程设置、班级管理等方面的设定,早期就已被社会所认同和固定下来,成为教育的黄金标准。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和实验。
二、对“路径依赖”的应对策略1. 调整教育观念。
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群众性的工程。
在理念方面,我们需要转变为注重学生发展、注重质量提升、注重人才培养特长,而非单纯考虑维护传统教育模式的排斥性变化。
2. 优化教育管理体系。
创设更完善的教育监管机制,明确监护、教学、社会参与机构的职责和权责,对学校的质量、特色以及改革成果进行监察、考核和评价,保证学校从内部治理到外部监管的有效运作。
3. 发掘并倡导成功案例。
通过对于成功案例的发掘和广泛宣传,引导更多的学校对于教育的思考和实验,同时也加强了教育改革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的链接,迈进了教育真正成果的认可和推广阶段。
4. 统筹教育资源。
补齐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实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扩大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推进在线教育、移动学习等新教育模式的发展,做到资源共享和知识互联,保证教育改革的全面发展。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环境、困境与路径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环境、困境与路径作者:周玲黄珍樊丽霞来源:《北京教育·高教版》2021年第05期摘要:伴随着智能科技、数字经济和产业转型发展的需要,地方高校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承担着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符合区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
地方高校在新工科建设中抓住机遇,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现实的制度障碍和条件约束等困境。
为此,从群体认知的提高、应用情境的强化、教学体系的完善、评价标准的建立等方面探索突破困境的路径则尤为重要。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困境与路径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挑战,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需求,推动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探索形成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工程教育体系,建设工程教育强国,教育部组织开展了两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地方高校是新工科建设的重要力量,它们植根于区域经济,在大力推进新工科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由于历史和现实、政策和条件等多方面原因,新工科建设也面临困境。
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反思实现超越,进而抓住新工科新一轮建设机遇,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实现突破与超越是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然环境2017年以来,地方高校以新工科建设为转型升级与发展的契机,积极参与新工科研究与实践,并通过积极申办大数据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专业,举办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形式推动新工科建设,[1]地方高校因具有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支撑而成为新工科建设的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
1.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推动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攻坚期,应对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国际竞争的挑战,加快发展和建设新兴工科专业,改造升级传统工程专业,提升工程教育支撑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迫切需要地方高校主动布局工程科技人才培养。
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以全球视野前瞻布局前沿技术研发,不断催生新产业,重点在空天海洋、信息网络、生命科学、核技术等核心领域取得突破,高度关注颠覆性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掌握未来产业发展主动权,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
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变革的困境与破解——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
校真正成为面向社会 自主办学 的法人实体” 19 ;9 8年《 高等教
收 稿 日期 :2 1-51 0 10 —2
基金项 目:华 中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大学治理视野 中的大学章程研究”2 0 0 7 [090] 作者简介 :郭 卉( 9 9)女 , 17 一, 湖南常德人 ,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 院副教授 , 博士 , 博士后。
然而 ,与第一层面密切相关的第 二层 面问题在同时期实 践中发展却相对滞后。 最初 ,9 8年教 育部发布的《 17 全国重点
高等学 校暂行工作条例 ( 试行草案 ) 中指出“ 》 高等学校实行党
委领导下 的校长分工负责制 ”取 消校务委员会 , , 设立学术委
政府 完全控制大学两个 端点之间 的平衡; 第二层 面是 , 大学 自
问题一
表明“ 要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 自主权 ”为了贯彻落实该原则 , , 18 9 6年国务院颁 布了《 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 将大学 ,
办 学 自主权 充 实 为 教学 、 研 、 生 、 事 、 务 、 建 、 科 招 人 财 基 职称 评
人无论是校党委还是校长 , 主要是执行政府 的决策 , 都 大学内 只有很少的 自主决策空 间。 在政府还权给大学后, 大学依然沿
学 内部权力结构却基本保 持不变 ,由此使得大学治理呈现 出
一
量会规范制度变迁 的路线 : 一种是报酬递增 , 一种是 由显著 另
的交 易 费用 所 确 定 的不 完 全 市 场 ” 4 【] 中 , 酬 递增 来 自于 。其 报
种矛盾状 态 : 首先 , 大学 依法获 得办学 自主权 , 这意味着大
自 主权 , 然而, 大学内部治理依然沿袭 旧制度 , 形成 了大学办学 自主权被 大学书记和校长垄断的集权化 治理模式 。我 国大学治
转型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效应分析
Path Dependence and Locking-in Effec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Colleges in
Transformation
作者: 丁奕[1]
作者机构: [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出版物刊名: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页码: 163-168页
年卷期: 2014年 第6期
主题词: 转型地方高校;路径依赖;制度解锁
摘要: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存在“转变观念难、学校理念转变难、教材建设难、专业建设难、师资队伍建设难、学校布局难”的六大难题.具体而言,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与锁定表现为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要破解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一方面,中央及地方政府要大力支持转型地方高校的发展:要为产学研教育提供法律法规保障、要为转型地方高校的发展提供财力支持、要强化省级统筹、要真正做到简政放权;另一方面,转型地方高校要强练内功,打破路径依赖,即转型地方高校要充分认识到转型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要努力寻求政府支持、加强应用技术大学的国际合作,加大“双师型”队伍建设的力度、调整办学思路,进而实现转型地方高校的健康发展.。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师范院校发展路径探析地方师范院校是指位于地方地区的、以培养师范类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
地方师范院校在地方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地方教育发展和地方经济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地方师范院校也在不断探索发展路径,努力提升教育质量,为地方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教育人才。
本文将探析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路径,分析其现状和面临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和发展前景。
一、地方师范院校的现状地方师范院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中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地方师范院校473所,其中专科以上学历师范院校156所,独立学院317所。
地方师范院校在师范教育领域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地方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师范院校以其在地域特色和教育资源方面的优势,在地方教育和教师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地方师范院校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在教育资源方面,地方师范院校相对于中央高校来说,师资力量、教学装备、科研条件等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限制了院校的整体发展。
在教育质量方面,地方师范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与国际上一流师范院校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地方师范院校在与企业合作、人才培养与用工市场需求对接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地方师范院校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挖掘地方教育资源、提升教育质量、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师培养和研究等方面。
要依托当地的教育资源,深挖地方师资力量,优化教学条件。
地方师范院校应该充分借鉴地方教育资源的优势,通过加强与当地中小学校长、教师等教育资源的合作,吸引优秀的师资力量加入到地方师范院校,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
地方师范院校还应该继续加大对教学设备和教学条件的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
地方师范院校应该通过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教育与产业的融合发展。
教育和产业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地方师范院校应该积极拓展与地方企业的合作,共同打造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doc
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作者:赵崇峰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11期[摘要]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地方高校在获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文章在分析了当前地方高校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办学目标,服务地方经济;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加强制度创新,深化体制改革;加强就业指导,优化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地方高校主要问题对策[作者简介]赵崇峰(1971- ),男,浙江永嘉人,温州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
(浙江温州 325035)[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7-0164-03随着1999年的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迅速进入了国际公认的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地方高校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
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部属高校共计107所,其余的2179所普通高校为地方高校,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95.3%。
地方高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当前地方高校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1.办学目标不明确,服务地方能力不强。
培养人才、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是现代大学的三个重要功能。
大学是通过为社会培养人才、提供智力服务来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
大学应该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
但当前地方高校普遍存在办学目标不明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能力不强的问题:一方面,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些地方高校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研究不够,针对地方支柱产业、重点行业的学科和专业建设不足,学科和专业设置没有与地方经济社会需求结合,人才培养没有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对接,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满足地方企事业单位的需要。
地方高校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探析
地方高校的现实困境及其发展路径探析作者:刘运玺刘全振来源:《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刊》2013年第07期作者简介:刘运玺(1983—),男,河南南阳人,南京工业大学,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刘全振(1981—),男,山东聊城人,南京工业大学,讲师,硕士。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在高等教育越来越大众化的今天,地方高校因其独特的地方属性而导致其在教育竞争中面临诸多生存和发展压力,其快速、可持续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挑战。
地方高校要突破困境,必须调整办学理念,明确办学定位,积极面向区域社会需求,立足区域实际,走一条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相适应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地方高校;现实困境;发展路径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076—02一、地方高校面临的发展困境由地方政府主管的高等学校(称之为“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的进程中,地方高校大多经历了规模扩张、飞速发展的阶段。
但随着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其发展的内涵欠缺和驱动力不足日益明显,特别由于地方管理这一属性,使地方高校在“两cai”上面与部属院校的差距越来越来大,甚至有些地方高校的如何“生存”都成问题。
首先,在资金来源方面,与部属大学相比,地方高校获得的拨款和补贴相对较少,资金来源有限。
“从2006年中央部门普通高校与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对比看(包括事业性经费支出和基建支出),全国中央部门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27053.96元,而全国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12544.49元,中央部门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是地方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的2倍多。
”[1]十一五以来,关于地方高校增加生均拨款的呼声越来越高,地方高校的生均拨款也逐年增加,财政部、教育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高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生均拨款水平的意见》,要求“2012年各地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
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变革的困境与破解——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分析
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变革的困境与破解——基于路径依赖理论
的分析
郭卉
【期刊名称】《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年(卷),期】2011(010)005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立大学治理变革在大学与政府权力关系层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大学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办学自主权,然而,大学内部治理依然沿袭旧制度,形成了大学办学自主权被大学书记和校长垄断的集权化治理模式.我国大学治理的最初形态是由20世纪50年代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后,由于制度矩阵相互依赖产生的网络效应,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的阻滞,使大学治理转型陷入一种无效率的锁定状态.破解路径依赖的困境,有赖于国家主体全面介入,实施强制性制度变迁.
【总页数】6页(P22-26,33)
【作者】郭卉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武汉43007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相关文献】
1.地方政府治理变革的困境与行政体制创新的路径r——基于广东省的分析 [J], 贾海薇;周志忍
2.基于路径依赖理论的加工贸易产业困境分析 [J], 刘银锁
3.中国高校大科学装置治理困境与治理变革分析——基于“行政发包”视角 [J], 黄振羽
4.中国高校大科学装置治理困境与治理变革分析——基于“行政发包”视角 [J], 黄振羽
5.我国公立大学法人地位的困境溯源与定位分析 [J], 曹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
2012年第10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10,2012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Vol .28(总310期)Total No .310收稿日期:2012—07—15作者简介:李晟(1985—),男,山东青岛人。
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地方高校特色发展存在问题及解决路径李晟(山东体育学院运动系,山东济南250001)摘要:在全国普及高等教育的形势下,高校之间激烈竞争,地方高校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特色发展成为地方高校的必经之路。
地方高校必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路径,力求科学定位、理念创新、立足实际、建设特色学科、打造地方品牌,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合格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地方高校;特色发展;问题;路径中图分类号:G64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49—02一、形成特色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必然(一)高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加快,使原先发生在中等教育阶段普通高中之间的升学竞争迅速转变为高等教育阶段高校之间人才培养质量的竞争。
其次,社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使原先教学科研实力雄厚的重点大学在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上往往处于优势位置。
第三,在教育产业化的过程中,地方院校不具备重点高校的社会声望,对社会的影响力要远远小于名牌重点高校,在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最后,同类型同层次的地方高校如雨后春笋大量涌出,同等层次的院校竞争同样非常激烈。
在面临招生和就业双重考验下,地方高校如缺乏自身特色,那么在激烈的竞争中势必被淘汰。
所以,院校之间的竞争也演化为对特色办学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追求。
(二)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多样化的客观要求我国社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必将导致对人才的需求的多样化。
高校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重任,也要走出传统观念中封闭守旧的禁锢,积极地进行改革和创新,以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
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探究
地方高校发展的路径探究【摘要】人才竞争的关键在于高等教育,建设地方本科教育、发展地方本科院校是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建设我国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途径。
进一步提升四川省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立足地方,凸显地方本科院校的特色以求发展,建设四川省成为高等教育强省,是四川省新世纪面临的必然抉择。
【关键词】特色;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一、建设高等教育强省的意义胡锦涛同志在2007年中国教师节的座谈会上强调,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高素质人才要靠先进、完善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世界水平的拔尖创新人才要靠国际一流的高水平大学造就。
建设我国成为高等教育强国,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必经之路。
处于内陆的四川省虽然是全国高等教育的第四大省,但并不是国内的高等教育强省,在标志发展规模的量化指标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沿海水平。
资料显示,四川省处于高等教育大省的二级阶梯位置,普通高校特别是地方本科院校数量不足,培养规模小,本科生在校人数仅占全国在校本科生的5.03%。
高等教育实力不够,各项指标均落后,与经济发达省份的差距甚大,严重制约四川省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向强省迈进。
[1]二、根植地方,凸显特色,发展地方本科院校四川省作为西部的高等教育大省,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其在为经济建设做出应有贡献的同时,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由于办学经验的缺乏和对市场需求的不完全认识和把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状况,特色不明显,不能很好的满足社会的多层次、多方面要求,亟需改革[2]。
(一)合理定位,凸显特色四川不少地方院校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较严重的办学模式趋同和攀比现象,办学定位不准。
脱离本校实际办学水平,提出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型大学的办学目标,不注重打造自身办学特色,致使专业布点过密,造成对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制约发展。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
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路径分析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地方高校也积极展开“双一流”建设,力争提升学校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地方高校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路径与策略。
一、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术实力学科建设是高校“双一流”建设的核心。
地方高校应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突出优势学科,发展特色学科,不断提升学科竞争力。
地方高校还应积极引进国际高水平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学术水平和国际声誉。
加强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形成学科协同创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改革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环节。
地方高校应该加快教育教学改革步伐,完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地方高校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拓宽学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三、加强科研创新,提升科研实力科研创新是地方高校“双一流”建设的重要保障。
地方高校应该积极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加强科研团队建设,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加强科研成果的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提升科研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地方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和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
四、拓展国际合作,提升国际影响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地方高校要想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突破,需要积极加强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科研创新,拓展国际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实力与国际影响力。
希望地方高校能够在“双一流”建设中不断探索,积极创新,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544】。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地方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地方大学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变革。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
首先,地方大学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当前,高水平大学集中在一二线城市,而一些地方大学由于缺乏资金和科技支持,教学质量和教学科研水平较为落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政府应该加大对地方大学的投入,提高其办学经费,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和交流,引进优秀人才和科技资源,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其次,地方大学也面临着人才流失和招生难的问题。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市场上对人才需求量越来越大。
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顶尖人才集中而且薪水高,一些地方大学的优秀教师和毕业生往往会选择前往这些城市发展,导致地方大学人才流失严重。
同时,由于一些地方大学位于较为偏僻的地区,导致招生难度大,影响学校的发展。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地方大学教师和毕业生的薪资待遇和福利,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管理;另一方面,地方大学也应该积极拓展招生市场,招收符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学生,吸引他们留在当地。
再次,地方大学还需要加强自身的创新和转型发展。
目前,随着国内外高校的竞争加剧,地方大学必须根据当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要加强对基础研究、重点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等方面的投入,提高学校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此外,地方政府和地方大学还应积极开展与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合作,加强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学校的转型发展。
最后,在发展过程中,地方大学需要积极应对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当前移动互联网和在线教育的快速发展已经给高等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地方大学可以推动创新办学模式,结合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开展在线课程和远程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地方大学是指位于各地方城市的本科院校,它们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步前进,地方大学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的压力。
为了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地方大学需要找到自身的发展路径。
地方大学面临的挑战之一是人才流失。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普及,许多优秀的学生选择去更好的大学就读,而不是留在地方大学。
这就导致地方大学的整体实力不断下降,难以吸引更多的学生前来就读。
地方大学需要加强自身的实力、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留在本地。
地方大学还需要面对招生难题。
由于生源不足,地方大学在招生方面面临着困难。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地方大学可以加大对优秀学生的奖励力度,提供更多的奖学金、补贴等福利,吸引更多的优质学生报考。
地方大学在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方面也有待提高。
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进一步推进,地方大学不再仅仅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要具备一定的科研实力和创新能力。
地方大学需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
地方大学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素养培养。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学生要进入职场变得越发困难。
地方大学可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习、就业指导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在发展路径上,地方大学可以借鉴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成功经验。
地方大学要加强国际化建设,吸引更多的国际优秀教师和学生,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地方大学要加强学科建设,培养自身的优势学科,并发展战略性新兴学科。
地方大学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也逐渐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方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面临着挑战和变革的时代需求。
本文将从地方大学的社会职能、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地方大学的社会职能是促进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地方大学是地方经济建设的智力支持,负责为地方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在当前经济转型和创新驱动的背景下,地方大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是人才培养的挑战。
地方大学应紧密结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增加对实践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地方大学应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从而更好地培养符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
其次是科技创新的挑战。
地方大学应致力于转化科研成果,与企业合作,推动科技创新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地方大学应加强科研人员和企业创新团队的互相交流合作,建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使科技创新成果能够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地方大学还面临着财政压力和资源短缺等挑战。
地方大学依赖于财政资金,财政压力大,且与中央高校相比,资源相对匮乏。
地方大学需要寻求多元化的经费来源,如科研成果转化和校企合作收益等,提高经济效益和自主发展能力。
在面临如此多的挑战的地方大学也应该积极寻找自身发展的路径。
地方大学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推动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地方大学应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和技术转移,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水平。
地方大学应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合作。
地方政府是地方大学的重要支持力量,地方大学应通过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合作,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政策导向,调整自身的发展战略,更好地为地方经济服务。
地方大学还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努力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
地方大学可以与国内外知名高校合作开展教育项目和学术研究,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科研成果。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变得日益重要。
而地方大学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的需要,同时也有着自己的发展路径。
地方大学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是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地方大学需要适应这个变化,对自身的教育模式和培养目标进行调整,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
地方大学还面临着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竞争压力。
尽管地方大学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国内外高水平大学面前,地方大学的办学水平和影响力还有待提升。
地方大学需要积极寻求合作与交流,提升自身的学术研究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吸引更多高水平人才和资源投入。
地方大学还需要解决自身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由于地方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地方大学之间的发展水平也存在差异。
一些地方大学拥有较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而一些地方大学则面临师资不足、设施老化等问题。
地方大学需要加大对贫困地区和薄弱学科的支持,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实现地方大学的均衡发展。
而地方大学的发展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地方大学应该深入了解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加强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
地方大学应该加大对重点学科的培养和建设力度,培养更多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学科和学术带头人。
地方大学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三是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地方大学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四是加大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地方大学应该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和培养本地优秀学生等多种方式,提高教学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
地方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和变革需求。
地方大学需要适应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提高办学水平和影响力,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近年来,随着中国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大学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变得愈发重要。
地方大学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进行变革和发展,以适应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变化。
本文将探讨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
地方大学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办学理念的转变。
长期以来,地方大学以培养技术技能为主要目标,注重本科教育,忽视科研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数量。
随着经济的转型升级和社会的发展,地方大学需要改变传统的培养模式,注重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地方大学应该调整课程设置,开设更多与实际需要相符的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和创新创业教育,并与企业、社会组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和创业机会。
地方大学还面临着师资队伍建设的挑战。
地方大学的教师队伍普遍存在年龄老化、学历结构不平衡、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需要。
地方大学需要加大对教师的培养力度,引进高水平的学术人才,并重视教师的科研工作,激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还应加强教师与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合作,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科研项目,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经验。
地方大学在与企业和社会的合作与交流方面也面临挑战。
地方大学应当积极与企业合作,参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
地方大学还应与社会组织密切合作,共同解决社会问题,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地方大学可以成立科研合作基地或技术创新中心,为企业和社会组织提供咨询和研究服务,以提升地方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
地方大学还面临教育资源不足的挑战。
地方大学常常面临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图书和实验器材不足等问题,对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地方大学需要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提升教学设施和实验设备的更新和升级,丰富图书馆的藏书资源,并引进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的挑战变革和发展路径刍议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大学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地方大学的经费来源有限,无法与顶尖大学相比拥有雄厚的资金投入。
其次,地方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师资队伍相对薄弱,缺乏优秀的科研人才和科研项目。
再者,地方大学的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相对陈旧,无法满足现代化经济需求对人才的要求。
此外,地方大学缺乏国际交流与合作,无法与国际一流大学保持紧密的联系与合作。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地方大学需要进行变革和发展,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路径。
首先,地方大学需加大产学研合作力度,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体系,促进科学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地方大学应积极与当地企业合作,开展联合研究和技术转移,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与此同时,地方大学要加强与顶尖大学的合作与交流,引进高级人才,提升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其次,地方大学应与当地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调整课程设置和培养模式。
地方大学要开设更多与当地产业相关的专业和课程,培养适应当地经济需求的专业人才。
此外,地方大学还应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第三,地方大学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
地方大学要积极与国际一流大学开展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一流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
与此同时,地方大学要加强国际人才引进和留学生招生工作,增加国际化的学生比例,推动人才的国际化。
最后,地方大学应借助科技创新和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地方大学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善教学方式和实验条件,提升教育质量。
同时,地方大学还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管理和服务能力,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
总之,地方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诸多发展的机遇。
地方大学需要与时俱进,进行变革和发展,制定合适的发展路径。
只有这样,地方大学才能真正发挥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当地经济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地方重点大学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路径依赖视角的考
察
作者:张庆辉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州,450001
刊名:
江苏高教
英文刊名:Jiangsu Higher Education
年,卷(期):2014(1)
1.North,D.C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2.Page,S.E" Path Dependence" 2006(1)
3.别教荣我国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与战略——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实践探索[期刊论文]-{H}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9(1)
4.阿什比;滕大春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 1983
5.奥尔特加·加塞特;徐小洲;陈军大学的使命 2001
6.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 2004
7.罗伯·高菲;盖瑞士·琼斯;林洙如公司精神——决定成败的四种企业文化 2003
8.伯顿·克拉克;王承绪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 1994
引用本文格式:张庆辉我国地方重点大学的发展困境与路径选择——基于路径依赖视角的考察[期刊论文]-江苏高教 2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