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doc

合集下载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者:王琪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5年第11期王琪(中共烟台市芝罘区委党校,山东烟台 264000)摘要: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是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前提,我国普法方式落后、人民维权方式方法不规范等原因,导致人民在知法、守法、用法等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而打造法治文化、健全法律的实施机制是解决这些问题、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良策。

关键词:法治;法治观念;法治社会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31-0167-02收稿日期:2015-07-18作者简介:王琪(1986-),女,山东烟台人,教师,硕士研究生,从事政府管理、舆情管理研究。

一、我国法治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986年,我国推出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人民的法治意识逐渐觉醒,整个社会的法治理念有了较大提高,但距离“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的目标,仍是任重道远。

目前,我国在法治社会建设中还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普法工作方式落后,成效不高至2014年,我国已经开展了六次普法五年计划,这对人民法律意识提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其效果往往是表面的,人民多知道要守法,但到底法是什么、应当如何守法等方面的认知还比较模糊,具体的法律知识、观念并没有深入人心,原因在于:一是普法工作重形式轻内容,普法主管部门往往关注活动开展了没有,而对开展效果如何关注较少,使普法工作多停留在走过场的层面;二是普法模式落后,随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人民所接触的媒体也逐渐的多元化,而普法工作,尤其是基层普法工作,多局限于纸质或口头宣传,偏向于单向的法律知识“灌输”,宣传时间有限、地点有限、知识面有限,普法工作难以取得实效。

(二)人民对“依法维权”认识不足,矛盾重生自1986年推出第一个五年普法规划开始,人民的法治意识开始觉醒,法治理念有了较大提高,依法维权的愿望也日益迫切,渴望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权益。

法律的一些媒体案例分析(3篇)

法律的一些媒体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媒体在传播法治理念、监督司法公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法律媒体案例进行分析,探讨法律媒体在法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深圳“毒跑道”事件2016年,深圳某小学出现跑道异味,引起家长和学生的担忧。

经检测,跑道中存在大量有害物质,严重超标。

此事件迅速引发社会关注,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报道。

经过调查,涉事企业因质量问题被依法查处,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揭示了涉事企业的违法行为,推动了事件的解决。

同时,媒体还引导公众关注产品质量和安全问题,增强了人们的法治意识。

2. 案例:贵州毕节“留守儿童”事件2016年,贵州毕节5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死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连续报道,揭示了留守儿童面临的困境。

随后,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关注留守儿童问题,加大了对留守儿童的保护力度。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引导的作用。

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揭示了留守儿童问题的严重性,促使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并解决这一问题。

同时,媒体还推动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为留守儿童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3. 案例:杭州“郭美美”事件2014年,杭州“郭美美”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媒体通过对事件的报道,揭示了郭美美涉嫌非法集资、洗钱等犯罪行为。

在媒体的舆论压力下,郭美美被依法查处。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通过对郭美美违法行为的曝光,推动了司法公正,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同时,媒体还提醒公众警惕非法集资等违法犯罪行为,提高了人们的法律意识。

4. 案例:深圳“宝安法院审判长受贿案”2017年,深圳宝安区人民法院审判长因受贿被依法查处。

媒体对此事件进行了深入报道,揭示了司法腐败问题。

在媒体的舆论压力下,涉案人员被依法惩处。

分析:在这起事件中,媒体发挥了舆论监督的作用。

浅析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析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浅析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法治文化是法律和文化的有机统一,代表着一个国家的法治动力和发展方向。

如何进一步深化法治文化建设,培育公民信仰法律和崇尚法治的意识,以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推动法治建设的进程,需要我们积极的思考和不懈的努力。

尽管我们的法治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我们工作中确实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和提高。

促进民主法治的几个因素宏斌云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各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更加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目前,社会更加注重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其中起作用的因素很多。

明显的就有以下几个。

律师的促进作用。

司法体制、法制体系的格局改变中,律师制度的建立是一个重大的标志。

律师制度作为诉讼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而律师的存在本身,就必然促进司法体制、法制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由于律师的职业功用的内在要求,作为诉讼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其服务的对象是当事人,其收入来源是当事人,有其特殊的利益诉求,由此决定了要求更加完备的诉讼制度和法律制度。

律师是现代诉讼制度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律师的存在也反过来更好地促进了现代诉讼制度的完善和健全。

律师制度的建立,推动了外于政府之外的一种力量的产生和发展,这大大推动了民主法治的建设。

现在不能设想,如果律师制度取消,将会是怎样的后果。

可以说,律师对于民主法治的促进是第一位的。

没有律师制度,也就没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诉讼制度、法律制度。

信访的促进作用。

由于法律体制还不完善,也由于法律体制解决问题的有限性,还由于社情的状况要求,只是依靠法制本身来解决各种社会民生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于是,信访也就顺势产生了。

并且,在一定历史时期,信访还将继续存在。

其实,如果一个社会完全杜绝了信访现象是不可能的,如果信访现象被完全杜绝了,这个社会就是不正常的。

虽然信访让地方政府以及司法机关感到压力巨大,难于处理、化解,但是这种社会力量的客观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正是在当今社会有了这些信访的存在,使得地方政府和司法机关不能为所欲为,而在许多事项上有所克制,规范自身行为,更加注重民生问题的解决,更加注重矛盾化解。

2024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报告

2024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报告

2024民法典宣传月主题活动总结报告一、活动背景2024年是中国民法典实施的首个全年。

为了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民法典,扩大民法典的知晓率和应用范围,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我们决定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活动,以2024民法典宣传月为核心,组织各类宣传活动,向全社会普及、宣传和教育民法典。

二、主题活动设计1. 宣传活动主题确定:以“民法典保障,法治社会共享”为主题,以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体系为宣传重点。

2. 活动形式多样化:包括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形式,如举办座谈会、展览、讲座等线下活动,同时结合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进行线上宣传互动。

3. 目标对象明确:以大中小学生、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广大市民为主要对象,通过家庭、学校、社区和单位四个层面进行广泛的宣传。

4. 宣传内容丰富:除了普及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外,还将重点介绍民法典对于个人财产、婚姻家庭、合同权益等方面的保护和规范。

三、活动实施1. 线下活动(1) 举办座谈会:邀请法律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解读民法典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并与参会人员进行互动交流。

(2) 组织展览:在大型商场、学校和社区里设置展览板,通过图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绍民法典的基本内容,吸引参观者的兴趣和关注。

(3) 举办讲座:由法律专家和志愿者讲解民法典相关内容,针对不同受众群体,按照实际需求提供案例分析和法律知识普及。

2. 线上活动(1) 发布宣传视频:制作宣传民法典的短视频,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推广,增加宣传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2) 开展在线问答:在网络平台上设立专题,让大众提出关于民法典的问题,由法律专家进行解答,提供咨询服务。

(3) 组织线上讨论会:邀请学者、律师和公众参与线上讨论,聚焦民法典热点问题,深度解读法律条文,增加互动性和吸引力。

四、宣传效果与成果1. 宣传范围广泛:覆盖了大中小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民法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推进法制建设职责情况汇报

推进法制建设职责情况汇报

推进法制建设职责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向大家汇报推进法制建设职责情况的相关工作。

一、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为了增强全民法治意识,我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通过举办法治知识讲座、制作法制宣传册、开展法治宣传栏目等方式,向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和法治素养。

同时,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开展法制宣传,使法律知识更加便捷地传播到市民群众中。

二、加强法律监督。

我们加强了对法律的监督,建立了健全的法律监督体系。

通过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保障了法律的实施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素质,确保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三、推进法治建设。

我们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了法治文化的建设。

我们注重依法行政,加强了政府自身的法治建设,建立了健全的法治政府,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公平、公正、高效的服务。

四、加强法律服务。

我们加强了法律服务工作,建立了便民法律服务中心,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提高了市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法治宣传。

我们加强了法治宣传工作,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如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向市民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法治宣传主题活动,如法治宣传周、法治宣传月等,增强了市民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六、加强法律监督。

我们加强了对法律的监督,建立了健全的法律监督体系。

通过加强对立法、执法、司法的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保障了法律的实施和公平正义的实现。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对执法人员的监督培训,提高了他们的执法水平和素质,确保了执法的公正性和严肃性。

七、推进法治建设。

我们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完善了法律法规体系,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推动了法治文化的建设。

充分发挥检察微博“以点带面”的宣传作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充分发挥检察微博“以点带面”的宣传作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l , m , J 占车 ▲ 金

2 0 1 3・1 2 ( 下)















‘ 。

◆ 政 法 论 坛
充分发挥检察微博“ 以点带 _ 的宣传作
用 推进法治文化建设
于 秀瑁
摘 要 以微博为代表的微力量的崛起 , 成为推动 中国法治进程的一股重要力量 , 为检察机关延伸职能、 积极参与社会管 理创新开拓 了新的‘ . 试验 田” 。为深入研究检察微博的应用情况和影响范围。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 统计学样本分析基础上的 影响力数学模型的搭建两种方法, 对其受众特征 、 影响力范围等进行测评 , 试图对检察钍搏 应月 | 规律 作出初步总结, 并据此 提 出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过程 中与微博优 势互补 , 促进法治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2 . 样 本分 析基 础上 的数 学建 模 。通 过对 上述 调 查 问卷 的数 据 汇总 以及 对 全 国较 有 影 响力 的十 个检 察机 关微 博和 检察 官个 人 微博 近 两个 月的样 本 内容分 析 和统计 , 借 鉴 已有 的媒体 影 响
5 江苏省宜 市人 民检察院
6 广东省深圳市南 山区人 民检察院 2 7
捧 受众 信息 信息 总得分 广度 内窖 互动 9 2 . 1 2 8 5 2 5 7 6 . 2 7 7 0 7 6 6 9 . ∞ 6 7 . ∞
表二、 十个检 察机 关微 博 和检 察官个 人微 博影 响力 分值表
指标组 成 : 用户 个人 基本 信息 、 对检 察微博 关注 度 、 检 察微 博影 响
I 1 5 3 2 。5

2024年度法治创建工作总结标准

2024年度法治创建工作总结标准

2024年度法治创建工作总结标准一、引言在2024年度的法治创建工作中,我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党委的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现将本年度法治创建工作进行总结,以期回顾经验,总结教训,为下一阶段的法治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二、工作总体情况2024年度法治创建工作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展开:1. 高度重视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2. 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和普法教育;3. 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4. 提升基层法治建设水平;5. 发挥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

三、工作成果1. 法律法规学习与宣传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干部和公民的法律法规学习活动,并注重将法律法规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群众的法律素养。

同时,加强法治宣传工作,通过举办法治讲座、发布法治微博等方式,扩大法治知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2. 法治文化建设与普法教育在文化建设方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打造一批以法治文化为主题的纪念馆和展览馆,提升法治文化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同时,在幼儿园、学校、社区等地持续开展法治教育活动,提高公民法治观念,增强法治意识。

3. 依法行政与公正司法在依法行政方面,着力提高政府部门的依法行政水平,加强行政执法的规范化和公正性。

加强对政府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法律素养和执法能力。

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执法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在公正司法方面,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正度。

加强司法人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司法能力。

同时,推进审判公开和司法透明化,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公正司法的实现。

4. 基层法治建设加强对基层法治建设的工作,落实地方党委和政府的法治责任。

加强对基层法治干部的培训,提高其法治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加大对基层法治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基层法治建设的全面推进。

5. 法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法治建设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法治建设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法治建设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法治建设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近年来,随着中国政府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法治社会在我国各地得以全面发展与进步。

法治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本文将从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机制建设和法治意识建设三个方面,分析法治建设如何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1.法治文化建设法治文化旨在提升公民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观念,促进社会底层价值观的转变,从而构建起法治社会的基础。

为了推动法治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我国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法治文化建设的活动。

首先,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法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

学校课程结合国情,设置了法律法规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

此外,学校举办法律知识竞赛和模拟法庭,激发学生的法治兴趣,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能力。

其次,社会媒体平台广泛宣传法治知识,普及法律法规。

通过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公众可以方便地获取法律知识,提高法律素养。

同时,政府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法治宣传片、法律讲座等,提升公民的法治意识,创造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

最后,加强社区法律服务,使法律更贴近百姓的生活。

在各个社区建立法律咨询点和法律援助中心,为居民提供咨询、调解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通过广泛开展法律宣传活动,加强法律意识,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养。

2.法治机制建设法治机制建设是法治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执法司法体制,推动法治机制的建设。

首先,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维护社会秩序。

我国不断完善法律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为社会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

这些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秩序,推动了法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其次,加强执法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正性。

我国致力于构建公正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推进审判公开、律师制度改革等,确保司法公正。

执法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执法水平也得到提高,为全面推进法治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2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12月

2012年《人民日报》人民时评12月

人民日报人民时评:防治艾滋有治无类王琦 2012年12月03日04:51彻底消除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让他们获得走进医院的勇气和条件,这是对他们的保护,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保护在第二十五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际,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由于社会歧视存在,有高危行为的人不主动寻求或不愿接受检测,导致我国有近一半的艾滋病感染者没有被发现,增加了传播的风险。

这沉重的事实,令人难以释怀。

近半感染者未被发现,折射出我国艾滋病感染者就医率低下的严峻形势。

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艾滋病感染者因手术输血感染病毒,却一直不敢正视病情。

服用偏方之后,在未经检查的情况下竟然“自以为治愈”,如果不是后来因病就医期间被再次确认艾滋病感染,他恐怕还将继续自欺欺人下去。

“自欺欺人”的背后,是感染者心理上背负的巨大社会压力。

尽管多年来的知识普及始终提醒人们,艾滋病的感染渠道较多,不能把艾滋病感染跟吸毒、滥性、生活不检点画等号,但很多人一提及“艾滋病”,仍然难以摆脱恐惧、憎恶、歧视等负面情绪,存在这种心态的甚至不乏医务人员。

就在不久前,天津一名肺癌患者因在手术前被查出携带艾滋病病毒,求医屡遭拒绝,最终他私改病历隐瞒病情,才得以接受手术。

医院尚且如此,艾滋病感染者在日常生活中的境遇可想而知。

社会的歧视,让许多高危性行为者不愿接受病毒检测,增加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

长期缺乏治疗和孤独,折磨着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身心。

在生命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他们中有的人迫于生计从事着可能传播艾滋病病毒的职业,极个别人甚至产生仇视社会的心理,不惜以身试法,报复社会。

“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艾滋病的无知和偏见,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看望艾滋病患者时所强调的那样,防治艾滋,有治无类。

不论艾滋病感染者是从什么渠道感染病毒的,他们都是弱者、是受害者,我们都不应该抛弃他们,对他们的歧视是社会的耻辱。

艾滋病感染者有尊严生活的权利,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让他们找到治疗的途径和合适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权益保护水平,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生活的信心、治疗的信心。

网络文明法治建设最佳方案5篇

网络文明法治建设最佳方案5篇

网络文明法治建设最佳方案5篇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要弘扬新风正气,网络文明建设离不开网络法治保障。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网络文明法治建设最佳方案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网络文明法治建设最佳方案篇1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根据中央文明办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发挥我校作为市文明单位在网络文明法制建设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特制定《驻马店市第二十三小学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方案》,并成立驻马店市第二十三小学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

一、人员条件网络文明传播志愿小组成员要求政治信念强、法治意识强,热爱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熟悉网络传播,掌握一定的网络评论、博客、微博、论坛讨论以及应用等技巧,具备较好的思想文化素质和一定的写作能力。

二、人员来源重点从以下人员中进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

1、学校行政部门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员。

2、学校资源信息中心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员。

3、学校各班级志愿服务工作的人员。

三、主要工作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做好以下工作:1、乐观参加上级文明办组织的重大活动。

配合各个时期上级文明办重点工作,收集整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动态、创建成果、先进事迹等情况,编发相关文字、图片及音视频材料,组织撰写重要稿件和评论文章,参加中国文明网等重点新闻网站以及相关网站的网上讨论。

2、结合实际情况组织富于特色的文明传播活动。

围绕驻马店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点、重大活动,主动策划具有学校特色的传播活动,动员志愿者参加。

利用中央、省、市重点新闻网站及)相关网站的博客、论坛、网络百科、网络问题等互动阵地,传播宣传思想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

3、自发开展传播活动。

各志愿者要结合所在行业特性和个人特点,乐观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传播。

具有相似工作特点或相同趣旨的志愿者可以结成特色志愿团,如交通文明传播志愿团、读书文明传播志愿团等,建立群,结对开展各种专项文明传播活动。

四、组织管理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采纳学校分级管理方式。

学校信息管理员陆俊总体负责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

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30张PPT)-(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4.2 凝聚法治共识   课件(共30张PPT)-(2024)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中引用的,总书记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 之必行。’依法治国是我国宪法确定的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而能不能做到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党能不能坚持依法执政,各 级政府能不能依法行政。
❑ 习总书记的发言和“互联网+政务服务”给建设法治政府带来哪些启示? 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
因为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政府。在生活中,人们经常 与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这些情况,应该找政府哪 个部门?(P50 运用你的经验)
宁宁发现红绿灯坏了
爸爸想开一家小吃店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 辍学去打工
壮壮发现有人乱砍滥伐 树木
交通管理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
林业部门
法治政府---政府的作用
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4.2 凝聚法治共识
学习重点
1.政府的作用、宗旨和工作原则? 2.法治政府的含义? 3.依法行政的重要性?核心? 4.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5.厉行法治的要求?/怎样厉行法治? 6.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4.2 凝聚法治共识
一、法治政府
新课导入
➢ 李强总理为什么强调政府工作就是要贴近老百姓的实际感受?
法治政府
政府 基本知识及与人民的关系
政府是我国的__行__政___机关。由__人__大___产生,对__人__大___负责。政府的权力来源 于__人__民___。政府的宗旨是___为__人__民__服__务___。政府的工作要求是_对__人__民__负__责__, _受__人__民__监__督__, _为__人__民__谋__利__益。政府要按照__法__治__原__则___运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 应该在__法__治___轨道上运行,努力建设__法__治__政__府___。

舆论推动法律完善的案例(3篇)

舆论推动法律完善的案例(3篇)

第1篇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舆论的力量日益凸显。

本文以“郑州小莉事件”为例,探讨舆论如何推动法律完善,为我国法治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事件背景2018年6月,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一起备受关注的“郑州小莉事件”。

事件的主人公小莉,是一名年轻女性,因在工作中遭受性骚扰而向公司投诉,但公司未给予重视。

在社交媒体上,小莉公开了自己的遭遇,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和热议。

随后,事件迅速发酵,引发了社会对职场性骚扰问题的广泛关注。

二、舆论发酵与法律关注1. 舆论发酵“郑州小莉事件”曝光后,迅速在微博、微信、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网友们纷纷表达对小莉的支持,并对职场性骚扰现象表示强烈谴责。

同时,事件也引发了网友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讨论,认为现行法律对职场性骚扰的界定和处罚力度不足。

2. 法律关注在舆论的压力下,相关部门开始关注“郑州小莉事件”。

河南省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介入调查,对涉事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同时,全国多地也出现了类似事件,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对职场性骚扰问题的关注。

三、法律完善1. 完善法律法规在舆论推动下,我国相关部门开始着手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2018年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性骚扰法(草案)》,明确了职场性骚扰的定义、预防和处理措施等。

2021年6月,我国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性骚扰法》,为打击职场性骚扰提供了法律依据。

2. 加强执法力度为了确保《反性骚扰法》的有效实施,我国各地纷纷加大执法力度。

河南省郑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对“郑州小莉事件”中的涉事公司进行了严肃处理,依法给予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同时,各地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反性骚扰法律的认识。

四、案例启示1. 舆论的力量“郑州小莉事件”充分展现了舆论的力量。

在互联网时代,舆论已经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公众的关注和监督,有助于推动法律完善,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

法治建设工作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近期,我们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现将工作情况进行汇报如下:首先,我们加强了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法律知识讲座、宣传栏、宣传画册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了全民法治意识。

同时,我们还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加大宣传力度,使法治理念深入人心。

其次,我们加强了法律服务工作。

我们建立了便民法律服务站点,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让群众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法律援助活动,帮助一些经济困难的群众解决法律问题,使他们能够享受到平等的法律权益。

再次,我们加强了法律监督执法工作。

我们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维护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同时,我们深入开展执法检查,加强对执法人员的监督,确保执法公正、文明执法。

最后,我们加强了法治建设的制度建设。

我们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法治建设的相关制度,提高法治建设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同时,我们还加强了法治建设的统筹规划,确保法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

总的来看,我们在法治建设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法治建设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法治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加强法律服务工作,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法律服务;加强法律监督执法工作,严格依法执法,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加强法治建设的制度建设,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推动法治建设工作的深入发展。

希望领导和各位同事能够继续关注和支持我们的工作,共同推动法治建设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谢谢!。

网络空间治理与法治建设

网络空间治理与法治建设

网络空间治理与法治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人都离不开互联网。

然而,由于互联网无国界的本质,网络空间的治理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健康发展,学者和政府机构纷纷提出了网络空间治理和法治建设的解决方案。

网络空间治理是指对网络空间中数据流动、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重要问题的掌控与管理。

在网络空间治理中,包括国际政府、国际组织、企业和公民社会在内的各个主体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促进全球网络安全和网络治理的发展,各个国家和政府机构都开始参与到网络空间治理中来。

与此同时,法治建设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法治建设是指规范人们行为的一套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

保障网络空间中的网络安全,必须要有完整的法律体系为基础。

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各个政府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电子商务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规定,以规范网络空间中人们的行为。

除了国家机构制定的法律规定,互联网公司和机构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以保证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例如,在中国,网络平台如微信、微博、支付宝等都需要遵守网络信息安全及相关法律。

这不仅保护了用户的权益,也保护了平台的合法权益。

虽然网络空间治理和法治建设在保障网络安全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问题仍然存在。

由于互联网的无边界性,很难定义和约束某些行为的正确与否。

例如,网络上针对政府或企业的黑客攻击、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难以受到有效限制。

因此,互联网的治理必须符合法治的原则,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合理、公正的调整。

这也需要各个国家间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国际标准,推进跨国治理体系的建设。

总之,网络空间治理和法治建设是保障网络安全和健康发展的关键。

通过深化全球治理合作、建立相应的法律体系,可以更好地保护网络空间中各方的权益和利益,实现互联网的健康发展。

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总结

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总结

关于法治建设的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果,为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我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与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有益经验。

下面将就我所参与的法治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以期推动更加繁荣进步的法治文明。

一、加强法律宣传教育在法治建设中,法律宣传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活动,如举办法律讲座、展览、法治知识竞赛等,向公众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和素质。

此外,我们还积极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发布法律知识文章,开设法治微博等,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提高法治宣传的精准度和有效性。

二、加强司法改革和依法治理在司法改革方面,我们注重了建设独立、公正、廉洁的司法体系,并积极推动审判公开、合议参与制度等司法机制的完善。

通过加强司法改革,我们提高了司法效率,增强了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信任。

另外,我们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推动依法治理,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打击和惩治,并加强法律体系的完善,保护人民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三、推动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法治建设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这是实现国家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们注重加强对商法、金融法等领域的立法工作,为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

同时,我们还推动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培训,加强对企业违法行为的查处,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营商环境改善方面,我们加强行政许可制度改革,推进政府治理和服务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稳定、公正的法治环境。

四、加强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是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环节。

我们注重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强化基层自治,构建多元化、协调发展的社会治理结构。

通过建立健全社会矛盾化解机制,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有效解决群众关切,增强社会信任。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网络治理,推进互联网信息安全法制建设,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

五、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法治建设不应仅限于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法制宣传工作总结

2024年法制宣传工作总结

2024年法制宣传工作总结2024年是法制建设的重要一年,在这一年,我们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大会精神,以推动法治中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素养2024年,通过开展系列主题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我们广泛宣传法律法规、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全民法治素养。

我们组织了法制知识竞赛、法治宣讲团进校园、法律咨询活动等,深入群众中开展法制宣传,让每一个人都能够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二、加强网络法治宣传,构建和谐网络空间面对日益发展的网络空间,我们加强了网络法治宣传,通过官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传播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理念,展示法治成果,弘扬法治精神。

我们组织了网络直播讲座、网络法律咨询等活动,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让广大网民在网络空间中能够依法维权,共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

三、加强对重点社会领域的法治宣传针对农村、城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重点社会领域,我们开展了重点法治宣传工作,加强了对法律法规的解读和宣传,解决群众普遍关切的法律问题。

我们组织了农村法治文艺晚会、社区法律知识培训等活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法律宣传,推动法治在重点社会领域的深入落地。

四、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繁荣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举办法治电影展映、法治书画展览、法治主题征文等活动,推广和弘扬法治文化,培养公民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我们特别注重青少年法制教育,通过法治教育进校园、法治讲座等方式,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形成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

五、加强对法治建设成果的宣传和宣扬2024年,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法治建设成果宣传活动,重点宣传了我国在反腐败、保护人权、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通过专题报道、法治巡展、电视节目等方式,向社会推广我国法治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公众对法治的信心和认同。

推动法治建设发言稿范文

推动法治建设发言稿范文

推动法治建设发言稿范文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深知法治建设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性。

法治建设不仅是保障公民权益和社会稳定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因此,积极推动法治建设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使命。

首先,我们需要推动法律意识的普及与强化。

法律意识是公民自觉遵守法律、尊重法律和依法行事的基础。

我们应该通过宣传教育、培养法治思维的方式,增强公众对法律的认知和理解。

同时,政府和司法机关也要加大力度,提供更加便利的法律服务和咨询,让公民在面对法律问题时能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其次,加强法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

一个健全的法律体系是法治建设的基础。

我们需要不断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使其与时俱进、符合实际需要,确保法律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同时,我们还需要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严格执法和司法制度,确保法律的平等性和公正性。

第三,加强法官和律师队伍建设。

作为法治建设的中坚力量,法官和律师的专业素养和公正执法能力对于维护司法公正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注重法官和律师的培养和引进工作,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同时,要加强对法官和律师的监督和评估,确保他们恪守职业道德,公正执行法律。

最后,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法治建设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借鉴和吸收国际经验和智慧。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增进对其他国家法治建设的了解,学习其成功经验,不断提升我国法治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让我们共同肩负起推动法治建设的责任和使命,积极行动起来,为构建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微博政治文化功能及其构建

微博政治文化功能及其构建

从 微博的 内容来看 , 涉及道德 、 理 想、 人生、 爱 情、 股市、 楼市、 公益、 助人、 捐款、 发布寻人启事等 , 其中只有部分是讲政治的 , 这部分内容可称为微博 政 治文 化 。微博 政 治 文 化 同其 他 微 博 文化 一 样 , 除 具有便利性、 简洁性、 快捷性 、 自主性、 平等性 、 互动 性、 立体性 、 虚拟性 、 非理性、 隐蔽性等特点之外 , 还 在传播当中体现着 自身的特性 。微博政治文化特点
・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3—2 0
相支配、 互相影响、 互相激荡、 互相渗透 。现实 的一 元主导、 多元并 存的意识形态格局被 打破 , 多元共
作者简介 : 张爱军 ( 1 9 6 2一) , 男。 辽宁朝阳人 , 辽 宁师范大学政治文明方 向博 士生导师 , 网络政治研究中心主任 ; 王伟辰( 1 9 6 8一) , 男, 辽宁凤城人 , 辽 宁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 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微博政治 引导研究 ( 编号 : 1 3 B Z Z 0 7 0 ) 8 7
互动 , 活跃 了交流 的氛 围。
等, 其问题背后才是不同价值和思想 的诉求。微博 之微 , 就在 于它 不是 系统地 灌输 主义 的场所 , 而是解
决 问题 的地方 , 问题 支配思 想 , 问题 解决 高于 主义之 争也 就成 为必 然 。 第三 , 微 博促 使 政 治 输入 和 输 出保 持 平 衡。政 治有 输 出有输 入 , 良好 的政 治生 态 在 政 治输 入 和输 出中保持 着 良好 的平 衡 , 政 治输 出通 过反 馈 使 政治 输 人渠 道通 畅 , 民意 得 到 良好 的 表 达 。政 治 输 出 的 质量 取决 于政 治输 人 的质量 , 取 决 于 公 民 的理 性表

法治建设年度计划

法治建设年度计划

法治建设年度计划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石,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进法治建设,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水平,特制定本年度的法治建设计划。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解决法治领域突出问题为着力点,不断提高法治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二、工作目标1、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增强公民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2、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提高立法质量,确保法律法规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3、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4、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

5、加强法治社会建设,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促进社会治理法治化。

三、主要任务(一)加强法治宣传教育1、深入开展宪法宣传教育,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

组织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通过举办宪法讲座、宪法知识竞赛等形式,提高公民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2、加强重点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围绕国家安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法治宣传活动,提高公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

3、创新法治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推送法治宣传内容,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同时,开展法治文艺演出、法治电影放映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法治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1、加强立法调研,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确保规范性文件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法制统一。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清理机制,及时对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和废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博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微博推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
关注就是力量:中国法治在“微时代”推进
骆兰兰李铁柱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微博的巨大影响力,在一次又一次重大法治事件中得到印证,成为推动中国法治进程的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从“微博打拐”开始,诸多新闻事件中,微博显现的推力令人难忘。

中国法
治也借助这种“微力量”,迎来“微时代”。

微言法治:以“围观”参与法治建设
不久前发布的《中国微博年度报告》称,截至11月底,微博用户已增长到3.2亿,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信息超过1.5亿条。

是真正的“微博应用元年”。

3.2亿,占中国网民数量(
4.85亿)的66%。

这3.2亿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舆论场”,这个“舆论场”几乎“围观”了发生的每一起法治热点事件,或发布信息,或评论,或质疑,然后借助舆论的力量一次又一次推动着中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微博质疑,考验行业公信力。

一个自称“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的年轻女孩郭美美在微博上炫富,于是“炫富”与“慈善”瞬间冲突,引爆公众对中国红十
字会,乃至整个中国慈善行业的信任危机。

中国慈善行业和有着百年历史的红十字会开始了反思现有的慈善体制和机构。

慈善立法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微博传播,事故真相第一时间抵达受众。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第一条求救微博在事故发生后的10小时内被网友转发10万余次,为事故伤员献血的动员微博在12小时内被转发17万余次……无数网民通过微博追寻真相,传递哀痛和关注。

网民对事故真相的追问,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随即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设计、制造、管理等方面的源头性问题进行深入的调查。

微博关注,推动相关制度建设。

甘肃幼儿园校车事故发生后,校车安全问题立刻在微博上发酵。

随着事故原因调查的深入,舆论也从关注甘肃校车事故这一个案转向关注中国校车制度建设上来,最终促成相关部门加紧制定校车安全条例。

回顾这些法治热点事件,正是由于微博的存在,为公众参与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并由此极大地提升了民众参与民主法治建设的热情和程度。

那些曾经在微博上被快速传播和放大的事件或者人物,经过网民评论、转发,在不经意间开启了民智,推动了中国法治的进步。

政法微博:搭建创新社会管理新平台
在媒体盘点的政法工作亮点中,政法微博赫然在列。

9月27日,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法院开通官方微博,由此迈出了政法机关利用微博亲民互动的第一步。

截至目前,短短两年间,公、检、法、司政法机关和政法官员仅在腾讯平台开通官方微博就达7101个,发布微博132万余条,粉丝超过2.1亿余个。

政法微博呈现出一种方兴未艾的趋势。

这些政法机关、政法官员或利用微博线索执法办案,或通过新媒体手段提升政法机关的网络公共形象,或与草根网民、社会精英在这一新媒体平台上激烈论争、平等对话、公开交流,全方位铺陈出web3.0时代官民互动、凝聚共识的全新网络政治图景。

微博为政法机关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安徽省阜阳市公安局模仿《见与不见》的文体在微博上发布的敦促在逃人员投案自首的通缉令《逃与不逃》,让众多网友耳目一新。

此后,各地公安机关的微博通缉令相继出现了“淘宝体”、“三国杀版”等多种形式。

政法机关在微博平台上采用多种形式发布信息,一改刻板、严肃的传统形象。

微博自首事件也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中山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中山”收到网友私信,称想了解目前网上追逃人员自首的有关政策,并且询问:“这种情况,如果自首
能否取保候审?”中山警方对这则来自微博的自首信息高度重视,并积极动员其尽快自首。

在得到“平安中山”的答复后,该网友很快就“主动自首,争取宽大处理”。

在化解社会矛盾、平息网络舆情方面,微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山东省济南市公安局对“女狱警殴打修车老人”事件的应对堪称经典。

8月,山东济南发生了一起女狱警伤人事件,济南警方迅速通过官方微博公布大量现场细节,并对动手打人的女狱警及时作了处罚。

事态很快得到平息。

“微博为政法机关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这个渠道可以让政法机关能够迅速、快捷地了解到突发事件现场不实的言论,并准确、及时地对不实言论进行引导。

”济南市公安局宣传处处长侯长峰认为。

此外,政法机关在利用微博公开部门信息、服务民生、宣传公共形象、普及法律、执法办案等方面,进行了可贵的探索。

而这些探索积累起来的经验将为政法机关观察社情民意、推动网络问政、创新社会管理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

“如果没有微博,我们可能达不到社会管理创新中最大程度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目标。

至少目前,还没有一个工具可以代替微博。

”江苏省徐州市司法局矛盾纠纷协调处处长李健说。

舆通政和:重构官民互动依法执政新生态
如果说微博给政法机关带来的是全新的执法手段、执法理念,那么当我们将视线再深入一点,微博或许正在改变执政者的执政理念,正在重新构建一种全新的官民互动形式。


微博的崛起,对中国政府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前所未有的。

”国家行政学院电子政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汪玉凯说。

目前,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的课程表上,“提高互联网时代的舆论引导能力”等课程已经开设,微博等新媒体已经被列入中央党校的培训课程,微博的作用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政府官员的重视。

的确,越来越多的政府部门借助微博发布信息、提供服务,微博逐渐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便捷平台。

同时,微博也为公众监督政府依法执政提供了一个新途径。

公众可以通过微博行使自己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1月17日,“北京微博发布厅”在新浪上线运行,首批20个北京市政府部门的政务微博加入这一发布平台,成为全国首个省市级政务微博发布群。

“北京微博发布厅”除了l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微博实名制。

公众说话的勇气与信息传播的责任,由此得到了较好的统一。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出建设性的声音,助推政府提高执政能力。

微力量,考验了政府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能力和水平,同样,对依法执政将会渗透更深的影响力。

微博,正以理性的姿态,为大家在众声喧哗中提供了一种客观公正的视角,一份依法建言的姿态。

这,也许才是微博对于当下法治、当下政治最为宝贵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