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思想史论文
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
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有关中国传统思想的思想政治论文篇一《中国传统思想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摘要]中国传统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思想,从中选取有价值部分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推进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会起到促进作用。
本文从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切入,启发思想政治教育者从“知行合一”的角度推进工作。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知行合一;思想政治教育中国五千年的悠长历史孕育了众多优秀的思想文化,而中国传统思想更是浓缩了几千年思想的精华,其中不乏穿越古今对今天大学生仍有教育意义的思想,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的思想,将中国传统思想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对于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为例,探讨中国传统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融合。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1. 心学的主要内容王阳明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说并不足以解决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因此对其便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他看来,朱子以格天下之物而达诚自家意的目的,显然是徒劳的。
因为其格的后果只会析心与理为二,使主观之心与客观之理不能统一。
另外,王阳明认为,由于朱熹主张问学致知而不注重身心修养,遂造成其后学在道德修养方面的知行脱离,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
这种支离割裂的学术之弊必然会给现存的社会秩序带来危害,有以学术杀天下的危险。
鉴于朱学格物致知的教训,王阳明主张心即理,并据此提出知行合一的口号,决心创立良知之学,用一种注重身心修养的学说来取代朱熹沉溺词章、支离决裂的格物致知说。
他对格物的解释是,“格物者,格其心之物也,格其意之物也,格且知之物也。
正心者,正其物之心也;诚意者,诚其物之意也;知者,致其物之知也。
此岂有内外彼此之分哉!”在他看来,格物没有内外彼此之分,因此格物是格心之物,是以本体之正去其心之不正。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文
元代道教的重生思想摘要:道家哲学以重生为特色,重生观念是道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元代道教的重生思想,既有对自己生命的尊重,也有对他人生命的尊重;既有对人类生命的关爱,也有对动植物等生命体的爱护,较前世道教的重生思想要丰富的多。
关键词:元代道教重生老子思想中国的“道”本质上是一种生命之道,老子对“道”的崇拜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崇拜(李霞《生死智慧——道家生命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道教是热爱生命的宗教,我们从道教经典中可以找到很多有关重生的论述。
《太平经》云:“天地之性,万二千物,人命最重”,又云:“要当重生,生为第一”。
《道藏》第一部经典《度人经》提出“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思想。
这些重生贵生的思想,是道教与其他宗教相比最有特色之处,它不仅影响着人们对生命、人生的态度,也促进了道教对所有生命体价值的认知。
一、对自身生命的注重道教自创立以来,就十分强调个人现实人生的重要性,其独特的养生术、修仙术都是围绕着个体生命的健康长寿、不死成仙而展开的。
早期道教借用神仙家、道家和医家的养生修炼方法,形成了一套众术合修的修道方法,诸如行气、辟谷、胎气等,不一而足。
《仙鉴》计述的众多仙真,大多长于养生,精通各种各样的延年保命之术。
其中,外丹服食也好,内丹修炼也罢,都是为了自身肉体的延续或精神的永恒,都能体现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力图把人生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可贵思想和探索精神。
道教“调和四气凭烧炼,修炼千方只要安”(《太华希夷志》卷上。
《道藏第五册》),直言千般调气修炼道术,唯一的目的就是身体健康,延年益寿,道教的种种道术是建立在重视个体生命的基础上的。
《睡歌》是陈抟答太宗问养生之道时作,此歌一气呵成,音韵铿锵,节奏明朗,在陈抟眼里,历代帝王将相纷争时的智慧谋略、刀光剑影,只不过是两三个君子“争些小闲气”,不足称道。
此歌虽然隐含着悲观厌世的情绪,也有淡化社会治安问题的倾向,但其中显示出的道教中人的独立人格,以及尊重个体生命价值,视现实生命高于一切的独特思想,还是十分难得的。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中国思想史课程作业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虽然精读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是很多,但是仅仅一两本就能给我以不小的震撼。
之前我自己看这些书的时候,对很多说法都一知半解如云里雾里,甚至还有一些理解是错误的。
这虽然也给了我一些启示,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这学期以来,读了常老师推荐的一些书,特别是上了常老师的中国思想史课之后,感觉自己仿佛在一片混沌之中找到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方向,眼前一下子明亮起来。
在课上,老师慷慨地把自己多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用直白的语言讲了出来,把中国儒道释三家最核心的共同根本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获益匪浅,深感荣幸之至。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表示我对老师的衷心感谢,谢谢您!对于这份作业,常老师的要求是围绕中国思想史,有感而发即可。
这是一个很宽松的主题,我想我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好好梳理一下这学期以来我读过的关于中国思想方面的书籍,通过梳理也可以有助于我接下来的学习规划。
首先来谈谈我读完《大学》后的感受。
《大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全书的总纲领,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光这句话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比如“亲”字,程颐认为“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
那么“新民”的意思便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朱熹等都同意此观点。
而王阳明认为“亲”即“仁”的意思,而“亲民”就是“安百姓”的意思。
虽只一个字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旨意却大相径庭。
看了《传习录》之后,我比较认同王阳明的观点。
随后《大学》的作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只有懂得了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有了确定的方向,才能做到心静不乱;心静不乱,然后才能做到神思安稳;神思安稳,然后才能认真考虑;考虑周到以后,才能有所收获。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皮囊以锈但污何妨——浅谈庄子庄子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一说今安徽蒙城)人,做过蒙地的管理漆园的小官。
生活穷困潦倒,曾向监河侯(官名)借粮度日。
他本来是宋国人,因公元前286年(楚顷襄王十三年)齐灭宋后,齐与魏、楚三分其地,蒙地属楚,故庄子为楚人。
他往来于赵、魏各国间,与楚国关系较深,和楚威王、楚顷襄王都有往来.中国文化在相当程度上是做人的文化,在先秦哲学关心社会人生的思想主流中,庄子又被许多人视为一个重要的例外。
庄子的一生平平淡淡无拘无束,不为名利不求金钱,他的精神似乎已超出了常人。
庄子那种逍遥豁达,满不在乎的思想造就了他成为一名圣人,他的许多作品中都体现出了这点,例如在《列御寇》中,他对炫耀富贵的曹商所作的辛辣讽刺就是证明,这也说明了庄子生活即使是这样贫穷,日子是这样难熬,但并没有消蚀他的清高和孤傲,一方面表现了他对权势名利的轻蔑,另一方面也表现了他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因此他对苦难世界的冷峻审视和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验,给人类留下了一笔难得的精神财富,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烙下了他深深的印章。
庄子的思想是博大精深的,是无比光芒的,也是让很多人无法理解的。
庄子的思想可以跨越时空,即便是到了今天仍然可以震撼我们的心灵。
庄子的思想就像“大道”一样是没有边界的,包容着万物却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伟大又不露形迹,深远却近在眼前,久远却看不到它的初始,深奥却并不显得高深,孕育着万物而不露其德,光芒照耀着历史而不显其才。
庄子真正的达到了庄子认为时间、长短、高低、大小、阔狭、终始、曲直、是非、贵贱、荣辱、美丑、多寡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秋水》深刻并彻底地阐述他对事物的无穷相对性认识。
太多太多的人都认为庄子是“游世思想”。
这已观点对于庄子来说是不平的,但对于所持这一观点的人来说却是荒谬的!游世思想的内涵相当复杂。
庄子一方面是以故意的玩世不恭态度,继承了隐者传统的心情灰暗的主题叙述,就是以轻视现实和躲避矛盾,来保护一种弱意义的生存欲求。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
《中国政治思想史》论文关于儒家政治思想的认识在中国古代历史长河中,儒家以其独特的思想,凸显了其对中国政治的独特价值。
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学说“仁政”,以及以德治国的方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为人处世原则,对中国古代的社稷安稳以及社会的长治久安,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政治思想体系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
儒家政治思想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
本文通过对儒家政治思想的研究,了解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儒家政治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影响,探索儒家政治思想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发,以求得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历程儒家政治思想的产生:儒家学派诞生在战火纷飞、群雄争霸的春秋时期,其创始人为思想家、政治理论家、教育家孔子。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奴隶主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
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任意刑杀和苛政,提倡广泛理解和体贴他人,以此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持续。
提出“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
其中的“礼”,专指西周时候的等级名分制度。
为了能够实现“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按照周礼的制度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
另外,孔子还提倡“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
在百家争鸣的大社会背景下,儒家思想成为当时影响力较大的一派,儒家政治思想产生于儒家思想之中。
孔子奠定了儒家政治思想的基础。
孟子对儒家政治思想的发展:战国中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各国为争霸竞相改革,政治变革大为得势,思想阵地极为活跃,百家争鸣的局面方兴未艾,以捍卫孔学的孟子,著书立说,批判各家,参与争鸣。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
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中国近代思想史是中国思想通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分支。
它的任务是研究1840——1919年间中国社会的各种思想观念(主要指影响较大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性。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近代思想史论文篇一《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综述》摘要: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研究,从系统性著作发展的情况来看,经历了由按时期依序论述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到主要按思潮分类论述,由思想史或政治思想史到社会思潮史的变化。
这是一个明显的变化,有突破,但是,也还不能说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体例结构就已经完善了。
因为以思潮为序与按思想家排列存在着局限,90年代以来出版的关于中国近代思想史的著作,几乎都以“社会思潮”命名,但什么是社会思潮,研究者的说法也不一样。
关键词:思想史社会思潮思想史在我国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
在我国悠久的史学发展史上,思想史历来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留下了丰富的思想史资料以及独特的理论方法,但思想史的概念却是在本世纪初伴随着西学东渐而来的外来词,30年代中期冠以思想史的著作开始出现(1935年郭湛波《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思想史才摆脱传统学术史的拘牵而成为一门崭新的学科。
中国近代思想史著作的出版,在框架结构上,这里可以分为三个小段:1.大致从1978年到80年代末,其系统主要由思想家构成;2.从80年代到90年代,变为以思潮为主;3.近些年来,中国思想史著述的下限,由五四运动延伸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这种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深化。
在50年代,王忍之等人在其文章中即论述了思想家和思潮关系问题。
“文革”后,侯外庐在其《中国近代哲学史》中开始用“社会思潮”来总括某一历史时期的思想,并对某些思潮的特征做了概述。
较早以“思潮”来命书名、论述整个中国近代思想史的专著,是1989年出版的吴剑杰的《中国近代思潮及其演进》。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论文
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摘要:关键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影响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开端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可以说从盘古开天辟地开始吧,一直延伸到清朝的中后期,也就是1840年。
在这几千年的光景中中国的思想文化都处在不断发展中,有高峰有低谷,也有各种思潮此起彼伏,思想文化的不断发展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谈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以及它对中国的影响。
如果把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比作为一条河,那么炎帝黄帝的时代就是这条河的源头。
皇帝和炎帝是生活在中原地区的先民,可以说这里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起源,因此中国人都喜欢称自己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在炎帝和皇帝时期我们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文化,为以后中国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文化基础。
在这个时期,皇帝和炎帝在农业、医学、天文地理、文化艺术、手工业、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进步。
这些重大的进步促使早期的中国由采猎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过渡,是生产力提高的重要表现。
在炎帝和皇帝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他们是遵循了一定的原则的,那就是和谐的意识,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另一方面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我想和谐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直接源泉和重要组成部分。
《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这句话也说明了早在炎帝和皇帝时期就确立了选贤任能的原则,并且也对人的基本品质做出标准,告诉我们要博爱。
炎黄时代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各项事业的起步阶段,在农业手工业方面的成就促进了后世的经济发展;而公天下和选贤任能的政治思想促进了后世了政治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和谐思想为中国古代的思想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了夏商周时期,源头活水已经汇聚成小溪,并不断走向壮大。
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文化成果就是文字的不断发展和走向成熟,由甲骨文到金文,是文化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文字的成熟使得生活中的各项事业都得以记录下来,为后世的研究和考古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
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第一篇: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论文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秦国依靠法家思想富强称霸,统一六国,“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但是,秦朝也因法家思想走向极权统治,加之奸臣当道,二世而亡。
汉朝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将儒家思想确立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
然而,汉承秦制,法治理念并没有衰落,反而为各朝沿用,中国封建社会的法治传统同时确立。
儒法两家都主张国家由天子一人治理,君主归为天子,至高无上。
正是儒法两家这种国家由天子一人治理的主导理念,对官吏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董仲舒提出“君为臣纲”,而法家早也有这样的论述:“吏者,民之本、纲者也”。
也就是说,君主相对于臣子的地位,相当于官吏相对于人民的地位,进而可知,君主的一切行为在官吏那里,都可以被复制而施用于人民。
中国传统社会是人治社会,这种“人治”始于君主,然后在君臣二级分治的体制下,被各种官吏不断复制甚至恶化和滥用。
虽然法家有过限制君权的尝试,但是收效甚微,最终不了了之。
中国没有限制君权的成功,商鞅之后也不敢有这样的尝试。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地方官吏在自己的势力范围内复制皇帝的极权专制,中央很难对其采取限制和打击。
一般情况下,君臣勾结,互相满足利益,以求“维稳”。
追究这种体质性现象的实质,不难发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同时也完成了国家私有制为核心的国家体制向土地私有制为核心的国家体制的转变。
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在于维护私权,但是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他们对于私权的维护都缺乏明确的限制和约束。
虽然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但是他本身不可能将这种统治权贯穿于国家的各个层面,必须通过设置官吏进行管理以维护自己的统治。
在这个过程中,君主的地位虽然明显高于臣子,但是相对来说臣子对君主有一定的约束,二者互相牵制。
由此,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之一便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这个主要矛盾也生发出中国封建社会其他各种问题。
中国思想史
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学号1213010125学院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姓名赵培林【目录】一、摘要 (2)二.关键词 (2)三、民本思想的内涵和起源 (3)四、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 (3)五、民本思想的内容 (4)(一)以人为本 (4)(二)政得其民 (5)(三)同民忧乐 (5)(四)重视农业 (5)六、民本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6)七、附录 (6)八、参考文献………………………………………()论中国古代“民本”思想【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
民本思想在中国自古就有,其表现形式各式各样,从最初的少数理念,逐渐广泛的认同和各种理由的实践,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更新变化和丰富发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也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思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居于中心地位。
尽管如此,古代的民本思想依然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固有局限性。
弃其糟粕,取其精髓,在现代的我们仍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民为邦本民贵君轻载舟覆舟以民为本中国有五千年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犹如一串由无数珍贵钻石组成的宝贵项链铭刻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其中尤为耀眼的一颗就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
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有其巨大的影响力,研究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发展,更好的规范发展今天的民主。
所以,梳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文化内涵及其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民本思想的内涵和起源民本思想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重要的思想资源。
它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早期国家形成的肇始,它发端于商周时代,“民惟邦本,本固邦宁”[1]突出体现了这一时代政治生活中的原始民主制色彩。
它的内涵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丰富并有所衍变。
远古之时,“钻木取火,以化腥臊”,燧人氏能让人民“饭熟食”是对“民本”思想的践行;“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是有巢氏能让人民“安居”而对“民本”思想的践行。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论文800
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论文8001、知道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的重要贡献。
(1课)(1)儒家:孔子创立儒家学派。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他认为仁就是爱人,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孔子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孟子发展了孔子“仁”的思想,主张实行“仁政”,进一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
荀子也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著名论断。
荀子提出“人之性恶”。
(2)贡献: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又吸收了一些其他学派的积极合理成分,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战国后期,儒学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道家: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老子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他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他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老子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主张矛盾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4)法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是战国末期的韩非子。
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法家把君主的权力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制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理论)(5)“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2、知道“罢黜百家”和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
(2课)(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①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提出不在儒家六经范围之内的各家学术都应罢黜。
②为了加强君权,董仲舒宣扬“君权神授”。
近百年来中国 思想史研究之历程-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
近百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之历程-政治思想史论文-政治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纵观近百年来中国思想史研究之历程, 其主要呈现出三大研究范式:治道范式;平义或民本主义范式;王权主义范式。
实际上, 这些范式是近代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三大在中国思想史建构过程中的互动彰显。
任何一种研究范式都无法跳脱其当下性, 而中国思想史的重构必须在当下问题意识与传统语境主义还原之间寻找平衡点。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现时情形将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对上述所言之研究范式进行重新检讨其作为单一方式存在的合理性。
只有在重整其研究范式之后, 中国思想史的研究才能得以切实推进。
关键词:中国; 思想史; 研究范式;A Review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Past 100 YearsYANG Zhao-zhongInstitute of Chinese Thought and Cultural History, Fuzhou UniversityAbstract:In the recent hundred years of history China political thought history, it mainly presents three research paradigms: the first is a paradigm of governance; the second is a populist or humanism paradigm; the third is the paradigm of kingship. In fact, these paradigms are an interactive display of the three ideas of modern liberalism, radicalism and conservatism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None of the research paradigms can jump to the bottom.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must find the balance between the present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the traditional contextualism. Chinaspolitical thought of the thought history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may lead to a great extent, the above said the research paradigm for a review of the rationality of its existence as a single way. Only after reforming its research paradigm can the research of Chinas political and intellectual history be pushed forward.Keyword:China;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 research paradigm;处于救亡与启蒙双重变奏的近代中国的核心任务在于建构具有应对世界新潮能力的新式社会秩序, 而学术思想的转换又往往是社会变动的先导。
中国古近代思想史结课论文
中国古近代思想史结课论文前言中国古近代思想史这一门课,笔者认为是历史、政治和哲学的一个结合,古近代是一个囊括中华五千年的大的范围,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思想自然也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的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本篇论文笔者计划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浅显地阐释一下中国思想的内容及其相应的历史背景。
思想从古至今既是统治者亦或是统治集团巩固政权的手段,也是民族进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
从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拜上帝说到鲁迅思想,思想是一个民族在发展时的人文爆发,在屈辱时的艰难探索,拿破仑用事实告诉我们武力只能征服一个民族一时,但如果一个民族,没有独立的思想,结果只会是毁灭或是被奴役。
从曾经的智者贤者到近现代的学士文人,不论他们的地位是怎样的改变,他们的思想始终是社会文明的基石,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下去的根基。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学习,也是我对中华民族的一次重新认识,对自我的一次自我反思。
正文Part1:总论社会的动乱使各家的思想有了产生和发展的空间,而各家思想的发展又密切的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基本消失。
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各家思想的发展有了不同的境遇。
儒家以外的各种思想逐渐没落,而儒家思想得到了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
由此可见统治者的选择与各家思想的兴盛和没落有着很大的关系。
得到统治地位的思想又影响着统治者的选择继而影响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又影响着正统思想的发展,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平心而论,诸子百家,他们的思想各有优缺点,同时并存于一个社会,有取长补短的作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有利。
这种局面在中国的汉武帝时期宣告结束,对中国来说是一个遗憾。
中国古近代思想史论文
古近代思想开展与社会开展的关系思想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开展人的思想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思想的不断开展又在影响着社会开展的方向。
思想与社会在相互作用与影响中不断向前开展,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古近代思想。
其中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的儒家思想,其余还有墨家,道家,法家等等诸子百家。
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其中儒墨道法影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在春秋末年到战国时期,汉代史学家将它们分为十家,即儒家,道家,名家,法家,墨家,阴阳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和小说家。
其中儒墨道法影响力最大响力最大。
七国争雄,天下纷扰,各国皆千方百计策求富国强兵之策。
社会的变革使文化走向民间,游说之士面对剧烈动乱的社会,莫不以匡君救世为己任,纷纷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们或游说列国,干谒君主;或课徒讲学,着书立说;或放浪形骸,以批判的形式表达对世俗的关注;或辅政秉国,以求治世。
造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除孔学儒家外,还有墨、道、法、阴阳、名诸家。
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大多具有独立思考的学风,绝不苟同别人的见解,做到了思想上的大解放。
所谓“百家〞,只是对当时学派众多的现象的一种概括。
在众多学派中,比拟重要的也只有儒、墨、道、法、阴阳等数家。
社会的动乱使各家的思想有了产生和开展的空间,而各家思想的开展又密切的影响着社会开展的方向。
在汉武帝之前,秦朝、汉朝都是以法家思想为政权的统治思想,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加之汉字尚处于雏形,不具备准确表达的功能,正统的儒家思想已根本消失。
到了汉武帝时期采用了董仲舒的建议实施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使得各家思想的开展有了不同的境遇。
儒家以外的各种思想逐渐没落,而儒家思想得到了中国正统思想的地位。
由此可见统治者的选择与各家思想的兴盛和没落有着很大的关系。
得到统治地位的思想又影响着统治者的选择继而影响着社会的开展,社会的开展又影响着正统思想的开展,如此循环,周而复始。
简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论文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史摘要思想史就是人类思索问题的历史,简述中国传统文化史就是在建立起了传统文化世界观的基础上,再去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古人圣贤,当对古人和中国的传统文化真的有所了解后方能开口依照着原样,将“事实”描述给今人乃至后人。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这位“万世师表”面对天纵之圣流传下来的经典亦“述而不作”。
况我们这些面对文言文都还一知半解的“现代人”,更不用说去理解古人的思想。
又怎敢去妄加论断的评述先古圣贤呢?当几经周遭年迈的司马迁再次面圣时,汉武帝将《史记》还予了司马迁,并允许《史记》作为“一家之言”流传于后。
此刻的司马迁才恍然体会出君主的豁达和怎样的德行方能称之为“大汉天子”。
司马迁醒悟出自己并非圣上,怎能妄加揣测圣意,知圣上的所思所想呢?故而没有资格评述一位圣贤,一位天德之子······关键词:简述中国思想史绪言本文亦只是我尽己所能去叙述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思想史,努力去描述圣贤的思想,不敢妄加论断。
所以不能称之为“论”,仅可称之为“述”。
若有疏漏谬误未将圣贤经典的思想转述清楚或表达有漏也都是我个人学识太浅所致。
请老师帮学生找出,定会虚心改正,恐误人子弟。
一、简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史以儒释道三加思想为主体(一)上古五帝以德和治天下盘古开天地,有了天地,即混沌的宇宙有了分化;女娲补天,则有了人。
人的出现便有了思想,从而有了文化,从而川流不息流出至今······也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中国上古原始社会有五帝为: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
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
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
中国思想史论文
中国思想史论文——浅析中国人的信仰班级姓名学历摘要: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自然扮演着双重角色,迫使他们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信仰体系。
宋儒的成就理解为从一个放大了思维参照来理解。
这其中也牵涉到中国思想家对宇宙自然的看法。
一个民族的信仰体系既有赖于理性和哲学又有赖于情感和宗教的维系,只不过根据各民族的具体情况,某些时候、有某些人、在某些层次会强调我们信仰体系的某些方面,而在其他情况下却强调另一方面。
关键词:信仰;中国人信仰;自然信仰引言: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里,自然扮演着双重角色:既恩惠于他们的衣食住行又对他们的生命形成严峻的挑战,迫使他们思考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他们一直在努力回答诸如人从哪里来的、周遭的世界是怎么回事、人怎样与自然相处、人的最终归属、活着的意义等问题。
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也逐渐形成了他们的信仰体系。
一、自然的“自生”与人的亲和性中国古代文化有一个稳定的传统,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种严肃的思考。
在他们生活的整个世界里通常也被解释成“天下”存在着无限多的物质实体,从花草林木、飞禽走兽、山河大地、人间男女、到上天列星等⋯⋯,这些都是他们朝夕相处的物质世界,也是激发他们精神生活的直接泉源。
人于其中不仅遭遇有来自自然灾难的挑战,也时刻蒙惠大自然无私的奉献,更有他们对周遭世界或赏心悦目或惊遽恐怖的自然现象的不解和思考,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对自然的感悟。
在人与各种自然现象包括人类自身的繁衍生息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他们习惯将周遭世界中大大小小的事物视为一整体世界即“天下”中的一种“存在物”,这些存在物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弱肉强食”、“相生相克”的现象。
怎样理解这些自然现象,势必呈现出不同的精神生活特色。
要按道家学者的理解,这些现象都是“自然”的、非目的论的,因而不大可能追溯这些现象背后的超自然安排者。
但是,这些现象毕竟是一种存在,人们总要回答它们是怎么产生并存在的?这就无可避免地要回答宇宙生成的问题。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向度论文
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向度论文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三个向度论文向度一:深化对中国思想史学科范畴的理解思想学术的研究在中国有着悠久的传统。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古人对中国思想学术史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等问题不是没有考虑,但与西方近代学术的理论化程度相比较,他们的论述显得还不够明晰。
19世纪末,进化论、天赋人权理论以及自然科学的经验法、归纳法传播到中国,中国的学术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人们反观传统学术体系,认为传统学术虽然不乏幽玄高妙的体系,同时也有较为严密的实证方法,但与西方近代学术相比较,尚没有达到“自觉”地位。
王国维认为,“中国人之所长,宁在于实践方面。
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
至于分类之事,则除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究也”①。
这使得中国学术没有西方那样严密的综括和分析水平,抽象思辨的能力和精密分析的能力也有欠缺。
20世纪初年,中国的学者们试图对中国思想学术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作出解说。
在各种解说的基础上,侯外庐通过对中国思想史的系统研究,对该学科进行了明确定位。
他认为,从现代人的眼光来看,中国思想史研究应该包含三个主要层面:一是世界观。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即人对世界总体的看法,包括人对自身在世界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看法,哲学是它的理论表现形式。
侯外庐认为,哲学问题是任何思想都不可能逃避的问题。
无论何种从经验世界得来的思想观念,都有哲学的基本认识作为最后依据,而处理经验世界各种具体问题的思想,也通常有待于哲学的反思才能得到超越和提升。
研究传统的思想学术,首先要清理出思想家们的世界观。
②二是逻辑思想。
逻辑思想即思想学术家们阐发思想观点的方法。
较早地意识到逻辑的重要,并力图对中国传统学术的逻辑思想加以分析的是章太炎。
他曾经从逻辑角度对孔子的“忠恕”思想加以阐发,明确指出“忠恕”思想与演绎、归纳法完全相符③。
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也把逻辑方法放在十分显要的位置。
侯外庐认为,逻辑思想反映出思想家的思想水平,是准确把握中国思想发展层次的主要依据。
中国思想史总结及感悟作文
中国思想史总结及感悟作文中国思想史总结及感悟中国思想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先秦时期,这段时间是中国思想逐渐成熟的时期。
中国思想史经历了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和兵家等思想流派的兴盛和衰退,对中国社会和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儒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孔子提倡了仁爱、礼仪、和谐的思想,形成了中国传统的家庭伦理和政治伦理观念。
儒家思想强调个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形成了中国历史上高度崇尚学问的传统。
其次,道家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道家主张追求自然之道,通过顺应自然和自我修养来达到内心的宁静。
道家强调保持身心的和谐与平衡,对于个人的修身养性和官吏的治国方式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墨家与儒家和道家有所不同,提倡兼爱和非攻,强调人们应当彼此关爱,反对侵略与战争。
虽然墨家在战国时期享有盛名,但其思想影响逐渐衰落。
法家思想以法律和法规为核心,主张通过制度和法律来管理社会。
法家思想强调法治,提倡权谋和积极的改革措施,对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兵家思想则主张防御和战争策略,强调用兵之道来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兵家思想在古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中国历史上的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结起来,中国思想史上出现了多种思想流派,这些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兴盛和衰退。
这些思想对于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思考中国思想史的过程中,我不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之处和智慧感到震撼。
中国思想强调和谐、仁爱和道德修养,它们是中国人民与世界的和谐共处、可持续发展以及个人幸福的基石。
而这些又与当今世界所面临的诸多挑战和问题如环境破坏、人际关系紊乱、道德沦丧等有极为紧密的关联。
从中国思想史汲取的智慧可以为现代社会提供启示和参考。
比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我们应当注重人的精神世界的培养,推崇和谐共处的观念,弘扬道德伦理的价值。
中国思想史论文关于墨子兼爱思想现实意义的探讨
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中国思想史结业论文论文题目:关于墨子兼爱思想现实意义的探讨姓名:班级:学号:日期:【摘要】:历史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安定和谐的生存环境的争取,早在战国初,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就提出兼爱思想,墨子从此便成为小生产者、社会贫弱者争取社会地位的代言人,但由于社会条件的不允许,整个封建历史中,从未实现过兼爱。
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借鉴和实践着“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思想。
兼爱、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国情的有机结合,正演奏着一曲曲和谐乐章。
关键词:墨子;兼爱思想;和谐社会墨子,姓墨名翟,在先秦已为人所公认,散鉴于个种典籍,相传为宋国人。
出生与鲁阳文化之乡,墨子不仅是政治家,而且还是哲学家、教育家、自然科学家。
墨子的思想不仅涉及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还涉及自然科学、逻辑、哲学、历史等许多方面,其中墨子的社会思想来自对春秋后期社会政治变化的深刻认识,对小生产者生活状况和要求改变现实处境的愿望的实际体验。
“兼相爱,交相利”是墨子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是他社会思想的中心内容。
墨子生活的战国时代,奴隶社会建立起来的各种制度已破坏殆尽。
各诸侯大国间竞相争霸,连年混战。
而诸侯国的统治者们不但不奋发图强、与民休养生息,反而务为耳目之娱乐、穷凶极奢致使民不聊生。
《墨子》一书中对此也有所披露: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折壤坦而为之也,将必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
(《墨子·非乐》)今天下为政者,其所以寡人之道多。
其使民劳,其籍敛厚,民财不足、冻饿死者,不可胜数也。
且大人惟毋兴师,以攻伐邻国,久者终年,速者数月,男女久不相见,此所以寡人之道也。
与居处不安,饮食不时,作疾病死者,有与侵就橐,攻城野战死者,不可胜数。
(《墨子·节用上》)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
必大棺、中棺,革阓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
中国史学思想史论文1
中国史学思想史论文简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以《文史通义》为研究中心姓名:姜莹莹学号:1011114127专业:10级历史学学院:社会发展学院简论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以《文史通义》为研究中心摘要:章学诚是清代方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集中在《文史通义》中关键词:章学诚方志学思想清代是中国方志学大发展时期。
清代方志学的发达,源于《大清一统志》的编纂。
《大清一统志》的编修,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的文化工程。
为配合《大清一统志》的修纂,各州县也逐渐形成了地方志60年一修的传统。
现存清代的众多方志,正是这项文化工程下的产物方志数量的激增,无法掩饰当时方志学家们所面临的困境,“前志难觅”是众多方志编撰者不约而同地感叹这到底是清代方志学的不幸,还是大幸,很难断言。
但可以肯定是,由于缺少传统约束,加之官方的重视,以及众多著名学者的鼎力加盟,清代方志学的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
章学诚的方志学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章学诚是清代方志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代表作《文史通义》与刘知幾的《史通》,并称中国史学理论史上的“双璧”。
他在史学和方志学理论方面的代表作是《文史通义》,此书始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他35岁,但直到他逝世前全书仍未写完。
下面就以《文史通义》为中心,简要来论述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
一、“志属信史”关于方志的性质,历来学者多坚持是“地理专书”,清代考据大家戴震尤其认为应将修志归入考据范围,章学诚反对这些观点,他主张方志相当于古代列国之史,他说:“地理之学,自有专门,州郡志书,当隶外史”,详细的来说是“郡县志乘,即封建时列国史官之遗,而近代修志诸家,误仿唐宋图经而失之者也。
周官外史掌四方之志,注谓若晋之《乘》、楚之《梼杌》、鲁之《春秋》。
是一国之史,无所不载,乃可为一朝之史所取裁”[1]。
章学诚从“方志”名称的起源,来论述它属于史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思想史课程作业
一直以来,我对中国传统文化始终怀着一颗崇敬的心,虽然精读的传统文化方面的书不是很多,但是仅仅一两本就能给我以不小的震撼。
之前我自己看这些书的时候,对很多说法都一知半解如云里雾里,甚至还有一些理解是错误的。
这虽然也给了我一些启示,但总有隔靴搔痒之感。
这学期以来,读了常老师推荐的一些书,特别是上了常老师的中国思想史课之后,感觉自己仿佛在一片混沌之中找到了通往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方向,眼前一下子明亮起来。
在课上,老师慷慨地把自己多年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心得,用直白的语言讲了出来,把中国儒道释三家最核心的共同根本明明白白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获益匪浅,深感荣幸之至。
我想有必要在这里表示我对老师的衷心感谢,谢谢您!
对于这份作业,常老师的要求是围绕中国思想史,有感而发即可。
这是一个很宽松的主题,我想我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来好好梳理一下这学期以来我读过的关于中国思想方面的书籍,通过梳理也可以有助于我接下来的学习规划。
首先来谈谈我读完《大学》后的感受。
《大学》一书的主要内容,就是“三纲领”和“八条目”。
三纲领指的是: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指的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
”这是全书的总纲领,也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精神追求。
光这句话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比如“亲”字,程颐认为“亲”当作“新”,即革新、自新。
那么“新民”的意思便是“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
朱熹等都同意此观点。
而王阳明认为“亲”即“仁”的意思,而“亲民”就是“安百姓”的意思。
虽只一个字的解释不同,但其中的旨意却大相径庭。
看了《传习录》之后,我比较认同王阳明的观点。
随后《大学》的作者认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始终。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只有懂得了要达到的最高境界和要实现的目标,然后才能有确定的方向;有了确定的方向,才能做到心静不乱;心静不乱,然后才能做到神思安稳;神思安稳,然后才能认真考虑;考虑周到以后,才能有所收获。
我们为人处事,如果能够抓住纲领,明确事物的本末先后,那就是懂得“大学”的道理了。
这里,《大学》宣扬了一种“道”,即顺从事物发展的规律,分清主次,从根本入手,层层递进。
接下来便是“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八个条目是层次和先后顺序的。
但是对里面的具体条目,如“格物”、“致知”等的理解各家又有差异。
朱熹和王阳明的解释就很不一样,从他们各自的角度来阐释,最终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这个在《传习录》里面,王阳明有作深入的探讨,我个人目前比较认同王阳明的观点。
其次说下我读《中庸》的感受。
《中庸》可以说是儒家乃至整个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虽然儒家发展到后期分为很多学派,但是《中庸》一直都是他们共同的圭臬。
它开篇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修,修道之谓教”的性、道、教三者为根本,深入阐述了人生的最高境界——中和。
后面又从“诚于中,信于外”、“慎独”、“仁者爱人,仁者无敌”、“诚则明,明则诚”、“和为贵,不自弃”等多个方面展示其思想。
现如今很多人对“中庸”二字的理解都是有误的,认为“中庸”即“平庸、折中”的意思,这是现代人对儒家“中庸”内涵的大大误解。
虽然“中庸”有“平庸、折中、调和”的含意,但这些绝不是他的全部。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
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形而上的“天人合一”观。
在儒家看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
“中庸”首先由孔子提出,再经过后世儒者,特别是《中庸》一文的作者充实发展,终于成为一套儒家的处世规范。
《中庸》中所提倡的思想,如“执其两端”、“和而不流”、不偏不倚”、“至诚无息”、“内省慎独”、“隐恶扬善”等君子之道,对我们现代社会的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我们陶冶情操、提升境界有帮助,而且对我们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中庸》告诫我们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
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
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
“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
我对《中庸》全书感兴趣的点很多,其中一个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这句话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很好理解,就是说喜怒哀乐各种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就叫做中。
往深了理解,这句话就要接近中国传统思想最核心的层面了。
王阳明也多次提到这个“未发之中”。
人的自性本体如何呈现?就是在这种状态之下显示,或者说,这种状态就是本体存在的状态。
如果我们能够维持这个状态,就能做到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就找到了我们的本体。
最后谈一下我读《李二曲研究》的感受。
这本书是常老师在中国思想史课堂上极力推荐的一本著作。
起初老师说第一、二遍的时候我还没有引起重视,后面在课上又听到了几次,我顿时感觉不能不重视这本书了,于是课后就立刻在网上买来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绪言部分还没看几页,就已经深深佩服老师的眼光了。
林继平教授在《李二曲研究》的绪言部分,就已经把中国人文思想最核心的东西展现出来了,而且还与西方哲学思想做了宏观层面的对比,让我一下子仿佛从最顶层窥得了中西方几千年来思想面貌的核心。
中国人文思想,如儒、道、佛三家,无不以此可实证的、形而上的自性本体或灵明本体为核心,以此构成中国式的行上哲学,亦为全幅中国思想精微之所在。
在中西方思想对比方面,作者认为从大体上说,西方思想的伟大贡献,到目前为止,主要在对自然真理的挖掘,中国思想的辉煌成就,则在对人生真理的探索。
前者重视自然而忽略
了人生(西方人只了解人生的表层,其宗教观仍是作客观而外在的发展,与其探究自然真理的思想路线,完全一致),后者重视人生又不免忽视了自然(中国历史上固然有不少科学器物的发明与制作,然而除墨经派学者之外,似乎始终没有形成一套科学思想)。
后面,作者提出的一个观点,与常老师课上的呼吁不谋而合。
如果能够以中国人文思想为本位,结合西方的科学思想,由内而外地发展,熔铸成中国的乃至全世界的新思想,那么这样不仅会是中国文化的新生,也是世界文化的新生,那个时候世界的面貌将会很不一样。
本书提取各家各派思想精华的数量和质量对我来说是多且精的。
不仅说到了与研究对象李二曲时代相近的大家如顾炎武、王夫之、颜元、黄宗羲、孙奇逢、陆世仪、杨甲仁等,而且还涉及孔孟老庄、张载、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
而且都是说到了根本的东西,即中国人文思想的核心——本心问题。
接着作者从李二曲生平、志抱与著作说起,后又用一章专门讲其成学的全部经历,根据李二曲留下的文章和其他方面的资料,抽丝剥茧般地提炼并将其成学全部经历分为成学前经历、见道经历、成学后经历。
接下来一章,作者用了30页的篇幅专门讲中国思想的核心——本体的来源、意义和内涵。
可谓明明白白地揭开了本体的神秘面纱。
为了更透彻地帮助读者理解,作者又从程朱、陆王和禅宗等角度阐释本体的认识及知识主体的建立。
除此之外,又有总结中国人文思想的归趋,总结出二曲的文化哲学。
对于这本书,我目前只看了一遍多,第二遍还没看完。
太多点都
感觉模棱两可,我想可能是我读的书太少了的缘故吧。
像读过王阳明的《传习录》之后,这本书提到的关于阳明学的一些点我就能够比较好地理解。
二向陆象山、顾炎武等人我就知之甚少,书里面提到的他们思想的时候也就没办法与作者共鸣了。
总之,中国思想史这门课让我受益匪浅,并且肯定会终生受用。
因为我至少知道该看什么书、怎么看书了,只要下得功夫,并在常老师的指导下我一定会见道并且身心俱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