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记叙文的审题立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桥》 • 自然之桥,人际之桥,生命之桥, 人生之桥,国际之桥…… • 《那一场风雨》 • 自然风雨,人生风雨,家庭风雨, 民族风雨,国家风雨…… • 《春风》、《网》、《明天》
15
总结记叙文三大要求:
• 1、写人,写出个性特征。(各种描 写方法,细节描写) • 2、写事,写出波澜曲折。(设置悬 念,选材新颖) • 3、描景,描出景物特征。(修辞, 角度,情景结合)
• 不能指望一篇只有几百字的文章能表 现好几个中心,那样做只能造成“面 面俱到”却“面面都不到”的结果。
9
• 2、立意要深。
• 立意要深是指文章能够引发人的思考、 给人以启迪。写人的文章要对人物的 思想品质、精神世界能作一些发掘, 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叙事的文章能 以小见大,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 并透过现象分析问题的本质,这样才 能做到深刻透彻。
11
记叙文立意的方法
• 1、小题大做:
• 即以细小的甚至平常的小事写出有价值的能 体现深刻道理的文章来。以小见大。 • “足迹”,动物走过留下的痕迹,这样的话 题极有可能想到具体的足迹,最多想到人生 的足迹,成长的足迹,走歪了,还是走正了。 如果写成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足迹,这样 “小题大作”,一下就立意高多了。
记叙文的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 1、学会记叙文审题立意,使记 叙文“符合题意与文体要求, 思想健康,中心明确”。 • 2、提高作文审题立意能力
2
记叙文的审题方法
• 1、抓题目中的中心词: 中心词往往表明了写作的对象和 内容的数量、范围和性质
• 例如:《一件不该发生的事》 • “一件”限定了数量,“不该发生”限定了事 的范围、性质,这件事必然是一件令人痛心、 令人追悔或令人反思的事,其实就暗示了主旨。
26
16
作文训练
• 以“必须跨过这道坎儿”为题写一 篇记叙文。 • 要求:审题要明确,立意要深刻跨过这道坎”,从短语形式和内容来 看都布满了人性的关爱。形式上是一个动补 短语式的命题作文,体现出一定的祈使指令; 内容上,“跨”这一行动之前加上了一个起 强调意味的副词“必须”二字,和“过”这 个时态助词正好构成了行为动作和结果二者 之间的“果断性”与“必然性”。所以,在 选材、立意时一定要认真审题,并注重读懂 题目中的几点要义:
23
•
我终于出了家门,向垃圾箱走去。二三十米 的路程好像没有了尽头,白天看上去美丽的 花花草草此时显得如此狰狞,平日里看上去 高大的树木此时就像长着很多手的妖魔鬼怪。 我试着唱歌给自己壮胆,可是听到自己颤抖 的声音却更加害怕了,步子越来越小,几乎 那二三十米的路程是我一步步挪过去的。 • 终于把垃圾送进了垃圾箱,我轻轻地呼了一 口气,然后转身回家。突然听到了一声奇怪 的声音,我不禁停住了脚步,身上的汗毛都 竖了起来,身上的冷汗没完没了的冒,就像 是趵突泉一样,脑子了的每一根神经都绷得 紧紧的。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24
25
•
母亲说:“丫头,黑夜并不像你想象中的那么可 怕,白天五光十色的世界固然美丽,但酝酿新生的 黑夜也毫不逊色。知道吗?太阳它很孤单的,而夜 空有月亮和那么多的星星陪着,夜空也有光啊,只 是不像白天的那么强烈,夜晚的很柔和。也有很多 人喜欢研究夜空,你不是喜欢星星吗?既然喜欢星 星那就更不应害怕黑夜啊,要跨过惧怕黑夜这道坎 你才能说自己喜欢星星,懂吗?......” 我郑重的点点头,其实我早就明白了,就在那 盏路灯下,我知道了自己已经跨过了恐惧黑夜这道 坎,也知道我已经学会了战胜自己,更加明白以后 的人生中将会有许许多多的坎等待着我去跨越,只 要拿出战胜自己的勇气,无论多大的坎我都能跨越。
19
• 2.对“必须”内涵的理解与诠释。“必须” 有两层意义:其一,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 必要,一定要的意思。其二,加强了命令语 气,“不得不”的意思。 • 3.探究为什么一定要跨过坎呢?先来理解 “跨”。跨表示越过这道坎的行为举动,或 战胜一切的物质和精神的内趋力。其中包含 了超越一定数量、时间、地区等的界限。
• 注:半命题作文只要所填部分能合理通顺, 审题方法亦如命题作文。
7
记叙文立意的要求
• 立意,其中的“意”就是指中心思想, 也称为主题或主旨。立意指的是写作 时中心思想的确定。古人强调“文以 意为先”。立意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 对文章的高低优劣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8
• 1、一篇文章的中心要集中,一般 只能是一个中心。
10
• 3、立意要新
要用敏锐的眼光,从现实生活中不断寻找 新鲜问题、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发现时 代特点,感受时代气息。
例如《雨中》: 〈1〉大雨中,我和某同学共用一把伞愉快回家。 〈2〉雨中,父亲支撑着久病的身体,坚持送我到校。 〈3〉我和同学在雨中挥泪告别,因为他被逼去城里打工, 为自己挣结婚时的彩礼。 纵观三个立意,第三个揭示出学生失学的社会根源, 立意深刻、新颖,为最佳立意。
4
2、抓题目中的比喻义、象征义
• 例①《窗口》 • 既可写景,又可写人写事,既可写门窗之实际 “窗口”,又可写“社会之窗”、“文明之窗” 之虚化“窗口”。既可写"窗口"本身的变化,又 可写由窗口所望环境的变化、社会的变化,但无 论写什么变化,写什么景、事、人、物,都必须 是由"窗口"所见所忆所想引发的,从而以"窗口" 为线索,以小见大,反映社会变化和风貌。 • 例②《足印》 • 可写行走留下的真实脚印,又可从比喻义、引伸 义上写一段生活经历、学习经历或人生一段历程。
5
半命题作文的审题
• 半命题作文介于命题和自拟题之间,较 为灵活好写,对半命题作文,应在理解 题目的基础上特别注意不加限定的部分, 所谓不加限定的部分,就是填空的部分 或者选择的部分,要充分利用不加限制 的部分,写自己熟悉的,确有感受的事。
6
• 例如:《我从____走来》,这类题 目不加限定的是场所。再如《我生 活在____之中》,可选的很多,如 人群中、精神世界,也可以填现实 生活中的实物,所填内容以有所经 历、有独特感受为准。
22
•
一天晚上母亲让我去倒垃圾,我偷偷地望 了望窗外向母亲说了“不”字,尽管我看窗 外的动作是那样的小,却还是让细心地母亲 看到了,母亲看了看漆黑的夜用命令的口吻 说:“你去倒垃圾!”我听出了母亲今天是 铁了心要让我去倒那“该死的”垃圾,于是 我极不情愿的拎着垃圾袋慢吞吞地走到玄关 去换鞋,平时30秒就可以系好的鞋带,我几 乎用了一个多世纪才将它系好,在穿上最后 一只鞋的时候我幻想母亲可以收回成命,但 在系好最后一支鞋带时我知道我必须去面对 黑夜了,就像太阳每天都必须升起一样。
13
3、化实为虚
• 当题目的含义比较丰富时,细细琢磨出 它们的比喻义、象征义,才然后设问: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例《我的一片蓝天》
• 这“蓝天”是自然的天空,古典诗词家园,文学 的殿堂,文化的世界;亲近的人物,关爱的人群, 长年相伴的物品,久居的环境…… • 设问:是什么?怎样的一片蓝天?(记叙、描写) 为什么?(蓝天带给我的影响) 14
20
•
最后再强调一点,就是构思行文时一定得 确定好该文题的表述对象。因为题目“必须 跨过这道坎”是个无主句。主语的缺位,正 好为我们提供了较广阔的写作空间。从写作 人称的角度,可以用第一人称,也可以用第 三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写法。
21
例文展示
必须跨过这道坎
• 记得是小的时候我很害怕在夜间出门。 每当太阳的最后一线光明被黑暗吞噬的时 候就一味着我噩梦的开始,因为母亲知道 我怕黑夜,所以母亲要帮我跨过惧怕黑夜 这道坎。
•
不一会那个声音再一次响起,我什么都不 管了,疯了一般向家里跑去,终于看到了路 口那盏昏黄的路灯,但对于那时的我来说它 的光与太阳所发出的光不差上下,我站在路 灯下看着自己刚才所走的那段路,轻轻的笑 了,我对自己说“都已经走过来了,不是 吗?”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向家里走去。 再看看刚才让我感到恐惧的东西,现在 开来也没有那么恐怖了,甚至觉得天上的星 星更加明亮了,脚步也随之轻快了,终于回 到了家。
18
• 1.对“坎”的内涵理解与诠释。“坎”的本 义指田野中自然形成的或人工修筑的像台阶 外形的东西;或者指低洼的地方;坑。假如 在口头语言上带上了“儿化音”——“坎 儿”,那么,它也可以指抽象事物,如指最 紧要的地方或时机;或事情正处在坎儿上。 因此,文题中的“坎”是一个比喻。它既可 以比喻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遭遇的艰难、挫折, 也可以喻指一个家庭、社会乃至一个国家发 展、前进过程中碰到的障碍、困难、矛盾和 不足等。所以,考生既可以从小处入手,也 可以从大处着眼,从世界、国家、民族角度 来议这道坎。
12
2、大题小做:
• 题目很宽泛,审题立意时不知如何下手, 这类题目就要从小处来写,给题目加上定 语,大中取小。
• 如:《追求》,从字面上看,题目很虚很大, 可以写一个老教师的追求,一个普通工人的 追求,一个边防战士的追求,一个中学生的 追求,也可以写自己的追求,总之,各种典 型人物的追求都可以写。
3
• 例如:《我和书籍》
• 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是“我”、"书籍",但这个" 和"字限定了写作的重点在"我"和"书籍"关系上, 即我对书籍的兴趣、爱好、学习的过程和书籍 在我成长进步过程中对"我"学习、认识、生活 上的帮助。
• 例如:《我了解了他》
• "了解了"是写作的重点,既是"了解"就有一个"了 解"的过程,既是"了解了",有了一个"了"字,那 么这种了解过程是一个由不了解、误解、甚至反 感到逐渐以至完全了解的过程,从而表现了人物 蕴含在内的崇高品质或坚强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