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剥夺和大学生越轨行为操作化

合集下载

象牙塔里的越轨——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象牙塔里的越轨——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的加剧,文化的冲突,人们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很大的变化。

复杂的社会环境使人们的心理活动较以前更加复杂。

处于个体成长的特殊发展阶段的大学生,处在一种心理变化最激烈、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在这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大学生往往难以适应,无从选择。

而社会变革对人才心理素质要求却需要大学生发展开创、自信、进取的精神,以适应竞争的时代。

社会需求与大学生现有能力水平发生了巨大的冲突,以致许多大学生情绪不稳定,出现种种迷惘、忧郁不安等,由此引发了不少心理和行为问题。

本文将运用越轨社会学的方法,主要针对大学生抑郁心理和侵犯行为进行成因剖析:一、“挫折——抑郁——挫折”的恶性循环抑郁是一种弥漫的心理状态,它可以影响日常生活的各种行为。

大学生刚经过激烈的高考阶段,满怀希望地进入大学生活,幻想着大学生活的一片蓝天。

然而,大学学习的转换,大学里要面临恋爱择业等问题的巨大的压力和忧虑。

社会的剧烈变化,使大学生无法应对。

对于复杂的世界由于被迫要做出太多的选择而又没有时间去考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观。

很多大学生会采取回避的态度去面对,以此来减少与人的接触,生活在完全自我的“个体圈”里,由此以致个人能力无法提高,在生活中又会再受打击,陷入孤独与忧虑抑郁中,从而产生一个“挫折(压力)——抑郁——挫折(失败)”的恶性循环。

抑郁是一种情绪的混乱,其最典型的情绪状态是一种无望和无助交织在一起。

“许多抑郁的人可能丧失食欲而使体重下降,睡眠减少的情况时有发生,也有一些抑郁的人睡得较多,甚至多睡几个小时,以致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会很容易入睡,但睡得很早,而且一醒后再也难以入睡。

随着饮食和睡眠的问题的出现患者会感到疲惫不堪,甚至有身体要跨掉的感觉。

”①许多大学生陷入抑郁状态时也会选择睡觉,玩游戏,疯狂购物,等(特别是女孩子)方式逃避现实。

抑郁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它不仅仅使一个人思维迟钝,还会在不同程度上让人觉得存在的无价值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负罪感。

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越轨行为

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越轨行为

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越轨行为在社会学的领域里,但凡不符合群体、社会标准、社会期盼的行为都可以看成越轨行为。

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违反教育标准的行为,从类型上,可详细划分为违法行为,违警行为及违规行为,其中违法行为是越轨行为的极端形式,违法行为是指触犯刑律而应受到刑法惩罚的行为;违警行为介于违法行为与违规行为之间,是违反社会治安及公共秩序的行为,比方违反交通规那么、寻衅滋事、**酗酒等,紧要的违警行为有可能转化为违法行为;违规行为是指超越或违反某些详细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的行为,也包括一些不符合社会传统习惯和道德标准的行为,因此违规行为又叫做偏差行为,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社会越轨。

随着高校生源的扩招,网络媒体的迅猛开展,现实生活中,大学生越轨行为的例子数不胜数:比方2021年云南大学的马加爵杀人藏尸案,2021年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励手持菜刀砍死教授程某案以及2021年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撞车后**行凶案。

血的事实赤裸裸地反映出了这些有着较高文化素养的大学生对生命的极大漠视,道德品质的紧要缺失以及法律意识的冷淡。

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缘由探析大学阶段是人作为个体,心理开展进入断乳期的关键阶段,出现依靠性和独立性共存的现象,他们目标增多,但时间精力的有限性,致使许多目标难以实现。

一旦通过合法的手段无法促使目标实现,便会出现社会失范现象,默顿认为:所谓失范,就是在人们用社会认为合法的手段不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时发生的,而对于这种情形的一个共同的反响,就是越轨行为,即用不符合社会标准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文化目标。

①大学生采纳非制度化的手段以期实现自己的目标的方式就是社会越轨行为。

分析导致大学生越轨行为背后产生的缘由主要有:〔一〕学校教育内容及学校管理工作滞后我国高校长期实行一模一样的、流水线式的教育,僵化无趣的教育内容和简洁生硬的教育手段,使许多学生缺乏志向,厌学心情紧要。

同时学校管理工作也不够科学和人性化,效劳工作时时不能到位,对一些问题的处理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公允,学生心理出现落差,假如再没有适当的宣泄方式,就会出现许多人生观、价值观偏差,心理的失衡甚至障碍,进而导致越轨行为的发生。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一、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划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现实社会思想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中常常导致一些道德标准失范,价值评判失衡,违法犯罪上升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式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影响着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常常使他们出现各种越轨行为。

因此,增强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认识和控制,帮助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乃至社会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越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

大学生越轨行为主要指作为其特殊身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中违反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从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常见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和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

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包括“买饭插队”、“在教学区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课桌上乱画”、“两性关系不检点”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包括“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留宿异性”、“酗酒”、“赌博”等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卖淫嫖娼”、“盗窃”、“抢劫”、“网络违法”等行为;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包括“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许敬霞(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摘要]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一般分为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和违反法律法规等三个方面。

依据社会学中的失范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德育理论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防范和控制大学生越轨行为的主要措施:增强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沟通平台;深化自身主流价值认识,积极学习良性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越轨行为;社会学理论;防范[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B第2012年第4期(总第396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4,2012Total No.396[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4-0018-03[收稿日期]2012-03-05[作者简介]许敬霞(1987-),女,河北邯郸人,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与重托,他们被誉为“天之骄子”。

但是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

堪纳斯(L.G..Cairns)指出,“对学生不端行为的性质、范围和各种影响以及教师对学生不端行为可能做出的反应进行的研究,已经成为本世纪应用教育的重要研究和写作领域,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已经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系统研究和充分认识大学生越轨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一、“越轨”概念的界定美国社会学家戴·波普诺认为越轨就是“在一个社会中,被社会成员判定为违反其社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它包括犯罪、违法以及违反社会道德、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

米切尔认为“是指触犯了某一社会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规定,因而招致了社会非难或惩罚的行为”。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列举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各种表现, 并对越轨行为进行了类型划分; 然后从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角度对大学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越轨行为进行控制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手段一、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在社会学里, 越轨行为亦称离轨行为或偏离行为,是指社会成员( 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 是社会成员对其所属群体、社会或文化体系的行为模式和社会期待的偏离。

越轨行为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里, 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

根据越轨行为的一般定义, 我们认为, 大学生越轨行为就是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中产生的, 违反或有离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 并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这一界定表明: 第一, 大学生越轨行为不是思想越轨, 而是行为越轨, 我们是从行为的客观结果而不是行为的主观意图来确认; 第二, 大学生越轨行为中的轨”是指大学生应遵循的社会行为规范,包括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的一般规范和专门为大学生所制订的特殊规范,其表现形式既有成文的也有约定俗成但不成文的; 第三, 大学生越轨行为是一种受到否定性评价的行为。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 一) 个体越轨行为和群体越轨行为按照越轨行为的主体不同, 大学生越轨行为可分为个体越轨行为和群体越轨行为。

个体越轨行为是大最普遍的越轨行为, 如单个人的旷课、作弊等。

个体越轨行为只涉及单独的个体行为。

责任明确, 易于纠正和处理。

群体越轨是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学生共同越轨, 如群体赌博、打群架等。

越轨群体可能是一个班、一个年级等正式群体, 也可能表现为一个“老乡会”、“恋人群体”等非正式群体。

群体越轨的影响大于个体越轨的影响,对学校正常秩序的危害更为严重。

在群体越轨中,涉及人数较多,情况复杂, 既有“主犯” , 也有“从犯” , 甚至有“胁从犯”和“教唆犯” ;因此, 在处理群体越轨的过程中, 必须深人调查, 分清不同个人的责任,分别作出“各得其所”的处理。

【最新2018】越轨社会学下的大学生犯罪问题探究-实用word文档 (4页)

【最新2018】越轨社会学下的大学生犯罪问题探究-实用word文档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越轨社会学下的大学生犯罪问题探究摘要: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逐渐引发了更多关注,各地高校频繁出现了大学生犯罪的不良现象。

相比于其他类型犯罪,大学生犯罪具有独特性,罪行种类较多并且正在逐步扩大犯罪涉及的范围。

究其根源,很多大学生犯罪现象都源于家庭残缺、自身约束力较差或者所处环境不良等。

由此可见,大学生犯罪包含了较多根源,在这其中也涉及到较复杂的校园现象与社会现象。

对于大学生群体产生的各种犯罪具体在研究时,应当从越轨社会学的视角着眼,通过这种方式来探求大学生出现犯罪的社会根源与心理要素。

越轨社会学可以为现阶段的大学生犯罪提供理论根据,与此同时也给出了可行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越轨社会学;大学生犯罪;问题;对策大学生正处在特殊的成长期,这个时期对于整个人生而言都是尤其关键的。

与此同时,多数大学生并不具备成熟的身心,对于此类群体有必要予以全方位的心理及行为引导,在此基础上塑造大学生的健康心态,杜绝犯罪与违法的不良现象。

然而从现状来看,受到多种要素的影响,某些大学生并没有走向正确的成长轨道,反而具有较明显的犯罪倾向,这种现状实质上不利于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情况严重时还可能破坏校园安全并且威胁他人[1]。

因此可以得知,对待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犯罪行为应当有别于其他群体,依照越轨社会学的角度来探究大学生犯罪的根源所在,在此前提下为其提供必要的解决途径,抑制并且防控更多的大学生犯罪。

一、大学生犯罪的基本特征首先,大学生犯罪逐渐表现为多样化的特征。

近些年来,大学生犯罪逐渐涉及到更多的侵害对象,与此同时也扩大了犯罪波及的范围。

从各地院校内部的犯罪行为来看,常见罪行具体包括校园抢劫、盗窃、杀人或伤害、强奸、诈骗等几类罪行。

截至目前,多地高校都频繁出现了校园内部的诈骗、抢劫与盗窃等罪行,同时也频发伤害人身的恶性罪行,例如由于强奸或绑架造成的伤害。

从社会学和犯罪学角度探寻高职院学生越轨行为

从社会学和犯罪学角度探寻高职院学生越轨行为

从社会学和犯罪学角度探寻高职院校学生越轨行为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黄平[内容摘要]改革开放虽然带来了经济上的蓬勃发展,却也导致了青少年犯罪率的大幅度上升,且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职业化问题日趋严重,对他们的教育、改造已成为社会、学校系统的重要工程。

本文从高职院校内部曾出现的学生越轨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和犯罪学相关理论来解析其特点、成因,并分析提出相应的社会反应及对策。

[关键词]青少年越轨行为亚文化理论成因对策法制建设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却由于开放性政策引入了不少糟粕,导致青少年越轨行为实施率逐年大幅度上升,成为现今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该类群体的教育改造工作已成为社会、学校系统的重要工程。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是指违反制度化期望的行为,即违反一个社会系统中大家共同遵守并被认为是合法的期望行为;青少年越轨行为是指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发生的偏离社会化轨迹而导致其对抗社会规范的行为。

青少年越轨行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常常是社会矛盾和社会环境阴暗面的衍生物。

在学校中,青少年越轨行为则主要表示为学生对抗学校规章的各种行为(以下称其为“学生越轨行为”)。

笔者作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拟从高职院校内部曾出现的学生越轨行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学和犯罪学相关理论来解析其特点、成因,并分析提出相应的社会反应及对策。

一、高职院校学生越轨行为的特点1、在越轨类型上,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的越轨行为种类日趋多样化。

90年代初期,高职院校学生越轨行为多以暴力伤害为主,兼有盗窃行为偶发,形式单一,辐射面小,不具反复性。

据笔者近三年多来在学生管理第一线工作的工作经验发现,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越轨行为不仅从数量上比之以前有所增加,且已呈多元化形式并迅速渗透发展,凶杀、抢劫、聚众斗殴、寻衅滋事、伤害、盗窃等暴力行为大幅度增加。

2、在越轨方式上,高职院校学生越轨行为多具有模仿性和多变化。

近年来,随着电视、影碟、互联网等现代传媒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将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带到了大家面前。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2019年精选文档

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归因及预防措施一、当前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与类型划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正处于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

现实社会思想多元化、行为多样化中常常导致一些道德标准失范,价值评判失衡,违法犯罪上升的现象。

当代大学生正是在这样一个变革时期出生和成长起来的一代。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多样式的道德行为规范的矛盾和冲突日益影响着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的大学生群体,常常使他们出现各种越轨行为。

因此,增强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认识和控制,帮助当前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是高校乃至社会一项不容忽视的问题。

越轨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与人类社会相生相伴。

越轨行为又称偏离行为,《教育大辞典》将其界定为“违反一定社会的行业准则、价值观念或道德规范的行为。

”在社会学中,越轨行为是指社会成员(包括个体、社会群体和社会组织)偏离或违反现行社会规范的行为,包括犯罪、违法及违反道德规范、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它存在于不同时空和制度的国家或社会,在一般情况下均受当时社会主导价值评判体系的否定性评价。

大学生越轨行为主要指作为其特殊身份,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社会活动过程中违反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和社会规范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完全属于消极的、被社会否定的行为,主要包括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违法犯罪,以及自杀等行为。

从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常见的大学生越轨行为有四种类型,它们分别是: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和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

违反社会公德的越轨行为包括“买饭插队”、“在教学区或公共场所大声喧哗”、“在课桌上乱画”、“两性关系不检点” 等行为;违反校纪校规的越轨行为包括“逃课”、“迟到”、“考试作弊”、“留宿异性”、“酗酒”、“赌博”等行为;违法犯罪的越轨行为包括“打架斗殴”、“卖淫嫖娼”、“盗窃”、“抢劫”、“网络违法”等行为;伤害自我的越轨行为包括“自伤”、“自残”、“自杀”等行为。

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预防与矫治

社会工作视野下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预防与矫治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日益严重。

对这一社会问题社会各界给予了广泛关注,提出诸多思路和对策。

但网络的本质和大学特殊的场域决定了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解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整合构建新的社会预防和矫治体系是减少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有效选择。

社会工作对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的介入,是一个治疗性服务和发展性服务并重的过程,是一种预防和控制模式的创新。

社会工作凭借其助人自助的宗旨、各种矫治偏差行为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在预防和矫治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优势。

标签:社会工作;大学生;网络越轨“地球上每一个人将随时随地都可以同另一个人自由的进行联系。

正是这个简单的事实,犹如工业革命把农业的中世纪改造成为过去的二百年工业文明一样,将使整个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革。

”〔1〕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了虚幻技术世界对未来人们生活与行为方式的革命性影响。

当今社会,网络已经成为继第一、二、三媒体之后的新兴第四媒体,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已逐渐成为互联网的主力军和生力军。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其中,在网民学历结构方面,大专学历占10.1%,大学本科及以上占11.5%。

另一方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开阔大学生视野、丰富知识和扩大交往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越轨行为日渐增多。

比如,许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聊天交友、浏览不健康网站以及网络抄袭和追捧甚至成为黑客等。

内尔.巴雷特在《数字化犯罪》中指出:“开始作为学者和研究人员游乐园的因特网,经历了长期痛苦的成长过程,已成为一个功能齐全、政治化的自由社会—计算机王国。

它吸引了不同生活背景、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公民,同时也吸引了许多坏人、盗窃分子、诈骗犯和故意破坏分子,它还是恐怖主义分子的避风港”。

大学生越轨行为

大学生越轨行为
客开始的生涯 : 马克· 扎克伯格,美国社交网站Facebook 的创办人,被人们冠以“盖茨第二”的美 誉。哈佛大学计算机和心理学专业辍学生 。 在上哈佛的第二年,他侵入了学校的一 个数据库,将学生的照片拿来用在自己设 计的网站上,供同班同学评估彼此的吸引 力。黑客事件之后不久,Zuckerberg就和 两位室友一起,用了一星期时间写网站程 序,建立了一个为哈佛同学提供互相联系 平台的网站,命名为 theFacebook。
C.如果你是男性,结论:你虽没有同性恋倾向,但却有点恋母情 意结,你喜欢一些体格强健的异性,认为即使这世界是女权主导也 没半点问题。 如果你是女性,结论:现在虽没同性恋倾向,但对目前的恋情极为 不满,你不认为男性必须保护女性,相反,一个看来不太可靠的男 性反而是你的理想对象。 D.如果你是男性,结论:与其说你是同性恋,不如说你有点变态 合适,你喜欢追求新鲜刺激的事物,对于性,你并不觉得有任何道 德问题。 如果你是女性,结论:你虽看似是满足于与异性的交往模式,但在 你内心,对女同性恋者总有着一点爱情的憧憬。
离轨的概念
• 广义:指违法、犯罪、违反其他规章制度、社 会规范的行为。。狭义:除犯罪以外的违反社 会规范的行为。。
广义 离轨
犯 罪 狭义
• 简单地说,离轨94脱离社会生活的正常轨道, 所以也叫越轨。当然,此“越轨”非彼“越 轨”。。。
犯罪是严重的离轨行为,它和一般离轨行为有本 质区别,本人暂时不讲。除去犯罪,离轨行为主 要有以下几种: 1.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只违反法律,但不构成犯 罪。 2.违警行为:这是指破坏社会治安和社会秩序的 行为。 3.最后一个是违反一般社会规范的行为。这个离 轨行为涉及的范围可就广了。它指不按社会认可 的社会规范行事的一般行为,用我们的话来说, 就是不安套路出牌……当然,违反社会规范,不 一定是坏事。。比如司马缸砸光啊什么的。。。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

社会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越轨行为分析本文阐述了越轨行为的定义,介绍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分类,分析了社会学视角下大学生越轨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大学生越轨行为的预防对策。

要采取正式的社会控制措施和非正式的社会控制方法,坚决纠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

标签:社会学视角;大学生;越轨行为;预防对策大学生是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群体之一,但大学校园是由具有差异性的社会个体集合而成的社会群体,正是这种基于文化、习俗、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的差异性,高校内大学生越轨行为也成为当今教育事业的一大难点,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对越轨行为的定义社会学家乔恩·威特认为越轨涉及违反一些群体规范,所以定义一个行为是否越轨取决于它的环境,他指出,越轨是指“违反群体或社会的行为标准或期望的行为”。

国内常常定义越轨行为是指偏离或违反一定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

毕云天认为,大学生越轨行为是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和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违反或者偏离社会规范和社会期望的行为。

我们把大学生越轨行为定义为:大学生做出的违反校园规范、不符合群体标准和未达到社会期望并对学校和社会具有破坏性,需要采取社会控制的行为。

二、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分类近年来大学生人数不断攀升,许多如考试作弊违反考纪等违背诚信道德行为,校园内酗酒、打架斗殴致使他人受到伤害等恶意事件以及在校园寻衅挑事等越轨事件报道层出不穷。

1、违反社会习俗的越轨行为违反社会习俗即违反社会风俗习惯,由于大学是一个多民族聚合的社会群体,由此带来的不同民族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如穆斯林民族不食猪肉,彝族有自己的彝历新年,很多藏族同胞是虔诚的佛教信仰且不喜人亵渎。

生活在这样多民族的环境下,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需要我们互相尊重,而有些同学则因为不了解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外带食物进清真餐厅而发生一些无意的越轨行为,或因为同学矛盾而故意产生的一些如妄议少数民族文化等越轨行为。

2、违反社会道德(公德)的越轨行为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尽管在大学这样一个聚集了较高素质的群体中也屡见不鲜。

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大学生道德越轨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作者:贾灵充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0年第12期【摘要】当代大学生道德越轨主要表现为违反社会公德、学校纪律和法律的各种行为。

从社会学角度看,通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教育等社会控制手段,确立并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道德层面的社会设置,可以有效缓解和克服大学生道德越轨的两大社会根源——文化堕距和道德失范,进而确保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越轨;社会控制;道德社会化一、大学生道德越轨的社会现实道德越轨,属于社会越轨(social deviance)的范畴,是指社会成员偏离或违反现存社会道德规范的行为。

一般可以分为积极、消极、中性三种类型。

这里主要讨论危害社会正常运行秩序、对社会发展起消极作用的道德越轨,包括大学生违反社会公德、学校纪律和法律的各种行为。

当前,我国社会进入快速转型的关键期,各种社会矛盾、利益冲突和社会思潮层出不穷。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实,有的大学生在道德选择上产生迷惑和盲从。

各种道德越轨呈现大面积、高频度爆发:许多大学生迷恋网游,深陷虚拟世界不能自拔;对于父母、家庭的责任感丧失殆尽;崇拜不劳而获,信奉“金钱决定一切,有钱能使鬼推磨”;部分大学生以“人不为己,天诛地灭”,“遇到责任给别人,遇到利益想自己”为人生信条;小至旷课、迟到、考试作弊,大至打架、同居、同性恋甚至赌博、盗窃、诈骗、人身伤害、性犯罪等等都屡见不鲜。

虽然现行大学思想政治课程中,安排了大量篇幅用于阐述人生观、人生价值观和基本法律知识,反复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强调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奉献,强调遵纪守法、明礼诚信是现代社会对于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势必对于传统的主流道德规范产生严重冲击。

毫无疑问,如何及时调适以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道德越轨的挑战,已经成为摆在广大德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

二、大学生道德越轨的社会根源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撰文指出,调查显示“70.8%的班主任认为社会风气和家长的影响大于学校的专门道德教育”,对于“对你目前思想道德观念形成影响最大的因素”这一问题,学生的回答依次是社会风气、同伴交往、学校教育、家庭氛围,“把社会影响和家庭氛围加起来,其重要性程度远远超过学校教育”。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

大学生越轨行为的社会学分析许敬霞(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摘要]大学生越轨行为的表现,一般分为违反社会公德、违反校纪校规和违反法律法规等三个方面。

依据社会学中的失范理论、学习理论以及德育理论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越轨行为,不仅对大学生自身发展造成不良影响,也会影响高校正常的教育秩序。

防范和控制大学生越轨行为的主要措施:增强校园规章制度的制定和监督力度;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校园网络沟通平台;深化自身主流价值认识,积极学习良性行为。

[关键词]大学生;越轨行为;社会学理论;防范[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B第2012年第4期(总第396期)商业经济SHANGYE JINGJINo.4,2012Total No.396[文章编号]1009-6043(2012)04-0018-03[收稿日期]2012-03-05[作者简介]许敬霞(1987-),女,河北邯郸人,上海理工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大学生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承载着社会和家庭的希望与重托,他们被誉为“天之骄子”。

但是近年来,随着大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在校大学生人数的急剧增加,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也随之得到了进一步的突显。

堪纳斯(L.G..Cairns)指出,“对学生不端行为的性质、范围和各种影响以及教师对学生不端行为可能做出的反应进行的研究,已经成为本世纪应用教育的重要研究和写作领域,其中,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因此,大学生的越轨行为已经受到了学者的高度关注,系统研究和充分认识大学生越轨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一、“越轨”概念的界定美国社会学家戴·波普诺认为越轨就是“在一个社会中,被社会成员判定为违反其社会准则或价值观念的任何思想和行为,它包括犯罪、违法以及违反社会道德、社会习俗的所有思想和行为”。

米切尔认为“是指触犯了某一社会风俗习惯和伦理道德的规定,因而招致了社会非难或惩罚的行为”。

社会剥夺与社会公正——减少社会剥夺现象与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社会剥夺与社会公正——减少社会剥夺现象与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与措施

社会剥夺与社会公正——减少社会剥夺现象与促进社会公正的有效途径与措施社会剥夺是指一部分个体或群体在社会资源分配、政治权利、教育机会以及经济福利等方面被剥夺的现象。

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对个体造成巨大的不公平与困扰,也会对整个社会稳定与进步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减少社会剥夺现象与促进社会公正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

要减少社会剥夺现象与促进社会公正,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有效途径与措施的实施。

首先,应该加强教育普及。

教育是推动社会公正的基础。

通过提供优质的教育机会,尤其是给予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足够的教育资源,能够打破教育阶层固化的现象,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发展机会。

政府需要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改善教育资源的配置,确保每个人都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

其次,应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是减少社会剥夺现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政府应当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每个人在生活安全和基本经济福利方面得到保障。

这包括提供住房保障、医疗保障、失业保障等各个方面,以减轻人们的社会压力,提高社会的公正程度。

此外,应该加强贫困地区的发展。

贫困地区是社会剥夺现象的重灾区。

政府应该实施特殊政策,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同时,也要注重发展教育,提升贫困地区居民的教育水平,打破贫困的循环。

再次,应该加强法制建设。

社会剥夺现象通常与法律的不完善有关。

政府应该加强法制建设,制定更加完善、具有强制力的法律法规,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要加强对法律的执行力度,打击各种形式的剥夺行为,为受到剥夺的个体或群体维权提供有效途径。

最后,要加强社会组织的参与。

民间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在减少社会剥夺现象和促进社会公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的发展,通过社会组织的参与,调动更多社会资源,加强社会的互助与合作,为受到剥夺的个体或群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减少社会剥夺现象与促进社会公正,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大学生“越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越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

大学生“越轨”心理及行为问题的成因分析大学生犯罪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大学里的越轨越来越引起社会的重视。

因此应分析大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成因,寻找预防学生犯罪的对策是一项当前的重要任务。

一、大学生心理及行为问题的主要表现(一)越轨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违法犯罪、违反校规校纪、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等。

犯罪与违纪之间存在着质的差别,又存在密切的联系。

从根本上说。

两者都是反社会行为。

所谓反社会行为,指人们对一定社会的道德、法律、社会习俗和共同生活准则等社会规范的抵触或反抗性行为。

犯罪行为是反社会行为发展到最尖锐时的表现形式。

而大学生行为无疑就是社会成员对社会规范的不适应、抵触和反抗等各种心理现象和心理品质的反映。

(二)心理问题的表现自我意识发生偏差,主要表现为自我意识过强或过弱;心理脆弱,耐力低下;环境转换、角色转换不适;具体表现在学习上障碍:学习负担重,学习方法不当,彼此间的激烈竞争,都会形成过重的心理负担,从而引发神经衰弱、焦虑、抑郁。

人迹交往障碍:主要由于认知不良、沟通不畅、情绪反应不当以及缺乏社交基本态度与能力而引发的人际关系失调和人际冲突。

就业压力产生的障碍:主要表现为自我评价失真、心理期望值过高;经济压力引发的障碍:主要表现在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压力而产生的自卑、失望、无助和焦虑情绪;情绪调适不良主要表现在当遇失恋、单相思、恋爱冲突等情感挫折时产生的易激怒、抑郁、冷漠甚至自虐:性心理适应不良主要表现为性困惑、性冲动与性压抑的冲突及性行为异常。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一)社会原因第一、大学生的对社会的认识观念出现混乱。

而此时的大学生正处在对社会认识的关键期,由于种种原因,当前我国在毕业分配上还掺杂着许多人为因素。

一些成绩表现欠佳的学生借助各种关系和金钱找到好单位。

相反成绩优秀的学生却找不到理想工作。

这种不公平竞争导致大学生心理失衡,对社会产生失望和敌对心理,这种心理会在一次又一次求职失败后进一步加剧,加之物质诱惑、利益诱惑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大学生极易产生越轨心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界定社会权利的各个方面 指标: 1、受教育权利的剥夺 2、社会交往权利的剥夺 3、公民权利的剥夺 4、移民权利的剥夺
……
大学生越轨行为操作化
• 大学生越轨行为定义:越轨是相对于社会规范的一种社会 行为现象,本质上是指偏离和背离社会规范的行为。一般 认为越轨包含两层具体含义:一是与现行的社会约定俗成 的规范不一致,二是被多数社会成员给予负面评价。对于 大学生而言越轨行为主要指其违反学校的纪律、规章制度 以及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
是否有旷课,迟到早退,考试舞弊等行为
(3)涉及个人生活态度和个性行为的问题
是否有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行为
(4)涉及违反伦理道德和性道德方面的违纪问题
是否有留宿异性,看淫秽制品,小偷小摸等行为
(5)学校的思想教育情况
三.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 (1)违法犯罪行为
盗窃、人身伤害、诈骗和性犯罪
(2)学校法律知识教育及学生管理 (3)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4)大学生法律意识及法律知识
社会剥夺操作化
社会剥夺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不同于经济剥 夺政治剥夺,人身剥夺等概念,它的抽象定义是个人在 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交往及社会活动能力等方面受 到的不合理的的限制、歧视和压制。它可以分解为几 个方面,如社会孤立,社会歧视,社会权力剥夺等,这些 方面也是抽象的,但通过对每一方面的界定和操作定义, 就可把“社会剥夺”的概念转换为变量形式,对它可以 从各个方面选择调查指标来测量。
操作化维度及指标设计
社会剥夺包括三个方面: 1.社 会 孤 立 2.社 会 歧 视 3.社 会 权 力 剥 夺
• 界定社会孤立的内容和表现 指标: 1、朋友的数目 2、与其他家庭的来往程度 3、活动区域 4、社交活动
…… • 界定歧视的各种类型 指标: 1、性别歧视 2、种族歧视 3、职业歧视 4、政治歧视
操作化维度及指标设计
一.大学生违反社会公德行为 (1)如何理解社会公德 (2)是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义务是否有下列不文明行为
买饭乱插队;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在教学区或公共 场所大声喧哗;课桌上乱涂乱划;浪费粮食;乘车抢座位
二.大学生违反校纪校规行为 (1)如何看待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 (2)一类是违反校规校纪方面与学习有关的违纪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