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策略选择【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后金融危机下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的策略选择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前景黯淡,市场需求减少,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已开始设置贸易壁垒,贸易保护主义悄然而行。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国企业面临生存挑战。海外并购作为绕开贸易壁垒的国际投资形式,被一些中国企业所采用。近几年来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规模急剧扩大,并有明显上升趋势。特别在联想收购IBM公司PC机业务、中海油参与竞购尤尼科、海尔参与竞购美泰克之后,大批中国企业积极开展海外并购。不过,这一方式也蕴含着巨大的风险。最近20年间,全球并购案的成功率只有40%,而跨国并购案的成功率一直徘徊在20-30%之间。2007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各国经济经济陷入严重的衰退之中,2008年,尽管全球并购市场交易清淡,但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依然活跃,矿产和能源类企业常委主要并购对象。从并购进程来看,近几年海外并购成功案例和失败案例均占一定比例,从中总结经验教训,以利今后中国企业并购活动已成当务之急。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一)国外学者对企业并购的研究
1.企业海外并购风险的研究
Healy(1992)[1]认为: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失败、市场价值降低及管理成本上升等,或指并购后企业的市场价值遭到侵蚀。他还指出企业并购风险一般包括:并购失败,即企业经过一系列运作之后,并购半途而废,使得企业前期运作成本付诸东流;并购后企业的赢利无法弥补企业为并购支付的各种费用;并购后企业的管理无法适应并购后企业营运的需要,导致企业管理失效或失控,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
Marks & Mirvis (2001) [2]研究发现企业并购的主要风险存在于以下方面:政治环境风险、法律风险、信息风险、财务风险、产业风险、营运风险、体制风险。霍普金斯(Hopkins) [3]等人从寻求战略性资源、进行战略管理角度分析跨国并购,表明与企业战略不符的并购具有财务风险。伊普和蒙蒂( Yip and Monti)[4]则从有效降低或消除行业壁垒、规避政策限制方面解析跨国并购及其政策风险。
2.国外并购理论的研究
国外并购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般并购理论,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和跨国并购理论。
(1)一般并购理论
传统并购理论认为并购的动机是追求规模经济,如科斯(Coase,1937)的交易费用理论,哈维·莱宾斯(Harvey Leibenstein,1964,·1966) [5]的X一效率理论(X-EfficiencyTheory),克玛诺(Comanor,1967)的市场势力理论(Market Power Theory),梅耶斯和麦基里夫(Myers&Majluf,1984) [6]的价值低估理论(Undervaluation Theory)。
并购理论也关注到委托一代理问题。Jensen和Meckling(1976) [7]认为,代理使管理者容易丧失工作积极性或导致其额外的消费,因为代理成本将由所有者承担。Fama(1980),Fama and Jensen(1983)主张通过报酬安排、经理市场、股票市场以及将企业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的机制,减缓代理问题。琼森(Jensen,1986)提出的自由现金流量假说(Free Cash Flow HypothesiS)认为,自由现金流量应完全交付股东,此举可降低经理人权利,避免代理问题产生,由于再度进行投资所需的资金将在资本市场上重新筹集会再度受到监控。DHS模型(Daniel,Hirshleifer and Subrahmanyam,1997) [8]部分解释了并购溢价居高不下的原因。该理论认为,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会导致获得尽职调查信息的并购方夸大对目标公司股价判断个人信息的准确性,有偏的自我归因会使并购方低估股价的公共信息。两者共同作用,促使并购方在面临竞购对手报价时不断提高收购溢价。
进入2 1世纪,传统并购理论有了新发展。Huisman, Kort,Pawlina and Thij ssen(2003)发现运行成本高的企业并购其他企业后将增大自身的交易成本。Clougherty and Zhang(2004) [9]发现,出口导向型企业喜欢严格的(而不是宽松的)兼并政策。Toxvaerd(2004)认为,一系列收购行为的目的都是为了竞争稀缺的目标公司,收购者延迟收购还是急速收购取决于对竞争对手行为的判断;延迟收购在运行良好的期货市场环境中可能使并购方获利,但同时也存在被对手取代的风险。Gorton,Kahl and Rosen(2005) [10]研究表明,如果经理们能够准确地估计出私人控制的各种利益,可能从事无利可图的反收购行动。Furubotn,Richter(2006)指出,在抽象层面上试图解释企业规模边界的观点是基于交易费用的比较。
(2)跨国直接投资理论
跨国并购作为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之一,其发展与跨国直接投资的产生与发展密切相关。
斯蒂芬·海默(Stephen.H.Hymer,1960)首创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论,认为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条件是基于拥有市场不完全竞争优势和独占性生产要素优势。垄断优势论成为最早研究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随后维农(R.Vernon,1966) [23]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LC模型),认为区位因素是对产品生命周期的补充,是实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充分条件。巴克莱和卡森(P.J.Buikley and M Casson,1976)[12]提出内部化理论,认为企业进行海外并购是为了避免外部市场不完全对企业经营效率的不利影响,是国际市场交易内部化的过程。邓宁(J.H.Dunning,1977) [13]将三者加以整合,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OLI),比较全面的解释了对外直接投资行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成为现代跨国直接投资理论的代表。日本学者小岛清(K.Kojima,1978)[14]总结日本对外直接投资实践提出边际产业扩张论,认为一国应该从已经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开始对外直接投资,并依次进行。
经济学家们对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相当重视。主流理论如小规模技术理论(威尔斯,L.T.Wells,1977)、技术地方化理论(拉奥,Sanjaya Lall,1982,1990)和技术积累理论(坎特韦尔,John A.Cantwell,1991)解释了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扩张的原因。其他非主流的国际投资理论还有市场学派理论(克拉维斯,Kravis,1982),制度学派理论(安哥多,1978)和集聚经济理论等。
邓宁(J.n.Dunning,2000)在原有理论基础上将与资产增加型(Assets Augmenting)及联盟行为相关的跨国投资活动纳入到理论框架中,形成拓展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
(3)跨国并购理论
跨国并购实践活动推动了专门研究跨国并购理论的发展。跨国并购动因理论和跨国并购效应理论的研究较为成熟。
跨国并购的投资动机理论包括六种。前四种理论研究对象比较广泛,后两种侧重某类行业和某个特定阶段的并购。第一种,成长导向理论(Growth orientation)认为,企业跨国并购的动机是为了拓展市场,达到投入产出比最大化所需的经济规模。第二种,利用进口理论(Access to imports)认为跨国并购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原料的稳定供给,利用国外廉价劳动力,获取新发明和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