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推广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推广内容
中医预防与养生保健推广内容 1、春季养生与预防保健法 2、中医养生与预防保健 3、老年性痴呆的预防和养生保健 4、四大怀药药膳食疗春季养生与预防保健法中医认为,受四时气候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春季阳气始生,气血渐趋于表,毛孔初开,血气稍减,所以有困的感觉。
夏季阳气流溢,气血通达于表,毛孔开,汗大泄,所以常有昏昏欲睡的感觉。
而秋季阳气始衰,阴气始生,气血渐趋于里,但充而不实,所以仍有乏的感觉。
这就是春困、秋乏、夏打盹的原因。
针对这种情况,中医也制定了相应的养生方法,那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那么在春季具体应该怎样养生呢?河南省中医院毛德西教授说,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
■精神养生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要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静的好心态。
首先,人们应克制情绪,以免伤肝,肝火上扰容易影响脾胃功能,从而为消化道疾病敞开大门。
1 / 22
同时不要因为春困而睡懒觉,应适应春季,调整自己的作息规律。
如果觉得困乏,不妨补个午觉,消除疲劳。
其次,克服春困可从饮食调理入手补气、补阳。
中医讲究春夏补阳,秋冬补阴,而补阳药补不如食补。
专家认为,春季用茯苓煮粥或用莲蓉红枣煮粥可补脾气不足,多食龙眼肉也可补脾气,多食枸杞、乌鸡等可补肾气不足,这些饮食疗法都可缓解春困现象。
■饮食养生中医认为,春季与五脏中的肝脏相对应,很容易发生肝气过旺,对脾胃产生不良影响,妨碍食物正常消化吸收。
甘味食物能滋补脾胃,而酸味入肝,其性收敛,多吃不利于春天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还会使本来就偏旺的肝气更旺,对脾胃造成更大伤害。
这正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在春季容易复发的原因之一。
在补的问题上,健康人完全可以不用进补,而有慢性病的人则可按照春夏养阳的原则,及时咨询医师进行辩证调治,这样既能控制旧疾,还能预防新病,或在医师指导下以各种参进行调养,增强体质,但千万不要滥用补药。
中医专家介绍,眼下人们可以多吃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如瘦肉、蛋类、牛奶、蜂蜜、豆制品、新鲜蔬菜。
由于春季肝气旺、脾气弱,而脾胃主四肢,脾气不旺,四肢酸软无力,所以还要补脾。
---------------------------------------------------------------最新资料推荐------------------------------------------------------ 药补不如食补,补脾多吃鲫鱼、胡萝卜、苹果、淮山等。
春属木,与肝相应,养肝之体用酸,舒肝之气用辛。
春季阳气初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清淡可口(如黄豆芽、绿豆芽、柑橘、葱、蒜、香菜、蜂蜜之类),忌油腻、生冷、粘硬食物,以顺应春季阳气之升畅。
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菠菜等,以补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的缺憾。
春季是肝旺之时,因时养肝可避免暑期的阴虚。
可有目的的根据医生的推荐选择一些柔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等,食品可选择辛温发散的大枣、豆豉、葱、香菜、花生等灵活地进行配方选膳。
但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者,应禁食含异种蛋白的刺激性食物,如羊肉、蟹之类。
■起居养生春天,人体气血亦如自然界一样,需舒展畅达,适宜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散行。
由于春季循环系统功能加强,各组织器官负荷加重,于是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了一种镇静、催眠作用,使身体困乏,这种现象俗称春困。
要适应这种生理变化,就应当早起,免冠披发,松缓衣带,舒展形体,多参加室外活动,以汲取大自然的活力,使自己的精神情志与大自然相适应,精力充沛。
3 / 22
但年高多病者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运动量,要保持在活动后心率最高不超过(180-年龄)为佳。
中医讲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冬天天冷,到了春天,人就和植物一样开始复苏,可春天正是各种病毒活跃的时候,加上春天时寒气还没有完全散去,人也就很容易患病。
所以,在穿衣上中医讲究养生防病应当春捂。
在衣着上,由于早春气温乍暖乍寒,而人体腠理开始变得疏松,御寒能力有所减弱,因此,生活在北方地区的人不宜骤去棉服,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宜审慎,不可骤减。
《千金要方》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
中医专家介绍,春捂也就是着重于保暖,而春捂的时期应该是在早春,一般从三月初到四月中旬。
捂的程度也应当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的身体素质决定增减衣物,一般来说,春捂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随时增减衣物。
注意防寒保暖,以助人体阳气生发,抗御外邪侵袭。
对婴幼儿、老人和孕产妇更为重要,老病号更应注意防寒保暖,以预防中风、心肌梗塞等疾病的发生。
捂得过多也不好。
如果衣物穿得过多,捂得过厚、过紧,不仅不利于肌体御寒,而且还会限制活动。
---------------------------------------------------------------最新资料推荐------------------------------------------------------ ■防病保健春季是各类传染病的高发期,如流感、流脑、腮腺炎等疾病。
为避免春季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预防措施中,首先要消灭传染源。
二要常开窗,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空气清新,阳光充足。
三要加强锻炼,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此外,注意口鼻保健,阻断温邪犯肺之路。
在运动上,动作宜舒展,一般可选择散步、慢跑、春游、放风筝等。
中医养生与预防保健《黄帝内经》荟萃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道,从医学角度探讨养生与长寿,创造了不少养生理论和方法。
自然观天人合一。
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维持正常生命活动。
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苟疾不起,是谓得道。
根据四时不同,采用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以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方法,即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取得人与自然的整体统一。
防治观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扰温饱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提出了未病先防的预防思想。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
5 /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