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软实力比较_阎学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学者 已经从多种角度对软实力进行了研 究 。 据总结 , 2007 年以前中国学者对软实力的研究 可归为四类 : “s o f t p o w e r ”的汉 译问题 、软实力的由 来与发展 、 软实力的基本内涵和软实力理论的缺陷 。 其中关于软实力基本内涵的讨论最多 , 学者们在软 实力的定义 、 来源 、 分类 、 特性 、作用及其与硬实力的
1978 1998 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20 年 , 但其软实 力并无明显提高 。 进入 21 世纪后 , 日本在上述三个 方面都不亚于中国 , 但其软实力却不如中国 , 世界上 学习汉语的外国人数量远远超过学日语的 。 冷战期 间 , 苏联在政治开放 、 企业国际化和保持民族文化方
① 王京滨 :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 — — 对大阪产业大学大学生 问卷调查结果的考 证 ” , 《世 界经 济与 政治 》 , 2007 年第 7 期 , 第 30 页。 ② 门洪华 : “中国软实 力评 估报 告 ( 上) ” , 《国 际 观察 》 , 2007 年第 2期 , 第 21页 。 ③ 郑永年 、张弛 : “ 国际政治中的 软力量以 及对我国 软力量的 观察 ”, 《世界经济与政治 》 , 2007年第 7 期 , 第 8 -11页 。 ④ 方长平 : “中美软实力比较及其对我 国的启示 ” , 《世界经济 与政治 》, 2007年第 7 期 , 第 22 -25 页 。 ⑤ 门洪华 : “中国软实 力评 估报 告 ( 下) ” , 《国 际 观察 》 , 2007 年第 3期 , 第 38页 。 不过 , 在 “ 国际制 度 ”要 素中 , 门 洪华倒 是给出 一个效果衡量结果 。 他说中国在 I M F 中 的投票权排第八 位 , 在世界 银行中的投票权 排第 五位 。 这 就使 我们可 以衡 量中 国 在 “ 国 际制 度 ”要素上的软实力 。 ⑥ 我们并不否认有些建议仍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 ⑦ 王京滨 :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 — — 对大阪产业大学大学生 问卷调查结果的考 证 ” , 《世 界经 济与 政治 》 , 2007 年第 7 期 , 第 35 页。
① 手段 。 制度的吸引力 的确是软实力的一个指标 ,
的国际影响力 , 即这种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广度 , 这 能使异族的人了解 、 同情和接受其文化观念 。 国际动员力是指一国为了使别国接受本国的建 议和要求而对别国运用非强制力所产生的影响力 , 它主要来自于与其他国家的战略友好关系和所拥有 的国际规则制 定权 。 一国拥 有较多的战略 友好关 系 , 该国在国际事务中就容易争取到较多国家的支 持; 掌握较大国际规则制定权 , 则有较大机会促使他 国接受本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策立场 。 国内动员力是指一国使用非强制性手段所能动 员起来的国内政治支持 。 当一国在国际事务中的政 策立场得不到本国民众的广泛支持时 , 其政策主张 就很难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 因此一国政府能否动 员起国内的政治支持 , 直接关系到其软实力在国际 事务中的影响力 。 政府的动员能力可分为对社会上 层的动员力和对社会下层的动员力两个方面 。 图 1 软实力的构成要素
《现代国际关系 》 2008 年第 1 期
中美软实力比较
阎学通 徐进
[ 内容提要 ] 本文提出一个关于软实力的定量衡量方法 , 并据此衡量了中美两国的软实力 , 结 果表明 , 中国软实力总体上处于美国的 1 /3 上下 。 软实力由国际吸引力 、 国际动员力和国内动员力 三项要素构成 。 中国与美国在国际吸引力上的差距主要源于中国政治友数量太少 , 但中国的国内动员力则强于美 国 。 短期内 , 中国难以在国际吸引力上缩小与美国的差距 , 但通过政策调整则能较大幅度缩小在国 际动员力上与美国的差距 。 以国力要素平衡发展为原则 , 以公平正义为政策指针 , 以增强政府内外 动员力为主攻方向 , 以提高社会诚信和国际战略信誉为工作切入点 , 中国将能在 3 5 年内显著缩 小与美国的软实力差距 。 [ 关键词 ] 软实力 定量衡量 中美 战略 [ 作者介绍 ] 阎学通 ,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教授 , 主要从事国际安全问题研究 ; 徐进 ,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博士生 , 主要从事国际安全问题研究 。 近两年来 ,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迅速增长 , 以及 政府建设 “和谐世界 ”政策的提出 , 国内学界关于软 实力的讨论不断深化 , 但与以往的综合国力研究成 果相比 , 软实力研究中明显缺乏定量研究成果 。 由 于缺乏对软实力的定量衡量 , 因此有关中美软实力 比较的研究难以深入 。 鉴此 , 本文尝试提出一个衡 量软实力的方法 , 并以此衡量中美两国的软实力差 距 , 分析形成差距的原因 , 最后提出关于增强中国软 实力的战略思想 。
25
《现代国际关系 》 2008 年第 1 期
面都不如英国 、 法国 、德国 、 日本这些西方发达国家 , 但其软实力至少不比它们弱 , 也许还要强些 。 这表 明不做定量衡量 , 就无法观察国家开放程度和企业 国际化程度对国家软实力到底有多大的影响力 。 此外 , 缺少定量分析的基础还导致提高软实力 的政策建议缺乏有效性 。 有学者提出 , 保持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力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一种
① 刘庆 、王利涛 : “ 近年 国内软 力量理 论研 究综述 ” , 《国际论 坛 》 , 2007年第 3 期 , 第 38 -43页 。 ② 《世界经济与政治 》 2007 年第 7 期刊 发了郑 永年和 张弛的 “ 国际政治中的软力量 以及对我 国软力量 的观察 ” 、门洪 华的 “ 中国 观念变革的战略路径 ” 、方长平的 “ 中美软实力比较 及其对我国的启 示 ”、王京滨的 “ 中日软实力实证分析 — — — 对大阪产 业大学大学生问 卷调查结果的考证 ” ; 该刊 第 9 期 发表 了龚 铁鹰 的 “ 论 软权 力的维 度 ” 。 《国际观察 》 2007年第 2期刊登了门 洪华的 “ 中国软 实力评估 报告 ”、苏长 和的 “ 中国的 软权 力 — — — 以国 际机 制与 中国 的关 系为 例 ” 、陈玉刚的 “ 试 论全球 化背景 下我 国软 实力 的构建 ” 、郭 树勇的 “ 新国际关系与中国软 实力外 交 ” ; 《当 代世界 》 2007 年第 3 期刊登 了国林霞的 “中国软实力现状分析 ” ; 《国际 评论 》 2007 年 10 月号刊 登了郭震远 、邝梅的 “ 软实力 : 中国和平发展的战略 选择 ” 、时殷弘的 “ 中国的 `软权力 ' 与和平崛起 ” ; 《环 球时报 》 5 月 22 日刊 登了阎学 通的 “软实力的核心是政治实力 ” , 随后刊发了十多 篇针对该文的讨 论文章 , 8月 2日以阎学通的 “ 文化资 源需要政 治运用 ”作 为讨论的 总结 。 ② 载了讨论软实力的文章 。 2007 年的重点集中于两
⑥ 国软实力的政 策建议缺乏针对性 。 例如 , 有学者
认为 “软实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际交流 ”, 于是提出 “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 继续秉持外资引 进政策 ”, “积极推进企业 `走出去 ' 战略和发扬光大 民族文化 ”这三项能促进人际交流的战略 , 以提升
⑦ 国家的国 际形象 。 这类建议没有明确的 针对性 。
但在目前国际形势下 , 社会主义仍处于低潮 , 中国的 社会主义制度能对世界上多少国家产生吸引力是该 项政策确立的前提 。 我们并不否认中国制度的吸引 力 , 但问题是 , 在国际环境和中国制度两者不变的情 况下 , 中国制度国际吸引力上升的根据是什么 ? 一 些学者建议将中华文化推向世界 , 使之成为国际主 流文化 , 从而提高中国的软实力 。 这种想法很好 , 但 文化吸引力和感染力是社会发展长期自然积累的结 果 , 国家政策对提高文化国际吸引力的作用微乎其 微。
③ ②
或弱 。 冷战后 , 日本的软实力也是非政府主体性的 , 但其软实力并不比中国强大 。 事实上 , 即使不对中 美软实力做这种性质上的比较 , 非专业人士也知道 美国的软实力强于中国 。 再如 , 有的研究列出了中 国软实力的多项构成要素 ( 文化 、观念 、发展模 式 、 国际制度 、 国 际形象 、国际组织中的定位 排序 ) ,却 没有提供衡量和比较这些要素的方法 。 例如 , 这项 研究提出了在国际组织工作中的地位排序和 “发展 模式 ”是软 实力要素 , 并指出中国 的发展模式得到
① 关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 。 2007 年软实力问题依
然是研究热点 , 诸多国际关系专业杂志和报刊都登 24
《现代国际关系 》 2008年第 1 期
程度问题的讨论几乎没有 。 有人认为 , 软实力是一 个不可量化的概念 , 因此软实力的程度研究是不可 能的 。 如有的学者称 : “软 实力很难用某个或数个 指标进行量化 , 也就很难衡量其数量上的大小 。 ”这 是因为 “软实力的效果更具有 不确定性 , 不同国家 的国民会根据他们对某特定国家所拥有的信息形成 其主观印象 , 然后他们才能判断和决定自己应该采 取的行动 。 ” ①有的学者虽然采取了实证方法分析中 国的 软 实 力 , 如 王 京 滨 的 《中 日 软 实 力 实 证 分 析— — — 对大阪产业大学大学 生问卷调查 结果的考 证 》, 但由于他 以对大阪产业大学大学生问卷调查 的结果为依据比较中日软实力 , 也就是以人的主观 感觉作为国家实力的判断标 准 , 因此 缺少客观性 。 具体讲 , 日本大学生对中国的印象并不反映全世界 对中国的印象 , 更不能 说明中国软实 力弱于日本 。 巴基斯坦学生对伊朗的印象比对美国好 , 但这不能 证明美国软实力弱于伊朗 。 也有学者认为软实力的定量研究是必要的 , 但 找不到定 量衡 量总 体软实 力的 方法 。 有学 者说 : “研究我国的软实力需要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结 合 ”, 但他承认 “源于定量分析的难度 , 目前的软实 力研究均采用定性方法 ”。 还有人意识到研究软实 力需要考虑程度问题 , 但却没有提出如何进行定量 研究的具体方案 。 有的学 者认为 , 软硬实力不可 截然分开 , 同一种力量 , 有时表现为软 , 有时表现为 硬 , 因此要对软硬力量进行动态分析 , 包括力量软硬 程度的横向和纵向变化 , 以及相对性等 。 遗憾的 是这些学者虽然意识到软实力研究需要定量分析 , 但他们在研究中国软实力时仍只做了定性描述 。 由于缺乏对软实力的定量研究 , 因此对中国与 他国软实力的比较研究也是停留在主观感觉上而不 是客观分析上 。 有的学者对中美两国软实力进行了 哲学性的比较分析 , 如讨论了两国软实力的相对性 和绝对性 、 独立性和相关性 、 政府主体性和非政府主 体性 、因果性和构成性 , 等等 , ④但这种分析并不能 使我们知道中美两国软实力的差距有多大 , 甚至不 能知道不同性质的软实力何者效力大 。 例如 , 有人 将中美两国软实力分成政府主体性和非政府主体性 两类 , 这种区分并不能证明哪类主体性软实力的强
⑤ 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 然而序数是不能用来进
行程度衡量的 , 发展模式这一概念也不能使我们知 道中美两国何者的发展模式吸引力更大 。 可见 , 只 讨论软实力构成要素是无法判断中美两国软实力差 距的 。 由于缺乏定量衡量 , 无法比较中国与他国软实 力要素的强项和弱项 , 因此许多学者提出的增强中
个方面 , 最主要的是软实力的内涵问题 , 即软实力的 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 其次是关于增强中国软实 力途径的讨论 , 其中强调政治要素为主和强调文化 要素为主的两派观点不一 。 虽然中国学界对于软实力的研究热情不减 , 但 研究明显停留在软实力性质的讨论上 , 关于软实力
中国既有软实力研究的成果及不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