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学科教学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12年~1919年


1912年公布学制系统,又称‚壬子学制‛。之后,又 陆续颁布各种学校法令,与‚壬子学制‛稍有出入。 于是在1913年(癸丑)与‚壬子学制‛综合成一个系 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这个学制,实行至1922 年‚新学制‛产生时止。 1912年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中学校令》施行 规则,规定小学、中学均设‚国文‛科。小学阶段目 的在使学生学习、通解普通语言文字,养成发表思想 之能力,兼以启发智德。中学阶段增加略解高深文字, 涵养文学之兴趣。由于取消了‚读经讲经‛一科, ‚国文‛完全独立开来。
第一部分 语文教学基本理念 --兼解读《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目标 语文课程内容 语文课程结构
第一章
语 文 课 程 性 质
第一节 语文学科性质观的讨论
1904年~1911年
我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出现而具有学校系 统的‚新教育‛制度,始于光绪二十八年 (壬寅年,1902年),称为‚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虽曾正式颁布,但并未施行。 至光绪二十九年(癸卯年,1903年)末 (1904年初),公布《奏定学堂章程》, 并付之实施,称为‚癸卯学制‛。

本阶段,从普通教育课程体系中各 学科功能上,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基 本上达成共识,即‚是语文训练的 功课,而不是灌输知识的功课‛, 换言之,‚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
1949年~195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学国文、小学国语均 改称语文。 据吕叔湘1978年的回忆:‚语文作为一门功课的 名称,是解放后才有的。同志们觉得很奇怪,解 放前不讲语文?解放前有的,它不叫语文课,小 学里叫国语,中学里叫国文,两个名字实际上是 一样东西。那么,怎么有语文这个名称呢?解放 初期有一个出版总署,底下有一个编审局,就是 现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前身,主要任务是编教科 书。这就碰到了一个问题,就是语文这门课,是 老办法小学叫国语,中学叫国文好呢?还是想法 统一起来?当时有一位在里头工作的同志提议说, 我们叫它语文行不行?语也在里头,文也在里头。 后来就决定用语文这个名称了。‛

1923年,穆济波指出本科教学唯一的目的是: ‚养成有思想,有作为,有修养,在中等教育范 围以内,有充分使用本国语文技能的新中国少 年。‛
1925年,朱自清对此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中 等教育宗旨’原是全部的,何须在一科内详细规 定呢?我以为中学国文教学的目的只须这样说明: (1)养成读书思想和表现的习惯或能力;(2) ‘发展思想,涵育情感。’这后一条原来穆先生 所举出的;但他所要发展的思想,所要涵育的情 感,我觉可以不必,只大体说明好了。这两个目 的之中,后者是与他科相共的,前者才是国文科 所特有的;而从分科的原则上说,前者是主要的; 换句话说,我们在实施时,这两个目的是不应分 离的,且不应分轻重的。但在论理上,我们须认 前者为主要的。‛
1920年~1927年


五四运动后, 1920年1月,教育部下令将小 学一二年级‚国文‛改名‚国语‛。 1921 年,全国教育联合会讨论改革学制,通过学 校系统草案。1922年(壬戌),教育部修正 后公布《学校系统改革令》,这就是‚新学 制‛,又称‚壬戌学制‛。 1923年全国教育联合会刊布《新学制课程标 准纲要》,规定中小学均改‚国文科‛为 ‚国语科‛,提倡教白话文,使学生能自由 表达思想。这是我国语文教育史上的一个重 大转折。




当时,许多学者提出教授国文当重在应用, ‚学校内之生徒能阅书报、通讯问足矣‛。 潘树声提出适合‚应用‛的标准在‚顺乎语 言之自然‛,‚读本化文字为语言,作文由 语言为文字‛。 刘半农则把‚国文之教授‛说成‚应用文教 授‛,‚抱定一个极简单的宗旨‛,‚只求 在短时期内使学生人人能看通人应看之书, 及其职业上所必看之书;人人能作通人应作 之文,及其职业上所必作之文‛,并概括为 ‚实事求是‛。 本阶段强调应用性,认识到‚国文‛是一门 技能学科,因而注重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主 动性。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922年,叶绍钧研究小学国文教授,找出其 ‚病根‛,即‚教师观念错误‛在于:(1) 不会了解儿童,不以儿童本位一义为教授的 出发点;(2)不明白国文教授的真作用,徒 视为形式的学科。他认为,要改正‚谬误的 观念‛:第一,须认定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 学科;第二,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 的学科。为此,要注意国文教授并非限于教 室以内、书本以内的学科。
1931年,宋文翰提出各科为完成整个 的教育目的,亦各有其特殊目标…… 以国文科而论,应有的特殊目标是什 么?依国文科的性质和所独备的责任 来说,我以为最重的只有两事: (l)阅读,(2)发表。


1940年,浦江清针对当时国文教学的情况, 再次强调:‚我们要求太多,反而不好。 鉴于现今中学生作文技术之恶劣,我们认 为中学国文应该是语文训练的功课,而不 是灌输知识的功课,与理化史地等课程性 质完全不同的。‛并指出:‚现在中学课 本,是理想太高,不切实用的。现在的中 学毕业生问问他们,是什么东西都读过, 但究其实际,等于什么都没有读。‛


由于《奏定学堂章程》体现了‚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在语文教育中,尤 其注重‚读经讲经‛一科,如初等小学堂每 周12钟点,而‚中国文字‛仅4钟点。学习 中国文辞,还是为了阅读古代经典。实质上, ‚中国文字‛、‚中国文学‛尚未完全取得 独立的地位。 本阶段已开始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以及儿 童的生活视野与心理水平,涉及语文学科的 实用性。


本阶段对语文学科实用性的认识进 一步拓展和加深,一方面认为必须 明了普通教育的性质;一方面必须 了解其民族性。此外,要明确普通 教育课程中各学科的共性与语文学 科的个性。
1928年~1948年

1928年,第一次全国教育会议对‚新学 制‛略加修改。据此,教育部曾于1929 年、1932年、1936年、1942年先后颁行 和修订中小学课程标准,中学‚国语‛ 复称‚国文‛。



《章程》规定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中 学堂设‚读经讲经‛,读经之外兼讲其浅近 之义。初等小学堂兼设‚中国文字‛,主要 是识字和作文;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兼设 ‚中国文学‛,包括阅读和作文。 在根据《奏定学堂章程》制订的《学务纲要》 中提出:‚学堂不得废弃中国文辞,以便读 古来经籍。‛因此,这两科密切相关,都应 属于语文教育范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