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3高考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
2023高考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在我国教育体系中,高考被称为“国家统一高考”,其题目的设置和形式对于全国各地的考生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而历史科目作为高考科目之一,在近年来也经历了多次改革和调整,最新一轮的改革便是2023年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
这一课标的出台,必将对历史教育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了解其内容和意义。
1. 课标概述2023年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从字面上来看,我们可以得知这是关于历史科目的新的教学标准和考试要求。
其实,在之前的版本中,历史课程已经经历了多次调整,但这次2023版本的更新,显然是对历史教育的一次全面革新。
这一次的改革,主要针对历史教学的内容、形式、要求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规定和标准,以适应当下社会的需求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2. 深度评估在深入了解2023年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的内容后,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课标在内容的选择和涵盖范围上都进行了大胆创新。
课标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和人物不再局限于我国本土的历史,还包括了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这无疑会对学生的历史视野和认知水平有着积极的影响。
在知识点的选择上也更加贴近生活和社会现实,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与当下的通联,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3. 广度评估除了内容的深度更新外,2023年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也在考核形式和要求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
以往的历史考试着重于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但新课标强调了批判性思维和学科交叉的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能够将历史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结合,这无疑提高了历史学科的综合素养要求,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经过深度和广度的评估后,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2023年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的重要意义。
这一课标不仅仅是历史教育的改革和更新,更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回应。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这一课标的实施,历史教育将会走向更加丰富多彩的发展道路。
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2.(4分)读表: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
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3.(4分)读表:记述出处“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旧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新唐书•高祖本纪》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太宗本纪》“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
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4.(4分)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
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
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C.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5.(4分)开平煤矿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 东印度公司、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的 “无敌舰队”,开始建立海上霸权,18世 纪六七十年代,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 对殖民主义的评价;对维也纳体系的评价, 四国同盟与神圣同盟、法国七月革命、二 月革命与六月起义;美国的对外政策;第 二国际存续时间、“五一节”来历。
复习建议
• 对考纲已删除的内容,高考原则上不作要求,就 是要涉及,一般也会像2005年文综卷Ⅰ第37题一 样,依托凯末尔革命提供相关的历史材料,并就 历史材料进行设问。因此,在考纲出来后进行的 第二轮复习,一般可以不再复习被删除的内容。 即使高考试题中设计本部分知识,也可以用第一 轮复习时的知识储备来应对。不过,根据国家考 试中心专家的解释,我们应对删除的内容一分为 二地看待,不能绝对地放弃。因而,对某一专题 知识中那些很难与相关知识割断的、比较重要的 和常见的但又是被删减的内容,建议必要的筛选, 以作到“删中有留”,合理取舍。
复习建议
• 为了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或者为了 突出某一历史阶段的特征,考纲对教学大 纲和教材中的历史知识进行了压缩,以突 出主干知识,减轻学生实际负担。在复习 时,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压缩的情况,合 理进行诠释,正确把握其知识内涵和外延, 帮助学生区分被缩小的、不作考试要求的 部分知识点
• 六、考纲虽已明确删除,但与前后必考内 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知识,有利于整体知 识体系的构件,往往会出现在组合式选择 体或问答体的题干之中,故应引起适当注 意。
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
•
5.《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
• 第一章第一节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第二章 第四节“二战”前中朝人民的抗日斗争、 德意日法西斯的结盟;第四章第三节东欧 人民民主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亚洲的人民 民主国家,第六节除新加坡和韩国之外的 东亚、东南亚国家经济的发展;第五章第 二节国际裁军的进展和地区缓和,第三节 知识经济的兴起。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
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一、试题总体评价2024年新课标全国卷1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整体上延续了以往的风格,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强调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试题题型稳定,内容涵盖广泛,重点突出,难度适中。
二、具体题目解析1、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该题考查了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涉及了农业、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方面。
试题以历史文献、考古发现等为材料,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历史基础和深入的理解能力。
2、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该题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为主题,选取了多个历史事件为背景材料,涉及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不仅掌握历史事件的经过,还要理解其历史意义和影响。
3、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该题以现代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为主题,涉及了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改革开放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能够分析其对现代中国的影响。
4、世界古代文明该题以世界古代文明为主题,选取了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等文明为背景材料,涉及了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
试题要求学生具备对古代文明的深入了解和分析能力。
5、世界近代史该题以世界近代史为主题,涉及了工业革命、殖民地运动、世界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试题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并能够分析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三、备考建议1、夯实基础知识高考历史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认真学习历史教材,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制度。
同时,要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形成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
2、提高解题能力高考历史试题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还强调历史事件的深度理解和分析。
因此,学生在备考时要注重解题能力的提高,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分析历史事件,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3、关注时事热点高考历史试题往往会结合时事热点进行命题。
全国统一2024年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1.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更的共同缘由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B.商品交易的须要C.审美观念的不同D.国家统一的推动2.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
“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
”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A.助长了大土地全部制B.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C.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D.缓和了社会的主要冲突3.唐代书法家张旭曾说:“始吾闻公主与担夫争路,而得笔法之意。
后见公孙氏舞剑器,而得其神。
”据此可知,张旭书法呈现出A.书写结构的严整性B.书写气象的灵动性C.书写笔画的繁杂性D.书写技法的内敛性4.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
这反映出当时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峻制约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惊慌5.面对外商轮船航运势力进一步扩展,李鸿章认为:“各口岸轮船生意已被洋商占尽,华商领官船另树一帜,洋人势必挟重资以侵夺”,因此“须华商独立公司,自建行栈,自筹保险”。
这表明A.商战成为对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激励民间投资设厂6.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由诏书稿上加入“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
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任组织。
”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7.1940年头中后期,中国很多工矿企业尽管账面上获得利润,但难以维持再生产,故“很多工厂把囤积原料作为主业,反以生产作为副业”。
这说明,当时A.商业的旺盛带动了工业生产B.抗日斗争的成功推动生产复原C.国统区的经济秩序遭到破坏D.国民党军阀混战扰乱经济发展8.1983年,北京四个最大的百货商场与北京市第一商业局签订合同,规定:超额完成利润承包额的,超额部分国家与商场对半分成;完不成利润承包额的,差额部分由企业利润留成和浮动工资弥补。
2023高考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
2023年高考全国历史新课标1卷考试题分析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备考2023年高考,对历史新课标1卷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了解命题规律,把握考点,实现高效备考。
一、考试结构概述1. 客观题突出2023年历史新课标1卷的特点之一是客观题比重较大。
这既对学生的历史知识掌握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主观题答题压力。
客观题的出现更好地考察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知识点覆盖面广从试题内容来看,2023年历史新课标1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内容涉及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等各个历史阶段,也涉及到了国内外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考查了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全面理解与把握。
二、题型分析1. 单选题单选题在这次考试中占有较大比重,包括对历史事件、人物、地点等的认知、了解和理解。
答题时需要考生准确把握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关键信息,对历史人物的事迹、贡献以及其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深入了解。
2. 多选题多选题同样占有一定比重,考查考生对历史事件、人物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考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相关知识点有系统性的理解和掌握,能够在一系列选项中准确地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3. 判断题判断题部分比较突出,很多考题需要考生根据事实进行判断。
对历史事件及其相关内容的理解准确与否成为了考查的重点,答题时需要注意细节,理顺思路,做到有理有据。
4. 主观题主观题部分则注重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解释能力,需要考生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整体分析,发挥出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思考。
在答题时需要注意结构清晰,论述有据,逻辑严谨。
三、备考策略1. 考前备考在备考历史新课标1卷的过程中,考生要全面复习历史知识,扎实掌握历史事件、人物、时间、地点等重要内容,做到有条不紊。
针对客观题部分,需要做到知识广泛,细节清晰,解题快速,遇到难题及时放弃,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题目。
2. 答题技巧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审题,细心阅读每个选项,做到精确理解,并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
202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解读2021年高考《考试大纲》在注意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的前提下,最新增加“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新内容。
历史:高考考纲解读一、2021年考纲综述经过教育部相关部门的修订和审定,《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奇出炉,历史科目考试大纲中考试范围及要求保持不变,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进行了部分修改与增加。
抓住考纲的微小变化,深化理解考纲的内涵对广阔考生的复习备考意义非凡。
二、2021年考纲最新变化(一)依据变化2021年依据一般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制定。
2021年依据一般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的要求制定。
【解读】此变化以中国同学进展核心素养为依据。
中国同学进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同学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进展和社会进展需要的必备品行和关键力量,以培育全面进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进展、社会参加三个方面,详细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详细细化为国家认同、社会责任、人文积淀等十八个基本要点。
从高考角度来看,与之最为亲密的就是文化基础。
文化基础包括人文底蕴与科学精神,正与考纲中对新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科学文化素养相对应。
历史是一门人文颜色浓郁的学科,除了历史学问外,尤其体现人文领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在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中充分体现。
(二)考查变化在2021年考纲基础之上,增加“考查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
【解读】2021年高考《考试大纲》在注意学科素养与学科思维的前提下,最新增加“考察考生的人文精神与素养,引导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新内容。
这就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在注意学问与力量的前提下更加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亲密联系社会热点,注意同学人文精神的培育。
发散同学思维,赐予同学发表自身观点的权利,让同学敢于张开嘴,迈开腿,不再单纯只是学问的汲取者,而变为探究学问的主导者,将人文主义嵌进课堂,更加注意同学主体地位,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更加聚焦整体进展,追求德智体美劳协调进展。
历史新课标高考大纲解读
历史新课标高考大纲解读及心得高三历史组罗燕一、大纲解析与重庆卷相比,新课标卷无论在难度、深度、广度上都大不相同。
特点表现为:1.以教材为知识背景的试题多,直接依据教材表述的试题少。
或难或易的试题多,难度适中的试题少。
2.重视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仍将是高考历史命题的指导思想之一。
3.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学科能力,更具人文色彩。
4.将充分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时代主题,强调历史学科“学以致用”“资政教化”“以史为鉴”的社会功能。
5.将更具有开放性,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品质的考查。
6.将进一步体现学术性。
新的史学研究范式和史学新成果会被大量引进高考命题。
同时会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或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撰写历史小论文,体现出较强的学术性。
7.选做题45、48题考查远离教材,46、47题与教材紧密结合。
二、备考建议1.关注新理念、新史观、新成果。
既需要了解传统的阶级分析等观念,更需要了解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生产力标准、实践标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等新观念。
2.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即对社会影响较大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思考研究;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分析。
3.突破思维的定势。
这主要是教材的相对稳定性和高考要求学生突破因教材的稳定性而形成的某些思维定势,以新的视角思路、观察思考问题和解析问题。
4.多研究新课标省份的高考典型题,从中了解命题的思路、方法、规律与趋势。
5.加强学科能力培养。
6.把握时代脉搏,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热点。
从社会现实中寻找题眼“以史为鉴”,通过借鉴历史的经验,来反省自我、认识自我和超越自我,来加深对现实的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质。
7.近几年来历史试题材料题的阅读文字量越来越大,考生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强化训练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202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真题卷历史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历史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考古学者在某史前遗址发掘出1300余座墓葬,大、中、小三类墓葬分别占总数的不到1%、近10%和90%。
其中大型墓葬规模大、随葬品丰富,出土了成套的石制、陶制礼器等。
据此可以推断,该遗址处于()A.旧石器时代早期 B.旧石器时代晚期C.新石器时代早期D.新石器时代晚期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政治变革,争相延揽人才,诸子百家大都呼吁“选贤与能”。
不认同这一理念的学派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3.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4.下表所列史书皆涉及南宋初年与金朝关系,研讨这一问题,首先应信重的是()书名基本内容成书时间《宋史》依据宋朝国史、实录等编撰而成的纪传体史书元朝后期《三朝北盟会编》按时间汇编徽宗、钦宗、高宗时期宋金和战史料南宋中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据南宋高宗朝国史,文集等编而成的编年史南宋后期《宋史纪事本末》汇编《宋史》等书,以事件为中心明朝后期A.《宋史》B.《三朝北盟会编》C.《建炎以来系年要录》D.《宋史纪事本末》5.清乾隆进士李调元在《卖田说》中借佃户王某之口说明“卖田以佃田”的好处:家中有十亩耕地,难以养活十口之家;卖出自己的十亩地,则可以长期租佃一百亩维持生计,且能免于官府钱粮加派。
根据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根据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历史试
题及答案
一、考试概述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历史试题包括了多个考点和知识点,考察了学生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该试题主
要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计80题,满分150分。
下面
将对试题的内容和答案进行详细解析。
二、选择题解析
选择题部分包括了单选题和多选题。
这些题目以历史事件、人
物和时间为基础,要求考生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进行判断和选择。
在解答这些题目时,考生需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并根据自己对历
史知识的理解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非选择题解析
非选择题部分主要包括了简答题和论述题。
这些题目要求考生
对某一特定历史事件或问题进行详细的叙述和分析。
在解答这些题
目时,考生需注意严谨的逻辑思维和清晰的表达能力,将自己对历
史事件或问题的理解和分析准确地呈现出来。
四、总结
根据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的解析,考生在备考历史科目时应注重对历史事件、人物和时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建议考生多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加强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以上是对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二卷历史试题及答案的简要解析,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历史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新高考全国Ⅱ卷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南方的良渚文化与北方的龙山文化都呈现出向更高社会阶段发展的迹象,这主要表现在()A. 公共墓地出现B. 农业的产生C. 贫富分化加剧D. 文字的使用2. 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儒家学者,他的学生韩非、李斯则是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下列能代表三人在治国方略上共同主张的是()A. “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B. “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C.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D.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3. 汉武帝时设置十三州部,州部可以推举秀才。
东汉,“州里”“州闾”“州党”等语汇逐渐行用,意为同乡,州刺史被尊称为“使君”。
东汉后期,以州为中心的地域观念逐渐形成,这在当时()A. 推动了察举制度的形成B. 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C. 有利于抑制豪强的势力D. 强化了监察制度的效力4. 如表关于唐人李元谅身世的三则史料中()C. 墓志采用了《旧唐书》记载D. 出现较早的史料最为真实5. 我国东南沿海某港口,在15世纪只是一个“结茅而居”的渔村,到16世纪,已成为“繁华世界”,“宝货塞途,家家歌舞赛神,钟鼓管弦,连飙响答”,时称“小苏杭”。
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A. 朝贡贸易繁荣B. 农业生产技术进步C. 白银大量流入D.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6. 1910年,长沙爆发抢米风潮。
具有地方议会性质的湖南洛议局致电军机处,请求朝廷撤换处置失当的巡抚,谘议局议长和士绅联名致电湖广总督瑞澂。
瑞澂认为该士绅等“迹近干预”,上奏朝廷:“巡抚乃系疆臣,用舍尤应钦定。
”这表明()A. 新政强化了清廷权威B. 谘议局架空了督抚权力C. 地方势力控制了官场D. 士绅阶层民主意识增强7. 如表是中国民族资本构成比重表(%),如表可以反映出()C. 近代金融体系臻于完善D. 经济结构逐渐失衡8. 公元前18世纪,西亚地区的一部法典规定:“此后千秋万世,国中之王必遵从我在我的石柱上所铭刻的正义言词,不得变更我所决定的司法判决,我所确立的司法裁定,不得破坏我的创制。
2023年高考全国新课标卷历史
1、中国历史上的某个时期,政府推行了均田制、租庸调制,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这一时期最可能是A. 秦汉B. 隋唐C. 宋元D. 明清(答案)B2、以下哪一项不是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近代企业A. 江南制造总局B. 福州船政局C. 汉阳铁厂D. 同仁堂药铺(答案)D3、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推翻了清朝统治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C. 建立了中华民国D.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民主政治(答案)D4、以下哪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A. 康有为B. 梁启超C. 严复D. 孙中山(答案)C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A. “另起炉灶”B.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 “一边倒”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案)D6、下列哪一项改革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建立A.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 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面展开C. 邓小平南方谈话D.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答案)D7、以下哪次战役是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取得的首次大捷A. 台儿庄战役B. 平型关战役C. 百团大战D. 淞沪会战(答案)B8、下列哪位人物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并提出了“民主”与“科学”的口号A. 陈独秀B. 李大钊C. 鲁迅D. 胡适(答案)A9、下列哪一项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四个现代化”C. “改革开放”D. “科学发展观”(答案)A10、以下哪一项不是导致明朝灭亡的原因A. 政治腐败B. 农民起义C. 外族入侵D. 工商繁荣(答案)D。
新课标高考历史考纲考点必背
历史高考历史考纲考点必背(最新)一、为什么学习历史:以史为鉴(鉴于往事、资于治道)、读史明智、通过对往事的借鉴,从而对未来的决策提供依据。
二、学习历史的方法:六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 (性质)、Why(原因)、How(方式)三、历史学科的特点:历史有两只脚,一只脚叫制度、另一只脚叫地理-钱穆四、中国古代史的共性(自秦至清):1.政治上:推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2.经济上:重农抑商3.思想上:儒家思想占据主导(自汉以后)儒家思想发展的两个阶段:汉代新儒学:董仲舒吸收阴阳五行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从而确立了儒家的独尊地位。
宋明理学(包括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用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4.科举制:隋朝开创、晚清1905年废除,以儒家四书五经为考试内容,成为自隋朝以来选拔人才的标准,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如:英国的文官制度。
五、世界史推荐观看纪录片《大国崛起》,特别是英国、美国、荷兰三个国家。
六、近代史可观看电视剧《走向共和》七、近代史三阶段:器物阶段(洋务运动)-制度层面(戊戌变法)-思想领域(新文化运动)八、西方史发展的脉络:1.文艺复兴(14c-15c)(肯定人) 核心:人文主义2.宗教改革(解放人)(16c,标志1517年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启蒙运动(启迪人17c-18c)(代表人物:伏尔泰:主张君主立宪、开明专制;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卢梭:社会契约论)4.资产阶级革命(自由人、17-18c)(英国:1640年资产阶级革命、法国:1789年大革命、德国:1871年统一)5.工业革命(发展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蒸汽机、第二次:电力的广泛运用、第三次:计算机的发明6.殖民扩张(剥削人)英国、法国等国走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九、答题注意事项:书写工整、条理清晰、史论结合、富有文采。
2023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23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一、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 考试时间:150分钟。
3. 试卷满分:100分。
4. 试题结构: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三、考试内容与要求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学科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2. 学科思维:比较思维、整体思维、批判思维和开放思维。
3. 学科方法:史论结合法、分层分析法、分类归纳法、历史计量法等。
四、考试范围按照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历史科目》规定的考试范围,本大纲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两部分。
必考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四个部分;选考内容包括史学入门、历史理论、世界史文献及学术动态等。
五、题型示例及参考答案1. 选择题例题:甲午战争后,维新运动迅速兴起。
以下言论可以作为例证的是()A. 公车上书,反对《马关条约》B. “习兵战不如习商战”C. “师夷长技以自强”D. “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答案:A2. 非选择题(包括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等)例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洪武)二十七年春三月,皇帝巡视江浙沿海,诏令:“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永乐十二年正月,又诏:“禁民间海船,原有海船者,悉改为平头船。
所在有司,防其出入。
”——《明史》卷三二五《日本传》材料二:顺治元年,清政府颁发“迁海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十四华里,并且将所有沿海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海。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5分)“一方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
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封闭保守B.精耕细作C.耕织结合D.艰难脆弱2.(★★)(1.5分)按照明朝的法律,屠宰耕牛是犯罪行为。
“凡故杀他人马牛,杖七十徒一年半;私宰自己马牛,杖一百;耕牛伤病死亡,不报官府私自开剥,笞四十。
”这些法律规定反映出当时()A.小农经济出现衰退现象B.政府严格控制民间经济活动C.农用动力没有实质变化D.民间屠宰耕牛现实普遍3.(★)(1.5分)《汉书•元帝纪》载:“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中华民族的“安土重迁”思想根源是中国古代()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巩固统治的需要C.儒家思想的影响D.农耕经济的发展4.(★★)(1.5分)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江南一些工商业城市的丝织业中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日受值”的现象,它反映了当时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该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A.外商企业B.民间手工业C.家庭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5.(★★)(1.5分)如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6.(★)(1.5分)有西方人说中国人太聪明了,他们用两种最简单的东西,赚了全世界无数人的钱:一是桑叶,二是泥土(瓷器).下列产品出现在英国市场上的先后顺序是()①丝绸②青花瓷③白瓷④粉彩瓷。
A.①③②④B.①④②③C.①②③④D.③①④②7.(★★)(1.5分)历史老师要求同学们开展一堂题为“大唐长安商业”的探究课,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史料,其中不符合探究课主题的是()A.“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响,而众以会”B.“皆云西市有贾胡及波斯邸,能辨识珠宝”C.“夜三更,东市失火,烧东市曹门以西十二行四千余家”D.“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8.(★)(1.5分)某同学的论文涉及“宋代商业活动不断冲击着官府的重农抑商政策”这一论点,下面能作为他写作的论据的是()A.商业场所的时空限制由严格到弱化B.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现象C.“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出现著名的商帮D.离城镇较远的地方民间集市开始形成9.(★)(1.5分)中国古代,都城的定位成为城市兴衰的重要因素,它使政治、经济、文化融为一体,此外,中国古代城市农村之间分工的基本结构,也与“城郭”、“乡村”这种行政上的区域划分相一致。
2023全国新课标一卷历史
2023全国新课标一卷历史
摘要:
一、2023 全国新课标一卷历史概述
1.高考适用地区
2.考试时间和满分分数
二、历史试卷结构及题型
1.选择题
2.材料解析题
3.论述题
三、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1.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
2.提高阅读和解析能力
3.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四、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1.强调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
2.注重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
3.突出对学科素养的考查
五、参考答案和解析
1.选择题答案及解析
2.材料解析题答案及解析
3.论述题答案及解析
正文:
一、2023 全国新课标一卷历史概述
2023 年全国新课标一卷历史考试,适用于我国云南、安徽、山西、吉林、黑龙江等地区。
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满分150 分。
二、历史试卷结构及题型
历史试卷分为选择题、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
选择题共有若干小题,每小题有四个选项,要求考生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材料解析题和论述题则根据具体题目要求,对相关历史事件、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三、高考历史复习策略
高考历史复习时,考生应注重基础知识和学科素养的积累,提高阅读和解析能力,加强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在复习过程中,要关注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理解历史问题的内在逻辑,把握历史发展的趋势。
四、高考历史试题特点
2023 年全国新课标一卷历史试题,强调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注重对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突出对学科素养的考查。
试题旨在考查考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科素养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2010年全国新课标高考考试大纲:历史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 "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年全国新课标高考历史考试大纲I.考试性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因此,高考应具有较高和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II.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理解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2.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和历史解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说明和证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3.描述和阐释事物•客观叙述历史事物•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事物的特征•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做出正确的阐释。
4.论证和探讨问题•运用判断、比较、归纳的方法论证历史问题。
•运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独立地对历史问题和历史观点提出不同看法二、考试范围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古代古代中国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手工业的发展(3)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文学成就(4)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雅典民主政治(2)罗马法2.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近代世界1.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新航路的开辟(2)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近代科学技术(1)经典力学(2)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辛亥革命(3)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思想解放的潮流(1)维新思想(2)新文化运动(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现代世界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3)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的加入5.现代科学技术(1)相对论和量子论(2)现代信息技术6.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文学的主要成就(2)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3)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4)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现代中国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民主政治制度的建设(3)“文化大革命”(4)改革开放以来民主与法制的建设(5)“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1)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2)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4)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3.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1)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3)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外交活动4.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3)大众传媒的发展5.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2)毛泽东思想(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1)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3)教育事业的发展选考内容选考一历史上重大改革1.梭伦改革2.商鞅变法3.北魏孝文帝改革4.王安石变法5.欧洲的宗教改革6.穆罕默德•阿里改革7.俄国农奴制改革8.明治维新9.戊戌变法选考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近代欧洲的民主思想(1)洛克(2)卢梭2.17世纪英国国会与国王的斗争(1)大抗议书(2)内战3.民主政治的重要文献(1)《独立宣言》(2)《人权宣言》(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4.法国建立共和制的曲折历程(1)法国大革命(2)19世纪法国政体的变迁5.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1)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的民主思想(2)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的斗争(3)抗日战争胜利前后人民群众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斗争6.近代欧洲工人争取民主权利的斗争(1)宪章运动(2)第一国际和第二国际选考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和平(1)凡尔赛体系的构建(2)华盛顿体系的构建(3)“非战公约”(4)国际联盟3.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3)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4.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1)美苏冷战局面的形成(2)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的高涨(3)七八十年代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4)联合国的产生及其在维护世界和平中的主要活动。
5.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朝鲜战争与越南战争(2)中东战争(3)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4)海湾战争6.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选考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1)秦始皇(2)唐太宗(3)康熙帝2.东西方的先哲(1)孔子(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3.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杰出人物(1)克伦威尔(2)华盛顿(3)拿破仑4.“亚洲觉醒”的先驱(1)孙中山(2)甘地(3)凯末尔5.无产阶级革命家(1)马克思、恩格斯(2)列宁(3)毛泽东、邓小平6.杰出的科学家(1)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2)牛顿、爱因斯坦选考五探索历史的奥秘1.历史与历史的重现2.人类起源之谜3.二里头文化4.三星堆遗址5.米诺斯宫殿遗址6.玛雅文明7.大津巴布韦遗址选考六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1)“世界遗产公约”(2)世界文化遗产名录(3)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2.古代埃及文明的历史遗产(1)金字塔和拉美西斯二世遗迹(2)阿布辛拜勒神庙的搬迁3.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产(1)希腊雅典卫城的巴特农神庙(2)奥林匹克遗址群(3)罗马的古建筑遗址群4.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2)圣彼得大教堂5.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1)秦始皇陵兵马俑(2)万里长城(3)北京明清故宫、颐和园和皇家陵寝(4)山西平遥古城与安徽古村落(5)昆曲6.具有警示意义的世界文化遗产(1)塞内加尔的戈雷岛(2)奥斯威辛集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