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通史版)练习:第六部分 专题十四 第1课时 能力提升 含解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8·乐山调研)列宁曾将十月革命主观动机设定为“引爆”西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晚年,他又重新诠释其实际功能,其中包括面向东方落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列宁眼中十月革命()

A、超越无产阶级革命范畴

B、逐渐修正了既定目标

C、造成了广泛世界影响

D、实现了东方非殖民化

解析:选 C.据材料“‘引爆’西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面向东方落后国家民族解放运动”可知,十月革命造成了广泛世界影响,故选C.

2、(2018·濮阳模拟)瞿秋白在《俄乡纪行》中写道:“不得志小商人、小资产阶级农民,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这实际上反映了()

A、十月革命成功但并未解决土地问题

B、俄国苏维埃体制是次不成功尝试

C、苏维埃俄国没有建立工农联盟政权

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选D.据材料“自1920年以来都不满于劳农政府”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故选D.十月革命成功后即颁布《土地法令》解决农村土地问题,A项错误;俄国苏维埃体制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一次成功实践,B项错误;苏维埃俄国是工农联盟政权,C项错误.

3、(2018·益阳调研)学者王听伟指出:“摒弃了试图直接由落后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错误构想,使得俄国经济建设稳步发展,缓和了民

众和苏维埃政府矛盾,顺利渡过了这次‘危机’.这是社会主义第一次伟大而成功改革.”这一“成功改革”是指()

A、赫鲁晓夫改革

B、勃列日涅夫改革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行农业集体化

解析:选 C.据材料中“直接由落后农业国实现向共产主义过渡”可知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结合所学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了严重政治经济问题,然后列宁摒弃该政策实行新经济政策,使俄国经济稳步发展,顺利度过了危机,故选 C.赫鲁晓夫改革重点是农业,盲目种植玉米,导致垦荒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重点放在了工业领域尤其是军事工业,后期导致经济下滑,B项错误;实行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D项错误.

4、(2018·肇庆模拟)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新路线.”符合这一思想目标做法是()

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

C、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建设

解析:选 B.新经济政策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故选B.材料反映是新经济政策,而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内容,A项错误;实行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时期,C项错误;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建设属于斯大林时期,D项错误.

5、1925年12月,苏联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斯大林认为,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是工业化,工业化中心,工业化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这一方针特点是()

A、采用计划经济体制

B、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

C、优先发展重工业

D、取消新经济政策

解析:选C.根据材料“工业化基础,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等),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生产,发展本国机器制造业”说明优先发展重工业,故选C.“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是在20世纪30年代,A项错误;“排斥市场和价值规律作用”是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形成是在20世纪30年代,B 项错误;“取消新经济政策”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D项错误.

6、(2018·绵阳模拟)1928年,布哈林认为:必须考虑积累界限问题,投资最大界限问题……(无论如何)也不能用“未来砖头”建造“现实”工厂.这反映出当时苏联工业化()

A、延续了新经济政策精神

B、没有得到人民普遍支持

C、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

D、受到计划经济体制制约

解析:选 C.苏联工业化是用“未来砖头”建造“现实”工厂,即过度投资工业,而忽视了民生改善,存在违背经济规律现象,故选 C.苏联工业化牺牲了农民利益,违背了新经济政策精神,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苏联人民对工业化态度,B项错误;苏联工业化是计划经济体制体现,而不是受其制约,D项错误.

7、(2018·洛阳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模式,即通过国家职能部门制定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这种类型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唯一来源是农业,苏联工业化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得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价格剪刀差办法,使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这是一种以牺牲农业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材料二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是建设重工业.1956年,毛泽东又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重工业是我国建设重点.必须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这是已经定了.但绝不可以因此忽视生活资料尤其是粮食生产.如果没有粮食和其他生活必需品,首先就不能养活工人,还谈什么发展重工业?所以,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关系,必须处理好.”《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中国工业化道路问题.

(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工业化与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异同.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56年前后新中国对苏联工业化模式认识变化并分析发生变化历史背景.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发展工业化是指优先发展重工业“一五”计划,故从工业、经济体制、农业等方面与材料一苏联斯大林模式进行比较,得出异同点.(2)第一小问,结合1953年新中国效仿苏联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