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缺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传统文化的缺失

【摘要】中国物质文明异常繁荣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却呈现出日渐凋零的趋势。经济与文化的不对称发展、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断层、教育的忽视等造成了当下中国国民文化的缺失。构建和谐社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目标,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源泉和动力。我们要关注传统文化,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弘扬和发展具有引导力的将现代和传统有机结合起来的创新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缺失;传承;创新

尤记得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那宏大的场面,佩服艺谋先生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在短短几个小时里诠释得如此淋漓尽致,酣畅得令国人在泪花涌动的同时不住地拍手叫好。

但当我关上电视回归现实生活中时,却悲哀地发现那些传统文化于我们来说好像已经遥远得只能仰望。从前的读书人15岁前就能把四书五经烂熟于心,他们口中朗诵着“知乎者也”,其对经典的了解足以让今天的古代文学博士望而兴叹。可是一个世纪后的现在,屈指可数的人能够回答得出什么是四书五经,孩子们对《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些构建起中国古代思想体系支柱的著作只知其名不知其详。

随着世界各地孔子学校的相继开办,中国正在走向世界,汉语也正在逐渐受到人们的热捧且形式日渐高涨,不少外国人怀揣着“中国心”奔赴中国。然而,汉语走出国门就一定代表中华文化走向世

界吗?单是一个孔子就能代表中国的所有传统文化和当今中国的

文化现状吗?在我们大张旗鼓地对外宣传中国文化的同时又有多

少传统文化在走向消亡呢?又有多少国民是静下心来真正地去学习、领悟、参透传统文化的呢?整个中华民族在社会转型期表现出浮躁的文化心态、信仰的缺失、道德的沉沦和国民文化精神的贫乏着实让人担忧。

一、看传统文化的缺失现状

我们骄傲于中国的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世人皆知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保存得最完整而源远流长。而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现在正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当下的中国人很少能够静下心来去接受中国传统礼仪和文化的

洗涤,更不可能从本国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修身养性。有人在反驳,你在污蔑我们,我们也在开发历史资源、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你看,那么多历史剧被搬上电视荧幕,那么多古代名著被成册出版,我们还年年上寺庙、祭孔拜炎黄。但是所谓的历史剧是真的挖掘宝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吗?没有,历史剧对历史和国民负责的态度鲜见,它们更多的是娱乐和作秀,甚至为了收视率随意篡改历史误导观众;市面上《读史有智慧》之类的书不胜枚举,大众文化更多的是以一种功利的心态去片面挖掘中国文化;同时我们祭孔拜炎黄的行为,也多了作秀的成分和商业化的因素,少了对于文化本身的深度挖掘。浩浩荡荡数万人穿着古代的服饰向陵地走去,此时的他们是否真的在忆怀感悟过去呢?恐怕在这些衣服下的躯体更多的是

一种表演吧。同时,洋产品、洋节日、洋“垃圾”等外来物不断冲击着我们,西方文化也正如洪水猛兽般的侵蚀着我们的传统文化。不得不承认,中国国民正处于文化缺失的状态。在现实中国社会中,传统文化对于大多数百姓来说已成为书上看的、电视里放的、博物馆橱窗里展览的东西。文化存在那里,但我们却视作无物,或者说,我们根本不知道怎么去传承、开发和利用它。

二、思传统文化的缺失原因

造成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我简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1、经济与文化的不对称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同志“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下,在“先富带后富”的号召中,几十年过去了,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是与之对应的国民人文素养却让人堪忧,只顾当前不管未来的末世发展心态和先富不带后富的“暴发户”自利心态严重,社会焦虑现象的普遍存在又使得各种负面的力量呈现某种放大和膨胀,社会浮躁、传统文化缺失以及矛盾重生。

2、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断层。中国是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的优秀古国,但是随着代际的更迭,现代中国人身上的这种传统精神的影子越来越模糊了,特别是上个世纪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的一系列政治运动,使我们对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全盘否定、摒弃甚至加以破坏。虽然现在我们知道儒家思想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性,知道它们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并加以重视,但是接近百年的断层

却让我们捡拾得太过艰辛。

3、教育的忽视。我们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对于礼仪和中国文化的相当不重视,从小学到大的“语文”也只是简单地罗列而没有将文化的精华呈现给孩子们,教育体制中“一切为了考试”,“高考指挥棒”的说法让老师和学生都备感压力,失去了教授和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悟如何传承传统文化防止其缺失状态

1、重视教育的作用。人的内心深处有对美好的渴望,人们需要传统文化和礼仪的熏陶。重视国民教育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把国民教育作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从小对孩子传统文化兴趣的培养,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让他们能够真正去领悟、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从小构建起文化的底蕴。

2、重视社会文化氛围的塑造。人是社会化产物,我们无时不刻不处在社会活动之中,受到社会环境和周边人物的影响。在社会中广泛塑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去内化传统文化。

3、重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传统文化是可以与现代文化融合的,要重视传统与现代的并重。我们要读古人、读传统,去真正领会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也要学习西方现代文化的前沿思想,培养前卫的创新意识,去继承传统的、发展现代的,有创意的文化。这种继承并非简单的移植,也不是一味地“拿来”,而是在了解社会进程和时尚潮流的同时创新性地引入传统文化的精髓,将他们赋

予新的内涵和时代气息。

四、结语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而民族精神是民主脊梁的重要支柱,而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却不得不承认它正在逐渐退出历史的大舞台,被人们所遗忘。

文化是有其包容性的,在各方文化冲击混杂的今天,我们要在坚定传统文化的同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不断地去吸收、包容、沉淀并且积累,发展和创新传统文化。

【参考文献】

[1]陆卫明,李红.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对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2]黎莉.浅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j].福建理论学习,2011(8).

[3]王庆杰.百家讲坛的社会文化学分析[j].电影文学,2009(10).

[4]百度文库.林一凡访谈:谈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eblol]. http:

///view/ba42343243323968011c92bd.ht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