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手法疏理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治疗郁证体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拿手法疏理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治疗

郁证体会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推拿手法;督脉;足太阳膀胱经;郁证

郁证属中医“脏躁”、“梅核气”、“奔豚气”等范畴。该类患者均未发现有明确的器质性病变,通常被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焦虑症”、“抑郁症”、“更年期综合征”、“癔症”等并予相关处理,但疗效欠佳。而中医一般根据症状按“郁证”予以治疗,以疏肝理脾、健脾和胃、化痰涤饮、理气解郁、活血化瘀、益气养阴、补心安神等法,给予汤剂或中成药,但疗效却不能持久,或不效。笔者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复杂又多兼寒热不适、阴阳不调,辨证为督脉太阳经不利,试予推拿手法疏理背部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不意竟获良效。现介绍如下。

1 理论依据

背主一身阳气,督脉循行于背部正中,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之称,其大椎为诸阳之会,又与阳维脉交会于风府、哑门,所以,督脉之经气与各阳经都有联系,诸阳经通过阳维会合于督脉。《难经·二十八难》云:“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风府,

入属于脑……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说明其与脑和脊髓有密切的联系。督脉旁通足太阳膀胱经,膀胱经是人体循行路线最长的一条经络,《素问·骨空论》云:“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更说明了督脉与足太阳膀胱经的联系。五脏六腑之背俞穴,都分布在膀胱经上,故背部和五脏六腑皆有联系。如二经运行不畅,经气不舒,甚而脉络瘀滞,气血失和,经脉之气不能上注于脑,五脏六腑之气亦不能畅通,气血无以荣养四肢百骸而出现诸多病端。

有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督脉脊柱段压痛反应的出现率达到80%以上,提示抑郁症的发生与督脉功能障碍有高度相关性,并提出在针灸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督脉功能的检查和观测[1]。脊柱与内脏有着复杂的联系,刺激脊神经,可以改变紊乱的信息通道,清除异常的病变信息,脊柱作为人体的中枢部位,给予治疗,可直接改善大脑和全身的气血运行,从而使症结得到缓解[2]。石学敏教授的“醒脑开窍”针法,即以督脉经穴人中作为针灸处方的主穴,用于中风的治疗[3];山西老中医石中衡创立通督按摩法,以整复脊椎关节的错动为主要手段,使督脉气机条达,进而能够协调脏腑、经脉的功能,使周身之阳气充盈,从而治疗各种病患[4]。

2 治疗手法

体位:患者取俯卧位,全身放松,呼吸自然,医者立其侧方;亦可取用坐位,伏于椅背,医者立其后方。部位:督脉、足太阳膀胱经背段,

背部压痛点。手法: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点法(指按法)、掌按法、提捏法、掌推法、擦法。

治疗步骤:①撑腰背部。用双手掌置于大椎与腰骶部正中相对向下向外用力按压,然后两手掌分置于肩背部与对腰骶部同时用力向下撑腰背部各3遍,坐位者可不行此法。②法。以法施于腰背部及两侧膀胱经,掌指关节法华佗夹脊及腰眼,自上而下,往返多次,以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等为重点穴位。③一指禅推腰背部诸穴。推腰背部督脉及膀胱经诸穴。

④掌揉法。以掌根揉两侧腰背部膀胱经。⑤提捏督脉。以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指相对,将脊柱上皮肤用力提起,边移边提,一直从长强提至大椎,操作1~3遍。⑥提捏膀胱经。用单手或双手的拇指与食指相对,将脊柱旁边的一条形肌肉用力提起,边移边提,边提边拿。先自上而下(从颈部以下做到臀部以上),再自下而上(从臀部以上做到颈部以下)操作。上下反复操作2遍。操作中注意对称提捏,不宜用力抓拧。

⑦点按及揉按背俞及背部压痛点。此为重点手法。将双手拇指指端放在大椎穴左右各旁开一横指的地方,用一定的力量揉按并持续数秒钟,下、左、右移1 cm左右的距离再揉按,如此操作直至整个背部揉按完毕;如遇到疼痛敏感的部位可以适当加长按压时间,疼痛点提示此处经气郁滞不通,气血流通受阻,通过揉按可以疏利经气,部分缓解这些不适,郁证患者常于此时出现嗳气。⑧掌压法。用双手按压腰痛部脊柱(督脉所在);坐位患者可不行。⑨擦法。先用手掌横擦命门区,然

后用小鱼际直擦督脉,接着用手掌直擦腰背部两侧膀胱经,最后擦整个腰背部,以微热为度。

注意事项:行第7步时,自长强至大椎行推拿疏理,复两侧膀胱经,后背部两侧,注意点按,寻找压痛点,并予重点揉按,患者常于此时出现嗳气,无反酸,随着手法的进行,压痛点及嗳气渐消,患者胸中满闷自消,感觉非常舒适。第1次治疗此步骤常需用时1 h,故用力需柔,不宜用急劲。一次手法之后,常需1周左右方可进行下一次,3~5次后,患者症状已可明显缓解。4次为1个疗程,间隔1个月,行下一疗程。多次治疗之后,压痛点明显减少,嗳气亦消,病情趋于稳定。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50岁,2004年9月20日初诊。就诊时已绝经半年。患者于2年多前因家事烦恼,出现胸闷不适,胁肋胀痛,活动后舒适,夜间眠差,心慌心悸,头痛头晕,言语大声,性急易怒,纳差,腰骶间酸痛不已,常与朋友抱怨不休。曾在多家医院行心电图、24 h心电图、胃镜、头颅及胸部CT及多种生化检查,均未见器质性异常。他医按更年期综合征(郁证)予调节植物神经及疏肝解郁、健脾和胃、益气和血中药口服,但症状减轻不明显,遂来我处就诊。查:神清,肤色正常,表情紧张,脊背紧酸, 舌淡红,苔白,脉沉细。中医诊断:郁证。辨证为督脉太阳不利,气机逆乱。按前述手法予治,至第7步时,压痛点多达20个,且每按必有嗳气,但无反酸,治疗过程中自诉每嗳气一次则胸闷及胁痛减一分,治疗总用时2 h,终不再出现嗳气及明显压痛点。手法结束后嘱其多调养性情。1周后复诊,自诉经上次治疗后,症状已大减,

心情甚畅,竟不易发脾气,亦不再懊恼胸闷。续第2次治疗,过程中压痛点已减少至8个,嗳气的次数明显减少,需按揉多次方出现一次嗳气,本次耗时仅40 min。之后再行2次治疗以完成该疗程。因症状完全消失,患者未再行下一疗程。随访至今未见上症复作。

4 讨论

背部为身之阳,督脉太阳行走皮下,联通十二经络及五脏六腑,调节二经气血即是调节五脏六腑之功能,则可达到通其经络、调其气血、振奋阳气的目的,进而能够协调脏腑、经脉的功能,使周身之阳气充盈,此可使正气内守,外邪不易入内,内邪得以祛除。但郁证全因情志而起,正如《景岳全书·杂证谟·郁证》曰:“凡五气之郁,则诸病皆有,此因病而郁也。至若情志之郁,则总由乎心,此因郁而病也。”更有叶天士说:“郁症全在病者能移情易性。”所以,嘱患者豁达心境,避免忧思焦虑,参加体育锻炼,参加集体活动,方是上策,医者亦应对患者如对亲人,听其倾诉,以其苦为己苦,取得患者信任,增加治疗的成功率。【参考文献】

[1] 张建斌,王玲玲.抑郁症患者督脉脊柱段压痛点分布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7,(3):16-18.

[2] 庄平.督脉治疗在砭术应用中的价值探讨[J].中国针灸,2004,24(2):127.

[3] 张存生,张慧勇,马春燕,等.醒脑开窍法治疗中风后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