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方法及润滑系统

合集下载

第9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第9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7
第二节 润滑剂


二、机油的使用特性及机油添加剂 汽车发动机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循环次数 每小时可达100次。机油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在循环 过程中,机油与高温的金属壁面及空气频频接触,不断 氧化变质。窜入曲轴箱内的燃油蒸气、废气以及金属磨 屑和积炭等,使机油受到严重污染。另外,机油的工作 温度变化范围很大:在发动机起动时为环境温度;在发 动机正常运转时,曲轴箱中机油的平均温度可达95℃或 更高。同时,机油还与180~300℃的高温零件接触, 受到强烈的加热。
5
润滑系油路
第二节 润滑剂

思考题2-1:机油有哪些功用?



Hale Waihona Puke 一、机油的功用 润滑作用:将机油不断地供给运动零件的摩擦表面,形成一 定的油膜,减少零件的摩擦和磨损; 冷却作用:润滑油在润滑各摩擦表面的同时,吸收各摩擦表 面的热量,降低各摩擦表面的温度; 清洁作用:润滑油在循环流动中,可清除摩擦表面的磨屑等 杂质; 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气缸壁上形成的油膜可以提高 零件的密封效果; 防锈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防止金属机件发生氧化锈 蚀; 液压作用:可以利用润滑油作液压油; 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减小振动。
9
第二节 润滑剂

机油应具有下列使用特性: 4.较低的起泡性 由于机油在润滑系中快速循环和飞溅,必 然会产生泡沫。如果泡沫太多,或泡沫不能迅速消除,将造 成摩擦表面供油不足。控制泡沫生成的方法,是在机油中添 加泡沫抑制剂。 5.强烈的清净分散性 机油的清净分散性是指机油分散、 疏松和移走附着在零件表面上的积炭和污垢的能力。为使机 油具有清净分散性,必须加入清净分散添加剂。 6.高度的极压性 在摩擦表面之间的油膜厚度小于0.3~ 0.4μm的润滑状态,称边界润滑。习惯上把高温、高压下的 边界润滑,称为极压润滑。机油在极压条件下的抗摩性叫作 极压性。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

发动机润滑系统培训1. 简介: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而润滑系统就是发动机的血管,里面流淌着"鲜血”—润滑油,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

1.1 润滑系统的功用:发动机工作时,很多传动零件都是在很小的间隙下做高速相对运动的,如曲轴住轴颈与主轴承,曲轴连杆轴颈与连杆轴承,凸轮轴轴颈与凸轮轴轴承,活塞、活塞环与气缸壁面,配气机构各运动副及传动齿轮副等。

尽管这些零件的工作表面都是经过精细的加工,但是放大来看这些表面都是凸凹不平的(见下图)。

若不对这些表面进行润滑,它们之间将发生强烈的摩擦。

金属表面的干摩擦不仅增加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加速零件表面的磨损,而且还可能由于摩擦产生的热将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

润滑系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的洁净润滑油输送到全部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主要总结为以下几点:(1)润滑润滑油在运动零件的所有摩擦表面之间形成连续的油膜,以减小零件之间的摩擦。

(2)冷却润滑油在循环的过程中流过零件工作表面,以降低零件的温度。

(3)清洗润滑油可以带走摩擦表面产生的金属岁末及冲洗掉沉积在气缸、活塞、活塞环及其它零件上的积炭。

(4)密封附着在气缸壁、活塞及活塞环上的油膜,可起到密封防漏的作用。

(5)防锈润滑油有防止零件发生锈蚀的作用。

1.2 润滑方式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才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润滑油供入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的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方式主要是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

一润滑系统的功用及组成润滑系统的功用就是在发动机工作时连续不断地把数量足够、温度适当的洁净机油输送到全部传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摩擦表面之间形成油膜,实现液体摩擦。

从而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消耗、减轻机件磨损,以达到提高发动机工作可靠性和耐久性的目的。

2、润滑方式由于发动机传动件的工作条件不尽相同,因此,对负荷及相对运动速度不同的传动件采用不同的润滑方式。

1)压力润滑压力润滑是以一定的压力把机油供人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这种方式主要用于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等负荷较大的摩擦表面的润滑。

2)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件溅泼起来的油滴或油雾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飞溅润滑。

该力式主要用来润滑负荷较轻的气缸壁面和配气机构的凸轮、挺柱、气门杆以及摇臂等零件的工作表面。

3)润滑脂润滑通过润滑脂嘴定期加注润滑脂来润滑零什的工作表面,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3、润滑系统的组成及油路发动机润滑系统组成的主要部件及功用油底壳--用来贮存润滑油。

在大多数发动机上,油底壳还起到为润滑油散热的作用。

机油泵--它将一定量的润滑油从油底壳中抽出经机油泵加压后,源源不断地送至各零件表面进行润滑,维持润滑油在润滑系中的循环。

机油泵大多装于曲轴箱内,也有些柴油机将机油泵装于曲轴箱外面,机油泵都采用齿轮驱动方式,通过凸轮轴、曲轴或正时齿轮来驱动。

机油滤清器--用来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磨屑、油泥及水分等杂物,使送到各润滑部位的都是-干净清洁的润滑油。

分粗机油滤清器和细机油滤清器,它们是并联在油道中。

机油泵输出决大多数的机油通过粗机油滤清器,只有很少部分通过细机油滤清器,但汽车每行使5km,机油被细机油滤清器滤清一边。

机油集滤器--它多为滤网式,能滤掉润滑油中粒度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进油口之前。

机油粗滤器用来滤掉润滑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其流动阻力小,串联安装于机油泵出口与主油道之间。

机油细滤器能滤掉润滑油中的细小杂质,但流动阻力较大,故多与主油道并联,只有少量的润滑油通过细滤器过滤。

第8章 润滑系统

第8章 润滑系统

作业
1、润滑系的功用是什么?由哪些机件组成? 2、一般油路中有哪几种机油滤清器,是串联 还是并联,原因是什么?
出 油 口
进 油 口
转子式机油泵工作演示
转子式机油泵特点:
结构紧凑、重量轻、外形尺寸小、 泵油量大、供油均匀度好、成本低
应用: 红旗轿车、马自达
安全阀(限压阀)
1、作用:限制机油压力过低 或过高,并稳定一定范围内。 2、构造:柱塞(钢球) 弹簧和螺塞 3、安装位置: 492Q—主油道前 端 CA6102Q、 EQ6100Q在泵盖上
§ 8.3
一、机油泵
功用:
润滑系统主要部件的构造
提高机油压力, 保证机油在润滑 系统内不断循环。
分类:
A 、齿轮式机油泵 B 、转子式机油泵
齿轮式机油泵
主动齿轮
进油腔
出油腔
从动齿轮 壳体
齿轮式机油泵的工作演示
特点: 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工作可靠、使用寿命长 应用: 捷达、桑塔纳、奥迪、 切诺基等轿车
二、机油滤清器
作用:
使循环流动的机油在送往运动零件表面之 前,滤去机油中的金属屑和大气中的尘埃。
分类:
集滤器、粗滤器、细滤器、复合式滤清器
连接方式:
串联——一般为粗滤器 并联——一般为细滤器
1、集滤器
功用:防止较大的机械杂质进入机油泵。
分类: 浮于机油表面,能吸入油面上较 为清洁的机油,但当油面上的泡 沫被吸入时,油道中机油压力降 低,润滑欠可靠。
油路
油底壳 集滤器 放油螺栓
机油滤清器
气缸盖油道
回油孔 主油道
滤清器出油道
滤清器
集滤器
滤清器 进油道
机油泵 油底壳

第7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第7章发动机润滑系统
机油的流动是从油底壳开始的。机油穿过机油泵滤网被吸入 机油泵,加压后送至机油滤清器,过滤后的机油被送入发动机缸 体中的主油道。机油从主油道被送至发动机的所有其他部件。
机油从主油道被送至曲轴,润滑主轴承和连杆轴承后流回油 底壳。
上一页 返回
7.3润滑剂
7.3.1润滑油
1.润滑油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黏度:机油的黏度指机油在外力作用下流动时,分子间的内聚力阻
碍分子间的相对运动,产生种内摩擦力,所表现出来的性质。 ②温度一黏度特性:指机油的=x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性质。 ③低温性:指机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 ④安定性:指机油一般情况下抵抗氧化变质的性能。 ⑤腐蚀性:指机油对金属及其他物质产生腐蚀作用的性质。
下一页 返回
7.3润滑剂
2.润滑油的正确选用 汽油机与柴油机使用时,应根据汽车说明书的要求,全面对
①机油滤清器按结构分类:机油滤清器按结构分为可换式、旋 装式、离心式。
②按即滤清方式分类:机油滤清器按在系统中的布置可分为全 流式、分流式和组合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7.2润滑系统的组成
(4)滤清器构造与工作原理 ①粗滤器:粗滤器用于滤去机油中粒度较大的杂质,机油流动阻力小, 它通常串联在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清器。粗滤器 是过滤式滤清器,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机油通过细小的孔眼或缝隙 时,将大于孔眼或缝隙的杂质留在滤芯的外部。 粗滤器用以滤 去机油中粒度较大(直径为0.05~0.1 mm以上)的杂质,它对机油的 流动阻力较小,故可串联于机油泵与主油道之间,属于全流式滤 清器。 机油滤清器的滤芯(如图7-25所示)有摺纸式、纤维滤清材料以 及金属片缝隙式。机油滤清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之后,滤芯上会 聚集许多油泥和金属碎屑,造成滤清器堵塞,阻碍润滑系统正常 工作。此时,应及时清洗或更换机油滤清器的滤芯。

9种润滑方式

9种润滑方式

1、手工润滑由操作工使用油壶或油枪向润滑点的油孔,油嘴及油杯加油称为手工给油润滑,主要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滑动面、开式齿轮、链条以及其他单个摩擦副。

加油量依靠工人感觉与经验加以控制。

2、滴注润滑依靠油的自重通过装在润滑点上的油杯中的针阀或油绳滴油进行润滑。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给油量不容易控制,振动、温度的变化及油面的高低,都会影响给油量。

不宜使用高粘度的油,否则针阀被堵塞。

3、飞溅润滑浸泡在油池中的零件本身或附装在轴上的甩油环将油搅动,使之飞溅在摩擦面上。

这是闭式箱体中的滚动轴承、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凸轮等的广泛应用的润滑方式。

零件的浸泡深度有一定的限制。

浸在油池中的机件的圆周速度一般控制在小于12m/s,速度过高,搅拌阻力增大,油的氧化速度加快,速度过慢影响润滑效果。

4、油环与油链润滑依靠套在轴上的油环或油链将油从油池中带到润滑部位。

如图所示,套在轴1上的油环2下部在油池中,当轴旋转时,靠摩擦力带动油环转动,从而把油带入轴承中进行润滑。

5、油绳与油垫润滑一般是与摩擦表面接触的毛毡垫或油绳从油中吸油,然后将油涂在工作表面上。

有时没有油池,仅在开始时吸满油,以后定期用油壶补充一点油。

主要应用于小型或轻载滑动轴承。

这种方法主要优点在于简单、便宜,毛毡和油绳能起到过滤作用,因此比较适合多尘的场合。

但由于油量小,不适用于大型和高速轴承,供油量不宜调整。

6、自润滑自润滑是将具有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粉末与其他固体材料相混合并经压制、烧结成材,或是在多孔性材料中浸入固体润滑剂;或是用固体润滑剂直接压制成材,作为磨擦表面。

这样在整个磨擦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润滑剂,仍能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7、油雾润滑油雾润滑系统由油雾润滑装置、管道和凝缩嘴组成。

油雾润滑装置主要由分水滤气器、调压阀及油雾发生器组成。

油雾润滑主要用于高速滚动轴承的高温工作条件下的链条等。

此方法不仅达到润滑目的还起到冷却和排污作用,耗油量小。

第六章_润滑系统

第六章_润滑系统
废气内有水蒸气和SO2。 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形成泡沫,破坏了机油的 供给及润滑性能,这种现 象在冬季尤为严重。 SO2遇水生成H2SO3,而H2SO3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又生成H2SO4。这些酸性 物质出现在润滑系中对零件会起腐蚀作用。 另外,由于混合气与废气进入曲轴箱内,会使曲轴箱内压力增加,机油易 渗漏。 因此,为延长机油的使用期限,减少摩擦副零件的磨损和腐蚀,防止发动 机漏油,必须使发动机曲轴箱保持通风,将混合气和废气从曲轴箱内抽出。
当间隙过大时,机油泄漏严重,机油压力降低,油量减 少,甚至使油泵不能供油;间隙过小时,使齿轮与泵体接触, 产生严重磨损。因此。对上述端面间隙和径向间隙都有严格的 要求。泵盖与泵体间装有很薄的密封垫,既可以防止漏油,又 可用来调整泵盖与主、从动齿轮间的间隙。
齿轮式机油泵
主动齿轮 进油腔
从动齿轮
出油腔 壳体
适于南方亚热带地区夏季使用,磨 损教严重的汽油机尤为合适
HC—8
柴油机机油 HC—11
8.0—9.0 10.5—11.5
适于南方各省冬季使用;西北、东 北、青藏等严寒地区冬季使用低凝 点稠化机油
装巴氏合金轴承的柴油机全年可用
GB11122 —89 GB1123— 89
HC—14 13.5—14.5 全国夏季、长江以南地区全年可用
二、润滑系统的油路
1、4125A柴油机的润滑系
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通过集滤器,油管将机油从油底壳吸入,增压后沿 油道送入滤清器,并在这里分成两路,约1/3的机油流向离心式细滤器,经滤 清后直接流回有底壳。约2/3的机油流入粗滤器,过滤后至转换开关,当机油 温度高(夏季)需要散热时,转换开关处于图示位置,机油经散热器散热后进 入主油道。当机油温度低(冬季)不需要散热时,改变转换开关的位置,机油 便不经过散热器而直接流入主油道。

润滑系统

润滑系统

第二节 润滑系统的组成及 润滑油路
其结构如图,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成油装臵 即油底壳,其容量除考虑工作中最大循 环油量外,还应根据机油自然散热的需要来决定。 2、输油装臵 主要有机油泵、油管和油道。机油泵一 般布臵在油底壳内,以减小吸油高度,且使油泵及其吸 油管经常浸沉在油面下。 3、滤油装臵 包括集滤器、机油滤清器(常分为粗滤 器和细滤器)。用来滤除机油中的各种杂质。 4、检示装臵 包括机油压力表、机油温度表和机油标 尺。用来指示或检查润滑系统的工作状况。 5、安全装臵 6、散热装臵 主要是机油散热器。其功用是保持 机油适宜的工作温度。 目录
2.内转子
3.壳体
4.泵轴
工作时,内转子带动外转子旋转,形成几个容积不 断变化的工作腔。进油孔一侧的工作腔容积由小变大, 机油被吸入;出油孔一侧的工作腔容积同大变小,将机 油压送出去。
机油滤清器的要求及分类
要求:机油滤清器具有高的滤清效率,小的流动阻力, 且寿命长、保养方便。 (一)粗滤器 1、金属片缝隙式粗滤器 使用寿命长、滤清效困稳定, 但保养不方便,生产工艺性较差 2、纸质滤芯式粗滤器 具有质量小、体积小、结 构简单、滤清效果好、过滤阻力小、成本低和保养方便等 优点,目前应用较广。 (二)细滤器 (一般能滤去直径为2 0μm或20μm以下的 杂质叫细滤器) 对机油的流动阻力较大,多做成分流式,即与主油道并 联,让少量机油通过。细滤器有绵纱式、纸板式和离心式 等。 返回
复习思考题
1、试述润滑系统的功用和润滑方式? 2、内燃机内哪些零件需要润滑?如何润滑? 3、试述转子式机油泵的结构与工作过程
目录
机油泵的功用及分类
机油泵的功用是提高机油压力和保证足够的循环 油理。通常有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 分类: 1、齿轮式机油泵(如图) 主要由主动齿轮、从动齿轮、限压阀等组成。机 油泵常同正时齿轮驱动。 2、转子式机油泵 (如图) 主要由外转子、内转子、壳体和泵轴等组成。外 转子松套在壳体内,内转子固定在泵轴上,内外转子 不同心。 返回

发动机润滑系统(2)

发动机润滑系统(2)

• 种杂质和润滑油氧化物。
• 机油冷却器用来降低润滑油的温度
• 。在热负荷较高的发动机上需装备它。
• 油底壳是存储润滑油的容器。
• 集滤器它是用金属丝编织的滤网,
• 是润滑系统的进口,用来滤出润
• 滑油中粗大的杂质,防止让其进
• 入机油泵。
3
现代发动机的润滑系统油道大致相同。 在桑塔纳发动机润滑系统中,曲轴的 主轴颈、曲柄销、凸轮轴颈及中间轴轴颈 均采用压力润滑,其余部分采用飞溅润滑 或润滑脂润滑。 当发动机工作时,润滑油从油底壳经 集滤器被机油泵送入机油滤清器。全部润 滑油经滤清器滤清之后进入主油道,再进 入五条分油道,分别润滑五个主油承。
之一为分流滤清器作细滤器,另一个全流式滤清器为粗滤器。

粗滤器用于滤除粒度较大(直径为0.05mm以上)的杂质,它对机
油的流动阻力较小,所以串联于机油泵和主油道之间。经过粗滤清器
的润滑油进入主油道。而细滤器则是用来滤除直径为0.001mm以上的
细小杂质。细滤清器由于对润滑油的流动阻力较大,因此与主油道并
5
机油泵的结构形式,通常
采用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种。其
中,齿轮式因具有结构简单、
制造较容易,且工作可靠的优
点,被广泛采用。
齿轮式机油泵主要由进油腔、
出油腔和卸压槽组成。
工作时,齿轮旋转,进油腔
由于齿轮脱离了啮合,产生真
空度而吸油;而出油腔则
由于齿轮进入啮合而使油压升
高,向外挤油。当齿轮进入啮
合状态时,啮合齿间的机油因
然后,润滑油经曲轴上的斜油道, 从主轴承流向连杆轴承润 滑曲柄销。主油道的第6条分油 道和由机油滤清器通出的一条油 路,分别供给中间轴的两个轴承。 主油道的另一分油道直通凸轮轴 的五个轴承。

常用润滑方式及装置

常用润滑方式及装置

• 1.2 油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
图1-4 油绳式油杯
3.油绳、油垫润滑 这种润滑方式是用油绳、毡垫或
泡沫塑料等浸在油中,利用毛细管 的虹吸作用进行供油,如图1-4所示。 油绳和油垫本身可起到过滤作用, 能使油保持清洁,而且供油连续均 匀,但是油量不能调节。常用于低、 中速和轻载的机械上。油绳不能与 运动表面接触,以免卷入摩擦表面。 为了使给油量比较均匀,油杯中油 位应保持在油绳全高的
常用润滑方式及装置
• 1.2 油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
(2)针阀式滴油油杯 如图1-3所示,利用手柄
1竖直或放平来操纵针阀 的开闭,用调节螺母2控 制针阀提升高度,从而调 节油孔开口大小和滴油量。 这种装置常用于要求供油 可靠的机器中,但油杯中 油位的高低直接影响滴油 量。
图1-3 针阀式滴油油杯
常用润滑方式及装置
• 1.2 油润滑方式和润滑装置
5.油浴及飞溅润滑 对于闭式传动,转动件(如齿轮、链轮、凸轮等)的一部分浸入油池
中,旋转时将油带到摩擦部位进行润滑为油浴润滑;将油溅起散布到其 他零件上进行润滑为飞溅润滑。
油浴和飞溅润滑简单可靠,连续均匀,都能保证开车后自动连续地供 油,停车时自动停送,但有搅油损失,易使油发热和氧化变质。常用于 转速不高的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中润滑齿轮、轴承等零件。 6.喷油润滑
(3)检查调整阶段 加油后试车运转,认真检查润滑系统各部分中油路是否 畅通,是否有漏油,油量是否符合要求,及时加以调整。
常用润滑方式及装置
• 1.4 润滑管理与维护
4.添加油的一般原则 添加润滑油的一般原则如下:
(1)作连续相对运动部位,如机床水平导轨表面、传动丝杠和光杠 等,每班加油2次。 (2)人工加油的主要部位,如油杯、油眼、手按油阀、手泵和轴销 油孔等,每班加油2次。 (3)用润滑脂杯时,每星期加脂一次,每班拧进1~2转。 (4)储油部位每隔5~7天检查并加油一次,保证油量至规定的位置。 (5)精密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润滑卡片和说明要求加油。 (6)过滤器、油毡、油绳、油毡垫等每星期拆洗一次。

发动机润滑系统功用及润滑方式

发动机润滑系统功用及润滑方式

发动机润滑系统功用及润滑方式
发动机润滑系统是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是提供发动机的润滑和冷却,以防止发动机的过热和磨损。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提供发动机的润滑,以防止发动机的磨损和过热。

润滑油的作用是在发动机的移动部件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以减少磨损和摩擦,并防止发动机过热。

此外,润滑油还可以清除发动机内部的积灰,防止发动机的积灰堵塞润滑系统。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润滑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油池润滑,另一种是油膜润滑。

油池润滑是把润滑油倒入发动机的油池中,润滑油
从油池中流出,经过滤器过滤后,再经过油泵压力,把润滑油喷射到发动机的移动部件上,形成一层润滑膜,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油膜润滑是把润滑油喷射到发动机的移动部件上,
形成一层润滑膜,以减少磨损和摩擦。

发动机润滑系统的功能和润滑方式是发动机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应定期检查发动机润滑系统,确保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车床的润滑系统和维护保养方法(澳博润滑油)

车床的润滑系统和维护保养方法(澳博润滑油)

车床的润滑系统和维护保养方法一、车床的润滑为了使车床在工作中减少机件的磨损,保持车窗的精度,延长车窗的使用寿命,必须对车床上所有的摩擦部位定期进行润滑。

根据车床各个零、部件在不同的受力条件下工作的特点,常采用以下几种润滑方式:1 浇油润滑车窗露在外面的滑动表面。

如车床的床身导轨面,中、小滑板导轨面和丝杠等,擦干净后用油壶浇油润滑。

2 溅油润滑车窗齿轮箱内等部位的零件,一般是利用齿轮转动时把润滑油飞溅到各处进行润滑。

注入新油应用滤网过滤,有面不得低于油标中心线。

换油期一般为每三个月一次。

3 油绳润滑进给箱内的轴承和齿轮,除了用齿轮齿轮溅油法进行润滑外,还靠进给箱上部的储油槽,通过油绳进行润滑。

因此,除了需要注意进给箱油标孔里油面高低外,每班还需要给进给箱上部的储油槽适量加油一次。

4 弹子油杯润滑车床尾座中、小滑板摇手柄转动轴承部位,一般采用这种方式。

润滑时,用油嘴将弹子揿下,滴入润滑油。

弹子油杯润滑每班至少加油一次。

5 油脂杯润滑车床交换齿轮箱的中间齿轮等部位,一般用油脂杯润滑。

润滑时,现将油脂杯中装满油脂,当拧进油杯盖时,润滑脂就进入周承套内。

油脂杯每周加油一次,每班次旋转油杯盖一圈。

6 油泵循环润滑这种方式是依靠车床内的油泵供应充足的油量来进行润华。

卧式车床的一级保养当机床使用到一定期限,各运动间之间的间隙增大,各紧固、联结建会产生松动,机床外表会出现锈蚀、油污,这些情况的出现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

为了保证车床精度和延长车床使用寿命,必须对车床进行合理、必要的保养。

保养的主要内容是清洁、润滑和必要的调整。

当车床运转500小时以后,需要进行一级保养。

一级保养易操作工人为主,维修人员进行配合。

保养前,必须切断电源,然后按保养内容和要求进行保养。

具体内容如下:1 外保养1)清洗机床外表面及各罩盖,保持内外清洁,无锈蚀,无油污。

2)清洗长丝杠、光杠和操纵杠。

3)检查并补齐螺钉、手柄等,检查清洗机床附件。

9种润滑方式

9种润滑方式

由操作工使用油壶或油枪向润滑点的油孔,油嘴及油杯加油称为手工给油润滑,主要用于低速、轻载和间歇工作的滑动面、开式齿轮、链条以及其他单个摩擦副。

加油量依靠工人感觉与经验加以控制。

2、滴注润滑依靠油的自重通过装在润滑点上的油杯中的针阀或油绳滴油进行润滑。

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但给油量不容易控制,振动、温度的变化及油面的高低,都会影响给油量。

不宜使用高粘度的油,否则针阀被堵塞。

3、飞溅润滑浸泡在油池中的零件本身或附装在轴上的甩油环将油搅动,使之飞溅在摩擦面上。

这是闭式箱体中的滚动轴承、齿轮传动、蜗杆传动,链传动、凸轮等的广泛应用的润滑方式。

零件的浸泡深度有一定的限制。

浸在油池中的机件的圆周速度一般控制在小于12m/s,速度过高,搅拌阻力增大,油的氧化速度加快,速度过慢影响润滑效果。

4、油环与油链润滑依靠套在轴上的油环或油链将油从油池中带到润滑部位。

如图所示,套在轴1上的油环2下部在油池中,当轴旋转时,靠摩擦力带动油环转动,从而把油带入轴承中进行润滑。

5、油绳与油垫润滑一般是与摩擦表面接触的毛毡垫或油绳从油中吸油,然后将油涂在工作表面上。

有时没有油池,仅在开始时吸满油,以后定期用油壶补充一点油。

主要应用于小型或轻载滑动轴承。

这种方法主要优点在于简单、便宜,毛毡和油绳能起到过滤作用,因此比较适合多尘的场合。

但由于油量小,不适用于大型和高速轴承,供油量不宜调整。

6、自润滑自润滑是将具有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粉末与其他固体材料相混合并经压制、烧结成材,或是在多孔性材料中浸入固体润滑剂;或是用固体润滑剂直接压制成材,作为磨擦表面。

这样在整个磨擦过程中,不需要加入润滑剂,仍能具有良好的润滑作用。

7、油雾润滑油雾润滑系统由油雾润滑装置、管道和凝缩嘴组成。

油雾润滑装置主要由分水滤气器、调压阀及油雾发生器组成。

油雾润滑主要用于高速滚动轴承的高温工作条件下的链条等。

此方法不仅达到润滑目的还起到冷却和排污作用,耗油量小。

其缺点就是排出的气体含有悬浮的油雾,造成污染。

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压缩空气使燃油在高温高压下自燃,从而驱动发动机工作。

在柴油机的工作过程中,为了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对发动机进行润滑。

柴油机润滑系统是实现这一目的的重要装置,下面我们将探讨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方式及其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一、润滑系统的工作方式柴油机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箱、油泵、滤清器、润滑油管路、缸体、活塞、发动机主轴、齿轮箱等部分。

其工作方式如下:1. 润滑油从油箱中通过油泵抽取,并经过滤清器过滤,然后通过润滑油管路输送到需要进行润滑的部位。

2. 润滑油被输送到发动机的活塞、缸体、发动机主轴等部位进行润滑,降低部件之间的摩擦,减少磨损,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

3. 使用过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路返回到油箱,经过再次过滤和循环利用。

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方式可以有效保护发动机部件,降低发动机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运行效率。

二、主要部件结构特点1. 油箱柴油机的润滑油箱通常位于柴油机的底部,用于储存和供应润滑油。

油箱的结构特点是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止灰尘和杂质进入油箱,保证润滑油的质量和清洁度。

2. 油泵油泵是柴油机润滑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将储存在油箱中的润滑油抽取并注入到发动机需要进行润滑的部位。

油泵的结构特点是工作稳定、输送油量大、可靠性高。

3. 滤清器滤清器主要用于过滤润滑油中的杂质和颗粒物,保证润滑油的清洁度。

柴油机的润滑油要求比较高,所以滤清器的结构特点是过滤精度高、寿命长、耐高温、不易堵塞。

4. 润滑油管路润滑油管路主要用于输送润滑油到发动机的各个部位,其结构特点是耐高温、耐腐蚀、不易泄漏。

5. 缸体和活塞在柴油机润滑系统中,缸体和活塞是最重要的润滑部位之一。

它们的结构特点是表面光滑、尺寸精度高、耐磨损。

6. 发动机主轴发动机主轴承载着发动机的转动力,需要进行有效的润滑。

发动机主轴的结构特点是对润滑油的要求高,耐磨损,耐高温。

润滑系统润滑方式

润滑系统润滑方式

润滑系统润滑方式润滑系统是机器设备的忠实伴侣,通过润滑系统可以为机器设备提供足够的润滑油,避免因缺油而导致的设备发生故障,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润滑系统中,润滑方式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是油膜润滑、边界润滑和混合润滑,下面将对这三种润滑方式进行详细阐述。

一、油膜润滑油膜润滑是传统的润滑方式,也是润滑系统中最常用的润滑方式之一。

该润滑方式是在两个物体之间形成一层润滑油膜,从而实现物体相互滑动,并减少物体之间的摩擦,进而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油膜润滑适用于低速、高精度的机器设备。

油膜润滑的优点是能够减少机器设备在高速摩擦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证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油膜润滑也能够减少机器设备的噪音,并且流体的粘性能够降低机器设备之间的接触表面的磨损。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油膜润滑技术还将不断发展。

二、边界润滑边界润滑是一种特殊的润滑方式,主要适用于某些高速、高负荷的机器设备。

该润滑方式是将润滑油和摩擦表面之间形成的一层涂料混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粘稠性较高、防止金属表面直接接触的润滑油膜,以达到降低机器设备磨损的目的。

边界润滑通常用于轴承、齿轮以及导轨等部件平面上,可以有效地防止机器设备在高速突然负荷的情况下产生骨架点磨损。

此外,边界润滑也可以用于涂覆在摩擦部件的表面上,能够有效提高机器设备的摩擦系数和耐久性。

三、混合润滑混合润滑是油膜润滑和边界润滑的混合体,主要适用于工作条件复杂、速度变化大的机器设备。

混合润滑的特点是在高速运转时可以采用油膜润滑,在承受高负荷时可以采用边界润滑。

在实际应用中,混合润滑更多的是在机器设备的集成系统中使用。

由于机器设备承受的负荷以及运转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混合润滑可以有效保护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未来,混合润滑技术将正向着更成熟和完善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润滑系统中不同的润滑方式能够有效地解决机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的摩擦、磨损以及高温问题,从而延长机器设备的使用寿命。

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柴油机润滑系统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柴油机润滑系统是保证柴油机正常运转的重要部件之一,它能有效地减少摩擦损耗,减少部件的磨损,并有助于散热和密封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方式及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一、润滑系统的工作方式:柴油机润滑系统的工作方式主要包括:油泵工作方式、润滑油循环方式、润滑油压力控制方式、润滑油滤清方式等。

1.油泵工作方式:柴油机的润滑油泵通常采用齿轮泵或离心泵,它通过曲轴的带动而转动,将润滑油从机油箱通过进油口抽入,再压入润滑系统中,从而形成润滑油压力。

2.润滑油循环方式:润滑油通过泵送到柴油机的各个润滑点,进行有效的润滑作用,然后沿着各个部件的表面形成油膜,返回到机油箱,再次循环使用。

3.润滑油压力控制方式:柴油机的润滑油压力通常由润滑油泵产生,然后通过安全阀进行控制,保持在规定的润滑油压力范围内,以确保各个部件获得适当的润滑。

4.润滑油滤清方式:柴油机的润滑油在循环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杂质和污染物,为了保证润滑油的清洁度,通常需通过滤清器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

二、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结构特点:润滑系统的主要部件包括机油泵、机油冷却器、机油滤清器、润滑油管路、润滑脂和密封件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些部件的结构特点。

1.机油泵:机油泵是润滑系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它的主要结构特点包括:泵体、泵轴、齿轮或离心叶轮、进出油口等。

泵体通常采用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以承受泵的工作压力和扭矩。

泵轴通常采用合金钢材料制成,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能够承受泵的转动和工作负荷。

齿轮泵的齿轮通常采用高强度的合金钢材料或精密铸铁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能够保证泵的长期可靠工作。

2.机油冷却器:机油冷却器是用于冷却机油的部件,它的主要结构特点包括:散热管、冷却风扇、冷却喉等。

散热管通常采用铝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够有效地将热量传递到冷却风扇上。

机械设备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

机械设备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

机械设备润滑方法和润滑装置在各种机械设备中,润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摩擦和磨损。

为达此目的,人们必须根据机械的实际情况对润滑方法、润滑装置及润滑系统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设计,以保证机械设备具有最良好的工作状态。

由于近年来各种机械向高速、大功率、高精度和高度自动化迅速发展,因此,对它的润滑方法、润滑装置和润滑系统的选择就变得日益重要起来。

一、润滑方法由于润滑方法多种多样,现在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法。

表1-3-1是按照润滑剂的种类进行分类的。

二、润滑装置(一)油润滑装置油润滑方法的优点是油的流动性较好,冷却效果较高,易于除去杂质,适用速度广泛,使用寿命较长,易更换,可循环使用。

缺点是密封较困难。

其常用装置如下∶1.手工润滑装置在开式齿轮、链传动和钢绳传动及低精度不连续运转的机械与简易的小机械(如小型电机、缝纫机等)常用手工加油(或脂)进行润滑。

其方法是用油壶、油枪和油杯加油。

这种润滑方式仅适用于低速轻载的摩擦副。

图1-3-1为加油和脂的两种油杯的示意图。

2.滴油润滑装置滴池润滑是利用润滑油的自重向润滑部位供油。

它主要用干滑动轴承。

滚动轴承。

齿轮、链条和滑动导轨的润滑。

图1-3-2为常用的一种针阀式滴油杯。

3.油绳和油垫润滑油绳、油垫润滑多用于低速、轻载的轴承与一般普通机械中。

这种润滑方法是将油绳、毡垫或泡沫塑料等浸入润滑油中,利用其毛细管作用或虹吸作用进行供油润滑的。

如图1-3-3所示。

4.油环、油链润滑依靠套在轴上的环或链将油池中的润滑油带到需润滑的部位,这种润滑方法就叫油环或油链润滑。

这种方法仅能用于水平安装的轴,如机床、电机和风扇等的主轴轴承的润滑上。

要求轴的转速应在50~3000r/min范围内,以保证可靠的润滑。

图1-3-4是油环润滑的示意图。

5.飞溅润滑装置飞溅润滑是靠旋转机件或附加在轴上的甩油盘等,将油池中的油飞溅到润滑部位的一种润滑方式。

这种润滑方式主要用于密封在箱体中的齿轮传动和曲轴轴承等的润滑上,也可以通过加工于箱体内壁上的油沟将飞溅溅于箱壁上的润滑油导入轴承内进行润当。

第4章 润滑系统

第4章  润滑系统

图4-14 离心式机油滤清器
1—外壳 2—转子 喷嘴 3—轴 4—底座 6—轴承 5—
转子内有两个喷射方向相反的喷嘴,它是 利用润滑系统本身的压力能,当机油进入转子 从喷嘴上喷出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矩,驱动 转子飞快地转动。 转子内的油在离心力作用下,分离出固态 杂质,积聚在转子内壁上。转子中心部分油变 得清洁,从喷嘴流回油底壳。
图4-10 机油滤清器的布置方式
全流式机油滤清器的滤芯有多种形式, 目前大部分汽车发动机都采用纸质滤芯。 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可分解式(见 图4-11),更换时只要把纸滤芯换掉即可; 另一种是整体式(见图4-12),更换时要整 个更换。
图4-11 可分解式机油滤清器
全流式机油滤清器有一定的使用期 限,到期应更换。 当机油滤清器在使用期限内滤芯被 杂质严重堵塞时,滤清器进油口处的机 油压力会升高,当压力达到规定值时, 会打开机油滤清器中的旁通阀(见图412),此时机油不通过滤芯的过滤而直 接进入主油道(见图4-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思考题
1.机油的作用有哪些?应如何选择机油的 牌号? 2.分别画出汽油机和柴油机的润滑油路示 意图。 3.解释机油滤清器旁通阀的作用。 4.描述发动机机油是如何到达气缸盖润滑 气门组零件的。
5.一般润滑油路中有哪几种机油滤清器? 它们应该串联,还是并联?为什么? 6.润滑油路中如不装限压阀将引起什么后 果? 7.转子式和齿轮式机油泵结构与工作原理 各有什么特点? 8.曲轴箱为什么要强制通风,其通风装置 由哪些部件组成?
图4-1 汽油机润滑系统
图4-2
汽油发动机润滑油路示意图
当发动机工作时,机油泵将油底壳 中的机油经集滤器吸入。 被机油泵压出的机油经机油滤清器 过滤后流入缸体上的主油道中,并通过 曲轴箱中的油道进入曲轴主轴颈,再通 过曲轴中的油道流向连杆轴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滑知识培训
一. 名词解释:
1.润滑油:从石油原油中提炼出来精制而成的。

由碳氢化合物组成,同时含少量氮、氧和硫等元素的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

2 润滑脂:将某种稠化剂均匀的分散在润滑油中,得到半流体状或粘稠膏状物质即为润滑脂。

3.针入度:润滑脂在外力作用下抵抗变形的能力称为稠度,表面润滑脂稠度的指针是针入度。

4.滴点:按规定的加热条件加热,润滑脂在滴点计的脂杯中滴落下第一滴油时的温度称为滴点。

5.粘度:指润滑油内部相对运动的摩擦阻力。

6.润滑方式:可分为干油润滑,即脂润滑;和稀油润滑,即油润滑。

7.流体润滑可分为:动力润滑和静力润滑。

8.流体润滑的三种状态:流体膜润滑、混合润滑、边界润滑。

9.润滑脂分类: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钙钠基润滑脂、锂基润滑脂、
铝基润滑脂、二硫化钼润滑脂。

10.润滑脂的主要指标:针入度、滴点、机械安定性、氧化安定性、防腐
性。

二. 润滑方法
1.手工加脂润滑分为:脂杯润滑、脂枪润滑。

a.脂杯润滑:在小压力下,分散、间歇供脂,利用人工旋转杯盖间隙供脂,每班需加脂两次,每次将杯盖转1/4 圈。

b.脂枪润滑:手加压脂枪有压干式和手推式两种,每一润滑点都安装注油杯。

2.集中供脂润滑:利用适当的泵压,定时、定量地发送润滑脂设备的各润滑点,保证各摩擦副维持可靠和足量的油膜,用泵加压通过管道供脂。

3.手工加油润滑:由操作工人定期用油壶或油枪向油孔、油杯加油,油通
孔进入润滑部位,扩散至摩擦表面。

4.滴油润滑:油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可控制小孔隔一定时间滴在摩擦表面,
需定期添油。

5.油绳和油垫润滑:油绳和油垫的一端(侧)浸入油池,另一端(侧),
与摩擦副中运动表面直接接触,利用毛细管作用使油进入摩擦副,适用于小型轻载普通润滑轴承和滑动导轨。

6.油浴和飞溅润滑:把摩擦表面浸入油池的润滑方法称为油浴润滑,靠浸入油池的运行间隙使润滑油飞溅到摩擦表面上的润滑方法即为飞溅润滑,如:密闭齿轮箱齿轮为油浴润滑,轴承为飞溅润滑。

齿轮浸入油中深度为2 齿高。

7.油环、油盘润滑:靠随轴一起旋转的环或盘把润滑油带到摩擦表面的摩擦方法。

a.油环润滑:环的上部与轴接触环的下部浸在油池里,轴承摩擦力带动环旋转,环把润滑油带到轴颈上,安装在水平面上。

b.油盘润滑:油盘安装在轴承侧面固定转动轴上,在面对轴承一侧有一凹入的表面靠它把油带入顶部的开口中。

8.油雾润滑:用压缩空气或蒸汽管线的气体经过滤后送入油雾发生器,使油雾化后经喷嘴送到摩擦表面。

9.循环润滑:用机械方法使润滑剂循环流过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

三. 润滑剂优缺点
1.润滑油的优点:高温高速环境,润滑可靠,摩擦系数小、有良好的冷却和润滑作用。

缺点需要复杂的密封装置和供油设备。

2.润滑脂的优点:油膜强度高;油脂粘附性好,不易流失,使用时间较长;密封简单,能防止灰尘杂物的进入。

缺点:转速较高时,摩擦损耗的功率较大。

注意:润滑脂添加量要适当,不足或过多都会导致(如齿轮)工作中温升增大,
磨损加快。

一般填充量占轴承与外壳空间的1/3~1/2 为宜。

四. 轴承润滑脂的选择
1.滑动轴承润滑脂选择:
a.当轴承载荷大、轴颈转速低时,应选针入度较小(号数大)的脂,反之应选针入度较大的脂;
b.润滑脂的滴点一般高于工作温度20~30C;
c.滑动轴承如在水淋或潮湿环境里工作时应选用钙基、铝基或锂基润滑脂,环境温度较高工作时用钙钠基润滑脂或合成脂。

d.应具较好的粘附性能。

2.滚动轴承润滑剂分为润滑脂和润滑油:润滑脂的选择应考虑主要因素:速
度、载荷、温度、环境和供脂方法。

滚动轴承80%用润滑脂。

五.轴承润滑的作用运转中轴承各件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对滑动,导致摩擦发热和元件的摩损。

润滑的目的:
1.减少摩擦发热,避免工作温度升高;
2.降低磨损;
3.防止锈蚀;
4.散热(油润滑);
5.密封(脂润滑);
六.轴承润滑方法
1.滚动轴承润滑:可采用集中供脂或手工加脂、或在装配时填入润滑脂使用脂枪或压注油杯进行手工加脂。

需注意的要点是:
a.轴承里面要填满,如果多个轴承它们之间的间隙也要填满;
b.对水平轴、外轴承盖的空隙应只填1/2~3/4;
c.对立轴、上轴承盖填1/2 ,下轴承盖填3/4: ;
d.在脏的环境中工作,低速轴承应把轴承和轴承盖全填满; 七.齿轮润滑方法
1.直齿、斜齿圆柱齿轮,用手刷上或擦上; 直齿圆锥齿轮、低速外露齿轮,用齿轮油润滑;
2.直齿圆锥齿轮:油浴、飞溅润滑,中速封闭齿轮箱,用60~90#机械油或齿轮油;
3.人字齿轮:压力循环送油,机床、汽轮机减速齿轮,用46~57#汽轮机
油带挤压添加剂;
4.涡轮、蜗杆:油浴、飞溅,电梯、传动装置减速机,用齿轮油、汽缸油;
5.双曲线齿轮:油浴、喷油、飞溅,汽车、拖拉机,用齿轮油;
6.齿轮、齿条:外露的用手刷子或油壶加油,往复运动的机件、提升机构、电炉,用齿轮油;八.链条润滑方法
1.无声链:人工用手刷子或油壶加油,暴露外面的重负荷200米/ 分以内低速
粗糙装置,用50〜90#机械油、汽缸油;
2.滚子链:
a.油浴或飞溅:500米/分以内速度的封闭装置,用40〜70#机械油;
b.链条表面上滴油润滑:中等速度的封闭装置,用30〜60#机械油;
c.利用油轮或甩油片将油带之链条上面,甩到链条中:速度超过从
500〜1000米/分得封闭无声链,用30〜70#机械油;
d.喷油或油雾:速度超过1000米/分得封闭无声链,用30〜70#机械
油;
e.压油循环润滑:由主轴传动的高速封闭油泵,用30〜70#机械油。

九、润滑油更换周期在设备运转期间应监控润滑油的性能,在劣化到一定程度时更换润滑油。

换油周期:(润滑油的使用寿命),决定于润滑油的劣化速率。

报废润滑油用肉眼观察具有下列特征:
1. 颜色变深、甚至变为黑色;
2.流动困难;
3.在移动零件上留下褐色胶状物;
4.出现沉淀污垢或固体颗粒;
5.金属表面出现腐蚀痕迹;
6.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十、换油步骤
因油有粘性,油箱底部不平,各附件上有缝隙,很难将废油中颗粒,水滴、乳化液和胶状物清除干净。

1. 排油:若润滑系统有加热器,应先启动加热器使油温升高趁热排油;
2.冲洗:排油后注入新油之前用冲洗油冲洗润滑系统;
3.拆卸:
a. 在换油的同时要换纸质或烧结滤芯;
b. 更换了油的品种,必须更换与新油品种油相容的密封和管路材料;
c.要更换轴承或密封件;
d.润滑油质污染严重而润滑系统结构又不能排尽润滑油;
e.发生严重的微生物污染。

4.清洗:储量超过1000L 润滑系统发生污染变质后,需用毛刷和软管,
用工业洗涤液或蒸汽清洗油池、贮油箱,清理时应堵住润滑系统与油池或油箱连通的管路。

清洗后重新注油前,将清洗液或水分清理干净。

5.重新注油:最好采用油泵将油从桶中注入润滑系统,注油口设置过滤网或纱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