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7: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新高中地理高考专题10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答案版)

专题10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2022·全国·模拟预测)2021年第二季度,德国铁路货运公司推出了五条中欧班列新线路,并设中国分公司,连接了八个不同的目的地,即山西省侯马市—汉堡(德)、合肥—威廉港(荷)、西安—巴黎(法)、南京—蒂尔堡(荷)和西安—蒂尔堡,这些线路已经成为该公司铁路网络的一部分。
如图为亚欧大铁路干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从南京至蒂尔堡列车需要行驶20天,该公司还推出五条铁路运输新线路,说明铁路运输()A.最灵活B.最省时C.最便宜D.潜力大2.推出的五条新线路()A.呈平行状直达德国B.起讫同属一个国家C.受地震灾害影响小D.热量地区差异明显3.开通五条新线路将()A.方便沿线人们出行B.带动沿线旅游业C.加强区域经济联系D.加剧我国人口迁移(2022·河北·模拟预测)比降(任意两端点间的高程差与两点间水平距离之比)是在山区路桥工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雅西高速(雅安至西昌的高速公路)全线基本盘旋于山区,为克服困难,雅西高速在某一段山区采用了双螺旋式隧道(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此路段采用双螺旋式隧道主要克服的困难是()A.喀斯特地貌广布B.爬坡距离较短C.爬坡高度较小D.岩层破碎5.雅西高速所处地区()A.气候湿润B.光照充足C.气温日较差大D.火山多发(2022·河北·模拟预测)近年来,江苏省中小机场发展迅速,目前全省共有9个民航机场。
下图为我国局部区域交通简图,下表示意2019年江苏省9个民航机场旅客吞吐量。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江苏省民航机场的空间布局主要体现了()A.等级性B.均衡性C.集聚性D.对称性7.表中各机场旅客吞吐量主要取决于()A.海陆位置B.植被覆盖度C.铁路分布D.经济发展水平(2022·广东·模拟预测)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家庭拥有汽车数量的增加,我国“堵城”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发展受到巨大挑战。
第二轮复习专题七生产活动

第二轮复习专题七生产活动考点全扫描考题统计考向导航2007—2004试题统计一览表区位分析的方法精析:1、分清区位分析的对象:区位分析的对象一般由两种:(1)某个区域的区位。
就区域而言,大到大陆和大洋,小到一个小地方。
(2)某种地理事物的区位。
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
这些地理事物有点状的(如小比例尺地图中的城市、乡村);有线状的(如铁路、河流)还有面状的(如一个国家,某个地区等)2、掌握区位分析因素影响区位的主要因有地理位置、自然因素、人文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分析时要把握好这三个方面,深入分析各因素与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联系,再抓主要因素重点进行分析。
3、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1)全面分析: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考纲要求考点细分能力要求农业生产活动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作用2、世界农业地域类型 3、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Ⅰ、Ⅱ工业生产活动4、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5、工业地域形成、世界主要工业区域6、工业发展对环境的影响Ⅰ、Ⅲ地域联系7、地域联系得主要方式8、交通区位 9、城市与交通 10、邮政通信 11、商业中心的形成条件及我国主要的商业中心 12、国际金融Ⅲ(2)对比分析:分析找出两者的相同和不同的因素(3)优势分析:全面分析找出在同类中具有优势的因素(4)主导因素分析:指出各区位因素中具有决定性的因素(5)动态分析:指区位因素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
不同时间,同一区域或同一产业的区位因素不同。
4、理清区位分析的要点(1)交代其位置(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2)分析自然区位因素(3)分析社会经济区位因素考点精析:[例题1] 1.内蒙古宜发展畜牧业,而西双版纳宜发展天然橡胶生产,这种现象体现了农业生产的:A.周期性 B.季节性 C.地域性 D.市场性一、农业生产的特点:1、特点:2、农业生产“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表现:【例2】读影响农业的主要因素图回答问题:(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A B CD E(2)如对A、B因素利用不当,容易产生哪些生态环境问题?(3)C.D.E因素中,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类型和规模的是。
2025届高考一轮复习专题九乡村与城镇第二十五讲城镇化(试卷版)

专题九乡村与城镇第二十五讲城镇化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一、单选题(2018·江苏宿迁·江苏省泗阳中学校考一模)天际线是西方城市规划的定型理念,它是由城市中的高楼大厦构成的整体结构,又称城市轮廓或全景,下图是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2000-2012年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1-2小题。
1.2000年—2012间,南京城市发展较快的区域是()A.城东和城西B.城南和城北C.城东和城北D.城西和城南2.若要增强南京中心城区对江北新区的辐射作用,目前首先要加强()A.市场开拓B.产业开发C.交通建设D.环境保护(2022·河南安阳·统考模拟预测)为了缓解大城市病,国内外都市圈普遍采用疏解中心城市人口和功能、在周边建设新城的治理手段。
东京都市图的新城建设分为卧城建设和业务核都市建设两个阶段,卧城建设阶段新城主要承担居住职能,业务核都市建设阶段新城主要承担研究开发、商务办公、信息物流、医疗健康等职能。
据此完成下面3-4小题。
3.建设卧城可以疏解中心城市的人口,但是容易导致()A.职工通勤距离显著增加B.中心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压力增大C.中心城市环境污染加剧D.中心城市住房价格大幅提高4.与卧城建设相比,东京都市圈业务核都市建设可以()A.增加东京都市圈的就业机会,解决失业问题B.保持中心城市的发展活力,防止其衰落C.形成多中心的都市圈格局,提升整体实力D.加快大都市圈的工业化进程,增加国民收入(2022·安徽芜湖·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考模拟预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在城市中以斑块形式呈现。
下图是某市斑块密度变化统计,据此完成下面5-7小题。
5.了解该城市建设用地数据来源于()A.城市地理信息系统B.硬化地面遥感数据C.河湖水面遥感数据D.透气地面定位数据6.在2000-2010年期间该市建设用地()A.连通增强B.联系减弱C.规模萎缩D.分离增强7.随着该市建设发展,斑块化密度将()A.持续增加B.持续减小C.先增加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加(2023·全国·模拟预测)乡愁,是中国人对故土山水人文的悠长眷恋。
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交通运输经济课程设计课程名称:交通运输经济题⽬: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学⽣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定稿⽇期:2010年5⽉24⽇Abstract:Based on some information and data about the study of Chengdu transportation and combing with relevant theoretical knowledge on the course of Transportation economy, this papper made the transport demand analysis and supplyanalysis of Chengdu road and railway, gave us the scale and structure of Chengdu's transport in the future, and completed the strategic planning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for the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of Chengdu simply.摘要:本⽂参考有关学者对成都市交通运输的研究资料及数据,在交通运输经济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做了成都市道路和铁路的运输需求分析与供给分析,给出了对成都市未来交通运输规模与结构的观点,并为成都市交通运输发展做了简单的战略规划与实施策略。
关键词:成都市道路铁路需求分析供给分析运输规模运输结构发展战略实施策略⽬录第⼀节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第⼆节成都市道路运输⼀成都市道路发展现状⼆成都市道路运输需求与供给分析三成都市道路⽹络存在的主要问题四针对问题的建议第三节成都市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在我国社会经济和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成都市铁路发展现状三成都市当前铁路运输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分析第四节成都市其他运输⽅式⼀⽔运河运⼆航空运输第五节成都市未来交通规模与结构分析⼀成都市未来交通规模分析⼆成都市未来交通结构分析第六节成都市交通发展战略与实施策略分析⼀发展战略分析⼆实施策略分析第⼀节成都市社会经济现状⽬前,四川地区已初步形成以成都为核⼼的绵阳—德阳—成都—眉⼭—乐⼭城市带,加快了川西平原城镇经济带的城市化进程,使其进⼊良性发展期。
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试卷总题量: 40,总分: 100.00分】 用户得分:93.0分,用时2307秒,通过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20道题】1.下列哪一项不是确定轨道交通发展目标过程中,需要从城市建设发展目标角度进行的考虑( )。
A.城市规模、空间范围、空间格局、用地结构、功能配置等对城市轨道交通具有什么样的需求B.自然环境等对修建城市轨道具有哪些约束C.城市的交通系统是否满足现状城市建设和未来城市发展的需要D.社会经济发展是否能够支撑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与运营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2.002.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应遵循( )相结合的原则,在交通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判断城市交通的发展趋势,合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方案。
A.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B.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C.统一性与多样性D.理论与实践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2.003.线网规划阶段客流预测的结果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
A.网络客运量B.网络平均运距C.网络换乘量D.车站乘降量正确答案:[D]用户答案:[D] 得分:2.004.城市交通发展模式是指综合分析城市的土地资源、空间资源、能源资源、交通发展的制约因素和有利条件,参考同类城市,明确优先发展的主要( ),并对其它方式提出合理化建议。
A.交通方式B.交通政策C.交通工具D.交通设施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2.005.实际工作中按车场分布情况占地较大的通常是( )。
A.综合检修基地B.车辆段C.停车场D.培训中心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2.006.科学合理的( )是指导轨道交通发展的顶层设计,是线网规划的起点,也是规划应回归的终点。
A.需求分析B.发展目标C.功能定位D.规划理念正确答案:[B]用户答案:[B] 得分:2.007.运营规划的主要目的是( )。
A.明确线网运营模式和验证线网合理性B.选择制式C.确定量级D.线网规划的组成部分正确答案:[A]用户答案:[A] 得分:2.008.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包含5条线路,共设置换乘车站8座,其中两线换乘站7座、三线换乘站1座,则该线网的换乘节点指数为( )。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

都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住房和城镇建设部二〇一〇年五月目录序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总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目旳.................................................................................................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作用.................................................................................................错误!未定义书签。
1.3. 编制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
1.4. 规划范围与期限.............................................................................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工作阶段与规定........................................................................................错误!未定义书签。
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7篇

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7篇城市规划与发展研究论文综述1. 引言城市规划与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如何合理规划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综述了7篇城市规划与发展的研究论文,旨在梳理当前领域的研究现状,为未来城市规划与发展提供参考。
2. 城市规划理论2.1 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张晓刚(2018)在论文《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的融合与发展》中提出,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规划应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在城市规划中,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的价值,将其融入现代城市发展,实现历史与现代的有机结合。
2.2 可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李鹏飞(2019)在论文《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城市规划研究》中强调,城市规划应关注可持续发展,从生态环境、经济、社会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通过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措施,实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城市规划实践3.1 城市发展战略王丽丽(2017)在论文《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实践研究》中,以某为例,探讨了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方法与实践。
认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应结合区域发展背景,明确城市定位,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
3.2 城市更新与改造陈思源(2016)在论文《城市更新与改造实践探讨》中,以某城市为例,分析了城市更新与改造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提出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历史文化、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4. 城市交通规划4.1 公共交通规划刘婷婷(2019)在论文《公共交通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中指出,公共交通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提高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
4.2 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杨帆(2018)在论文《智慧交通在城市规划与发展中的应用》中提出,智慧交通是未来城市交通发展的方向。
将智慧交通与城市规划相结合,可以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5. 城市生态环境规划5.1 生态规划与城市发展赵晓光(2017)在论文《生态规划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与实践》中强调,生态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
广州市区域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3) 对区域交通基础设施选址的认识 广州市早已确立了区域交通“共享”的发展理念。新 机场、新海港、铁路新客站等大型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规 划建设始终都贯彻着“共享”这一理念。 有观点认为,新机场北移使其偏离了珠三角的地理中 心,区域服务能力减弱,为深圳机场留出了发展空间并产 生其他众多不利因素。其实这恰恰显示了广州市的大气和 责任,巩固和提升中心定位是城市不变的目标,区域共赢 更是城市追求的圭臬。机场北移虽然在短期内不利于客源 的收集,但却与泛珠三角腹地联系更为紧密,有利于泛珠 三角地区共享机场功能,也使区域内的机场各得其所,各 展所长,实现共赢。省内各等级机场区位及目前广州市新 机场各类腹地示意见图 1。 也 有 观 点 认 为 : 南 沙 港 距 离 目 前 的 桂 山 锚 地 约 80 km,大型集装箱船和大型货船进出南沙,要比珠三角其 他沿海港口多花费 4~6 h,区位劣势明显。从区域的角度 看这也未必是坏事,因为离出海口远也意味着离周边地区 近。广东省加快粤东、西、北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对策之一 就是降低周边地区物流成本,建立通向周边的“蓝色通 道”[3]。目前广州市海港发展战略的一个核心就是建立周 边地区企业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低成本物流通道,以支持产 品出口企业进入周边地区。省内各港口区位及广州港各类
2000 年,广州市第 5 次人口普查显示,城市常住人口超过 1 000 万,迈入了“巨型城市”的行列。同年,广州市撤市建区, 将番禺、花都纳入市区版图,城市发展空间扩展近 3 倍。城市规模 的跃进、城市的定位以及空间格局的演变,都对城市交通发展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交通系统在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的发展都 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其中区域交通的发展对于巩固和提升广州市的 中心地位更为敏感。然而广州市交通基础设施的规模离区域中心的 定位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交通发展战略还不够清晰,区域交通 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亟待提高。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JIANG SU SHENG CHENG SHI ZONG HE JIAO TONG GUI HUA DAO ZE江苏省建设厅江苏人民出版社组织单位江苏省建设厅主办单位南京市交通规划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参编单位江苏省城市规划协会城市交通专业委员会美国W&S交通工程公司主编张泉副主编张杨涛技术负责杨涛主要参编人员杨涛张王国晓於昊孙俊杨明凌小静参加编写人员何惠仪钱林波何宁王兴海翁范勇孙武陆新亚王轼余刚技术顾问徐吉谦杨佩昆黄良会黄富民过秀成邱颖李新桂任颐张海达序2002年省委、省政府召开城市工作会议以后,江苏省开始实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率以每年超过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2004年底已经达到48%,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全省建设系统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城市综合功能全面增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日益显现。
但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全省城市化和交通机动化进程一步加快的同时,城市客货交通需求快速增长,城市内、外交通压力日益加大,交通矛盾日趋凸现。
为此,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高度关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工作。
李源潮书记于2005年5月17日在《我省城市交通问题及发展对策》﹙附录一﹚一文上批示要求:“江苏的交通建设要率先发展,要及早编制江苏城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
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必须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编制工作抓起。
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全面、系统地研究、解决我省城市交通的问题,是当前城市规划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江苏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导则》是我省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重要的参阅材料,明确了制定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的总体要求、编制组织与审批、文本大纲、关键技术指引等内容,为全省各地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了技术指导,对提高全省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第一章总则 (1)一、目的 (1)二、地位 (1)三、规划依据 (1)四、期限与范围 (1)五、总体要求 (2)六、主要内容 (2)七、成果要求 (2)第二章规划编制组织与审批 (4)一、规划编制工作程序 (4)二、编制组织与审批 (4)三、规划修改 (4)第三章规划文本大纲 (5)一、总论 (5)二、规划目标 (5)三、交通发展战略与政策 (5)四、对外交通 (5)五、城市道路 (5)六、公共交通 (5)七、自行车与步行交通 (5)八、停车 (5)九、客运换乘枢纽 (6)十、物流与货运交通 (6)十一、近期建设规划 (6)第四章规划编制技术指引 (7)一、规划愿景与目标 (7)二、城市综合交通调查(详见附录二) (9)三、城市发展背景与条件 (9)四、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现状分析与评价 (9)五、交通需求分析与测试(详见附录三) (11)六、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11)七、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12)八、城市道路网规划 (14)九、公共交通规划 (19)十、停车规划 (25)十一、客运枢纽交通 (27)十二、物流与货运交通 (31)十三、近期建设规划 (33)附录一我省城市交通问题及发展对策 (35)附录二综合交通调查 (40)附录三交通需求分析与测试 (43)第一章总则一、目的为指导全省各城市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切实有效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结合江苏实际情况,制定本《导则》。
Tran_Design_7

第四节 城市远期交通供需分析预测
一、城市远期客货需求总量预测
(一)城市客运需求总量预测 1、 总体预测法: 总体预测法:
Q = (1 + 数 β—大于5岁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大于5 1+η—流动人口修正系数, η为流动人口百分率 1+η 流动人口修正系数, P—建成区常住人口(万人) 建成区常住人口(万人) Q—城市一日客流总量
四、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基本原则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并有明确的目标; 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并有明确的目标; 要有系统工程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要有系统工程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要有工程经济观点,讲究实际效益、 要有工程经济观点,讲究实际效益、综合效益 要有群众观点 要注意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要注意提高城市环境的整体质量。 要增加城市的总体活力、 要增加城市的总体活力、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 要进行多方案评价和优化 规划的实施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滚动性
三、交通工具发展预测
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相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方法:时间序列预测法、相关分析法、比较分析法、 出行结构生成法等。 出行结构生成法等。 时间序列预测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根据各种车辆的时间序列资料及 ——根据各种车辆的时间序列资料及 其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规模。 其随时间发展变化的规律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规模。 相关分析法—— 相关分析法——将各种车辆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 ——将各种车辆的发展与城市的社会经济 指标如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 指标如人口、工农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 入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相关关系模型。 入等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得到相应的相关关系模型。再 根据相关变量的未来发展值预测未来相应车辆拥有量 的预测值。 的预测值。
嘉善县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文本

嘉善县中心城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规划总则 (3)第二章城市综合交通发展战略 (3)第三章交通需求预测 (4)第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5)第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6)第六章公共交通系统规划 (6)第七章停车系统规划 (8)第八章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8)第九章货运交通及物流园区规划 (9)第十章交通管理策略与措施 (9)第十一章近期综合交通改善规划 (10)第十二章附则 (10)附录 (11)第一章规划总则第1条嘉善正处于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适应城市空间和社会经济快速增长的形势,指导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特编制本次规划。
第2条规划范围本规划的适用范围:嘉善县中心城区。
东到外环路、南到沪杭高速、西至苏通高速、北至茜泾塘,总面积约147.01平方公里。
第3条规划期限规划基准年为2011年,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20年。
第4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4《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201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CJJ 15-87《嘉兴市域总体规划(2008-2020)》《嘉善县域总体规划(2006-2020)》《嘉善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嘉善交通物流发展规划(2011-2020)》《嘉善县公共交通发展规划(2010-2020)》《嘉善县港口规划》2009《嘉善县内河航道与港口规划》2009《嘉善县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09《嘉善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嘉善县污水治理专项规划》2007关于县城区交通拥堵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善政发【2012】26号)《嘉善县绿道网规划(2011-2020)》各相关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嘉善县统计年鉴》(2006-2011)交通局、交警大队等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第5条规划主要内容规划主要内容由专项规划与专题研究两部分组成。
2024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试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试题及答案含分析

一、判断题(每题2 分,共38 题,总分76 分)1、到2030年,健全国土空间规划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国土空间检测预警和绩效考核机制;形成以国土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统一用途管制为手段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A、对B、错2、每座主变电所建设控制区宜为3000~4000平方米,长度宜为60~70米,宽度宜为50~60米。
A、对B、错3、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的《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设计》是西方古代保留至今唯一最完整的古典建筑典籍,第一卷和第五卷提出了不少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等方面的论述。
()A、对B、错4、地铁A、B、C三种车型,主要差异在车辆尺寸、定员和轴重三个方面。
A、对B、错5、合格的线网规划人员必须具备运营的基本知识。
()A、对B、错6、单轨系统分为跨坐式单轨系统和悬挂式单轨系统。
A、对B、错7、车站站台可以分为岛站台和侧站台两种,从客流的适用功能来看,侧站台更优于岛站台。
()A、对B、错8、四阶段法是目前国内城市交通需求预测中最普遍采用的预测方法。
A、对B、错9、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A、对B、错10、资源共享必须以满足轨道交通本身的功能为前提,不能过分强调资源共享而忽视功能本身。
A、对B、错11、中心城区轨道交通线网层次的重点是速度的级配组合,市域轨道交通网络层次的重点是运量和速度的级配组合。
A、对12、城市交通方式结构是指城市各种交通出行方式的客运量占城市总客运量的比例。
A、对B、错13、出行分布一般采用重力模型进行预测。
()A、对B、错14、环线的作用之一是联络轨道交通平行线或放射线,通过客流转换,提高轨道交通网络可达性,一般网络中有了环线换乘系数会降低。
A、对B、错15、换乘站客流特征具有高集中性、多方向性、短时冲击性等。
大西安快速交通战略规划设想及建议

大西安快速交通战略规划设想及建议一.引言快速交通,顾名思义,就是运行或行车速度相对较快的交通形式,其外延特性表现为建设条件、接驳方式、路权专用、投资巨大、交通空间延续性长等方面,可以城市为界限分为城市快速交通,如轨道交通和快速路,和区域快速交通,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如图1)。
随着永康书记的到来,西咸新区划归西安托管,大西安元年正式开启,大西安规划建设热火朝天,令人振奋!那么,作为构建大西安空间格局和城市意象的快速交通应该如何抓住机遇,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例如,国家高速铁图1 几种常规快速交通方式图路规划在大西安的米字形布局中的西渝高铁应该如何与大西安城区结合落地,以提前预留规划用地?本文作者拟基于点轴系统理论,探讨大西安快速交通战略规划并提出规划建议,以期前瞻性的构建产业发展、城乡空间、交通基础设施三位一体的大西安空间骨架和形态。
二.基于“点 -轴”理论的大西安快速交通战略规划方法“点—轴系统”理论的核心是: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是由“点”到“轴”、由“轴”到“面”的演化过程,点—轴—面在地域上的融合是经济活动地域过程在现阶段所表现出的最高形式。
城市(镇)和乡村是最典型的聚集区“点”,二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促进。
城市(镇)与乡村作为“点”的聚集区存在,其间必然有相互沟通交往的内在要求。
这种内在要求就必然在“点”与“点”之间连线成轴(如图2和图3所示)。
区域的发展正是由这种“点”-“轴”-“面”的发展模式而逐渐区域化、一体化。
图2 城乡空间关系中的期望点轴效应 3 城乡空间关系中的实际点轴效应 区域经济学中的点轴理论阐述了交通轴线与城乡空间聚集区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一种自然地理现象,将其引入城乡规划,村社则可以人为依据“点 -轴”之间的作用原理,提前布局作为聚集区的“点”和作为媒介的交通轴线。
区域经济学中点轴理论的“点”,狭义的就指城镇中心,将其引入城乡规划中,则指的是一个聚集中心,在此称为广义节点。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 》专题研究报告之八

《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八一、城市发展现状分析麻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开展,包括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环保等方面。
目前,市区内主要道路已经完成改造,供水、供电系统得到升级,环保设施逐步建设。
1、城市规模及空间布局《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八1、城市规模及空间布局麻城市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为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
1.1 城市规模根据预测,到2035年,麻城市的常住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左右。
为了满足城市人口的需求,需要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同时,考虑到城市的资源环境和经济实力,应合理控制城市建设规模,避免过度扩张和浪费资源。
1.2 空间布局根据城市规划的原则和要求,麻城市的空间布局应注重以下几点:1.2.1 突出城市中心麻城市应以市中心为核心,向外扩展,加强市中心的交通、商业、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市中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1.2.2 分区规划根据城市的功能和特点,应将城市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如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文化区等。
每个区域应按照各自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规划建设,以实现城市的功能优化和资源合理配置。
1.2.3 绿色生态城市的空间布局应注重绿色生态,加强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城市的生态承载力和环境质量。
1.2.4 交通优先城市的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应优先规划和发展城市交通,加强城市交通设施建设,提高城市交通的便捷性和效率。
综上所述,麻城市的城市规模和空间布局应注重城市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环境、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应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的力度,确保城市的规模和空间布局符合规划要求,提高城市的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2、经济发展状况《麻城市城市总体规划》专题研究报告之八2、经济发展状况麻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2019年全市GDP总量达到920亿元,比上年增长9.5%。
2023年秋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自测题参考答案(7-11)

2023年秋国开《城市管理学》自测题参考答案第7章自测题1.单选题 (1分)城市规划是伴随着(D)的产生而出现的。
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城市2.多选题 (1分)新世纪以来,城市规划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包括(BCD)。
A.规划的手段科技化B.规划的主题多元化C.规划的空间形态多样化D.规划的价值取向人本化3.单选题 (1分)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是(C)。
A.城市战略目标B.城市战略愿景C.城市规划D.城市战略措施4.单选题 (1分)根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水平达到(B)以后,城市化将步入高速发展的阶段,直至达到70%以后才逐渐减速至平稳发展,我国正处在这样一个城市化高速发展的区间之中。
A.25%B.30%C.35%D.40%5.多选题 (1分)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ABC)。
A.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B.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C.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社会环境D.保障和创造城市公正的人文环境6.单选题 (1分)城市总体规划的期限一般为(C)年。
A.5B.15C.20D.257.多选题 (1分)城市交通系统主要包括(ABC)。
A.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系统B.城市客货运运输系统C.城市交通控制系统D.城市行人道路系统8.单选题 (1分)城市规划脱胎于(D)。
A.绘画艺术B.经济学C.环境学D.建筑学9.单选题 (1分)城市规划真正成熟的时间段是(B)。
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中世纪D.封建社会10.多选题 (1分)编制城市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包括(ABC)。
A.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原则B.历史环境与未来环境相和谐的原则C.城市环境中各社会群体之间社会生活和谐的原则D.城市环境中各社会集团之间和谐的原则11.多选题 (1分)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ABC)。
A.非农建设占用B.农业结构调整C.灾害损毁D.人为破坏12.多选题 (1分)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一般分为(AC)。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 年)

青岛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08-2020年)第一部分 交通发展历程一、 主要成就1、交通建设投资逐年增长。
近五年来,交通建设投资数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2年的11.28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33.2亿元,年均增长24.1%,超过了同期GDP年均20%的增长速度。
2、对外交通设施规模扩大,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了港口、铁路、公路、航空并举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
公路:目前已基本形成以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为骨干,二级、三级、四级等公路为补充,功能完善、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体系。
200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4326公里,全市1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均实现了晴雨通车,通公路的行政村达到100%。
铁路:基本形成以胶济、蓝烟、胶黄、胶新铁路为骨架的铁路网络体系。
其中,胶济铁路是青岛港通往腹地的主干道,复线工程和电气化改造工程已完工;胶新铁路是我国东部沿海铁路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基本形成了以青岛港(包括前湾港港区、老港区、黄岛港区)为核心,胶南大湾港、鳌山港等一般性小型港口为补充、结构较为合理、配套较为齐全的港口体系。
其中,青岛港是我国能源运输的枢纽和大宗散货的集散中心、全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主枢纽港之一。
2007年港口总吞吐量达到2.65亿吨,外贸吞吐量 1.9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946.59万标准箱。
航空:青岛流亭机场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干线机场。
自1982年开航以来,机场规模和能力不断提升,开通航线条数、年旅客吞吐能力、年货邮吞吐量等统计指标分别由1995年的35条、80万人次、1万吨增加到2007年的94条、787万人次、11.6万吨。
3、城市道路设施供应规模不断扩大。
近五年来,青岛市区人均道路面积由10.74平方米/人增长到19.6平方米/人。
其中市内四区的道路长度由705公里增长到997公里,人均道路面积由9.76平方米/人增长到9.16平方米/人。
4、公共交通得到长足发展。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

专题达评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李红昌(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44)1会议概况在我国快速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背景下,中国城市交通面临着交通与城市时空形态错配、内外部交通拥堵、交通环境噪音污染严重等问题,亟需推进城市交通协调发展,重构城市交通形态,加强拥堵综合治理,优化城市交通体系,实现城市和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
基于此,2019年10月11〜13 H,以“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运输与时空经济论坛”(TSTE)国际会议在北京交通大学隆重召开。
本次国际会议包括主旨演讲、智库论坛、主编面对面会议、培训学校、专题及平行论坛等多个模块,紧紧围绕“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主题,从新型出行模式、物流创新、区位交通和土地利用、生活方式、行为和可持续交通选择、智能交通技术、环境和社会因素对交通和物流的影响以及可持续的交通治理和政策等方面开展交流,旨在展示可持续和智能交通领域学者的新成果,碰撞出交通研究的新火花,挑战遇到的新问题,探究可持续交通研究的新思维。
来自国内外2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输经济学家和学者参会,会议吸引 _T British Columbia University(加拿大)、Ghent University(比利时)、PontificiaUniversidad Catolica(智利)'University of Texas(美国)'University of Michigan(美国)'University ofMinnesota(美国)、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新加坡)、University of Waikato(新西兰)、LeedsUniversity(英国)、Free University of Amsterdam(荷兰),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荷兰)、香港理工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同济李红昌:教授,博士生导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方面,由于政府没有对城市的 扩展和低密度郊区化加以控制,从而造成人口和就业 岗位的分散,无法形成集中的交通走廊,以支持公共 交通的发展。 出行对小汽车交通的依赖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导致公 共交通的日益萧条。 在这种交通结构下,为适应小汽车交通迅猛增长的需 要,需要大量建设道路基础设施,交通设施占地约为 市区用地面积的30~40%。
日本
“轨道交通为主导”的城市交通模式大大减轻了道路 的总交通量和交通公害,但是该交通模式仅在经济 发展水平高、经济发展潜力大、财力雄厚、人口密 集、用地紧凑布局,能形成客流走廊的都市地区才 具备充分而必要的条件,这是由轨道交通方式的技 术经济特性所决定的。
公共交通为主体、小汽车交通主导型—— 轨道交通与常规地面公交并重型
不同交通方式0.5小时行程计算的建成区面积
交通方式 常见运营速度(Km/h) 0.5小时行程距离(Km) 以0.5小时行程距离为半径计算 的建成区面积(Km2) 步行 4 2.0 13 自行车 15 7.5 180 常规公交 16~25 8~12.5 200~490 地铁 25~60 12.5~30 490~2830 小汽车 40~60 20~30 1260~2830
区域
指标 人口(万) 面积(Km2) 人口密度(人/ Km2)
北京 1085.5 16807.8 646 284.3 169 54 4.9 244.6 87.1 27797 37.8 4336 28.1
伦敦 1160.6 10385 1120 527.9 508 2125 19 17.7 27 6940 91.7 33963 94
小汽车交通为主体、公共交通辅助型交通结构
代表城市:美国洛杉矶、芝加哥、旧金山、 底 特律等
显著特征:城市交通机动化发展过程中没有对小 汽车交通进行必要的限制,城市客运以小汽车交 通为主体,公共交通为辅助。
百分比(%) 城 市 统计年份 调查区人口(万) 小汽车 96.3 85.7 90.6 95.4 公交 3.7 14.3 9.4 4.6
பைடு நூலகம்
城市规模与交通结构
城市规模和用地布局决定了城市交通需求量的大小及其 空间距离分布,影响着人们对交通方式的选择。 各种交通工具运载能力不同,对交通需求量的大小、发 生强度与分布密度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客观决定了不同 规模和用地布局的城市对交通工具的选择差异 由于人们对出行时耗有一个可容忍的限度,为保证出行 时耗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居民必然根据不同交通方式能 提供的运送速度选择出行方式。
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体系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 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
城市人口 社会经济与 土地利用预测
就业岗位
经济发展
土地利用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
城市规模 城市形态 城市空间结构
直接影响着城市交通的总量、结构与分布
典型的城市交通方式结构
小汽车交通为主体、公共交通辅助型 公共交通为主体、小汽车交通主导型 •轨道交通为主导型 •轨道交通与常规地面公交并重型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占较大比重、多种交通方式并存型
“小汽车交通为主体,公共交通辅助”的交通结构,一旦在大 城市形成,短时期内难以改变。 随着交通公害、能源危机的增加以及可持续发展向交通领域 的渗透,美国政府试图改变城市交通结构。早在60年代,政 府颁布了“公共交通法”,引导大城市交通向大容量快速轨道 转化。80年代,又有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要求发展公共交 通,减少小汽车出行。 实施中代价极大,收效却甚微,每年需要60亿美元以上的投 入用于公共交通建设,从小汽车方式转移到公交方式的乘客 量却只有1.5~2.0%,高度分散的城市布局吸引不了多少公交 乘客,公交经营困难,收效微不足道。
进入小汽车时代后,美国和欧洲选择了不同的交通方式 和城市形态。 美国以小汽车为主要交通工具,城市多数呈现分散、蔓 延的形态。 欧洲十分重视公交、特别是轨道交通,大城市通过轨道 交通将市中心、近郊生活就业区及远郊卫星城镇联系起 来,形成多中心的城市形态。 轨道交通系统的形成,使城市的发展从向心集聚型向离 心分散型转变,使城市中心出现所谓的“职住分离”现象
以香港和欧洲的许多城市为代表。 香港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主要市区居住密度平均超 过3万人/Km2,个别地区达到16.5万人/Km2。 香港政府采取限制私人小汽车的战略,将小汽车的规模控制在每 千人60辆的水平,与此同时,香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目前 已建成由铁路、地铁、轻轨、公共汽车、轮渡、出租车等多种方 式构成的公共交通体系。 全香港约有45%的人口居住在距离地铁站500m以内的范围之中, 九龙、新九龙和香港岛更高,位于非轨道交通沿线的住宅也围绕 公共汽车站形成高密度组团。香港居民出行中的90%使用公共交 通,香港日均公交客运量达1000万人次,相当于平均每人每天乘 坐公共交通1.7次。
伦敦市地铁网
市中心
法国
步行和自行车交通占较大比重、多种 交通方式并存型
这种交通结构是我国典型的城市交通结构。 我国目前大部分城市的交通结构是“步行和自 行车交通占较大比重、多种交通方式并存”。
我国城市的用地形态模式多为单中心连片密集布局,用地紧 凑集中,人口密度大,居民中短距离出行量所占比重较高, 平均出行距离较小,客观上为步行和自行车在城市的发展创 造了有利条件。 南京市1997年(建成区面积243Km2、人口200万)居民出行 调查结果表明,工作出行平均距离为3.24Km,就学出行平均 距离为1.79Km,弹性出行平均距离为1.6~3.27Km ,主要出 行目的所对应的出行距离均在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的优势距离 范围内。 1996年无锡市(建成区面积71Km2、人口106万)居民出行调 查统计结果显示,出行距离3Km以内的出行量所占比重为 56%,出行距离6Km以内的出行量所占比重达85.3%。 2004年秦皇岛市(建成区面积77Km2、人口74万)居民出行调 查统计结果显示,出行距离3Km以内的出行量所占比重为 67.2%,出行距离5Km以内的出行量所占比重达86.7%。
欧洲的许多城市都具有发展以小汽车为主体交通模式的经济实 力,然而,他们采取的却是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并重,辅以小 汽车交通的模式,这与欧洲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特点紧密相关。 欧洲各国历史悠久,城堡、教堂和民居造型丰富,建筑坚实, 代表了古老的历史文明,深为后人所珍惜,小汽车发展过程 中,是拆除沿街建筑拓宽道路还是发展公共交通、强化交通管 理,各国选择了后者,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公共交通的发展。 欧洲城市城区人口密度比较高,如巴黎老城区每平方公里的人 口达2.4万人,伦敦为0.73万人,城市居民的高密度分布,使 得难以修建足够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以适应小汽车的充 分发展。
公共交通为主体、小汽车交通主导型—— 轨道交通为主导型
以日本为代表 在日本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内部,大中运量的轨道交通占 主导地位。东京的轨道交通系统(含地面与地下)是城 市中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也几乎是世界上唯一能够赢利 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长期以来,日本重视开发地下和高架轨道交通,建立综 合换乘枢纽,使轨道交通承担了城市60%以上的客运量。 最新统计资料表明,人均公交乘车次数为2.68次/日, 轨道交通客运量占公交系统客运量的78%
(a)
(b)
(c)
内环路
通向乡村的道路
环路
(d)
(e)
外环路
(f)
不同交通方式影响下的城市布局形态 (a)步行时期(b)马车时期(c)有轨电车时期(d)小汽车作为休闲工具时期 (e)高速公路时期(f)外环路和郊区中心时期
步行或马车时代,居民的活动范围很小,城市一般以CBD为中 心、形成相对密集居住的同心圆形状,半径一般不超过从居住 地到工作的平均距离,相应城市规模小,人口密度高。 有轨电车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出行的方便性,与市中心的距离 不再是制约居民选择居住地的唯一条件,而离有轨电车车站的 距离成为选择居住地的重要因素。 有轨电车的出现极大地刺激了城市外围地区的开发,特别是在 有轨电车沿线两侧步行范围内,土地的开发活动十分活跃。同 时,由于有轨电车的建设周期较长,初期难以形成非常密集的 线网,人们较集中地居住在线路两侧。城市的形状在原来同心 圆的基础上,发展为以轨道线路为分支的星形状态。
30% 25% 20% 比例 15% 10% 5% 0%
27.5%
27.7% 19.4% 12.1% 6.9% 4.4% 2.0% >10
0~1
1~2
2~3 3~5 5~8 出行距离(Km)
8~10
2004年秦皇岛市居民出行距离分布
南京市规划图
城市形态与交通结构
中心商业区(CBD) 中心城区 有轨电车或铁路线 早期郊区的边界 新兴郊区 CBD
城市交通规划理论与实践 之专题7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特点
规划期:长
一般在20年以上,可以考虑到40~50年
关注重点:宏观
土地利用与交通系统的关系、交通发展政策、网络 布局、交通结构优化等
分析手段:粗略
简化的交通分析模型
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规划的主要任务
分析城市发展背景,鉴别城市交通发展的各种模式 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 确定城市交通网络结构 提出对城市总体规划的修正意见 制定城市交通发展政策
纽约 1352.6 5793 2330 744.4 1285 1145 29 54.3 23 23610 196.7 85522 80
巴黎 1066.1 12011 890 507.5 423 1602 26 62.2 29 21450 102.5 35345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