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因物质贫困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和严重,关注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和高校工作的难题之一。我们应以其成因及特殊的心理特征为突破口,以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心理引导、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良好育人环境相结合为对策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标签: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特征;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是指“无力支付或者不能完全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大学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费用(满足吃、穿、行等基本需要的)大学生。”[1]贫困大学生还分为一般贫困生与特困生。“所谓一般贫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学生;特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无力支付学杂费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对教育收费制度也进行了改革。从1994年开始,高校逐年大幅度提高学费。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收费上涨40倍。”[3]1998年高校招生收费全部并轨,免费上大学已经成为历史。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之后,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同时,由于大部分家庭收入增长有限,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呈直线式攀升。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953万人,经济困难学生有18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其中特困生有7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到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已增至240万人左右,占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至10%。而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这些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相应的较多。

在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中,大部分的贫困大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坚强、乐观的态度,把生活的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把贫穷和不幸看作自己人生的一笔财富,作为磨砺意志的基石,他们采取积极的方式去努力改变困境。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因经济窘迫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有些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2003年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持完成的调查报告指出,贫困大学生的抑郁状态普遍高于非贫困生。调查称,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抑郁平均数为38.52,贫困生的抑郁平均数为40.72。”[4]

因此,高度关注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社会各界和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啊。

二、贫困大学生引发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是长时间的引导不善而引发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来自于农村地区、城市贫困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的家长为生计所困,子女的生活学习费用等都难以提供,这种困窘经常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怨天尤人、自责、烦躁、焦虑、痛苦甚至一些人还产生轻生的念头。1998年4月4日,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白引明夫妇因害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2002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学生考上复旦大学,其父也因筹不到学费从7楼跳下身亡。家长的这种不理智的、极端的做法不仅未能减轻孩子的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而且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日后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引发心理问题的成因不仅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环境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学校教育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格的形成及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学校仍然循规蹈矩,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关注、重视尖子生,轻视、冷落后进生,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对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对将来的大学生活及学习目标缺乏清晰地认识,这些都为他们进入大学学习埋下了许多隐患。

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明显不同于中学时代的,习惯了老师时刻伴在身旁的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正确的航向。同时,在大学校园里,拜金主义盛行,存在着攀比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这种种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则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未能接受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很难适应这一过程,容易产生不平衡感。再加之,很多高校没有建立防御机制及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建立了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加以心理引导与调节,或误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一般的生活、思想问题。这些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忧郁、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心理、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扭曲。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价值标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大学生尤其是生活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化过程,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就很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感。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更是置许多贫困大学生于不利的境地,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再加之,社会上存在腐败、走关系等一些消极现象,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不仅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影响着他们积极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四)个人自身的因素

一些贫困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困难的处境,从心底里抵触别人善意的帮助与同情,或者因经济窘迫,不愿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自我封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一些问题持较偏激的看法。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较低,甚至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对人生、未来持消极悲观的态度,甚至产生绝望情绪。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走入社会,融入主流文化中。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信心不足,自卑感强

自卑是贫困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许多贫困生是凭着自己的艰苦努力和天资聪慧,怀着美好的憧憬走进大学的。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教育资源相差甚远,学生的能力及个性发展也是参差不齐。大学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地方,是天之骄子聚集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不单单依据学习成绩这一唯一的指标。同时,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较为自主、自由,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时间较短,不像在中学时常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与赞扬。再加之,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整天节衣缩食,当面对着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时,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抬不起头。这些使他们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丧失自信,变得自卑。自卑使他们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自惭形秽,郁郁寡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