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他们因物质贫困所引起的心理问题日益突显和严重,关注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和高校工作的难题之一。
我们应以其成因及特殊的心理特征为突破口,以物质鼓励和精神鼓励、心理引导、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和良好育人环境相结合为对策来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标签: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因;特征;对策
一、贫困大学生的现状
贫困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也是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贫困大学生是指“无力支付或者不能完全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大学所在城市的最低生活费用(满足吃、穿、行等基本需要的)大学生。
”[1]贫困大学生还分为一般贫困生与特困生。
“所谓一般贫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支付学杂费和生活费比较困难或基本生活得不到保障的学生;特困生是指那些在校期间家庭经济贫困而无力支付学杂费和最低生活费的学生。
”[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国家对教育收费制度也进行了改革。
从1994年开始,高校逐年大幅度提高学费。
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学收费上涨40倍。
”[3]1998年高校招生收费全部并轨,免费上大学已经成为历史。
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重大决策之后,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逐年增加。
同时,由于大部分家庭收入增长有限,贫困大学生的数量也呈直线式攀升。
据教育部统计,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总数为953万人,经济困难学生有182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19%,其中特困生有79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8%。
到2004年,我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的学生已增至240万人左右,占在校生总数的20%,其中特困生人数在60万至120万之间,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至10%。
而且,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收入普遍较低,这些地区的贫困大学生相应的较多。
在众多的贫困大学生中,大部分的贫困大学生能以积极的心态,坚强、乐观的态度,把生活的压力变成学习的动力,把贫穷和不幸看作自己人生的一笔财富,作为磨砺意志的基石,他们采取积极的方式去努力改变困境。
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因经济窘迫及其他方面的原因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甚至有些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
“2003年宁夏大学学生工作部和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持完成的调查报告指出,贫困大学生的抑郁状态普遍高于非贫困生。
调查称,经济状况较好的同学抑郁平均数为38.52,贫困生的抑郁平均数为40.72。
”[4]
因此,高度关注并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是社会各界和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啊。
二、贫困大学生引发心理问题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的影响
心理健康问题是长时间的引导不善而引发的。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来自于农村地区、城市贫困家庭和下岗职工家庭的贫困大学生的家长为生计所困,子女的生活学习费用等都难以提供,这种困窘经常使他们中的许多人怨天尤人、自责、烦躁、焦虑、痛苦甚至一些人还产生轻生的念头。
1998年4月4日,陕西蓝田县汤峪镇白家坡村白引明夫妇因害怕孩子上大学后无力承担高额的费用,服下剧毒农药后双双自杀身亡。
2002年8月,陕西省宝鸡市学生考上复旦大学,其父也因筹不到学费从7楼跳下身亡。
家长的这种不理智的、极端的做法不仅未能减轻孩子的经济压力及心理负担,而且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思维与行为方式,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日后成长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
(二)学校教育环境的影响
贫困大学生引发心理问题的成因不仅受到家庭教育环境的影响,学校教育环境也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学校教育的影响是一脉相承的,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人格的形成及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
当前,虽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大部分学校仍然循规蹈矩,走应试教育的老路子,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关注、重视尖子生,轻视、冷落后进生,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忽视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对学生缺乏理想信念教育,使学生对将来的大学生活及学习目标缺乏清晰地认识,这些都为他们进入大学学习埋下了许多隐患。
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明显不同于中学时代的,习惯了老师时刻伴在身旁的学生,在宽松自主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很容易迷失自我,找不到正确的航向。
同时,在大学校园里,拜金主义盛行,存在着攀比等一些不正常的现象,一些贫困大学生要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环境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这种种适应都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一过程则取决于个人性格和外部环境的影响,如果贫困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未能接受有效的理想、信念教育,就很难适应这一过程,容易产生不平衡感。
再加之,很多高校没有建立防御机制及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或者建立了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及时地、有效地加以心理引导与调节,或误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一般的生活、思想问题。
这些往往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忧郁、压抑、焦虑等不良情绪,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心理、行为、动机等方面的扭曲。
(三)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进入了转型期,价值标准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也越来越多元化。
大学生尤其是生活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他们进入大学首先要接受的是城市化过程,由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的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所适从,就很容易产生焦虑、自卑感。
同时,由于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更是置许多贫困大学生于不利的境地,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再加之,社会上存在腐败、走关系等一些消极现象,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击,不仅影响了他们对社会的客观公正的评价,也影响着他们积极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中。
(四)个人自身的因素
一些贫困生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困难的处境,从心底里抵触别人善意的帮助与同情,或者因经济窘迫,不愿积极主动地与别人交往,自我封闭,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对一些问题持较偏激的看法。
还有一些贫困大学生对自己评价较低,甚至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困难时,就自我怀疑,自我否定,对人生、未来持消极悲观的态度,甚至产生绝望情绪。
这些都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利于他们走入社会,融入主流文化中。
三、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一)信心不足,自卑感强
自卑是贫困生最突出的心理特征。
许多贫困生是凭着自己的艰苦努力和天资聪慧,怀着美好的憧憬走进大学的。
由于各地方经济发展差距较大,教育资源相差甚远,学生的能力及个性发展也是参差不齐。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的地方,是天之骄子聚集的地方,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多方面的、多元化的,不单单依据学习成绩这一唯一的指标。
同时,由于大学的学习生活较为自主、自由,学生与老师接触的时间较短,不像在中学时常得到老师的关注、肯定与赞扬。
再加之,经济上的贫困使他们整天节衣缩食,当面对着那些衣食无忧,大把花钱的同学时,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反差,抬不起头。
这些使他们感觉自己各方面都很差,丧失自信,变得自卑。
自卑使他们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在心理上采取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自惭形秽,郁郁寡欢。
(二) 忧虑心理
对于贫困生来说,能进入大学学习是来之不易的,也是摆脱贫困的最佳方式,因此倍加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并想以此来回报含辛茹苦的父母。
同时,由于学校提供的勤工助学岗位是有限的,为了减轻家庭负担,缓解父母压力,他们便外出打零工。
如果学习与兼职不能妥善地加以协调,就会造成冲突,不仅两方面都做不好,而且加重了矛盾心理。
再者,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也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这些使贫困生经常处于烦躁不安、紧张焦虑的痛苦境地。
(三) 自我封闭心理
一些贫困生怕耽误学习,不参加课外活动,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缺乏与别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有些学生因经济窘迫,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与同学交往不多,甚至有意疏远同学,不能融入同学之中。
同时,也害怕与同学过多的交往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物质负担,因而怯与同学交往,拒绝参加集体活动,但现实又不容许他们脱离他人,内心便产生矛盾,很容易使他们走向孤僻、自我封闭的心理。
(四) 敏感、多疑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认为,越是感觉不足的地方越是容易敏感,虽然这些不足并非其个人造就。
贫困大学生由于长期处于自卑、压抑的状态中,他们的自尊心极其脆弱敏感,家庭的贫困是不愿被提及的,对别人善意的帮助总是有被施舍的感觉,还怕同学怜悯。
由于性情敏感,对任何事情都存怀疑心理,对同学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斤斤计较,严重的甚至会产生报复心理,酿成大祸,不仅给自己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更容易受到挫折。
(五) 虚荣、攀比心理
虚荣、攀比心理不仅存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中,在贫困生中也不乏大有人在。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
正是国人怕丢脸、要面子的心态,筑起了人们抵御恶之诱惑的心理防线,筑起了审判自己行为的道德法庭。
”[5]这是“面子”的积极效应,但如果人们过度的看待“面子”,就会走向另一极端,导致盲目的虚荣、攀比心理。
一些贫困大学生难以抵御物欲横流的社会现象,图虚荣,爱面子,不切实际的相互攀比,他们节衣缩食,不是为了为父母分忧,而是买来价格不菲的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甚至还有个别同学采取不法手段,为此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解决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把物质帮助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帮助是必不可少的,社会各界及高校也采取了一些实际的救助政策及措施,成立了多层次、多渠道的救助体系,如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等,而且从2007年起,贫困大学生还可以直接在生源地申请助学贷款。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
但是,解决了贫困生的经济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他们的心理问题。
“特困生的种种问题的根源是物质贫困,而由物质贫困引起或诱发的往往是思想或心理上的问题,相当一部分所受的精神困扰往往大于物质困扰。
”[6]因此,要两位一体,在进行物质帮助时,应适时地对贫困生进行精神鼓励。
1.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对贫困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理论素养,才能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强的意志、不断进取的思想品质;才能使他们勇敢地面对现实,客观公正的认识自我,认识贫困。
帮助他们认识到困难并不可怕,关键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与挫折,自立自强,用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状,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 要弱化“贫困生”这个概念
在对贫困大学生进行物质帮助时,应充分考虑到贫困生的精神压力与心理负担,需要考虑钱到底怎么给,才能更利于这个群体接受与成长。
在实际操作中,应该弱化:“贫困生”这个概念,应鼓励学生学会生存,学会自救,更多地对学生进行隐性救助,使他们始终感觉到贫穷并不可耻,完全可以靠自己的双手获得尊重,获得幸福,从而增强了他们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3. 引导他们心怀感恩,学会感恩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等充满感恩情怀的佳句几千年来仍被广为传颂。
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应建立统一的感恩教育体系,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资助来之不易,给他
们树立知恩、感恩、施恩的好榜样,努力促进“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的形成。
同时要鼓励他们从实际出发,从小事做起,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使他们切身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更好地融入到社会中。
(二)从心理上加以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1.以班为单位建立心里档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
恩格斯说:“我觉得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
”[7]应以班为单位建立心里档案,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老师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仔细洞察他们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变化,及时主动的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和学习上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讲座,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解决”。
2. 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控制消极情绪
每个人都会因为各种问题产生烦恼、忧虑等不良情绪,贫困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逆境之中就更不例外了。
“消极的激情常常对机体活动具有抑制作用或引发高度冲动性的动作,使人失去理智。
”[8]因此,引导他们进行心理调适,讲究心理调适的技巧,例如宣泄、转移注意力、自我认同等,以此来摆脱烦恼,减轻心理负担,恢复稳定的情绪。
3. 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由于高校年年扩招,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涌入社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贫困大学生更是处于不利的境地。
高校应指导学生在校期间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应全方位发展,努力提升自身的素质。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加强就业信息指导,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专长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通过典型先例使学生明白,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不平凡的成绩。
(三)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要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增强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通过标语栏、光荣榜、校园网大力宣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倡导平等友爱互助的良好氛围,使贫困生能够以平常心来看待贫困,看待自我。
同时,还应开展丰富的课
外活动,充分发挥社团的作用,让贫困大学生依据自己的爱好与特长参与其中,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既增进了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也能使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看到自己的闪光点,增强自信心,从而产生成就感,对生活和未来充满信心,便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行为习惯和健全的心理。
总之,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遍关注,也是高校工作的难点,只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将会迈上新的台阶,结出丰硕的果实。
[参考文献]
〔1〕〔2〕〔4〕吴庆.公平诉求与贫困治理:中国城市贫困大学生现状与社会救助政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18,18,42.
〔3〕梁金霞.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173.
〔5〕陈巧玲.试论德法并举是现阶段我国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的根本出路〔G〕//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新时期思想理论教育探索——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精粹.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278.
〔6〕周利平.新形势下高校特困生成因及对策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3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3.
〔8〕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