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 国模式及其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启示《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启示》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在全球范围内,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与中国的国情和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中国地域辽阔,资源分布不均衡,各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差异较大。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采取了沿海地区优先发展的战略,通过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政策措施,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了沿海地区的快速发展。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逐渐实施了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支持力度,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规划。
政府通过制定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引导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的优化布局。
例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为不同地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了区域发展的条件。
特别是在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大规模建设,缩短了地区之间的时空距离,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交流和合作。
产业集群的发展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一些地区,通过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
例如,长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集群等。
产业集群不仅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的繁荣。
创新驱动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些地区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创新型企业和人才,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同时,区域之间的创新合作也不断加强,促进了创新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1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大我国地域广阔,区域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沿海地区和一些大城市拥有较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优势产业,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欠发达。
城乡差距也是一个突出问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1.2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化压力不断增加。
一些城市人口过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城市治理难题日益突出。
1.3 一些地区产业结构单一部分地区的产业结构过于单一,依赖于某一产业,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当该产业受到冲击或衰退时,该地区经济将面临严重冲击。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对策2.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政府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交通和通信网络的覆盖率。
其次,加强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人力资源质量。
同时,鼓励跨地区的投资和合作,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
2.2 加强农村地区发展农村地区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应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和支持。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
鼓励农村创业创新,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型农民。
2.3 优化产业结构为了降低区域经济对单一产业的依赖程度,政府应鼓励并引导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培育新兴产业。
同时,加强对中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
2.4 加强城市化管理和规划城市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政府应加强城市化管理和规划,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保护好土地资源和环境。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结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存在差距和问题,但通过政府的努力和切实有效的对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中考地理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与特点
中考地理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与特点经济发展区域划分是研究地理经济学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中考地理考试中也是一个重点内容。
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区域的划分及其特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经济的发展格局和经济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经济发展区域划分的标准主要有经济发展水平、地理区位和资源条件等。
在中国,通常将我国的经济发展区域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1. 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发达和开放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的划分主要依据它的地理位置,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这些城市代表着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发达的制造业、金融业和服务业等。
此外,东部沿海地区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港口资源,便于与世界各地进行贸易往来。
2. 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地处我国的中部地带,主要包括湖北、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省份。
这些地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
中部地区的制造业和农业发展较为突出,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水资源等,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的投资。
3. 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是中国的欠发达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甘肃、青海、宁夏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但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农产品资源,近年来,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大,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
4. 东北地区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个省份。
东北地区原本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但近年来受到经济结构调整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不过,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钢铁资源,政府也一直在采取措施促进东北地区的振兴。
二、我国经济发展区域的特点1. 东部沿海地区的特点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这里的城市化程度较高,经济结构多元化。
东部沿海地区在我国对外开放和国内改革中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过快,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等问题。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分析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
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不仅对国内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对全球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
那么,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和趋势究竟是如何演变的呢?一、区域经济发展格局1.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中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达,资源丰富,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上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放缓,逐渐成为经济较为滞后的地区。
2019年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与全国平均增速相比有明显差距。
2.华北地区华北地区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一直是中国的发展重心之一。
由于地处中国的中心地带,这里有着如京津冀一样的发展优势。
此外,华北地区的工业发展也相当发达。
尤其是近年来,京津冀等地的经济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态势,正逐步成为中国发展的重心。
3.华东地区华东地区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这里包括了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若干省市。
作为中国的发展先锋,中国的改革开放从这里开始。
在经济发展中,华东地区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4.中部地区中部地区是指长江中游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安徽五个省。
此外,中部地区还包括了重庆、广西等地。
这里的经济因地处中心位置,有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和完备的交通网络。
同时,中部地区也是中国的农业中心,农业资源丰富。
5.西南地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西南地区坐落在中国的西部。
在经济上,西南地区一些城市像成都、重庆等也因其良好的地理位置吸引了众多投资。
此外,西南地区还是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分布最多的区域之一。
6.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之一,地区内人均GDP低,经济发展程度较低。
西部地区的发展与历史和地理环境有关,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相对匮乏,这也给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二、区域经济发展趋势1.城市群崛起城市群的崛起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如珠三角、长三角、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极。
中国地理中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
中国地理中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在中国这个广袤的土地上,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有着明显的差异。
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地理条件的不同,中国可以被划分为几个主要的经济发展区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国的主要经济发展区域,并探讨其特点和发展动力。
一、华北经济发展区华北经济发展区位于中国的北部,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省份。
该区域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国的工业基地。
华北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并且交通发达,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同时,该区域也面临着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二、东北经济发展区东北经济发展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包括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份。
这个区域是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等资源。
然而,由于经济结构过于依赖重工业和传统产业,东北经济发展区在近年来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政府已经采取一系列政策来促进该区域的经济转型,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
三、长江经济带长江经济带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沿江分布着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湖北、江西等地。
长江经济带被誉为"中国的腹地",是中国经济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
这个区域拥有发达的交通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
同时,长江经济带也面临着产业结构不平衡和区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政府正在推动该区域的协同发展,实现更加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位于中国的南部,包括广东、香港和澳门。
这个区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先行区,拥有发达的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中国最富裕、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人才。
然而,该区域也面临着土地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
五、西部大开发经济区西部大开发经济区是中国政府为了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战略。
这个区域包括西藏、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区域经济形势概览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十分迅猛,尤其是在近些年来,中国国内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较为突出,但总体来讲还是相对乐观的。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1.区域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是经济总量逐步向中西部转移,东部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体量巨大的经济带,而中西部地区正在以快速的速度迎头赶上。
2.优势产业的形成在当前的形势下,我国的优势产业正在不断扩充,综合实力较为强大的国有企业在整体上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
同时,一些新兴产业如电子信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也在逐步壮大。
3.城市化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率不断提高,中小城市的发展也逐步受到重视。
未来几年,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逐步推进,中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将持续提高。
4.精细化管理当前,各地也正在不断推进精细化管理的改革,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不断完善管理方法,实现经济的可持续甚至高质量发展。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风险分析1.经济周期过度波动风险当前经济过度波动曲线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
因此,在未来的几年里,经济周期波动过大仍将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
2.国际贸易风险随着国际贸易环境不断复杂和不稳定,贸易保护主义的逐步抬头,外贸出口的风险不断增大。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区域经济依赖于出口的地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
3.人才短缺风险当前,尽管我国各地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但企业对于高端人才的需求依然无法满足。
这也将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
四、中国区域经济未来趋势展望1.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当前,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逐渐变得明显。
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高端消费的发展。
2.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成果在精准扶贫、环境保护、交通运输、医药和教育等领域,我国科技创新正在取得重大成果,这将进一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3.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的重要性构建创新型经济体系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分析
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分析随着国家经济不断发展,区域经济也在不断壮大。
区域经济是指经济活动聚集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内,形成相应的经济体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当地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发展,还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就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和前景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加强区域经济建设。
一、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在经济领域表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在国际舞台上也扮演着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区域经济也是非常发达的,但不同地区的发展不平衡,经济结构转型缺乏动力和改革措施的多样性等问题也存在。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中国目前区域经济的发展概况。
就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而言,一二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比三四线城市更为严峻。
在住房问题上,一二线城市房价过高,购房难度也随之增加,而三四线城市则相对较低。
但是对于高端人才的吸引和支持,一二线城市的条件会更为优越。
因此,在人才和经济资源倾向一二线城市的情况下,三四线城市如何实现自身跨越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考的问题。
其次,随着国家经济结构转型的深入推进,区域经济面临着调整和优化的重要时期,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产业集聚分布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进行调整和升级。
中国东部地区经济总量、科技创新水平等方面相对较高,而西部地区则面临经济基础较薄弱、科技资源缺乏等问题。
如何实现各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一体化,是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
最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缺乏一些必要的制度创新。
面对当前社会转型的挑战,中国区域经济需要顺应市场需求和民意诉求,通过深入推进市场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等措施,推动经济发展、城市建设等多方面进一步升级。
二、中国区域经济的前景在“十四五”规划的铺展下,中国区域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更加光明。
具备较为开放市场环境和支持创新的支撑,有希望在未来数年内迅速升级和成长。
首先,在外商投资和新兴产业进驻等方面,中国区域经济有望获得更多的支持。
建国七十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分析
建国七十年区域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分析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经济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
经过七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区域经济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点也各不相同。
本文将对建国七十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进行回顾,并对未来发展进行展望和分析。
一、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建国初期,中国经济处于严重落后状态,受到了旧中国时期长期战争和帝国主义侵略的严重破坏,国内生产力极度衰退。
到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落后,城乡差距较大,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
在区域经济发展上,东部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处于较为有利的地位,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投资。
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口密集的东部地区大量工业资源的集中,中西部地区由于资源配置不均和科技条件限制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区域经济的扶持力度,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使得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更加均衡,特别是近年来先进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东部地区经济更具竞争力。
而中西部地区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逐渐成为了国家重点发展的地区,逐渐缩小了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问题1. 东部地区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以广东、上海、北京为代表。
这些地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拥有更加完善的市场体系和产业发达程度。
但也正是因为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与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更加明显,发展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可能出现趋缓和产能过剩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结构性调整来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一直处于相对滞后阶段,但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逐渐成为国家重要的生产基地,尤其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成绩斐然。
但由于科技和人才的短缺,中部地区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投入来支持。
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不发达的地区,经济结构以农业和资源型产业为主,受制于地理环境和资源条件的限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前景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十分复杂,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的政府一直致力于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并尝试着在各个地区建立起经济特区来促进经济增长。
这篇文章将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前景。
1、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中国地域辽阔,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
从整体上来说,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处于较为先进和高速的阶段,中部地区的发展稳定,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遭遇了不小的挑战。
东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的核心区域,具有极高的人口密度、经济活力和财富积累。
该地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已经比较发达,旅游业和房地产业也相对成熟。
此外,中国政府对于东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强,使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比其他地区更快。
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平稳,拥有丰富的资源和人力资本。
该地区有着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以工业制造为主的特色产业。
此外,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也在逐步加强,人才的流动也在加速。
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较慢,该地区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都比较薄弱。
西部地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对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发展。
目前,西部地区的主要发展模式是先发展重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然后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最终实现现代化。
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遭遇了不小的挑战,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软着陆、资源枯竭和工业转型等问题的出现,东北经济发展的困难更加突出。
此外,东北地区也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问题。
政府正在采取措施来推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2、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前景未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将会有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其中,机遇主要源自于中国的国家战略和科技革新,包括“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智能制造等。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如人口老龄化、环境保护、能源和资源消耗等。
对于东部地区,政府应该将重点放在更高效和可持续的发展上,包括提高国际竞争力和降低环境污染等。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
区域经济发展报告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区域经济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禀赋中国幅员辽阔,地理位置及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华北地区以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便利的交通条件而著名。
长三角地区由于地缘上的优势,成为了发达的制造业基地。
西部地区则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广阔的土地资源。
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各地资源优势,是地方政府的发展重点。
二、人口结构与劳动力市场中国人口众多,但从人口结构来看,各个地区存在差异。
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而西部地区则人口稀少。
因此,人力资源的分布也不同,东部地区具有人才密集的优势。
政府应通过吸引人才流动,加强教育培训,促进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从而实现资源优势的互补。
三、基础设施建设与物流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高效的物流网络。
经济发达的地区往往有发达的港口、机场和高速公路。
除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政府还应优化物流流程,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以满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技术创新与科技支撑技术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政府应加大对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
尤其是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政府需要积极引导和扶持,为区域经济注入新的动力。
五、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随着经济的发展,传统产业面临升级转型的压力。
政府需要引导和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同时,也要关注环保和人文因素,推动产业向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方向转型。
六、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区域合作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积极参与地区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通过区域合作,可以实现优势互补,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
七、政策支持与优惠措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优惠措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补贴扶持等方式来引导投资和创业。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三种模式1、从政府管理和经济运行之间的关系角度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成计划经济型、政府主导市场型和自由市场型。
我国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就是计划经济型。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从经济领域中逐步退出,政府对经济不再是过去的行政式的绝对控制,在经济生活中仍起着多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仍在扮演领导者和指挥者的角色。
因此中国绝大部分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便属于政府主导市场型。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和趋同,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将会逐步让位于市场,从而使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最终转变为自由市场型或市场主导型。
2、从资本的所有权来分类,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可分为公有资本推动型、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等。
其中,公有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已经并将逐渐减少,但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仍具有重大的影响。
而民营资本推动型和外来资本推动型的发展模式,由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中央政府对个体、私营、外资等经济成分的放松放活而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其典型模式有民营资本推动的温州模式、外资推动的珠江模式等等。
3、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的源流,并根据我国多年来区域经济发展实践的总结,可以的分为三类发展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对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与产权和管理相关。
例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温州模式”,即是以发展民营经济、股份制经济为特征的模式;90年代以来形成的“苏州模式”,则是以扩大开放,吸引外资,发展多种形式的所有制形式为特征。
2.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指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第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模式。
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模式的特点是利用本国本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发展农业、矿业产品的出口,来带动本国本地区经济发展,属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解读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解读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凸显。
为了实现全国的经济均衡发展,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本文将从分类区域发展战略、政府扶持政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创新发展四个方面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解读。
分类区域发展战略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根据国家发展的需求和各个地区的特点,我国将不同地区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开放的先行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部地区是我国的经济腹地,发展潜力巨大,着力发展制造业和中部崛起战略;西部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集区,发展基础较弱,重点发展能源、矿产资源和农业;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经济转型压力较大,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创新型经济。
通过分类区域发展战略,我国可以根据各个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制定相应的发展目标和政策,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与合理布局。
政府扶持政策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为了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
比如,给予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企业和项目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财政投入,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事业的发展;鼓励外商投资进入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强对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支持,提升其创新能力。
通过这些扶持政策,中国政府希望能够促进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
推动创新发展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
创新是引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驱动力,对于提升地区竞争力和实现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鼓励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和科技企业入驻。
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合作,搭建科技创新交流平台,促进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启示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其成为全球最引人注目的经济体之一。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成为其他国家学习借鉴的对象。
本文将探讨中国独特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并分析其给其他国家带来的启示。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1.1 分权与地方政府激励机制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注重分权,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地方政府被赋予了相对较大的权力,可以制定和实施符合自身地理、经济和人口特点的发展战略。
此外,地方政府之间存在竞争,这激发了他们提升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积极性。
1.2 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
通过修建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加强各地区之间的连通性和物流能力,推动经济的融合发展。
此外,中国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提升数字化水平,为经济创新和发展提供支撑。
1.3 强调产业协调与转型升级中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注重产业协调与转型升级。
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和产业规划,鼓励各地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促进优势互补和产业协同。
此外,中国还鼓励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结构的质量和效益。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启示2.1 分权与激励机制的启示中国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应该赋予地方较大的权力,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政府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经济的协调发展。
2.2 基础设施建设的启示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的做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和信息通信等领域的能力。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资源的流动,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2.3 产业协调与转型升级的启示产业协调与转型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
其他国家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和规划,鼓励各地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 国模式及其启示
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国模式及其启示在当今全球经济格局中,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推动了中国国内经济的持续增长,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府的积极引导和统筹规划。
政府在区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战略引领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的区域发展政策,如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发展等,促进了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政府还通过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打破了区域之间的交通、通信等瓶颈制约,为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创造了条件。
例如,高铁网络的快速发展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加强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人员流动。
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中国合理规划了产业布局。
东部地区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的经济环境,重点发展了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外向型经济;中西部地区则在资源开发、能源产业、农业现代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积极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了区域之间的产业协同和互补发展。
一些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不仅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沿海地区的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
创新驱动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重要支撑。
各地纷纷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创新载体,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通过培育创新型企业、引进高端人才、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区域的创新能力。
例如,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全球知名的创新之都,其强大的创新活力为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区域合作的不断深化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特色。
通过建立城市群、经济圈等区域合作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
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城市之间的分工协作,形成了产业集群和规模效应。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区域经济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而各省份的经济实力、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也是不尽相同的。
本文将分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一、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东部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份。
作为中国的经济龙头,这些省份往往拥有较成熟的经济体系,较高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
这一地区的发展模式往往是由外向内不断扩散、持续升级的。
区域内企业不仅拥有较好的国内市场,还能充分开拓国际市场,保持不断提高的国际竞争力。
然而,东部地区也存在一些问题。
由于资源和环境压力过大,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一定的挑战。
同时,随着工资成本和房价的上涨,一些制造业和服务业逐渐流向中西部地区,这也对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部地区包括河南、湖南、湖北、江西等省份。
这些省份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落后,但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招商引资的加大,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加速。
在新一轮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政策的推动下,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越来越得到了国家的重视。
中部地区的发展方向主要是基于自身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
例如,河南省以农业和重工业为主导产业,湖南省以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湖北省以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
通过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中部地区正在逐渐崛起为中国经济的新的增长极。
三、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地区,但由于资源和劳动力成本的低廉,和国家政策的推动,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也逐渐加速。
西部地区的主导产业往往是资源相关产业和传统制造业,例如石油、天然气、煤炭、有色金属等。
中央政府近年来出台的扶持政策,例如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等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西部地区的发展前景也逐渐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国内外许多知名企业也纷纷进入西部地区投资兴业。
四、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东北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老工业基地,曾是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未来的影响
区域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未来的影响近年来,随着中国各地区的经济腾飞,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话题也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广泛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关乎一个地区的繁荣与发展,更直接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未来走向。
因此,对于我们如何通过区域经济发展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进而促进整个中国的繁荣,是一个既迫切又重要的问题。
一、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中国未来的意义区域经济是指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城市、乡村或群体经济,区域经济发展则指的是这个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内部经济实力的提升,形成一定规模和水平的整体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可以增加地区内的经济发展交叉性与合作性,还能为当地居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升地区整体经济实力,进而推动中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
目前,中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到高质量发展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尤其重要。
中国的14亿人口及奇特的地理地貌比如山区和沿海经济地带等,使得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不尽相同。
因此,根据每个地区的特点开展区域经济发展工作,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差距,促进各个地区的均衡发展。
同时,这也是实现中国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海建议针对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挑战,我们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
1.科技创新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科技创新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进入科技创新,不仅可以扶持科技创新企业,还能吸引更多的天才人才加入科技创新的队伍,进而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
同时,科技创新还能促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有广泛的推广和影响。
2.加强产业转移,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当前全球经济背景下,必须加强产业转移,使发达地区的产业流向不发达地区。
这样不仅促进了地区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也加快了中国更加公平的区域发展模式。
同时,对于本身资源利用能力不足的地区,产业转移还有助于优化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
3.促进交通和物流,加强地区间联系交通和物流是推动地区间联系的重要因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2023-10-27
目 录
• 模式一:珠江三角洲模式 • 模式二:长江三角洲模式 • 模式三:京津冀模式 • 模式四:西部大开发模式
01
模式一:珠江三角洲模 式
模式特点
特点一
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外向型经 济。珠江三角洲地区以制造业 为主导,通过吸引外资和加工 贸易发展,形成了外向型经济
典型案例分析
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利用北京的大数据技术和天津的先进制造基础,共同打造涵盖数据存储、分析、 应用等领域的综合试验区,推动区域内的产业升级和转型。
京张冬奥冰雪旅游合作区
围绕2022年冬奥会,加强京张两地冰雪旅游产业的合作,共同打造世界级的冰雪 旅游目的地。
04
模式四:西部大开发模 式
的特点。
特点二
以港澳为依托的区域合作。珠江 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合作紧密 ,借助港澳的自由贸易港优势, 拓展国际市场。
特点三
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发展。珠江 三角洲地区以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为中心,通过城市间的合作和分工 ,实现区域协同发展。
模式优劣势
优势
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较高的市场化程度,同时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便捷的交通网络, 便于开展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
VS
案二
陕西省西安市是另一个西部大开发的典型 案例。政府通过加大对西安的投资力度, 建设了大量基础设施项目,吸引了众多外 资企业入驻,进一步推动了西安的经济发 展。
THANK YOU.
政府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给予了政策 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该地区的 快速发展。
模式优劣势
• 优势 • 地理位置优越,拥有长江和沿海两个经济带,便于发展外向型经济。 • 拥有先进的制造业基础和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产业升级和转型。 • 服务业发展迅速,尤其是金融、商贸、物流等高端服务业。 • 政府支持力度大,政策优惠措施多。 • 劣势 • 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 劳动力成本较高,部分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 区域内部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特征分析一、本文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及其特征,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背景和现状,指出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接着,文章从多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趋势,包括区域间经济合作的加强、产业布局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等。
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特征,如政策引领作用的凸显、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科技创新的驱动作用等。
文章对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从非均衡到协调的发展历程。
初期,为了快速推动经济发展,国家实施了一系列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如沿海开放战略和梯度推移战略等,这些战略的实施使得沿海地区和部分内陆地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也导致了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逐步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以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
2000年,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旨在加快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结构调整,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随后,国家又相继实施了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等,这些战略的实施,使得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也面临着新的形势和挑战。
为了推动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国家又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战略和举措,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这些战略和举措的实施,将进一步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深入发展。
中国的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
中国的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之一,其经济地理与区域发展具有独特的特点和重要性。
中国的经济地理分布广泛,由于地域辽阔和资源丰富,各个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经济发展。
本文将从两个方面来讨论中国的经济地理和区域发展。
一、经济地理分布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国家,其经济地理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点。
东部地区拥有发达的沿海经济,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和开放政策的推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江浙沪地区以及珠三角地区在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成为全国经济的重要支柱。
中部地区则以农业为主,该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农业发展得天独厚。
中部地区重要的农业产区有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这些地区的粮食生产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西部地区则以资源优势为基础,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水资源。
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发地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鼓励西部地区的开放与发展。
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的区域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性,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而西部和中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国范围内的经济发展稳定和共同富裕的目标的实现。
不平衡的区域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历史原因导致的发展格局。
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在改革初期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这导致了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前和积累优势。
而中西部地区由于交通不便、资源匮乏等问题,发展相对滞后。
其次,地理环境与资源禀赋的差异。
中国东部地区的沿海线长,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有利于发展国际贸易和外向型经济。
而西部地区的地理条件较为恶劣,山区多、交通不便,这些因素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再次,不同地区的政策扶持力度不一。
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比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地区崛起计划等,但各地区受益程度和政策执行效果却存在差异。
2024年中国经济政策走向: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成为阻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政府在2024年经济政策中提出了加强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首先,为什么需要区域协调发展?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不同,而且在新的经济时代下,各地区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如果不进行区域协调发展,容易导致一些地区长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
同时,一些地区过度依赖某些产业也会造成经济风险。
因此,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协调共赢,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那么,在实践中,如何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呢?首先,需要通过公共服务的投入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这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从而提高地方生产力和人民福利。
其次,需要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通过加强协同发展、优势互补等方式,促进地方之间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实现共同繁荣。
此外,还需要制定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例如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激励各地区积极参与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来看,如何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东部地区拥有更为发达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水平,可以通过产业转移等方式,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地域优势,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文化传统和经济特色,要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推动各地区在不同领域的互补发展,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
在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问题的解决。
例如,一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以解决。
此外,还需要注重社会公平,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扶持,推动社会公正和人民福利的提高。
总之,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通过加强区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实现协调共赢,可以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同时,也需要注重解决问题和保障社会公平,为人民提供更好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课程论文(课程调
研报告)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
专业名称:区域经济开发与管理
学生姓名:刘恬
学生学号:010*********
指导教师:
年月日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目录
摘要 (2)
一、从“工业西渐”到向沿海倾斜 (2)
1.改革开放前的“工业西渐” (2)
2. 改革开放和“两个大局”。
(2)
3.区域非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3)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4)
三、“十二五”期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4)
参考文献: (5)
摘要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从均衡发展到非均衡发展,再到协调发展的两个转变。
相应地从空间特征看,我国的经济发展重心经过了从沿海向内地转移,再从内地转向沿海,然后转向东、中、西部协调发展几个阶段。
本文将回顾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过程,并提出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学术界习惯于将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之前时期的区域发展战略,称为“均衡发展”战略,实际上是为了改变旧中国工业分布极端不均衡的现状,也是正确处理沿海和内地关系的具体的行动。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协调;均衡发展;经济发展重心;
一、从“工业西渐”到向沿海倾斜
1.改革开放前的“工业西渐”
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年恢复时期,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其次是华东和华北。
“一五”时期,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当中,沿海地区占1/5,内地占4/5;而整个“一五”时期,基本建设投资内地占53.3%,沿海占46.7%。
“二五”时期以后和文化大革命的时期,工业建设大规模向内地推进,造成了很多问题;特别是“三线”建设的失误,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2.改革开放和“两个大局”。
改革开放之后,小平同志提出“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即首先发展沿海地区,在沿海发展起来之后,沿海再支援内地。
因此,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就确立了向沿海倾斜的发展战略,即非均衡发展战略。
1978年开始实施沿海优先发展战略,即充分利用沿海工业基础和区位优势,面向国际市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
为了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中央于1979年首先赋予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实施”的权力,利用两省比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加快建设带动全国其他地区的改革开放窗口,并且陆续地批准设立深圳、珠海、厦门、汕头为经济特区以及14个沿海开放城市。
1987年12月,中共中央提出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主要内容是:第一,沿海地区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积极参加国际交换和竞争,扩大产品出口,加速发展外向型经济;第二,积极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劳动—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实行原材料和销售市场“两头在外”;第三,加强沿海与内地的横向经济联系,
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1988年3月国务院召开关于沿海地区对外开放工作会议,正式决定实施以沿海地区乡镇企业为主力,“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出口加工型经济,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
同时,中央决定进一步扩大沿海对外开放的地域范围,批准海南升格为省建制并设立特区,紧接着批准上海市浦东新区为改革开放新的试验区,这意味着我国沿海非均衡发展达到一个相当高的阶段。
在政府和市场力量的双重作用下,改革开放初期东部地区基本建设投资远高于中西部地区。
向沿海地带非均衡发展的区域战略,充分发挥了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取得了面向世界、先行发展的巨大成功,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增长率持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水平,使国民经济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3.区域非均衡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全国经济连续10多年快速增长的同时,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区域非均衡发展带来的区域差距扩大、区域间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等问题相继而来,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一,区域差距的扩大问题。
有关资料表明,1979年~1991年,沿海与内地相比,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0倍以上,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绝对差距扩大了4.4倍。
以省为基本地区单位,分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组(即三大地带)。
分析表明,1985年~1995年10年间,三大地带之间的差距对省际居民收入总体差距的影响从27.4%上升为46.6%,这表明,地区间公平问题日益突出,已对总需求和国民经济发展形成制约。
第二,区域之间的利益磨擦和冲突加剧。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工业加工能力主要集中在东部,而自然资源则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因此,在东西部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分工协作关系。
在传统的价格体系下,中西部落后地区向东部输出廉价的农矿初级产品,而高价输入东部的加工产品,造成大量的利润流失和税收转移,东部地区则获得了“双重利润”。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地方分权改革以后,各地方相应获得了一定权益,区际关系也开始按照商品经济原则来运作,企业的经济效益与各省区政府的财政收入密切相关。
第三,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问题。
由于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在发展机会上形成了事实上的不均等。
东部地区借助区位优势和体制优势,迅速摆脱了旧体制的束缚,形成了市场体系相对完善、产业外向度高、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了加快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当地政府和人民往往是以资源消耗、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代价来发展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恶性循环。
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大地制约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直接影响到全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在我国中长期计划中,首次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在“七五”计划(1986~1990)当中。
在“七五”计划中提出的要正确处理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两部地带的准备”。
把东部沿海的发展同中、西部的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做到互相支持、互相促进的思想,可以说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初步设想。
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开始着手从整体上解决东部和中西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协调发展的思想明确出现。
“八五”计划提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基本指导原则,即统筹规划、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利益兼顾、共同富裕。
为此,国务院于1992年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中西部地区乡镇企业的决定》。
同年,党中央又提出了由沿海沿江、沿边、沿线和内陆纵深推进的全方位开放布局,密切了内地与沿海在对外开放上的联系。
这一时期,中央还扩大了中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在外贸、财政、金融等方面的自主权,也开始酝酿并着手实施国家扶贫开发政策和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政策。
1994年中央下发了《90年代国家产业政策纲要》和《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表明国家对沿海非均衡发展政策的调整,要对中西部地区进行援助,要按照今后10年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基本原则,正确处理发挥地区优势与全国统筹规划、沿海与内地、经济发达地区与较不发达地区之间的关系,促进地区经济朝着合理分工、协调发展的方向前进。
三、“十二五”期间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几点思考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巩固与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目标下,“十二五”期间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我们提出以下二点思考:1.坚持科学发展观,确立区域经济社会的综合发展目标构建和谐社会强调发展目标必须定位于综合平衡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以及经济增长。
区域协调发展系统是由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和经济系统三大子系统共同组成的,区域经济系统的健康发展取决于三大子系统以及子系统与整体系统之间均衡协调的演进。
为此,需要借鉴区域生态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社会学以及可持续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尽快建立我国现阶段适宜的区域协调发展目标评价体系、指标控制体系,并加强发展阶段、发展时序、动力机制的研究。
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建立一种新的区域利益协调机制。
在这个新机制中,区域与全局的利益分配建立起新的比例变动关系。
通过鼓励每一个区域去努力追求本区域的经济利益,从而使整体经济利益实现最大化。
这种利益分享的新机制,要求实现“发挥优势、
发展特色、普遍增长”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在这样一个新格局中,每一区域都要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方向,从而使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纳入一种新的均衡与和谐之中。
总之,我国的区域发展战略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才摸索到区域协调发展的正确道路,随着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一个良性循环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必将出现。
参考文献:
[1]程杞国:《公共政策制定中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关系》,《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3期。
[2]刘勇林、雷兴虎:《区域协调发展的立法的观念转换与制度创新》,《法商研究》,2005年第4期。
[3]杨晓萌:《论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3年第7期。
[4]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
[5]郑艳:《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政策的国际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宏观管理》,2004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