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二语文下册现代文的简单介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高二语文下册现代文的简单介绍

第一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感悟自然”,旨在让学生感悟和认识自然,领略生命的丰富与深远,并启示他们联想到人类社会,追求和谐境界。

大自然是人类永远离不开的母亲,是生命的起点,是人性的家园,她广袤、美妙而永恒。把大自然当作一本不朽的书来读吧,她会让你感悟人生的丰富与美好,也会引起你对人类社会的联想,从而向往社会的和谐境界。

一、故都的秋

一、作者:

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作家,“创造社”发起人,代表作有小说《沉沦》等。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宣传抗日,后被迫做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大量人士。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在苏门答腊,终年四十九岁。

二、作品:

郁达夫曾留学日本,但正如郭沫若所说“读的是西洋书,受的是东洋气。”所以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反帝的爱国热情。

1921年发表处女作、早期代表作《沉沦》。随后,陆续发表了《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飘儿和尚》、《迟桂花》、《迟暮》等作品。由于其作品中有不少色情的描写,影响了主题的严肃性,削弱了作品的表现力。

三、郁达夫散文理论——“细”、“清”、“真”。

所谓“细”是指作家精细的观察,细腻的描写;

所谓“清”是要有清新的层次,清新的文字;

所谓“真”即显示真实的个性,真切的感情。

四、理清思路、把握主旨:

总起:①对北国之秋的感受和追寻

②江南之秋不能让人赏玩到十足

记叙和描写:①清晨院中所见景象

②槐树的落蕊

分写:③秋蝉的残声

④秋雨、雨后话凄凉

⑤枣树的奇景

议论:凡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感触

总结:①重申南国之秋色味比不上北国之秋

②抒发对故都之秋的无比眷念之情

主旨:抒发对故都的热爱和眷恋,表达对光明的向往和渴求。

五、写作手法:

1、联想:作者在写故都的秋时,时刻联想起南国的秋,把它与南国的秋作对比,这是对比理想的手法。

2、对比:文中既有整体性的对比,又有各种自然景象的对比。

整体性的对比: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自然景象的对比:天色、草木、秋蝉、秋雨

天色:故都的天色是“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充满阳光;南国的天色是“淡”的;

草木:故都的草木凋得快;南国的草木凋得慢;

秋蝉:故都秋蝉的残声随处可闻;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秋雨:故都的秋雨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结论: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故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写作角度:

从“味”入手,写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二、瓦尔登湖

一、作者简介:

梭罗(1817--1862)美国浪漫主义时期散文家,文豪爱默生、霍桑等的朋友,超验主义(强调直觉作用,对纯朴的农村生活、丰富深邃的大自然、荒芜人烟的旷野丛林一往情深)的中心人物之一。

梭罗生性独立高洁,一生憎恶强暴不公,同情贫苦大众。他与孤僻结伴,常常是一个人。1845-1847年幽居山林,1854出版了《瓦尔登湖》。

二、《瓦尔登湖》的创作:

1845年,28岁的梭罗撇开金钱的羁绊,来到瓦尔登湖畔。至1847年间,他独自一人幽居在自筑木屋中,渔猎、耕耘、沉思、写作,由此产生了意义深远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的创作。

三、理清思路:

(1)湖水的特点及周围的环境(总写)

(2-6)湖水的色彩变化、清澈(分说)

(7)湖的历史变迁及对湖的赞美(总括)

四、主题思想

本文细腻地描绘了瓦尔登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作者热爱自然、融入自然的情怀。

五、写作手法及景物特点:

1、描写细腻生动

远观全景深邃清澈

近观小景清净无垢

2、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特别是比喻手法的运用。

第二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名利内外”,内容涉及人们对钱财、权位的态度,鞭笞财奴心态,颂扬追求真理和正义而置名利于度外的人生态度,旨在让学生感受和学习高尚的品格。

在钱财和权位前面,古往今来,有人痴迷,有人淡然。人不食人间烟火,完全超凡脱俗;但志士仁人却能为了追求真理,为了兴利除害,断然拒绝钱财和权位的诱惑,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生命

四、守财奴

一、文学常识

1、巴尔扎克:

一个能思考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他创作的《人间喜剧》被称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共91部小说,写了两千四百多个人物,充分展示了19世纪上半叶法国社会生活.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随笔等,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和《分析研究》三个部分。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幻灭》、《农民》、《贝姨》等。

他的代表作《人间喜剧》揭露了人性中的种种丑陋,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他的独具个性的幻想与写作,为世界文学史上建立了一座丰碑。“

恩格斯——”他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伟大的维克多·雨果在他的葬礼上说:“众人的目光现在不是仰望统治者的面孔,而是仰望思想家的面孔。”

2、四大吝啬鬼之三:

《吝啬鬼》莫里哀,又译《悭吝人》——主人公阿巴公

《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夏洛克

《死魂灵》果戈里——泼留希金

二、内容概要

葛朗台是个吝啬鬼。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太太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疗“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的留给了自己,并通过自己有施与他人,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用“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而且“变成了习惯”他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欲守财,必吝啬。吝啬,是一切守财奴共有的特征。

葛朗台是个占有狂。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葛朗台是个伪君子。为了抓着几百万财产的大权,他对自己的亲生女儿也决定巴结、哄骗直到“利用女儿的感情占了便宜”。他表面上关心太太的疾病,骨子里却担心遗产被分割。一度,他对妻子、女儿“百依百顺,一心讨好”,也是为了将家财集中到自己手里。葛朗台的种种伪装,掩盖了的是一颗利欲熏黑的心。葛朗台是个刽子手,为了财产,竟然逼走侄子,折磨死妻子,不许女儿恋爱,断送了她一生的幸福。

贯穿葛朗台全部生活的一根中轴是两个字:金子。他爱金子,骗金子,夺金子。金子,浸透了他卑鄙的灵魂,支配了他一生的行为,占有了他全部的生命。他做过的种种丑恶的表演,忽喜忽怒,忽恶忽善,但万变不离其中,他是个爱金如命的守财奴。

三、艺术手法

细节性的人物语言、动作、肖像及其它细节描写。对文艺作品的欣赏,通常是通过对细节感受的积累,获得可感性、建立可信性,达到可悟性的。本文对葛朗台老头的语言、动作、肖像的描写,基本上属细节性的

性格基本特征: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