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读书三境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实秋读书三境界 梁实秋 先生说,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那么大家了解读书的境界与方法? 梁实秋:最简便的修养方法就是读书 古者,“著于竹帛谓之书”,竹就是竹简,帛就是缣素。书是稀 罕而珍贵的东西。一个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读《易》,韦编 三绝,用韧皮贯联竹筒,翻来翻去以至于韧皮都断了,那时候读书多么吃力! 后来有了纸,有了毛笔,书的制作比较方便,但在印刷之术未行以前,书的 流传完全是靠抄写。我们看看唐人写经,以及许多古书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书 得来非易。自从有了印刷术,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显微胶片,读书 的方便无以复加。 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 的宝藏, 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 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宋太宗每 天读《太平御览》等书二卷,漏了一天则以后追补,他说:“开卷有益, 朕不以为劳也。”这是“开卷有益”一语之由来。 《太平御览》采集群书 1600 余种,分为 55 门,历代典籍尽萃于是,宋太宗 日理万机之暇日览两卷,当然可以说是“开卷有益”。 如今我们的书太多了, 纵不说粗制滥造, 至少是种类繁多, 接触的方面甚广。 我们读书要有抉择,否则不但无益而且浪费时间。 那么读什么书呢?这就要看各人的兴趣和需要。 在学校里,如果能在教师里遇到一两位有学问的,那是最幸运的事,他能适 当的指点我们读书的门径。离开学校就只有靠自己了。 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有一个原则也许是值得考虑的: 作为一个道地的中国人,有些部书是非读不可的。 这与行业无关。理工科的、财经界的、文法门的,都需要读一些蔚成中国文 化传统的书。经书当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书也一样的重要。盲目的读经不 可以提倡,意义模糊的所谓“国学”亦不能餍现代人之望。 一系列的古书是我们应该以现代眼光去了解的。 黄山谷说:“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 言无味。”细味其言,觉得似有道理。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人,确实是

面目可憎语言无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关系安在? 何以不读书便面目可憎语言无味?我想也许是因为读书等于是尚友古人,而 且那些古人著书立说必定是一时才俊, 与古人游不知不觉受其熏染, 终乃收改变 气质之功, 境界既高, 胸襟既广, 脸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气, 无以名之, 名之曰书卷气。 同时在谈吐上也自然高远不俗。反过来说,人不读书,则所为何事,大概是 陷身于世网尘劳,困厄于名缰利锁,五烧六蔽,苦恼烦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 语言有味? 当然,改变气质不一定要靠读书。例如,艺术家就另有一种修为。“ 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成连言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 与伯牙偕往,至蓬莱山,留伯牙宿,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 刺船而去,旬时不返。 伯牙延望无人, 但闻海水洞崩拆之声, 山林冥, 群鸟悲号, 怆然叹曰: ‘ 先生将移我情。’乃援琴而歌,曲成,成连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 妙天下。”这一段记载,写音乐家之被自然改变气质,虽然神秘,不是不 可理解的。禅宗教外别传。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顿悟即能明心见性。这究竟是生 有异禀的人之超绝的成就。以我们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 书,本身就是情趣,可爱。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书,立在架上,放在案头, 摆在枕边,无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对线装书有一分偏爱。吴稚晖先 生曾主张把线装书一律丢在茅厕坑里, 这偏激之言令人听了不大舒服。 如果一定 要丢在茅厕坑里,我丢洋装书,舍不得丢线装书。 可惜现在线装书很少见了, 就像穿长袍的人一样的稀罕。 几十年前我搜求杜 诗版本,看到古逸丛书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诗笺》,真是爱玩不忍释手,想见 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纸张墨色亦均属上选。在校勘上笺注上此书不见得有 多少价值,可是这部书本身确是无上的艺术品。 读书的境界与方法 有人把读书分为五级: 第一级:尽信书。刚开始的读书人,觉得书里讲的都是对的。道理很简单, 白纸黑字,那还有假?不过这时的人,读书是为了功利,为了前途读书,书读过 用后就忘。这是读书的最低境界。 第二级:乱读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喜好而读书,一看见书,就有读的欲 望,不管书的内容适合不适合自己,是书就读,囫囵吞枣。读的书积在肚子里, 消化不了。却以读书多而沾沾自喜。 第三级:怀疑书。这时的读书人读的书精而专,有了自己的看法。开始了横 向比较,发现了书中的诋误。开始觉得写书人也不对,开始对书中的错误挑刺, 每发现一处前人没有发现的错误,就高兴得睡不着觉。 第四级:理解书。这时的读书人,因为精研,理解了写书人的心,不再吹毛 求疵,将心比心,与作者有心心相印的默契。知道了立言的难处。

第五级:不看书。这时的读书人,对一切融会贯通,放眼书林,不过是那些 话在换说法,看一切书,犹如晴空皓月。 我认为,这种分法有道理,但界限不明显,层次不准确。我以阅读文学 书籍为例, 按照读书人的年龄阶段把读书分为三个不同层次, 表示三种阅读 水平: 第一层次:耽于书中,沉湎于书中内容,被书中内容情节所吸引,为书中人 物的前途命运而悲喜忧伤。这一层次是阅读的最低层次,是初级阅读水平。俗话 说“会看的看门道, 不会看的看热闹”, 这一层次就是阅读的“ 看热闹”的层次水平,属于大众阅读,也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读者的情 感思想受书中人物、情节的牵引,为书中内容所左右,人在书中,情感、思想也 在书中,跳不出文章的圈圈儿,一般人读书多在此层次。比如读武侠小说 、言情小说之类,不作那么多考虑,只是获取休闲或心理自娱。所以这又可 以称作娱乐境界: 第二层次:能够跳出“看热闹”的圈圈,注意了看“门道 ”,能够透过生动的故事 情节、人物的悲欢离合,去思考文章的内容,故事的意义,透过人物的命运 了解作者的思想、意图,从作者的思想意图上去看文章的内容情节发展,人物命 运的发展如何,设计、构思、表达是否合理、合适,由对文章的直接感受,上升 到了理性思考。读书中有了自己对文章的认识理解,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这是阅 读的第二境界,是阅读的中级水平。这一层次,阅读进入了高一级层次,已经超 出了文章内容本身,不单单是读文,也去读写文的人、读作者了,读作者的思想 感情,读作者的写作水平了,不是跟着文中人物的思想起伏,悲喜忧伤,而是去 触摸作者的感情脉络,跟着作者的思想去思考,去感受文章的情节发展,遣词造 句的优劣,表达的效果如何,对文章进行品评欣赏了。这一层次也可称作欣赏境 界。阅读能够超脱文章,随作者意图去思考欣赏,但情感仍为作者所左右。比如 读李杜诗会为李白 、杜甫 才情胁迫,为之赞叹不已;读渊明之诗,会为其田园静谧的氛围、闲适的心 情熏染,体验其“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真谛;读《岳阳楼记 》,感仲淹人格高大,读鲁迅 作品,赞鲁迅思想深刻,读“人间喜剧”,叹巴尔扎克笔法老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