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

合集下载

指引政治文明发展的灯塔——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指引政治文明发展的灯塔——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革的纲领性 文件。根据这一讲 话精神 , 我 国的政治体制 改革开始扬帆起航 并得 以稳步推进 , 政 治文明发展有 了明确方向和稳 固保 障。时至
今 日对 我 国政 治 文 明 建 设 仍 有 重要 指 导 作 用 。
【 关键词 】 政 治文明 ; 领导制度 ; 改革发展 ; 理论基石
正是 通过 惨痛 的历 史教训I , 邓 小平 告诫 全党 : “ 如 果不坚 决 改革 改革开 放的 总设计 师邓小 平于 1 9 8 0年 8 月 1 8日发表 题为 《 党 和 国家 领导 制度 的改 革 》的重 要讲 话 , 改革开 放 已经 3 0 多年 , 时 至 现 行制度 中 的弊端 , 过 去出现 过 的一 些严重 问题 今后 就有 可能 重新
指引政治文明 发展的 灯塔
马 克 思 主 义与 科 学 发 展 观
指 引政治文 明发展 的灯塔
— —
读《 党和 国家领导制度 的改革 》有 感
王 会鹏
( 铁 道 警察 学 院
河南郑 州
4 5 0 0 5 3 )
【 摘 要 】 本文以邓小平 《 党和 国家领 导制度 的改革 》讲话为主 线, 分析 了深刻的历史背景 , 阐述 了其 中闪烁的智慧光芒, 评 价 了 了政治体制 改革的 内容和原则 , 形成 了较为 完整 的政 治体 制改革的基本思 想, 是指 导我国政 治体制改
今 日 我们 重读 这 篇经 典 著作 , 发 现 它依 旧 闪耀 着 真理 的 光芒 , 对 我 出现 。 ”他 强调 : “ 改革 党 和国 家领 导 制度 及 其他 制 度 , 是为 了 充分 国现 代化 建设 特别是 政治现 代化建 设仍 起着重 要的 指南作 用 。 发 挥社 会主 义制 度的 优越 性 。 ”【 4 党的 十三 大根 据邓小 平这 次 讲话 深刻 的历史 背景 精神, 明 确 指出 : “ 进行 政治 体制 改革 , 就是 要兴 利除 弊 , 建 设有 中 国 1 、 邓 小平对十年 “ 文革 ”的反 思 特 色 的社 会 主义 民主 政 治 。改革 的 长远 目 标 , 是 建 立 高度 民主 、 法 1 9 8 1 年6 月 中共 十一 届 六 中全 会通 过 的 《 关于 建 国以 来党 的 制 完备 、 富有效 率 、 充 满活 力的社会 主义 民主政 治 。 ” 2 、 构建合 理的 党政 关 系 ‘ 若干 历史 问题 的决 议 》指 出 : “ 1 9 6 6 年5 月至 1 9 7 6 年 1 O 月的 ‘ 文 化 大革 命 ’ , 使党、 国家和 人 民遭到 建 国以来最 严 重的 挫折和 损失 。 ” 合理 的党 政关 系从 根本 上讲 是职 能的 分工 , 党 的职能 和 国家机 据统计, 文化大革命, 在 全 国干 部 中 , 被 立 案审 查 的 占 干 部总 数 的 关 的职 能 , 需要基 本和 明确 的划 分 , 而不 能党政 不分 、 以 党代政 。邓 1 7 . 5 %, 中共 中央 、 国务 院副 部级 以上 、 地方 副省长 以上 的高 级干部 , 小 平指 出 , 政 治体 制改 革的 内容 , 首先 是党 政要 分开 。党政 不分 、 以 被 立案 的占总 数的 7 5 %。 【 1 而 同期西方 阵营抓 住新 科技革 命的 契机 , 党 代政 是党 把自 己混 同于 国家政 权组 织 , 直接管 理 国家生 活和 社会 产 业 实现 快 速升 级 换代 , 社 会 经济 迅猛 发 展 , 人 民生 活质 量 极大 提 生 活的 具体 事 物 , 它往 往 容易 导 致个 人专 断 , 也 是产 生 官僚 主义 的 高, 二 战 战 败 国日 本和 德 国一 跃成 为 资本 主 义二 号 、 三 号强 国 。文 重 要原 因 。邓小平 进而 提 出了一 系列 改革 的具 体建 议 , 如 逐步 改变 革十年浩劫 , 邓小平认为: “ 这个教训1 是及其深刻的。不是说个人没 党 委领 导下 的厂长 负责 制 、 经理 负责 制 , 实 行工 厂管 理委 员会 、 公司 有责任, 而是 说 领导 制 度 、 组织 制度 问 题 更带 有根 本 性 、 全局 性 、 稳 董 事会 、 经 济 联 合体 的联 合 委 员会领 导 和监 督 下 的厂 长 、 经 理 负 责 定 性 和长 期性 。这种 制 度 问题 , 关 系到 党和 国 家 是否 改变 颜 色 , 必 制 等等 。 须 引起 全党 的高度重 视 。 ”【 2 3 、 权 力 下 放 2 、 国 际 共 产 主 义 挫 折 的 历 史 教 谢I 邓小 平指 出 , 要 解 决权 力下放 的 问题 , 要理 顺中 央与 地方 、 政府 在苏联, 由于 没有 建 立 健 全的 制 度 , 发生了 “ 大 肃反 ”这样 严 与 企业 、 党 组织与 企业 、 政 府之 间的 关系 。在我 国 , 权 力过 分集 中在 重践 踏 社会 主义 法 制 的事 件 , 大量 无 辜 的干 部群 众 被镇 压 杀害 , 工 党 委 、 在 上一 级机 关 , 容 易产 生 官僚 主义 , 不 利于 调动 基层 组织 和人 业农 业生 产几 乎处 于无 组织 状态 , 国 家走 到了 崩溃 的危险 境地 。毛 民群众 的积 极性 。在保 证 全国 政令统 一 前提下 , 充 分调 动发挥 地 方 泽东 同志 曾说 过 , 这 样 的 事情 在 英 、 法、 美 这样 的 国 家不 可 能发 生 。 的能动 性和 积极 性 : 实行政 企分 开 , 增强企 业 自主权 ; 充 分发挥 群众 但他 没有 在实 际上解 决领 导 制度 问题 , 这一 问题 历史 性地 落到 邓小 组 织 的作用 , 群 众的 事自 己去办 。必 须对 党和 国 家领导 制度 的弊 端 平这一代 政 治家 的身 上 。 进 行有 计划 、 有 步骤而 又坚 决彻 底的 改革 , 只有 这样 , 人 民才会 信任 3 、 社会 主义现代 化 建设 的迫切 需要 并且拥 护共产 党的领 导 , 社 会主义 事业 才会兴 旺发达 。 随着 经 济体 制改 革的 推进 , 政 治体 制的 弊端 日益 显露 。党政 不 4 、 干部制 度改 革, 形成使 年轻 优 秀人 才脱 颖而 出的环境机 制 分 ,“ 一 切经 过 党委 ” , 一言 堂 、 家长 制 、 官 僚 主义 等 等 , 都 是 现代 化 邓 小 平 十分 重 视 干 部 人 事 制度 , 认 为 政 治 路 线思 想 路 线 要 靠 顺 利 进行 的 桎 梏 。我 国的 政治 体制 脱 胎于 战 争年 代 根据 地 的 战时 组织 路线 来 保证 。“ 现在 我们 国家 面 临的 一个 严重 问 题 , 不 是 四个 管理 体 制 , 随着 “ 革 命 党 ”向 “ 执 政党 ”转变 和 平 建 国的展 开 , 充 现 代 化 的 路 线方 针 政 策 对不 对 , 而 是 缺 少一 大 批 实现 现 代 化 的 人 分调 动人 民群众 的 积极 性 , 调 动群 众 为现 代 化建 设 献智 献策 , 决 策 才 。 川 为 了废 除领 导职 务终 身制 , 他 建议 实行 离退休 制 度 , 并 带头 民主 , 这一 切都 需要 发扬 民主 , 及 时改 革不合 理 的政治 管理 体 制 , 上 执行, 这样年轻的干部获得了施展才华的舞台, 在新的工作 岗位上 层 建 筑到 了非 改不 可的地 步 。在这 篇讲 话中 , 邓小 平 明确 指出 : “ 改 获 得 了磨练 。他 还提 出选拔 干 部四 化的标 准 , 在干 部选 拔中 引入竞 革党 和国 家领导 制 度及其 他 制度 , 是 为了充 分发 挥社 会主 义的优 越 争机制 , 参照 国外的 文官制 度 , 建立公务 员制度 。 性, 加 速现代 化的进 展 。 , I 【 5 、 政 治体制 改革 必 须坚 决反对 封建 主义 思 想, 必 须与社 会主 义

《中国制度面对面》读后感_《中国制度面对面》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国制度面对面》读后感_《中国制度面对面》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国制度面对面》读后感_《中国制度面对面》读书笔记精选5篇中国制度面对面这本书教育我们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这既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生动体现。

今天我就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制度面对面》读后感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欢迎经验!《中国制度面对面》读后感读书笔记_《中国制度面对面》读书笔记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八个方面基本要求,号召全党一定要勇于实践、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把握时代发展要求,顺应人民共同愿望,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

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这些基本要求是根据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深刻总结60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出的,是最本质的东西,是体现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东西,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水平。

我们要在深刻认识与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基础上,更加自觉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我们党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建立在人民主体这一根本性质基础之上的。

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建立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一根本任务基础之上的。

坚持改革开放。

我们党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不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正是建立在改革开放这一必由之路基础之上的。

学习三项制度的体会范文

学习三项制度的体会范文

学习三项制度的体会范文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三项重要的制度安排。

这三项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支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三项制度,我深刻体会到了它们的重要性和实践价值。

首先,党的领导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最基本的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之处。

通过学习党的领导制度,我深刻认识到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线。

党的领导制度体现了党在各项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和指导思想,保证了党能够高效运行和正确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事业。

其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础。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通过学习这一制度,我深入了解到在我国,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他们通过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的权力。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力,实现了人民的民主权利,是确保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另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这一制度,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要实现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就必须建立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充分发展权利,为各民族和谐共处提供了制度保障。

它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推动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和谐稳定和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党的领导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这三项制度,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这些制度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性。

党的领导制度保证了党始终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的事业,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的权利和民主权利的实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和谐共处和共同发展。

这些制度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完整和稳定。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第一篇:《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郑永年教授写的《中国改革三步走》是一本介绍中国改革发展的读物,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上篇为改革步骤篇,很好的分析了目前中国改革的现状和动力、社会对改革的争论,进而提出来中国改革分为经济改革、社会改革、政治改革三步走,并分析了经济改革、社会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先后顺序,以及三者的主要内容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下篇为改革策略篇,分析了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的暴力、信任危机等问题,提出了社会改革为主题的阶段改革的意义、目的、改革采取的方式。

整本书保留了作者自己独立的批判精神,对中国改革开放给予了相对公正分析,并为中国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中国的经济改革最先开始,到现在已经经历了三十多年。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第一,分解式改革,即先农村改革,再城市改革。

第二,分权性,即中央政府向地方和企业分权。

分权过程是渐进性的。

第三,开放性,这里需要特别强调这一特征。

比起改革的其他方面,开放性最为重要。

开放性分为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

对外开放比较容易理解,就是人们正常理解的开放,就是把中国市场向外国开放。

1992年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

邓小平同志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发展生产力的工具,不管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都可以使用。

其次就是社会改革。

社会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为民主化确立社会制度,培育中产阶级,就是要把蛋糕做好,促进共同富裕。

在党的十七大中,明确提出了建设和谐社会,这从实质上就表明了党和国家队社会改革的决心,也表明了社会改革也是是国家改革的重点。

过去三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物价总体水平上涨、住房紧张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复杂多样的矛盾,这就要求必须加快社会改革,调整社会关系,建设和谐社会。

社会改革作为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的衔接点,它对未来中国实现一民主选举为核心的政治体制具有重大意义,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书笔记一关于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的考虑1是权力不宜过分集中。

2是兼职、副职不宜过多。

3是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

4是从长远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

二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的要求三个方面的要求:(1)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2)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3)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三党和国家现行具体制度中的弊端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的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

从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干部制度方面来说,主要的弊端就是1官僚主义现象,2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3家长制现象,4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现象5形形色色的特权现象。

官僚主义现象是我们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个大问题。

它的主要表现和危害是:高高在上,滥用权力,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好摆门面,好说空话,思想僵化,墨守陈规,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办事拖拉,不讲效率,不负责任,不守信用,公文旅行,互相推诿,以至官气十足,动辄训人,打击报复,压制民主,欺上瞒下,专横跋扈,徇私行贿,贪赃枉法,等等。

权力过分集中的现象,就是在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的口号下,不适当地、不加分析地把一切权力集中于党委,党委的权力又往往集中于几个书记,特别是集中于第一书记,什么事都要第一书记挂帅、拍板。

革命队伍内的家长制作风,除了使个人高度集权以外,还使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组织成为个人的工具。

四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推翻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成功的,彻底的。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体会500字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体会500字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体会500字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用集体主义思维去推进国家事务的发展,以及政治敏感、文明礼貌、学习积极正能量。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它在国家和人民幸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既要把维护国家权益和人民福祉放在首位,又要注重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科学治国,牢牢把握大局,要坚持全民族和平发展,自觉维护多边主义,继续推进可持续发展,落实共同但有差异的发展。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让我懂得到,要正确理解政治和实事求是的思想,坚持正确方向,及时调整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升政治水平和行政效率,把结果带到人民群众身边,使每一位公民都能拥有更好的生活。

党和国家领导机构的学习让我更清楚怎样去做一名合格而又有效率的党员,积极投身于国家事务中,严格遵守组织的纪律,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水平,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治国理政读书笔记[整理版]

治国理政读书笔记[整理版]

治国理政读书笔记[整理版]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集中展示了中央领导集体的治国理念和执政方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这段时间的讲话、谈话、演讲、答问、批示、贺信等79篇,分为18个专题。

全面系统回答了新的时代条件下中国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国际社会了解当代中国的重要窗口、寻找中国问题答案的一把钥匙。

,一、用“中国梦”凝聚民族共识,激发正能量 ,中共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并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国梦的本质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

中国有56个民族,人口众多,国家尚未完全统一。

加之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不同领域、不同方面,想法都差异甚大。

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凝聚共识,一心一意求发展,推动民族复兴。

中国梦提出后,民族凝聚有了一个坚实内核。

中国梦的提出,可谓意蕴深远,他把国家民族和个人利益紧紧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充满激情,充满创业、创造的活力。

每个人为实现梦想的努力,汇聚成了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强大正能量。

,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阐明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和发展走向,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辛探索,中国成功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履职伊始,就郑重宣示,“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

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5篇我很荣幸参加党校培训,进一步学习有关党的理论和共产主义思想,在党课学习期间,通过认真听经验、知识丰富的老党员教授们的生动而深刻的讲课,通过和一起上党课的其他学员们的讨论交流,我感触颇多收益良多。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党校的心得体会大全一党校报到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

三个月来,以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学习了当代世界经济、科技、法制和军事,以及分校特色课等课程;参加了拓展训练、参观了司法部燕城监狱、赴井岗山接受了革命传统教育。

通过党校学习,我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和战略思维能力,加强了党性锻炼,提高了党性修养。

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学习理论知识,提高了理论素养马列主义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过程中,将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四大理论成果。

理论优势是党先进性的显著标志。

列宁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党员信仰马列,就是让思想和行动相统一的信。

毛泽东强调“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理论素养是党员领导干部成长的基石。

三个月的党校给我提供一个静下心来认真学习理论的机会。

按照党校学习计划,在中央党校老师的导读下,我系统学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观点等知识;重读了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资本论》(选编),列宁《宁肯少些,但要好些》,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实践论》、《矛盾论》,邓小平《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在武昌、深圳、珠海等地的谈话要点》,_《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等经典著作,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读后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因而,这篇讲话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通过学习《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我明白了中国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必要性,主要为了解决:权力过分集中,妨碍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实行,妨碍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妨碍集体智慧的发挥,容易造成个人专断,破坏集体领导,推动新的条件下产生官僚主义;一个人的知识、经验、精力有限,左右上下兼职过多,工作难以深入,特别是妨碍选拔更多更适当的同志来担任领导工作。

副职过多,效率难以提高,容易助长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从长远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

中央的这些考虑,是为了对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进行必要的改革。

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主要应当努力实现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一)经济上,迅速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二)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特别是管理基层地方政权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各项公民权利,健全革命法制,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打击一切敌对力量和犯罪活动,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三)为了实现以上两方面的要求,组织上,迫切需要大量培养、发现、提拔、使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当代中 国政 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 国政 治制度读书笔记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读书笔记政治制度是一个国家治理的基石,它决定了国家的运行方式、权力分配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在阅读了相关的著作后,我对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

中国的政治制度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基本政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这一制度确保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使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一宪法原则得以实现。

人大代表来自各行各业,能够充分反映人民的意愿和诉求。

他们通过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制定法律法规等方式,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

同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也为国家机关的高效运行提供了保障,实现了民主与效率的有机统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这种新型政党制度不同于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它能够充分发挥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共同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

通过政治协商会议等形式,各党派和各界人士就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事务进行协商,广泛凝聚共识,形成强大的合力。

这一制度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在统一的国家内,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这一制度充分考虑了各民族的特点和需求,保障了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发展。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使各民族在平等、团结、互助的基础上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包括村民自治、居民自治等形式。

这一制度让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

读书笔记——《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

读书笔记——《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

读书笔记——《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是一部高校教材,也是一部政治学的科研专著。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是中国高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同时,也是我们国关学子研究、学习外国政治必不可少的相关教材之一。

这本书作为大二的课程教材,在学习之后,我有以下几点认识:一、第一,从本书的内容看,作者基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系统而深入地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组织结构和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以及在政府运作中的角色,立法与监督制度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作用与限制,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行政机构的权力结构关系及其在社会主义市场中不同的行为模式,作为“非政府政治”的国家——社会关系,统治结构中的单位体制和农村基层政治改革中的变化与问题。

第二,从本书的结构看,作者运用功能主义的分析方法,把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政治过程和政治决策程序介绍给读者。

全书既包含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方面,又追踪了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型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关系,有静态的制度描述,又有动态的过程分析,且穿插了不少经典案例,资料丰富、条理分明、论述精确,是全面、动态了解中国政府与政治的入门之作。

第三,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详尽描述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尤其是被大部分政治学研究者忽略的归口管理体制;他与时俱进地增加了“市场经济中的政府”这一章节,提出了提高政府行政效率,推动了行政改革的口号;对政府与政治制度的优点缺陷分析得当而精彩。

二、从本书的内容、结构与亮点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在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作者在《中国政府与政治导论》的后记中第一条写到:在教学、研究和对中国政治的观察过程中,作者深切体会到,写作中国政府类的著作或教科书,首先离不开对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权力组织结构中的角色的深度研究,否则,就很难把中国政府或中国政治交代清楚。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研究中国政府时,无论怎么在深度上和广度上下功夫挖掘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都不为过。

中国政治制度读后感

中国政治制度读后感

中国政治制度读后感
在阅读有关中国政治制度的书籍之后,我深感中国政治制度的独特性与复杂性。

中国政治制度是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政治传统和制度特色。

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党的领导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大优势,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最重要特征。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制度能够有效地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保障人民的利益和福祉。

中国政治制度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和基础,它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民主权利和民主意志。

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能够直接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和决策,实现民主权利的行使。

此外,中国政治制度还包括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

这些制度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为中国政治制度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阅读中国政治制度的相关书籍后,我深刻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中国政治制度不仅为中国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同时,我也认识到中国政治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政治制度将会不断地
发展和完善,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

2003年4月成都行政学院学报Vol.2003第9卷第2期Journal of Chengdu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Vol.9.No.2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邢家强(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重庆 400041)[收稿日期]2002)12)07[作者简介]邢家强(1947))男,汉族,重庆渝中区人,中共重庆市党委党校党建教研部副教授。

摘要: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要形成/四权统一、两权平衡0的政治格局,要正确处理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关系,要理顺党和人大的关系,理顺党和政府的关系。

关键词:执政党;参政党;人大;政府中图分类号:D62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8)5947(2003)02)0019)03江泽民在/七一0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0。

[1]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就要认真总结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既是制度创新的重要内容,也是新世纪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要形成/四权统一,两权平衡0的政治格局所谓/四权统一0,是指党权、政权、军校、民权四权的统一。

一个国家的权力同/国家权力0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西方三权分立理论把立法、行政、司法子权作为国家权力,指的是国家政权权力,指的是国家政权内部的职能划分。

而一个国家的权力就不只是政权权力,还应当包括党的权力、军队的权力和人民的权力。

因为党不是在国家之外,而是在国家之内。

一个国家的权力不能没有党的权力:要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关键是要构建一个新的当代国家的权力结构的理论,以取代三权分立学说。

/四权统一、两权平衡0理论,就是我们党在革命根据地执政和全国范围内执政的经验总结。

1942年中共中央5关于抗日根据地党的领导及调整各组织间关系的决定6即5九一决定6中,提出了根据地有/党政军民0四种组织,提出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原则。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

《中国改革三步走》读书笔记(占草硕5023班学号3115162051)1.综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我们的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改革越来越难,越来越牵一发而动全身。

在郑永年先生的《中国改革三步走》这本书中,作者详细论述了中国改革三步走的观点,即先经济改革再社会改革最后政治改革。

当然,每一个步骤的改革都不是完全独立的,经济的改革需要社会和政治的改革提供支撑,但是又必须以经济改革为主体;社会改革过程中也必须要有政治改革提供一定的动力。

2.经济改革的内容中国的经济改革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就开始了,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下,全国范围内掀起了经济建设的高潮,经过改革开放,经济特区的建设以及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我们的经济得到了基本保持10%的高速发展,成为了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特点就是有三个,一是分解式改革,先农村后城市;二是分权性,标志事件就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抓大放小”。

1996年,在“抓大”方面,国家确定了对1000户重点企业分类指导的方案。

在“放小”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在这一年出台了关于放开搞活国有小型企业的意见。

各地采取了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制、租赁、承包经营和出售等多种形式,把一大批小企业直接推向市场。

三是开放性,中国的对内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1978年11月,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拉开了中国对内改革的大幕;对外开放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国的强国之路,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改革开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南巡讲话发布中国改革进入了新的阶段。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2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宣布新时期最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中国改革进入新的改革时期。

2013年中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

3.社会改革与经济改革的关系当代中国社会是经济改革的产物,社会领域的改革如何进行既能深化经济改革也能阻碍经济改革。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读书笔记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读书笔记

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读书笔记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是当今世界上最复杂、最庞大的国家治理体系,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近年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成为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话题,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探讨和研究。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一书进行阐述。

第一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背景中国具有复杂的国情,由于历史原因、文化背景、人口分布、地域因素等多种因素的作用,导致国家治理面临诸多挑战。

为了适应时代需求,中国政府逐步建立了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体现了符合本国实际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

第二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优势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与西方国家传统治理模式有所不同,在国际上也受到了热议。

这个体系相对于其他国家的优势在于其对于发展和统治的高度注重,政府从而实现了对国家共同利益的统筹协调。

同时,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中也强调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始终将人民利益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第三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挑战中国的治理体系在实践中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意味着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治理模式和治理理念。

被广泛使用的模式和理念可能不再适用于中国当前的现实,因此必须加以改革。

其次,中国国内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也不断增加,这对于中国的治理体系提出了挑战。

第四步: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创新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中国政府也正在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充分利用科技的发展优势,探索新的治理方式,加强公共服务,通过多种途径满足人民对于更好生活的需求。

此外,中国的基层治理也发生了变革,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和作用。

总之,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它不仅仅是一个理念或者一种方式,它贯穿了编制法律、落实文件、整合资源、制定政策等各种方面。

只有在全面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基础上,才能够真正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动态化,进一步推进中国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

改革开放简史读书笔记

改革开放简史读书笔记

改革开放简史读书笔记一、引言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关键阶段。

本次读书笔记旨在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探讨其背后的动因、实施过程以及取得的成就。

二、改革前景1978年,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意识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为了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他们决定进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变革,被称为“改革开放”。

三、动因分析1. 经济发展需求改革前的中国经济发展缓慢,生产力水平低下。

此时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全球化进程加速,中国需要适应这种变化,并利用外部资源推动自身发展。

2. 内部矛盾与压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农村集体经济制度僵化、城市工业体制效率低下等。

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不稳定因素,需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3.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思考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入思考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并汲取了国内外经验教训。

他们认识到只有改革才能推动发展,决定采取开放的态度面对世界。

四、改革开放的实施1. 经济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

中国开始逐步引入市场机制,推行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形式。

特别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积极性。

2. 对外开放政策为了吸引外资和技术,中国积极推行对外开放政策。

特别是沿海地区成立了一系列经济特区,在这些地区试点各种新的经济政策和管理方式。

3. 科技创新与教育改革为了提高国家科技水平和人力资源质量,中国进行了大规模的科技创新和教育改革。

大量投入用于科研机构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推动了科技进步。

五、改革开放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以下是一些重要成就的例子:1.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迅速崛起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2.扶贫减贫:改革开放使数亿人口脱离贫困,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读书笔记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读书笔记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今天我将这篇讲话认真读了一下,深受感悟。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成。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一、国务院负责人人选的调整二、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三、改革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四、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五、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具体重大改革第一部分先讲到“权力不宜过分集中”,就这点,我看到邓小平他老人家分析的比较具体的,感触颇深。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我想这个权力的问题就是因为集中在高官权贵的手上,老百姓更谈上不“权”的问题了。

这是一个,再一个,对政权的影响也是至关重大的。

“兼职、副职不宜过多。

简单些,也容易加重人民的负担。

“着手解决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问题”我想也是从封建王朝和民国时期吸取的经验,可以这么说,封建时代,权力集中于达官贵族,不管是官员也好,皇族也好,始终以自我为中心,他们的认为老百姓是应该为他们付出的。

邓小平他老人家这样说,给我们中国人民来说一个明确的认识,也显示了社会主义另一优点,权力是人民的、是集体的。

“从长远利益着想,解决好交接班的问题”说明白点,大家读过历史的,即使不深入的,偶也见过历代王朝,一个皇帝,自己坐到老死,然后又儿子继承,这样的制度也涉及到皇权贵族,可能来说也是这样的,这也是封建王朝走向末落的原因之一吧。

“长远”这个时间可能说是无限的,社会关系也是复杂的,但是必须这样制定,只能这样,如邓小平他老人家所说的,才能涌现了年轻有为的干部队伍,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国家的发展,也能让那些年轻有用的人发挥他们的能力。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

读《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有感1980年8月18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邓小平就我国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改革问题发表了题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总结了党在历史上所犯的错误,尤其是“文革”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党和国家政治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方针,成为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到现在,32年过去了,这篇讲话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这篇讲话深刻揭露和分析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中存在的弊端及其产生的根源,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标志着党的政治体制改革思想和理论纲领的基本形成。

一、初步提出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讲话中, 邓小平初步提出了国家与社会的二分问题, 认为国家不能干预社会事务。

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强调,国家和社会的不分,这可以说是目前我们所特有的官僚主义的一个总病根。

两种主体要分清自己的角色, 各自的运行要有一定规章。

在邓小平看来, 两者的角色和功能不清, 是以前多次分权改革失败的原因。

过去在中央和地方之间,分过几次权,但每次都没有涉及党同政府、经济组织、群众团体等等之间如何划分职权范围的问题。

一个成熟的现代国家要实现国家和社会的二分, 构建二者的规范关系。

许多事务国家在政治上要松绑, 要让其回归社会并逐步培养社会。

二、开始探讨中国行政科层制的完善问题在我国, 由于封建的沉疴较深, 现代科层制发育还不成熟。

在改革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中国公务员制度不健全、现代行政科层制运行机制不规范问题。

并提出了建立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基础性原则。

不能用坐火箭、坐直升机的办法提拔干部。

干部要顺着台阶上,就是说, 干部要有深入群众、熟悉专业、积累经验和经受考验锻炼的过程。

他还开始思考建立干部分类制度和职称考试制度, 以实现公共管理的功能分化和角色专门化。

他提出了规范公务员的录用、晋升、发展、管理等问题,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 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 以及离休、退休, 要按照不同情况做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是邓小平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的讲话。

在这篇讲话中,邓小平总结了国内外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十年“文革”的深刻教训,尖锐地揭露和分析了现行政治体制存在的种种弊端及其产生的原因,系统精辟地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思想。

因而,这篇讲话是指导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这篇讲话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国务院领导成员的调整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第二部分,主要讲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及其他制度,是为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加速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第三部分,主要讲党和国家现行的具体制度存在的弊端。

第四部分,主要讲肃清封建主义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问题。

第五部分,主要讲近期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重大措施和原则方法
在本文中,邓小平同志科学地分析了我国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历史和现状,深刻地阐明了我国进行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迫切性、目的、基本内容以及应采取的根本性措施和方法。

26 年过去了,这篇讲话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一、高瞻远瞩,阐明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邓小平同志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一文中首先指出了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的必要性。

邓小平同志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的揭露和批判,在今天仍然具有现实针对性。

所以邓小平同志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为了适应党和国家政治生活民主化的需要,为了兴利除弊,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以及其他制度,需要改革的很多。

我们要不断总结历史经验,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正确意见,从中央到地方,积极地、有步骤地继续进行改革。


二、总结历史经验,指出制度更具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

邓小平同志在总结思考“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后指出,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从制度上解决问题。

邓小平同志强调:“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

今天,十六大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改革和完善党的执政方式和领导方式,强调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通过制定大政方针,提出立法建议,坚持依法执政,来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实际上也是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三、担负历史重任,推进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和完善邓小平同志在这篇讲话中,对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五个方面的重大改革进行了部署。

这些改革在我们今天看来,有些已经完成,有些正在进行,有些还远没有达到邓小平同志当时的设想和希望。

邓小平同志在讲话中最后说:“这个任务,我们这一代人也许不能全部完成,但是,至少我们有责任为它的完成奠定巩固的基础,确立正确的方向。

我相信,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

”沿着他的指引,思考他提出的一些问题,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担负起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和艰巨的历史重任,把他未完成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